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 大赛获奖学案

合集下载

《包身工》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

《包身工》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

《包身工》教案——公开课获奖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包身工》是一部反映旧社会包身工生活状况的小说,通过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描绘,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劳动者的剥削。

1.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生活状况,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劳动者的剥削,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包身工》全文2.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手法。

2.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对课文中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和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讲解。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包身工的生活状况,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劳动者的剥削。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介绍《包身工》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4.2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现象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4.3 讨论课文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包身工的生活状况,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劳动者的剥削。

4.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

第五章: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批判。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知识介绍介绍旧社会的其他劳动者,如长工、短工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6.2 对比分析比较包身工与其他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

第七章:课堂互动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改善包身工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2 分享成果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第八章:情感教育8.1 感受劳动者艰辛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感受劳动者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第11课包身工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第11课包身工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包身工学案这是一篇老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但今天重读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一、预习要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点面结合展现包身工非人生活的方法。

3.了解包身工的来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

4.合作学习,把握报告文学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5.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包身工》的写作特点。

6.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相关知识链接:60年前,在上海,有一群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女孩被人骗到日本纱厂当女工,从此阳光永远和她们绝缘,陪伴她们的是无尽的黑夜……对于她们的悲惨遭遇,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感到无比震惊,这是怎样的一个弱势群体?她们为什么会遭人欺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衍先生写的报告文学一一《包身工》。

三、预习效果检测(练习题):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僧侣seng亲密无间jian模样mu长歌当哭dangB.抨击peng洗涤di影影绰绰chud卓绝千古zhuoC.废黜chu拙劣zhuo模棱两可leng矫揉造作jiaoD.和煦xu禅让shan济济一堂ji锲而不舍qie2.下列各句运用的什么修辞方法?选出答案正确的一项:()(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2)她们是带工老板的机器。

(3)老板娘……气烘烘地放在这些廉价的“机器”面前。

(4)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对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1 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1 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包身工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79942097】①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②大观园里的主子们早已习惯过铺张浪费的生活,米珠薪桂....,挥霍无度。

③倾盖如故....,有些人交朋友就是这么简单,萍水相逢,只需一眼,就可以认定面前之人的精彩,无关身份与年纪。

④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⑤当年他独闯关东,筚路蓝缕....,硬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创下了这份家业。

⑥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C[①妄自菲薄:指过分地看轻自己。

不能带宾语。

②米珠薪桂:米和柴的价格像珍珠和桂木一样,形容物价奇贵。

③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④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⑤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⑥积羽沉舟: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

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

此处应用“积重难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79942098】A.1927年,夏衍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纱厂工人的情况;1929年,从做工人运动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的生活情况。

B.在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下,“芦柴棒”这些“小人物”求生存的起码的合理要求都得不到保障,她们被旧制度压榨、吞噬的悲惨命运促人深思。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D.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老龄人口规模庞大造成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讲义:第11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讲义:第11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

第11课包身工开卷有益悲惨的命运在本世纪初的中国,生活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

她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她们连自己都不能拥有,因为她们从成为这一群体一员开始,就已受着压榨。

这是旧中国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

被贩卖的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他们的身体不是他们自己的,工钱全归包工头所有,承受着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包身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索洛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

”我也想警告某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下的冤魂!基础导学1.走近作者夏衍(1900.10.30~1995.2.6),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人。

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事进步电影工作。

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94年,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 800册。

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狂流》《脂粉市场》《上海二十四小时》《青春之歌》《春蚕》《自由神》《时代的儿女》《林家铺子》《祝福》《赛金花》《女儿经》《法西斯细菌》《聂耳》《包身工》《上海屋檐下》。

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医院逝世。

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

我从不曾见过他,从不。

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

2.背景资料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

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11课 包身工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11课 包身工 含答案

夏衍,伟大的爱国作家!光阴虽然带走了你,但你那深邃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话语与你那和蔼可亲的形象将留存在我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前!一、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对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作者连线电影艺术家——夏衍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

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艺术剧社”,在戏剧界发起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并积极参与“左联”的筹建工作,成为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夏衍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话剧创作方面。

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曾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作品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和《法西斯细菌》等。

