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在测量制图等领域,建立合理的坐标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而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是其中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
下面将会分步骤阐述这种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一、放置三坐标
首先,在需要建立坐标系的物体上放置三个不同位置的坐标点,可以选择三个位置比较对称的点,这样会比较容易确定坐标系的方向和位置。
二、向三坐标上打指示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这三个点处向外打三条指示线,使它们互相垂直,并且三条指示线两两垂直。
这样可以确保坐标系的三个方向是垂直的。
三、确定坐标系的方向和位置
然后,我们需要分别确定坐标系的三个方向和位置。
其中,Z轴可以选择与地面平行,并且朝向天空的方向,这样可以方便的测量高度。
X、Y轴的方向则可以根据具体测量的需要来确定。
比如,如果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将X轴与物体平行并且与物体上的某一直线重合,将Y轴与X轴垂直,这样三个方向就都确定了。
四、标记坐标系
最后,我们需要在物体上标记出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
可以将坐标系的原点标记在其中一个点上,并且进行编号,比如Z轴的正方向标记为正方向,反之标记为负方向。
这样就可以简单清晰的使用这个坐标系了。
总之,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它可以大大提高测量、制图等工作的准确度,对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
三坐标测量仪使用方法总结
三坐标测量仪使用方法总结介绍三坐标测量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产品的几何尺寸和形状。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多功能的特点,在制造和工程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总结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正确使用该设备。
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使用三坐标测量仪之前,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将三坐标测量仪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保证设备处于稳定状态。
2.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并确保传感器和测量头的接触良好。
3.打开设备的电源,并确保连接正确的供电电源。
4.启动测量软件,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配置。
步骤二:测量设置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设置以满足测量要求:1.定义坐标系: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并进行坐标系的定义和设置。
2.建立测量参考点:确定测量对象的基准点,并通过测量参考点进行后续测量的参考。
3.设置测量参数:根据测量对象的尺寸、形状和精度要求,设置合适的测量参数,如测量速度、分辨率等。
步骤三:测量操作完成测量设置后,开始进行实际的测量操作:1.放置待测量对象:将待测量对象放置在测量台上,并使用夹具或保持器固定住。
2.复位坐标轴:将测量仪的坐标轴复位到初始位置,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执行测量程序:在测量软件中选择或编写测量程序,并执行该程序进行测量。
根据提示,依次测量各个特征点或特征量。
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测量数据导入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
可以通过设定的公差范围判断产品的合格与否。
5.输出报告:根据需要,生成测量报告并导出。
报告中应包括测量结果、误差分析、测量图形等内容。
步骤四:维护保养为了保证三坐标测量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需要进行一定的维护保养工作:1.定期清洁: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测量头,避免灰尘和污垢对测量的影响。
2.润滑维护:根据设备说明书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维护。
3.校准检查: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检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定期维修: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三坐标测量中常使用的坐标系类型介绍
三坐标测量中常使用三种类型的坐标系,它们是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或极坐标系)和球坐标系。
这三种坐标系用于不同的测量目的和对象。
对于圆柱类零件、球类零件和凸轮状零件,采用柱坐标系(或极坐标系)和球坐标系表示测量结果更为简洁明确。
由于直角坐标系可用于线性转换矩阵实现坐标变换,故在三坐标测量中大都以直角坐标系作为坐标转换的基础。
当希望用柱坐标系(或极坐标系)或球坐标系表示测量结果时,只需将直角坐标系中的测量结果转换到所需的坐标系中表示即可。
根据坐标系形成的先后顺序,通常三坐标测量软件中至少设有三个坐标系。
1)机器坐标系开机时以测头所在位置为原点,以X,Y,Z三个导轨方向为坐标轴所构成的直角坐标系,称为机器坐标系。
2)基准坐标系基准坐标系又称为绝对坐标系,它是以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上一固定不变的点为基准建立的一个参考基准,使得在变换了测头,甚至在关机后重新启动的情况下,仍能根据它重新恢复各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
基准坐标系通常是通过测量一个固定在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上的标准球,以它的球心为原点坐标所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也可以是以三根光栅尺的绝对零位,或限程装置作为各坐标轴原点而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3)工作坐标系数这是在被测工件上建立起来的坐标系,是为了修正被测工件摆放误差而建立的坐标系。
如前所述,它的作用等效于使用传统测量仪器在测量之前所作的精确找正。
三坐标测量机软件,一般都允许用户同时建立多个工作坐标系,以方便用户测量的需要。
三坐标测量机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及应用
