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 教育学基础 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教育”的词源

“教”是指儿童在成人的执鞭监督下习文之事。“教”即“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培养,包括精神上的和肌肉上的。

中文的“教育”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灌输,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或者说是外塑的行为。

西文的“教育”则强调人生来就有的特定潜能,教育的过程就如助产的过程,视教育为一种展开的、内发的、自然地消极活动。

“教育”的语义

在我国,一些早期的教育家就使用了“教育”一词,最早使用的人是孟子。

1901年5月,罗振玉在上海创办了最早以“教育”命名的杂志《教育世界》。

最早使用“教育学”一词的人或最早使用“教育学”理论的人——王国维

“教育”的层次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教育是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达形式。

教育有时候特质思想品德教育。(它一般有三大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

教育概念的三种界定方式:谢弗勒的分类

规定性定义——作者所下的定义;要求这个被界说的术语在后面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

描述性定义——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例如:词典)

纲领性定义——事物应该怎么样,与其说某种事物实际上怎样完全不同。(往往包含:“是”、“应当”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定义与规定性定义的混合)

教育起源的三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勒图尔诺(法)、沛西·能(英)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

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力量”关键词:生物、冲动)

2、心理起源论孟禄(美)教育起源于人类的无意识模仿;尝试——成功

3、劳动起源论康斯坦丁诺夫(苏联)·凯洛夫、曹孚(中)、王天一(中)

教育起源于人类制造工具的时候,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起源论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注:1、除去上述几种基本学说,还有神话起源说、人生发展说、交往起源说等几种不同的观点。2、凯洛夫是世界上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学的人;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学的人,作品:《新教育大纲》)

教育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非形式化教育阶段(人类产生到原始社会的解体)独立、散乱、无固定教育者,

与生活、生产过程相融合

2、形式化教育阶段从不定型到定型(私塾、书院)

3、制度化教育阶段(大约在19世纪下半期,教育系统基本形成;典型表征:学

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

其具有下列特征:学校化:教育等同于上学

制度化:明确各种制度

封闭化:以其自身特有的标准、规则构筑壁垒,对其他系统

的排斥

标准化:用划一的标准与规格整理,一致性

柴也昌山【日】对教育的分类:(正向、负向——客观结果,显性、隐形——主观意向)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形功能负向隐形功能负向显性功能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一)孕育期: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

(二)诞生期:培根【英】提出了归纳法,为教育学的诞生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洛克【英】《教育漫话》

卢梭【法】《爱弥儿》阐述了自然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学科教育学的奠基人”、“学科教育学之父”、教育走向心理学

第一人”《普通教育学》

康德先后五次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

(三)发展期:杜威——“实用教育主义”

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

(四)分化(反思)期——教育学元理论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一)译介与引入阶段(1901—1915)以日本为媒介,以介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二)积聚和建设阶段(1915—1949)转为欧美学习;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三)改造与苏花阶段(1949—1957)向苏联(1950年为转折点)

(四)革命与中国化阶段(1957—1966)

(五)灾难与语录化阶段(1966—1976)

(六)恢复与独立阶段(1977至今)

第二章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完全之人格”

2、教育由教育家主办,有独立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3、教育要摆脱政党控制

4、教育要超越教会影响(以“美育”代宗教)

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

1、独立的教育经费来源

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和宗教

3、教育应有独立的自由的学术研究之风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经济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2、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3、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向教育提出人才数量

与规格上的要求)

4、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内容与手段

(教育要推动经济条件发展其前提条件是:培养出的人才要充分利用起来。“教育先行”)教育对经济功能——即教育对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完成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的功能

2、教育具有知识再生产的功能

3、教育具有更新知识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存文化

2、传播—丰富文化

3、选择—提升文化

4、创造—更新文化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减少人口增长

2、提高人口质量

3、改善人口结构

4、促进人口流动

第三章

人的发展的基本含义

发展是指事物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变化运动。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

需要层次理论(低级→高级)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上升到较高成次的需要;人的需要构成了人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头尾律、中央四周律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2—5岁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关键期和青春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0—12个月、11—13岁发展最快)

4、人的身心发展的的个别差异性——同卵双胞胎(不用的人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

水平是不同的。)

5、人的身心发展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

一般而言,制约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遗传、环境、教育。(外因)

教育(机遇):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环境(金钱):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遗传(出生):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内因)

双胞胎分开培养,环境是其最主要因素。

个体社会化的概念:指人类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学习,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发展和完善个人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的历史性:由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化的内容、过程、方式和目标就会有所不同。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儿童少年期社会化

第二阶段:青年期社会化(14到25岁)

第三阶段:成年期社会化(25岁到退休)

第四阶段:老年期社会化(退休到死亡)

学校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重的作用

1、学校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学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学校教育培养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