②济南××区近日新增一所外国语学校,为非________性民办普通中小学。

答案①盈利②营利4.成语(1)生杀予夺:指有权势的人掌握着任意处置人民生命财产的权力。

(2)横七竖八:有的横着,有的竖着。

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亦作“七横八竖”。

(3)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4)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一、合作探究1.作者写了关于“芦柴棒”的哪些事情?为什么多次提到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中三次提到“芦柴棒”这个人物。

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1包身工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1包身工学案

1. 阅读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2. 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体会文章中表现的那种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2.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把握文章点面结合的写法。

【知识链接】1.作者: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

他是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主要作品有《夏衍剧作集》等。

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

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抗战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

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

曾写过许多作品,著名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2.文体介绍——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

(•同类题材有初中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 “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3.背景材料: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

1936年春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

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统区的黑暗。

4.包身工制度:包身工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受双重的压榨剥削,是双重奴隶。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1课包身工一、整体把握1.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容是什么?点读课文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其间穿插着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富于批判的力度。

第一个场景是:“上午四点过一刻”,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第二个场景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猪食一样的饭。

第三个场景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第二部分(从“两粥一饭”到结尾)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非人的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二、细部探微2.“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

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样的深刻内涵?点拨“半裸体”“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表明感觉迟钝、心理麻木。

这一细节让人内心震撼,这些女工大都是年轻的姑娘,爱美、自尊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们根本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命,她们每日在死亡的边界上挣扎,性命难保,又何谈自尊、自爱,她们在这种非人的摧残下,也被扼杀了人性。

就是这种凶残的、奴隶制般的包身工制度使帝国主义者的腰包迅速膨胀起来。

这两句是对包身工精神方面的描写,在资本家及其帮凶的折磨和摧残下,包身工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心理受到极大的压抑,思想麻木,性格扭曲。

作者运用极俭省的语言描绘出包身工日常境遇的悲惨。

3.鉴赏下面这段话的含意。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点拨这段文字,写得含蓄深沉。

尽管中国仍处于“长夜难明”“魔鬼横行”的时候,但是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屈服,他们一定会勇敢地站起来,坚决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1 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1 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包身工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79942097】①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②大观园里的主子们早已习惯过铺张浪费的生活,米珠薪桂....,挥霍无度。

③倾盖如故....,有些人交朋友就是这么简单,萍水相逢,只需一眼,就可以认定面前之人的精彩,无关身份与年纪。

④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⑤当年他独闯关东,筚路蓝缕....,硬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创下了这份家业。

⑥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C[①妄自菲薄:指过分地看轻自己。

不能带宾语。

②米珠薪桂:米和柴的价格像珍珠和桂木一样,形容物价奇贵。

③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④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⑤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⑥积羽沉舟: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

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

此处应用“积重难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79942098】A.1927年,夏衍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纱厂工人的情况;1929年,从做工人运动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的生活情况。

B.在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下,“芦柴棒”这些“小人物”求生存的起码的合理要求都得不到保障,她们被旧制度压榨、吞噬的悲惨命运促人深思。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D.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老龄人口规模庞大造成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11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11包身工+Word版含答案.doc

11包身工一提起工人,我们脑海里很快会想到头戴圆形工作帽,身穿劳动工作服的工人形象。

然而,谁会想到,在20世纪初的中国,却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他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茶叶,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更小,但他们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个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

他们没有阳光,没有欢笑甚至他们也不拥有他们自己——这就是“包身工”,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

【课内挖掘】《包身工》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起床、早餐、上工、收工等,还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人物的遭遇进行了描述。

包身工们没日没夜地工作,遭受非人的折磨,过着悲惨的生活。

她们是一群深受带工老板和日本资本家剥削压迫的可怜少女。

[适用话题]①以史为鉴;②生存与尊严;③正义的力量;④良心;⑤自由;⑥环境;⑦工作与生活等。

【课外运用】示例:我觉得包身工就像那船户养的鸬鹚。

鸬鹚的脚是用绳子吊住的,下水捕鱼,起水时船户就在它们的脖子上轻轻一挤,鸬鹚吐出了鱼,吐了再捕,捕了再吐。

鸬鹚整天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鸬鹚的船户。

但是,船户对鸬鹚并没有怎样的虐待,而现代,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与人之间,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不存在了。

