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课件 第二章 旅游规划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旅游规划2-63页PPT资料

第二章 旅游规划2-63页PPT资料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现代区位理论时期
多因素综合研究
(20世纪40年代至今)
经济成本要素 非经济成本要素
计量学 方法等
以美国库兹涅茨 (S.Kuznets)的 预测性分析模型 为代表
中国 ·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区位理论
区位选择的关键性
中国 ·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理论萌芽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 古典理论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 近代理论时期(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现代理论时期(20世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四大层面
第一节
1.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 2.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 3.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 4.关于旅游规划实施的理论
中国 ·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与技术方法
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
中国 · 湖北大学 Hubei University, China
版权:旅游发展研究院•马勇 Academ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旅游发展规划培训课件.pptx

旅游发展规划培训课件.pptx
一、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特点 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确定地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发展规模、要素结
构与空间布局, 通过目标市场合理定位,旅游产品质量和结构优化, 地域间、部门间、生产力要素间的协调发展, 逐步增强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实力和后续发展实力, 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章 旅游发展规划
本章提要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 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 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具有纲要性、指导性、战略性、发展性、结构性等 特点。
其主要任务是明确地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通过SWOT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 化旅游业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旅 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求旅游开发 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 源和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规 划相适应。发展旅游更重要的是创造环 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节 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三、以人为本
对于旅游地区来说,主要任务就是为旅游者提 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信息,为满足旅 游者的不同愿望而进行规划和开发。所以,旅 游发展规划还应以旅游者为本。
在实际开发旅游过程中,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管 理者往往希望旅游者按照他们的理想化安排, 循规蹈矩,循序渐进;旅游规划者总认为旅游 者会十分欣赏他们设计和规划的旅游产品。这 些都是旅游管理者以我为本,而不是为旅游者 着想的、以人为本的做法。
第二节 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旅游发展规划与其他旅游规划相比,有以下特点: 1.纲要性。就地区内旅游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和问题提

旅游规划PPT课件

旅游规划PPT课件
(三)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相应法规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 完善等问题。
方法:不断加. 强旅游业的法规与制度建7 设
二、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1.旅游吸引物和活动。包括能吸引游客的一切自然、文化资
源和与旅游相关的活动,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旅游规划一 方面根据它们确定旅游区旅游功能和旅游形象,另一方面最终会 根据景区旅游功能将其规划为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
.
15
三、旅游规划程序
1、景区范围的界定,对景区进行实地考察 2、收集资料并系统分类,对资料经行分析。 3、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的确定,以
及完成规划目标的时间安排。 4、分析旅游景区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与开发风险。
5、对旅游景区进行初步规划,组织专家对规划分析论证。 6、就规划初稿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2.住宿设施。包括宾馆、汽车旅馆、旅社、膳宿公寓、
野营地以及旅行车营地,满足旅游活动中住宿的需求。旅 游规划时要根据规划的景区功能、规模等来规划其类型、 档次和规模。
3.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包括旅行社、旅游信息服务、
餐馆、旅游纪念品商店、银行、医疗保健、公共安全、邮政 服务等。旅行社和旅游信息服务是旅游活动的中介机构;餐 馆和旅游纪念品商店是满足食和购的需要的;而银行、医疗 保健、公共安全、邮政服务等是为旅游活动的顺利实现提供 服务的部门,这些部门过去往往被狭义的理解为旅游业。
尤其是要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 7、根据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再次征询意见并
使之逐步完善。 8、上报有关部门,在正式批准后付诸实施。
案例2:丹霞广地东貌旅的仁游规化研划丹究会霞旅游风景区
丹霞画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旅游发展规划(简本).ppt.Convertor

旅游发展规划(简本).ppt.Convertor

旅游发展规划课程目录第一章旅游规划概述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第六章旅游地形象策划与市场推广第四章旅游区划与旅游区空间布局第五章旅游项目设计与产品开发第七章旅游业支持与保障体系规划第八章总体投资分析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要求第一章旅游规划概述第一节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1、旅游的含义包括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WTO)2、规划的含义规划是对未来状态所进行的一种构想或安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规划强调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

一、旅游规划(tourism planning)的含义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和安排,它是建立在一定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旅游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

