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常见症状体征
常见传染病的特征总结
![常见传染病的特征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2e08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b.png)
常见传染病的特征总结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它们可以通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传播。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结核、痢疾、麻疹和水痘等。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特征。
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其特征包括突然发生的高热、头痛、咳嗽、鼻塞和喉咙痛。
此外,流感还会引起全身症状,如乏力和肌肉疼痛。
流感具有季节性流行的特点,尤其在冬季更加普遍。
2.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其特征主要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胸痛和低热。
肺结核患者的痰中常常含有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他人。
此外,肺结核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导致不同的症状。
3. 痢疾痢疾是由志贺氏菌等肠道致病菌引起的传染病。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腹泻,伴有黏液和血液。
痢疾还会引起腹痛、发热和肠鸣音增强等症状。
痢疾一般通过水源或食物传播,尤其在不洁卫生条件下的集体生活环境中更为常见。
4. 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特征包括高热、咳嗽、鼻塞和结膜炎。
此外,患者面部会出现红色斑丘疹,随后向全身扩散。
麻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尤其是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更易传播。
5.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皮疹,全身起初会出现红色斑点,随后形成水疱。
水痘还会伴有发热、头痛和咳嗽等症状。
水痘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易感染。
总结起来,常见传染病具有以下特征:突然起病、传播途径多样、存在季节性流行、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了解传染病的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同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当有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们能够加深对常见传染病特征的了解,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45cf1cf90f76c660371a7a.png)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8—2008)4. 诊断依据4。
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7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甲型肝炎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或有甲型肝炎流行区出差、旅游史。
4.2临床表现4.2。
1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4.2.2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
4.3实验室检查4.3。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4.3。
2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
4。
3。
3血清学检测抗—HA V IgM阳性或抗—HA 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
5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因为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及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
6 诊断6.1 临床诊断病例6.1.1 甲型肝炎: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诊断①4。
1和4.2和4。
3.1;②4。
1和4.2和4.3。
1和4.3。
2;③4.2和4。
3。
1;④4.2和4.3。
1和4.3.2。
6.2 确诊病例6。
2.1 甲型肝炎:临床诊断病例和4。
3。
3.6。
2。
2急性甲型肝炎(无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和4.3。
3。
6。
2。
3急性甲型肝炎(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和4。
3。
3.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5.诊断5。
1 急性乙肝5.1。
1 近期出现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5.1.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升高,或/和血清胆红素升高。
5.1。
3 HBsAg阳性。
5。
1。
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前HBsAg阴性。
5.1。
5。
抗—HBc IgM阳性1:1000以上.5.1.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5.1。
7 恢复期血清HBcAg阴转,抗HBc阳转。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①同时符合5。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c49f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3.png)
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及时准确地诊断传染病对于控制疫情的蔓延至关重要。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是医学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诊断要求,它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某种传染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
一、临床表现。
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的传染病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流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乏力等,而肠道传染病则表现为腹泻、呕吐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可能的传染病类型。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传染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可以直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传染病。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
三、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可以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潜伏期、传播范围等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传染病。
流行病学调查还能够帮助医生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某些传染病的诊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胸部X光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部结核病变。
在疟疾的诊断中,血液吸虫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疟原虫的感染情况。
五、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是传染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各种传染病都有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某种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总之,传染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需要医生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诊断标准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判断。
只有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防控措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链,保护人民的健康。
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fb0eee6c175f0e7dd13770.png)
【护理】
(4)生活史 1)个人史: 询问病人的一般情况,如年龄、职业、旅居情况。注意询问发病前有无疑似病人的接触史,有无动物分泌 物、疫水的接触史,家庭和集体人群的发病情况。既往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情况等。 2)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 了解病人的生活、饮食和卫生习惯,有无特殊的食物喜好和禁忌,有无吸毒、性乱交等不良行为,有无食 物及药物过敏史。
【常见症状体征】
