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逬行济公、整理:3.通过调査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龙调查范用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预习案二、温故知新预习课本《数据的收集》这一节内容。
1.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用水情况的数据,本地的水资源问题。
2.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査,调查的数据如下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学校七年级有名学生:(2)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人:(3)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人:(4)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探究案三、导学释疑活动探究一^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在小明调査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卩水意识?活动探究二: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査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査。
调查问卷1.你在刷牙时会一宜开着水龙头吗?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问题1的调查结果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统计活动的步骤是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2、知新:(1)假如我们想选岀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 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导学案
一、核心要点
1.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本课时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数据整理方法,包括分组、排序等。
3.学习目标:掌握更复杂的数据整理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数据整理和分
析。
二、引入
老师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数据集合,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引导
他们发现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三、学习内容
1.分组整理数据
–学习按不同属性或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比如按颜色、形状等。
2.排序整理数据
–学习根据数据的大小或其他特征对数据进行排序整理,比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等。
四、实践操作
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数据集合,并按照课上所学方法进行整理和排序。
2.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整理过程中的困难和技巧,形成自己的数据整理方
法。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对数据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
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数据整理方法,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最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导学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2、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3、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如分类、排序、制表等。
4、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释。
二、学习重点1、数据收集的方法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2、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三、学习难点1、如何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2、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四、知识链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据。
例如,考试成绩、身高体重、气温变化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做出决策。
五、学习过程(一)数据收集1、数据收集的意义数据收集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我们的研究、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收集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2、数据收集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事物的特征、行为等获取数据。
例如,观察教室里的桌椅数量、同学们的穿着颜色。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通过发放问卷并回收,获取相关数据。
这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收集数据的方法。
(3)实验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结果来收集数据。
比如,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4)查阅资料法从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数据。
3、设计调查问卷(1)明确调查目的在设计问卷之前,要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调查,想要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
(2)确定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目的,确定合适的调查对象,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3)设计问题问题应简洁明了,避免模糊不清或带有引导性。
问题的类型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4)合理安排问题顺序一般来说,先易后难,先一般性问题后具体问题。
(5)进行预调查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可以先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数据整理1、数据分类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例如,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分数段进行分类。
2、数据排序对分类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如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新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数据收集整理(一)导学案课题: 1、调查与收集数据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2页例1内容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二、自主学习。
观察教材第2页例1,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2、根据统计表你知道全班共有多少人?列出算式:3、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说出理由?4、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为什么?三、合作交流。
1、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2、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3、归纳总结: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2题。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六、当堂检测。
1、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七、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黄蓝白教学反思:课题:2、不同方法整理数据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
7上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济公、整理;3.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预习案二、温故知新活动探究一: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活动探究二: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查。
调查问卷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问题1的调查结果1.下面调查中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A、谁在2002年世界杯赛中进球最多B、5月1日是什么节日C、谁在入学考试中取得第一名D、谁最适合当班长(1)视力1.5的有人,视力0.6的有人,视力小于1.0的有人。
(2)如果视力在1.0(包括1.0)以上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人,视力正常的占全班人数的。
(3)该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填“好”、“一般”或“差”)4.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1)该班共有多少学生;(2)全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3)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多少人?五、走进中考1.某班组织30名团员为灾区捐款,其中捐款数情况是:10元6人,5元10人,2元4人,其余每人捐款不超过1元,那么捐10元的团员占团员总人数的()A、15℅B、20℅C、25℅D、35℅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验抽样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3.能根据具体情景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课前预习: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等统计活动的步骤是、、、2、知新:(1)假如我们想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导学案——《数据收集与整理》
单元
第一单元
学习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了解多种记录统计结果的办法的同时,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检测与拓展
1、完成课本P4的例1、例2.
2、回想我们在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回忆系统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反思
学习重点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学习难点
体会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和价值
学案
教师点案
基础部分
自主阅读例1,要知道哪种颜色的大多数同学最喜欢例1,了解教材的要点。
要点部分
阅读例1,完成以下问题。
1、你喜欢红色的衣服,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确定全班就订红色的校服呢?为什么?
2、我们要了解全班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可以通过()方法去了解,并制定一个表格。
3、阅读例1的表格,你发现了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如果全班定做校服,你认为选()颜色合适。
4、全校选这种颜色合适吗?为什么?
