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原理02 PPT课件
无线电通信-1.-2-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课件
30
1.2.4 无线电信号的接收
u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原理框图
发射机
消息 信号源
放大器
调制器
已调波 放大器
发射 天线
高频 振荡 器
解调器
谐振放大器 或倍频器
中频 放大 器
放大器
混频器
视频显示器 扬声器等等
本地 振荡 器
高频 放大器
接收机
接收 天线
选择 电路
31
1.2.5 信号及其频谱
6
1.2.2 通信系统简介
u2 发送设备
➢两大任务
✓调制: 将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特性 的频带信号; ✓放大: 是指对调制信号和已调信号的电压和 功率放大、滤波等处理过程,以保证送入信 道足够大的已调信号功率。
➢对基带信号进行变换的原因
✓由于要传输的信息种类多样,其对应的基带 信号特性各异,这些基带信号往往并不适合 信道的直接传输。
✓地波 ✓天波
10
1.2.2 通信系统简介
u (2)无线通信信道
➢① 地波
✓地面波: 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 适用于长 波和超长波。 ✓空间波: 在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间直线传播 的无线电波,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较高,接收 点的电磁波由直接波和地面反射波合成。 适 用于超短波。
➢② 天波
11
1.2.2 通信系统简介
➢相应的波长为:
λ= c/f = 3×108/f = 106~105m
1.2.3 无线电信号的产生和发射
u基带信号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号可以是声音、 图像、数据等,其波形复杂,有连续信号, 也有离散信号,但都具有一定的频率范围, 这种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不可能直接发射出去,只有利 用高频信号作为“载波”才能有效地将有 用信号用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传输线路通用类课件-传输系统基本原理
11
G.707新的SDH复用路径图
x1
x1
STM-256 AUG-256
x1 STM-64
x4 AUG-64
x1 STM-16
x1 STM-4
接口方面
电接口 STM-1是SDH的第一个等级,又叫基本同步传送模 块,比特率为155.520Mb/s 。 STM-N是SDH第N个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比特率是 STM-1的N倍(N=4n=1,4,16,64,256)。
光接口 仅对电信号扰码。光口信号码型是加扰的NRZ码, 采用世界统一的标准扰码。
8
SDH的特点
复用方式——同步复用和灵活的映射结构 低阶SDH→高阶SDH。例如:STM-1→STM-4。采用字节间插复用方式,4xSTM-
1→STM-4。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D1 D2 D3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PDH→SDH——通过指针定位预见低速信号在帧中位置,使收端可直接下低速信号。
AUG-1
AU-4
x3
AU-3
VC-4-4c
VC-4 VC-3
x3
x1
TUG-3
TU-3
x7 x7 x1
TUG-2
TU-2
x3
TU-12
x4
TU-11
C-4-256c
C-4-64c
C-4-16c
C-4-4c
C-4 VC-3
C-3
VC-2
《传输网技术概述》课件
在传输网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用于改善信号质 量,减小噪声和干扰,提高传输性能。
3
优点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灵活 性强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和传输 网中。
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技术定义
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光波作为信息载体进行传 输的通信方式。
应用场景
在传输网中,光通信技术主要用于长距离、大容 量的信息传输,如骨干网、城域网等。
总结词:移动性、灵活性 总结词:高速移动接入 总结词:广泛覆盖
详细描述:移动通信网络以其移动性、灵活性强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传 输服务。
详细描述:移动通信网络能够提供高速移动接入服务, 满足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对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如在线 视频会议、实时音视频传输等。
详细描述:移动通信网络具有广泛覆盖的优点,能够满 足城乡各类用户的需求,为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应用 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成熟阶段
现代传输网技术已经非常 成熟,可以支持各种不同 的应用场景,如视频会议 、在线教育、云计算等。
传输网技术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通信行业
传输网技术是通信行业的基础 ,用于实现语音、数据、视频
等信息的传输。
广播电视行业
传输网技术用于实现广播电视 节目的传输和分配。
企业和机构
企业和机构可以利用传输网技 术实现内部网络的互联互通,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传输网技术主要处理数字信号,但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要求。
信号调制与解调原理
信号调制