三坐标测量机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及应用李庆【摘要】三坐标测量机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而迅速普及.以PC-DMIS软件为例,介绍了三坐标测量机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并以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过程,对于坐标测量机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18)001【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坐标测量;坐标系;PC-DMIS【作者】李庆【作者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系,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42.1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应用情况这种建立坐标系的方法适用于测量零件坐标系的原点不在零件本身,或者不能利用3-2-1法确定所需的基准元素来确定的情况.该类零件一般以曲面类零件较多,例如汽车与飞机覆盖件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坐标系原点一般在机身的主体上,不在零部件本身上.2.2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的原理迭代法建立坐标系是利用“最佳拟合”条件来建立被测零件的坐标系的方法.使用迭代法建坐标系时需要有标称尺寸,或者有CAD模型文件,尤其是要包含矢量信息.找正:利用第一组元素拟合平面特征,以平面法向来拟合特征的质心所通过的一方向,也就是确定当前工作平面的法向.第一组特征必须至少使用三个.旋转:利用第二组特征将拟合直线特征,以便将新建坐标系的某一轴旋转到直线特征上.第二组特征至少包含两个.原点:利用最后一组特征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2.3 用于建坐标系的元素及相关要求(1)如果零件上有:圆、槽、球、柱、隅角点等可测量的元素①需要特征个数:3个;②前提条件:要有理论值及矢量方向或CAD数字模型;③迭代次数:1次;④迭代原理:上述元素是三维元素(包含矢量方向),1次迭代能够达到测量目标精度要求.(2)如果零件上有:矢量点、边界点、曲面点等可测量的元素①需要特征个数:6个;②前提条件:有理论标称值及矢量方向,最好有CAD数字模型,第1、2、3个特征的法向矢量要求方向一致;第4、5个特征的法向矢量方向要求方向一致,而且方向要与前三个特征的矢量方向垂直;第6个特征的法向矢量方向与前5个特征的法向矢量方向要求能够实现两两互相垂直.③迭代次数:需要1次或多次.④迭代原理:PC-DMIS软件把测量获得的数据使用“最佳拟合”到标称数据.PC-DMIS软件验证每个测定特征的测量数据与标称距离.如果测定的距离大于目标半径框的量,PC-DMIS软件会重新测量该特征,重新测量后确保所有测定点都满足“公差”范围内[2].2.4 建立迭代法坐标系步骤(用矢量点建立坐标系作为实例)(1)导入数模,观察方向(2)手动模式下取得基准的理论值,在手动模式下用自动测量命令测元素用矢量点建立坐标系为实例,自动测量矢量点.在没有CAD模型,而有理论点的情况下,在点坐标位置处输入点的理论坐标,然后输入矢量方向,不勾选测量,点击创建操作.如果有CAD模型,可把CAD模型导入到PC-DMIS软件,用鼠标在CAD模型上选用特征点,PC-DMIS软件会在图形显示区自动拟合出所点选的特征点坐标值和矢量方向,这些点的性质需要创建为“标称值”.以此类推,共创建6个特征的测量程序.(3)选定执行这些元素,按提示手动测量这些元素,取得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实测值在测量程序中的开始测量之前,选择手动模式,此时要注意:新建一个程序,模式就为手动模式,选中所有测量程序,点击运行程序.测量机在执行测量程序后,PC-DMIS软件得到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4)迭代,找正、旋转、原点点击主菜单“插入”标签,选择“坐标系”,进入“新建坐标系”,进入“迭代法”建坐标系对话框(图1).(5)进行自动迭代操作先选择前三个点,要求矢量方向一致,点击“选择”按钮,用于找正.选择第4、5点,要求前三点矢量方向垂直,点击“选择”按钮,用二者矢量方向确定X轴或Y 轴方向.选择最后1点,点击“选择”按钮,以确定原点.点选“一次全部测量”.填写设定点目标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0.5 mm.点击“确定”按钮.PC-DMIS软件自动将实际测得的数据“最佳拟合”到CAD数模的标称数据,并出现“是否立即测量所有迭代法建坐标系的特征”对话框.点击“是”标签后,PC-DMIS软件将对每测量一点进行确认.PC-DMIS软件检查和验证每个测定特征的测量数据与标称数据.如果测定的距离大于目标半径框的量(0.5 mm),PC-DMIS软件会重新测量该特征,重新测量后确保所有测定点都满足“公差”范围内.运用迭代法在钣金件上建立如图2所示坐标系的方法.分析:对于此零件坐标系是由三个点、二个圆作为特征元素建立的.3.1 由理论值创建程序新建零件程序,输入程序名;在软件中设置测头系统,根据实际测量需要进行测头配置;导入CAD模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程序段前部已经默认为“手动”模式进行确认;选择“自动特征”中的“矢量点”标签;对当前为“曲面模式”进行确认;在CAD模型中图示的“点1”位置附近单击鼠标,此时要注意观察点的法线矢量方向,如果有必要需根据工件实物或工程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的坐标值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创建”,注意不要点击“测量”的标签,同时要注意:设置“移动”距离的数值.PC-DMIS软件将会自动创建测量1点的坐标测量程序段.这时在视图窗口中能够看到相应位置标记为“点1”;同样的方法,创建其余2个点的测量程序.打开自动测量圆标签进行自动测量设置,根据有CAD模型的测量办法和操作步骤设置相关测量参数,在创建测量程序时先不要选中“测量”标签选项,此时生成自动测量圆的测量程序,在视图窗口中可以看到圆1的标记;一般在参与迭代操作的圆特征元素的测量时,要在圆所在平面打样例点,以校验圆所在平面),图3所示. 按此方法创建另外一个圆的坐标测量机测量程序.3.2 手动操纵坐标测量机,获得各元素的实测值在软件程序视图中将创建的测量程序中,选中所有程序段,按下“F3”运行键.运行刚刚生成的三个矢量点、两个圆等特征元素手动采集特征元素的测量程序,以获得实际测量值.3.3 自动迭代操作在软件的程序视图中将光标移至测量程序最后.打开菜单栏中的新建坐标系对话框,选择“迭代法”(图4).选择“迭代法”后,以获得“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的对话框,如图5所示.在对话框特征列表中选择相应的特征元素,利用“Ctrl+单击”,选中“点1”、“点2”、“点3”,选中“找正”,单击“选择”按钮.这样就可以确定测量零件坐标系的一个轴向.之后激活“旋转”选项,用同样的多选方法,选中“圆1”和“圆2”,如图6所示.单选特征元素“圆2”,点击“原点”.至此,PCS建立确定完毕.保存新建的坐标系,以供其它零件程序回调.保存坐标系的操作方法:路径: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标签中“坐标系”菜单栏中的“保存”按钮.在对话框的文件名框中键入坐标系名称.选择单位选项保存坐标系,一般以英寸或毫米为单位.此时要注意,为创建坐标系的测量程序用的测量单位与坐标系默认测量单位一致.默认坐标系保存格式为:*.aln.[2]一般情况下,坐标系可以任意保存在电脑文件夹中,如果要求在软件的图形区域内显示出新建坐标系,必须将坐标系文件保存到零件程序所在的文件夹里.[2]三坐标测量机建立坐标系有三个步骤,一定要严格按照步骤顺序执行:首先要找正平面,确定第一坐标轴方向,通常为X轴或Y轴;其次旋转到轴线,以确定第二轴方向,也就是相应的Y轴或X轴方向,Z轴方向根据笛卡尔坐标系原理自动生成;最后设置原点,以确定坐标系最终位置.