虚实结合非常实用的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1feb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2.png)
03
04
虚实结合在诗歌意境营 造中的作用
24
典型案例分析:杜甫《 月夜忆舍弟》、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024/1/28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01
观察自然、关注细节、体验情感
如何创造美
02
发挥想象、运用语言、表现个性
美的实践与分享
03
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
01
02
03
唐诗中的虚实转换
唐诗中常常通过对景描写 、情感抒发等手法,实现 虚实之间的自然转换。
2024/1/28
宋词中的虚实结合
宋词注重表现内心感受, 通过对梦境、回忆的描绘 ,将虚与实巧妙地结合在 一起。
技巧与特点
唐诗宋词中虚实转换的技 巧包括比喻、拟人、夸张 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 意象的组合和变换。
诗歌鉴赏之虚课实件结合公开课ppt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 古代诗歌中虚实结合范例 • 现代诗歌中虚实结合实践探索 • 跨文化视角下虚实结合比较研究 • 创作实践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
01
虚实结合基本概念与特点
2024/1/28
3
虚实结合定义及作用
2024/1/28
7
《诗经》中虚实相映
虚写手法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意境, 表达情感。
实写手法
虚实结合
《诗经》中常常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 对理想境界的虚构和想象,形成独特 的艺术效果。
通过描绘具体场景、人物行为等,展 现现实生活。
高考语文复习虚实结合手法课件23张pptx(2024)
![高考语文复习虚实结合手法课件23张pptx(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12ef8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b.png)
04
10
03
现代文阅读中的虚实结 合
2024/1/29
11
散文中,将抽象 的情感、哲理等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画面,增强散文的意境和感 染力。
实写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场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散文的 真实感和生动性。
虚实相生
在散文中,虚与实相互依存、相 互映衬,共同营造出散文独特的 审美效果。
17
作文升格训练
选材用材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典型素 材,并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进 行艺术加工。
语言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审题立意
训练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确立 深刻、新颖的立意。
2024/1/29
谋篇布局
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 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独特的 见解和观点。
2024/1/29
虚实结合包括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两种。化 虚为实,将虚幻的事物写得真实可感,化无 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造成一种如见其物、 如临其境的实境,让读者在回味中感知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化实为虚,把客观 实在的事物描述成虚幻的景物,以寄托诗人
的某种情思,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怀。
4
虚实结合的意义
16
材料选择的虚实相生
实的方面
选择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的材料,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虚的方面
运用寓言、故事、象征等手法,使材料具有隐喻性和多义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2024/1/29
虚实相生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又要善于运用寓言、故事等手法,使 文章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诗意和哲理。
10
03
现代文阅读中的虚实结 合
2024/1/29
11
散文中,将抽象 的情感、哲理等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画面,增强散文的意境和感 染力。
实写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场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散文的 真实感和生动性。
虚实相生
在散文中,虚与实相互依存、相 互映衬,共同营造出散文独特的 审美效果。
17
作文升格训练
选材用材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典型素 材,并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进 行艺术加工。
语言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审题立意
训练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确立 深刻、新颖的立意。
2024/1/29
谋篇布局
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 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独特的 见解和观点。
2024/1/29
虚实结合包括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两种。化 虚为实,将虚幻的事物写得真实可感,化无 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造成一种如见其物、 如临其境的实境,让读者在回味中感知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化实为虚,把客观 实在的事物描述成虚幻的景物,以寄托诗人
的某种情思,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怀。
4
虚实结合的意义
16
材料选择的虚实相生
实的方面
选择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的材料,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虚的方面
运用寓言、故事、象征等手法,使材料具有隐喻性和多义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2024/1/29
虚实相生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又要善于运用寓言、故事等手法,使 文章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诗意和哲理。
艺术手法之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技法课件(共24张)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艺术手法之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技法课件(共24张)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23cf2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9.png)
2 李白想象力最绝妙的10首诗
最惊叹世人的想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十七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写愁也是浪漫的: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 落在了我的头上?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 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 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 队密密如麻。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2 李白想象力最绝妙的10首诗
最羽化遗世的想象: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 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的生活画面, 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之深夜还坐 在一起念叨着自己。
3 虚写
虚无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虚实结合的解答思路 1.确定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2.概括相关文本内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虚写之景与实写之景分别是什么,还要指出虚写之景与
实写之景之间的关系,“以虚衬实”“虚实对比”等术语本身已包含这层意思。)
3.写出虚实结合的效果 虚实结合,①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 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②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https://img.taocdn.com/s3/m/9c5cb7e81711cc7931b716de.png)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之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二.具体表现
1.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
诗歌中,诗人在描写当前景况时,常插入 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通 过今昔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当前景象 为实,已逝景象为虚。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知识目标: 1.明确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概念; 2.掌握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运用虚实结合相关知识,精准鉴赏,
“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 城的繁荣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是实 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 虚一实、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 昔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2.当前为实 将来为虚
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 之境,诗人以它来对当前之景当前之情 进行对比或烘托,来抒发心中的情怀, 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之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二.具体表现
1.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
诗歌中,诗人在描写当前景况时,常插入 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通 过今昔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当前景象 为实,已逝景象为虚。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知识目标: 1.明确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概念; 2.掌握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运用虚实结合相关知识,精准鉴赏,
