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耕地保护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国耕地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国耕地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议题,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十五”期间我国的GDP年均增速达8.8%,人均GDP达1000美元。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的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以及政府的决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引起了食物安全隐患和生态环境恶化,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所受的压力日益剧增,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末端治理”和以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人地系统和谐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如何持续保证有限耕地资源的数量、地力以及环境保护与管理,使其得到永续利用无疑更倍受关注。
作为21世纪的新型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从书本、网络中获取知识,更应该投身社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实事求是的创新型人才。
我们利用暑假这段空闲时间,到湖北通山县的一个农村村进行实地调查,收益颇丰。
总结此次调研活动,我结合文献综述将成果、经验教训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耕地现状分析我国耕地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约占世界耕地总数的10%,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巨大的人口数目使得人均占有耕地数十分少,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10,且耕地抛荒滥占耕地仍很严重,耕地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从1996年12月31日的19.51亿亩,到2001年的19.14亿亩,再到2007年的18.26亿亩,耕地一年年地减少,已经迫近18亿亩红线,也迫近我们的心理防线。
土地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土地违纪违法的纪录居高难下,2007年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查处违规违法案件3.1万件,涉及土地330万亩,全年违法案件查处9.24万件。
耕地保护整改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整改情况调研报告耕地保护整改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耕地保护整改情况,促进农田持续利用,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我组织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耕地保护整改的基本情况,包括政府承诺的政策落实情况、耕地占用情况、耕地保护的措施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某县作为研究对象。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政府承诺与政策落实情况调研结果表明,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耕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建立了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机制。
但是,政策的执行和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力度不够等。
2. 耕地占用情况据我们了解,研究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以及城镇扩张对农田的影响。
同时,部分地区存在非法征地、闲置土地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耕地占用情况。
3. 耕地保护措施和效果研究发现,县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包括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整治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
同时,利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农民采取耕地轮作、休耕和精耕细作等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耕地保护意识培养不到位、措施具体操作不够明晰等问题。
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调研发现,耕地保护工作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政策执行不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手段不完善、耕地占用问题突出、耕地保护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四、建议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加大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力度。
2. 完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手段和措施。
3. 加强对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培养,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引导农民保护耕地。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我国的耕地资源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我国耕地保护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对各地区的耕地保护政策进行了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各地区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
一些地区在立法、执法和监督等方面做得较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保护体系;而另一些地区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较低,存在着违法占用、乱占乱建等现象。
因此,我们建议各地区政府应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对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的耕地资源利用率较高,但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存在着过度耕种、土壤退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各地区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制定合理的种植结构,推广科学耕作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保护耕地资源。
我们还对耕地的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的频繁使用,一些耕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危害农作物的生长,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我们还对耕地的生态保护进行了研究。
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
一些地区存在着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为了保护耕地的生态环境,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农田的生态修复,推广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我国的耕地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耕地保护的投入,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农民应增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基础。
国土所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
国土所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标题:国土所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当前的耕地保护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以及相关报道,了解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以及目标任务等。
2. 实地调研:选择几个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耕地利用情况、土地流转情况以及耕地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
3. 数据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国耕地数量、质量的变化趋势,评估当前的耕地保护工作效果。
三、调研结果1. 我国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发展需求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耕地被转化为非农用地,导致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土壤质量逐渐下降,影响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 耕地流转存在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土地流转市场的不规范以及农民的土地经营观念的局限性,导致耕地流转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转价格过低、土地产权不明确等,限制了耕地保护的进一步推进。
3.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欠缺:当前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一些法律法规的空白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一些地方在耕地保护工作上不够重视,甚至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
四、改进措施1.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耕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加强对耕地用途变更的审批和监管。
2. 促进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发展: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权属登记等制度,推动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化和流转交易的透明化。