三坐标测量机建立坐标系以右手螺旋定则为基本原则.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思路是根据实际测量零件和测量现场情况的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的,当然也可以建立多个零件坐标系,以便于对零件局部的精确测量,也可以在批量检测时反复调用坐标系.在实际规划测量方案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认真分析,以确定哪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方法更方便、快捷、合理.合理的建立坐标系是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的必要途径.【相关文献】[1]李贤义,傅建中,陈俊龙,等.三坐标测量机对零件形位误差的测量[J].广西轻工业,2010(5):28-32.[2]祖文明.逆向工程测量规划与扫描技术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3]刘培,黄玲,石小明,等.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白车身质量控制[J].汽车零部件,2013(5):96-100.。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可以测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参数。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建立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以便于对物体进行准确的测量。
下面将介绍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一、坐标系介绍坐标系是三维空间中的一种位置定位方式,它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构成。
这三条轴线分别称为X轴、Y轴和Z轴。
它们的交点称为坐标原点,也是坐标系的起点。
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中,通常使用的坐标系为右手坐标系,也就是X、Y、Z坐标轴的旋转顺序为逆时针方向。
二、坐标系建立方法1.标定坐标系的原点首先需要在测量台上找到物体的几何中心,并在该位置上标记坐标系原点。
可以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编制尺、划线板等来测量出原点的位置。
标记坐标系原点时,应注意其位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确定坐标轴方向确定三个坐标轴的方向,在实际测量中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将坐标轴朝向物体的三个面,以便于测量物体的尺寸和位置。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适当的坐标轴方向是确保测量准确的重要因素。
3.校正测量误差在建立坐标系时,应该使用高精度的三角板或平面石等工具,校准板面或工作平台的误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坐标系的稳定性,并且减少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校准测量头校准测量头的位置和方向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关键。
在坐标系建立过程中,需要校准测量头的位置和方向,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根据测量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检验头,并使用高精度工具进行校准。
5.确定坐标系偏差在建立坐标系时,测量系统中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可以由系统对准标准尺度时产生。
为了纠正这些误差,并确保测量精度,必须对测量系统进行定期的校准。
根据测量需求,确定坐标系的偏差时应注意测量头的选取、标准的选取和误差的定量分析。
三、结论通过建立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尺寸、位置和形状等参数。
在建立坐标系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方向,校准测量仪器和工具的误差,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坐标测量机CAD数模导入功能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三坐标测量机CAD数模导入功能迭代法建立坐标系三坐标测量机作为一种高精度的通用测量设备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使用越来越为广泛,也越来越受到制造企业的重视.而三坐标测量软件中自从可以对CAD 功能的导入,更是将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领域和易用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下对CAD在三坐标测量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虚拟测量.虚拟测量就是在没有实际工件的情况下对CAD模型在软件中进行测量.虚拟测量可以通过对没有尺寸数据的CAD模型进行测量,确定其各种尺寸参数.但这不是虚拟测量的主要目的,虚拟测量的主要功能是为在脱机状态下进行自动测量编程做服务.三坐标测量软件要进行虚拟测量时,先打开测量软件,选择脱机工作模式,然后导入所要测量的CAD模型,并将CAD模型对应到选定的坐标系中即进行测量.根据所要测量的几何元素,使用鼠标在CAD模型上点击所要采点的位置,此时CAD模型上会显示所采点的位置及其矢量方向.根据所测量的几何要素的需要,可进行多次采点.当采够所需要的点数后再在采点窗口中点确定,系统将会驱动虚拟测头进行采点,并拟和出要测的几何元素及其图形.评定位置公差.在以往的三坐标测量软件中,要对几何元素的位置公差进行评定,必须手工输入几何元素的理论位置,然后再和实际测量得到的值进行比对,这样对位置公差的评定很不方便.当坐标测量机软件引入CAD功能之后,就可以在软件中对CAD模型进行测量,由于模型是设计出来的,所以对其进行测量所测得值既为几何元素的理论值.在有了理论值之后,在对应的坐标系下再对实际工件进行测量,即得到了所需几何元素的实际值.这样就可以对所测几何元素的位置公差进行评定.脱机编程.在三坐标测量软件没有引入CAD功能之前,对测量程序的编制要求专业人员对应图纸进行编程,这种编程方法使用较为复杂,且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三坐标测量软件的自学习编程功能,在对工件进行实际测量的同时自动生成测量程序.当再次测量同样的工件时即可调用此程序进行自动测量.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用,适应面广,因此在业内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这种编程离不开实际工件,所以也就带来了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一.由于编程离不开硬件环境,必须要将给测量机配套的气源等打开,使测量机能正常运行方能进行编程,这样编成较为繁琐.二.编程离不开工件,所以就必须等工件加工完成后才能进行编程,这样便会降低了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生产.