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对规划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3、旅游规划的概念判断:旅游规划一旦通过评审,在规划期限内就需要按照所规划的内容严格执行,不得进行修订和调整。

二、旅游规划的类型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三、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合理配置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落实相关部门的协作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旅游规划的特征系统性和综合性层次性和地域性基础性和前瞻性五、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1、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2、协调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规划内容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上一行政区域旅游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客观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地的吸引力一是有资源优势;二是有市场优势规划项目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产品和营销方式的创新4、创新性原则思考:哪些地区可以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当地的支柱产业”?5、市场导向原则旅游规划要做到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

第2章 旅游系统 《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PPT课件

第2章 旅游系统 《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PPT课件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人能够去旅游了。但是只有那些有时间和身体能力进 行旅行的人才能计入旅游需求内。
以上种种因素使得对旅行进行预测很难。虽然规划者 需要进行旅行需求预测,但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预 测就是在事件发生前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估计 (Archer 1980,5)。随着旅游不确定性的增加,例 如个人品味、环境政策、国际汇率的变动、目的地的 多样化等,预测变得更加困难和不可靠了。但是由于 规划者、开发者和促销者仍十分依赖预测,因此预测 在市场评估和供给开发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另外一个对旅游物质规划非常重要的市场细分就是根据 旅游活动进行划分,这里的旅游活动是基于对自然或者 文化资源开发而进行的。这一方法是对目的地进行旅游 潜力评估的基础。
不管是私人或者是公共事业方面的规划者和开发者,都 必须要掌握最新的旅游市场特征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 了解为什么、在哪里和开发什么项目是最合适的。
尽管这种跨国经营的方法已经被运用在酒店教育和培训 中,但这仅仅是旅游业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一个宾馆 建成后,其成功与否还要取决于许多其他的因素。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产品"概念的混淆。
对于旅游业来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联系着各个相关部 门,只有这些部门之间紧密联系,整个旅游系统才能顺 利运行,否则就会失灵。如果通过整合的规划能够维持 和加强这种内部联系,那么整个旅游业成功的机会就会 增加,包括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经济和商业发展、实 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推动社区和区域的整合等。
Kotler(1988)对市场细分给出的定义是"将整个市场 分为几个同质的子集,每个子集有各自的市场目标"。 他建议,市场细分必须满足下面三个要求:第一,每个 细分市场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人数,方才值得关注;第二, 每个细分市场内部必须具备足够的共同特征,以区别于 其他细分市场;第三,每个细分市场必须是可行的,值 得注意的。当对某区域进行物质发展规划或者社会、经 济和环境影响评价时,将该区域潜在的游客分为几个细 分组群来考虑会对规划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旅游规划与开发讲义(精华版)

旅游规划与开发讲义(精华版)

《旅游规划与开发》讲义目录导论 (4)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 (5)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 (5)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体系 (6)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8)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10)第二节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 (10)第三节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 (13)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15)第一节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7)第二节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17)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18)第四节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21)第三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23)第一节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25)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 (26)第三节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热点 (28)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32)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 (33)第二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4)第三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35)第四节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36)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41)第一节市场分析的内容 (42)第二节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43)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 (44)第六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47)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48)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50)第三节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定位 (52)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55)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 (56)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 (58)第八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 (61)第一节资源导向模式 (63)第二节市场导向模式 (65)第三节形象导向模式 (67)第四节产品导向模式 (69)第九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72)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 (74)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75)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77)第十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 (79)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评估原则 (81)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评估的内容体系 (82)第十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保障体系 (87)第一节政策保障体系 (90)第二节市场保障体系 (90)第三节财经保障体系 (91)第四节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92)第五节环境生态保障体系 (93)导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和旅游规划的相关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ppt 43页)