(一)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传染病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发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热型是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的意义。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 热和不规则热。 1.稽留热(sustained fever) 体温较稳定的维持在39℃以上,且24小时内体温变化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临床常见于肠伤寒、 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 2.弛张热(remitent fever) 体温高低不等,波动范围较大,24小时内体温相差超过1℃,高时可在39℃以上,但最低点仍超过正常体 温。常见于严重肺结核、伤寒缓解期等。 3.间歇热(intermitent fever) 体温24小时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间,可突然高达39℃以上,几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大汗淋漓, 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败血 症的发热。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 (1)患病及治疗经过: 了解发病的起始时间、发病特点,有无传染病接触史。询问并观察有无发热、出疹,仔细询问发热时间、 起病急缓,是否伴有黄疸、腹泻、抽搐、惊厥等伴随症状;询问皮疹出现的时间、顺序、部位、形态等, 了解既往检查和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过及效果。注意结合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流行过程的特点进行评估,如了解可能的 传染源、传播途径,是否符合流行病学特征如季节性、地方性等,潜伏期长短。 (2)目前病情及一般情况: 了解目前主要不适及病情变化,有无毒血症状。患病后的饮食、睡眠、尿便等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对所患传染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情况及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认识程度。评估病人对住院及隔 离治疗的认识,是否有孤立无助、被抛弃感,有无焦虑、抑郁,是否出现敌对、沉默、退缩、不合作等表 现。了解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对病人的关怀和支持程度,病人的医疗保险情况及出院后继 续就医的条件,包括居住地是否有比较完备的初级卫生服务等资源。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全文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89b5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2.png)
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麻疹【GB 15983—1995】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 具备3.1.1 加3.1.2条者,或同时伴有3.1.3条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1.4条或3.1.5条或3.2条。 3.4.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急性中毒型菌痢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 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 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躁 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 现脑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时出现脑型、休克型的征候,是最 凶险的一型。
细菌性痢疾
慢性菌痢: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 慢性菌痢。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分类
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 甲类2种(强制管理):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严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监测管理):手足口病、流行性感
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包括SARS、人
感染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灰
急性细菌性痢疾 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 腹泻相鉴别
霍乱与副霍乱 病前一周来自疫区,或者与本 病患者及其污染物有接触史。突然起病,先泻 后吐,常无恶心腹痛等症状,粪呈米泔样或黄 水样。重症病例可致外周循环衰竭。粪便或沤 吐物中检出霍乱弧菌或爱尔托弧菌。
急性细菌性痢疾 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 腹泻相鉴别
病学联系的疑似病例。 ◎实验室证实为麻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它未经实验实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8bb6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3.png)
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并能通过接触、飞沫或其他途径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及早和准确地诊断传染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染病诊断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一、症状和体征定性诊断传染病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例如,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通常会伴随咳嗽、喉咙痛和发热等症状;而肠道传染病如腹泻则会出现腹痛、腹胀和恶心等症状。
医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病史、家族史等因素,初步判断出患者可能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和病原体培养。
1.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定抗体的存在来诊断传染病。
例如,ELISA、免疫荧光等技术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从而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血清学检测在流感、麻疹、风疹等传染病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核酸来诊断传染病。
PCR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之一,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
核酸检测在新冠肺炎等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3. 病原体培养病原体培养是指将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中,利用病原体的生长特性来诊断传染病。
常见的病原体培养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和病毒培养等。
病原体培养需要一定时间,并且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它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传染病的诊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X线胸片常用于诊断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CT扫描可以显示肺炎和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影像;超声检查可以对脑膜炎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和形态等特征,为传染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快速诊断试剂盒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快速诊断试剂盒在传染病的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在感染病毒是啥症状
![现在感染病毒是啥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be6ede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png)
现在感染病毒是啥症状
感染病毒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病毒传播的速度也在加快。
尽
管每种病毒的症状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感染病毒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症状:
1.发烧:发烧是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之一。
感染病毒后,机体会发生
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持续性的发烧可能是感染病毒的迹象之一。
2.咳嗽:咳嗽也是感染病毒时的常见症状。
干咳、咳痰等不同类型的
咳嗽可能会伴随着病毒感染。
3.乏力:感染病毒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进行免疫反应,导致乏力
感。
患者可能感觉整个身体无力,缺乏精力。
4.头痛:头痛也是感染病毒时的常见症状之一。
病毒侵入体内后,可
能会引起局部炎症,导致头痛不适。
5.喉咙痛:喉咙痛是感染呼吸道病毒时的常见症状。
病毒引起的炎症
可能导致喉咙疼痛、嘶哑等不适。
6.肌肉酸痛:感染病毒后,肌肉酸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病毒可能会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不适。
7.腹泻:有些病毒感染会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恶心等。
这些
症状常常伴随着其他典型的感染症状。
总的来说,不同的病毒感染症状有所不同,但是以上列举的症状是感染病毒时
比较常见的。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远离病毒感染的危害。
【2019年整理】37种法定传染病和常见非法定传染病基本信息表
![【2019年整理】37种法定传染病和常见非法定传染病基本信息表](https://img.taocdn.com/s3/m/f487c80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c.png)
淋病
淋病奈瑟菌
男性淋病:表现为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口红肿、尿道有脓性分泌物、尿痛、排尿困难。少数病例感微热和疲乏。累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时,局部红肿疼痛。
女性淋病:根据感染部位,如为尿道,则有尿频、尿痛及排尿烧灼感,可见尿道口红肿,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如为宫颈,则阴道排出物增加.有触痛及性交痛。偶尔腰痛及下腹痛。前庭大腺感染时,腺开口红肿,有分泌物,严重者形成脓肿。
管理传染源;处理伤口;预防接种。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
病人症状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发烧、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头痛常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急性脑炎期;恢复期。
控制传染源,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3
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②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分泌物M1(基质蛋白)或Np基因(特异性H抗原基因)检测阳性或其编码核酸阳性.
