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必修1

39°56′(40°)N (1) 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经度是__________ 105°E 。
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出该地的纬度是 39°56′。利用地方时计算经度:已知北京时 间为13时,求地方时12时地方的经度是多少? 120°E-15°=105°E。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 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 下列各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 的大小:H=90°-| 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见上图),某房居 φ-δ|, 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 tan35°≈0.7 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 tan45°=1 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 tan60°≈1.732 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C )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 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 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楼间 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B ) A 20米 B 30米 C 40米 D 50米
b tanh a
A
B
C
66 °34′N
23°26′N

23°26′s
66 °34′S
夏至
冬至
春、秋分
总结
66 °34′N
23°26′N

23°26′s
66 °34′S
影子向北
影子向南
66 °34′N
23°26′N

23°26′s
66 °34′S
影子向北
影子向南
66 °34′N
23°26′N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湘教版湖南专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湘教版湖南专用)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建筑设计与布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因此在 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合理布局建筑朝向和间距。
太阳能利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太阳能的接收量,从而影响太阳能 发电和供暖等技术的效率。
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 能量平衡,进而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 衍,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假设某地纬度为40度,当太阳直射点在20度北回归线上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 度角为70度。
03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导 致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异常。
季节更替
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形成 四季更替的现象。
时间变化
在相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北半球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 季则最小。
昼夜变化
在极昼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随昼夜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在北极的夏季,白天时间较长,正午太 阳高度较大;而在南极的夏季,白天时间较短,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02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理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用于测量太阳光投影长 度,帮助确定太阳高度。
记录本和笔
用于记录观测数据和绘 制太阳高度变化图。
观测方法与步骤
1. 选择一个开阔的观测地 点,确保没有遮挡物影响 观测。
3. 使用角度计测量太阳光 与地面的角度,即太阳高 度。
2. 使用望远镜观察太阳, 记录下正午时分太阳的位 置。
4. 使用日影器测量太阳光 投影长度,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与分析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一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
• 怎样比较全球各纬度的太阳 高度角?
比较正午太阳高度角
A B
C D
夏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夏至


日:




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不同同纬纬度度的的太太阳阳高高度度角角((冬冬至至)冬 至) 日 : 由 南 回 归 线 向 南 北 两 极 递 减
春不秋同二分纬:由度赤的道向太南阳北两高极度递减角(春秋分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春秋分)
( B)
A 20米 B 30米
C 40米 D 50米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规 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已知A点为45 °N,求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已知D点为30 °S,求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A B
D
A B
D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 H=90 °-纬度差(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 间的纬度差)
(1) 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 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冬至日 春分日
(2) 该学校大约位于 ( )
A. 21.5°N
B. 21.5°S
C. 45°N
D. 45°S
(1) 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
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D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冬至日

最新高中地理 1.3地球运动之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其应用 湘教版必修1高一讲学课件

最新高中地理 1.3地球运动之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其应用 湘教版必修1高一讲学课件
38
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备案流程(国家)
39
异地就医备案
– 参保地经办机构应根据本地规定为参保人员办理异 地就医备案手续,建立异地安置人员库并实现动态 管理。
– 参保地经办机构将异地就医人员信息上报至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部级经 办机构),形成全国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库,供就医 地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获取异地就医参保人员 信息。
角的范是围最应多该控的制。在那大么于在90安°-装最太大阳太阳能高集度热角板,时小应于9该0°注-意最 小太阳什高么度呢角。?
集 热
阳 光