3. 加大对耕地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引导农民正确看待土地流转和可持续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4.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治理:建立国家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化肥农药的管理,促进农田土壤质量的恢复和提升。
局耕地保护检查情况报告
局耕地保护检查情况报告局耕地保护检查情况报告为了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局领导对全区各县(市、区)的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检查。
本报告旨在全面汇报各地的情况。
一、检查情况在本次检查中,局领导共前往了5个县市区,对当地的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了解。
主要的检查内容包括:1. 耕地占用情况:检查各地的耕地占用情况,是否存在乱占耕地的现象。
2. 土壤污染情况:检查各地的土壤污染情况,是否存在严重的化学物质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等现象。
3. 耕地质量情况:检查各地的耕地质量情况,是否存在严重的土地退化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4. 耕地管理情况:检查各地的耕地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乱种乱采和乱排污等现象。
5. 其他问题:对各地的一些其他问题进行了了解,例如农村垃圾处理、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等。
二、检查结果在本次检查中,各地的耕地保护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 优秀类这些地区表现出了非常好的耕地保护情况,耕地占用率较低,土地质量良好,污染较少,管理较规范。
例如A市、B县等,这些地区值得认可和表彰。
2. 良好类这些地区的耕地保护情况较为良好,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地区在保护耕地上做得还算不错,例如C 市、D县等。
3. 一般类这些地区是在耕地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存在乱占耕地、土地退化、排污等问题,但是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如E 市、F区等。
4. 差劣类这些地区的耕地保护情况非常差,存在大量的耕地占用和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这些地区需要加强管理和整治,如G县等。
三、意见建议针对本次检查的总体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加强管理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加大对乱占耕地、乱种乱采等问题的整治力度,确保耕地得到有效保护。
2.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3. 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耕地保护的行动中来。
落实耕地保护调研报告
落实耕地保护调研报告落实耕地保护调研报告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也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我们对当前耕地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现状分析1.耕地减少的现象仍然存在。
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耕地被用于建设工程、工业用地和居住区,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尤其是黄金种植地区的耕地减少更加明显。
2.农业现代化对耕地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提高耕地质量,但目前许多耕地仍然存在土地退化、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3.耕地流失问题突出。
农村土地流转、拆迁等问题导致大量良田流失,这对粮食安全和乡村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1.政策执法不到位。
耕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耕地保护效果不明显。
2.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农民缺乏对耕地保护的意识,随意破坏耕地环境,这不仅加剧了耕地的退化,也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保护耕地的有关政策不完善、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导致耕地流失现象严重。
三、解决思路1.加强政策执法。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执行,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政策得以有效落实。
2.加强农民的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
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和改进,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减少耕地流失现象。
4.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确保耕地质量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四、落实情况近年来,政府已经意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大了对耕地的保护力度。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关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了解耕地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进展和挑战•提出改进和完善现有工作的建议2. 调研方法•文献研究•现场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数据分析和对比3. 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调研结果耕地保护现状•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保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耕地占用、非法变更等问题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土地承载力问题•地下水污染问题•农村工业用地过度占用问题改进耕地保护的建议•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提高农民土地意识•完善补偿机制4. 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调研结果建设用地保障进展•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和供应持续增加建设用地保障面临的挑战•土地资源供给紧张•建设用地冲突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破坏问题完善建设用地保障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引导城市合理扩展5. 结论•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工作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提高公众的土地意识,完善补偿机制。
•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并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引导城市合理扩展。
6. 下一步工作建议•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探索创新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模式,促进可持续城乡发展。
以上报告提供了对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现有工作的建议。
希望能够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有所帮助。
7. 调研目的•了解耕地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进展和挑战•提出改进和完善现有工作的建议8. 调研方法•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政策法规、科研成果和实施情况的文献资料。
•现场实地考察:参观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的示范区域,了解具体实施情况。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工作情况的看法和建议。
实地调研耕地情况汇报
实地调研耕地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某地区的耕地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结果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该地区的耕地进行了全面的实地勘察。
经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大,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地块存在土壤流失和退化的情况,部分地区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其次,我们对该地区的耕作方式进行了观察和了解。
我们发现,农民们在耕作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这导致了劳动力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低下。
另外,部分农民在施肥和农药使用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土地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再者,我们还就该地区的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对耕地保护重视不够,导致了一些非农建设对耕地的侵占,以及一些违法的土地开垦行为。
这些都对当地的耕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
耕地的保护和管理,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应该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力度,加强对非法占用耕地的监管和处罚。
综上所述,我们对该地区的耕地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和分析。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当地的耕地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解耕地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探讨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有效手段,为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共向农民、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农业技术专家等多个调研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和观察。
