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1 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 版)
儿童青少年新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遗传学及随访分析
[收稿日期]2020-11-18 [修回日期]2021-02-01[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安徽蚌埠233004[作者简介]赵 武(1970-),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文章编号]1000⁃2200(2023)03⁃0311⁃04㊃临床医学㊃儿童青少年新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㊁遗传学及随访分析赵 武,马里奥,孙 琦,杭 航,高 科,刘 义[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新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表现㊁遗传学及随访结局㊂方法:回顾分析23例DKA 患儿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自愿接受基因检查者给予二代测序㊂结果:男6例,女17例,中位年龄10.1岁㊂1型糖尿病(T1DM)22例,2型糖尿病(T2DM)1例㊂烦渴多饮多尿22例,呼吸深长16例,腹痛恶心呕吐12例,发热5例,意识障碍12例,休克15例㊂中位随机血糖25.0mmol /L(11.48~34.72mmol /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13.62%(9.80%~17.40%),C 肽降低22例,平均0.18ng /mL(0.05~0.37ng /mL),平均静脉pH 7.06(6.80~7.23),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10例㊂所有患儿给予补液㊁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1例转院,22例抢救成功㊂DKA 纠正后T1DM 患儿给予胰岛素治疗,T2DM 患儿口服二甲双胍㊂随访18例,平均随访26.5月(5~57个月),1例T2DM 患儿HbA1c 6.8%,17例T1DM 患儿平均HbA1c 8.79%(5.5%~14.4%),中位C 肽0.09ng /mL(0.05~0.50ng /mL),3例T1DM 患儿糖尿病自身抗体转阳性㊂2例T1DM 患儿接受二代测序,其中1例PDE 11A 外显子2存在c.20_21delGA 杂合缺失变异,导致阅读框改变,蛋白质截短(p.Arg7ThrfsTer30),父亲为野生型,母亲为杂合携带㊂结论:儿童青少年新诊断DKA 多见于T1DM,临床表现多样,HbA1c 达标率低,PDE 11A 基因突变可能与T1DM 有关㊂[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基因;儿童;青少年[中图法分类号]R 587.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23.03.007Clinical ,genetic and follow⁃up analysis of newly diagnoseddiabetic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ZHAO Wu,IKRAM⁃UL⁃HASSAN Syed,SUN Qi,HANG hang,GAO Ke,LIU Yi(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genetics and follow⁃up outcomes of newly diagnosed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follow⁃up data of 23newly diagnosed DKA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ose who were willing to undergo gene examination were given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Results :Among the 23patients,there were 6males and 17females with a median age of 10.1years.There were 22cases of type 1diabetes mellitus(T1DM)and 1case of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T2DM).There were 22cases of polydipsia,16cases of prolonged breathing,12cases ofabdominal pain,nausea and vomiting,5cases of fever,12cases of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and 15cases of shock.The median random blood glucose was 25.0mmol /L(11.48-34.72mmol /L),and the mean HbA1c was 13.62%(9.80%-17.40%).The C peptide decreased in 22cases,the level of which was 0.18ng /mL(0.05-0.37ng /mL).The mean of venous pH was 7.06(6.80-7.23),and the diabetes autoantibody in 10patients were positive.All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fluid rehydration and continuousintravenous pumping of low⁃dose insulin.One case was transferred to hospital,and 22cases were successfully rescued.After DKA correction,T1DM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and T2DM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etformin orally.Eigh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26.5months(5⁃57months).The HbA1c was 6.8%in 1patient with T2DM,and 8.79%(5.5%-14.4%)in 17patients with T1DM.The median C⁃peptide was 0.09ng /mL(0.05-0.50ng /mL).The diabetes autoantibody in 3T1DM children were positive.The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two children with T1DM were performed,the c.20_21delGA heterozygous deletion mutation in exon 2of PDE11A in 1cases was found,which leaded to the reading frame changes and protein truncation(p.Arg7ThrfsTer30).The father was wild⁃type,and the mother was heterozygous carrier.Conclusions :The newly diagnosedDK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 mostly found in T1DM,with variou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low HbA1c compliance rate.The PDE11A gene mutation may be related to T1DM.[Key words ]diabetic ketoacidosis;gene;child;adolescent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胰岛素和反调节激素失衡的结果,以高血糖㊁高血酮㊁糖尿㊁酮尿㊁脱水㊁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1]㊂DKA 尤其多见于新诊断和确诊1型糖尿病(type 1diabetes mellitus,T1DM),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1]㊂近年有证据[2]表明,糖尿病与基因突变有关㊂本研究对23例新诊断DKA儿童青少年的临床㊁遗传学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㊂现作报道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1月至2020年3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23例新诊断DKA 患儿为研究对象㊂均无糖尿病家族史㊂其中男6例,女17例;年龄0.9~13.7岁,中位年龄10.1岁;农村患儿19例,城镇患儿4例;T1DM22例(其中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10例),T2DM1例;轻度DKA4例,中度DKA7例,重度DKA12例㊂本项目获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伦理批准通过(批件号:BYYFY⁃2015KY06)㊂1.2 方法 1.2.1 诊断及检查 DKA及其严重度分度参照2018年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SPAD)临床实践共识指南[1]㊂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参照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3]和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4]㊂总结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㊁尿常规㊁生化常规㊁随机血糖(random blood