为什么日本人敢那样地对待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实在是太弱了。

贫穷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蠕.动(rú)弄.堂(nònɡ)游说.(shuì) 褴褛.(lǚ)B.执拗.(niù) 籼.米(shān)蹲.伏(dūn) 挣扎.(zhá)C.廉.价(lián) 怜悯.(mǐn)谄.媚(xiàn) 骷髅.(lóu)D.焦灼.(zhuó) 屏.气(bǐnɡ)呻吟.(yín) 蹒.跚(pán)解析:A项,“弄”应为lònɡ;B项,“籼”应为xiān;C项,“谄”应为chǎn。

《包身工》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包身工》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包身工》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包身工》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初步了解报告文学的写作常识。

2.研读文本,体察文章主题与作者情感。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对包身工的同情心,感悟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1. 培养快速阅读长文,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分析本文的文学性,即富有特色的语言、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多种修辞及多种表达方式。

2. 领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富于变化的艺术结构;艺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学习流程】一、导入:我们的16岁青春洋溢、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人生的许多重要的烦恼还未被列入思考范围,被称为人生的花季,意思是纯洁美好;花季雨季是形容十六七岁青春期孩子的年龄。

16岁是“花季”,17岁是“雨季”。

花季雨季是最美好的、最活泼、最灿烂的时光……生命走到青春时节、也就是到了最灿烂的花季。

但有这样的一群16岁的女孩,她们没有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被叫做“猪猡”,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

她们根本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命,每日在死亡的边界上挣扎,性命难保,不谈自尊、自爱,在非人的摧残下,被扼杀了人性。

本节课,我们跟着夏衍,来看看这样的一群女性。

二、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

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夏衍(1900-1995),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

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二)文学常识报告文学是新闻的一类,是文艺通讯,特写,速写等的总称。

《包身工》教案人教版新教材 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包身工》教案人教版新教材 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包身工》教案一、导入近日,戳中亿万人内心的“打工人”强势刷屏。

(生看材料)“打工人”火了,火的不是这个这个称谓,而是称谓所蕴含的劳动价值的回归,以及所有劳动者职业尊严的重塑。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还有一个群体,她们卑微弱小,没有尊严,没有生存价值,无法发出自己的呼声。

她们就是夏衍笔下的包身工。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夏衍去体会她们的艰难。

二、学习任务1、梳理归纳,体察劳动人民疾苦2、研讨探究,了解作品写作特点3、观照现实,思考中国革命意义大家看过纪录片《人间世》吗?《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场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生的无奈。

今天我们把拍摄场地转移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纱厂。

三、研习任务任务一:回顾往事,体会世间艰辛假如你是纪录片《人间世》的导演,计划以《包身工》为脚本拍一集纪录片,来展现人间世态。

你将选取哪些镜头?请用思维导图来确定你的选材。

生1介绍:生2介绍: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这个同学的构思?她选的镜头是不是触动了你的内心?如果没有,你打算怎么修改?师:借助同学们的思维导图,我们了解到纪录片取材于真实,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

夏衍的《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但读完后分明感觉就像看了一部纪录片。

主要是因为任务二:浸润经典,品味艺术特色《包身工》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请深入阅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就你认为的最能表现“包身工”人世艰难的文学手法,写一段文学短评(至少100字),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了解到报告文学不像新闻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以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见长。

但是同时也要求素材真实可信,力避虚构和夸张。

正如夏衍所说:这是一篇“报告文学”,不是一篇小说,所以我写的时候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

她们的劳动强度,她们的劳动条件,当时的工资制度,我都尽可能地作了实事求是的调查。

因此,在今天的工人同志们看来似乎是不能相信的一切,在当时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包身工教学设计一等奖

包身工教学设计一等奖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want to know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这是包身工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后习题:11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后习题:11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

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蠕.动(rú)搅.动(jiǎo)惺.忪(xīng)荤.腥(hūn)B.弄.堂(lòng)褴褛.(lǔ)游说.(shuì)缜.密(zhěn)C.嘈.杂(záo)蹒跚.(shān)虐.待(nüè)骷.髅(kū)D.契.据(qiè)怜悯.(mǐn)譬.如(pì)瞌.睡(kē)思路解析B项,“褛”应读“lǚ”;C项,“嘈”应读“cáo”;D项,“契”应读“qì”。

答案A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 她们根本就没有“做”“不做”的自由。

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会很牢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A.由于和即使也B.所以或者虽然还C.由于或者虽然还D.所以或者即使也思路解析虚词的运用应结合句意和句间关系来确定。

