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试题库
刑法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6c0a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6.png)
刑法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的要素?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没有预见,并且轻信能够避免C.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有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C.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D. 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而采取的防卫行为答案:D4.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预备D. 犯罪中止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犯罪未遂?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B.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C.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内的原因而未得逞D.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答案:C6.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数罪并罚?A.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B.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C.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D.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答案:C7.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累犯?A.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之罪的C.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但是情节较轻的D.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并且前罪和后罪属于同一类罪行的答案:B8.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自首?A.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B.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C.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追诉前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追诉后,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立功?A.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B.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C.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D. 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不属实的答案:D10.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缓刑?A.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B. 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C.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并且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e29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1.png)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刑罚从重原则答案:D2.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故意杀人答案:C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犯罪行为可以适用缓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C. 贪污数额较大D. 盗窃数额较小且初犯答案:D4.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5.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可以是直接正犯、教唆犯或帮助犯C. 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必须都是直接正犯D. 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可以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依照法律定罪处罚。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公民的法律预期性,防止司法擅断,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什么是“犯罪的主观方面”?请举例说明。
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
例如,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就是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仍然实施该行为。
3.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8601e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7.png)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轻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3. 下列行为中,哪一个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D. 因紧急避险而造成损害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利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A. 教唆犯B. 帮助犯C. 从犯D. 单独犯罪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执行的制度?A. 减刑B. 假释C. 缓刑D. 罚金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重原则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警告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BD15.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43b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f.png)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甲在公共场合故意放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放火罪D. 盗窃罪答案:C3. 乙在没有得到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人汽车开走,乙的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侵占罪C. 诈骗罪D. 抢劫罪答案:A4. 丙因过失造成他人重伤,丙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故意杀人罪D. 抢劫罪答案:B5. 丁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人,丁的行为:A. 构成故意伤害罪B. 构成过失伤害罪C. 不构成犯罪D. 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意外D. 无罪答案:A, B2.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持刀攻击时,反击致乙受伤B. 丙在看到丁偷窃他人财物时,将其制服C. 戊在被己追赶时,逃跑途中不慎将己撞倒D. 庚在被辛抢劫时,用随身携带的防身器械反击答案:A, 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答案:A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视为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 B, D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故意用毒药毒死乙B. 丙在与丁争吵后,用棍棒将丁打死C. 戊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将己打死D. 庚在自卫过程中,不慎将辛打死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4b654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4.png)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 犯罪B. 违法C. 违纪D. 侵权2. 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刑事责任。
A. 不负B. 应当负C. 可以负D. 减轻4.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
A.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B.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D. 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5.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6.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A.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 甲给监察委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7.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 14 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B. 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C. 14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D. 不满14 周岁8.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 可以不执行B. 不同种类的附加刑分别执行C. 只执行主刑D. 种类相同的附加刑合并执行9. 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主要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 以上都是10. 下列不属于继续犯的是()。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诈骗罪D. 窝藏罪11. 下列犯罪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f1d0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b.png)