③临床诊断病例对疑似病例,无法取得标本或实验证据,而其共同接触史的人为确诊病例,并能排除其它诊断者。
④确诊病例
q 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分泌物病毒或RT-PCR法检测阳性,或双份血抗体≥4倍上升。
1期:急性感染,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恶心、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2期:无症状感染.3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4期:艾滋病期:体质性疾病如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肝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各种机会性病源体感染;因免疫缺陷继发的肿瘤;免疫缺陷病发的其他疾病.
37种法定传染病和常见非法定传染病基本信息表
序
号
传染病名称
病原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4593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b.png)
HBsAg 阳性连续时间 不详/抗HBc IgM -
慢性肝病体征如肝病 面容,肝掌、蜘蛛痣和 肝、 脾肿大等。
HBsAg 阳性连续时间 不详/抗HBc IgM -
血清ALT 反复或连续↑, 可有血浆白蛋白↓和或球 蛋白↑,或胆红素↑。
WS
2
毒症状。
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 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
WS
5
细菌性痢疾 WS 287-2023
1.2
临床分型
临
1.2.3.1 急性一般型(经典)
床 体
起病急,畏寒、发烧,可伴乏力、头痛、纳差等毒血症
现
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左下
腹部压痛。
体
现
1.2.2 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
疸者。
WS
1
甲肝 WS 298-2023
1.3
1.3.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试 验 1.3.2 血清总胆红素(TBIL)不小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 室 检 上和(或)尿胆红素(BIL)阳性。 验
1.3.3 血清学检测: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
病 学
1.1.3 性伴淋病感染史
史
1.1.4 新生儿旳母亲有淋病史
WS
6
淋病 WS 268-2023
1.2
1.2.1 无合并症淋病
急性轻型(非经典)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WS
5
细菌性痢疾 WS 287-2023
1.2
急性中毒型
1.2.3.3.1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https://img.taocdn.com/s3/m/3349bd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5.png)
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了解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疾病,并详细描述它们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旨在帮助读者提前辨识疾病,及时就医。
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感冒病毒感染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1. 流鼻涕和打喷嚏:感冒时,鼻腔会分泌大量黏液,导致流鼻涕,而打喷嚏则是身体清除病毒的一种防御机制。
2. 扁桃体发炎:感冒常伴随咽喉部不适,扁桃体发炎症状明显,比如喉咙痛、吞咽困难等。
3. 喉咙干痛:喉咙黏膜受到感冒病毒的刺激后,会出现干痛的不适感。
4. 轻度发热:感冒患者通常会出现轻度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7-38摄氏度。
二、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1. 突然高热:流感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摄氏度,持续数天。
2. 剧烈头痛:流感常伴随剧烈的头痛症状,患者可能感到头部沉重疼痛。
3. 全身乏力:流感病毒会导致全身乏力感,患者可能感到无力、疲惫。
4. 干咳和喉咙痛:流感患者常伴有干咳和喉咙痛,咳嗽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有关。
其主要症状包括:1. 频尿和多尿: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浓度高,会出现频尿和多尿的症状。
2. 烦渴和口干:由于尿量增多,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烦渴和口干。
3. 易饥饿和体重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体细胞无法正确利用血糖,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容易感到饥饿,并出现体重减轻。
4. 疲劳和乏力:由于能量供应不足,糖尿病患者经常感到疲劳和乏力。
四、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压持续升高。
其主要症状包括:1. 头痛和头晕:高血压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和头晕的症状,尤其是早晨起床时。
2. 视力模糊:眼底血管受高血压影响,可能导致视力模糊。
3. 心悸和胸闷:高血压患者常有心悸和胸闷的感觉,严重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
4. 尿频和夜尿增多: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导致尿频和夜尿增多。
今年的病毒有什么症状
![今年的病毒有什么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bd5042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7.png)