请思考下列现象与正午太阳 高度之间有何关系。
拓展迁移
两楼现之象间二的:间楼距房可之以间用的正最午小太楼阳间高距度要角求的在余正切午值的乘时 以楼候房后的面高楼度房计的算底。层而的最屋小内楼有间阳距光应进该入采。用那当么地,最最 小正小午楼太间阳距高怎度样角计进算行?计算。
《关于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 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有关问题的通
知》中的注意要点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参保人员在京 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流程规
范(试行) 北京参保人去异地转外就医直接结算备
案登记业务
45
(一)《通知》中的注意要点
执行规则:外埠参保人员跨省在北京异地就医住院 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执行北京相关流程。本市参保人 员在异地住院就医直接结算执行就医地相关流程 ;北 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 用直接结算备案登记执行北京相关流程。 参保人员:本通知适用于已办理跨省(直辖市、自 治区)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登记备案的外 埠参保人员,在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 医住院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本市参保人员跨省异地 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需持社会保障卡预先在 本市经办机构办理备案。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洛阳(112°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 行了改造(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 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1、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 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 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B ) A.23°26′ B.35° C.66°34′ D.55°
2、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 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C )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08年天津)图 中X 、 Y 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 圈的切点。 1、X 、Y 两点情况 相同的是
A
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
(08年天津)图 中X 、 Y 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 圈的切点。
2、太阳直射点正 向什么方向运动? 能确定
A.向北
D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B、18°N
C、20°S
D、50°S
0
时间
S
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日影与日光的方向相反
22
下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同心圆 为等太阳高度线,圆心为90°)
D 1.此刻北京时间是 A.10:00 B.14:00 C.08:40 D.15:20 2.①②两地经度相同,①③两地 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③ 3.甲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D C.极夜 D.极昼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90°;
90°一定是正午太阳高度。
A
C
此时:A、B、 C的太阳高度: A 0
D
B
B
C
> = <
0
0
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湘教版湖南专用)课件PPT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湘教版湖南专用)课件PPT
目的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理解 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 用。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湖南省中学地理课程教学。
适用对象
主要针对高中学生,也可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辅助材料。
教学内容与重点
教学内容
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利用、建筑设计等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加深学生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存在 差异,赤道地区最大,向两极逐渐减 小。
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 阳高度角在一年中的周期性变化。
太阳高度角与地理纬度关系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 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02 太阳高度角概念及影响因 素
太阳高度角定义及表示方法
定义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 间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也 称太阳高度。
表示方法
太阳高度角通常用度数表示,一圈为 360度,太阳位于头顶正上方时太阳 高度角为90度。
影响太阳高度角变化因素
地球自转
地理位置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表上某一点在 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不断发生变化。
选用观测仪器
使用专业的太阳高度测量仪器 ,如日光仪、太阳高度计等。
设计观测表格
制定详细的观测表格,记录观 测时间、地点、仪器、天气状
况等信息。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现场采集数据
在观测现场,按照设计好的观 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

高中地理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湘教版必修1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 )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 最小)可以用下面公式求得。

(φ为当地纬度。

δ为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我们用两种方法证明:法一:太阳视运动图法如图1(1)所示,北半球某极昼区某日太阳视运动图,Z 为天顶,P 为北天极,ESWNO 所在平面为地平圈,AEBWO 所在平面为天赤道,O为地心,CD O ′平面切天球的圆为该天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它平行赤道平面,是天球上的纬线圈。

图1(2)为简图,∠AOC =δ,∠NOP =φ , ∠SOC =H,∠NOD =H 最小。

我们用图1(2)来推导一下上面的公式:H =90°-(φ-δ) H 最小=φ+δ―90°如图所示∠AO C=∠BO D=δ,∠CO S=H,∠ZO A=∠NO P=φ(等量代换)∠ZO A=∠Z′O B=φ(对角相等)∠PO A=90°(天轴垂直天赤道平面)∠ZO S=90°(天顶垂直地平圈)H=∠ZO S-∠ZO C=90°-(∠ZO A-∠AO C)=90°-(φ-δ)H最小+∠NO Z′=∠DO Z′H最小+90°=∠Z′OB+∠BO D∴H最小=φ+δ-90°(等量代换)法二:地球剖面图法如图3所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δ时,(90°N-δ)以北地区为极昼,图中A点(纬度φA )位于极昼地区,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子夜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即H最小,A′点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角(H),A与A′点同纬度。

现来探讨H最小、H与φ、δ之间的关系。

证明:(1)已知直射点δ,Hδ=90°,∵ OC∥AE(太阳光线平行)∴∠EAO+∠COA=180°…①(同旁内角互补)又∵AB是A点的地平线 AO⊥AB∴∠EAO=90°+H最小…②∵δ+∠COA+φA=180°即:∠COA=180°―δ―φA…③将②③代入①得 90°+H最小+180°―δ―φA=180°即:H最小=φA+δ―90°(2)已知 A′E′∥OC∴∠A′E′O+∠CO A′=180°(同旁内角互补)又∵∠CO A′=φA′―δ,∠A′E′O=H+90° (A′B′⊥A′O)∴ H+90°+φA′―δ=180°(等量代换)即:H=90°-(φA′-δ)南半球出现极昼时,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最小)的求法与北半球类似。