“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 城的繁荣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是实 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 虚一实、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 昔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2.当前为实 将来为虚
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 之境,诗人以它来对当前之景当前之情 进行对比或烘托,来抒发心中的情怀, 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8c4d99a76e58fafab003fe.png)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 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 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 结合起来。
2020/4/16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 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 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 ,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 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 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2020/4/16
• 这种曲折有致、出乎常情的写法, 更能表达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之情。所以说两首诗有异曲同工 之妙。
➢有评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 ”
2020/4/16
再次是借助修辞化虚为实
• 诗词中当一些抽象的内容难以表 达的时候,诗人常常不是空洞地 抒情,而是借助修辞,特别是比 喻手法化虚为实,使表达的情感 易于捕捉。
诗歌鉴赏5
虚实结合
2020/4/16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虚
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实
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相
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对
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当前为实,未来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2020/4/16
什么是古诗词的虚与实?
1. 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 1. 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
问:有人说诗的三四句有着震撼人心的 力量,请赏析。
2020/4/16
•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 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 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 ,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 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 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 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
2020/4/16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 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 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 ,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 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 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2020/4/16
• 这种曲折有致、出乎常情的写法, 更能表达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之情。所以说两首诗有异曲同工 之妙。
➢有评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 ”
2020/4/16
再次是借助修辞化虚为实
• 诗词中当一些抽象的内容难以表 达的时候,诗人常常不是空洞地 抒情,而是借助修辞,特别是比 喻手法化虚为实,使表达的情感 易于捕捉。
诗歌鉴赏5
虚实结合
2020/4/16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虚
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实
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相
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对
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当前为实,未来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2020/4/16
什么是古诗词的虚与实?
1. 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 1. 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
问:有人说诗的三四句有着震撼人心的 力量,请赏析。
2020/4/16
•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 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 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 ,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 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 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 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
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ppt课件
![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aec9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7.png)
虚实相生,构建深远意境
通过虚写和实写的结合,诗歌能够创造出深远而富有层次的意境,使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美 丽景象。
以实衬虚,强化美感体验
实写部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为虚写部分提供了背景和依托,使得虚写部分更加鲜明、生动,从而增 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丰富诗歌的意蕴内涵
虚实对比,凸显主题
通过虚与实的对比,诗歌能够更深刻 地揭示主题,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使诗歌的意蕴内涵更加丰富。
实写景物
将情感化虚为实,通过对秋天黄昏的景物描写,使情感具象化, 增强感染力。
情景交融
情感与景物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构成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 图。
《再别康桥》中的以实为虚
实写景物
通过对康桥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 优美的意境。
虚写情感
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诗人对逝去时光的 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THANKS
感谢观看
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
打破时空限制
虚实结合的手法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将不同时空的场景和事物融 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
创新审美体验
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 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使得诗歌的 审美体验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05
虚实结合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技巧
善于捕捉和创造意象
01
02
03
观察自然与生活
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 取灵感,捕捉生动、鲜明 的意象。
调动感官体验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来创造意象。
运用象征手法
借助象征手法,将抽象的 情感、理念等转化为具体 的意象。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与拟人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 虚与实相互转化,增强诗 歌的表现力。
通过虚写和实写的结合,诗歌能够创造出深远而富有层次的意境,使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美 丽景象。
以实衬虚,强化美感体验
实写部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为虚写部分提供了背景和依托,使得虚写部分更加鲜明、生动,从而增 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丰富诗歌的意蕴内涵
虚实对比,凸显主题
通过虚与实的对比,诗歌能够更深刻 地揭示主题,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使诗歌的意蕴内涵更加丰富。
实写景物
将情感化虚为实,通过对秋天黄昏的景物描写,使情感具象化, 增强感染力。
情景交融
情感与景物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构成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 图。
《再别康桥》中的以实为虚
实写景物
通过对康桥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 优美的意境。
虚写情感
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诗人对逝去时光的 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THANKS
感谢观看
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
打破时空限制
虚实结合的手法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将不同时空的场景和事物融 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审美效果。
创新审美体验
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 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使得诗歌的 审美体验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05
虚实结合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技巧
善于捕捉和创造意象
01
02
03
观察自然与生活
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 取灵感,捕捉生动、鲜明 的意象。
调动感官体验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来创造意象。
运用象征手法
借助象征手法,将抽象的 情感、理念等转化为具体 的意象。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与拟人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 虚与实相互转化,增强诗 歌的表现力。
虚实结合课件
