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特别★确认人粪致癌物,有腐蚀性警★易燃,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示化学分子式CH 2O式危险性类别危 8 3 类其他腐蚀品险燃烧爆炸危险性性·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健康危害3·职业接触限值:MAC0.5mg/ m( 敏 )(G1)危· IDLH: 20ppm险·急性毒性:大鼠经口 LD50lOOmg/ kg ;兔经皮3性 LD50270mg/ kg;大鼠吸人 LC50590mg/m。
·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El 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甲醛列为确认人类致癌物环境影响·在很低的浓度下就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易挥发,是有害的空气污染物·在土壤中具有极强的迁移性理化特性·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
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工业品含甲醛37%一55%,通常理足 40%,俗称福尔马林。
商品一般加有甲醇作阻聚剂。
化易溶于水特·气体相对密度: 1.l性·闪点: 50℃( 含甲醇15% ) ;85℃( 含甲醇0.05 % )及·爆炸极限: 7.0 %~ 73.0 %用用途途·主要用作生产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甲醛树脂、季戊四醇、合成纤维、医药等的原料。
还用作消毒剂、杀虫剂、熏蒸剂个体·佩戴全防型滤毒罐防·穿封闭式防化服护隔离与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 F,初始隔离至少 300m,下风向疏散至少 1000m。
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 800m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应·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急·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行泄漏处理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使用防爆的通讯工具·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溶解、稀释漏出气,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溶液泄漏·构筑围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用抗溶性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水体泄漏·沿河两岸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应·在下游筑坝拦截污染水,同时在上游开渠引流,急让清洁水绕过污染带行·监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lO 动·如果已溶解,在浓度不低于10ppm的区域,用倍于泄漏量的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火灾扑救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 30min。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溶液(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醛溶液化学品英文名:formaldehyde solution;methanal solution分子式:CH2O相对分子量:30.03(2)成分/组成信息成分:混合物CAS No:50-00-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主要危险性为第8类腐蚀品(甲醛溶液,甲醛含量不低于25%);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主要危险性为第3类易燃液体(甲醛溶液,易燃)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甲醛对人有致癌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口服牛奶、醋酸铵溶液。
催吐,用稀氨水溶液洗胃。
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MSDS-甲醛(福尔马林)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技术说明书编码:944 CAS No.:50-00-0 分子式:CH2O 分子量:30.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甲醛50-0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
常规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甲醛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溶液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 solution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可能致癌。
GHS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4);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皮肤过敏(类别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1B);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怀疑可致遗传性缺陷; 可致癌;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对水生生物有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防范说明:预防措施: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避免吸入蒸气、雾。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服。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10~15 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如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安全技术说明书甲醛福尔马林

安全技术说明书甲醛福尔马林甲醛(福尔马林)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源自于装修材料和家居用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长期的接触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包括对呼吸道、皮肤、眼睛等的刺激,甚至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室内甲醛的浓度。
一、甲醛的检测检测室内甲醛的浓度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第一步。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甲醛检测仪器,常见的有移动式甲醛检测仪、接触式甲醛检测仪和气相色谱法等。
其中,移动式甲醛检测仪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其检测原理是通过吸收有机物蒸气,并化学反应产生颜色,进而判断甲醛浓度。
二、甲醛的控制甲醛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用低甲醛释放材料在进行室内装修、装饰或购买家居用品时,应选择低甲醛释放的材料和产品。
如甲醛释放标准等级达到E1及以上的木板、人造板、木门等;甲醛限量规定在0.1毫克/米的油漆、涂料等装修材料;无污染、低甲醛释放的地板、家具、窗帘、床品等。
2、加强通风室内通风是控制甲醛浓度的有效方法。
在装修后尽早开窗通风,绿植也可起到吸附甲醛的作用,同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吸烟、烹饪等产生气味的行为。
3、甲醛治理技术若室内甲醛浓度较高,可采用甲醛治理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甲醛治理方法,包括吸附法、氧化法、光解法、热解法等。
其中,活性炭吸附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治理技术,其可以有效吸附甲醛,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过滤器。
三、甲醛安全使用提示1、空气质量净化可以使用甲醛净化剂、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确保人体健康。
2、定期检测甲醛浓度建议定期检测室内甲醛浓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甲醛浓度在安全范围之内。
3、科学装修在进行室内装修、装饰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材料和装修方法,科学装修可以保障人体健康。
4、选择环保产品在购买家居用品及日用品时,应选择绿色环保、低甲醛释放的产品,确保人体健康。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长期的接触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醛化学品英文名:FormaldehydeCAS号:50-00-0分子式:CH2O分子量:30.03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吸入会中毒。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可能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致敏物类别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1B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1吸入会中毒H341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H350可能致癌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事故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居领域。