在传输过程中,为了将信息加载到载波信号上,需要对载波 信号的某些参数进行调制。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 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培训SDH原理》课件
SDH与OTN比较
背景介绍:SDH和OTN是两种不同的传送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对比分析:SDH和OTN在多方面存在差异,如体系结构、帧结构、开销、 业务透明性、保护机制等。 适用场景:SDH适用于TDM业务,而OTN适用于大颗粒业务。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SDH和OTN将长期共存,并逐渐融合。
07 SDH应用案例分析
运营商SDH承载网建设案例
运营商背景: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 建设目的:提高网络传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建设内容:包括传输设备、网络拓扑、业务配置等 建设效果: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
企业SDH应用案例
中国移动:利用SDH技术构建高效传输网络,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联通公司:采用SDH技术实现多业务融合,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SDH与PTN比较
网络结构:SDH采用同步时 分复用技术,PTN采用异步 时分复用技术
传输速率:SDH传输速率固 定,PTN传输速率可变
业务承载:SDH主要承载 TDM业务,PTN可以承载多
种业务
网络管理:SDH网络管理相 对简单,PTN网络管理相对
复杂
SDH与分组传送网比较
传输速率:分组传送网高于SDH 带宽利用率:分组传送网较高,支持动态分配带宽 业务处理能力:分组传送网支持更丰富的业务类型,如IP、MPLS等 扩展性:分组传送网更容易扩展网络规模
指针和同步
指针:用于指示SDH帧的位置和顺序 同步:确保SDH帧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同步 指针调整:根据网络状况调整指针位置 同步机制:通过时钟同步实现SDH帧的同步传输
映射和定位
定位:确定数据信号在SDH 帧中的位置
映射:将数据信号映射到 SDH帧中
传输原理-第7章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2
P kd m1 lm2 vm3 m4 m5 m6
代入
7.4 量纲分析基础
P kd l u (m2m5m6 ) m2 2m5 1m5 m5 m6
指数相同的合并:
P
v2
k
l d
m2
vd
m5
d
解: 令 P kd l m1 m2 vm3 m4 m5 m6
写出量纲方程:
[ML-1T2 ] [k]0[L]m1[L]m2 [LT1]m3 [ML3 ]m4 [ML1T1]m5 [L]m6
根据量纲和谐原理: [M]:1 m4 m5 [L]: 1 m1 m2 m3 3m4 m5 m6 [T]: 2 m3 m5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因次分析法求相似准数。 难点:模型与原型的速度比、流量比、阻损比与比例尺寸的关系。
三、作业
本章小结
主要内容:
相似理论基础,相似转换,因次分析及π定理,相似 模型法及准数方程的确定。
重点:
相似概念,物理现象相似的特点及相似条件,相似常 数与相似准数,模型实验基础。
基本要求:
m6
特征数形式:
Eu
k
l
m2
1
m5
m6
d Re
共有七个物理量,三个基本量纲,四个相似特征数
定理 n m
基本特征数数目;n物理量数目;m基本量纲数目
7.4 量纲分析基础
1.相似特征数方程
代替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 黏性流体流动 H0、Re、Eu、Fr。
量纲和谐原理
描述物理现象的物理方程中各项量纲都是相同的。
传输原理-层流与紊流
传输过程原理(课程编号:30120172)2003.9.27沈厚发焊接馆308电话:89922Email:shen@第四章层流流动及湍流流动第一节流动的状态及阻力分类第二节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流动第三节流体在平行平板间的层流流动第四节流体在圆管中的湍流运动第五节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第六节局部阻力本课学习内容雷诺实验Reynolds (1882)层流过渡状态湍流第一节流动的状态及阻力分类层流(流线型流):流线呈平行状态的流动。
流体质点在流动方向上分层流动,各层互不干扰和渗混特点:流速很小、粘度很大平壁面绕流的边界层边界层(附面层Boundary Layer ):由速度为零的壁面到速度分布“较均匀”的区域。
流体的粘性在贴近物面极薄的一层内主宰流体运动。
管内层流速度的发展1.1 层流与边界层层流起始段长度(AC ):l = 0.065dReA B湍流质点的运动湍流:流体流动时,各质点在不同方向上作复杂的无规则运动,互相干扰地向前运动。
湍流运动在宏观上既非旋涡运动,在微观上又非分子运动。
流体质点的运行路径v xtv x 湍流脉动:在总的向前运动过程中,流体微团具有各个方向的脉动。
在湍流流场空间中的任一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在方向和大小上均随时间而变。
瞬时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在一定时间内 t 内的平均值。
管内湍流中心区域特征:流体“层”与“层”之间粘性摩擦阻力小(可忽略),相对速度很小;湍流中的流动阻力(及动量交换)主要由流体微团的无规则迁移、脉动引起。
湍流主流湍流边界层层流底层湍流起始段长度:l = 25~40 d惯性力愈大,层流趋向于紊流转变;惯性力愈小,紊流趋向于层流转变。
粘性力惯性力===νηρDv D v Re 式中:v -流体在圆管中的平均速度(m/s );D -圆管内径(m )。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 ):惯性力和粘性力比。
对于在管内强制的流体,由层流开始向湍流转变:Re cr ≤2320层流(Recr 临界雷诺数);Re cr ’≥13000湍流(Re cr ’上临界雷诺数);2320<Re <13000,流动处于过渡区(不稳定),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传输基本原理及概念(ppt)