极昼地区太阳高度的计算

极昼地区太阳高度的计算
O
h(A’)=0° 最大:H(A)=90°-(66.5°-23.5°)=47°
本质:A纬度=90°-直射点纬度
H(A)=90°-(90°-直射点纬度*2)
=直射点纬度*2
结论二: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的最小太阳高度h=0 ;其正午太阳高度H=直射点纬度的2倍。
二、问题解答
B32 A’ ’5
4
(三)极点和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之间的地区 B1((B7)0°N) 最大:∠1=H(B)=90°-(70°-23.5°)=43.5°
h(C)=23.5°
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A): H(A)=47°=23.5°*2 h(A’)=0°
极点和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之间的地区 (B):
H(B)=43.5°
h(B’)=3.5°
规律总结:(除极点外)
h+H=2*直射点度数
即极昼区的最小(子夜)太阳高度+正午 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的2倍
三、拓展练习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疑难问题解决系列微课之1
极昼地区太阳高度的计算
现象描述
问题解答
拓展练习
一、现象描述
北欧“日不落国度”--挪威
挪威罗佛敦群岛
二、问题解答
C α B(70°N) A
(一)极点(C)
最大:H(C)=90°-(90°-23.5°)=23.5°
最小:h(C)=90°-(90°-23.5°)=23.5°
例题
D (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
A.70°N B.75°N C.70°S D.75°S
S
D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A.15°N B.20°N C.15°S D.20°S
C (3)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1.3--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1.3--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6、在泗洪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 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儿童节,B、劳动节, C、国庆节,D、教师节
7、北半球正值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8、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在下列城市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哈尔滨 C.北京 D.上海 10、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 是 A.从春分到夏至 B.从秋分到冬至 C.从夏至到秋分 D.从冬至到秋分
图1-25
6)、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巩固练习】
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下列哪个地区向两侧递减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2、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南纬67° B、北纬21° C、南纬37°D、北纬80°
3、下列节日中,我国各地白昼最短的是 A、元旦 B、劳动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4、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 间最早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太阳高度 角较小
太阳高度 角更小
地面
直射点 无影子 影子较长 影子更长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太阳高度角越大 物体的影子越短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 太阳高度角越小 物体的影子越长
4).太阳的方位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 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中午 下午 日落 上午
西
楼 房 中午影子 下午影子
西北 北
南 东南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90°;
太阳光线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课件 湘教版必修1(1)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课件 湘教版必修1(1)
(二) 某地某天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请画出6月22日:90°N、50°N、北回归 线、赤道的太阳日变化图
(三) 太阳高度日变化规律。
①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 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直﹍射﹍点﹍的 纬度(如下图﹍﹍A 所示)。
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 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正﹍午时 (如下图﹍B﹍所示)。
根据前面的结果及你掌握的知识 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 正午太阳空间(随纬度)变化规律。 并请画出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便纬 度变化的图形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一) 空间(纬度)变化规律。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如图1-2 D
②冬至日:正午太 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
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安装倾角=纬度差(即当 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例1、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
1.此时,北京时间为
(D )
A. 2时 B. 8
C. 14时 D. 20 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
象是 ( A )
A. 安大略湖畔曙 光初现
例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 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运用以 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两题。
例1:已知夏至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是70°, 求该地的纬度。 纬度差为20°
43.5° N
20° N
23.5° N
S 20°

3.5° N
根据前面的结果及你掌握的知识 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季节)变化规律 并请画出10°N、北回归线、50°N三条 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图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PPT课件1 湘教版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PPT课件1 湘教版
4.能熟练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与计算方法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一、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①太阳高度
太 阳 光 照
地平面
太阳高度大小
最大:90° 最小:0° 直射点: 90° 晨昏线上: 0°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时候的太阳高度
这时只有此经线 上的太阳高度才 是正午太阳高度
● ●
太 阳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光 照

冬至日:正午太阳 高度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逐渐 降低(递减)。
问题
(1)正午太阳高度哪里最高? (赤道) (2)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怎样变化? 春分、秋分日
春分、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 由赤 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 低(递减)