然而,甲醛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甲醛的性质、危害、处理方法及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旨在提供有关甲醛的全面信息,为相关人员提供操作指导和安全提示。
二、甲醛的性质与危害1.性质: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在常温下,甲醛为气态,但在高温下可聚合为粘稠液体。
2.危害: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甲醛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鼻咽癌等恶性肿瘤。
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肝脏等器官具有强烈毒性,甚至导致死亡。
三、甲醛处理方法1.物理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吸附剂吸附甲醛气体。
此方法适用于低浓度甲醛的应急处理。
2.化学反应法:利用某些特定化学物质与甲醛发生反应,例如使用氨水、尿素等与甲醛进行加成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此方法适用于中低浓度甲醛的处理。
3.生物分解法:利用某些具有分解甲醛能力的微生物对甲醛进行分解,生成无害物质。
此方法适用于低浓度甲醛的处理。
4.通风换气:通过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对流,降低甲醛浓度。
此方法适用于室内环境,需注意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能效果有限。
5.光照法:利用紫外光照射甲醛气体,使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此方法适用于低浓度甲醛的处理,但需注意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四、安全防护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涉及甲醛的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2.保持工作环境良好: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干燥,避免高温、明火等易产生甲醛气体的条件。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接触甲醛。
3.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涉及甲醛工作的设备,确保其密封性良好,防止甲醛泄漏。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4.使用安全的化学品:在处理甲醛时,尽量选择安全性能较高的化学品,避免使用易挥发、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
MSDS-甲醛(福尔马林)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技术说明书编码:944 CAS No.:50-00-0 分子式:CH2O 分子量:30.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甲醛50-0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
常规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甲醛)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化学品名称:甲醛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甲醛36.5-37.4% 50-0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如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甲醛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状,抑制一切细胞机能,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2.甲醛在体内生成甲醇对视丘及视网膜有较强损害作用。
3.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环境危害: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甲醛气体的着火温度(燃点)约为300℃,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它易聚合成高分子的多聚甲醛,是一种可燃固体,常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受热或遇酸时可很快解聚出甲醛单体。
当与皮肤或粘膜接触时,常引起同甲醛相似症状,但一般出现较慢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皮肤至少15分钟,若有灼上伤,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严重者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944CAS No. :50-00-0分子式:CH2O分子量:30.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甲醛50-0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 灌胃。
常规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甲醛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甲醛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分子式:CH2O分子量:30.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 CAS No.甲醛 50-0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
常规洗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溶液(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甲醛溶液化学品英文名:formaldehyde solution ;methanal solution分子式:CH2O相对分子量:30.03(2)成分/ 组成信息成分:混合物CAS No:50-00-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3 类其他腐蚀品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主要危险性为第8 类腐蚀品(甲醛溶液,甲醛含量不低于25%);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主要危险性为第 3 类易燃液体(甲醛溶液,易燃)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甲醛对人有致癌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 。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口服牛奶、醋酸铵溶液。
催吐,用稀氨水溶液洗胃。
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甲醛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甲醛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与企业标志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甲醛;福尔马林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 Solution分子式:CH2O分子量:30.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甲醛CAS NO: 50-00-0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口服牛奶、醋酸胺水溶液.催吐,用稀氨水溶液洗胃.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根据液体的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砂土、惰性物质和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亚硫酸氢钠中和.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与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第九部分:理化特征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熔点<℃>: -92沸点<℃>: -21~-19 相对密度<水=1>: 0.84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溶剂.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800mg/kg<大鼠经口> 270mg/kg<兔经皮> LC50:590mg/m3<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70mg/m3,每天1h,每周3d,35周,发现气管与支气管基底细胞增生与生化改变.