根据例1,小组内合作学习,了解以下知识:(1)个人的选择不代表全部,所以我们要做调查。(2)每人在参与调查时,只能表决一次,以免影响结果。(3)根据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信息。
二年级数学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1.引导学生回忆分类的有关知识2.情境导入。
(1)提问:如果给一年级新生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2)进一步提问:给全校同学订做校服,应该选哪种颜色?3.小结,引出课题。
1.回忆分类的有关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
2.(1)自由发表见解。
(2)自由讨论,达成共识:要调查全校同学,范围太广,可以先在班里调查。
看班里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下面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情况统计表。
(1)每个“正”字表示几人?(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25分钟)1.学习例1。
(课件出示教材2页例1)(1)引导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师生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中的统计表。
(3)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计算全班同学的人数。
(5)引导学生分析表格,解决问题,突出统计的意义。
2.学习例2。
(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2)(1)出示参赛候选人名单,请同学们公开选举。
(2)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①引导学生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
提问:用上面举手的方法是否可行?②提出投票要求。
在纸卡上只能写一名同学的名字,然后扣在桌子上。
③学习记录方法,引导学生选择统计数据的方法。
(让3名学生在黑板上记录数据)④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记录方法,选出既清楚又方便的记录方法。
(3)解决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选出参赛代表。
1.(1)小组内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汇报: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收集数据。
(2)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
(3)观察统计表,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4)计算全班同学的人数:把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加起来。
(5)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确定全校同学选择的订做校服的颜色。
2.(1)自由选举。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导学案
《数据的收集》导学案设计者:教学内容:5.1.2数据的收集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学生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能够按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排序。
本节课的教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上,还体现了学生在收集数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教学目标:了解样本及样本容量等概念,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会学着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体会抽样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深刻体会抽样调查的优缺点,了解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进一步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并获得数据收集的活动经验,培养我们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领悟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了解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
课前预习指导:一、阅读课本第144至147页内容,思考相关问题。
二、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探究:探究1:抽样调查探究2: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资料:《数据的整理与收集(2)》预学案前导部分学生自主活动流程设计教师导学操作预设设计意图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
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导语设计:要了解一罐八宝粥里各种成分的比例,你会怎么做?把一罐八宝粥铺开在一个盆子里查看。
这样可行吗?这样方便吗?为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便合理的调查方法才行。
(板书课题)先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抽取汇报展示的内容。
各组根据抽签内容,小组长组织交流讨论,集体研究,设计好展示卡,展示出你们的预习成果,推选中心发言人,时间5分钟。
具体操作:1、学生组内5分钟交流:2、师下组搜集情况,参与讨论,及时指导。
生成预设:展示卡填写不规范的给予指正,发现小组内举例不当或举不出例子,老师可提供1个让他们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白数的扩充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导学案)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三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式,即访问调查、统计调查和实证调查;3.能够使用表格、图形等手段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1.2 技能目标1.能够选用恰当的数据收集方式,获取所需的数据;2.能够使用表格、图形等手段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数据收集方式的理解和应用;2.数据整理和描述的技能练习。
2.2 教学难点1.教学案例的参考和引导;2.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过程。
三、教学内容3.1 数据收集方式1.访问调查:通过访问对象直接获取所需数据的一种方式,适用于样本量较小、研究对象易接触的情况;2.统计调查:通过问卷、抽样等方式获取所需数据的一种方式,适用于样本量较大、研究对象难以接触的情况;3.实证调查: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和研究,通过数据的实证分析获取所需信息。
3.2 数据整理和描述1.表格法:通过表格的形式整理和描述数据,便于数据的分类和对比;2.条形图和柱形图:通过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3.折线图:通过曲线的形式展示数据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方法4.1 前置导学通过实际案例和故事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4.2 课堂探究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4.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和应用练习,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4.4 互动评价通过小组和个人互动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促进自我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学生表现评价教学效果,包括:1.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的掌握情况;2.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等方面。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导学案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全面调查)一、预习案:1、今天我们接触到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是。
2、统计中经常用整理数据。
3、为了更直观的看出表格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和来描述数据。
4、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这种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个部分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5、叫作全面调查。
步骤一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如问卷调查,实验记录,实际测量,资料查询,来访调查,实地调查,媒体查询,民意调查)调查问卷姓名时间你最喜爱的体育活动是哪一个?(只能选一个)()A. 乒乓球B. 篮球C. 排球D. 羽毛球步骤二整理数据(设计统计表)划记法:整理数据时,用“正”字的每一比划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做划记法。
