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与科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大学与科学
1.1
现代大学是以1810年的柏林大学为开端
大学的产生:
1、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2、大学产生于公元12世纪左右,在西欧
3、大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4、大学产生于12世纪的原因:
(1)新兴工商业出现
(2)基督教文化在教育功能上的缺失
(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新知识开始注入欧洲 5、大学最初是人的组合体
6、城市的繁荣是建立在外来人口多的基础上
7、最早的大学: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学生的行会 8、教师的行会:
最早是1200年的巴黎大学(典型)
1.2
1、七艺:文法、逻辑、算术、音乐、天文、几何、修辞
2、文艺复兴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有关
3、人文精神开始进入大学
4、文艺复兴主义作用于社会各阶层
5、马丁路德是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耳弗大学文学硕士
6、对大学影响最大的是宗教改革
7、马丁路德写《九十五条政纲》以反抗宗教腐败 8、欧洲宗教分裂,发生宗教辩论,马丁路德胜 9、欧洲中世纪大学失去两样重要东西: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
10、学术自由指教师和学生都有研究和教学的自由 11、中世纪人们追求的是信仰,信仰高于科学 12、莱顿大学是荷兰第一所新教大学
13、英国最老大学是牛津和剑桥,受教会和政权控制 14、爱丁堡大学把学科专门化,称为不列颠的雅典 15、理性主义的科学观进入大学,打破过去经验神学的一统天下 16,宗教改革后,大学开始民族化
17、信仰-求知-科学
18、1694年成立的哈勒大学和1737年成立的哥廷根大学是由国家当局开办的
1.3
1、现代化的源生型国家中最好的大学的特点:(1)与过去神学院发展有连续性关系
(2)由私人开办
(3)校区不在首都
2、发展中国家中最好的大学的特点:
(1)一定在首都
(2)不是私立性大学
3、在首都建立全国最好的大学的目的:
(1)向社会昭示国家对教育和科学的重视
(2)便于控制社会中最出色的人才和精英
4、柏林大学模式:发展-推广-发展
5、柏林大学模式及其发展,为教育科学的发展的辩证法,留下最为典范的注释。

6、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7、18世纪末,德国已有60多所大学
(水平差)
8、大学水平差的原因:德国严重的分裂(310个邦国),邦国皇权衰落诸侯兴起,教随国定
9、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成为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第一个打击的国家。

10、拿破仑:征服一个民族最为成功的方式就是首先打击它的知识分子。

11、1807年,施行施学因-哈登堡改革(解放农奴、行会,改革部队,建立参谋部...)
12、普鲁士成为了德意志大改革的中心和领头羊。

13、普鲁士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签订《堤尔西特合约》。

1.4
1、现代化的源生型国家中最好的大学的特点:(1)与过去神学院发展有连续性关系
(2)由私人开办
(3)校区不在首都
2、发展中国家中最好的大学的特点:
(1)一定在首都
(2)不是私立性大学
3、在首都建立全国最好的大学的目的:
(1)向社会昭示国家对教育和科学的重视
(2)便于控制社会中最出色的人才和精英
4、柏林大学模式:发展-推广-发展
5、柏林大学模式及其发展,为教育科学的发展的辩证法,留下最为典范的注释。

6、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7、18世纪末,德国已有60多所大学
(水平差)
8、大学水平差的原因:德国严重的分裂(310个邦国),邦国皇权衰落诸侯兴
起,教随国定
9、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成为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第一个打击的国家。

10、拿破仑:征服一个民族最为成功的方式就是首先打击它的知识分子。

11、1807年,施行施学因-哈登堡改革(解放农奴、行会,改革部队,建立参谋部...)
12、普鲁士成为了德意志大改革的中心和领头羊。

13、普鲁士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签订《堤尔西特合约》。

1.5
1、1807年10月威廉三世召开会议,
会议议题:讨论经济困境与办教育的关系。

指出:正是由于贫穷,所以我们要办教育。

我从来没有听过,一个国家,是因
为办教育办穷了,最后办亡国的。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2、普鲁士国防部长沙恩霍斯特支持,并指出:普鲁士要想取得军事和政治组织上的世界领先地位的话,那就必须要首先有在和科学上的世界领先地位。