glucose,RBG)㊁静脉血气㊁C反应蛋白㊁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㊁C肽㊁糖尿病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㊁抗胰岛素自身抗体㊁抗胰岛细胞抗体),根据病情选做降钙素原㊁细菌培养等㊂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测定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C肽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糖尿病自身抗体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㊂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给予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0.1U㊃kg-1㊃h-1),DKA纠正后T1DM患儿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ultiple daily insulin injections,MDI),基础胰岛素采用地特胰岛素,餐时胰岛素采用门冬胰岛素,或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美敦力胰岛素泵或国产微泰EQUIL贴敷式智能胰岛素泵,选用门冬胰岛素;T2DM患儿口服二甲双胍㊂随访患儿空腹血糖㊁HbA1c㊁C肽㊁糖尿病自身抗体情况㊂1.2.3 基因检查 自愿接受基因检查者,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试管,送北京康旭医学检验所进行二代测序,依次经探针设计㊁基因组DNA文库构建㊁杂交和捕获㊁NEXTSEQ500型测序仪(美国Illumina公司)测序,对有意义的变异进行包括父母在内的一代测序(Sanger测序)验证㊂采用SIFT()和Polyphen⁃2(/pph2/index. shtml)预测错义变异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㊂2 结果2.1 临床表现 23例患儿中,烦渴多饮多尿22例,体质量减轻20例,夜尿10例,夜间遗尿2例,呼吸急促16例,腹痛恶心呕吐12例,呼气酮味15例,呼吸深长16例,意识障碍12例,休克15例㊂合并肺炎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1例,发热5例,脓毒症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6例,泌尿道感染1例㊂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白细胞(WBC)升高16例,其中>10.0×109~20.0×109/L患儿9例,>20.0×109~30.0×109/L者5例,>30.0×109~40.0×109/L2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70%)13例㊂中位RBG25.0mmol/L(11.48~34.72mmol/L);平均HbA1c(13.62±2.02)%(9.80%~17.40%);C 肽降低22例,平均(0.18±0.09)ng/mL(0.05~ 0.37ng/mL);平均静脉pH值为7.06±0.13 (6.80~7.23);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10例,重度尿糖(3+~4+)16例,重度尿酮(3+~4+)19例㊂1例T2DM患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3.07mmol/L(>2.6mmol/L[4])㊂感染13例,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6例,降钙素原升高5例,肺炎支原体IgM抗阳性6例,中段尿培养分离出粪肠球菌1例㊂2.3 治疗结果 1例患儿要求转院,余22例抢救成功,平均住院时间12.5d(3~20d),平均DKA纠正时间71.0h(24~136h)㊂DKA纠正后T1DM患儿MDI14例,CSII8例(美敦力712EWS胰岛素泵4例,712WWL胰岛素泵1例,国产胰岛素泵微泰胰岛素泵3例),1例T2DM患儿口服二甲双胍㊂2.4 基因检测结果 共2例T1DM患儿接受二代测序㊂其中病例17PDE11A外显子2存在c.20_ 21delGA杂合缺失变异(NM_001077197),导致移码突变,提前产生终止密码子,第7位精氨酸(Arg)被苏氨酸(Thr)替换,并在改变后的第30个氨基酸终止(p.Arg7ThrfsTer30)(NP_001070665.1),先证者父亲为野生型,母亲为杂合携带(见图1)㊂ 病例23PTPN1外显子9存在c.1243G>A杂合错义变异(NM_002827),导致PTPN1蛋白质(NP _002818.1)415位缬氨酸(Val)被蛋氨酸(Met)替换(p.Val415Met),为已报道过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760420089)㊂SIFT分析显示,p.Val415Met对PTPN1蛋白质影响的预测分数为1.000,Polyphen⁃2分析显示p.Val415Met对PTPN1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破坏的概率为0.003(敏感性0.98,特异性0.26),提示p.Ala1067Thr对PTPN1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无影响㊂2.5 随访结果 1例合并白血病患儿出院后4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访4例,余18例平均随访26.5个月(5~57个月),1例T2DM男性患儿空腹血糖5.6mmol/L,HbA1c 6.8%(起病时15.2%),C肽正常,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LDL⁃C 2.77mmol/L㊂17例T1DM中位空腹血糖8.06mmol/L(4.42~26.53mmol/L),平均HbA1c(8.79±2.20)%(5.5%~14.4%),<7.0%3例(17.6%),<7.5%6例(35.3%),中位C肽0.09ng/mL(0.05~0.50ng/ mL),3例T1DM女性患儿分别随访至6㊁23㊁25个月时糖尿病自身抗体转阳性㊂3例T1DM女性患儿随访期间DKA复发㊂3 讨论 本组23例DKA患儿综合起病和随访确诊T1DM22例(95.6%),T2DM1例(4.4%),与文献报道15%~70%的儿童新诊断T1DM和5%~25%的新诊断T2DM以DKA为首发表现基本一致[1]㊂本组DKA临床表现多样,多饮㊁多尿㊁体质量减轻最常见,52.2%的患儿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表现㊂本组年龄<2岁者2例,感染13例,多数为农村家庭患儿(低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缺乏糖尿病意识,均无糖尿病家族史,与新诊断DKA危险因素一致[5-6]㊂HUANG等[7]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与1例12岁女孩暴发性T1DM有关㊂本组肺炎支原体感染6例,可能是DKA诱因之一㊂WBC升高是儿童DKA的应激反应,不能据此判断感染[1]㊂我们结合发热㊁C反应蛋白㊁降钙素原㊁肺炎支原体IgM抗体㊁细菌培养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有无感染㊂本组22例T1DM患儿起病时和随访中C肽均降低,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13例(59.1%),其中3例系随访中转阳性㊂糖尿病自身抗体是区分T1DM 和T2DM较为准确的方法,然而由于检测方法不一,不能检测到所有糖尿病自身抗体,使其临床价值受限,同时亚洲人群T1DM患儿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率往往较低[4],这些可能是本研究T1DM患儿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率偏低的原因㊂T2DM患儿系一13.1岁男性患儿,起病时RBG13.77mmol/L, HbA1c15.2%,超重(体质量指数22.8kg/m2[8])㊁C 肽正常㊁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㊁黑棘皮病(后颈部皮肤色素加深)㊁DKA纠正后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随访中C肽正常,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起病和随访中存在脂代谢异常(LDL⁃C升高)㊂ISPAD临床实践共识指南和美国糖尿病协会分别定义HbA1c<7.0%[9]和<7.5%[10]为糖尿病控制目标㊂本组18例患儿接受随访,1例T2DM患儿HbA1c控制达标,余17例T1DM患儿HbA1c控制达标率低, <7.0%占17.6%,<7.5%占35.3%㊂ISPAD临床实践共识指南指出T1DM以DKA为首发表现是独立于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预测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1],这可能是本组T1DM患儿HbA1c 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㊂DKA复发3例,均为T1DM 患儿,可能与女性㊁血糖控制不良㊁精神心理㊁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5]㊂病例17为T1DM,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二代测序显示PDE11A外显子2存在c.20_21delGA杂合缺失变异,导致移码突变,产生一个截短的3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而不是正常683个氨基酸的PDE11A蛋白质,经检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c.20_21delGA迄今尚未见报道㊂家系分析显示c.20_21delGA为遗传性突变,母亲为杂合缺失变异的携带者㊂PDE11A基因座位于2q31.2,基(下转第318页)[J].Neurosurg Focus,2019,47(5):E8.[6] LI LM,VIOLANTE IR,ZIMMERMAN K,et al.Traumatic axonalinjury influences the cognitive effect of non⁃invasive brainstimulation[J].Brain,2019,142(10):3280.[7] LINDBERG DM,STENCE NV,GRUBENHOFF JA,et al.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fast MRI versus CT for traumaticbrain injury in young children[J].Pediatrics,2019,144(4):e20190419.