刺激性:家兔经皮:50mg〔24h〕,中度刺激家兔经眼:750μg〔24h〕,重度刺激致敏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LC50:96~7200mg/L〔96h〕<鱼> EC50:2mg/L<48h><水蚤>IC50:0.39-14mg/L〔72h〕<藻类>生物降解性:好氧生物降解〔h〕:24~168厌氧生物降解〔h〕:96~672非生物降解性:水相光解半衰期〔h〕:1.25-6水中光氧化半衰期〔h〕:4813-1.9×105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7.13-71.3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废弃处臵方法:处臵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臵.废弃注意事项:处臵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83012UN编号:1198〔甲醛溶液,易燃〕;2209〔甲醛溶液,甲醛含量不低于25%〕包装标志:易燃液体;腐蚀品〔甲醛溶液,易燃〕腐蚀品〔甲醛溶液,甲醛含量不低于25%〕.包装类别:Ⅲ类包装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灌〕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与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使,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20##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止法〔20##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名##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全生产许可条例〔20##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GB13690-92〕;危险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危险化学品名录.。
【甲醛(福尔马林)】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精编版)

甲醛(福尔马林)安全技术说明书标识中文名:甲醛;福尔马林英文名:formaldehyde分子式:CH2O 分子量:30.03 CAS号:50-00-0 危规号:83012理化性质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92 沸点(℃):-19.4 相对密度(水=1):0.82临界温度(℃):137.2 临界压力(MPa):6.81 相对密度(空气=1):1.07燃烧热(KJ/mol):2345.0 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13.33(-57.3℃)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50(37%)聚合危害:聚合爆炸下限(%):7.0 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73.0 最大爆炸压力(MPa):引燃温度(℃):430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3mg/m3 苏联MAC:0.5mg/m3美国TWA:OSHA3ppm;ACGIH(1ppm),(1.2mg/m3)美国STEL:ACGIH(2.5ppm),(3.0mg/m3)急性毒性:LD50:800mg/kg(大鼠经口);270mg/kg(兔经皮);LC50:590mg/m3(大鼠吸入)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多聚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 编号:
2213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其它理化性质:
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酸、强碱、酸酐、强氧化剂、强还原剂、铜。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资料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LD50:1600mg/kg(大鼠经口)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无资料
RTECS:
RV0540000
pH:
无资料
熔点(℃):
120~170
沸点(℃):
无资料
分子式:
甲醛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2)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甲醛溶液DSD编号:LTPH-01版本号:第一版供应商:XX龙腾平和化工XX化学品中文名:甲醛溶液化学品商品名:福尔马林化学品英文名:formaldehyde产品代码:企业名称:XX龙腾平和化工XX企业地址:XX省XX市安达市先源乡红光村1组〔安达市万宝山镇精细化工区内〕__151405:电子地址:longtengpinghe163企业应急:国家应急:119技术说明书编码:LTPH-01生效日期:20XX11月18日主要用途: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叙述主要物理和化学危险性信息: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
易燃。
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它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指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GHS危险类别:急性毒性-经口-3,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呼吸或皮肤过敏-呼吸致敏1A,致癌性-1A,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急性毒性-经皮-3,急性毒性-吸入-3。
特殊危险性:无资料。
防X说明:预防措施: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作业。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版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工业用甲醛溶液化学品英文名:Formaldehyde solution;formalin solution企业名称: XXXX有限公司企业地址: XXXX邮编: XXXX 传真: XXXX联系电话: XXXX企业应急电话:0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用作树脂、塑料增塑剂,硫化促进剂、杀虫剂等的中间体。
警示:本品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急性毒性-经口-3,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致癌性-1A,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急性毒性-经皮-3,急性毒性-吸入-3,呼吸或皮肤过敏-皮肤致敏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引起严重眼睛损伤;可致癌;对水生生物有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密闭包装,切勿受潮,防止破损。
使用时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事故响应:如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不可催吐。
如皮肤沾染: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身体接触部位。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如进入眼睛:小心地用水冲洗眼睛数分钟。
如有配戴隐型眼镜,而可简易拆除,请拆下隐形眼镜并持续冲洗眼睛。
火灾时:用雾状水、砂土等灭火。
安全储存:避免日照。
在通风良好处储存。
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
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腐蚀品。
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944CAS No.: 50-00-0分子式:CH2O分子量:30.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甲醛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CAS No. 50-00-0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
常规洗胃。
就医。
危险特性: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formaldehyde
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944
CAS No.: 50-00-0
分子式: CH2O
分子量: 30.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甲醛 50-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甲醛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标识中文名:甲醛分子式:CH2 O分子量:30.03英文名:formaldehyde危规号:83012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UN编号:1198CAS号:50-00-0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特臭熔点/℃ -92沸点/℃ -19.4饱和蒸气压/kPa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 50(37%)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7~73%引燃温度/℃ 430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 0.82相对密度(空气=1) 1.07燃烧热(kJ/mol) 2345.0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聚合危害:聚合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其蒸气,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
