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中的作用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研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高校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内部的传播平台,在校园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进行研究,对于了解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提高校园媒体的传播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校园媒体的现状1. 多样性高校校园媒体包括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报刊、校园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这些媒体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信息丰富学校官方媒体发布学校内部动态、教学信息、科学研究成果等,同时也发布学生活动、社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3. 传播方式多样1. 学生关注度高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对象主要是学生群体,他们对校园媒体的关注度非常高,以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
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官方媒体,其发布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学生和教师在获取学校内部信息时更加倾向于选择校园媒体发布的内容。
3. 影响力大高校校园媒体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它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也可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和评价,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能力。
1. 丰富内容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丰富和多样化发布的内容,既包括学校内部的新闻动态,也包括学生活动、教学科研成果等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与时俱进,创新传播方式,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微信公众号、校园APP等平台上进行信息发布,吸引更多学生关注。
3. 提高信息可信度高校校园媒体在发布信息时要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虚假信息的出现,确保学生和教师获取的信息是准确可信的。
4. 强化互动交流高校校园媒体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举办投稿活动、征集意见建议等方式,增加学生参与感和归属感,提升传播力。
基于手机媒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导控研究
基于手机媒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导控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尤其是在高校中,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学生们了解校园动态、表达观点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由于信息的迅速传播和不可控性,高校网络舆情的导控问题愈发突出。
高校网络舆情的导控研究,就是探讨如何在手机媒体上有效管理和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现象和声音。
高校和相关部门需要意识到手机媒体对于舆情的重要影响。
手机媒体具有实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舆论在手机媒体上的传播速度迅猛,可能导致负面或误导性的舆论迅速在学生中间扩散。
高校需要重视舆情在手机媒体上的传播影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导控。
高校可以借助手机媒体平台开展舆情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手机媒体上舆情的监测和分析,高校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校园事务的关注点和态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问题,为校园管理和舆情引导提供参考依据。
高校还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平台发布正面声音和相关信息,增强正面舆论的存在感,有效引导学生的观点和情绪。
高校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畅通正常的信息渠道。
高校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平台建立学生与学校、学院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加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和认同感。
高校还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平台组织线上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集中讨论和表达观点,避免他们将负面情绪和观点转化为网络舆情。
高校还可以依托手机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教育。
通过推出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和辨别能力,鼓励他们在手机媒体上发表理性、积极的观点,引导他们形成公道、客观的舆论判断。
高校还可以借助手机媒体平台提供网络舆情的辟谣和警示信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评估网络舆情,避免受到虚假和负面舆论的影响。
基于手机媒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导控研究非常重要。
高校需要重视手机媒体在舆情中的角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导控。
通过手机媒体平台的监测和分析、沟通和交流、引导和教育等方式,高校可以有效管理和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和学生的利益。
高校校报的舆论导向作用
高校校报的舆论导向作用摘要:本文从高校校报“舆论导向功能、思想引领作用、文化宣传的传播性和美育的生成性”几方面论述“一个主导,三个重要”的作用和“双重性”,阐明校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
只要努力提高办报质量,办出特色才能提高校报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力量。
关键词:高校校报;文化;思想;导向高等院校是一个特殊学术环境,那么高校校报的受众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高校校同文化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前导,所以我认为高校校报应该承担双重责任就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重建新时期大学精神;引领当今前沿的社会文化。
一、舆论导向功能高校校报的权威地位和宣传作用。
高校校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管理、具有出版刊号的平面媒体,也是校党委领导和管理下的一份机关报。
一般来说,较之校内其他部门主办的刊物、简报更具权威性和导向性。
高校校报应该在校园内拥有主流话语权,就是如何发挥“一个主导,三个重要”的作用。
“一个主导,三个重要”即高校校报是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是校园中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广大师生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形象的重要窗口。
校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
那么怎样发挥主导媒体作用呢?努力提高办报质量,办出特色才能增强可读性。
为和谐校园服务,就是要坚持贴近群众(师生)、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三贴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