3、谁来领导教育革命,威廉.冯.洪堡(教育家,文学家,柏林大学奠基人,德国教育之父)
4、亚历山大.冯.洪堡,柏林大学地理学教授,为人类开辟了5个学科(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植物学)绘制了世界地图。

5、教育、大学是一种最高级的手段,唯有通过它,普鲁士才能够为自己赢得在德意志和全世界的尊重,从而取得在启蒙和教育上的,世界真正的领先地位。

——威廉.冯.洪堡
6、哲学家费希特:普鲁士的解放,取决于它能否建立起一套适合的教育体制。

在我看来,这种体制应该是国有化的体制。

以上是“国兴科教”的背景
7、理想主义:唯心主义和理想主义
8、德国古典哲学体系就是唯心主义体系
1.6
1、1977年,由于文革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2、康德是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
3、康德的论述:
(1)人不应该被当做一种手段,不应该被视为机器上的齿轮。

(2)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是由自己引导内心,是按自身意义来采取行动。

4、康德的思想基础是怎么看待人
5、费希特提出“全民教育”思想,指出:
(1)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的世界。

(2)教育首先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甚至不是为了传播知识和技能。

而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力量。

培育学生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能力和理解力。

以便使他们在目前还无法预测的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3)要教育,教育是全民族的事。

6、洪堡:提出和谐发展论。

(1)教育就是使人的状况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使人获得一种个性和特性的整体发展。

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结束的过程。

(2)人最高的价值体现就在于动物没有办法建立起一套教育制度。

7、1810年9月29号柏林大学开学,洪堡大学三原则(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现代化大学三原则】,洪堡辞职,费希特接任。

洪堡口号:为科学而生活
(柏林大学校训)
2.1
1、现代化大学和传统大学的本质区别:
(1)传统大学注重传授知识
(2)现代化大学强调研究科学,探讨真理
2、洪堡科学五原则:(解释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什么”)
(1)科学是某种还没完全得出结论的东西,没有被完全发现、完全找到的东西,它取决于人们对真理和知识永无止境的探讨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对人行为准则的不断反思。

(2)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专业方向都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思。

唯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真正区别开来。

(3 )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科学的实用性及重要意义仅仅处于第二位。

这种对真理进行的目标自由式的探求,往往可能导致最为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世界。

(4)科学是与高等院校联系在一起的。

惟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个世界的反思,才可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

(5)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
3、科学的目的:探讨真理
4、探讨科学标准:惟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
5、洪堡: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
6、威廉三世: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

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

7、人类科学发展史——一部人类的错误史
2.2
1、现代化大学的特点:以柏林大学模式为例
综合性(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一定是综合的)
2、背景:国家分裂,政治不统一,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了德国一千年
3、拿破仑拿下德国后的决策:把德国部分版图,主要是莱茵河左岸划归法国;留下奥地利和普鲁士
4拿破仑风暴后,314个邦国变为34个,组成德意志同盟称为德语世界 5、普鲁士——柏林大学;萨克森——耶拿大学;巴伐利亚——慕尼黑大学;汉堡——汉堡大学;汉诺威——哥根廷大学
求世界的真实性,探求真理 6、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要探
7、大学:无所不包,教学和研究机构
学院:传授知识运用知识,专门性
8、大学教授最高的道德义务:不断地研究不为人知的新东西;不断地实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逼近;这种对永恒的参与
2.3
1、现代化大学的特点
(1)综合性
(2)研究者的共同体,设立了科学成就的原则,开创了科学研究的原则 2、现代化的大学里,只有优秀的科学工作的研究者,才可能成为教授。

3、现代化大学对于人事的决定:
不看——家庭背景、个人出身、个人口才、个人写作能力、个人演讲技巧 4、做教授的要求:研究的独立性、研究的独创性、研究的成功 5、年轻人怎么成为教
授:献身于科学——感于向已形成的舆论挑战,必须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
6、人类科学发展史上,那些最为重要的前沿性的突破,往往是年轻完成的。