[8] 邹梅,李玉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0):1199.[9] 周明,葛志强,李伟生,等.血浆脑钠肽对于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15.[10] POKHAREL Y,MOUHANNA F,SCHNEIDER ALC,et al.High⁃sensitive troponin T,natriuretic peptide,and cognitive change[J].J Am Geriatr Soc,2019,67(11):2353.[11] 王沛泽,闻松男,白融.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7):585.[12] DONG X,ZHAO G,LI X,et al.Electro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 for the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ased on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a self⁃enhancedluminophore composed of silver nanocubes on gold nanoparticlesand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of type MIL⁃125[J].MikrochimActa,2019,186(12):811.[13] DUCEPPE E,PATEL A,CHAN MTV,et al.Preoperative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after noncardiac surgery:a cohort study[J].Ann Intern Med,2020,172(2):96.[14] 呼邦传,王宇佳,葛伟东,等.血浆B型脑利钠肽联合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9):2295.[15] 李大亮,黄雪敏,蒋劲柏,等.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压行液体管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6,51(11):94.[16] BUNEVICIUS A,DELTUVA V,LAWA ER,et al.Preoperative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rtation and prognosisof brain tumor patients:a5⁃year follow up study[J].Sci Rep,2017,7(1):14775.[17] TOMITA H.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riskbiomarker for stroke in a general Japanese population[J].JAtheroscler Thromb,2020,27(8):749.[18] BANSAL N,ZELNICK L,SHLIPAK MG,et al.Cardiac and stressbiomarker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ogression:the CRICstudy[J].Clin Chem,2019,65(11):1448.[19] KGOSIDIALWA O,AGHA A.Hypopituitarism post traumaticbrain injury(TBI):review[J].Ir J Med Sci,2019,188(4):1201.[20] 杨中鑫,刘海波,范英俊,等.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BNP的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5):115. [21] 钱春生,张斌,钱腾达,等.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4):31.(本文编辑 刘畅)(上接第313页)因组全长492091bp,含有24个外显子,PDE11A基因突变与Cushing病和肾上腺皮质增生有关㊂先证者及其母亲均无Cushing病临床表型,超声无肾上腺皮质增生的证据,PDE11A失活突变可能参与T1DM的发病,有待进一步研究㊂综上,儿童青少年新诊断DKA多见于T1DM,临床表现多样,HbA1c达标率低,T1DM可能与PDE11A基因突变有关㊂[参考文献][1] WOLFSDORF JI,GLASER N,AGUS M,et al.ISPAD ClinicalPractice Consensus Guidelines2018: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the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e[J].Pediatr Diabetes,2018,19Suppl27:155.[2] MAYER⁃DAVIS EJ,KAHKOSKA AR,JEFFERIES C,et al.ISPAD Clinical Practice Consensus Guidelines2018:definition,epidemiology,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in children andadolescents[J].Pediatr Diabetes,2018,19(Suppl27):7.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6):447.[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6):404.[5] JEFFERIES CA,NAKHLA M,DERRAIK JG,et al.Preventingdiabetic ketoacidosis[J].Pediatr Clin North Am,2015,62(4):857.[6] USHER⁃SMITH JA,THOMPSON MJ,SHARP SJ,et al.Factors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at diagnosisof diabete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J].BMJ,2011,343:d4092.[7] HUANG Z,XU L,LI F,et al.Fulminant type1diabetes mellituswith rhabdomyolysis:have we overlooked the situation?[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90(3):e47.[8] 李辉,季成叶,宗心南,等.中国0~18岁儿童㊁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493. [9] DIMEGLIO LA,ACERINI CL,CODNER E,et al.ISPAD ClinicalPractice Consensus Guidelines2018:glycemic control targets andglucose monitoring for children,adolescents,and young adultswith diabetes[J].Pediatr Diabetes,2018,19(Suppl27):105.[10]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8[J].Diabetes Care,2018,41(Suppl1):S126.(本文编辑 卢玉清)。
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
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增加HbA1c为糖尿病诊断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最大的更新点是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既往我们主要依据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 小时血糖。
更新的原因是HbA1c可以稳定地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相关,也作为糖尿病控制的目标之一,并且检测时不需要空腹,缺点是价格较贵。
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的条件:01 检测方法需标准化。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所用的方法应该可溯源至国际临床化学与医学实验室联盟(IFCC)参考方法,厂商应提供可溯源至IFCC 参考方法的相关证明,实测值与可接受参考值(真值) 的差值在±0.5% HbA1c 范围内,如达到此测定质量目标,则应满足室内变异<2.0%。
02 存在影响红细胞寿命的疾病时不能使用HbA1c。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影响红细胞寿命的因素会影响HbA1c的数值,比如血液透析,近期失血会引起HbA1c假性降低。
对于血糖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又高于正常的一种中间状态,指南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分类标准,即:与我国指南稍有不同的是,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使用“糖尿病前期“ (Prediabetes)的概念,包括了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减低和/或HbA1c 在5.7–6.4%之间。
糖尿病前期与肥胖症(尤其是腹部或内脏肥胖症),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和/或低HDL胆固醇)以及高血压相关,将来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 (Cai, Zhang et al. 2020)。
需要指出,糖尿病前期是可逆的,部分人群经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后,可以使血糖保持稳定甚至恢复到正常水平。
《2020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解读
全面评估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愈后HbA1c、空腹血糖水平显著改善