要始终关注学校的发展脚步,倾听学校发展的足音,要关注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校报要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注意把指导性融于可读性之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摘要】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舆论引导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应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以及新媒体对高校舆论引导模式的革新。
同时也揭示了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文章最后展望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了新媒体对高校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旨在为高校提供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促进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高校舆论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舆论引导、影响、利用、革新、挑战、策略分享、发展趋势、重要性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传播舆论的主要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舆论引导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虚假信息、舆论风向的不稳定等问题。
高校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进行舆论引导,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舆论引导,如何创新舆论引导模式,是当前值得高校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的探索和实践,将有助于提升高校的舆论引导能力,增强高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推动高校舆论引导的更好发展。
2. 正文2.1 新媒体对高校舆论引导的影响新媒体在高校舆论引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高校舆论引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速度使得信息可以立即在网络上传播,从而使高校在舆论引导中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和回应事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避免舆论危机的扩大和蔓延。
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得高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和直接。
高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及时调整舆论引导策略,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媒体的大数据分析功能为高校提供了更有效的舆情监测工具。
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研究
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的日益普及,校园媒体在高校校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着其传播力的作用。
传播力作为媒体的一种重要属性,对于校园媒体来说,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现状高校校园媒体作为高校内部的一种重要传播工具,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通过对高校校园媒体传播力的现状进行调研可以发现,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递效果:高校校园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传媒手段,传递学校的政策、学术研究成果、教育教学信息等,为师生提供了各种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信息。
2.舆论引导能力:高校校园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可以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师生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态度和看法,起到了调节和引导舡舆论的作用。
3.互动交流平台:高校校园媒体作为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桥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师生可以通过校园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增进沟通和理解。
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较为平衡,信息传递效果和舆论引导能力表现突出,而在互动交流平台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提高。
针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其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内容的丰富性和专业性:高校校园媒体的内容丰富性和专业性是影响其传播力的重要因素。
如果媒体的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就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提高传播效果。
3.传播渠道和方式:传播力还受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现代的网络媒体各有优劣,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提高传播力。
4.受众需求和接受程度: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力还受到受众需求和接受程度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校园媒体可以进行定制化的报道和服务,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频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校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舆论环境,一旦出现负面事件,很容易在网络上引发舆论风波,对学校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
高校需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积极引导舆论,以保护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的挑战和机遇、高校舆论引导的策略和方式以及高校舆论引导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进行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更加迅速、直观,网络舆论具有高度活跃性和传播性,一旦出现负面事件,就可能在瞬间影响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舆论。
这对高校舆论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高校需要能够快速获取并掌握舆论动态,及时制定反应和引导策略。
新媒体上的舆论具有很强的互动性,高校需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和疏导,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和质疑。
互联网上的舆论具有高度的传播性,高校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正面声音的传播,从而减缓和扭转负面舆情。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新媒体平台为高校提供了更加广泛和直接的传播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自媒体等平台直接与网民进行互动,传递正面信息,引导舆论方向。
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监测工具为高校提供了更为科学和精准的舆情监测和分析手段,能够更好地把握舆论脉搏,制定更为有效的引导策略。
新媒体平台的社交属性为高校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引导方式,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话题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舆论,拓展公共关系。