全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统计表类别名称划记人数百分比A乒乓球B篮球C排球D羽毛球合计步骤三描述数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和来描述数据1、根据上表,在图1中画出条形统计图图12、绘制扇形统计图(1)、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
扇形图用圆代表,每一个扇形代表。
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的度数就可以画出代表某一部分的扇形。
(2)、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0,所以只需根据各种体育活动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算得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图2 中画出扇形统计图。
二、检测案:1、假如你想对以“你帮父母做过家务吗?”为主题在班级进行调查,那么你在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中:(1)你的调查问题是: ;(2)你的调查对象是: ;(3)你感兴趣的是调查对象的;(4)你打算采用的调查方法是:;(5)你打算向你的调查对象设定什么样的问题:.2、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用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 .4、某学校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天开展体育活动一小时,开设排球,篮球,羽毛球,体操四项体育活动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老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图所示尚未完成的扇形图和条形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学生报名总人数有多少人?(2)从图中可知选羽毛球的同学有多少人?选排球的人数占报名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将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学习目标•了解数据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熟悉常用数据整理方式。
二、学习重点•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熟悉常用数据整理方式。
三、学习难点•数据的分类;•数据整理的注意事项。
四、学习内容1. 数据的概念及其分类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特征的信息,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
其中,定量数据以数值形式表现,如体重、身高、年龄等;定性数据则以词语描述,如性别、颜色、形状等。
2. 数据的收集方法•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要准确、系统、完整、统一。
3. 常用数据整理方式•频数表:将某一属性取值出现的次数列成表格;•条形图:以长条的长度表示某一属性取值出现的次数,从而形成一张图表,易于比较和分析;•折线图:用折线来表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图:用圆形的扇形来表示不同属性取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五、学习方法•观察周围事物,进行数据收集;•多用频数表、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来整理数据。
六、学习体会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对数据的概念及其分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七、作业1.观察身边的事物,收集不少于10组数据,将其整理成频数表和条形图。
2.请读一篇新闻,搜集其中的所有数据,并用饼图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展示。
八、拓展阅读1.你知道周围哪些事物可以用数据来描述吗?试着列出来。
2.除了频数表、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还有哪些数据整理方式可以使用?尝试寻找更多的方式并进行了解和学习。
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苏教版秋
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定义;2.学会记录数据并整理成表格;3.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尝试获取信息并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4.提高观察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学生桌、椅子;2.老师准备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并准备和学生一起去野外;3.学生需要准备笔、纸以及量尺等物品。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前期活动1.老师将带领学生们一起到校园内或校外野外标本馆,让学生看看生活中的数据和图表;2.在野外教学时,老师会拍摄、拍下生活中各种数据的图像,带回课堂供学生观看。
第二部分、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们回忆野外所见数据图像的内容和品类,让学生们发现其中规律,并记录收集这些数据;2.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和分组,然后收集数据,将这些数据记录在表格当中;3.让学生们归纳数据,从而得出某些结论,解决一些数字相关的问题;4.让学生们总结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扩展活动1.让学生们通过参观博物馆,观察博物馆中的数据文物和数字图表,感受数字和历史的牵连;2.让学生们挑选学习过的一些知识点,并利用收集的数据和整理的数据,设计出小游戏或小测试,来检验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通过参观野外标本馆和博物馆,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展开自由互动;2.在记录和整理数据时,老师对“量度”“单位”“百分数”等概念进行适当陈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规律;3.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将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课时分配本课程分为2课时进行:第一课时1分钟——铺垫活动第一课时30分钟——走进野外标本馆第一课时10分钟——总结与回顾第二课时5分钟——引入和回顾问题第二课时25分钟——小组讨论和数据整理第二课时10分钟——操作和测量练习第二课时5分钟——小游戏或小测试六、教学反思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对数据采集和整理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2.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活动,并能够主动询问、沟通和交流,表现出强烈的合作精神;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贴近生活、强调有效交流等授课特点。
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温馨寄语:独立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学习内容:数据收集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体验统计的过程。
学习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具准备:相关课件学法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课前自学提示:1. 看课本第 2 页。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4种颜色,怎样进行调查呢?2. 全校学生太多,可以先在班里像下面这样调查。
每人只能选()种颜色。
3.班级调查结果。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961584.上面的表格是统计表,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很多数学信息。
从上表中我知道了:1.全班一共有()人。
2.喜欢( )颜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
4.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自学之后,我的疑问是:课中小组合作:小组长带领各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成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小组内交流、探讨。
班级展示:1、请同学们积极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交流中有不同的想法时,请大胆说出来。
质疑探究: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是其它不懂得问题?自悟自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达标测评:1.下表是二二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小组人数。