本段文字中,第一句话是因果关系的复句,前因后果,因此,第一空填“所以”。

“做”“不做”是两种行为,只能表示选择关系,因此,其次空填“或者”。

其次句话后半部分是假设关系的复句,因此第三空填“即使”,由此确定答案为D项。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得活机敏现....。

B.最近又是下雨又是降温的,无家可归的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他们冒着寒风瑟缩地行走在繁华的街道上。

C.对现在的青年人来说,包身工制度已经时过境迁....,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但是我们不行忽视这篇课文深刻的训练意义。

D.据了解,“倒分”的中介们大多是钻了某些交通违法行为核对驾驶人图像信息有漏洞的空子,再加上交管部门有内鬼里应外合....。

第11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 大赛获奖学案

第11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 大赛获奖学案

第11课包身工(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夏衍创作《包身工》虽然《包身工》的开始写作是在1935年,可作者初步了解“包身工”的情况,却是在1929年左右。

当时夏衍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住在上海沪东一带。

这里是工人区,几位也在做工运的同志便常在他这里落脚:将自己的长衫或西服脱下,换上工人装束到工厂去。

从这些同志口中,他开始知道了有“包身工”的特别现象。

后来,夏衍从一位在工人夜校任教员的冯姓女子那里,了解到许多关于包身工的事情,这就使夏衍萦绕于心了。

1932年,导演沈西苓想写一个以上海女工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夏衍就将自己了解的包身工情况告诉了他。

依据夏衍的介绍,沈西苓写出一个剧本《女性的呐喊》,经夏衍修改补充完成,于当年投入拍摄并上映。

应该说,这是第一部现代文艺描写包身工生活的作品。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电影拍摄得并不很成功,产生的反响也不大。

可是,为了写作剧本,夏衍又搜集了不少有关包身工的材料,对这些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感到了“灵魂的震动”。

经过这次调查和与夏衍在日本留学时见到的情况比照,他更感到愤怒,更加觉得应将这“人间地狱”的情形揭发出来。

可当时工作十分繁忙,无法进一步调查和从容写出,这个题材便搁了下来。

1935年,上海共产党组织又一次遭到破坏,夏衍被迫在一家小公寓里隐蔽了半年多。

在这段时间,他再一次开始了有关包身工材料的搜集。

经过那位在工人夜校任教员的冯姓女子帮助,夏衍认识了一位在日本内外棉纱厂做工的青年团员杏弟。

和杏弟谈过几次后,夏衍觉得,要了解包身工的真实生活,单凭材料肯定不够,必须进行实地具体观察。

最初,夏衍找到一位在日本纱厂当职员的中学同学帮忙,到包身工工作的车间去考察过几次,对她们的劳动条件有了一些直观感受。

可是,要想知道“带工头”对包身工是如何管理的,包身工生活状况如何,就非得到她们住宿的工房去调查。

这时,就需要杏弟这样的女性帮忙了。

杏弟最先带夏衍去的是福临路东洋纱厂工房。

他们当时并没有相互约好彼此关系的介绍。

包身工学案及答案.doc

包身工学案及答案.doc

«包身工 >> 导学案高一语文组拟定11月4日【学习目标】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在学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学习时间】3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作者简介夏衍(1 9 0 0〜1 9 9 5年)作家、剧作家。

原名乃熙,字端先。

浙江杭州人。

1 9 1 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 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

1 9 2 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

1 9 2 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

1 9 2 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 9 3 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 9 3 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

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 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

1 9 9 4年1 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二)社会背景作品反映了1 9 3 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这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几个特点:1、帝国主义入侵加剧:1 9 2 9年末,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为了转嫁损失和度过难关,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

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

1 9 3 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后,又于1 9 3 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

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包身工(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夏衍创作《包身工》虽然《包身工》的开始写作是在1935年,可作者初步了解“包身工”的情况,却是在1929年左右。

当时夏衍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住在上海沪东一带。

这里是工人区,几位也在做工运的同志便常在他这里落脚:将自己的长衫或西服脱下,换上工人装束到工厂去。

从这些同志口中,他开始知道了有“包身工”的特别现象。

后来,夏衍从一位在工人夜校任教员的冯姓女子那里,了解到许多关于包身工的事情,这就使夏衍萦绕于心了。

1932年,导演沈西苓想写一个以上海女工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夏衍就将自己了解的包身工情况告诉了他。