刑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的阶级本质是由()决定的。
A.执政党的性质B.政体C.国家的阶级本质D.国体2. 《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处。
"这一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述的情况是()。
A.前段的例外B.前段的递进C.对前段的补充D.对前段的限制3.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主客观相一致B.罪责自负C.罪责刑相适应D.刑法人道主义4. 我国现行刑法一共是()条。
A 192条B 452条C 189条D 552条5.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A.适用我国刑法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6. 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7.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犯罪的阶级性8.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9. 犯罪的直接故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C.认识到并希望发生D.明知并希望发生10.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
A.可以负刑事责任B.必须负刑事责任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11. 甲盗得某单位价值100万元的汽车一辆,后因害怕法律的制裁而主动将汽车还给该单位。
甲的行为( )。
A.可以不以犯罪论处B.构成盗窃罪(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犯罪既遂)D.构成盗窃罪(犯罪既遂),可以参照犯罪中止处理12. 甲乙二人共同开枪杀丙。
刑法学试题
![刑法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686311cc7931b765ce1514.png)
《刑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D、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况不予追究()A、最低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B、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C、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D、最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3、在下列人群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A、无辨认能力和无控制能力的人B、醉酒的人C、未满16周岁的人D、又聋又哑的人4、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区分的标准是()A、认识因素不同B、意志因素不同C、危害结果在定罪中的作用不同D、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均不同5、无蓬汽车司机开车时眼睛被突然刮来的沙粒迷住失去对方向盘的控制,将正在路边行走的乙撞死。
甲的行为是()A、交通肇事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玩忽职守罪D、意外事件6、故意杀人罪属于()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罪D、状态犯7、甲和乙有私仇,一次与乙路遇时扬言:“你等着,早晚我要废了你。
”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着手C、犯罪表示D、犯罪未遂8、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B、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C、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D、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9、犯罪未遂发生()A、犯意表示时B、犯罪的准备阶段C、犯罪着手以后D、犯罪行为完成以后10、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容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
甲的行为属于()A、结合犯B、吸收犯C、结果加重犯D、想象竞合犯11、紧急避险所保全的利益()A、应当大于受损害的利益B、应当小于受损害的利益C、应当小于或者等于受损害利益D、应当等于受损害利益12、下列强制方法中属于财产刑的是()A、罚款B、查封、冻结财产C、追缴赃款、赃物D、没收财产13、下列刑种中不属于主刑的是()A、管制B、拘役C、罚金D、有期徒刑14、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处,执行机关是()A、劳改机关B、公安机关C、检察机关D、群众监督机构15、甲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8年,执行5年后,又发现其服刑前还犯有盗窃罪,应判有期徒刑6年。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3fb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0.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4.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犯罪行为不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答案:C5.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A. 是B. 否C. 视情况而定D. 部分构成犯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A. 盗窃B. 诈骗C. 故意伤害D. 非法拘禁答案:ABCD7. 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哪些?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答案:ABCD8.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犯罪未遂答案:ABCD9.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哪些?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没收财产D. 驱逐出境答案:ABCD10.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犯罪?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意外事件答案:ABD三、判断题11.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2.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1c5d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1.png)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刑法中关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无过错犯罪D. 间接故意犯罪答案:C二、判断题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误)2.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在量刑上没有区别。
(错误)3. 犯罪中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采取制止行为,造成侵害者损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什么是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答案: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达到了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要求。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构成要件的全部要求。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在公园内发现一名小孩在玩耍时不慎落水,甲见状立即跳入水中将小孩救起。
在救助过程中,甲不慎将小孩的手表弄丢。
事后,小孩的家长要求甲赔偿手表损失。
问题:甲是否需要对手表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答案:根据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其目的是为了救助落水的小孩,保护小孩的人身安全。
在正当防卫过程中,甲不慎将手表弄丢,属于正当防卫过程中的意外损失,甲不需要对手表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
刑法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31c79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6.png)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民法B. 行政法C. 刑法D. 宪法答案:C2.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无罪推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答案:B3.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A. 社会危害性B. 行政违法性C. 道德败坏性D. 经济破坏性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5.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个罪名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A. 故意杀人罪B. 非法拘禁罪C. 贪污罪D. 故意伤害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A. 购买犯罪工具B. 制造犯罪机会C. 实施犯罪行为D. 为犯罪制造条件答案:ABD7. 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哪些?A. 存在不法侵害B. 侵害正在进行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答案:ABD8.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犯罪中止?A.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B. 犯罪分子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犯罪分子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D. 犯罪分子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9. 简述刑罚的种类。
答案: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0. 什么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甲在一次争吵中,故意将乙推入河中,导致乙溺水身亡。
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12. 乙在没有驾驶证的情况下,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导致行人丙受伤。
乙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答案:乙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刑法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48e7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9.png)