二、高校舆论引导的策略和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需要运用多种策略和方式进行。
高校需要建设健全新媒体团队,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媒体传播和舆论引导经验的专业团队,能够迅速、及时、有效地对舆情进行监测和引导。
高校需要加强与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合作,积极借助媒体传播力量,塑造良好的舆论形象,宣传学校的正面形象和相关利益信息。
高校需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微博、微信、APP等渠道及时传递学校声音,解释和回应网民关切和质疑,引导舆论方向和节奏。
合理运用校园媒体的引导舆论
面临挑战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校园媒体在内容上进 行不断创新,关注时事热点,报道角度更 加独特。
随着信息传播的加快,校园媒体需要应对 虚假信息、舆论失控等问题,保持真实、 客观的报道态度。
02
校园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信息传播
及时性
校园媒体作为校园内的信息传播 平台,具有快速传播信息的能力 ,能够及时将校内外的新闻事件 、学术动态等传递给广大学生和
配合学校官方处理:校园媒体与学校官 方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传递学校的处理 措施和态度。
引导正确舆论方向:通过深入报道和评 论,校园媒体呼吁师生保持理性,避免 盲目跟风或传播不实言论。
校园媒体的作用
及时发布信息:校园媒体迅速发布事件 的相关信息,保障了学生和教职工的知 情权。
案例二
校园媒体的作用
促进文化交流:校园媒体为学生 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的平台, 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
情况描述:某高校注重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媒体成为重要的传播 载体。
传播校园文化理念:通过报道各 种活动和文化成果,校园媒体帮 助学生了解和认同学校的文化理 念。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园媒体关 注学生的多元需求,推动各类文 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 园文化生活。
案例三
情况描述:近年来,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 益受到关注,校园媒 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
文化传承
校园媒体可以作为传承校园文化的 平台,通过报道校园文化活动、推 广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文化观念。
教育引导
校园媒体还可以发挥教育引导的作 用,通过报道优秀学生事迹、宣传 教育理念,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 面发展。
03
如何合理运用校园媒体引导舆论
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进行沟通的主要平台之一。
尤其是在高校校园中,学生们几乎都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使得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网络信息、进行交流互动。
然而,随着高校移动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舆情问题也随之而来。
那么,高校应该如何进行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呢?1.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对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新闻门户网站等媒体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各种社会热点事件在校园内的影响及舆情反馈,做好应对措施。
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学生对高校的信任和归属感。
2. 提升高校师生网络教育水平高校应该加强网络教育的推广和提升,让师生掌握健康理性的网络素养,提高网络辨别和防范能力。
高校可以利用课程教材、网络教育平台等方式进行网络教育,并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减少网络舆情的爆发。
3. 建立高校应对网络危机的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危机应急机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传达正能量,避免校内负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高校可以利用象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官方声明,传递事实信息,让师生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避免谣言的扩散。
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群体的沟通交流,强化教育引导,增强师生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减少被网络舆情所影响的事件。
4. 强化高校舆情管理的技术手段高校应该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提升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比如,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搜索引擎优化技术等,对校园内出现的舆情进行筛选、策划、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有效解决方案。
此外,高校也可以通过强化网络安全控制、数据库保护等技术手段,保障学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减少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加强师生的网络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增强舆情应对和管理的技术手段,保障高校的信息安全和健康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前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效果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尤其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增强舆论引导力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进行探讨。
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现状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高校的舆论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
传统的媒体渠道,如电视、报纸等不再是主流,而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已经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渠道。
此时,高校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往,高校主要通过校园媒体和学生的活动来进行舆论引导。
然而,在现在的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影响力变小。
一方面,大量的自媒体和第三方新闻传播渠道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流,另一方面,学生的利益诉求也具备了激烈的表达渠道。
因此,高校需要另外的手段增强其舆论引导力。
高校如何增强舆论引导力?建立媒体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可以集中资源建立自己的媒体传播渠道。
通过建立校内新闻传播平台、自媒体平台,以及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来增强舆论引导力。
学术期刊、视频播客和微信公众号等可以成为高校建立传播渠道的好方式。
此外,高校也应当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出版一些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或者社会问题的报告或研究,来提升舆论引导的力度。
加强信息发布高校可以加强信息发布的范围和频率,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多实用和有价值的内容。