今年的病毒有什么症状
在当下社会,疾病与病毒的传播速度极快,时有发生。
而今年的病毒也备受人们关注。
对于一些病毒,其症状与表现形式可能各有不同。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今年出现的病毒可能的症状: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
其症状包括:
•发热、咳嗽、喉咙痛;
•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疲劳、全身乏力;
•鼻塞、流涕;
•咳嗽、嗓子痛。
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容易引起集体性的传染,建议及早就医。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腹泻、呕吐;
•腹部胀气、腹痛;
•发烧、恶心;
•食欲不振;
•身体不适、乏力。
肠道病毒容易传染,需要密切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导致病毒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目前广泛传播的病毒。
其症状包括: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肌肉酸痛、乏力;
•呼吸窘迫;
•喉咙痛、嗓子干涩;
•呼吸急促。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潜在威胁严重的病毒,传染性较强。
预防为主,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总的来说,面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身体,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在发现任何病症出现时及时就医,切勿掉以轻心。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身体,远离病毒的威胁。
常见传染病
![常见传染病](https://img.taocdn.com/s3/m/6a20cec558f5f61fb73666c9.png)
常见传染病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3、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4、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稽留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驰张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Yo u 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第二节 传染病常见症状体征
常见症状体征
1
发热
2 4
3
发诊 中毒症状
4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4
一、发热
(一)三个阶段 1. 体温上升期:骤然或缓慢上升 2. 极期:伤寒 3. 体温下降期:骤然或缓慢下降
一、发热
(二)常见热型 1.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 2. 弛张热:败血症、伤寒缓解期 3. 间歇热:疟疾、败血症 4. 回归热:回归热、布氏菌病 5. 不规则热:流感
物引起皮肤黏膜损伤、毛细血管炎症有关。
二、发疹
(六)护理措施 1.观察出疹情况:进展和消退情况、消退后局 部皮肤情况 2.环境和休息:休息,通风,避免强光对流风 3.局部皮肤护理:①清洁干燥,禁用刺激;② 衣被;③翻身动作轻柔;④指甲剪短;⑤消毒 剪刀修剪脱皮;⑥瘙痒重可用药水涂擦;⑦大 面积瘀斑坏死局部保护;⑧瘀斑破溃用NS清洗 ,辅以其他。
一、发热
(四)护理措施
2. 降温:物理降温:冰帽、冰袋;温水擦浴; 冷盐水灌肠。冬眠、亚冬眠 注意事项: ①避免长时间冰敷同一部位; ②周围循环差,禁用冷敷; ③有发疹、出血倾向,禁擦浴; ④药物降温不可过快; ⑤冬眠应先补血容量,避免搬动。
一、发热
(四)护理措施
3. 基础护理:休息、病室温湿度、通风 4. 营养和水分: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 消化流食或半流、2000ml/d液体,必要时静脉 补液。 5. 口腔、皮肤护理:餐前、后、睡前漱口;昏 迷口护。温水擦拭、更换、防压疮。
二、发疹
斑疹伤寒、猩红热
四)皮疹的形态
麻疹、伤寒玫瑰疹
1. 斑丘疹:斑疹不突出皮肤;丘疹突出皮肤
压之褪色,麻疹、风疹、伤寒
2. 出血疹:压之不褪色,败血症、革登热、流脑
3. 疱疹:突出皮肤,内含液体,水痘、单纯疱疹
4. 荨麻疹:突出皮肤,病毒性肝炎、血清病
麻疹
手足口病
水痘
猩红热
二、发疹
(五)常用护理诊断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病原体或其代谢产
Yo u r
Business
Company
slogan
in
here
感谢聆听
二、发疹
(一)分类 1. 皮疹:外疹 2. 黏膜疹:内疹
二、发疹
(二)皮疹出现的时间 1. 水痘、风疹:发病后第1d 2. 猩红热: 第2d 3. 天 花: 第3d 4. 麻 疹: 第4d 5. 斑疹伤寒:第5d 6. 伤 寒: 第6d
二、发疹
(三)皮疹出现的部位 1. 水痘:躯干,向心性 2. 麻疹、猩红热:颈部、耳后向下全身
二、发疹
(六)护理措施 4.口腔黏膜疹护理:常规漱口;溃疡用 3%过氧化氢清洗,涂以冰硼散。 5.眼部护理:4%硼酸或NS清洗,滴氯霉素
三、中毒症状
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厌食、头痛、骨骼、 肌肉、关节疼痛。
重者: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症等。
四、单核-吞噬系统反应
单核-吞噬系统反应可出现充血、增生 等反应,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不规则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回归热
一、发热
(三)常用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后释放内、外源 性致热原,导致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所致。
一、发热
(四)护理措施 1. 病情监测:T、P、R、Bp,发热过程 、 热型、持续时间、伴随症状,降温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