Carnovale C, et al. Acta Diabetol. 2019, 56(3):341-354.
全面评估
感觉障碍
听力障碍 嗅觉障碍
糖尿病的分类及诊断
2020年ADA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2019年WHO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混合型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期首次发现的高血糖 未分类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类及诊断
在科研条件下,可采用胰岛自身抗体筛查1型糖尿病风险,亦可将其用于1型糖尿病 先证者一级亲属的风险筛查。 胰岛自身抗体持续存在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可将其作为临床试验干预的指征。
《2020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解读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胡欣
糖尿病现状
糖尿病现状
11.6%
糖尿病现状
管理眼花缭乱,敢问路在何方?
主要内容
糖尿病的分类及诊断 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 全面评估与行为改变 血糖的综合管理 并发症管理 特殊人群及院内管理
主要内容
糖尿病的分类及诊断 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 全面评估与行为改变 血糖的综合管理 并发症管理 特殊人群及院内管理
部分被移至第五章节“促进行为改变和改善健康结局福祉”中,以便与其中现有的社 会心理指导相结合。
行为改变
主题
营养疗法的有效性 能量平衡 饮食模式和多量元素分布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膳食脂肪 微量元素及草药补品 酒精 钠盐 非营养性甜味剂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儿童1型糖尿
·药物与临床·糖尿病新世界2022年10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陈鑫,朱志斌,姚东花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孝感432900[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对等分组,参照组(n=50)仅以胰岛素开展治疗,研究组(n=50)则以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达标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低血糖次数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水平较参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其胰岛素用量,促进血糖控制与稳定,且不良反应更低。
[关键词]胰岛素;二甲双胍;儿童;1型糖尿病;血糖指标[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22)10(a)-0067-04The Effec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1DiabetesCHEN Xin,ZHU Zhibin,YAO Donghua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ochang County,Xiaogan,Hubei Province,4329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1 diabetes.Methods A total of100children with type1diabetes who received incom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ochang County from December2020to December2021were selected.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for equal grouping.The reference group(n=50)was only treated with insulin, and the study group(n=50)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and metformin.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ime to reach the target blood glucose level,the daily dosage of insulin,the num‐ber of hypoglycemia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isease contro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insu‐lin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1diabete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amount of insulin,promot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stability,but also have fewer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Insulin;Metformin;Children;Type1diabetes;Blood glucose index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参与介导,损伤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量过少而引发的疾病,且以青少年、儿童为疾病高发群体,发病后,大部分患儿都需要终身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如果DOI:10.16658/ki.1672-4062.2022.19.067[作者简介]陈鑫(1988-),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科临床。
2020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20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90%,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我国近年发病率为2/10万~5/10万,<5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5%~34%[1,2],提示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我国儿童期T1DM长期血糖控制、预后的流行病学现况资料缺乏,仅有的2006年多中心研究提示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 A1c,HbA1c)为9.5%,中国单中心HbA1c达标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44%~59%[3,4]。
儿童期T1DM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就越大,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T1DM患儿的平均预期寿命减少12年[5,6]。
近2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单基因糖尿病、T1DM营养管理共识相继发布,但儿童胰岛素使用指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治疗共识发布已10余年,尚缺乏涉及儿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认识、筛查管理的规范,糖尿病分型、胰岛素治疗方法、血糖监测、DKA处理等涉及T1DM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已有较多新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T1DM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减少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制定本共识。
一、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 rganization,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国内外该病诊断的依据,2019年WHO颁布了新分型标准[7],符合下述4条中之一可诊断糖尿病:(1)空腹血糖≥7.0 mmol/L;(2)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葡萄糖1.75 g/kg(体重),葡萄糖最大量75 g];(3)HbA1c≥6.5%(HbA1c测定方法需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证);(4)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符合上述标准但对于无症状者建议在随后的1 d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专家解读《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分型六 2型糖尿病(T2DM)
T2DM是糖尿病患者中最主要的群体,其主要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患 者临床表型异质性大,表现为:
• 通常发病年龄较大、体型偏胖及代谢紊乱 • 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无需依赖胰岛素治疗 • 可有明确的T2DM家族史 • 常有胰岛素抵抗相关表现,如黑棘皮、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
体征主要包括患者面容、体型、皮肤表现、脂肪分布、性腺发育 及视力、听力等。
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依据有哪些?
