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校课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业设计(含解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基础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 g jiǒn g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宝藏.锲.而不舍jiǒn g jiǒn g目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弥高”的“弥”意思是。
“锲而不舍”比喻。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2.(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他要给我们____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____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____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________了。
A.衰弱凝结蓦然一反既往B.衰弱凝固赫然一如既往C.衰微凝固蓦然一如既往D.衰微凝结赫然一反既往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①排比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5.某班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二部分( 自然段): 2、试分析课文7、8、9三个自然段的作用。 答;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 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
参考答案 2、第二7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8、9自然段开启下文。作者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其好 处在于: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 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⑴√ ⑵× ⑶× ⑷√ ⑸√ 4、⑴A a ⑵C c ⑶C b ⑷B c
____。
4.“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这句话用了 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
_
__的情感。
5.用“‖”给第(二)段文字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写一写读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400字左 右。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钻探
地壳
弥
无暇
漂白
硕果
校补
赫然
迭起
慷慨
淋漓
臧克家
诗兴不作
锲而不舍
炯炯目光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部分的含义。
弥高:
衰微;
疏懒:
无暇:
赫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附答案)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当堂达标题一、积累(2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浠.水(x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B.弥.高(ní)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C. 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D.赫.然(hào)凝.结(níng)气冲斗.牛(dòu)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仰之弥高(更加)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B.锲而不舍(刻)心会神凝(领悟)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D.沥尽心血(滴)警报迭起(屡次)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凝结蓦然迥乎不同B.衰弱凝固赫然截然不同C..衰微凝固蓦然截然不同D.衰弱凝结赫然迥乎不同5.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6.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4分)(1)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_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习题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A组1.成语填空。
专注()注()而不舍()悉心血一反()往 ()乎不一样无()及此2.以下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兴不作.( 起) B.锲而不舍 ( 刻).仰之弥高( 更为 ).兀兀穷年 ( 专心劳累的样子)..C.沥悉心血 ( 滴) 群蚁排衙 ( 衙门 )..D.迥乎不一样 ( 眼睛光明 )警报迭起 ( 频频、接连 )..3.选出以下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置身于漂亮的大自然中,暖和的春风迎面吹来,他感觉神清气爽。
....B.小强的感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举衬着,成了校园里的热点话题。
....C.北国人民连续 30 年用他们坚毅不拔的毅力和勤劳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 公里的....防备林,阻挡了荒漠的南侵。
D.我们对他人的成功经验诚然要学习,但不行生搬硬套。
....B组4.以下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杜甫暮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B. 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不过在“望”的初级阶段。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几年辛苦,凝固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读下边的小故事,用自己的话谈谈这个故事的寓意。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同到丛林干活,忽然间下起雨来,但是他们只带了一件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何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盛,妈妈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在风雨中飘扬的娇微小花上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惠特曼接见记埃德蒙·戈斯①在从前和中年的光阴里,惠特曼不见经传,门前冷淡。
精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__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习题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01积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秩.序(zhì)小楷.(kǎi)硕.果(shuò)卓.越(zhuó)警报dié(迭)起仰之mí(弥)高锲.而不舍(qiè) 迥.乎不同(jiǒnɡ)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3.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基础提升】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A.地壳.(qiào)深霄.(xiāo)伴侣.(lǚ)心会神凝.(nínɡ)B.赫.然(hè) 抱歉.(qiàn) 无暇.(xiá) 兀.兀穷年(wù)C.澎湃.(pài) 救济.(jì) 典藉.(jí) 群蚁排衙.(yá)D.校.补(jiào) 何妨.(fánɡ) 窥.园(kuī) 气冲斗.牛(dòu)(解析:A.“霄”应写作“宵”;C.“藉”应写作“籍”;D.“斗”应读“dǒu”。
) 5.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D )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的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测试题(含答案).doc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01积累运用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
仰之mí()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
③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画线句①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2)画线句③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请你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3)“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4)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6.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点的字注音。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 jí)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D.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3)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5.文学常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学者、诗人、__ __。
本文的作者是__ _,其代表作有诗集《__ __》等。
二、课内精彩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8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题(含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赫.然(hè) 校.补(xiào) 衙.门(yá) 气冲斗.牛(dòu)B.窥.探(ɡ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 潜.心贯注(qián)C.独裁.(cái)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D.弥.高(mí) 一剂.(jì) 深宵.(xiāo) 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诗兴不作目不窥圆兀兀穷年潜心惯注沥尽心血迥乎不同心会神疑警报叠起一反即往凶多吉少气冲斗牛契而不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B.我们不应兀兀..,否则便会碌碌无为了。
..穷年C.虽然他们是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
D.老舍先生沥尽心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①排比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能力题6.请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七年级下册语文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2.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答案】D【知识点】语序不当;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主客颠倒,将“他对我”改为“我对他”;B:关联词使用不当,下句“他‘做’ 了”与上句“他没有先‘说’是转折关系,将“而且”改为“但”;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安全”;故答案为:D【点评】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答案】B【知识点】关联词使用不当【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
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 、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B项正确。