三、调研结果1.耕地流转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地区大量耕地被非农业用地和建设项目占用,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一方面,农民缺乏地力保护意识,更愿意将土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以获取更高收益;另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对耕地流转的限制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存在不规范和利益输送现象。
因此,加强对耕地流转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是当务之急。
2.农业施肥与土壤污染传统农业施肥模式存在肥料过量、施肥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在施肥过程中没有科学指导,盲目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土壤生态功能。
因此,推广有机农业、科学施肥与土壤修复技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施肥技术水平,是保护耕地的关键。
3.农田环境污染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调研结果显示,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非法使用禁用农药现象较为普遍,农田用水和农产品中农药超标情况屡见不鲜。
因此,加强农田环境监测与管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农田生态修复技术,是减少农田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
2.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耕地流转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同时鼓励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保护好生产能力优良的土地。
3.推行科学施肥与耕地生态修复技术。
关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国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包括基层调研、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了解他们对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实地考察则着重了解当地政府的政策执行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耕地保护的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农民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但仅约40%的受访者知晓具体的耕地保护政策。
这说明在宣传和普及相关政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盲点。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尚存在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耕地保护的困境。
2. 建设用地保障的现状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对建设用地保障政策了解较少,对政府的具体承诺存在怀疑。
尤其是在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分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建设用地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计和利益,也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3. 存在的问题(1)政策宣传不到位。
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的政策宣传不够及时、全面、精准,导致部分农民对政策了解不足,缺乏动力参与保护与维权。
(2)监管和执法不严格。
在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对非法占用耕地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执法存在不公正现象。
这使得违法行为者不受到有效的惩罚和制约,从而助长了非法占地的现象。
(3)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
在建设用地保障方面,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未能及时、充分地与农民协商补偿标准,加之农民组织力量的薄弱,导致农民利益得不到合理保护。
4.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升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传递信息,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基础。
为了解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我们发现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城市住宅区等,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对耕地保护不够重视,导致一些耕地被非法占用或者破坏。
我们发现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耕地产出的农产品质量也随之下降。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污染企业建在耕地附近,导致耕地受到污染,无法正常使用。
我们发现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有《土地管理法》、《耕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够重视,导致一些耕地被非法占用或者破坏。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我们需要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耕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我国的耕地资源,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宿迁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宿迁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调研报告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素有“淮海门户”之称。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宿迁市的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宿迁市的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本次调研主要从耕地利用情况、耕地污染治理、耕地保护政策等角度展开,以下是本次调研报告。
一、耕地利用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宿迁市的总耕地面积为XXX万亩,其中中等以上地力的耕地面积约为XXX万亩,耕地面积占全市用地总面积的XX%。
在耕地利用结构上,粮食作物占据了绝大部分,但同时也存在着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单一化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农村耕地被征收用于建设项目,使得全市耕地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二、耕地污染治理在耕地污染治理方面,宿迁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宿迁市加大了对农药、化肥的管理力度,推广了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耕地的品质。
其次,宿迁市加强了对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污染等的监管力度,对超标的耕地进行了整治和修复工作。
此外,宿迁市积极引进了环保科技和农业科技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改善耕地质量。
三、耕地保护政策宿迁市在耕地保护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建立了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加强耕地用途管控;制定了耕地维护和修复规划,加大耕地的维护力度;完善了土地征收和补偿政策,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宿迁市还将耕地保护纳入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并逐步提高了对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尽管宿迁市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导致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经营权,这需要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保障农民的权益。
其次,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绿色农业。
此外,耕地污染治理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水平。
最后,需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土地流转管理力度,保障农民的权益;二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三是加大对耕地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四是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精选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汇总15篇)
精选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汇总15篇)耕地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我地区是一个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地区,耕地的地位与作用特别重要。
中央一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地区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耕地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却很微弱,在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主要指标之一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领导任期间的目标,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地实现耕地的非农化,盲目开发建设。
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耕地保护消极的态度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上项目上往往只强调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资源利用上是急功近利的,甚至不惜违法。