刑法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非法占用耕地答案:C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是指:A. 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B. 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C. 已经完成犯罪行为D. 为实施犯罪行为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答案:D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巨大D.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A. 甲指使乙去盗窃B. 丙为甲提供盗窃工具C. 丁帮助甲销赃D. 戊单独实施盗窃行为答案:A, B, C2.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在于:A. 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都是犯罪D.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量刑上没有区别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尚未造成犯罪结果的行为。
(错误)2.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3.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追诉时效,一般犯罪为5年,重罪为10年,特别重大的犯罪为20年。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的法律规定。
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尚未实施犯罪,但已经构成犯罪预备,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cdc07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0c.png)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6. 刑法规定的“过失”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B7.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答案:C8.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D9. 刑法中规定的“紧急避险”是指?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故意采取的紧急行为C.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采取的紧急行为D.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故意不采取的紧急行为答案:A10.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预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些项?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 犯罪结果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D3.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在于?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AB4.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答案:BC5.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2。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3b69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0.png)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中所指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A. 有预见性B. 有意识性C. 有计划性D. 有目的性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B.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不法侵害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D. 防卫行为是在不法侵害进行时进行的3.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4.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犯罪形式B.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D. 共同犯罪中,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5.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犯罪后又犯罪的人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人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D. 被判处死刑的罪犯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不再危害社会D. 所有以上情形7. 下列关于自首的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A. 犯罪嫌疑人自愿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C. 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调查、侦查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尚未被掌握的罪行的,是自首D. 所有以上情形8. 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缓期执行”是指:A.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立即执行B.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两年内不执行死刑C.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缓期两年执行,但在此期间如有故意犯罪,将执行死刑D. 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后缓期两年执行,两年期满后自动改判为无期徒刑9. 下列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受害人向犯罪嫌疑人提起的民事诉讼B.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诉讼开始后提起C.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与刑事判决是独立的D.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提高受害人获得赔偿的机会10.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没收财产”是指:A. 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B. 没收犯罪分子非法所得的财产C. 没收犯罪分子及其家庭成员的所有财产D. 没收犯罪分子用于犯罪的财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分子自愿放弃犯罪B.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意外情况而停止犯罪C.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被抓获而停止犯罪D.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停止犯罪12.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自首”包括哪些情形?A. 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C. 犯罪嫌疑人在司法机关调查、侦查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尚未被掌握的罪行D. 犯罪嫌疑人在审判过程中,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13.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立功?A. 犯罪嫌疑人揭发其他犯罪分子的罪行B. 犯罪嫌疑人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C. 犯罪嫌疑人阻止他人犯罪D. 犯罪嫌疑人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14.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不再危害社会D. 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刑期不满三年15.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累犯?A. 犯罪后又犯罪的人B.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刑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
![刑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53629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8.png)
《刑法学》题库考试复习题1.名词解释(60题)2.刑法的溯及力3.犯罪客体4.犯罪故意5.意外事件6.主犯7.继续犯8.防卫过当9.拘役10.罚金11.立功12.追诉时效13.分裂国家罪14.破坏交通工具罪15.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6.保险诈骗罪17.诬告陷害罪18.抢夺罪19.医疗事故罪2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21.徇私枉法罪22.刑事责任23.刑事责任能力24.法律认识错误25.犯罪预备26.犯罪集团27.连续犯28.避险过当29.特殊预防30.管制31.赦免32.重大责任事故罪33.伪造货币罪34.假冒注册商标罪35.侵犯商业秘密罪36.刑讯逼供罪37.重婚罪38.窝藏、包庇罪39.赌博罪40.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41.私分国有资产罪42.广义刑法43.基本的犯罪构成44.身份犯45.不可抗力46.事实认识错误47.犯罪既遂48.必要的共同犯罪49.没收财产50.量刑情节51.罪状52.间谍罪5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54.妨害信用卡管理罪55.偷税罪56.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57.贷款诈骗罪58.虐待罪59.招摇撞骗罪60.组织卖淫罪61.私放在押人员罪一、简答题(共40题)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的特征有哪些?2.简述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3.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4.简述教唆犯的条件。
5.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6.简述想象竞合犯的成立条件和处断原则。
7.简述累犯的构成条件。
8.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和特征。
9.简述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
10.简述侵犯著作权罪的特征。
11.简述故意杀人罪的特征。
12.简述遗弃罪的特征。
13.简述侵占罪的特征。
14.简述妨害公务罪的特征。