肺水肿较少见。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
常规洗胃。
就医。
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 ):3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 福尔马林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企业名称:××××有限公司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产品代码:26144501产品推荐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用作树脂、塑料增塑剂,硫化促进剂、杀虫剂等的中间体。
产品限制用途:严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吸入致死、皮肤接触会中毒;眼睛接触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皮肤接触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可致癌;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环境危害:对水生物有害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第3类急性毒性-经口第4类急性毒性-吸入第2类急性毒性-经皮第3类严重眼睛损伤/刺激第1类皮肤腐蚀/刺激第1类致癌性第1A类生殖毒性第1类生殖细胞突变性第1类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警告危险信息:1.易燃液体和蒸汽2.吞咽有害、吸入致死、皮肤接触会中毒3.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4.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5.可致癌6.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7.可引起遗传性缺陷8.对水生物毒性非常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禁止冲入下水道,避免流入排水沟和下水道,立即清除干净泄露物。
事故响应:如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不可催吐。
就医。
方可重新使用。
如有不适就医。
如进入眼睛:小心地用水冲洗眼睛10-15分钟。
如有配戴隐型眼镜,而可简易拆除,请拆下隐形眼镜并持续冲洗眼睛。
如有不适感,就医。
火灾时: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吸入、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回收利用、集中处置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危险组分浓度CAS No.甲醛37% 50-00-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可重新使用。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小心地用水冲洗眼睛10-15分钟。
如有配戴隐型眼镜,而可简易拆除,请拆下隐形眼镜并持续冲洗眼睛。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吸入、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不可催吐。
就医。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吞咽有害、吸入致死、皮肤接触会中毒;眼睛接触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皮肤接触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可致癌;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对施救者的忠告:无资料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无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特别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特殊灭火方法:小面积起火可以用沙土覆盖灭火或大量水喷淋灭火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佩戴防毒面具、全身消防服、自给式呼吸器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
用亚硫酸氢(NaHSO3)中和。
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避免产生可燃混合蒸汽。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禁止冲入下水道,避免流入排水沟和下水道,立即清除干净泄露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M4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MAC 0.5mg/m³监测方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生物限值:无资料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方法: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特殊防护措施:无资料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气味: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
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pH 值:弱酸性熔点/凝固点(℃):-92(纯品)闪点(℃):50(37%)沸点、初沸点和沸程(℃):-19.4(纯品)爆炸上限%(V/V):73.0爆炸下限%(V/V):7.0蒸气压(KPa):13.33(-57.3℃)蒸气密度(空气=1):1.07相对密度(水=1):1.10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自燃温度(℃):438-444分解温度(℃):无资料气味阈值:无资料蒸发速率:无资料易燃性:本品可燃临界温度(℃):137.2临界压力(MPa):6.81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室温下存放在密闭、原装容器中稳定。
在正常搬运、使用和运输条件下稳定。
危险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应避免的条件:热、火及点火源。
不相容的物质: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的分解产物:无资料预期用途:无资料可预见的错误用途:无资料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LD50:800 mg/kg(大鼠经口); LD50:270 mg/kg(家兔经皮);LC50:590mg/m3(大鼠吸入)。
皮肤刺激或腐蚀:人经皮:150μg/3天(间歇),严重刺激。
眼睛刺激或腐蚀:1ppm/6分钟(非标准接触),严重刺激。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生殖细胞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4mg/L。
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人淋巴细胞130μmol/L。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人淋巴细胞37pph。
致畸性:大鼠孕后1-21天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168mg/kg,致肝胆管系统发育畸形。
小鼠孕后7-14天腹腔内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240mg/kg,致颅面部(包括鼻、舌)、致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畸形。
大鼠孕后1-21天腹腔内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10.5mg/kg,致肝胆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发育畸形。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00mg/kg(1天雄性),对精子生存有影响。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μg/m3/24小时(孕1~22天),引起新生鼠生化和代谢改变。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吸入危害: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毒代动力学、代谢和分布信息: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LC50:96-7200mg/l/96h(鱼);EC50:2mg/l/48h(水蚤);IC50:0.39-14mg/l/72h(藻类)。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残余废弃物: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回收利用、集中处理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焚烧处理时,注意防止二次污染,废气排放前要进行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198联合国运输名称:甲醛溶液,易燃联合国危险性分类:第3类、8类包装标志: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包装类别:Ⅲ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海洋污染物(是/否):是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