课外小组计算机篮球舞蹈乒乓球人数815910( 1)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 2)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 3)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2.明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把结果填入了下表。
季节春夏秋冬人1320915(1)喜欢什么季节的人数最多?(2)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哪个季节?(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课后课后反思: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温馨寄语:独立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学习内容:用“正”字记录数据收集的结果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收集的结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0.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0.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丨苏教版一、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今社会中大量事务所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学习中,学生也需要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数据的收集数据收集是指通过某些途径收集所需数据并记录下来的过程,是了解问题情况、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数据的基础环节。
1. 数据的来源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学生需要先了解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测量和文献资料。
直接测量就是学生亲自进行采集,例如:记录学生班级的身高、体重等。
文献资料指的是通过阅读图书、杂志、新闻报道等获取到的数据。
例如:通过阅读新闻了解全国疫情情况。
2. 数据的记录在数据收集完成后,学生需要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记录。
记录的方式可以采取如下两种:•用表格记录。
将所收集到的数据分类汇总并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来,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建立图表。
将数据汇总后,通过建立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形式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指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清理、归类、整合等操作,从而更好地让数据表达出它们的含义和价值。
1. 数据的筛选对于该数据收集的情况,有时学生收集到的数据并不完美,可能会存在一些无效数据或异常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保留有效、有意义的数据。
2. 数据的清理根据学生收集到的数据,有时数据的形式并不符合我们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例如:将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将数据中的重复内容合并等。
3. 数据的归类在数据整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展现出数据价值,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归纳。
例如:将学生体重数据依据身高分成不同组。
4. 数据的整合在完成数据分类后,学生需要将两组及以上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例如:把同一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数据整合在一起,得出某一组学生的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体重是否符合标准。
四、总结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5篇
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5篇教师应提前准备教案,以便在课堂上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案是教师教学目标达成的保障,能够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篇1一、数据收集整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班上准备从王明明、陈小菲两人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选谁去呢?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二、自主构建(学)用什么办法来决定谁参赛呢?可以用举手的方法,再数一数。
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投票的方式。
给每个人一张纸,每个人把选的人写下来,放在一起,最后只要数一数选票就行了。
三、互动互议(议)大家觉得投票的方法可以吗?那它有什么好处呢?投票这种方法不像点人数那么麻烦,只要整理大家交上来的选票就可以了。
那一起试试看吧。
学生投票交给老师。
整理选票。
想一想,怎样整理这些投票呢?学生回答。
老师报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学生活动。
展示和交流薛恒的记录单。
学生1、老师报谁的名字,我就在他下面写□;学生2、我是用写_的方法;学生3、我是用画○的方法;学生4、我是用打√的方法。
四、精讲点拨(讲)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上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选谁呢?学生回答想:今天班上有两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假如他们也参加投票,结果会怎样呢?五、当堂练习(练)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想一想怎样调查?学生回答。
出示统计表看表回答问题。
2、练习一第3题。
六、课堂小结: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完成简单的统计表。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复习导学案
明确
学习
目标
预习
效果
检测
认真
学习
重点
难点
突破
重难点一:调查方式
例1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A 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九年级学生。
B 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名好友进行了调查。
C 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课题
第五章复习
课型
探究课
班级
时间
执教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包科领导
教学
流程
教学
环节
具体内容
学法
指导
师生反思
预习导学
自主探究
学习
目标
1、了解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描述的基本方法,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等基本活动;
2、知道具体收集数据时需要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体会图表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并会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学校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2)选择喜欢“踢毽子”的学生有多少人,并在图中将“踢毽子”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该校共800名学生,请通过计算估计出喜欢“跳绳”的学生人数
重
难பைடு நூலகம்
点
知
识
的
运
用
总结评价
课堂
总结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
自评得分:
_____________
D 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跟踪训练:
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数据收集与整理导学案
生开始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观察统计表。
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全班共有( )人。(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
执教人
课型
新知探究课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课题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课时安排
1
学习目标
1、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我能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我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师:你看懂什么?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归纳总结。
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自己选择校服颜色?