归纳
同一时期的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同一时期 夏至日 冬至日
预习检测
1.什么叫太阳高度(角)?怎样用几何图形 表示出太阳高度(角)? 2.什么叫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可循? 3.如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4.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 角度、楼房间距等问题?
导入新课
去年6月15日,小亮的父母在“汇蓝国际”购 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
正午高度随纬度变化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递减)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递减)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递减)
规律总结: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 两侧递减:到直射点的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 太阳高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因季节而变化
同纬度地带的不同季节,正午太阳 高度不同。 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哪天正 (夏至日) 午太阳高度值最大? 在北半球,哪天正午太阳高度值 最小? (冬至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 )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 最小)可以用
下面公式求得。

(φ为当地纬度。

δ为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我们用两种方法证明:
法一:太阳视运动图法
如图1(1)所示,北半球某极昼区某日太阳视运动图,Z 为天顶,P 为北天极,ESWNO 所在平面为地平圈,AEBWO 所在平面为天赤道,O为地心,CD O ′平面切天球的圆为该天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它平行赤道平面,是天球上的纬线圈。

图1(2)为简图,∠AOC =δ,∠NOP =φ , ∠SOC =H,∠NOD =H 最小。

我们用图1(2)来推导一下上面的公式:
H =90°-(φ-δ) H 最小=φ+δ―90°
如图所示∠AO C=∠BO D=δ,∠CO S=H,
∠ZO A=∠NO P=φ(等量代换)
∠ZO A=∠Z′O B=φ(对角相等)
∠PO A=90°(天轴垂直天赤道平面)
∠ZO S=90°(天顶垂直地平圈)
H=∠ZO S-∠ZO C
=90°-(∠ZO A-∠AO C)
=90°-(φ-δ)
H最小+∠NO Z′=∠DO Z′
H最小+90°=∠Z′OB+∠BO D
∴H最小=φ+δ-90°(等量代换)法二:地球剖面图法
如图3所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
球δ时,(90°N-δ)以北地区为极
昼,图中A点(纬度φA )位于极昼地
区,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子夜的
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
度即H最小,A′点的太阳高度为正午
太阳高度角(H),A与A′点同纬
度。

现来探讨H最小、H与φ、δ之
间的关系。

证明:(1)已知直射点δ,H
δ=90°,
∵ OC∥AE(太阳光线平行)
∴∠EAO+∠COA=180°…①(同旁内角互补)
又∵AB是A点的地平线 AO⊥AB
∴∠EAO=90°+H最小…②
∵δ+∠COA+φA=180°即:∠COA=180°―δ―φA…③
将②③代入①得 90°+H最小+180°―δ―φA=180°即:H最小=φA+δ―90°
(2)已知 A′E′∥OC
∴∠A′E′O+∠CO A′=180°(同旁内角互补)
又∵∠CO A′=φA′―δ,
∠A′E′O=H+90° (A′B′⊥A′O)
∴ H+90°+φA′―δ=180°(等量代换)
即:H=90°-(φA′-δ)
南半球出现极昼时,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最小)的求法与北半球类似。

依据上述公式还可推出,极地点极昼时H=H最小=δ;正好发生极昼的地区的纬度与δ为同半球且互为余角,H最小=0°,H=2δ。

证明后,上述公式在解题中可直接运用。

例1:图4为A地某天太阳沿经线照射的
示意图,求A地的纬度φA和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δ
解析:依题意得知,A地这一天沿经线
南北方向上都有太阳照射,说明A 地这一天处于极昼时期,北边的太阳高度大,为正午太阳高度H A ;南边的太阳高度角小,为子夜太阳高度H 最小,且A 地位于南半球。

依公式列出方程组
例2:图5为某地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求该地φ和这天的δ。

解析:依题意得知,该地全天太阳都
在地平圈上,说明该地处于极昼时期,
南边的太阳高度最大,为正午太阳高度
H ;北边的太阳高度最小,为子夜太阳高度
H 最小,且该地位于北半球。

依公式列出方程组
H =90°-(φ-δ)
H 最小=φ+δ―90°
35°=90°-(φA -δ) 5°=φA +δ―90°
解之得
φA =75°S
δ=2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