7、在德国,只有正教授才能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

在西方国家教授不可以同时担任官职。

8、德国设立的科学基金都是为年轻人提供的
2.4
1、现代化大学用人体制的基本原则:教师队伍必须来自各校的佼佼者组成
2、德国教授筛选:必须有5位同行鉴别
3、评审委员会委员要求:与申请人不同校、与申请人无师承关系、与申请人无同学关系、与申请人无科研合作关系
4、流动程序:任何人在大学里职称上升一等,必须离开原有的学校,到另外一所学校任职
5、终身一贯制,又称近亲繁殖,中国普遍,
6、德国教授岗位体制的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人必须有移位;保证了每个教授和同行都是非常简单的关系
7、世界上最多教授的国家:中国
8、德国一个学校要想设置一个教授的岗位,必须要开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任何一个学科的专业方向上,只能设置一名教授。

2.5
1、现代化大学的第三个特点:现代化大学成为了民族人才的收容所
2、柏林大学生物学家奥普和维尔科夫反对普鲁士的专政而受到柏林大学驱逐,去到巴伐利亚,聘为慕尼黑大学教授
3、德意志同盟政局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政局
4、柏林大学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德国第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着,神学院教授,青年黑格尔派随其转向哲学系
5、国家和社会对学者个人的压力促进了学者的流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
6、德国的大学是人才的收容所
7、容克贵族源于16世纪,二战后基本消亡
8、凡是贵族子弟,在与他人成绩相当的情况下,国家用人单位,特别是通向社会的领导部门,在录取时有优先权。

9、通向社会领导岗位的入口,由于贵族优先权的存在而受到限制。

10、1901-1933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德国人拿到31个,犹太人血统的有10个。

11、1901-2001年,犹太血统获诺贝尔奖的有138人非犹太血统中法国人获奖最多
2.6
1、现代化的大学特点之四:现代化的大学开创教授治校的先河
2、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时,国家取代教会,成为大学的财政支持者
3、大学是国家的文化代表
4、国家在充当大学的财政资助者的同时并不以此作为条件来干涉教育领域的事务
5、德国大学校长是由全体教授投票产生
6、教学和科研的独立和自由被奉为大学和科学最基本的保障的前提
7、在中国,一切资源和好处都会向头衔中带“长”的人倾斜
8、中国大学仍未摆脱“读书做官”和“官本位”的传统
9、中国大学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搞教研,搞教学
10、德国大具有严格的退休制度,67岁必须退休
11、第一个诺贝尔获得者是德国的伦琴
12、日本汤川秀树28岁发现介子理论
13、自然科学家做出诺贝尔奖的平均年龄是37.6岁,菲尔斯奖不授予40岁以上的
2.7
1、西方评价中国院士制度是“爬上岸后投来的救生圈”。

2、现代化的大学要实行严格的退休制度,并要用制度来保障。

3、德国现代化大学的特点之九:大学教授体现了民族科学精英的价值地位。

4、19世纪,教授的工资总数达到1500塔勒。

5、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称:德国最受人尊重的人是大学教授。

6、教授的生活水平与德国的联邦制有关系。

7、威廉三世:经济上的压迫感,是会影响到我们教授们的思考的。

8、德国的大学教授,不仅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有着充分的学术自由。

9、学术自由不仅体现在研究的自由上,同时也体现在教学的自由上。

10、德国教授的权利:任意的开课权
11、德国教授67岁必须退休,德国教授的开课量是有规定的
12、德国的大学教授绝不允许办公司,搞创收(德国眼里是不务正业)。

2.8
1、德国的大学教授的科研经费是有保障的。

2、德国大学教授,待遇好,科研经费不愁而且每个月都有工资。

3、卡拉扬被授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名誉教授
4、现代化大学的特点之十:国家政府要求大学教授远离社会实际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5、科学的自由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彼岸的自由
6、由于德国的大学教授,本身就和社会的实际政治经济利益分隔,因而能够在大专院校的圈子里形成特殊的氛围。

7、学者和官员的阶层特殊:(1)本身不占有生产资料(2)具有把个人利益与社会的总体利益加以平衡和协调的功能。

8、学者是思想库,官员是执行者
9、社会保险制度、国家福利,国家方案和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是大学教授为克服专制的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来的
10、社会福利保险制度是由柏林大学教授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
3.1
1、中国发展的阶段,类似于19世纪德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状态。