三坐标测量软件中加入了导入CAD功能之后,由于可在脱机状态下通过对CAD模型进行虚拟测量,从而可完成自学习编程的过程,因此解决了以上问题.无论生产是否进行,只要将设计部门设计的CAD图纸文件输入到测量软件中,就可以进行编程.等工件加工完成就可以进行程序测量,这样就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其具体的方法是先在三坐标测量机软件中打开要测量工件的CAD模型,然后打开测量程序自学习功能,建立好坐标系后就可以开始模拟对工件的测量.系统将自动生成测量程序,在程序编制完成之后,还可以在CAD环境中调用程序进行模拟测量,对程序进行验证,找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测量路径和采点,并对程序进行修正,将实际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到最低,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三坐标测量机应用三个点、二个圆作为特征元素建立迭代坐标系。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前言三坐标测量机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精密测量工具,通过其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对制造零部件的质量和工艺进行评估,并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
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过程中,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三坐标测量机通常具有三个工作方向:X、Y、Z轴。
为了对零件进行精确测量,我们需要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以方便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建立坐标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坐标系的原点应该确定,并且不应该改变。
2.坐标系应该与零件的特征坐标系相对应,以便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选择合适的工件夹具并严格按照夹具规范进行夹紧,以保证测量精度。
在确定了以上几点之后,就可以开始建立坐标系了。
建立坐标系的步骤1. 检查设备状态在使用三坐标测量机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状态正常。
可以检查设备的轨道和导轨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润滑。
同时需要检查夹具是否牢固。
2. 确定工件位置将待测件放置在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上,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测量时夹具不会发生移动,同时保证待测件在测量范围内。
3. 建立初始坐标系在完成工件调整之后,需要建立一个初始坐标系,以便于后续操作。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指针或者触发探测器对待测件的的三面或六面进行测量取点,并将得到的点依次标记为A、B、C、D、E、F等。
4. 确定坐标系方向在建立了初始坐标系后,需要确定坐标系的方向,以便之后的工作能够在正确的坐标系内进行。
这个步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一般可以选择具有较高平面度和垂直度的面进行方向判定。
在判定完成后,可以用工具将得到的方向数据输入到三坐标测量机的程序中。
5. 建立坐标系在确定了坐标系的方向之后,需要对坐标系进行建立。
将六个取点测量数据输入到三坐标测量机中,并根据输入的顺序进行标定,即可完成坐标系建立。
总结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对于高精度测量至关重要。
三坐标测量机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大家要注意的是:不一定非要3-2-1的固定步骤来建立坐标系,可以单步进行,也可以省略其中的步骤。比如:回转体的零件(圆柱形)就可以不用进行第二步,用圆柱轴线确定第一轴并定义圆心为零点就可以了。用点元素来设置坐标系零点,即平移坐标系,也就是建立新坐标系。
如何确定零件坐标系的建立是否正确,可以观察软件中的坐标值来判断。方法是:将软件显示坐标置于“零件坐标系”方式,用操纵杆控制测量机运动,使宝石球尽量接近零件坐标系零点,观察坐标显示,然后按照设想的方向运动测量机的某个轴,观察坐标值是否有相应的变化,如果偏离比较大或方向相反,那就要找出原因,重新建立坐标系。
6、为了测量方便,和其它特殊需要。
建立零件坐标系是非常灵活的,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和测量的需要多次建立和反复调用零件坐标系,而只有在评价零件的被测元素时要准确的识别和采用各种要求的基准进行计算和评价。对于不清楚或不确定的计算基准问题,一定要取得责任工艺员或工程师的认可和批准,方可给出检测结论。
至于使用哪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方法,要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大多数零件都可以采用3-2-1的方法建立零件坐标系。所谓3-2-1方法原本是用3点测平面取其法矢建立第一轴,用2点测线投影到平面建立第二轴(这样两个轴绝对垂直,而第三轴自动建立,三轴垂直保证符合直角坐标系的定义),用一点或点元素建立坐标系零点。现在已经发展为多种方式来建立坐标系,如:可以用轴线或线元素建立第一轴和其垂直的平面,用其它方式和方法建立第二轴等。
1、在零件坐标系上编制的测量程序可以重复运行而不受零件摆放位置的影响,所以编制程序前首先要建立零件坐标系。而建立坐标系所使用的元素不一定是零件的基准元素。
2、在测量过程中要检测位置度误差,许多测量软件在计算位置度时直接使用坐标系为基准计算位置度误差,所以要直接使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加工基准等等建立零件坐标系。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方法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建立三维坐标系:
1. 确定原点:选择一个点作为坐标系的原点,通常选择一个方便计算的位置,如一个角点或者重要的参考点。
2. 确定坐标轴:选择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作为坐标轴。
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x 轴、y轴和z轴,分别表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向内/向外的方向。
3. 确定正方向:确定坐标轴的正方向,即确定x轴、y轴和z轴的正向。
通常情况下,x轴正方向为向右,y轴正方向为向上,z轴正方向为向外。
4. 确定单位长度:确定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相等的单位长度,如每个单位长度代表1个单位长度。
5. 标记刻度:在每个坐标轴上根据单位长度标记刻度,以便后续计算和表示三维点的位置。
6. 计算坐标:根据坐标轴的标度,计算出每个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