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依据有哪些?
二、辅助检查 (一)胰岛β细胞功能
血清C肽是临床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主要指标,为区分糖尿病类 型的重要参考。在临床工作中,可用空腹C肽和随机C肽代替。 刺激后C肽<200pmol/L提示胰岛功能较差; 刺激后C肽<600pmol/L提示胰岛功能受损,应警惕T1DM或
常见的胰岛自身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 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和锌转运 体8抗体(ZnT8A),多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T1DM。在已知胰 岛自身抗体中,GADA敏感性最高,建议将其作为糖尿病免疫 分型诊断的首选指标。 推荐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对所有糖尿病患者筛查GADA。对于 条件有限者,至少应在疑诊T1DM患者中筛查抗体。若GADA 阴性,应加测IA-2A和ZnT8A;如3个常见胰岛自身抗体均阴性 ,而临床表型仍疑似T1DM,有条件者可行胰岛抗原特异性T细 胞检测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检测辅助分型。
分型四 GDM与妊娠显性糖尿病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与GDM不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是在孕期发现 的,已达到非孕人群糖尿病诊断标准,其糖代谢紊乱大多不会在妊娠 结束后恢复正常。患者糖代谢紊乱多发生在孕前,但未被发现,致使 其糖尿病诊断时间在妊娠期。 因此,建议将妊娠显性糖尿病按照非妊娠的筛查流程分型诊断。
儿童糖尿病的诊疗指南ppt课件
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 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近年来在儿 童中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多与肥胖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儿童糖尿病的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
更为明显。
社会救助
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宣传并帮助他们申请社会救助,减轻经济负担, 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公益活动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举办儿童糖尿病相关的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对儿 童糖尿病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为患者提供更多关爱和帮助。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新技术趋势
智能化诊疗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儿童糖尿病的个性化、精准 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食、运动、用药等方面,以及如何处理孩子在学校等社交场合的困扰。
03
家长互助支持
组织家长交流会等活动,让家长之间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共同为孩子
的健康成长努力。
社会资源与支持团体的利用
医疗资源
介绍儿童糖尿病患者可以利用的医疗资源,包括专科医院、专家门 诊、社区医疗中心等,以便患者得到及时、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胰岛素治疗时机
对于1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 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需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种类选择
根据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效、中效 和长效胰岛素,根据患儿病情和
年龄选择合适类型。
胰岛素给药方式
常用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应轮换 以避免脂肪萎缩和硬结,也可采 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输注。
其他治疗方法与手段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饮食、运 动习惯)、免疫因素等都与儿童糖 尿病的发病有关。
儿童1型糖尿病课件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药物等环境因 素可能诱发或加重儿童1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儿童1型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多饮、 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疲乏无力、精神 不振等症状。
诊断标准
血糖升高是诊断儿童1型糖尿病的主要 依据,通常表现为空腹血糖 ≥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同时胰岛素分泌不足。
儿童1型1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 • 儿童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儿童1型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儿童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由于胰腺β细胞受损导致胰 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高血糖。
糖。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饮食等环 境因素可能诱发1型糖尿病,应
尽量避免。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饮食、 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等。
紧急情况处理与就医建议
紧急情况处理
如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深 快、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医建议
一旦确诊为1型糖尿病,应定期就诊, 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 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饮食与运动建议
均衡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和矿物质。
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高糖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避免 血糖剧烈波动。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 平。
除了传统的教育资源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在线课程、APP等,方便家长和孩子随时随地学习 相关知识和管理技能。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08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与建议
总结
本专家共识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标准化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全面梳理,为临床医生 提供了指导建议。
建议
建议临床医生遵循本专家共识,确保儿童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研究展望
进一步研究
并发症多
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 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国际治疗进展
胰岛素泵
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模拟人体生理分泌, 减少注射次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新型口服降糖药
针对T1D的病因,研发新型口服降糖药,改善胰 岛功能。
免疫疗法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细 胞的破坏,延缓病情进展。
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 但需要频繁注射,且剂量不易掌
握。
饮食控制
限制糖分和淀粉类食物的摄入, 但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运动疗法
通过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 平,降低血糖,但实施难度较大。
当前治疗挑战
血糖波动大
心理压力大
由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受损,血糖波动较大,难以控制。
长期治疗给患儿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影响生活质量。