![虚实结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be9f6dee06eff9aef807d6.png)
4、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通过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以虚写实,从而造成含 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因文识象,由象悟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句化情思为景物。欣赏时要抓住景物 特征,融入所营造的气氛,体会其情感。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 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 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 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 《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 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 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 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 乡情。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通过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以虚写实,从而造成含 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因文识象,由象悟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句化情思为景物。欣赏时要抓住景物 特征,融入所营造的气氛,体会其情感。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 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 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 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 《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 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 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 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 乡情。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1a7b1aa00b52acfc7cae1.png)
(实) (虚)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 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 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沙漠后到安西为虚写,(1分)是想象的繁华的丝绸
商运之景,
诗歌通过想象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作者盼望
收复安西边镇 ,恢复往日繁荣的感情(1分) 。
•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 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 又还是、秋将暮。
深 山 藏 古 寺
1
古代诗歌鉴赏
之虚实结合
2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1、实写: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2、虚写: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 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3
课堂小结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虚 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 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激发 想象,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 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清代唐彪《读书作文谱》
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 • 战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 • 只今惟有鹧鸪飞。
中考作文写作方法虚实结合ppt课件
![中考作文写作方法虚实结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d297a8fe4733687f21aab0.png)
如涓涓细流。仍然记得,那年隆冬,体弱的我午
夜高烧不退,几近昏迷。您二话不说,备上爬犁,
扯上被褥,紧紧包裹着我,和哥哥一起连夜用爬
犁把我拉出深山、送入医院,一直守候七天七夜。
妈妈啊,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您用博大的母爱
为我们保驾护航。在季节的轮回中你执着的坚守
家园,默默为我撑起爱的浓荫。妈妈啊,我知道,
• 那么,如何表达出真情实感呢?那就要
“化虚为实”,即把无形的父爱化为有形
的生活小事,在叙事中做到情物交融、情
事交融、情人交融。这样,让人通过对文
字的阅读感受到要表达的情。这样写出的
蚊子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读者通过阅读具
体可感的事件,就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
出的浓浓的爱、深深的情。
完整版ppt课件
20
升华例文
3、《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4、《雪》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 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 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 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 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完整版ppt课件
8
景色由实入虚——修辞
《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 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完整版ppt课件
9
可能发生的某些场景
完整版ppt课件
虚实结合ppt课件
![虚实结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0956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6.png)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虚 实结合课件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商业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虚拟实验环境
01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等手段,构建高度仿真的实验环
境,提供沉浸式的实验体验。
实验资源共享
02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实验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
用效率。
实验过程可视化
03
将实验过程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实验原理和方法。
增强现实教材
教材内容增强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传统的教材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 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虚实结合的特点包括:仿真度高、交互 性强、沉浸感深、信息量大等。
虚实结合的重要性
拓展人类感知
虚实结合技术可以拓展人类的感 知能力,使得人们能够感知到虚 拟世界中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入
地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
提高工作效率
虚实结合技术可以使得人们更加 直观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听觉设备
如立体声耳机、音响系统 等,提供环绕立体声效果, 增强虚拟环境的真实感。
交互设备
如数据手套、位置跟踪器 等,用于捕捉用户的动作 和位置信息,实现与虚拟 环境的交互。
虚拟现实软件技术
01
02
03
04
三维建模技术
利用专业软件创建虚拟场景中 的三维模型,构建逼真的虚拟
世界。
实时渲染技术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实现虚 拟场景的实时渲染,保证流畅
AI技术的辅助
AI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作虚实结合的课件,例如自动识别图像、语音转文字等。
行业应用前景
教育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舍的孤寂凄然之感;后两句虚写,想象故 乡亲人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③虚实相生,以虚写实,把深挚的思乡情思 抒写的更加婉曲含蓄。
本节回顾
•如何判断诗歌中的虚与实; •明确虚实关系及作用; •规范答题步骤。
作业
题阳关图 黄庭坚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 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
从表达技巧上分析此诗。
1、神仙鬼怪的虚幻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作者曾经经历
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3、想象的或者未来之境。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注】邱二十二员外即正在 临平山学道的邱丹。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辅相成,互 相映衬,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或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或是烘托出某 种气氛。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参考答案】 ①本简词析用本了词虚的实艺结术合手的法艺。术手法。 ②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
诗歌中的“实”,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诗歌中的“虚”,指对主观心象的表现。
知识回顾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雨霖铃》
1、神仙鬼怪的虚幻世界和梦境。诗人往 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 以虚象显实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 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虚笔的作用
• 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意境; • 一方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梳理探究类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
虚实结合
考纲解读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①掌握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分析技巧; ②归纳总结清晰规范的答题思路。
诗歌中的“虚”与“实”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 衬出现实的黑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尊还酹江
今它昔虚们盛实思的衰对考虚无比一实常,下关之表:系感达两是。了首否诗一虚 诗 空的样实 中 间虚?相 看 的与生 到 两同 幅,实一画使分时面读别间,者是、在更什不一好么同首地?