通过将重要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成果放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以及在各种新闻传播平台上进行推广,来提升信息的传递和影响力。
此外,校内公示栏、广播电台、LCD屏幕等地方也是信息发布的一个常见方式。
提升学校形象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的一个方面,是提升其形象。
建立学校良好的形象可以吸引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从而引导社会关注学校事务的方式更多元性和正向性。
在新媒体平台上传递学校好的形象,可以更好的发挥高校的舆论引导作用。
总结在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高校需要从新的角度看待舆论引导这件事情,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
校园新媒体平台的舆情作用及其引导途径
校园新媒体平台的舆情作用及其引导途径紫陌 颜青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校园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也成为舆情生发的重要源头,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关的舆情引导工作机制。
本文通过对高校新媒体传播及舆情引导现状的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相应的对策与路径,以期对高校的舆情引导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舆情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创新力强的受众群体,不仅对新闻热点有着独特的见解,还存在渴望表达并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以及较强的互联网使用能力,而校园新媒体则为这一群体建立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同时,校园媒体平台也是校园舆情发酵的源头,若轻视校园媒体舆情,忽视舆情引导,将会对教学秩序和学校形象造成影响,也会对校园乃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校园新媒体平台舆论引导路径的探索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校新媒体平台传播现状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园新媒体平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BBS(Bulletin Board System)为代表的网络论坛和知乎为代表的网络社群;二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三是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微视频平台。
(一)BBS为代表的网络论坛在BBS为代表的高校网络论坛中,发帖和跟帖是最基础和最主要的互动方式。
帖子内容往往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热点和国家大事,兼具时政、文化、娱乐等多个板块,而引发热议的往往是关系到校园人群切身利益的事件。
热点事件发生之后,往往会出现大规模的跟帖以及同主题但不同角度的跟风式发帖行为,从而形成舆情。
绝大部分高校网络论坛支持匿名发帖和跟帖,在发表和议论敏感话题和文字时会使发布人更具安全感,但匿名也提高了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
从传播方式和范围来看,网络论坛作为最早出现的高校新媒体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更具时效性和互动性,并且由于其受众均处于同一地理空间,面对社会热点和校园事件的讨论极易从线上扩展到线下,引发更广泛的热议。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从加强高校新媒体宣传力量、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开展专题活动、加强合作、提升专业水平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增强高校舆论引导力。
结论指出,新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引导的提升是必然趋势,高校需要不断创新方法手段以提升效果。
新媒体时代也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校需要善于把握。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舆论引导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舆论引导力、宣传、网络舆论、专题活动、合作、专业化、创新、挑战、机遇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增强舆论引导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表达观点的主要平台,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有效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舆论影响力不可忽视。
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可以更快更直接地传播学校的理念与文化,引导师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态度。
高校的舆论引导力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和声誉的建设,对吸引优质师生、校友捐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对高校舆论引导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传统的舆论引导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
高校需要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加强舆论引导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
增强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力,不仅是学校自身形象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
高校应该认识到这一重要性,不断探索新的引导模式和方法,提升舆论引导的效果和影响力。
1.2 新媒体对高校舆论引导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舆论引导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和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信息可以更快地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这意味着高校的舆论引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途径,而是需要更加注重新媒体渠道的使用。
论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高校 校 报 是 校 园文 化 的 重要 载 体 , 是 传播 校 园精 神 的重要 基 地 , 是“ 学 校 联 系 师生 员 工 、 海 内 外校 友 、 学 生 家长 和社会 各界 人 士 的重 要纽 带 , 是
校 园 文化 是 开 放 的文 化 , 它无 时不 同社 会 文 展示 高 校 对 外 形 象 和 塑 造 学 校 品 牌 的 重 要 窗
时 群
( 泰 山学院 党委 宣传部 , 山东 泰安 2 7 1 0 2 1 )
[ 摘 要]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 关报 , 担 负着校 园舆论 引导和 文化建设的重
要使命 。校报 要 坚持 党性原 则 , 充分发挥 自身独特 的优 势 , 坚持 正确 的舆 论 导 向 , 通过树 典 型 、 抓热 点、 变形 式 、 优 化 副刊等 途径 , 弘扬 时代主 旋律 , 引导校 园 时 尚文化 , 传 播 校 园精 神 , 努 力建
第3 5卷第 5期
2 0 1 3年 9月
泰 山 学 院 学 报
J OU RNAL O F T A I S HA N U NI VER S I T Y
Vo 1 . 3 5 N0. 5
S e p . 2 0 1 3
论 高 校 校 报 在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中 的 舆 论 导 向 作 用
时 群: 论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 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1 3 1
设, 一 心一意 谋发 展 , 为学 校 的发 展 提供 强 大 的精 能使 学校 永葆 生机 和活 力 。 神 动力 和 良好 的舆 论 氛 围 。
( 二) 引导校 园时 尚文化 , 建 立 正 确 的是 非 标
准