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ppt 43页)
▪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2.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 3.实行旅游时空分流 ▪ 4.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 5.提倡文明旅游行为
第四节 旅游区域开发规划
▪ 一、旅游区开发的一般理论 ▪ 1.旅游区域开发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2)特征:
动态性 综合性 市场导向性 地域综合开发
第四节 旅游区域开发规划
第四节 旅游区域开发规划
▪ 四、旅游区规划 ▪ 1.旅游规划概述
• 旅游发展规划 • 旅游区规划
▪ 2.旅游区规划的原则
• 整体性原则 •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 实事就是、适度超前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 旅游区域开发规划
▪ 3.旅游区规划的编制步骤
资源与市场调查阶段 拟定规划大纲阶段 编制总体规划阶段 评审和修改阶段
▪ 2.旅游区域开发的一般程序及主要内容
1)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 2)旅游景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3)旅游服务体系的完善 4)居民观念的培养和当地人力资源的培训 5)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第四节 旅游区域开发规划
▪ 二、旅游景点开发与规划 ▪ 1.旅游景点设计和开发原则
创意要新 人工美与自然美统一 维护和创造生态平衡 经济效益原则
游地基础设施、自然条件、旅游环境结构、市场客源条件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
② 一般体验性评价法 ③ 中国十大名胜: ④ 万里长城 桂林山水 杭州西湖 北京故宫 苏州园林 ⑤ 安徽黄山 长江三峡 台湾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 ⑥ 秦陵兵马俑
⑦ 羊城八景: ⑧ 云山叠翠、珠水夜韵、越秀新晖、天河飘绢、古祠留芳、 五环晨曦、黄花皓月、莲峰观海
第一节 旅游者活动行为分析
2、影响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旅游规划与开发》PPT课件

《旅游规划与开发》PPT课件

h
2
第一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
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 游支撑和保障子系统四大构成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
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饭店 旅游娱乐、旅游景点、旅游商业
旅游企业子系统
旅游吸引物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目的地 吸引力子系统
3、旅游规划与开发观念转变阶 • 3、提升发展阶段( 20世纪 段(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90年代后期至今)
4、旅游规划与开发快速发展阶 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5、旅游规划与开发深入发展阶 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h
1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
• 1、全球化趋势 • 2、市场化趋势 • 3、产业化趋势 • 4、生态化趋势 • 5、战略化趋势 • 6、创新化趋势 • 7、多元化趋势 • 8、系统化趋势
二、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重点旅游景点的建设 2、旅游地的交通安排 3、旅游地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 4、旅游市场的开拓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个性原则 2、市场原则 3、效益原则 4、保护原则 5、综合原则
h
11
第一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概念体系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和步骤
一、旅游规划的特征:
• 二、特征
• 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 高;停留时间长;季节 性弱;利润丰厚
• 三、功能
• 整合功能;效益功能; 纽带功能;展示功能; 连带功能
h
17
• 四会展旅游发展的规划体系
资金
技术
人才
基础 设施
专业 会馆
经贸活动
人员 流动

第二章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PPT课件

第二章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PPT课件

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境外开发商。
4
(三)旅游景区开发类型
1、在以前不是景区的地方建造全新的景区。(如即将建 造的上海迪士尼乐园)。
2、将原有的景区改建成新的景区。(如乐高乐园是在经 营不佳的英国温莎狩猎公园的原址上建造起来的)。
3、在现有的景区内增建大型新项目,以吸引更多顾客, 开发新市场。(如在主题公园内新增建大型游乐项 目)。
1、2、3、4 1、2
主题公园、游乐园、休闲设施 滨水地区开发
中小型公 司
1、2
动物园、园林
个体企业
志愿性 部门
全国性的 机构
地方性的 机构
1、3、4 4、5
1、4、5
博物馆、休闲公园、手工艺品店 豪华故宅、历史遗址、自然景观、大型事件
历史遗迹、工业遗迹、蒸汽机车、事件
7
(四)旅游景区开发的内容
1、旅游景区规划 2、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设计 3、施工建设 4、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5、培育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开发旅游市场
减:流动负债
14
费用估算的原则:
第四,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 方可对外开展工作。
11
1. ②建议书的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还贷方案设想;
5、项目进度的大体安排;
6、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包括初步的财 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第二章 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1
一、旅游景区开发
• 景区开发概述 • 景区开发要点