依据夏衍的介绍,沈西苓写出一个剧本《女性的呐喊》,经夏衍修改补充完成,于当年投入拍摄并上映。

应该说,这是第一部现代文艺描写包身工生活的作品。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电影拍摄得并不很成功,产生的反响也不大。

可是,为了写作剧本,夏衍又搜集了不少有关包身工的材料,对这些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感到了“灵魂的震动”。

经过这次调查和与夏衍在日本留学时见到的情况比照,他更感到愤怒,更加觉得应将这“人间地狱”的情形揭发出来。

可当时工作十分繁忙,无法进一步调查和从容写出,这个题材便搁了下来。

1935年,上海共产党组织又一次遭到破坏,夏衍被迫在一家小公寓里隐蔽了半年多。

在这段时间,他再一次开始了有关包身工材料的搜集。

经过那位在工人夜校任教员的冯姓女子帮助,夏衍认识了一位在日本内外棉纱厂做工的青年团员杏弟。

和杏弟谈过几次后,夏衍觉得,要了解包身工的真实生活,单凭材料肯定不够,必须进行实地具体观察。

最初,夏衍找到一位在日本纱厂当职员的中学同学帮忙,到包身工工作的车间去考察过几次,对她们的劳动条件有了一些直观感受。

可是,要想知道“带工头”对包身工是如何管理的,包身工生活状况如何,就非得到她们住宿的工房去调查。

这时,就需要杏弟这样的女性帮忙了。

杏弟最先带夏衍去的是福临路东洋纱厂工房。

他们当时并没有相互约好彼此关系的介绍。

可是进了杏弟熟识的那家带工头的后门,杏弟便指着自己带去的妹妹对老板娘讲:“这是我的同乡,在工厂做活。

”随后又指着夏衍介绍:“这是她的‘爷叔’(即叔叔),在水电公司办事的。

”杏弟坦然地介绍,倒叫夏衍有些反应不上来。

看着夏衍没接话,杏弟又说:“这同乡独自租房子不方便,她爷叔的意思是在这一带找一个‘搭饭’的地点。

”这样一来,夏衍便可以“爷叔”的名义,到工房里去观察一番。

可是,这样一般地看看,似乎还不够。

要了解她们的生活情况,还必须在早晨和晚上,在包身工们上班下班时才看得到。

于是,在杏弟的帮助下,夏衍决定,在这个时段去仔细观察。

但是,这在当时也并不容易。

夏衍住在麦特赫斯德路(今泰兴路),离工房所在的杨树浦有十多里的距离。

为在早上五点钟之前赶到那里,就得半夜三点起身,步行过去,才刚好能看见包身工上班的情形。

这样的观察不是一天两天,而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四月到六月,夏衍整整走了两个多月,用他后来的话“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这才比较详细地观察到了她们的许多日常生活。

文章中所描写的她们的起床、吃饭等,只是夏衍两个月辛苦“夜工”观察的一部分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杏弟是一个热心人。

她为了帮助夏衍了解情况,曾经几次赶上早班,混在包身工的队伍里,向她们打探一些内部情况。

可包身工由于被严密管理,不允许向外透露情况,再是看见杏弟服装与她们略微不同,就害怕得不敢说什么;有人甚至以为杏弟是“包打听”一类人,根本不说一句话。

当时的调查,想进一步了解包身工的内心感受,真个十分艰难。

经过杏弟等人帮助,夏衍看到了这些“包身工”可怕的工作环境:工厂里,连“猛烈的骚音”也会消灭,“不,麻痹了你的听觉,马达的吼叫,皮带的拍击,锭子的转动,齿轮的轧轹……一切使人难受的声音,好像被压缩了的空气一般的紧装在这红砖的厂房里面,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声音,也决没有使你的听觉有分别这些音响的余裕。

”为了使得棉纱不容易扯断,车间里必需有喷雾的装置。

这样,无论春夏秋冬,这些女工都必须在这样的潮湿的环境中劳作。

“她们每天过着黄霉,每天接触到一种饱和着水蒸气的热气。

……身上有一点被蚊虱咬开或者被机器碰伤而破皮的时候,很快地就会引起溃烂。

盛夏一百一五六度的温度下面工作的情景,那就决不是‘外面人’所能想象的了。

”还有“尘埃,那种使人难受的程度,更在意料之外了”。

据夏衍看到和了解到的情况:“纱厂女工没有一个有健康的颜色,做十二小时的工,据调查每人平均要吸入0.15克的花絮。

”这一切,震动了夏衍。

他要把这种可怕的生活状态写出来,而且不要虚构,完全“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

(一)背景链接1932年,“一·二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

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个什么情况:国民党统治黑暗,民不聊生;军阀混战,黑天暗地;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