15.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16.简述不作为的条件。
17.简述我国刑法关于精神障碍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18.简述单位犯罪处罚的基本原则。
19.如何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20.简述结果加重犯的特征。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1f913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1.png)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故意C. 犯罪结果D. 犯罪动机答案:D2. 甲因不满乙的批评,故意将乙打成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故意杀人罪C. 故意毁坏财物罪D. 非法拘禁罪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A. 行为人年满18周岁B. 行为人患有精神疾病,但在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C. 行为人未满16周岁D. 行为人醉酒后犯罪答案:C4.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B.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反击C.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安全,对正在进行的暴力行为进行反击D. 为了报复,对已经停止侵害行为的人进行攻击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答案:D6. 行为人甲因疏忽大意,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
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D. 非法经营罪答案:C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携带武器入境B. 非法携带毒品入境C. 非法携带珍贵文物出境D. 非法携带动植物入境答案:B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A.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他人个人信息B. 非法使用他人个人信息C. 非法泄露他人个人信息D. 非法篡改他人个人信息答案:A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活动B.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一般性经营活动C.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非经营性活动D.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公益性质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杀害他人B. 故意伤害他人致死C. 故意放火致人死亡D. 故意投毒致人死亡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A. 未经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B.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C.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债券D. 未经批准,擅自吸收公众存款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A. 以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B. 以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C. 以威胁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D. 以利诱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答案:A, B14.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侵犯著作权罪?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作品B.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作品C.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出租其作品D.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活动B.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非法经营活动C.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限制经营活动D.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禁止经营活动答案:A,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学考试试题
![刑法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643a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1.png)
刑法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是指:A. 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B.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C. 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D. 违反国家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故意、过失和无过错3.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的是: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行为和结果D. 犯罪行为或结果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客体是:A. 社会B. 国家C. 社会公共利益D. 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5. 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是: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2.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
()4.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因意外原因未能完成。
()5. 犯罪的主观方面只包括故意,不包括过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的法律规定。
2. 阐述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一:张某因与李某有矛盾,计划在李某回家必经之路上设伏。
张某准备了刀具,并在李某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待。
但张某在实施过程中,因害怕被抓获而放弃。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属于哪种犯罪形态?案例二:王某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汽车撞伤了行人,造成行人重伤。
王某事后表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属于哪种犯罪形态?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请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论述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统一性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六、附加题(每题5分,不计入总分)1. 请列举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几种特殊类型的犯罪。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cfa7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d.png)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常识判断题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刑法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B. 刑法主要用于处理民事纠纷C. 刑法只适用于成年人D. 刑法不包括治安管理的规范答案:A. 刑法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追溯溯及罪刑不清C. 刑罚个别化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B. 追溯溯及罪刑不清3.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犯罪构成要件:(选择所有正确答案)A. 主体B. 客体C. 行为D. 结果答案:A. 主体 C. 行为 D. 结果二、问答题1. 列举刑法中的三个基本原则,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也称法无定罪,即法律规定的犯罪与刑罚,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依据,个人不能随意创立罪名或刑罚。
这一原则保障了个人的法律权益。
- 刑罚个别化原则:刑罚应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对不同犯罪个体进行个别的量刑和教育改造,旨在达到惩罚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犯罪需要受到相应的刑罚,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该原则既要求刑罚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要根据犯罪的性质和程度进行合理的刑事制裁。
2. 按照我国刑法,什么是自首,自首有哪些法律效果?答案:自首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已经确定的犯罪人员,主动向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是对犯罪行为的认罪态度,体现了犯罪人员对自己行为的悔过和悔罪。
自首的法律效果主要包括:- 从轻处罚:自首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对犯罪人可以减轻刑事处罚。
- 免除处罚:在某些道义罪和轻罪的情况下,自首可免除刑事处罚。
- 不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及一般刑事责任的自首人员,可以不再追究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审理,证明该人具备自首情节,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1. 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情节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吗?为什么?答案:是的,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对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或已经确定的犯罪人员,依法应当从轻处罚。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6dfc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0.png)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B. 免责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禁止追溯溯及不利追溯原则答:B. 免责原则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A. 主观方面的故意B. 客观方面的犯罪事实C. 社会危害性D. 合法性要求答:D. 合法性要求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限制条件?A. 即时性B. 必要性C. 对等性D. 紧急性答:C. 对等性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犯罪教唆的构成要件?A. 故意指使他人犯罪B. 他人接受并实施犯罪行为C. 构成犯罪的行为已经开始D. 犯罪意图答:C. 构成犯罪的行为已经开始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 具体的危险行为C. 违法占有D. 故意行为答:B. 具体的危险行为二、判断题1. 同一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只能构成一个罪名。