2、现代化的大学培养民族的科学精英,培养民族的科技竞争力的场所。

3、入学动机决定于入学制度、学习生活、学校相关的社会的环境
4、德国现代化的大学要求学生入学要有一种新的动机。

5、中国学生都在为谋生而学习,选专业主要考虑实用性
6、德国人把学习作为国家公民的义务
7、现代化国家公民必须履行三大义务:纳税、服役、接受教育 8、为什么德国人把接受教育作为义务而中国人把接受教育是为谋生, 中国的问题不光是人口太多,更重要的是人口质量
9、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实用主义,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伦理学
3.2
1、中国人敬菩萨,背后有实用主义的目的。

2、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真正的宗教情结,但有迷信的思想,有不信宗教信迷信的特点。

3、中国教育从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教育
4、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远离劳动,中国人读书是为了做官
5、中国教育产业化,教育的代价让普通百姓不堪重负,中国的教育成本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6、中国最火专业是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学
7、中国大学最多的专业是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学
3.3
1、德国传统文化为基督教文化,特点是研究神,有宗教情结
2、德国人像信奉宗教一样信仰科学
3、西方启动现代化注重的内容包括创造力的个性、创造性的劳动力和个人能动力
4、从普通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职业高校最高文凭是学士,专门学院最高是硕士,人文中学通向大学,最高是博士
5、西方考试制度是像中国学习的
6、近代以前西方社会有着严密的等级制度
7、德国采取教育的“三轨制”
8、德国人把读书作为培养公民的国家义务责任感
9、德国的社会风气:为科学而科学,为受教育而受教育,为艺术而艺术 10、学校里要学的是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能力和理解力 11、爱因斯坦担心:务实的事项习惯对人类互相体谅的窒息 12、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取决于他的自由的全面的自我辨别力
3.4
1、爱因斯坦:为谋生而学习,会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

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取决于他的自由的全面的自我辨别力,它的培养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

2、中国的考试制度不允许年轻人犯任何错误
3、西方的大学越好收费越贵,越差收费越便宜。

中国是倒过来的。

4、正常的文明化应该是各种生活水平当中的孩子都要向最高的生活水平的生活方式靠齐,而现实出现的是相反的潮流。

5、德国三轨制分为六年制、八年制和九年制
6、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博士学位
7、德国大学入学条件:人文中学的文凭和大学有注册名额
3.5
1、德国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
2、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3、德国大学生不需要父母负担费用,读书不要钱甚至还有补助
4、德国大学图书馆也是市民的图书馆
5、德国人文中学相当于中国的普通高中
6、德国学生属于国家所有
7、德国大学采取学分制
8、聊城大学——拥有”世界的一门“的校门
4.1
1、哥廷根大学于1737年英国乔治二世下令建立
2、哥廷根大学创办人闵希豪森毕业于哈勒大学
3、哥廷根大学全称”乔治-奥古斯特-哥廷根大学
4、数学家高斯、黎曼和奥地利宰相梅特涅和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毕业于哥廷根大学
5、哥廷根大学的王牌学科是数学
6、三大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
7、1900-1933年进入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8、十大名校:英国剑桥、美国哈佛、美国哥伦比亚、德国柏林、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美国芝加哥、德国哥廷根、英国牛津、美国加州伯克利分院 9、哥廷根大学产生了45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
10、1871年德帝国统一,把柏林大学建设成为全德国的教育和科学中心的计划启动。

大力扶植柏林大学,改变了德国的教育体制。

哥廷根大学的优势地位动摇11、教授岗位的设立权依赖于学校能否开辟出新的学科专业方向 12、对哥廷根大学产生影响最大的事情:
1871年的普法战争
13、哥廷根大学遭冷遇的原因:带有一种英国文化的痕迹;具有传统优势的地方性的大学
14、限制哥廷根大学发展的方式:减少经费、限制增设教授的权利 15、1866年-1886年,哥廷根大学的文科教授集团没有增加一名教授
4.2
1、70到80年代,普鲁士当局掀起教授岗位的设立浪潮。