独特的优势 , 坚持正确 的舆论 导向, 引领思想 , 努 和改进形势政策宣传 , 采取 消息、 通讯 、 言论等多 力建设体现先进文化要求和社会主义特点、 时代 种形 式把 党 的路 线 、 方针 、 政 策真 实又 准确 地展 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广等特点,高校舆论引导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达到预期效果。
一方面,新媒体为高校舆论引导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学校的政策、动态、通知等信息。
这些平台为高校提供了与师生、社会大众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渠道,并能够通过及时回应热点话题、解答疑问等方式,引导正面的舆论氛围。
高校还可以开设在线课程、举办网络讲座等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新媒体也给高校舆论引导带来了一些困扰。
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广泛性,不良信息往往更容易在网络上传播。
一些不实、夸张甚至恶意的言论可能对高校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并回应网络上的不实信息,保护学校的正面形象。
在传播过程中,高校应该注重事实真相的传递,避免言过其实、夸大事实等行为,提升舆论引导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新媒体还促进了高校舆论引导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传统媒体通常由主流意见主导,而新媒体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舆论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同意见的声音可以得到更多的传播和表达机会。
高校应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舆论讨论,展现多元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碰撞。
高校也应该主动与社会大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接受批评和建议,促进高校舆论引导与公众利益的平衡。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也面临一些挑战。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舆论变化迅速,高校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舆论动态,做出及时回应。
新媒体平台众多,高校需要在多个平台上建立有效的宣传和引导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高校还需要维护师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合法权益,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对高校形象的侵害。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舆论引导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来实现预期效果。
高校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第 2 卷第 2 l 期
Vo .2 .2 1 1 NO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Xu h uI siueo c n lg o r a o z o n ttt f Te h oo y
20 0 6年 2月
和发 挥 民主决 策 作 用 的做 法 和经 验 , 而 最大 限 度 从
提出的重大任务 。高校媒体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 闻
宣 传 实践 中 , 正 确理 解 和把 握胡 锦 涛总 书 记 2 0 要 05
年 2 1 月 9日《 省部级 主要 领 导干部 提 高构建 社会 在 主义 和谐社会 能 力专 题研 讨班 上 的讲 话 》 神 , 精 坚持
有着 不 可或缺 的重 要地 位与作 用 。构建 和谐 校 园是
构 思赏 心悦 目的感 人 诗篇 ; 励 师 生共 同描绘 和 谐 激
校 园新 蓝图 , 极 营造催 人奋进 的和谐环境 。 积
构 建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会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高校 作 为
精 神 文 明建设 的 示 范 区和 辐 射 源 , 负 着传 播 社会 担
的示范 区和辐 射源 , 负着传 播社 会主 义先进 文化 和培 育社会 主义 事业建 设者 和接 班人 的 重任 , 担 理
应走 在和 谐社 会建 设 的前列 。 高校媒 体在 构建 和谐 校 园 中, 要坚持“ 三贴 近” 方针和 以人 为本 的原则
与理念 , 积极 营造 和 谐 的校 园舆论 环境 , 强 高校媒 体促 进 和谐 的 舆论 引 导能力 , 做 为构 建和 谐 校 园
学 校 的宣传 报 道 , 点 做好 “ 重 四五” 法 和创 建 依 法 普 治校 示范校 的宣 传 , 强 师生依 法维 护 自身权益 , 增 依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探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重要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舆论引导越来越受到关注。
高校作为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其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就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多样化,这给高校舆论引导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媒体渠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高校舆论引导的传统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新媒体的特点也使得舆论引导更加复杂化,舆论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愈发广泛。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传统引导方式的滞后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等。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的挑战,各高校也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舆论引导方式。
可以看到,一些高校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了官方账号,通过发布宣传内容、舆论引导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引导校园舆论。
一些高校还开设了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加强对学生的舆论引导能力培养,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校园舆论引导的工作。
1.挑战2.机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引导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使得高校可以更多元地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这为高校舆论引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学生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舆论需求,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工作;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也能够帮助高校建立更加开放的舆论引导机制,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舆论引导中来。
1.加强舆论引导团队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舆论引导团队,这样的团队需要不仅具备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理念和技能,还要具备对高校文化、学生心理的深刻理解。
通过团队的专业引导,高校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校园舆论。
2.建立多元化舆论引导机制高校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舆论引导机制,以应对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挑战。