答:错误,同一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罪名。
2.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上规定的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答:正确。
3. 协助犯罪行为的人要承担与实施犯罪相同的刑事责任。
答:错误,协助犯罪的人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
4. 急迫危险状态下的不法侵害行为可以免责。
答:正确。
5. 某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同时也被判处没收个人财产,这是刑罚的刑法所确定的组成部分。
答:错误,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三、案例分析某市发生一起意图杀人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持刀将他人捅伤,致对方重伤。
根据案件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1. 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为什么?答: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
根据案件描述,张某持刀将他人捅伤,表明他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和主观故意。
2.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谋杀罪?为什么?答:张某的行为构成谋杀罪。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谋杀罪,而张某持刀捅伤他人致重伤,符合谋杀罪的构成要件。
四、案例分析某公司员工小明因工作压力过大,无法承受,于是在办公室内将一本助理经理留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盗走。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4510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9.png)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答案:C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A. 行为B. 行为人的主观过错B.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D. 行为人的性别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权利D. 为了保护本人的财产权利答案:B4.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争吵而推倒对方,导致对方死亡B. 因误将他人当作动物而射击C. 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D. 因自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刑法中的“从轻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 B, C7.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自行停止C.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被他人阻止D.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因意外原因停止答案:B, D8.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刑罚的执行?A. 犯罪人的认罪态度B. 犯罪人的悔罪表现C. 犯罪人的身体状况D. 犯罪人的经济状况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自首的规定。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其犯罪事实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试题库
——判断正误部分》
1、王某、张某与李某素有仇隙。
某日,王某持刀追杀李某,眼见李某逃脱,此时张某在暗中将李绊倒后即跑开,王某只当李自己摔倒,上前将李某砍成重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罪。
()
2、申请公司登记的人,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的均构成犯罪。
()
3、对于犯有贩卖毒品罪的被告人,只要其有立功表现即使不具备自首情节,也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4、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
()
5、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
6、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适用。
()
7、追诉时效中的“犯罪之日”,即指犯罪成立之日。
()
8、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是审判前被羁押时怀孕而审判时已经分娩的妇女,可以适用死刑。
()
9、犯罪的特殊主体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
10、牵连犯一律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罚。
()
1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同种数罪,一律不实行数罪并罚。
()
12、被诱骗和胁迫参加犯罪的,构成胁从犯。
()
13、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
14、无期徒刑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天。
()
15、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构成犯罪。
()
16、凡是司法机关都可以运用和实施刑罚。
()
17、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同种罪行的,应以自首论。
()
18、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附加刑仍需执行。
()
19、牵连犯一律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罚。
()
20、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同种数罪,一律不实行数罪并罚。
()
21、被诱骗和胁迫参加犯罪的,构成胁从犯。
()
22、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
23、无期徒刑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天。
()
24、凡是作为犯罪都是出于故意,而不作为犯罪都是出于过失。
()
25、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6、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对危害结果的明知只限于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
27、对犯罪的外国人,应当予以驱逐出境。
()
28、在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
29、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根据刑法规定,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
30、凡单位犯罪,都是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也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31、武装掩护走私的,应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
32、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
33、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34、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诈骗罪,均为结果犯。
()
35、为索取赌债而将他人拘禁起来的行为,定绑架罪。
()
36、李某为15岁的初二男生,某日被人贩张某拐到外省,卖于当地农村一户人家。
张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
37、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为绑架罪。
()
38、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为盗窃罪。
()
39、为贪污犯提供资金帐户以帮助洗钱的行为,可能构成洗钱罪。
()
40、卖淫行为在我国可以构成卖淫罪。
()
41、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
42、报复陷害罪的对象仅限于控告人、举报人、申诉人。
()
43、刑讯逼供致人重伤的,是刑讯逼供罪的加重情节。
()
44、在自动柜员机上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
45、交通肇事罪行为人是故意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本罪的主观心态为犯罪故意。
()
46、不能透支的借记卡,也属于刑法上的信用卡相关犯罪中的信用卡范围。
()
47、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保险金的,以保险诈骗罪从重论处。
()
48、携带假枪抢劫的行为,属于“持枪抢劫”。
()
49、走私淫秽物品罪的行为人,走私时不需要任何犯罪目的。
()
50、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只限于证人、记录人、翻译人。
()
51、偷税罪的处罚标准既要考虑偷税数额,又要考虑其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
()
52、射击队员碍于情面将枪借给朋友,约定三日后归还。
三日后,朋友还枪,且未发生事故。
该射击队员的出借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
53、警察孙某以自己的配枪作质押,向他人借钱,该行为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
()
54、对贪污罪与受贿罪的量刑,有相同的犯罪数额情节标准。
()
55、盗窃犯罪人将自己偷来的财物卖出,则构成销售赃物罪。
()
56、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有法院执行。
()
57、如果被教唆者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犯罪,对于教唆犯,可以免除处罚。
()
58、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只能独立适用驱逐出境。
()
59、判处罚金,应主要根据犯罪人的经济状况决定罚金数额。
()
60、犯罪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