根据每个点在x轴、y轴和z轴上的距离,可以确定点的位置。
建立三维坐标系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意义和方法
三坐标测量机上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意义和建立方法简述建立零件坐标系在三坐标测量的直接体现是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的准确性,这也是三坐标测量区别与传统测量的主要特点之一。
有了零件坐标系,测量是由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实现自动找正。
建立零件坐标系的主要意义:1、在零件坐标系上编制的测量程序可以重复运行而不受零件摆放位置的影响,所以编制程序前首先要建立零件坐标系。
而建立坐标系所使用的元素不一定是零件的基准元素。
2、在测量过程中要检测位置度误差,许多测量软件在计算位置度时直接使用坐标系为基准计算位置度误差,所以要直接使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加工基准等等建立零件坐标系。
3、为了进行数字化扫描或数字化点作为CAD/CAM软件的输入,需要以整体基准或实物基准建立坐标系。
4、当需要用CAD数模进行零件测量时,要按照CAD数模的要求建立零件坐标系,使零件的坐标系与CAD数模的坐标系一致,才能进行自动测量或编程测量。
5、需要进行精确的点测量时,根据情况建立零件坐标系(使测点的半径补偿更为准确)。
6、为了测量方便,和其它特殊需要。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和测量的需要多次建立和反复调用零件坐标系,而只有在评价零件的被测元素时要准确的识别和采用各种要求的基准进行计算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清楚或不确定的计算基准问题,一定要取得责任工艺员或工程师的认可和批准,方可给出检测结论。
建立零件坐标系最常用的方法是3-2-1法。
3-2-1法是用3点测平面取其法矢建立第一轴,用2点测线投影到平面建立第二轴(这样两个轴绝对垂直,而第三轴自动建立,三轴垂直保证符合直角坐标系的定义),用一点或点元素建立坐标系零点。
由于3-2-1法建立的零件坐标系,是符合笛卡尔直角坐标原理,因此在三坐标测量机的运用是及其普遍的。
三坐标测量原理
三坐标测量原理原理:三坐标测量机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X,Y,Z建立起的一个直角坐标系,测头的一切运动都在这个坐标系中进行,测头的运动轨迹由测球中心来表示。
测量时,把被测零件放在工作台上,测头与零件表面接触,三坐标测量机的检测系统可以随时给出测球中心点在坐标系中的精确位置。
当测球沿着工件的几何型面移动时,就可以得出被测几何面上各点的坐标值。
将这些数据送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被测工件的几何尺寸,现状和位置公差等。
组成:测量机硬件由主机(包括光栅尺),电气系统及测头组成,软件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分类:移动桥式,固定桥式,固定工作台悬臂式,龙门式,L型桥式,移动工作台悬臂式,水平悬臂式,柱式三坐标工件装夹1.产品形状的保持确保装配体及其每个零件在测量状态下的形状与使用状态下一致,不得使产品在装夹时发生变形。
对于刚性较好的装配体,应在装夹时自然放置在支架上,然后进行加固。
而对于柔性或已经产生变形的工件,则应用强行约束使其形状恢复至使用状态,然后再安装到支架上固定。
应用支架,垫块等辅助工具保证每一个零件的各部分以及整个装配体的刚性。
特别注意在对装配体逐层拆卸,逐层测量时,应确保每一零件不发生变形。
和任何一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占用六个自由度一样,汽车零部件在汽车总坐标系中的明确放置必须约束六个自由度,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3-2-1的法则,它规定了支撑位置的分配:Z方向3个支撑位,约束Z平动,X旋转和Y旋转Y方向2个支撑位,约束X平动和Y平动X方向1个支撑点,约束Z旋转1、在零件坐标系上编制的测量程序可以重复运行而不受零件摆放位置的影响,所以编制程序前首先要建立零件坐标系。
而建立坐标系所使用的元素不一定是零件的基准元素。
2、在测量过程中要检测位置度误差,许多测量软件在计算位置度时直接使用坐标系为基准计算位置度误差,所以要直接使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加工基准等等建立零件坐标系。
3、为了进行数字化扫描或数字化点作为CAD/CAM软件的输入,需要以整体基准或实物基准建立坐标系。
三坐标测量仪使用教程
三坐标测量仪使用教程
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教程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AC-DMIS测量软件。
在主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程序。
如果是经常测量的检测项目,可以编制专用测量程序并存入AC-DMIS指定的目录,以便直接调用。
2、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在测量开始前,需要选择或创建一个适合的坐标系。
可以直接使用机器坐标系,也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新的坐标系。
创建坐标系的方法是先选择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作为参考点,然后输入这三个点的坐标值。
3、导入CAD模型。
如果有被测工件的CAD模型,可以将其导入到测量软件中。
这样,可以在测量过程中实时显示测量数据和图形,方便观察和调整。
4、开始测量。
将测头移动到起始点,然后按照预定的路径和步长进行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测头会自动采集数据并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需要手动采集数据,可以使用操纵盒进行操作。
5、查看测量结果。
测量完成后,可以查看测量结果。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行尺寸和形位误差评价。
6、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需要,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测量数据、图形和评价结果等。
7、关机。
在完成测量后,需要先退出软件,然后依次关闭电源: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控制柜、干燥器、稳压电源。
请注意,在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时,需要保持仪器和测头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污渍影响测量精度。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此命令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创建迭代法坐标系
导入CAD模型,并进行相关图形处理与操作,
注意对模型坐标系及被测元素的观察。
确认程序开头为“手动”模式
选择“自动特征”,打开自动测量矢量点对话框
确定当前模式为“曲面模式”
用鼠标在CAD模型“点1”位置点击一下,注意此点的法线 矢量方向。