这包括通过新媒体平台布置信息、开展线上互动等方式,同时也包括利用传统媒体资源、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移动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高校在舆情引导与管理方面需要更加及时、有效地应对。
在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
传统的网络媒体平台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传播需求,高校需要主动拓展社交媒体平台和移动应用等新的传播渠道。
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正面信息、倡导积极向上的舆情引导,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关注点,并有效控制负面舆情的传播。
在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需要更加细致、全面。
传统的舆情监测只注重网络上的言论和评论,而移动媒体上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包括图片、视频等形式。
高校需要提升舆情监测的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能够全面监测、分析和处理各种形式的舆情信息。
要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加强对不实信息和谣言的辟谣和澄清,维护高校的声誉和形象。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还需要重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移动媒体时代,学生参与和互动越来越多,高校要及时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关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引导和管理网络舆情,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维护网络舆情的稳定和正面发展。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应加强专业培训和专业团队建设。
移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高校应鼓励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舆情管理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要加强专业团队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移动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移动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更加细致全面,注重学生参与,加强专业培训和团队建设。
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更好地应对移动媒体时代带来的网络舆情挑战,维护高校的声誉和形象。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移动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展示自我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中,学生和教职工的使用移动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和社交交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
然而,移动媒体也给高校网络舆情带来了挑战。
一个不合适的信息,可能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并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和管理网络舆情。
首先,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舆情监测机制。
在移动媒体时代,舆情可以非常迅速地在网络上形成和扩散。
因此,高校要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网络舆情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舆情监测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专业第三方监测工具、社交媒体分析工具、高校内部分析和人工跟踪等。
同时,高校也应建立一个舆情管理团队,负责定期分析和评估舆情风险,并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
其次,高校需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和教职工的网络素养。
移动媒体的发展,让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问题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网络素养培养,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和信息隐私的认识和意识。
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高校也需要教育他们如何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识别并防范网络谣言和恶意攻击。
第三,高校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
高校应该通过公共关系和宣传策略,积极引导和引导舆情,发挥高校公众形象和名誉的正面作用。
在舆情管理方面,高校也应该加强与舆情发酵点所在的地区政府和媒体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媒体对话、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回应网络上的不实消息或负面传言,让公众了解真相,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最后,高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高校应该采取紧急措施,避免舆情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高校应该在预案中规定舆情事件的分类和评估标准,确认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措施和时间节点,并建立一个反馈和改进机制,及时评估和改进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在移动媒体时代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和管理网络舆情。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理研究
随着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产生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涌现,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极大地加快了,高校也难免遭遇网络舆情,因此高校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
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需要良好的舆情预判和危机管理能力。
高校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信息监测机制来及时发现并掌控可能引起社会关注的事件和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做好事件的处治。
同时应该建设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应对水平,尽快消除不良影响。
高校还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应该根据学校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策略,引导网民正确看待各种事件,让正能量成为校园舆情的主旋律。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建设媒体中心、定期发布权威的教育成果和校园新闻等方式,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增强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建立良好的舆论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对高校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危机管理机制可以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同时减少学校和个人的信誉损失。
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不断提高应对水平和能力,确保校园舆情始终保持稳定和有序。