2、柏林大学增加18名教授,其中文科8名,自然科学10名
3、哥廷根大学埃及学被撤销,最晚设立音乐学和外国语言文学
4、哥廷根大学优势地位下滑特别是文科优势地位,1914年完全下滑
5、1881年,柏林大学占据德国最好位置特别是在人文科学上
6、1887年哥廷根大学建校150周年
7、1886年哥廷根大学获得归并后以来第一个文科教授资格,全世界第一个图书馆学的教授岗位,标志普鲁士教育部结束了在文科领域当中歧视、冷落哥廷根
8、1914年哥廷根大学文科教授36名,柏林大学文科教授48名
9、哥廷根大学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实力比较强,全国排第三
10、1866年以后50年的发展,哥廷根大学的文科教授的集团的人数只增加了5名。

11、1914年哥廷根大学自然科学教授48名,拥有最强的自然科学教授集团
12、数学家克莱因面临的国际环境:1873年德国出现一场经济萧条
4.3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程师发起的。

1893年世界博览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
2、克莱因:科学对生产技术的指导意义不仅无可怀疑,而且责任重大,它必将开辟出一个新的工业体系。

他对美国高校将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大伟赞赏。

3、发展应用科学必将自然科学学科发展上的一个新方向~科学对于生产技术的指导意义不仅无可怀疑,而且责任重大,它必将开辟出一个新的工业体系。

4、德国大学的自然科学却仍然只是在“哲学统一王国”中承担者解释世界的任务。

5、科学的任务显然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认知并改造世界。

6、德国思想中,应用型的学科没有科学的重要性大
7、哲学是科学之王,典型的德国模式
8、最早在哥廷根建立数学、天文、物理学、化学、技术、机械学院 9、克莱因原则:数学必须与实际应用保持密切的关系…数学必须与其他科学,与社会建立一种积极的互惠的关系
10、最早的科学基金会是1898年哥廷根协会的建立
11、世界六大学科:物理化学、电化学、地球物理学、应用数学、应用机械学、应用电子学
12、哥廷根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将科学重心从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转移的大学。

13、德国的大学的教授流动率越低,这所大学的地位和威望越高 \
4.4
1、1866年-1914年,28%的人文科学教授和
34%的自然科学教授离开哥廷根大学
2、哥廷根大学教授迁移率底反映了教授和学者们对哥根廷大学的喜爱
3、哥廷根大学的教授从不轻易地接受一所大学的聘书,即使是柏林大学的聘书也不例外。

——
鲁道夫*斯门德《柏林弗里德希*威廉大学》
4、哥廷根大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
5、德帝国时代哥廷根是普鲁士官僚主义气息最少的一座城市。

6、对待那些退职的教授,也像对待亲王一样,他们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

——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7、哥廷根大学马路以科学家命名
8、故乡在尼斯堡的有:康德、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
9、哥廷根大学典型的工作型大学
10、在哥廷根,人们是最不容易从工作中抽身出来的。

——奥托*瓦拉赫
4.5
1.依尔林是法学家
2、“可是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出自依尔法《致友人的信》
3、哥廷根大学综合排名第三,在柏林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之后德国大学分4级:入门型
大学、一般上升型大学、著名上升型大学,终点型大学 4、本-戴维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德国教育进行研究
5、哥廷根大学拥有仅次于柏林大学的世界第二大教授集团,拥有最强质量最高的自然科学教授集团
4.6
1、德国自然科学领域存在着一种人才流动、自由竞争的局面
2、到1933年哥廷根大学成为自然科学领域里一流的大学
3、哥廷根大学被称为数学的麦加
4、美国“曼哈顿计划”是由一群流亡的科学家执行
5、1933年以前哥廷根大学有世界上最好的数学
6、建立“雅利安物理学”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是斯塔克
7、马克思波恩被称为量子理论的关门人
8、奥托*瓦拉赫是哥根廷大学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4.7
1、克莱因美国芝加哥之行以及回国后的积极倡议是哥根廷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非常关键性原因。

2、柏林大学模式,四大学院:哲学、神学、医学、法学,强调哲学学科对其他学科的统治地位
3、纯科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严格界限是规定的。

4、哥根廷大学的特殊条件:拥有数学研究上的雄厚根基以及自然科学上的长期积累的成就
5、哥廷根大学最突出的是数学
6、马克思“凡不能用数学加以证明的不能说是科学
7、被称为科学的神经的学科是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