对照工件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 的坐标值 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查找(F)”按钮; 在不激活“测量”的前提下,点击“创建”;(注意:设置“移 动”距离)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点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打开自动测量圆对话框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圆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注意:打圆时先打表面三点)
一次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所有输入特征至少重新测量一次; 它们将按照“编辑”窗口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指定的顺序来进行测量; PC-DMIS 将在一个消息框中显示将要测量的特征; 在接受移动之前,请确保测头能够接触指定特征而不会与零件发生碰撞; 将不会执行在每个特征之前或之后找到的存储移动; 在对所有特征测量至少一次后,对于测定点类型的特征和未命中其点目 标半径目标的点(参见点目标半径),将继续对特征进行重新测量; 注:在此模式下,由于圆的位置从不改变,PC-DMIS 测量圆的次数不会 多于一次。
三坐标建立工件坐标系应注意的问题
三坐标建立工件坐标系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工件坐标系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坐标系的原点确定: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原点通常是选择一个固定点或特定特征来作为参考点。
这个选取应该便于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后续加工过程的测量和操作。
2. 坐标轴方向: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坐标系的表示和工件的加工操作。
通常,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来表示工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确保坐标轴的正方向与工件的特性相匹配。
3. 坐标轴的单位: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单位,例如毫米、厘米、英尺等。
这取决于工件的尺寸以及后续加工和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单位。
4. 坐标轴的面表示:确定坐标系的面表示,即确定哪个面是主面或者参考面。
这对于确定后续加工操作中的方向和位置至关重要。
5. 坐标系的转换和平移:如果需要将工件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进行转换或平移,则需要确定转换的方法和参数,并确保转换后的坐标系与原始坐标系保持一致。
6. 坐标系的标记和命名:为了方便工艺操作和后续数据分析,对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进行标记和命名是必要的。
这可以通过正确的标记和命名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在建立工件坐标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件特性、加工要求、测量设备和操作习惯等因素,同时确保坐标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坐标操作指导书-海克斯康
找正
三坐标培训教程
*
“2”——两个点可确定一条直线,此直线可以围绕已确定的第一个轴向进行 旋转,已此确定第二个轴向——旋转;这个点可以是圆、球等;
旋转
续: 3-2-1法建立坐标系:
三坐标培训教程
*
三坐标培训教程
“1”——一个点,用于确立坐标系某一轴向的原点;利用平面、直线、点分别确定三个轴向的零点(零点) ——“平移”
三坐标培训教程
实际接触的点
测头沿此方向触测 (不正确的失量)
实测点与理论点 的偏差
补偿测头半径之后的点
理论点
误差值
实测点
*
回顾:1、坐标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有哪些功能? (见第二页) 2、测量机的哪些部位是基准? 测量机的基准有:三个导轨和光栅系统、 3、为什么测量机开机时首先要回机器零点 机器的零点是机器坐标系的原点,是测量机误差补偿和测量机行程中控制的基准。 4、描述失量在测量中有哪些作用? 失量在测量中的作用有测头触测逼近的运动方向和测头半径补偿的方向。
三坐标培训教程
*
续:评价尺寸:
三坐标培训教程
*
三坐标培训教程
续:3-2-1法建立坐标系:
平移
*
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不在工件本身、或无法找到相应的基准元素(如面、孔、线等)来确定轴向或原点,多为曲面类零件(汽车、飞机的配件,这类零件的坐标系多在车身或机身上)。 原理: 找正: 第一组特征将使平面拟合特征的质心,以建立当前工作平面法线轴的方位。此部分(找正 - 3 +)必须至少使用三 1111111111个特征。 旋转: 下一组特征将使直线拟合特征,从而将工作平面的定义轴旋转到特征上。此部分(旋转 -2 +)必须至少使用两个特1111111111征。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特征。(从“找平”部分中利用的两个特征将成为倒数第1111111111二个和第三个特。) 原点:最后一组特征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设置原点 - 1)。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111111111中的最后一个特征。 注:采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必须有数模。
建立三维坐标系的基础
建立三维坐标系的基础发布时间:2010-08-05在精确的测量工作中,正确的建立坐标系,与具有精确的三坐标测量机,校验好的测头一样重要。
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检测报告,必须了解如何用电子设施来建立坐标系。
正如一个零件在检测前应正确的设置一样,被测零件在三坐标测量机上也应当由程序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什么是坐标系?假如你用卷尺来测墙的长度,你会不加思索的把卷尺大概平行于地面,然后从墙的一端量到另一端,你不会设想从墙的上角量到相对的墙的下角。
虽然可能是不自觉的,实际你已经把平行于地面来作了一个简单找正建坐标系的过程。
建坐标系的三步曲由于现今坐标测量机进行 X、Y、Z 的三维测量,所以要进一步学习建坐标系的知识和学习一些新的名词。
建坐标系有三步,而且很重要的是不要搞乱它的顺序。
1、找正平面2、旋转到轴线3、设置原点右手定则为了帮助我们记住轴的名称及方向,采用右手定则。
用你的右手,若右姆指向平面的法矢(测点的相反方向),这样你的右姆指将指向第三轴的正向。
用你的食指,表示旋转轴的方向(此方向是从第一个测点指向第二个测点)此时你的食指指向了轴的正方向。
当第三轴和轴方向确定后,你的中指自然指向了第二轴的正方向。
品牌蔡司 ZEISS 型号CONTURA蔡司公司自从1846年创立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无论是光学镜头、玻璃、工业测量仪器、显微镜、医疗仪器等等在全球都居于前列。
如今蔡司拥有员工350 00多人,在德国本土以外有35个子公司,15个生产基地。
