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2)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2)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背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将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在空间上以数字化方式表示、存储、管理、分析和加工处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GIS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地理科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力发电、地质勘探、民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和军事领域等多个领域。

在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熟悉GIS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够在地质、环境、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应用GIS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学习GIS软件基本操作;•收集相关案例和数据。

第二阶段——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数据导入GIS系统;•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绘图。

第三阶段——实际应用•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进行实际应用;•研究GI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四阶段——实习报告撰写和答辩•学生根据实习所得成果,撰写实习报告;•学生进行实习报告答辩。

课程设计评价能力考核•能够熟练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能够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绘图;•能够了解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课程考核•学生实习报告评分占总成绩的50%;•学生参加实习报告答辩,占总成绩的20%;•学生实习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

总结本课程设计主要通过基本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GIS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体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使用GIS技术的能力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到相关领域。

同时,本课程设计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学生在实习中将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与他人合作解决,这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课程设计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信息、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工具体系,广泛应用于地理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设计一门《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的课程,主要涉及GIS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以帮助学生了解GIS的功能、特点、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GIS思维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 课程目标•了解GIS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掌握GIS的基本原理、组成模块和操作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GIS软件、数据库和地图制图方法;•培养GIS思维和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相关研究。

3. 课程内容3.1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概念和功能;•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和数据类型;•数据源、采集和处理方法。

3.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查询、分析和可视化方法;•GIS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和应急管理;•旅游、文化遗产和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评估。

4. 课程组织4.1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面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般采取1:1的授课模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软件操作和作业演练等。

4.2 作业安排本课程的作业主要包括: - GIS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 - 地图制图和可视化分析; - 研究论文的撰写和报告。

4.3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根据以下几项指标: - 出勤率和参与度(20%); - 作业质量和提交情况(40%); - 期末考试(40%)。

5. 参考资料•薛严飞.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周生路.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2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赵立平.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第3版)[M]. 科学出版社,2020年。

采矿工程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模式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模式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模式设计王晓红;王政;刘亚静;郭力娜【摘要】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ning engineering with continuous advance of digital min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f the mi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t has become necessary for technical staff to have certain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of GIS.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ity of GIS courses for mining engineering major students w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IS teaching was intro- duced. The author discussed GIS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ptimization for mining engineering major in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interest and capacity-buil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ing GIS with the indus- try-specific.%随着矿山数字化的不断推进,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采矿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知识与技术已经成为必要。

GIS毕业课程设计报告

GIS毕业课程设计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中国矿业大学GIS课程设计报告目录实验1-2 矿区的基本编辑和处理 (1)实验2 GIS矢量数据空间分析 (7)实验3 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之学校选址 (10)实验4 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之寻找最佳路径 (14)实验5 GIS地形表面空间分析 (19)实验 6 入城高速公路配套停车场的选址分析 (21)实验7 最短路径问题分析与应用 (26)实习总结 (30)实验1-2 矿区的基本编辑和处理1.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CAD数据与GIS数据的交换的方法1.2 实验环境ArcGIS Desktop;1.3 实验过程1.3.1 将 CAD 格式的电子矿区图处理成 Shp 格式的数据文件1)在ARCMAP下打开所有的CAD格式的数据图层,在selection下选择select by atttributes,把layer选为MCoal.dwg Polyline,键入公式:"Layer" = '巷道',选出巷道的线层,然后输出图层;同样方法,把layer 选为MCoal.dwg Polygon,制作出巷道面层,然后显示两图层。

CAD数据图层制作出巷道面图层制作出巷道线图层巷道面、线图层2)用同样方法先在CAD下找出所要选择地物的属性,然后分别制作出要求的井田边界、水系(水库、水渠、河流、鱼塘)、道路层(铁路、公路)、居民地层。

居民地层公路层水系层井田边界层以上所有图层显示结果如下图:1.3.2提取图中的高程图层(点图层),完成 TIN的创建和DEM生成1)在selection下选择select by atttributes,把layer选为MCoal.dwg Point,键入公式:"Layer" = 'GCD',选出高程的点层,然后输出图层。