➢SDH信号的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用于运行维护(OAM)功 能的开销字节,使网络的监控功能大大加强,也就是说维护 的自动化程度大大加强
➢复用是一种使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层或 把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层的过程,复用也就是通 过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 的过程,由于经过TU和AU指针处理后的各VC支路信号已相位 同步,因此该复用过程是同步复用
SDH传输的定义 SDH的帧结构 SDH的段开销 SDH自愈保护环
SDH传输的定义 SDH的帧结构 SDH的段开销 SDH自愈保护环
➢ITU-T规定了STM-N的帧是以字节(8bit)为单位的矩形块 状帧结构
➢当N个STM-1信号通过字节间插复用成STM-N信号时,仅仅是 将STM-1信号的列按字节间插复用,行数恒定为9行
➢SDH信号帧传输的原则是:帧结构中的字节(8bit)从左到 右,从上到下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传 输,传完一行再传下一行,传完一帧再传下一帧
➢使用者通路字节:F1。提供速率为64kbit/s数据/语音通路, 保留给使用者(通常指网络提供者)用于特定维护目的的临 时公务联络
➢比特间插奇偶校验8位码BIP-8:B1。这个字节就是用于再 生段层误码监测的(B1位于再生段开销中)
➢比特间插奇偶校验N×24位的(BIP-N %24)字节:B2。B2 的工作机理与B1类似,只不过它检测的是复用段层的误码情 况
➢低速支路信号复用成STM-N信号时,要经过3个步骤:映射、 定位、复用.
传输原理课件-2_动量传输基本方程
流入控制
控制体的
合外力冲量 体的动量 体的动量 动量增量
Xdxdydz
p dxdydz x
vxvx dxdydz
x
vxvy dxdydz y
vx dxdydz
vxvz dxdydz
z
X
p x
vx
x
vxvx
y
vxvy
z
vx
vz
xx yx zx
x y z
x
通过EFGH面流出
vxvx
vxvx
x
dxdydz
净流出的动量
vxvx dxdydz
x
2. 动量传输基本方程
2.2.2 动量守恒定律与欧拉方程
18
单位时间作用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
vx
在控制体上的
流出控制
流入控制
控制体的
合外力冲量 体的动量 体的动量 动量增量
x方向
密度场 ρ =f(x ,y, z, τ)
2. 动量传输基本方程
4
2.1.2 稳定流动与非稳定流动
据流场中各参数是否随时间的变化,可将流场 分为稳定流场和不稳定流场。 依据 ∂η/ ∂τ 是否为零来判断: 当∂η/ ∂τ=0 为稳定流动;否则为不稳定流动
η为所有流动参数。 如:流速、压力、密度
稳定流动
同一瞬时流
场中连续的 a:va
不同位置质 b:vb
点的流动方 c:vc
向线
d:vd
b a
d
c
vc
2. 动量传输基本方程
7
•流线的性质:
通过流场内的任何空间点,都有一条流线,在整 个空间中就有一组曲线族,亦称流线族 流线是不能相交的,即某一瞬间通过任一空间上, 只能有一条流线.(反证)
《无线传输技术》课件
无线传输技术的定义、历史以及分类。深入了解无线电、蓝牙、Wi-Fi、NFC 和IR传输的原理、应用、优缺点以及发展趋势。
引言
无线传输技术的定义和历史
无线传输技术的分类
无线电传输技术
用于广播、通信系统和遥控 的无线传输技术。
蓝牙传输技术
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的 蓝牙技术。
更高速、更稳定和更安全的无线 传输技术的发展。
无线传输技术的先进技术
如5G、物联网和无线充电等先进 技术的应用。
无线传输技术的挑战
解决传输速度、安全性和兼容性 等方面的挑战。
结论
对无线传输技术的总结
无线传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技术。
对未来无线传输技术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将变得更加先进和 普遍。
4
NFC传输技术的应用
移动支付、智能门锁和智能交通卡等领域的应用。
5
IR传输技术的应用
电视遥控器、红外线通信和智能家居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无线传输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方便、灵活、快速和便捷的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缺点
受传输距离、信号干扰和安全性等限制的无线传输 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无线传输技术未来的发展 方向
Wi-Fi传输技术
用于无线局域Biblioteka 和互联网访 问的无线技术。NFC传输技术
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无线技术。
IR传输技术
用于红外线通信和遥控的无线传输技术。
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
无线电传输原 理
通过电磁波传输数据 和信号的原理。
蓝牙传输原理
使用低功耗无线技术 在短距离内传输数据 的原理。
《传输系统》课件
传输系统可分为有线传输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
二、传输系统的基础知识
传输系统的原理
传输系统通过将数据分解为离散 的信号进行传输,包括编码、调 制和解调。
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
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带宽、 时延、吞吐量和可靠性。
信道模型及其特性
信道模型描述了信号在传输中的 传播方式和特性,包括噪声、衰 落和干扰。
三、传输媒介
有线传输媒介
1. 双绞线 2. 同轴电缆 3. 光纤电缆 4. 电力线
无线传输媒介
1. 无线电 2. 微波 3. 红外线 4. 激光
光纤传输媒介
1. 单模光纤 2. 多模光纤 3. 光缆接头 4. 光纤放大器
四、传输方式
1 并行传输
2 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同时传输多个位, 适用于短距离和高速传输。
1 传输系统的发展趋势
传输系统将继续发展,实现更高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和更强的安全性。