引导: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导学案导学设计1.1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习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探究活动一】引入新课 一、情境引入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红 黄 蓝 白 二、互动新授1. 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2.统计表。
3.解决问题。
颜色 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导学流程一、课件导入新课并解读学习目标(5分钟)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5分钟)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全校学生那么多,怎么样调查呢?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回答 1.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2.师生活动“用举手数一数”(1)全班共()人。
分析:应该把喜欢()颜色的人数加在一起。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分析: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4.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四、过关检测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篮球组的有( )人。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最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数据收集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
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
二、学习重点
1.数据收集的过程。
2.数据整理的方法。
三、学习内容
1. 什么是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和收集有关对象或现象的具体信息或材料。
2. 数据收集的方法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
3. 数据整理的方法
数据整理包括整理、分类、排序等操作,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利用收集到的数据。
四、学习步骤
第一步:了解数据收集的概念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收集数据的,分享你们的经验。
第二步:学习数据整理方法
老师将介绍数据整理的常见方法,如图表、表格等。
请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第三步:实际操作
老师将给出一个数据收集的实际情景,让同学们进行实际操作,收集相关数据
并进行整理。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据收集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数据整理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同学们也体会到了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技巧。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做好准备,一起来探索有趣的数据世界吧!
祝学习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1 统计调查(1)一、学习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并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重要作用;会画扇形图,并会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重点、难点)3、体验统计图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图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知识链接:条形图:是用小长方形的()直观反映数量的()和()的统计图。
扇形图:是用圆代表(),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中的(),通过扇形的大小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三:自学新知:1、阅读课本第135页问题1,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都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法收集数据?该怎样设计调查问卷呢?(2)如果我们得到数据之后,该怎么来整理这些数据呢?说一说你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好处呢?(3)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划记法表中的信息,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2、下边是某班40名学生本次考试的数学成绩(120):108、101、110、116、110、104、99、102、97、103、91、103、87、89、97、99、74、81、100、97、83、84、67、89、67、66、86、79、112、98、54、44、79、60、44、34、73、56、102、87.请你根据自学内容完成数据的整理、描述与分析。
(1):整理数据:(统计表)(2)描述数据:(条形图、扇形图)(3)分析数据:思考:1:数据统计图的绘制包含几个部分?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的和是多少?2:条形图的绘制应该注意些什么?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它的圆心角是怎样确定的4:扇形图和条形图各有什么优点?并归纳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四、课堂测评:1、王聪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王聪把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①你能说出王聪一家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吗?哪方面的费用支出最高?②若他们共花费人民币8 6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往返的路费又是多少元?2、如图是某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有10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周“百姓热线”共接到多少个电话?(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某校七年级二班全班50名学生,经调查,他们最喜欢的学科如下表:请将此表的信息绘制成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
10.1.2 统计调查(2)一、学习目标:p137----p1401.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简单随机调查及其相关概念。
2.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初步体会统计思维和确定性思维的差异性;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自主学习:1、请自主阅读下面一段话,并思考下列问题: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都能划燃.”“你这么肯定?”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问题1:儿子采用了什么调查方式?问题2:你认为儿子采用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问题3: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2、下面的调查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比较合适?(1)了解北京市中学生对“蓝天工程博览课”的喜爱程度?(2)面对金融危机,如何了解全国人民对中国经济复苏充满信心的程度?(3)要想了解一锅八宝粥里各种成分的比例,该怎么办呢?(4)你还能举出运用这种调查方法的例子吗?思考:1、什么是全面调查?什么是抽样调查?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个适应于什么情况?2、怎样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阅读课本第137页问题2:许昌市第一中学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应该怎样进行调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你准备用什么调查方法解决?(2)问题2中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3)运用抽样调查法确定样本容量很重要,,应该抽取多少名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合适?你考虑了哪些因素?(4)被调查的学生该如何抽取呢?说一说你的抽取方案。