表达了作者思念的深情。
尝试总结:
“虚”与“实”的关系及作用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 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表达诗人 的某种感慨。
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②三、四句将“梅花落”的曲名拆用, 构成一种虚景,仿 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 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③虚实交错,相辅相成,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 构 成美妙阔远的意境。
诗(词)中如何运用虚实结 合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月。
再现了火烧赤壁
这一史实。显然
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 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今酒宵醒酒何醒处何?处杨?柳杨岸柳、岸晓、风晓残风月残。月此。去此经去年经, 应 年,是应良是辰良好辰景好虚景设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答题的规范格式:
①指出手法; ②点明虚实; ③分析关系; ④明确效果。 (⑤分条作答!)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①主要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前两句实写,表达自己远离家人,身居客
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着意描绘词人孤独 寂寞的心情。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 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 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想象的或者未来之境。这 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 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 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 其乐。
诗歌中的“虚”表现为:
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南、依旧 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
③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①前二句请写简的析是本实景诗:是胡如天何北运地用,虚冰雪实消结融合,的是艺牧马的时 节了术。手傍法晚的战?士赶有着何马作群用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本节回顾
•如何判断诗歌中的虚与实; •明确虚实关系及作用; •规范答题步骤。
作业
题阳关图 黄庭坚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 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
从表达技巧上分析此诗。
1、神仙鬼怪的虚幻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作者曾经经历
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3、想象的或者未来之境。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注】邱二十二员外即正在 临平山学道的邱丹。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辅相成,互 相映衬,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或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或是烘托出某 种气氛。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参考答案】 ①本简词析用本了词虚的实艺结术合手的法艺。术手法。 ②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
诗歌中的“实”,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诗歌中的“虚”,指对主观心象的表现。
知识回顾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雨霖铃》
1、神仙鬼怪的虚幻世界和梦境。诗人往 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 以虚象显实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 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虚笔的作用
• 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意境; • 一方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梳理探究类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
虚实结合
考纲解读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①掌握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分析技巧; ②归纳总结清晰规范的答题思路。
诗歌中的“虚”与“实”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 衬出现实的黑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尊还酹江
今它昔虚们盛实思的衰对考虚无比一实常,下关之表:系感达两是。了首否诗一虚 诗 空的样实 中 间虚?相 看 的与生 到 两同 幅,实一画使分时面读别间,者是、在更什不一好么同首地?
表达了作者思念的深情。
尝试总结:
“虚”与“实”的关系及作用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 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表达诗人 的某种感慨。
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②三、四句将“梅花落”的曲名拆用, 构成一种虚景,仿 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 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③虚实交错,相辅相成,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 构 成美妙阔远的意境。
诗(词)中如何运用虚实结 合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月。
再现了火烧赤壁
这一史实。显然
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 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今酒宵醒酒何醒处何?处杨?柳杨岸柳、岸晓、风晓残风月残。月此。去此经去年经, 应 年,是应良是辰良好辰景好虚景设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答题的规范格式:
①指出手法; ②点明虚实; ③分析关系; ④明确效果。 (⑤分条作答!)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①主要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前两句实写,表达自己远离家人,身居客
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着意描绘词人孤独 寂寞的心情。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 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 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想象的或者未来之境。这 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 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 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 其乐。
诗歌中的“虚”表现为:
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南、依旧 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
③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①前二句请写简的析是本实景诗:是胡如天何北运地用,虚冰雪实消结融合,的是艺牧马的时 节了术。手傍法晚的战?士赶有着何马作群用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