我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滥退、滥牧、滥挖、滥利用水资源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生态环境压力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得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
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二是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三是土地沙化,石漠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四是水资源短缺。
由于农产品价格不乐观,种地效益较低,一些农民放弃务农,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从而大量耕地被闲置。
虽然免征农业税以来闲置地利用率有所增加,但仍是耕地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针对我地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将乡镇一把手列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目标列入到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列入到旗政府对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确保耕地保护责任到位。
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活动,落实基本农田管护有效措施,继续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
通过一些媒体,积极宣传土地新政策,新法规和依法集约用地先进典型,嚗光违法用地案件,特别要加大对镇村两级主要领导的宣传,进一步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强全民土地基本国策意识,强化乡镇干部的宣传氛围。
XX市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XX市耕地保护工作情况一、引言耕地是国家的基础资源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XX市耕地保护工作的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XX市耕地资源总体情况、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耕地质量状况、耕地保护政策及措施。
二、XX市耕地资源总体情况XX市地处中国XX东部,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地级市,经济发展较为快速,农业资源丰富。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XX市总耕地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XX%。
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和各县(市)区,其中市辖区耕地面积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XX%,各县(市)区分布相对均衡。
三、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耕地面积变化是衡量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过对XX市历年耕地面积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自XX年至今,XX市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其中,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非农化、工业化等因素也对耕地面积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耕地质量状况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通过对XX市耕地质量状况的实地考察和土壤质量监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尽管XX市耕地质量总体上还属于中等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耕地保护政策及措施为了保护耕地资源,XX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土地整治和耕地分类管理,对违法用地和占用耕地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质量。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对XX市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XX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存在一定问题,耕地保护工作亟需加强。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耕地保护工作情况一、引言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以及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待解决的挑战。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同时结合实地走访和采访相关人士的方式,获取全面而详实的调研数据。
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农民、地方政府官员、农业相关的专家学者等。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0份。
三、调研结果1. 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91%的调查对象表示有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但只有43%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
同时,73%的调查对象认为耕地保护措施的执行效果不够明显。
2. 耕地流失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调研显示,71%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耕地流失严重,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发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
同时,57%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民对耕地保护意识不强,67%的调查对象认为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3. 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 保护政策和措施执行不力:很多地区虽然制定了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但由于执行不力,导致耕地保护效果不明显。
(2)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保护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 农民对耕地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农民缺乏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导致他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破坏耕地环境。
(4) 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忽视了耕地保护工作,导致耕地流失严重。
(5) 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一些地区,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之间存在矛盾,需要找到平衡点。
四、对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改进和加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1.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确保其有效地落实到位。
关于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 背景1.1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用地的不断扩张,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
1.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工作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耕地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 分析2.1 耕地保护工作情况分析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耕地保护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包括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耕地轮作休耕政策、耕地质量保护政策等,以限制非农用地扩张、保护耕地质量和提高耕地利用率。
2.1.2 耕地调查和监测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耕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建立了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及时掌握耕地面积和质量变化情况,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1.3 耕地保护项目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耕地保护项目,包括耕地水利设施建设、耕地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农业生产水平。
2.2 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情况分析我国建设用地保障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城市规划管理各级政府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划定建设用地范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2.2 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改革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加强用地审批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减少非法占地行为。
2.2.3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府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用地,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加强城市更新和土地复垦工作,减少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3. 结果3.1 耕地保护工作成效通过调研发现,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耕地面积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耕地质量得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耕地调查和监测工作的加强以及耕地保护项目的推进,为耕地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于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市人大农委课题组为深入了解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的情况,摸清耕地质量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论证耕地质量保护建设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着力改善耕地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市人大农委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情况调研。