最新-合理运用校园媒体的引导舆论研究 精品
合理运用校园媒体的引导舆论研究随着现代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里的媒体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据~2010中国高校媒体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国91.5%的高校有报纸;90.2%的高校有广播;75%的高校有新闻网;72.的高校有通讯社。
相对于社会媒体而言,校园媒体强调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校园新闻、学术动态、文化活动、时事评论等为主要内容,逐渐演变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
如今关于高校的报道中真正反映学校精神、科研成果的内容无人问津,而诸如人大裸模苏紫紫事件等负面新闻却已然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自身有着通过媒体获取信息的强烈要求,但是他们对新闻舆论的选择和价值判断力不强。
面对如此多元、复杂、活跃的舆论环境,校园媒体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如何充分运用好我们的临近资源——校园媒体,帮助大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理性认识世界,就显得特别重要。
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结合传播学基本理论分析校园媒体生存现状,剖析利弊,提出校园媒体舆论引导理念和手段更新的思路。
一、校园媒体舆论引导理念的更新1、校园敏感事件不可回避,信息畅通有利于阻止舆论恶化升级从舆论产生的角度讲,根据德国传播学学者一诺埃尔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由于媒体自身的特点,大众传播对某些问题的报道容易形成一种主流化的印象,对社会形成不断的压力和影响,从而扩张了主流化观点的势力,形成舆论压力。
最终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的结果。
尽管这一假说过分夸大了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媒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如今校园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借助校园-~网络媒体的诸多传播优势,大众传播媒介的共鸣效果得以无限放大,强大的信息网络使得传言、谣言、小道消息无所遁形。
大学生们对新事物、新现象十分敏感,喜欢发表意见以表达自己的学识。
因此,一些校园新闻尤其是虚假信息、负面新闻往往会造成声势浩大的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杨世鹏一、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的作用分析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校校园媒体“传播的桥梁作用”和“媒体的自我管理”两个方面。
“桥梁作用”具体表现为高校校园媒体为社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加强了校园与社会、学校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与相互间的互动;“自我管理作用”表现为高校校园媒体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引导学生重视自我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完善自我管理。
(一)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与社会、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
作为学生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知识,关注社会动态的窗口,高校校园媒体可以通过报道时事政治,提高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可以通过宣传民生热点,关注百姓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心百姓,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可以通过弘扬社会正义,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维护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可以通过宣扬爱国主义,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爱国爱民;可以通过揭露社会弊端,分析社会根源,理清社会矛盾,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理性对待,科学处理;可以通过宣传社会法制,传播法制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二)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改造的能力,起到教育、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和利用好时间,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同学、朋友、老师及家长的关系,使生活、学习和工作有条有理,使同学关系、朋友关系、老师及家长关系和谐融洽。
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主要是提升四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是专业素质,引导学生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切实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第二是道德素质,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等。
第三是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凡事都要往好的一方面看,凡事看得开一点,看得长远一点,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拨云见日又是艳阳天。
第四是身体素质,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加强身体锻炼。
树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人生幸福的首要条件的意识;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高校校园媒体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外,还应该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适当参与社会工作,一方面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现学现用,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逐步积累自身的涉世经验和工作经验,为将来走出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使自己能够更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二、高校校园媒体发挥校园舆论导向作用的现实困境(一)高校校园媒体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内容大多是党政新闻和学院活动新闻,而且比较滞后,对社会热点的宣传比较少,发生在广大学生身边的生动的个人化个性化的事例也较少。
大多新闻与宣传界限不明,导致宣传性强,说教色彩浓,新闻监督力度不够,评论和通讯过少,内容形式单一。
(二)高校校园媒体队伍建设相对较滞后。
目前,多数校园媒体缺乏专职的、业务素质过硬的媒体工作人员,很多高校校园媒体的运作采取的是大学生社团的运行模式,致使校园媒体的发展在各个方面跟不上社会发展,与社会脱节。
(三)高校校园主流媒介管理较为混乱。
高校校园媒介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
目前,对这些媒介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媒介,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其引导校园舆论作用的发挥。
这些问题包括没有针对媒介特点来刊载、宣传相关内容,没有进行时间规划、板块规划,没有固定的专题栏目规划与建设,没有充分发挥校园媒介的桥梁作用,没有进行媒介的整合和合理分配等。