2)执行工具栏[3D分析]中的菜单命令[3D分析]>>[创建/修改TIN]>>[从要素生成TIN];3)在对话框[从要素生成TIN中]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4)确定生成文件的名称及其路径,生成新的图层tin4。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1. 简介本文是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系统,其中包括了硬件、软件、数据、方法和人员等多个方面。

GIS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的GIS系统进行调研和学习,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改进,实践并提高GIS技能。

2. 选题背景当前,中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迅速,但在某些领域,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和发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和掌握GIS技术,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GIS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取了城市规划GIS系统为研究对象。

3. 研究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规划GIS系统的调查和学习,实践和提高GIS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GIS应用需求。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GIS基础知识,包括GIS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基本操作;2.熟悉城市规划GIS系统的结构及其各个功能模块;3.对城市规划GIS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系统效率和工作效果;4.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城市规划GIS系统,应用于相关实际工作场景中。

4. 研究内容4.1 GIS基础知识学习首先,我们需要学习GIS基础知识,了解GIS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基本操作。

这部分内容可以学习相关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获取。

4.2 城市规划GIS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城市规划GIS系统的结构及其各个功能模块。

通过分析每个模块的作用和功能,理解系统的整体构造和运行方式,为下一步进行分析和优化打下基础。

4.3 城市规划GIS系统分析和优化在了解城市规划GIS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如:1.优化数据存储方式,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2.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3.优化系统界面和操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等。

gis课程设计任务书

gis课程设计任务书

GIS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实习目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gis原理完成实习内容。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学生对gis基本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掌握栅格图的矢量化,拓扑重建,拓扑查错,修改区属性保存文件。

2、掌握属性数据导入、导出,数据的基本管理、处理、编辑方法。

3、掌握矢量图数据分析方法。

三、实习安排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以学校机房为设计场所。

设计的主要方式是分组完成一幅图的相关操作内容。

共分5个组,每组独立完成规定内容的课程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的时间为校历周14周,5月30日至6月3日。

课设成绩由课设指导教师根据课设报告(40%),数据成果(40%),课设中的表现(20%)按照百分制综合评定。

课设成果在14周周五之前上交。

四、成果提交数据成果:●用MAPGIS编制行政区划图。

●用MAPGIS编制交通图。

●用MAPGIS实现道路的缓冲区分析。

课设报告:报告中应写明课设中的主要步骤和中间过程,设计心得等,文字简短明确。

课设报告命名要求:作业名_姓名_学号,然后使用rar 或者zip格式压缩,如gis课设_李明_20091029303.zip。

五、注意事项课设期间,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各组成员独立完成任务。

注意维护机房设备。

指导教师:王焱2011.5.29GIS课设报告《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我学完GIS原理后,在王焱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我根据GIS原理完成实习操作。

巩固了我对GIS基本原理的牢固掌握,锻炼了我对GIS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培养我的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能力。

此次使用的软件MapGIS是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大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掌握 GIS 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方法。

学会使用常见的 GIS 软件进行简单的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 GIS 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其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GIS 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GIS 数据的类型和特点。

常用 GIS 软件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GIS 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如何将 GIS 技术应用于实际地理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GIS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让学生了解 GIS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在计算机教室进行 GIS 软件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地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 分钟)展示一些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卫星地图、导航系统等,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方式。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与地理信息有关的技术或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

2、知识讲解(30 分钟)介绍 GIS 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 GIS 有初步的认识。

讲解 GIS 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通过举例说明每个部分的作用。

重点讲解 GIS 数据的类型(如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特点和获取方法,让学生了解数据在 GIS 中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20 分钟)展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方面的 GIS 应用案例,分析 GIS 在这些领域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程设计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GIS)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以及利用的一种技术系统。

GIS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

学习GIS技术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掌握GIS技术,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GI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操作。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GIS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熟悉GIS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GIS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技术;•学习如何将GIS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课程内容3.1 GIS技术基础1.GIS概述及其作用;2.空间数据和地图投影;3.GIS数据类型;4.空间分析基础。

3.2 GIS软件操作1.ArcGIS软件入门;2.ArcGIS基础数据绘制;3.ArcGIS数据采集和编辑;4.ArcGIS符号化和标注;5.ArcGIS空间分析。

3.3 场景应用1.基于ArcGIS软件的地图制作;2.城市规划场景应用;3.资源管理场景应用。

4. 课程设计方式本课程以“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进行,其中理论课主要讲解GIS 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实践课则通过软件操作和场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实现实际应用。