03 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
诊断标准
症状
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 症状。
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 ≥11.1mmol/L,OGTT2小时血糖 ≥11.1mmol/L。
抗体
GAD、IA-2A或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
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
了解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进行初步的实验室检查。
05
中国儿童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型糖尿病是指发生在18岁以下的 青少年和儿童身上的糖尿病类型。
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 预防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 重要。
目的和目标
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 型糖尿病的认识和诊 断水平。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医疗负担,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
血糖控制目标
儿童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 标应尽量接近正常范围,以减少
并发症风险。
其他生理指标监测
体重监测
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以评估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的效果。
血脂和血压监测
定期监测血脂和血压水平,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
肾功能监测
定期监测肾功能,以评估肾脏健康状况。
心理和社会健康监测
心理评估
。
诊断标准
根据OGTT、胰岛功能检查等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 和病史,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儿童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如1型糖 尿病多表现为胰岛功能衰竭,而2型糖尿病则多表现为胰 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
01
儿童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饮食治疗
合理控制总热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 、活动量等,计算出合理的每
对儿童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以了解其情绪和行为问题, 及时进行干预。
家庭支持和教育
为患者家庭提供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糖尿病 。
社会支持
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减少社会压力。
就诊和随访安排
就诊流程
01
建立规范的就诊流程,使患者能够在需要时及时得到医生的帮
助。
随访计划
运动与饮食相结合
2020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根据,应注意单纯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应加测餐后血糖,必要时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OGTT的葡萄糖负荷量成人为75g,儿童/kg,总量不超过75g.服糖前及服糖后30、60、120、180分钟测定血糖。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不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
1.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mmol/L ( 200mg/dl )。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mmol/L ( 126mg/dl )。
3.糖耐量试验( OGTT )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2、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A1c≥%*。
(2)空腹血糖FPG≥ mmol/l。
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推荐诊断标准(即将废除)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诊断条件静脉(全血)毛细血管静脉(血浆)糖尿病空腹≥ ≥ ≥ 服糖后2h ≥≥≥糖耐量受损空腹< < <服糖后2h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服糖后2h < < <4、您知道糖尿病分哪几类吗目前通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类方法,临床类型分为糖尿病Ⅰ型、Ⅱ型(BM)、葡萄糖耐量减低(IGT)妊娠糖尿病(GDM)糖尿病风险者4种。
(1)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下,但成年和老年也可得,起病急,病情重,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明显,多数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对胰岛素很敏感。
《儿童单基因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儿童单基因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儿童单基因糖尿病(MODY)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和发病年龄较早的特点。
为了规范儿童MODY的诊断和治疗,专家们制定了《儿童单基因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下面是该专家共识的要点:
1.诊断:
-儿童MODY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特点、家族史和基因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
-儿童MODY的主要特点包括早发型糖尿病家族史、轻度高血糖、无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和无需胰岛素治疗等。
2.基因分析:
3.治疗:
-儿童MODY的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对于无胰岛素需求的MODY患儿,可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非胰岛素疗法进行血糖控制。
-对于部分胰岛素需求的MODY患儿,应根据胰岛素敏感性进行胰岛素治疗,同时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管理:
-儿童MODY的管理需要跨学科合作,包括儿科、内分泌、遗传等专科的医生共同参与。
5.随访:
-对于儿童MODY患儿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包括血糖监测、生长发育观察、肾脏功能评估等。
-随访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儿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制定《儿童单基因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可以规范儿童MODY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该专家共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90%,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我国近年发病率为2/10万~5/10万,<5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5%~34%[1,2],提示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我国儿童期T1DM长期血糖控制、预后的流行病学现况资料缺乏,仅有的2006年多中心研究提示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 A1c,HbA1c)为9.5%,中国单中心HbA1c达标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44%~59%[3,4]。
儿童期T1DM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就越大,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T1DM患儿的平均预期寿命减少12年[5,6]。
近2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单基因糖尿病、T1DM营养管理共识相继发布,但儿童胰岛素使用指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治疗共识发布已10余年,尚缺乏涉及儿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认识、筛查管理的规范,糖尿病分型、胰岛素治疗方法、血糖监测、DKA处理等涉及T1DM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已有较多新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T1DM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减少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制定本共识。