旅游规划ppt课件

旅游规划ppt课件
√D.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
游六要素具体安排
33
5.读“某沿海旅游 景区
的规划设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1)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沿河漂流 C.悬崖攀岩或蹦极
√B.生态旅游
D.乘游船观湖
(2)此处旅游景区中下列哪一个区域所占比重最大( )
A(3.)若游在览此区处建一B√假.日保野护营区地和游C.憩服中务心区,选址在何处
C.旅游设施和服务
D.旅游交通条件
3.下列对旅游规划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B.使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
√C.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旅游发展,但使投资风险加大
D.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
32
4.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下列景区 规划步骤合理的是( ) A.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对 景区发展总体定位 B.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对旅游开发 条件总体评价 C.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对旅游六 要素进行具体安排
思考:1、上图是“规划之鹰”,其各部位代表的含义依次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规划的关键是什么? 对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
3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是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 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飞翔的环境、鹰尾【影响飞翔的方向和速度】) 二是分析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需求的数量、质 量和类型 (导向作用)
4.1 旅游规划
目标定位 1.了解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2.掌握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3.了解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旅游开发与规划全套教学课件

旅游开发与规划全套教学课件

四、旅游心理学理论 旅游心理学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产品的设计及旅游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旅游者构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者有不同的背景,其需求自然不
一样,如年青人喜欢刺激的旅游活动,老年人喜欢悠闲的旅游活 动,年青女性喜欢浪漫之地等等。 根据旅游者的人口社会文化学特征可细分旅游市场和找出各细分 市场的偏好特征。 五、旅游区位论 区位论是产业布局和区域的空间组织优化理论,旅游规划中旅游 资源的评价,旅游业空间布局与项目选址,旅游线路安排等均存 在区位优化问题。 区位论在旅游规划中主要是市场区位,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的 布局都要选择区位条件好的区域。区位条件主要与距离,交通条 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居民出游都存在一个门槛距离。一般而言客源地出游能力随离旅 游目的地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出游能力递增与递减的节点离客 源地的距离即门槛距离。 市场区位条件还与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交通状况有关。交 通状况好,可以节省游客的旅行时间。
3.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从区域规划理论中衍生而来的,应属于区 域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因此,旅游规划应服从于区域 总体规划的要求。
旅游规划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即运用适当的经济、 技术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使旅游资源由资源优势产 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旅游规划按规划内容的详略程度可分为总体规 划和详细规划;按照内容性质可分为开发建设 性规划和调整保护性规划;按实施阶段可分为 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远景规划;按空间层次 可分为跨区域规划、国家级规划、区域级规划 和地方级规划。
地区和城市都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 重点产业或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 和创汇能力,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尤 其是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强大,从而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 调整。同时,旅游业又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与国家政治社会稳 定和区域经济形势密切相关,需要其他产业和部门的支持与协调, 才能提高旅游业在地区经济中的乘数。 因此,在旅游规划中不仅要注重旅游业内部各要素的协调,还要 注重与旅游发展的外部产业环境和条件相联系。 二、市场学理论 旅游的开发必须面向市场。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注意力经济” 的时代,只有市场的关注,地方旅游开发才会产生经济效益,所 以旅游规划中要遵循旅游开发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旅游资源的 评价要站在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评价旅游资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 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在旅游规划中要进行两方面的市场分析, 一方面是要分析客源市场的现状、偏好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 分析产品市场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技术