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洪任组长,市人大农委组成人员、专业组代表和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专家学者为成员,在市农委、市国土局、市水利局、市农综办等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开展。
调研组于7月18至21日听取了市农委、市水利局、市国土房管局和市农综办的专题汇报,随后,分成三个调研组分赴奉节、开县,石柱、涪陵,长寿、綦江和巴南等区县开展了实地调研并与区县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效果耕地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保障条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局。
保护耕地,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根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截止6月30日,全市实有耕地3364.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81.69万亩,分别占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102.88%、104.78%。
在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一)领导重视耕地质量,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十一五”期间,按照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积极创新耕地保护模式,探索拓宽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各级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XX市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与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XX市耕地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掌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耕地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走访XX市各地区的农田和农户,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2.文件资料收集:收集XX市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耕地保护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
3.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耕地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三、调研结果1.XX市耕地总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其中有效耕地占比XX%。
2.耕地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耕地被非农业用途占用的现象依然存在。
3.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但农业生产对土地的负担依然较重。
4.政府部门在耕地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
5.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有待提高,一些地区存在违法使用耕地的现象。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存在问题:–耕地被非农业用途占用的情况仍然严重。
–农业生产对土地的负担仍然较重。
–农民对耕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2.政策建议:–完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处罚力度。
–加强对耕地的粮食安全保障,鼓励多种形式的农业种植方式。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五、展望与总结XX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报告为XX市耕地保护工作调研结果,希望该报告能为相关部门在耕地保护工作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感谢阅读!。
耕地治理调研报告
耕地治理调研报告耕地治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耕地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好并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当前我国耕地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主要调研了耕地面积、土地利用情况、土地退化程度以及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1. 耕地面积: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保持稳定,但近年来出现了一定的减少趋势,尤其是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减少较为明显。
2. 土地利用情况: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过度开垦耕地或过度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耕地病害和虫害严重。
3. 土地退化程度:耕地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情况,主要表现为土壤质量下降、盐碱化、水土流失和农药污染等问题。
4. 耕地保护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如严格实施耕地综合整治工程、推行农药和化肥的减量化使用、建立耕地流转制度等,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具体措施的落实和监管。
四、问题分析1. 耕地面积减少严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部分地区耕地过度开垦或过度利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和病害虫害严重。
3.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力:尽管出台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五、建议1.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避免占用大量耕地资源。
2. 提升土地利用效益:推行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耕地的开垦和利用压力。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4.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5. 推行耕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的耕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市人大农委课题组为深入了解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的情况,摸清耕地质量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论证耕地质量保护建设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着力改善耕地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市人大农委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全市耕地质量保护建设情况调研。
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洪任组长,市人大农委组成人员、专业组代表和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专家学者为成员,在市农委、市国土局、市水利局、市农综办等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开展。
调研组于7月18至21日听取了市农委、市水利局、市国土房管局和市农综办的专题汇报,随后,分成三个调研组分赴奉节、开县,石柱、涪陵,长寿、綦江和巴南等区县开展了实地调研并与区县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效果耕地是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保障条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局。
保护耕地,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根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截止6月30日,全市实有耕地3364.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881.69万亩,分别占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102.88%、104.78%。
在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一)领导重视耕地质量,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十一五”期间,按照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积极创新耕地保护模式,探索拓宽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各级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高起点大规模的投入和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实施了综合治理以实现建设项目用耕地占补平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得以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改善,为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做到了“三个落实”:一是抓好组织落实。
调研中了解到,奉节、石柱、涪陵、长寿、綦江、巴南等区县的农业项目区都成立了以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二是抓好人员落实。
在项目实施小组的人员构成上,大部分采取从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等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并从时间、经费和工作条件上给予保障。
三是抓好责任落实。