(5)你还能想出使每个学生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方法吗?2、教师指导,自主阅读课本第138页至139页的内容,并比较三中描述数据方法的优劣。
(注:表10-2和图10.1-2的数据也可以换成你们课前在本校范围内调查的数据。
)3、请阅读这则资料:在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Alf London和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中谁将当选下一届总统.为了了解公众意向,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显示Alf London非常受欢迎.于是此杂志预测Alf London将在选举中获胜.实际选举结果正好相反,最后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选举中获胜.其数据如下:请问:文中在调查时进行的抽样是简单随机抽样吗?四、巩固提高:1.要调查某校初三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选取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B、选取50名男生C、选取50名女生D、随机选取50名初三学生2.下面的调查,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A.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收视率B.全国人口普查C.一批炮弹的杀伤力情况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3.在火车的站台上,有200袋黄豆将装上火车运出北京,袋子的大小都一样,随机选取10袋的重量分别为 (单位:斤): 196、198、199、200、197、198、196、196、200、198,估计这200袋黄豆的总重量为_______________ .4.166中某某同学为了调查北京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的东城区人口和东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东城区人口约62.5万,初中生人数约16500人.北京常住人口1633万人,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43.1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30.6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5.谈谈你对抽样调查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10.1.3 统计调查(3)一、学习目标:1.初步感受分层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体会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2.能对样本数据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与分析.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抽样的灵活性、重要性,培养合作学习观念.二、自主学习:问题1:某班有50名学生,想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问题2:我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问题3: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做呢?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请阅读上面的问题3,认真思考,分组合作--讨论开展调查的方式,并回答下列问题:(1)能不能用问题2中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情况呢?为什么?(2)有三人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抽取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甲说喜欢动画的占28%,乙说喜欢动画的占5.7%,丙说喜欢动画的占11%.三人强调在调查的过程中都没出错,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3)如果让你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你会怎样做呢?(4)假设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那么每个年龄段的人数该如何确定呢?为什么?(5)请根据对问题3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分层抽样的定义和步骤2.请认真观察课本第157页表10-3,分组合作并思考以下问题:(1)你能从表中的数据获取哪些信息?(2)你能用所学过的折线图显示不同年龄段中喜爱娱乐类和动画类节目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吗?四、巩固提高:1、如果整个地区的观众中,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3:4:3,要抽取容量为500的样本,则各年龄段分别抽取多少人合适?2、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2)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
一、为了了解学校开展“孝敬父母,从家务事做起”活动的实施情况,该校抽取八年级50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按七天计算)做家务所用的时间(单位:小时,调查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得到一组数据,并会制成统计表,根据表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频率分布表中未完成的部分。
(2)由以上信息判断,每周做家务的时间不超过1.5h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__.(3)针对以上情况,写一个20字以内倡导“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句子。
10.2.1 直方图(1)一学习目标:1.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布.2.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自主学习: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 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 166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分析: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最大值-最小值=________—_______ =________(cm)这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cm.②决定组距和组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______ —______=_____,则组距离就是________.本问题中我们做等距分组,即令各组的组距相同,如果从最小值起每隔3cm作为一组,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______组.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③列频数分布表频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布表.注:画记也可以写成频数累计.所以身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的人数最多,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______∽_______cm(不含_____cm)的学生中选队员.以上三个步骤也对这63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了比较合适的队员. 你还能不能用更直观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频数分布的情况吗?三合作学习:1.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6分钟而小于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A.5 B.7 C.16 D.332. 已知20个数据如下:25,21,23,25,27,29,25,24,30,29,26,23,25,27,26,22,24,25,26,28,对这些数据列频数分布表时,其中24.5-26.5这一组的频数是()A.8B.7C.11D.5四自我检测:1.已知一组数据7,10,8,14,9,7,12,11,10,8,13,10,8,11,10,9,12,9,13,11,那么这组数据落在范围8.5~11.5的频率是____________.2.一个样本容量为50,分组后落在某区间的频数是6,则该组的频率是____________.3.对100个数据分组频率分布表,各组的频数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频率之和为_____________.4.某班40名学生体重如下:(单位:千克)44,46,43,51,51,5,2,48,46,45,51,57,49,42,50,54,46,44,49,51,53,52,54,49,61,54,56,48,47,50,53,59,58,48,51,46,48,52,54,57,55.请列出频率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