5. 评分方式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6. 参考教材1.《GIS原理与技术》(第四版),作者:吴光亚;2.《ArcGIS 10.x入门与实践》,作者:高碧波。

7. 计划进度本课程共计16周,具体计划如下:课程内容计划学时理论课1 2理论课2 2理论课3 2理论课4 2实践课1 2实践课2 2实践课3 2实践课4 2理论课5 2理论课6 2理论课7 2理论课8 2实践课5 2实践课6 2课程内容计划学时实践课7 2实践课8 28. 结论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GI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

实用文档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报告内容:数据数字化制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31班一、课程实习概述 (2)1.1、目的 (2)1.2、要求 (2)1.3、软件及系统 (3)二、实习操作 (3)2.1、所需数据 (3)2.2实习步骤 (3)2.2.1选取地图 (3)2.2.2地图配准 (6)2.2.3在ArcCatalog 新建图层 (7)2.2.4各图层描线: (9)2.2.5地图修正: (10)2.2.6 各图层属性编辑 (13)2.2.7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14)2.2.8最终制图成果 (17)三、景区与陆运缓冲区分析 (19)3.1 缓冲区制作 (19)3.1.1制作缓冲区--以景点为例 (19)3.1.2最终出图 (20)3.2叠置分析 (21)3.2.1进行叠置分析 (21)3.2.2制定等级标准 (23)3.2.3属性设定 (23)3.2.4进行Union (25)3.2.5增加Class字段 (26)3.2.6对等级进行划分与配色 (27)3.2.7最终出图 (28)四、心得总结 (29)一、课程实习概述1.1、目的通过数据采集、数字化、地图制作等过程,获取一整套区域数据和以此数据制作的相关专题地图。

1.2、要求①上交的成果中,包括数据和课程设计报告。

②课程设计报告中,必须有完整的实现过程,包括必要的截图,其中最后的地图必须包括在内。

③地图中有与主题相适应的专题图,如点密度图,等级符合图等最好。

④数据量无需太大,合适的数据量即可。

如有三、四个图层,分别有点、线、面。

每个图层有十到二十个纪录。

评分中,数据量太少,会减分,但数据量多,不会加分。

⑤一人一组,但不合格的作品仍要退回修改。

1.3、软件及系统本次课程设计使用软件为ESRI公司的ArcGIS 9.3版,主要为ArcGIS Desktop。

ArcGIS Desktop是一个集成了众多高级GIS应用的软件套件,它包含了一套带有用户界面组件的Windows桌面应用(例如,ArcMap,ArcCatalogTM,ArcTooboxTM以及ArcGlobe)。

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GIS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姓名:曹云成学号:07083114学院:环测学院班级:地信08-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二零一零年十一月1 实验大纲1.1实习目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 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GIS 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GIS 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学生对GIS基本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实习要求为达到本次实习目的、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与圆满完成,特要求如下:1.严以律己,切实遵守教学纪律。

实习是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学校的纪律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实习中应照常遵守。

由于实习的特殊性,指导教师难以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此每个同学需要加强自身纪律性,互相监督。

2.实习需要同学之间的协同工作,为使实习顺利进行,每个同学都应从大局出发、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3.在进行每项内容之前,都应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教材和有关内容,明确有关规定及方法。

作到有准备、有目的、有针对性、有热情的投入到实习中去。

4.实习中注意实践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相结合,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解决有关问题。

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真实可靠、团结协作,顺利展开实习任务。

5.实习后必须认真归纳、总结实习经验,达到有心得、有收获、有提高,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1.3实习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常见GIS 软件的应用,提高GIS 软件应用技能,学生可以根据专业领域问题的需要,利用GIS软件独立完成任务要求。

本次实习任务包含七个实验,包含了空间数据的采集、建库、管理、分析和应用等诸多方面,具体内容参见要求。

1.4组织分工本次实习实验以个人为单位,要求独立完成。

1.5成果提交与考查1.成果提交:在完成实习任务后,每人须提交实验报告,电子版和纸质材料各 1 份,由学习委员统一后上交。

地信专业课程设计

地信专业课程设计

地信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2. 学生能了解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类型、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3. 学生能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简单的地图制作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GIS软件采集、编辑、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GIS课程,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科素养。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地理信息观念。