《四川旅游规划》的缺憾
地方性分析:资源评价与文化定位的失误。重自然、轻文化。规划者提 出了促销主题包括:“中国四川——大熊猫故乡”、“四川,中国的自 然美”、“四川,中国的自然瑰宝”、“四川,中国大自然探秘”和 “四川,中国的自然奇观”。深层原因可能是:①以西方文化为核心, 强调原始景观的探险和落后生活方式的猎奇,从而引致对川西藏区的过 度重视;②规划者对中国区域特征评价上的失误,将四川省的自然旅游 资源凌驾于西藏、云南之上
二、市场导向旅游规划时期 (1992一2000年)
1 当时国外旅游规划背景
国际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旅游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旅游规 划,在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已经显得比较成熟,不少学者称 其为初步进入学术发展的“高原效应”期。一直到20世纪90 年代中期,旅游规划工作中的旅游市场研究没有革命性的突 破。而在此时,国外学术界对旅游发展所形成的各种旅游效 应十分关注,从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研究旅游发展问题的学 者越来越多
同年,国家旅游局率先组织编制了国家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关于1980年至1985年旅游事业发展规划(草案)》,这是我 国第一部正式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文本
旅游大发展客观上形成了对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研究的 需求,许多省份和部分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开始渐渐 出现。与此同时,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建设拉开了帷幕,由建 设部门主管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开始出现
发展理念。《四川旅游规划》强调了生态理念、持续发展理 念和人本主义理念,改变了中国规划界或多或少存在的重视 物质规划、轻人本关怀的偏向
运作方式。规划编制工作完全由专家组负责,基本不受其它 机构干扰。专家组的构成方式由招标和业内知名专家互聘形 成,保证了参与者的资质和学术信誉。专业的规划咨询公司 保证了规划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的必要长度和稳定性,克服了 国内规划往往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的人员兼职 进行所产生的时间长度不足、时间安排不稳定、各种非规划 事务干扰多的问题。
市场分析:对近程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忽视。该规划文本将主要 力量布局在国际旅游、特别是远程的西方市场上面,而忽视了近程 的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和四川省内市场,在布局有关旅游产品时, 面向这些近程市场的产品同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例如,规 划者对四川省最重要的近程海外市场港澳台(占海外市场45%)、日本 和新加坡(占19%)的市场分析有所忽视
第二章 旅游规划发展阶段
内容提要
资源导向旅游规划时期(1978一1991年) 市场导向旅游规划时期(1992一2000年) 目的地整合旅游规划时期(2001年一 )
一、资源导向旅游规划时期 (1978一1991年)
1 当时国外旅游规划背景
科学化的旅游规划工作最先出现在美国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学者从土地利用角度开展旅游规划(郭来
展战略的研究 建筑界学者从景区建设与文物保护的视角出发,进行了旅游规划的研
究 园林学者从园林设计与规划的视角,对风景名胜区进行了规划研究
3 这一时期中国旅游规划的特征
其一是必须借鉴国际上旅游规划已经取得的经验,在某种意 义上是学习乃至照搬外国先进的旅游规划理论和经验
其二是必须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①外汇挣取导向型的 旅游业发展道路;②“旅游地少,路难行,车难搭,住宿 难”;③国家对国内旅游“不反对,不鼓励,不提倡”;④ 中国的计划经济色彩还十分浓厚
4 总体特点与评价
第一,各种专业背景的旅游规划学者所作的旅游规划研究的 内容存在巨大差异,但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成为主流,它也是 每一学术背景下的旅游规划学者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
第二,旅游发展规划成果的名称表述很不一样。例如,地理 科学学术背景的旅游规划专家,在从事旅游规划研究的早期, 对于旅游规划名称的使用是五花八门的,郭来喜等人(1984) 完成的《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开发研究》用的是“开发研 究”;杨冠雄等人(1986)完成的《厦门旅游总体规划》用的 是“旅游总体规划”;郭康(1985)完成的《秦皇岛市老爷岭 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用的是“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探索时期,计划经济色彩十分明显,市 场研究还被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内容。因而,可以说此时的 旅游规划研究不注重旅游市场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
1985年底,我国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 产业,实质性地实现了旅游业由事业型向着产业型的转变
旅游规划的规范化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主要 表现为1985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1989年《中国 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制定以及在1990年6月20日,国家建 设部、国家旅游局、商业部颁发的《旅馆设计规范行业标准》
此后,世界旅游组织在四川、山东、云南、海南、安徽、贵 州、黑龙江等省分别编制了全省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体例。《四川旅游规划》提供的“远期规划、近中期实 施计划、土地使用规划及预可行性评估”的三步骤模式,改 变了较长时期以来中国区域旅游规划界存在的以经济计划、 发展战略规划、资源开发评价代替旅游规划;以城市规划、 园林规划、风景规划代替旅游规划的现象,对旅游规划文本 的格式和各项内容的粗细、深浅、覆盖范围等提供了借鉴