A:项语言生硬,C:项不够和气,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时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集电话、电脑、相机、银行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的越来越慷慨淋漓。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儿们。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及答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及答案“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内容)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初中语文下册七年级《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 附加答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01积累运用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籍)钻探,有如向地壳.(qiào)寻求宝藏。
仰之mí(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解析:“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而“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尽致,达到极点。
“慷慨淋漓”用在这里表意有所欠缺,建议换成“淋漓尽致”。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C)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解析:A中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B中冒号应为逗号;D顿号应为逗号。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
③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画线句①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奇”改为“其”。
(2)画线句③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册作业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
•
•
•
• • • 点拨 B项“湃”应读“pài”,“校”应读“jiào”;C项 “潜”应读“qián”;D项“斗”应读“dǒ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独裁 B.游行 C.淋漓 D.典藉 高标 慨书 救济 疏赖 心会神疑 视死如归 心不在焉 昂首挺胸 潜心惯注 一反即往 群蚁排衙 兀兀穷年
点拨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是褒义词,用在这里 不合语境。
5.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②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 勇的革命烈士。 ③他(闻一多)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 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A.拟人 排比 对比 B.比喻 排比 引用 C.比喻 对比 对比 D.拟人 比喻 引用
点拨
A项“疑”应为“凝”,“惯”应为“贯”;B项“慨” 应为“楷”,“即”应为“既”; D项“藉”应为“籍”, “赖”应为“懒”。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更高。弥,更加。) • • B.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 • • • • 恒心,有毅力。锲,刻。) C.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 • • • D.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 • • • • 势之盛可以跟斗牛相比。)
8. 【训练点:选材】闻一多先生情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
学者方面:列举了闻一多写的三本书:《唐诗杂论》《楚辞校 补》《古典新义》。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 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角度选材的。 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革命家方面:列举了三件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 参加示威游行。 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 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 来了。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业课件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Hale Waihona Puke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01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地壳.(qiào)/蛋壳.(ké) 典籍.(jí)/慰藉.(jiè)
宝藏.(zàng)/躲藏.(cáng) 澎湃.(pài)/膜拜.(bài)
起劲.(jìn)/劲.爆(jìng) 秩.序(zhì)/迭.起(d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伴侣深宵心不在蔫
B.独裁绰越望闻问切
C.梳头硕果沥尽心血
D.抱歉小楷无遐及此
(解析:A项“蔫”应写为“焉”;B项“绰”应写为“卓”;D项“遐”应写为“暇”。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他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
....,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
....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解析:D项“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用在此句不合语境。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
②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
③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
④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⑤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A.③④①②⑤B.③①④②⑤
C.④①⑤②③D.⑤①③④②
5.请写出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2)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对派的揭露和斥责。
6.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请你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闻一多先生。
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我的评价:示例:为研究,发零乱,废寝食,终得骄人成就;反独裁,为国民,捐身躯,留名千秋青史。
(2)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拟写对联。
上联:闻一多唐诗杂论严谨治学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7.河南周口市8月份开展了“新时期‘周口精神’青年榜样”的评选活动。
请你根据下面材料,为候选人孙志强写一段推荐语。
(80字左右)
孙志强,周口市公安消防支队川汇区大队建设中队副政治指导员,是“80后”大学生。
他入伍三年就参加了100多次灭火救援,和战友共同营救了26名群众。
2017年3月19日,周口某小区发生火灾,在滚滚浓烟的包围中,孙志强不顾个人安危,将自己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摘下给被困的孩子戴上,孩子最终得救了,网友亲切地把他称为“浓烟哥”。
他英勇救人的事迹短短几天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我的推荐语:示例: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浓烟哥”的周口消防战士孙志强,在危难关头,将自己的空气呼吸器面罩给孩子戴上;在生死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他是“新时期‘周口精神’青年榜样”。
02课内精读
阅读“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他,是行的高标”,完成后面的题目。
8.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总领下文,说明下文介绍的内容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9.“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10.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11.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
........
飘。
..
这句话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之情。
12.体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含义: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优秀的诗人,又是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同时也突出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伟大品格。
作用: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03拓展阅读
(宜昌中考改编)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
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
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
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
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
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
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
但一千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
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
”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
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
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
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3.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
(意思对即可。
一点2分,共4分)
14.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2分)【详见本页“学法点津”】
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
(或“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意思对即可,共2分) 15.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你说出你的理由。
(3分)
示例:我认为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很好。
(1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真正体现教学相长。
(2分,意思对即可)
16.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4分)
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如:①慷
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
(“豪迈”的具体表现2分,举例一个方面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