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西方哲学对比 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文:

《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纯哲学性的书,甚至我之前对什么是哲学都没有清晰地概念——靠什么研究?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解决的价值在哪里……好多好多的问题,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边学边慢慢领会到一些。

苏格拉底哲学首先提出“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的任务,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又提出“成为你自己”的目标,即成为最高贵、最优秀和最卓越的自己——最“善”的自己。这本书就是从各个方面解答如何才是最“善”。

不得不佩服亚里士多德缜密的推理思想,什么是“善”?没有任何摇摆或猜测,人的善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他说,并且是最杰出、最完善的德性。什么是“德性”?又经过一卷的推理,得出“德性”是一种品质,一种中庸的品质。

那,最后的问题就归于——什么是中庸?

在中国的传统大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中,也有“中庸之道”,难道中西方伟大的先哲们的思想是一样的吗?那么后来中西方的思想差异怎么会如此明显呢?可以肯定,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之中庸”的与中国的中庸思想是有共通之处的,不然任谁也不会翻译成这两个字而且一直沿用下来。但是,我发现其中也有明显的差异。

1、背景的差异导致原则不同

儒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仅是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还包含了人要顺应自然的思想。而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君主就是“天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僭越的秩序。这也成为了中庸之道中的“中正”——思不出其位。除了君臣与父子的关系,中庸之“五达道”还有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而亚里士多德处在的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并没有那么强的君臣观念,因此他也没有根据等级来区分“中庸”的表现。在具有中庸品质的能力与表现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2、“双向”与“单向”

儒学中庸之道概括起来就是要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但是并没有过分约束、过分忠恕、过分仁慈的概念,该如何评价我们更不得而知。因此,儒学之中庸解释起来虽然是“不偏不颇”,但这种“中庸”实际是单向的,只相对于放纵与过分索取,而不管呆板与过分压制。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之中庸”则反复强调(应该说是本身含义就是)寻求“适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良好的品质应该在最中央。他又举了好多例子来说明,比如勇敢的两端是怯懦与鲁莽,自制的两端是放纵与麻木不仁,慷慨的两端是挥霍与吝啬,大方的两端是粗俗与小气,自重的两端是自夸与自卑,温和的两端是暴躁与木讷,机灵的两端是圆滑与呆板……

写到这里,我猛然发现,这些过负(或者说过于不足)的一端所用的词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国人的劣根性是那么的吻合——怯懦、麻木不仁、自卑、木讷……这又验证了儒学中庸之“单向”性,它“控制”了中国之主流近三千年!

其实这第二点差异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制度所导致的,中国的封建君主就是需要这样

的思想来“驯化”被统治者。

找出了这两个差异,于是我可以说,这是由于社会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两种“中庸”。那么,回过头来寻找这两种“中庸”的共通点吧。

比如,它们都很强调“自制”。

《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如何达到中庸的时候,也不断地鼓励人们努力将自己拉离错误。他说我们自身通常被自然本性所驱使而倾心于那些容易犯错误的方向,我们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将自己拉回到相反的方向。在所有事情上,我们最要警惕那些最能招致快乐的事情,因为在快乐面前我们不是公正无邪的判官,我们需要不断警惕自己,坚持理性的判别,才能少犯错误。

在分别论述具体德性时,他将节制称为快乐的中庸,而放纵是在快乐上的过度,是该受谴责的。有节制的人欲求应该欲求之物,且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而这恰恰就是理性的命令。

再者,它们都注重实践。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即知行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有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

“成为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更是亚里士多德之哲学的目标所在,这种“自我实现”不是闭门“修身”能达到的,研究的再透彻,再明白,不去实践也是没用的。必须通过生命与之碰撞、交融,才可能成为具有中庸之德的人,成为最高尚的自己。

知识指导行动,这也应该是我们学习哲学要有的态度。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也明白,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哲学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阶级的歧视,比如男女的不平等……这也是必须将哲学结合于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问题,才能跟随时代不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