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

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了包身工。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

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这就是包身工产生的时代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

(二)常识整理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

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

当然,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描写。

写作时,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三)博览悦读《包身工》的互补艺术《包身工》是夏衍先生所写的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这篇文章之所以至今读之仍令人震撼,与夏衍先生对互补手法的熟练运用分不开。

行文结构上的互补。

《包身工》是一篇内容非常繁杂的报告文学,文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和情节,作者却能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这主要得益于“一纵三横”、“纵”“横”互补的结构模式。

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包身工一天生活中起床、早餐、上工三个场景,把包身工的活动高度集中在从清晨上工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这是结构中的“纵”向安排。

作者在目睹了包身工起床的场景之后,及时穿插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恶劣形成对比;在目睹了她们猪食般的早餐之后,作者探寻根源,穿插了日本厂家愿意大量雇用包身工的根本原因——可靠、安全、廉价;在上工场景中,面对极端恶劣的劳动条件和包身工所受到的惩罚和虐待,作者插叙了日本纱厂吸收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借以说明包身工创造财富的去向,进而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这三次穿插构成了作品的“横”向结构。

“纵”是文章的表象,“横”是文章的本质。

由“纵”到“横”的相互补充,表现了课文由表及里的挖掘过程。

描写内容上的互补。

文章在对包身工三个生活场景的描写上巧妙地运用“点”“面”互补的方法。

“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体描写。

文章选定一个工房中的包身工群体,无论是写住宿、饮食、劳动,还是写她们所遭受的“文明的惩罚”,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

例如清早起床的场景,集体早餐的场景等。

在这些场景中,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全景式地描绘出包身工的群像。

但是,仅有这些“面”的描述,总难脱单薄、笼统之嫌,于是作者又选取典型材料进行“点”的补充。

例如描写作为包身工缩影的“芦柴棒”,尽管她得了重伤风,骨瘦如柴,但是老板娘还是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

她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以至于厂门口的“抄身婆”“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说是“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噩梦”。

“芦柴棒”所受到的惩罚是所有包身工都有可能遇到的,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不可逃脱的厄运。

“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上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点”和“面”犹如骨架和血肉一般互相补充,不仅使读者从整体上对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有着全景式的了解,而且使她们遭遇的普遍性得到强化,从而更有利于深入揭露、鞭挞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表达方式上的互补。

在表达方式上,文章记叙、描写、议论、说明互为补充。

对于包身工一天的生活,课文主要以顺叙为主,而补叙包身工的来历、身份,则采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行文在记叙、议论、说明的过程中,又间以恰当的细节描写,比如:文中对带工的“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的语言描写,对“芦柴棒”重病之中受尽虐待的细致刻画,对老板娘为盛不到饭的包身工去刮锅巴、残粥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摹,对“拿莫温”和“东洋婆”对小福子的“文明惩罚”的描写……这些细节描写生动逼真,活灵活现。

有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相互补充,就更加容易追根溯源、深入剖析,使得文章真实可信,强化了文章说理的力度,增强了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

《包身工》一文巧妙地运用互补这一艺术,使全文纵横交错而又脉络清晰,点面结合而又血肉丰满,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蠕.动(r ú) (2)拎.着(l īn) (3)水门汀.(t īn ɡ) (4)褴褛..(l án l ǚ) (5)籼.米(xi ān) (6)揩.地板(k āi ) (7)搽.粉(ch á) (8)蹒跚..(p án sh ān) (9)锭.壳(d ìn ɡ) (10)谄媚..(ch ǎn m èi) (11)骷髅..(k ū l óu) (12)船舷.(xi án)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说说话(shu ō游说(shu ì (2)拗拗口(ào 拗断(ǎo(3)轧轧钢(zh á倾轧(y à (4)哄哄骗(h ǒng 一哄而散(h òng(5)挣挣脱(zh èn ɡ挣扎(zh ēn ɡ (6)怔怔忪(zh ēn ɡ怔住(zh èn ɡ2.语境辨析法(7)在导购的介绍下,他买了一款人人称.(ch ēng)道而又称.(ch èn)心如意的电视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