一、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国内外该病诊断的依据,2019年WHO颁布了新分型标准[7],符合下述4条中之一可诊断糖尿病:(1)空腹血糖≥7.0 mmol/L;(2)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葡萄糖1.75 g/kg(体重),葡萄糖最大量75 g];(3)HbA1c≥6.5%(HbA1c测定方法需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证);(4)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符合上述标准但对于无症状者建议在随后的1 d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1型糖尿病儿童血糖控制目标与挑战
1型糖尿病儿童血糖控制目标与挑战作为一名患有1型糖尿病的儿童,我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这通常意味着每天进行多次血糖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例如,如果我吃了一顿含有较高碳水化合物的餐食,我可能需要增加胰岛素剂量以降低血糖水平。
这需要精确的计算和判断,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我需要学会应对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况。
低血糖可能会导致疲劳、头晕甚至昏迷,而高血糖则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在紧急情况下,我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例如吃糖分较高的食物或注射葡萄糖,以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这些应对措施需要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掌握。
我还需要遵循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享受美食或参与体育活动,而是需要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
例如,我可以在餐前注射胰岛素,以确保血糖水平不会过高;同时,我也可以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然而,尽管我面临着这些挑战,我仍然努力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知道,只有通过严格的自我管理和积极的治疗,我才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会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治疗1型糖尿病,并最终找到根治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我的家人、医生和糖尿病教育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病情。
同时,我也加入了一些糖尿病儿童的支持团体,与其他患有1型糖尿病的儿童分享经验和互相鼓励。
这些支持和帮助让我感到并不孤单,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总的来说,作为1型糖尿病儿童,我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也相信,只要我努力管理和治疗自己的病情,我仍然可以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文档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血糖监测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于一个1型糖尿病儿童来说,定期进行血糖测试是确保病情稳定的基石。
中国儿童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对于反复发作的低血糖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给予10%葡萄糖液持续静脉输注,直至血糖稳定。
激素治疗
对于胰岛素瘤导致的低血糖,可考虑激素治疗。
低血糖的处理
03
04
05
高血糖的处理
饮食控制
患儿应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总结词
高血糖是儿童型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中国儿童T1DM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受限于国内医疗资源和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和不平衡,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
中国儿童T1DM的长期管理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儿科、营养科、运动科等,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需要加强针对中国儿童T1DM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因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
进行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
根据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是否为儿童型糖尿病。
鉴别诊断
要点三
尿崩症
尿崩症患者也有多尿、烦渴、多饮等症状,但尿比重较低,尿糖阴性,血糖正常或偏低。
要点一
要点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也有多饮、多尿、夜尿等症状,但患者血压升高,低钾血症明显,血浆肾素活性降低。
儿童型糖尿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需规范诊治。
儿童型糖尿病是指在14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的糖尿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儿童型糖尿病可分为单基因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单基因糖尿病:由于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糖尿病,如MODY、新生儿糖尿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治疗为首选强化血糖控制、限制过多蛋白摄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将血 压持续控制在同年龄、同性别和相应身高的第90百分位数以下。3次尿检中2次 尿白蛋白/尿肌酐>30 mg/g时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福辛普利 钠10 mg每日1次口服)。
考虑调整胰岛素剂量; (3)血酮1.6~3.0 mmol/L且血糖>15 mmol/L时,需评估是否DKA,每2小时复查血糖和血酮; (4)血酮≥3 mmol/L且血糖>15 mmol/L时,需评估是否DKA,每1小时复查血糖和血酮 。
DKA处理流程
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临床管理与治疗 血糖监测与随访
DKA与酮体监测
✓ T1DM初发患儿DKA发病率15%~75%,5岁以下较易发生,其导致死亡的原因60%~90%为脑 水肿。
✓ 血酮体和尿酮体测定均有助于DKA的监测,血酮体主要成分β-羟丁酸≥0.6 mmol/L预示着代 谢失代偿状态。
✓ 不同血酮和血糖水平的糖尿病患儿建议如下处理: (1)血酮0~0.6 mmol/L时,常规测血糖;若血糖>15 mmol/L,加测血酮体; (2)血酮0.6~1.5 mmol/L且血糖>15 mmol/L时,每2小时复查血糖和血酮,若血酮无下降,需
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临床管理与治疗 血糖监测与随访
急性并发症的监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以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低血糖
✓ 糖尿病患儿血糖<3.9 mmol/L即为需临床干预的阈值,血糖<3.0 mmol/L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及认 知功能障碍。
✓ 严重低血糖指低血糖发作同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昏迷、抽搐),需有其他人协助补充葡 萄糖、碳水化合物或注射胰高血糖素等以纠正低血糖。
糖尿病眼病变
✓ 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 青光眼、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以及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特有并发症。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CSII适应证: ①T1DM患儿; ②血糖波动大,采用MDI方案但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 ③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④频发低血糖,尤其夜间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者; ⑤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⑥不愿接受MDI方案; ⑦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儿。 ✓CSII将胰岛素分为基础胰岛素和餐时大剂量胰岛素2种不同方式给药,基础