1999年开始,国际旅游规划的先进经验以合作的方式直接进 入中国,与国内专家的旅游规划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99年,四川省不惜巨资邀请WTO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全省旅 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国拉开了洋专家做中国省级旅游规划 的序幕。据袁亮(1999)报道,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对规划成 果十分满意,专家评价也很高,1999年四川省开始宣传和实 施规划
第三,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内容缺乏或粗糙,不少旅游规划工作中甚至 缺失旅游市场的研究内容。仔细考察,这一时期的旅游市场研究方法主 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充分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趋势外推,预测规划 期内各个时段的旅游市场情况,主要是对已有的统计指标和相关数据进 行分析研究,对规划期的近期进行客源总量的趋势外推:其二是先根据 统计资料(或主观)确定规划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场(区域),再根据这一 客源市场的基础数据(人口、收入等指标),以一种假定的方式,假定出 到访率(花费、停留时间等)及其增长率(高、中、低三个指标),估定未 来客源总量和消费水平,这样的研究在当时已经是最高水平的成果了。 在旅游规划中,采用大量问卷调查研究客源市场,是很少见的先进方法。 这就是学术界所谓的一厢情愿式的理想型旅游市场分析方法盛行的时期, 存在着对市场的梦想化判断(刘德谦,2001)。
1992年,国家旅游局为了对全国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迫切需 要一整套资源分类和评价的手段。在这种因素的促进下,国 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共同完成了《中国旅游资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试验与主题公园的兴起。在1992年,国 家旅游局联合其他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首次举办了国 家旅游年活动,这是首次以国家为名义的市场促销活动,开 了我国旅游界之先河。同样在1992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 目正式启动。国家为了支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采取了 倾斜的政策措施,为其提供了一系列当时最为优厚的优惠措 施和开放力度。首批1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我国旅游产业 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验田。
空间组织:非生态与非经济后果。在空间组织方面,将主要开发行 动集中在川西地区,选定的重点旅游开发区域包括:九寨沟、黄龙、 四姑娘山、卧龙及蜂桶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若遵循生态伦理,川 西不应进行大规模开发,只能进行有限量的、非大众旅游方式的、 面向高质市场的生态旅游开发。从投资的效益看,川西远程景点的 开发占据了大量的投资额度,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度,而其效 益却低于其他地区。按照规划,到2015年,到川西去的海外旅游者 为41万,占当地来川海外游客的34%,比1997年增加近20个百分点;而 2015年到川西的国内游客171万,仅占当年进川国内游客的1.5%,比 1997年仅增长0.5个百分点。这说明规划者在资金分配方面也表现出 对占市场总额比例不大的海外市场的重视,而对占比例较大的国内 市场却是忽视的。
至70年代末,国外的旅游规划研究取得的理论成绩已经十分 值得称道,例如,美国学者Gunn(19790年代才被引进国内来指导市场导向 型的旅游规划工作(杨新军等,1998)
2 国内旅游规划的发端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黄山时明确指示,发展黄山 旅游业,“省里要有个规划”。这是国家领导人最先提出区 域旅游发展的规划问题
由此产生的变化是:旅游规划从资源导向型正式向市场导向 型转轨
旅游规划学界开始关注市场的问题,实现了思想认识上的 “市场意识”的初步树立,这种理念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开 始从资源导向型旅游规划正式向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转轨
这种转轨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会决定 的重点调研项目《北京旅游发展战略》(1985年12月通过北 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的鉴定)的系列成果,其中包含了 一个份量很重的客源市场调查研究篇幅。
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出现了正式的旅游 规划
1963年,联合国国际旅游大会强调了旅游规划的重大意义, 随后,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始编制旅游规划
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十分注意 旅游的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衔接关系
总体来看,美国是旅游规划的发起地,美国的地理学工作者 也是较早介入旅游规划领域的,从1970年就开始在迅速兴起 的以州为区域单位的旅游规划中充当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主题公园的开发。广州和深圳等地主题公 园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兴起到后来的衰落再到深圳“锦绣中 华”主题公园的成功给学者们很大的启示。主题公园这一新 型的旅游规划带有很强的市场导向的特点,此时的规划已经 不同于资源基础时期的旅游规划了。
2 国内旅游规划状况
在这一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学界的学术进步是最快的,旅游 规划学者们一方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旅游规划新的指导思想、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 另一方面,在旅游规划的实践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这 是一个学术思想交替更新的时期,学术成果也体现出这种基 本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