3. 学生在合作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针对地信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GIS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2. 地理信息数据: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数据采集与处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理信息数据基础3. GIS软件操作:GIS软件介绍、基本功能、操作界面及常用工具。

教材章节:第三章 GIS软件操作基础4. 地图制作与分析: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制作流程、空间分析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图制作与空间分析5. 实践项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GIS软件操作、地图制作和分析的实践。

教材章节:第五章 GIS应用实例6. GIS项目设计与实施:项目选题、需求分析、数据处理、分析与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 GIS项目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安排。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打开分析区域的工作空间
打开要分析的工作空间(包括上海的静安区、黄浦区、卢湾区和南市区)。如图2-1。
图2-1
2.缓冲区分析
选择菜单中的分析功能,选择缓冲区分析。如图2-2
图2-2
依次进行
1).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2).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缓冲区分析,并生成新的图层。
图1-2
4)绘制完线数据集后,选择“数据处理----线数据集拓扑构面”,设置相关的参数后单击确定,便可输出面数据集,另存为一个新的面状数据集,如图1-3。
图1-3
由此,便完成了地理底图的编制。
5. 制作标签专题图
1).选择菜单里“数据集----数据集追加列”,正确的选择对应的参数(目标数据选择面状数据集,数据源来自导入的excel表),在右侧选择要追加的数据。便将导入的excel文件的数据追加到面状数据集里面。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
1.设计来源:上海的小李要在上海购买一套房子,在选择时遇到了很多限制因素,需要方便快捷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寻求的区域应满足以下条件 (按优先级排序):
1).离主要交通要道(线属性:RoadCenter_L)150m之内,方便出行。
2).离医院(点属性:Hospital_P)500m。
图2-13
图2-14
图2-15
五、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完GIS地理信息系统后进行的,大家对supermap软件的操作都比较熟悉,又从另一方面巩固了对软件的使用技巧。
课程设计是对软件操作的综合考量,对理解课本概念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在上机实验中的作业联系,对软件功能基本了解。较之以往的上机实验,感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挺有意思,培养了兴趣,学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超图的使用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指导书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便于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难,制定本指导书。

(一)系统设计
各课程小组根据选题确定设计的内容和方向,并进行系统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包括空间数据库设计、系统结构和界面的设计、设计文档的编写(选题依据、实施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

(二)数据库设计与采集
设计各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内容,包括数据的组织结构和属性结构。

确定数据的获取手段和采集方案,并进行数据采集。

(三)系统实现
包括系统的界面设计,用户设计,代码编写,系统测试等工作
(四)成果上交
学生完成设计后,要写出设计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依据、实施计划、概要设计、测试分析和学习心得)、程序说明书(内容应包括:程序框图、源程序、功能说明和使用说明)(源程序可采用邮件上交)。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GIS开发与设计课程总结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GIS开发与设计课程总结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开发与设计课程总结第一章GIS设计思想、内容1.GIS软件分类(1)平台软件平台软件具备比较齐全的获取、组织、存储、访问、处理、分析、表现、发布和在不同地点、不同系统和不同用户之间传输地理空间数据的能力,其功能具有通用性。

(2)桌面软件桌面软件是一个简易的单用户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提供一组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功能。

(3)专业软件专业软件面向平台软件的某一功能类别,加以强化和扩充,可以完整、高效地适应该类地理空间数据应用的需要。

(4)应用软件用户有了实际的应用需求与应用领域,为了解决用户实际应用问题的这样一类地理信息系统。

2、软件工程: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

3、GIS软件工程:就是在GIS软件的开发整个过程中,遵循一般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原理和方法,并照顾到GIS软件开发的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软件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制、软件测试,直到软件维护的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一门技术。

4、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一个软件从开始计划,到废弃不用为止的整个时期。

⏹一般来讲,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定义、开发与运行维护3个时期,每一时期又可细分为若干更小的阶段。

❑定义时期: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开发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维护时期5、GIS软件生存周期:GIS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GIS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