①监测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发生;②提供血糖波动信息,指导临床治疗。 ✓CGMS单用或联合CSII可显著减少低血糖时间,可作为改善血糖控制、减少
低血糖风险及提高治疗长期依从性的辅助工具。 ✓国际共识建议CGMS监测下血糖控制目标为平均葡萄糖水平<6.6 mmol/L,目
标范围3.9~10.0 mmol/L内时间≥70%;目标范围外时间血糖<3.9 mmol/L低于 4%,血糖<3.0 mmol/L时间低于1%,血糖>10.0 mmol/L时间低于25%,血糖 >13.9 mmol/L时间低于10%
✓ 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胰岛素注射过多、进食偏少、运动或睡眠过多。 ✓ 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发作或病程较长、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乳糜泻、艾迪生病等)、心理问
题等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 。 ✓ 低血糖处理方法为血糖<3.9 mmol/L且意识清醒,给予葡萄糖10~15 g或其他含等量葡萄糖碳水化
合物,如15 min后仍低血糖则需重复上述剂量;使用CSII治疗如血糖低于2 mmol/L则需暂停胰岛 素泵。 ✓ 严重低血糖不伴昏迷予10%葡萄糖注射液2 ml/kg静脉推注,伴抽搐昏迷予10%葡萄糖4 ml/kg静脉 推注;胰高血糖素静推、肌注或皮下注射(体重≥25 kg为1 mg,<25 kg为0.5 mg)。 ✓ 反复低血糖给予10%葡萄糖2~5 mg/(kg·min)维持,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儿血糖以及有无 其他症状。
量75 g; (3)HbA1c≥6.5%(HbA1c测定方法需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证); (4)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符合上述标准但对于无症状者建
议在随后的1 d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血糖5.6~6.9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8~11.0 mmol/L为糖
急性并发症的监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以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分型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国内外 该病诊断的依据,2019年WHO颁布了新分型标准 ,符合下述4条中之一可诊断糖 尿病:
(1)空腹血糖≥7.0 mmol/L; (2)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葡萄糖1.75 g/kg(体重),葡萄糖最大
标准积累基础的角度考虑,本共识建议采用WHO 2019糖尿病新分型用于指导临床诊疗 。
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临床管理与治疗 血糖监测与随访
急性并发症的监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以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胰岛素治疗的开始时间
✓初发T1DM患儿应尽快开始胰岛素治疗,尿酮体阳性者应在6 h内使用胰岛素; 当糖尿病分型不清时,如患有DKA、随机血糖浓度为13.9 mmol/L和 (或)HbA1c为8.5%以上患儿,初始治疗也应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可按0.5~1.0 h时间间隔划分,时间段太少不符合生理规律,时间段太 多设置繁琐,常用为5~6段。
中国已批准上市基因重组胰岛素的儿童使用方法
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临床管理与治疗 血糖监测与随访
急性并发症的监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以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指尖血糖监测
✓初发患儿建议每日3餐前、餐后2~3 h、睡前和夜间2∶00~3∶00、加餐前后 共测血糖6~10次 ;剧烈运动前、中、后需加测,以确定是否需要加餐;有 低血糖症状时及纠正后及时复测。
✓蜜月期或慢性期但血糖平稳者可酌情减少测定次数,在每天不同时间段轮流 测减少痛苦。
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监测
✓HbA1c建议每3个月随访1次;糖化血清蛋白反映2~3周前平均血糖浓度,用 于短期血糖控制水平评价,对合并患有其他可导致红细胞寿命异常疾病的患 儿也可采用。
动态血糖系统(CGMS)
✓可较全面反映全天血糖波动全貌,已上市的CGMS需要每12小时进行指血血 糖校正。CGMS的适应证有,
✓2006 年多中心研究提示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9.5%,中国单 中心HbA1c 达标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44%~59% 。
✓儿童期T1DM 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就越大,即使在西方发 达国家,T1DM 患儿的平均预期寿命减少12 年 。
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临床管理与治疗 血糖监测与随访
急性并发症的监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以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糖尿病肾病
(1)临床表现为阶段Ⅰ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和肾脏肥大;阶段Ⅱ肾脏轻微结构改变伴 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但是尿蛋白排出量在正常范围之内;阶段Ⅲ肾脏结 构改变更加严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albumin excretion rate,AER)为 30~300 mg/24 h或20~200 μg/min;阶段Ⅳ出现大量蛋白尿(AER>200 μg/min或 >300 mg/24 h)伴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阶段Ⅴ为终末期肾病 。
耐量受损。
分型标准
✓ WHO新共识将糖尿病分为6个亚型,与儿童关系密切的主要为T1DM、T2DM、混合型糖尿病和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共4个亚型。相较1999版有较大改动的主要有,
(1)T1DM:既往分为自身免疫型(1A型)和非自身免疫型(1B型),新分型认为该分类缺乏临 床意义予以取消;新增暴发性T1DM,该型糖尿病主要见于亚洲东部,虽常见于成人但儿童 也有报道,其临床特征包括突然发病、高血糖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少于1周)、几乎没有C 肽分泌、DKA、胰岛相关自身抗体多阴性、血清胰酶升高、发病前经常出现流感样症状和 胃肠道症状 。
中国儿童1 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 专家共识(2020 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 HAN
背景
流行病学
✓1 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 90%,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
✓我国近年发病率为2/10 万~5/10 万,<5 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5%~34%, 提示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我国儿童期T1DM 长期血糖控制、预后的流行病 学现况资料缺乏,仅有的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胰岛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模拟正常的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 (3)胰岛素注射器械, ①胰岛素注射针和笔,常用的一次性无菌胰岛素注射器和注射笔主要为刻度
为1 U或0.5 U 2种。不同胰岛素注射器须注意剂量准确性和胰岛素滴漏,有 研究发现注射1 U胰岛素,笔的实际注射量为0.89 U而注射器为1.23 U,注射 剂量越小误差会呈现指数式增加 ,建议笔注射后保持原位放置10~15 s后拔 出以减少滴漏。 ②胰岛素CSII治疗可最大程度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模式。CSII可减少胰岛 素用量、低血糖、DKA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有效性受生活方式、 运动等多因素的影响 。
(2)混合型糖尿病: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酮症倾向性T2DM,儿童隐匿性自身免疫 性糖尿病少见 ,酮症倾向性T2DM,非洲裔相对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