2 传输系统的未来应用
传输系统将应用于物联网、5G网络和智能交通等领域。
3 传输系统的商业价值
传输系统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为各行各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七、传输系统的应用实例
网络传输
传输系统在互联网中扮演着数 据传输的关键角色,支持电子 邮件、网上购物和视频流媒体 等应用。
数字广播
传输系统在数字广播中用于传 输音频和视频节目,提供高质 量的音视频体验。
4G网络应用
传输系统在4G网络中实现了高 速数据传输,支持移动互联网 和多媒体应用。
八、总结与展望
《传输系统》PPT课件
这个《传输系统》PPT课件将引导您深入了解传输系统的基础知识、传输媒介、 传输方式、传输协议、安全和错误控制,并展示传输系统的应用实例和未来 发展趋势。
《数字传输系统》课件
提高数字传输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加密技术
采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 行加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防火墙技术
设置防火墙以隔离内外网,控制网络访问 ,防止非法入侵。
入侵检测技术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 报警和处理。
安全审计技术
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记录和分析网络活 动,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数字信号的传输实验
实验步骤 1. 使用数字信号发生器生成数字信号。 2. 将数字信号输入传输线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的传输实验
3. 使用接收器接收传输后的信号。
4. 比较发送和接收的信号,观察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噪声。
数字信号的解调与解码实验
• 总结词:通过实验了解数字信号 的解调与解码原理,掌握数字信 号的解调与解码方法。
常见数字调制技术介绍
QPSK(四相相移键控)
01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传输2个比特的信息,具有较高的频
谱利用率。
QAM(正交幅度调制)
02
在振幅和相位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调制,能够传输更多的信息,
但解调难度较大。
OFDM(正交频分复用)
03
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低速数据流,并在多个子载波上同时
进行传输,具有抗多径干扰和频谱利用率高的优点。
详细描述
数字传输系统是一种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它通过将信息转换为二进制数字形式进行传输,具有抗 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可实现加密传输等优点。与模拟传输系统相比,数字传输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传输性 能和更高的可靠性。
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
总结词
介绍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详细描述
谢谢您的聆听
电信传输原理及应用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 1
注:Z从终端起 从终端起
U ( z ) = U 2 chγ z + I 2 Z C shγ z
将A1, A2代入整理后可得 :
I ( z ) = U 2 shγ z + I 2 chγ z ZC
18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方程的解 3
2. 已知传输线始端电压 1和电流 1,沿线电压电流表达式 已知传输线始端电压U 和电流I 这时将坐标原点z=0选在始端较为适宜。 这时将坐标原点 选在始端较为适宜。将始 选在始端较为适宜 端条件U 代入式, 端条件 (0)=U1, I (0)=I1代入式,同样可得沿线 的电压电流表达式为
其中横电磁波只存在于多导体系统中, 其中横电磁波只存在于多导体系统中,而横磁 波和横电波一般存在于单导体系统中, 波和横电波一般存在于单导体系统中,它们是 色散波。 色散波。
3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的分类
TEM或准 或准TEM传输线: 传输线: 或准 传输线
4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13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均匀传输线的分布参数
14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稳态解
把均匀传输线分割成许多小的微元段dz (dz<<λ), 这样每个微元段可看作集中参数电路,用一个Γ 型网络来等效。于是整个传输线可等效成无穷多 个Γ 型网络的级联
15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11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分布参数电路
•某一双线传输线分布电感为 某一双线传输线分布电感为L=1nH/mm,分布电容 某一双线传输线分布电感为 , 为C=0.01pF/mm。 。 •在低频率f •在低频率f =50Hz 时, 传输线上每毫米引入的串联 在低频率 电抗和并联电纳分别为:X 电抗和并联电纳分别为 L=3.14×10e-7 /mm, × , Bc=3.14×10e-12 S/mm。可见,低频时分布参数很 × 。可见, 可忽略。 小,可忽略。 •当高频率为 =5×109Hz 时,XL=31.4 /mm, 当高频率为f × 当高频率为 , Bc=3.14×10e-4 S/mm。显然,此时分布参数不可忽 × 。显然, 略,必须加以考虑。 必须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