6、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它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活动的准则;7、常用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目前有若干种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如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Rational统一过程、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等;8、瀑布模型的特点⏹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GIS 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学院:环测学院班级:测绘11-1班目录1.数据格式转换 (1)2.市区择房分析...................................3.学校选址........................................4.寻找最佳路径....................................5.GIS地形表面空间分析............................6.入城高速公路配套定车场的分析....................1 数据格式转换1.1实验要求1.2实验思路1.3实验步骤打开ArcMap,加载实验用到的全部数据。

图1-1 加载实验用到的原始数据选择系统工具箱,Conversion Tools,转出至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 CAD 至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工具,打开“CAD 至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对话框;在“输入 CAD 数据集”文本框中选择需要转换的CAD 文件,在“输出地理数据库”文本框确定输出的地理数据库的路径与名称,设置必要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转换操作。

图1-2 CAD转至地理数据库图1-3 转至地理数据库的结果与图1-1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幅图像几乎相同,除了颜色有一些差别。

可见地理数据要素类不仅可以用CAD格式表示,也可以用个人地理数据库表示,不过他们有不同的优缺点,实际应用中要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的。

此外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选择要素转栅格工具,可以将不同的要素类转换为栅格。

图1-4 要素转栅格设置图1-5 polygon 转为栅格1.4实验总结2 市区择房分析2.1实验要求2.2实验思路2.3实验步骤打开ArcMap,加载实验所需要的四个要素数据。

2.3.1建立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在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上右键选择“打开属性表”,浏览属性表,单击“表选项”按钮,选择“按属性查询”,打开“按属性查询”对话框。

在 SQL 表达式中,设置查询条件表达式:″TYPE″=′ST′(需单击“获取唯一值”将TYPE 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单击“应用”按钮,选择出市区的主要道路,然后仅适用所选择的要素建立缓冲区,单位为米,指定距离为200. 图2-1 选择主干道图2-2 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2.3.2 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的建立按照与2.3.1相同的方法,对图层中的要素Marketplace建立缓冲区.图2-3 Marketplace的影响范围2.3.3 名牌高中影响范围的建立按照与2.3.1相同的方法,对图层中的要素类School建立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2-4 School的影响范围2.3.4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按照与2.3.1相同的方法,建立图层要素famousplace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2-5 Famousplace的影响范围2.3.5 进行叠置分析,求出满足上述4个要求的区域2.3.5.1 求取 3 个点图层缓冲区的交集区域打开 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 |叠加分析| 相交命令,打开交集操作对话框,依次添加商业中心的缓冲区、名牌高中的缓冲区和名胜古迹缓冲区,指定输出文件路径和名称,在“连接”文本框中选择 ALL。

图2-6 添加缓冲区图层图2-7 3个点图层缓冲区的交集区域2.3.5.2 求取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区域打开 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 叠加分析|擦除命令,打开图层擦除操作对话框,在“输入要素”文本框中选择三个区域的交集数据,在“擦除要素”文本框中选择主干道噪音缓冲区数据,指定输出输出文件路径和名称。

图2-8 同时满足4个条件的区域2.3.6 对整个城市区域的住房条件进行评价分别打开商业中心,名牌高中和名胜古迹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分别添加 market,school 和 famous 字段,并全部赋值为 1,向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中添加 voice 字段,全部赋值为-1,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 | 联合命令,打开图层合并操作对话框,依次添加 4 个缓冲区图层,设定输出文件的路径和名称,在“连接属性”文本框中选择 ALL。

图2-9 四个区域的叠加结果对区域叠加的结果进行分析,打开生成的叠加结果文件图层的属性列表,在属性表中选择选项卡增加字段,添加一个短整型字段 class,在“编辑器”工具条中,选择编辑器 | 开始编辑…,在属性列表中的 class 字段上单击右键,选择“字段计算器”,在打开的“字段计算器”对话框中,输入运算公式:[famous]+[market]+[school]+[voice]。

应用 class 字段的属性值进行符号化分级显示。

图2-10 整个地区居住适宜性的分级图图中紫色区域最适合居住。

2.4实验总结3 学校选址3.1实验要求3.2实验思路3.3实验步骤3.3.1打开ArcMap添加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图层,加载 Spatial Analyst 模块设置空间分析环境,主要注意的是在“处理范围 Analyst Extent”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 landuse 相同”,在“环境设置”对话框中的“栅格分析”的“像元大小”选项,在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 landuse 相同”。