在三坐标测量仪器领域,1973蔡司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CNC三坐标测量机-UMM 500 ,在中高端市场,每年销售额占全球市场占有量的三分之一,世界第一位,面对全球众多的用户建立了庞大而高效的售后服务网络。
至今在全球500强工业企业里,有90%以上公司用蔡司测量机来保证其品质。
CONTURA G2 新一代的扫描平台CONTURA G2 RDS 和 CONTURA G2 AKTIV:该机型采用最新设计,由基础机型升级到更灵活更高精度的机型,采用主动式扫描技术,非常适合中小型生产企业。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怎么建立坐标系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怎么建立坐标系在三坐标测量中,建立坐标系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通过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可以准确地描述被测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测量中建立坐标系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 什么是三坐标测量三坐标测量是一种精密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被测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以实现精确的尺寸和位置控制。
三坐标测量通常使用三个坐标轴(X、Y、Z)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测量,可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准确位置。
2. 坐标系的建立原理建立坐标系是为了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
坐标系由坐标原点和坐标轴组成,通过确定坐标原点和坐标轴的方向,可以确定物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等。
在三坐标测量中,直角坐标系是最常用的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X、Y、Z)组成,通过确定坐标轴的方向和坐标原点,可以唯一确定物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3. 建立坐标系的步骤步骤1:确定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的第一步是确定坐标原点。
坐标原点是坐标系中的一个点,通常是被测物体的一个特定位置。
选择一个合适的坐标原点,可以简化后续的坐标测量和计算过程。
步骤2:确定坐标轴的方向确定坐标轴的方向是建立坐标系的第二步。
在三坐标测量中,通常选择一个固定的方向作为参考,如平台的正前方作为X轴的正方向,平台的正右方作为Y轴的正方向,平台的上方作为Z轴的正方向。
步骤3:测量坐标轴在确定坐标轴的方向后,需要进行坐标轴的测量。
通过测量坐标轴上的几个特征点或特征线,可以确定坐标轴在物体上的位置和方向。
通常使用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将用于建立坐标系。
步骤4:建立坐标系在确定了坐标原点和坐标轴的方向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建立坐标系。
将坐标原点和坐标轴按照实际测量结果画在图纸或坐标系软件上,即可建立起完整的坐标系。
4. 坐标系的应用建立了坐标系后,可以进行三坐标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件坐标系在精确的测量中,正确地建坐标系,与具有精确的测量机,校验好的测头一样重要。
由于我们的工件图纸都是有设计基准的,所有尺寸都是与设计基准相关的,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检测报告,就必须建立零件坐标系,同时,在批量工件的检测过程中,只需建立好零件坐标系即可运行程序,从而更快捷有效。
机器坐标系MCS与零件坐标系PCS:在未建立零件坐标系前,所采集的每一个特征元素的坐标值都是在机器坐标系下。
通过一系列计算,将机器坐标系下的数值转化为相对于工件检测基准的过程称为建立零件坐标系。
PCDMIS建立零件坐标系提供了两种方法:“3-2-1”法、迭代法。
一、坐标系的分类:1、第一种分类:机器坐标系:表示符号STARTIUP(启动)零件坐标系:表示符号A0、A1…2、第二种分类:直角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X、Y、Z极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A(极角)R(极径)H(深度值即Z值)二、建立坐标系的原则:1、遵循原则:右手螺旋法则右手螺旋法则:拇指指向绕着的轴的正方向,顺着四指旋转的方向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2、采集特征元素时,要注意保证最大范围包容所测元素并均匀分布;三、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一)、常规建立坐标系(3-2-1法)应用场合: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在工件本身、机器的行程范围内能找到的工件,是一种通用方法。
又称之为“面、线、点”法。
建立坐标系有三步:1、找正,确定第一轴向,使用平面的法相矢量方向2、旋转到轴线,确定第二轴向3、平移,确定三个轴向的零点。
适用范围:①没有CAD模型,根据图纸设计基准建立零件坐标系②有CAD模型,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需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第一步:在零件上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第二步: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建立步骤:●首先应用手动方式测量建立坐标系所需的元素●选择“插入”主菜单---选择“坐标系”---进入“新建坐标系”对话框●选择特征元素如:平面PLN1用面的法矢方向作为第一轴的方向如Z正,点击“找平”。
●选择特征元素如:线LIN1用线的方向作为坐标系的第二个轴向如X正,点击“旋转”。
●选择特征元素如:点PNT6,用点的X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X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原点。
线LIN1,用线的Y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Y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原点。
平面PLN1,用面的Z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Z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原点。
上述步骤完成后,如果有CAD模型,需要执行CAD=工件,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最后,按“确定”按钮,即完成零件坐标系的建立。
●验证坐标系原点-------将测头移动到PCS的原点处,查看PCDMIS界面右下角“X、Y、Z”(或者打开侧头读出窗口:CTRL+W)三轴坐标值,若三轴坐标值近似为零,则证明原点正确;轴向--------将其中两个坐标轴锁定,只移动未锁定的坐标轴,查看坐标值的变化,验证轴向是否正确。
此方法还可引申为一个平面、两个圆;一个圆柱、两个圆(球)等。