区、乡镇街道、村、组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
(二)综合开发治理耕地,提高了中低产田基础地力全市坚持不懈地实施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在治理中,坚持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生物、科技措施综合配套、着重对项目区水利排灌、机耕道路、生产便道、土壤培肥等进行整理。
自1990年立项实施到2010年,已累计改造治理土地810万亩。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产业开发和科技配套,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建成了一批高效生态农业、优质稻米、绿色榨菜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
比如,调研中了解到,涪陵罗云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共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0万公斤,项目区农民新增纯收入总额300万元。
潼南、铜梁、璧山、武隆等蔬菜重点县和酉阳、巫溪等蔬菜不能自给的边远山区县,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成片打造蔬菜基地,使项目区结构调整得以优化和升级。
在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实施以生态综合治理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增强了保土、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市里按项目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推广费,对项目区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进行投入,加大对项目区农民的技术培训;市级每年还集中部分科技推广费,对全市重点推广的农业新技术予以支持,大大提高了项目区的农业科技水平。
(三)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保证了耕地粮食生产安全在当前我国耕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狠抓耕地质量建设,着力提高产量显得尤为重要,对稳定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在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库区基本农田建设。
投资61244.637万元,建成基本农田62.2万亩,其中一、二级高标准基本农田21.2万亩,粮食生产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每亩平均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基本农田平均亩产增加70公斤,项目区年人平增收73.6元。
二是推进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建设。
编制完成了《重庆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经国家六部委审定批准,核定项目总投资19.55亿元,建设规模216.4万亩,建设年限2008年至2015年,实施范围包括33个区县的退耕还林区。
截止目前,2008年度的建设任务已经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09年度建设任务完成90%以上,2010年度的建设任务正在实施过程中。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退耕还林区人均0.5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的目标,确保退耕还林区村民口粮的供给。
三是参与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2010年的田间工程实施方案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评审,并下达了投资,进入实施阶段。
四是全面启动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
2010年全市启动了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在合川等31个粮食主产区县的100个粮食生产重点乡镇高产创建示范区实施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国家投资2.2331亿元,建设规模25.4万亩。
通过工程建设,提升了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每亩提高150公斤以上,增加农业产值2.25亿元。
(四)实施培肥沃土工程,调控了土壤环境健康质量为改善土壤质量,全市实施了培肥沃土工程。
一是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施肥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水平。
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施氮肥等传统施肥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县从2005年的2个增加到35个,面积从80万亩增加到3275万亩,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近亿亩。
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增加6%—8%,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经济作物增收效果更为明显,亩节本增效8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二是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
到2010年,已在25个区县实施了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累计投资5000万元,在重点乡镇实施秸秆腐熟还田、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和恢复种植绿肥面积331万亩,实施区域土壤有机质提高15%,亩节省化肥5-10公斤,亩节肥增收81.8元,调整土壤耕层结构,改善作物品质,减轻不合理施肥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三是积极探索被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
在三峡库区实施了移土培肥工程,组织将三峡库区175米以下的优质耕(园)地耕作层土壤搬迁至182米以上的瘠薄耕(园)地上,同时配套实施了坡改梯等工程,平整土地,增厚土层,改良土质,提高地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开县粮食年产量能稳定在58万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一系列的耕地保护和改造措施,厚坝镇的大坝村移土培肥工程就是个例子,这也为我们探索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提供了可行性借鉴。
(五)注重耕地质量调控,防止了耕地过渡开发利用全市注重耕地质量调控,解决雨养农田季节性干旱问题。
重点推广三项技术:一是坡耕地水土和养分流失综合防治与农田养护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坡改梯经济植物篱技术;坡耕地垄作与聚土技术;坡耕地养护与高效利用农作技术。
二是雨养农田集雨保水与抗旱耕作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建设蓄水池、沉沙池、贮粪池,以达到补灌抗旱和高效种植为目的的集雨技术;以坡改梯、增厚土层和经济植物篱为主要内容的工程保水技术;以垄作技术、覆盖技术、避旱栽培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艺抗旱保水技术。
三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包括退耕坡地林草结合、林药结合和林农结合模式。
为防止耕地过渡开发利用,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对高等别耕地和土地整治新增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
对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在规划布局中予以调出。
严格控制减少耕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协调处理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关系,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种用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等,鼓励使用劣质土地和未利用地,控制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占用。
(六)坚持实行先补后占,强化了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今年共有37个区县参与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并率先在全国实现耕地“先补后占”的创新举措,还独创了新增耕地指标收购制度。
截止12月初,全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319个,实施总规模122.6265万亩,完成总投资11.6057亿元,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1.27万亩,占2011年年度目标任务的211.58%,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为了强化补充耕地质量建设,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的要求,建立了补充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规定,如《关于规范我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质量检测评价报告的通知》和重庆市地方标准《重庆市新增耕地质量》、《重庆市中低产田土类型划分及改造质量要求》,部分区县根据上述标准开展了补充耕地质量检测与评价,确认耕地质量。
市国土房管局《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渝国土房管发[2005]97号)也明确规定,把农业部门出具的质量检测和评价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要件之一。
近年来,验收国土开发整理工程项目225个,涉及补充耕地13.8万亩,重庆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和部分有资质的区县土肥站化验室承担了质量检测和评价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一)耕地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土比重大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是提高耕地生产力的首要条件。
虽然全市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因为洪灾而导致的基础设施破坏仍比较严重,加之耕地质量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耕地质量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农田水利仍然是基础设施中的“短板”。
突出表现在: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
仅2008-2009年,全市损坏水库63座, 损坏灌溉设施6395处, 冲毁塘坝3280座,到2009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008万亩,仅占耕地的30%,全市75%的中小灌区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