如对于校报,许多高校的校报的内容规划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之内,宣传板块仅仅包括学校新闻板块和学生作品板块,宣传的内容多为党政新闻和学校活动新闻,另外刊登一些学生作品,版式简陋,内容呆板,而且出版/管理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中的作用研究[摘要]通过研究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舆论导向中的作用,分析当前影响作用发挥的困难和问题,寻找高校校园媒体引导校园舆论的正确途径,促进校园和谐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校园舆论导向周期长,根本无法体现新闻的时效性,这些导致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校报连接校园与社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没有发挥宣传学校新闻的真正价值。
对于校园广播的规划和利用,许多高校都发挥了其连接社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作用,但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时间段规划和专题栏目规划等。
比如,早间广播、午间广播、下午广播的内容没有在社会新闻、学校新闻和学生新闻进行区分,没有规划专题栏目,进行专栏建设和管理等;对于校园网,更新速度慢,信息量不大,查询和阅读不方便,不利于信息双向沟通与交流等。
三、高校校园媒体引导校园舆论的工作重点(一)加强对高校校园媒体的科学建设在传播内容上,做到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校园媒体传播的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宣传校园党政新闻和学院活动新闻,应该放眼整个社会,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桥梁作用,加强校园与社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互动。
高校校园媒体既要宣传党政新闻和学院动态,又要宣传社会热点和民生热点;既关注国家大事同时也关心学生身边的小事;既宣传社会法制同时也重视社会道德;既宣传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又提高警惕,揭露社会弊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高校校园媒体对校园舆论导向的引导作用。
在高校校园媒体的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培训。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媒体队伍是高校校园媒体健康、高效运作的保障。
校园媒体要充分发挥校园舆论导向的作用,要建造一支高素质的媒体队伍。
要坚持选贤任能。
在高校内部广发“招贤令”,选聘综合素质高,媒体才能突出,在新闻采集、信息加工、新闻发布、舆论制造和引导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学生组成校园媒体队伍,然后加强专业培训。
通常先按部门培训,由部门领导对下属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基本技能上的培训,使下属尽快进入角色。
接着请社会媒体上的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对成员进行专业指导和专业训练,提高成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要面向社会,和社会媒体进行合作,选取综合素质较高和专业技能突出的成员进入社会媒体进行实习和培训,一方面为社会媒体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提高成员的社会技能和增加成员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媒体接轨。
(二)加强对高校校园媒介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对于校报,应该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在宣传范围上,要包括社会新闻、学院新闻、学生新闻。
在宣传内容上,既要宣传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民生热点、社会法制、社会法制,又要宣传党政新闻和学院新闻,还应该包括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典型事例等。
校报的科学规划体现在板块建设和规划上。
校报应该本着最大限度发挥校园媒体连接社会、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作用的精神,力争达到充分引导校园舆论的目的来规划和建设。
从大的方面讲,校报的板块要包括社会新闻板块、学院新闻板块、学生新闻或作品板块等,但从院报的发行周期和版面大小来看,应该重点突出社会新闻,学院新闻和学生新闻板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这样既突出宣传社会新闻的重点,同时又保留学校新闻的地位。
从小的方面来讲,应该包括时事政治板块、社会热点板块、民生热点板块、法制建设板块、学校动态板块、学生生活学习板块等。
这样规划清晰,板块管理,科学运作,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扩大某一板块的宣传,缩小某一板块的内容,既体现创新精神又体现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精神。
对于校园广播,要发挥它的时效性和连续性。
目前,校园广播基本上包括早间广播、午间广播和下午广播,不仅连续性和时效性强,而且跟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紧密,对于跟踪社会动态、学院动态和报道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适合。
但是由于校园网在刊登报道党政新闻,学校新闻和各部门动态上更具有优势,所以校园广播的报道内容应该重在社会时事政治、民生热点、突发事件和社会弊端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报道。
具体可规划为早间报道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内容,报道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重视自我管理,加强自我管理,科学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午间广播和下午广播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报道社会新闻或者学院新闻。
或者可以建立专题栏目,按照不同时段播报相应的专题,但是重点应该报道社会新闻,追踪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关注社会时事和国家大事,站在社会最前沿,如追踪南海最新动态、中日钓鱼岛事件等。
为学生提供一个窗口,架起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为学生传递社会信息,扩宽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关心时事政治。
对于校园网,要发挥其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留存时间长、便于分类分部管理、查询和阅读方便的优势。
这些优势为刊载学院新闻和党政新闻,宣传学院活动,记录各部门各系部的日常工作,发布各种信息提供了无以比拟的优越性。
校园网对校园舆论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校园论坛的管理上,要坚持对积极向上、正面健康的声音加以肯定和支持的原则,对消极负面、庸俗低下的声音进行批判和消除的原则。
具体做法是:制定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使每一个申请会员的高校学生都签订协议,遵守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建立网络管理队伍,负责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内容包括管理网络的健康运转,对网络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还要对网络的舆论进行引导。
在舆论引导方面,要经常宣传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要经常发布健康向上、积极正面的信息,让这些信息占据主流地位,排挤负面信息的流入空间和生存空间;面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谣言和误导,要及时澄清事实,破除谣言和误导;对消极庸俗的信息进行打击批判,然后往正确方向疏导,直至健康舆论成为舆论主导;对于黄色、反动、暴力的信息进行技术屏蔽,使其无法在校园网络滋生,使其在校园网络无立足之地。
(三)加强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每个角落。
让媒体受欢迎的办法之一,就是媒体对受众感兴趣,提高媒体对受众的关注度,深入了解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
其实不难发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有很多地方可以关注。
对于教室里考研考证的同学,关注他们的动态和感受、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等。
关注学生伙食,在食堂收集学生对学校伙食的管理/(下转第85页)(上接第79页)态度,存在的疑惑和担忧,进行总结后,请相关部门进行解答或者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