注意:在手动测量特征元素时,必须考虑元素的工作平面(投影面),因此在手动测量完面后可以先建立一个坐标系,给以后手动测量特征一个正确的投影面。
(eg.装夹倾斜,线的投影面不再是Z+,而是工件的上平面)(二)、坐标系的平移与旋转坐标系的平移:即坐标系的方向不变,坐标原点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
操作步骤:A:选择平移的坐标轴如:B:在偏置距离的方框里输入偏移的距离C:点击原点:坐标系的旋转:即围绕着某个坐标轴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坐标系。
旋转角度正负的确定:由右手螺旋法则判定。
操作步骤:A:选择旋转的坐标轴:B:输入旋转的角度:C:点击旋转:(三)、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1、应用场合: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不在工件本身、或无法找到相应的基准元素(如面、孔、线等)来确定轴向或原点,多为曲面类零件(汽车、飞机的配件,这类零件的坐标系多在车身或机身上)。
2、用于建坐标系的元素及相关要求:A:圆、球、柱、槽①需要的特征数:3②需具备的条件:有理论值或CAD模型③迭代次数:1④原理:此类元素为三维元素,1次即可达到精确测量注:薄壁件圆、槽和柱体至少需要三个样例测点(指定特征所在的平面)。
B:矢量点、曲面点、边界点①需要的特征数:6②需具备的条件:有理论值及矢量方向或CAD模型1、第1、2、3点的法矢方向尽量一致2、第4、5点的法矢方向尽量一致,且与前三点矢量方向垂直。
3、第6点法矢方向与前5点法矢方向尽量垂直。
③迭代次数:1次或多次或无法迭代成功。
④原理:首先,PC-DMIS 将测定数据“最佳拟合”到标称数据。
接着,PC-DMIS检查每个测定点与标称位置的距离。
如果距离大于在点目标半径框中指定的量,PC-DMIS 将要求重新测量该点,直至所有测定点都处于“公差”范围内。
使用测定点的困难在于只有在建坐标系后,才能知道在何处进行测量。
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必须在建坐标系之前测量点。
而三维元素在用途方面的定义就是第一次即可精确测量的元素。
槽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球体3个球此方法将3个球体用于建立坐标系注:1、尽量使用三维元素如:圆、槽、柱体、球体或隅角点,可提高测量精度。
2、PC-DMIS 的一项特殊功能是允许槽的中心点根据需要在轴上上下滑动。
因此,如果将槽用作原点特征组的一部分,迭代法建坐标系就无法会聚。
要将槽用作原点特征组的一部分,一种可能的方法是首先用槽构造一个点,然后将原点特征组中使用该构造点。
建议不要将槽用作迭代法建坐标系的原点特征组的一部分。
(槽的加工误差和定位误差比较大,即使使用它们,也不要在最后找正圆点的时候使用,使用槽建立的坐标系,但轴方向的误差不一定为零)3、建立迭代法坐标系步骤:(以矢量点建坐标系为例)●(1)导入数模,观察方向●(2)手动模式下取得基准的理论值,在手动模式下用自动测量命令测元素●(3)选定执行这些元素,按提示手动测量这些元素,取得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实测值●(4)迭代,找正、旋转、原点。
●(5)按提示自动迭代●自动测量矢量点没有CAD模型,而有理论点的话,在点坐标位置输入区输入理论点坐标,在法线矢量输入区输入点坐标的矢量方向,点击创建。
(注意:测量不要勾选)如果有CAD模型,可直接在CAD模型上选取特征点,PC-DMIS会自动在点坐标显示区和法线矢量显示区计算出特征点的坐标及矢量。
并将点的性质设为“标称值”点击创建。
●重复上述步骤,共得到6个点的测量程序。
●在第一个测点之前,将测量方式改为手动模式(注意:新建一个程序,模式就为手动模式),标记所有的测点程序,并运行程序。
●所有点测量完毕,此时PC-DMIS已得到两组数据,即一套理论点数据,一套实测点数据。
●进入“插入”主菜单---“坐标系”---“新建坐标系”---进入“迭代法”建坐标系迭代法建坐标系对话框●选择矢量方向一致的前三个点,点击“选择”按钮,用于找平。
●选择第4、5点,点击“选择”按钮,用于旋转。
●选择最后1点,点击“选择”按钮,用于确定原点。
●选择“一次全部测量”●设定点目标半径:不小于0.5mm●选择“确定”按钮,PC-DMIS 将测定数据“最佳拟合”到标称数据,并提示“是否立即测量所有迭代法建坐标系的特征”回答“是”PC-DMIS将每测一点,提示一次,接着,PC-DMIS 检查每个测定点与标称位置的距离。
如果距离大于在点目标半径框中指定的量,PC-DMIS 将要求重新测量该点,直至所有测定点都处于“公差”范围内。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4、迭代法坐标系参数设置说明:找平- 3:至少三个选定特征。
此组特征将使平面拟合特征的质心,以建立当前工作平面法线轴的方位。
旋转-2:至少两个选定特征。
该组特征将使拟合直线特征,从而将第二个轴向旋转到该方向。
注: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倒数第二和第三个特征。
原点-1:设置原点时必须使用一个特征。
此特征组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或移动)到指定位置。
注: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特征。
全部测量至少一次:●PC-DMIS 将以DCC 模式对所有输入特征至少重新测量一次。
●它们将按照“编辑”窗口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指定的顺序来进行测量。
●PC-DMIS 将在测量特征前给出一个消息框,显示将要测量的特征。
●在接受移动之前,请确保测头能够接触指定特征而不会与零件发生碰撞。
●将不会执行在每个特征之前或之后找到的存储移动,但会执行侧头转角。
●在对所有特征测量至少一次后,对于未命中其点目标半径目标的点,将继续对特征进行重新测量。
●对于第一次用迭代法建立坐标系通常使用全部测量至少一次注:在此模式下,由于圆的位置从不改变,PC-DMIS 测量圆的次数不会多于一次。
指定元素测量:PC-DMIS 将以DCC 模式从起始标号处至少重新执行一次。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重新执行一旦完成,PC-DMIS 将重新计算坐标系,并测试所有测定输入点,检查它们是否都处于点目标半径值所指定的目标半径内。
●如果它们都处于目标半径内,则无需继续重新执行,PC-DMIS 将认为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已完成。
●如果有任何点未命中目标区域,则将按上述方法重新执行程序的相同部分。
如果未定义起始标号:●PC-DMIS 将转到组成迭代法建坐标系的第一个特征,从此处开始进行DCC 测量点目标半径:用于指定在坐标系中用作输入的测定点特征的目标半径公差。
测定输入点包括以下类型:●测定/点●自动/矢量点●自动/棱点●自动/曲面点●自动/角度点注:切勿将矢量点目标半径的值设置得太小(如 50 微米)。
许多 CMM 无法准确定位测头,使其接触极小目标上的每个测定点。
所以最好将公差设置在 0.5 毫米左右。
如果重新测量无休止地继续,则将增加该值。
实际上,PC-DMIS 会在每个矢量点、曲面点或棱点的理论位置周围设置一个柱形公差区。
此公差区的半径就是在对话框中指定的点目标半径。
点目标半径只影响测定点。
夹具公差:用于键入一个拟合公差值,PC-DMIS 将根据该值对组成迭代法坐标系的元素与其理论值进行比较,如果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特征在其指定基准轴上的误差超过此公差值,PC-DMIS 将自动转到误差标号(如果有)。
如果未提供误差标号,PC-DMIS 将显示一条错误消息,指出每个基准方向上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