3.3.2 从DEM提取坡度数据集选择 DEM 数据层,单击 ArcToolBox 下的“3D analyst工具->栅格表面->坡度”命令,生成 Slope_dem1 数据集。

图3-1 Slope_dem1数据集3.3.3 提取娱乐场所直线距离数据选择“rec_sites”数据层,选择 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命令,生成 disre-csites 数据集。

图3-2 娱乐场所欧氏距离分析3.3.4 提取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选择 School 数据层,选择 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工具 -> 距离分析-> 欧氏距离命令创建数据层,得到dis_School 数据集。

图3-3 School数据层欧氏距离分析3.3.5 重分类数据集3.3.5.1重分类坡度数据集对坡度数据重分类,得到坡度适宜性数据集。

对平坦的地区赋予较大的适宜性值,对较陡峭的地区赋予较小的适宜性值。

图3-4 坡度重分类结果3.3.5.2 重分类娱乐场所直线距离数据集按学校距娱乐场所的距离对disre-csites 进行重分类,得到娱乐场所适宜性图 reclassdisr。

距离娱乐场所最近适宜性最高,赋值 10;距离最远的地方赋值 1。

图3-5 重分类娱乐场所直线距离3.3.5.3 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对距离学校最远的单元赋值 10,距离最近的单元赋值 1。

得到重分类学校距离图 reclassdiss。

图3-6 重分类学校距离图3.3.5.4 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对Landuse图层分为10类,深色部分为比较适宜区,浅色部分表示适宜性比较差,白色表示该处不允许建学校。

图3-7 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3.3.6 适宜区分析单击[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命令对各个重分类数据集的合并计算,最终适宜性数据集的加权计算公式为:Suit (最终适宜性)=reclassdisr (娱乐场所)*0.5+reclassdiss (现有学校)*0.25+reclassland土地利用数据)*0.125+reclassslope(坡度数据)*0.125。

图3-8 栅格计算器图3-9 适宜性数据集Suit将大于 7.5 的区域提取出来,得到 Suitsite,确定其为最佳选址区域.图3-10 最佳选址区域(绿色部分)3.4实验总结4 寻找最佳路径4.1实验要求4.2实验思路4.3实验步骤4.3.1运行 ArcMap设置必要的参数加载 Spatial Analyst 模块,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命令,打开加载数据或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 road.mxd,按要求设置空间分析环境,“图层范围”设置为“与图层DEM相同”,“栅格分析”的“像元大小”选项设置为“与图层DEM相同”。

4.3.2创建成本数据集4.3.2.1坡度成本数据集选择 DEM 数据层,单击[3D Analyst 工具->栅格表面->坡度]命令,生成坡度数据集,选择Slope 数据层,单击[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命令实施重分类,得到坡度成本数据:图4-1 坡度成本数据 reclass -slope4.3.2.2 起伏度成本数据集选择 DEM 数据层,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邻域分析->块统计]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 OK 按钮,生成起伏度数据层,记为 QFD。

对该数据层进行等距离重分类,得到地形起伏成本数据。

图4-2起伏度数据层图4-3 地形起伏成本数据4.3.2.3 河流成本数据集选择 River 数据层,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命令,按照河流等级如下进行分类: 4 级为 10;如此依次为 8, 5, 2, 1,生成河流成本数据集。

图4-4河流成本数据4.3.4 加权合并单因素成本数据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命令合并数据集,计算公式如下:Cost=reclass_river (重分类流域数据) + (reclass_slope (重分类坡度数据) *0.6+reclass_QFD(重分类起伏度数据)*0.4),得到最终成本数据集。

图4-5 最终成本数据集4.3.5 计算成本权重距离函数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成本距离]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

生成成本距离图,其中浅色为源点。

图4-6 成本距离图4.3.6 计算权重距离函数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成本回溯链接] (定义在最近源的最小累积成本路径上为下一单元的相邻点)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

生成成本距离图,其中浅色为源点,尖点为源头。

图4-7 路径权重距离函数4.3.7 求取最短路径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成本路径]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生成最终的最短路径图,其中紫色细线部分为确定的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