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西方哲学对比 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例

合集下载

儒家“中庸”与古希腊“中道”之比较

儒家“中庸”与古希腊“中道”之比较

儒家“中庸”与古希腊“中道”之比较摘要:孔子从济世安民的目标出发而创建以”仁”为宗旨、以”中庸”为方法的儒家学说,他的学说既具有理论上的高度,又切合社会现实、切合日常生活而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亚里士多德从他的”研究哲学是为了求知,不是为了实用”的本旨出发,他的学说不考虑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而完全是作为纯思辨的理论而存在。

因此二者在”中道”的理论上形成了很大差异。

关键词:中庸;中道如果说”仁”是儒学的宗旨、内容或总目标,”礼”是为了实行”仁”的宗旨而必须遵循的具体条文,或者儒学的外在形式或实施”仁”的具体手段,那么”中庸”则是贯穿于”仁”与”礼”两者之间的方法论。

一、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远古圣帝尧、舜、禹相传的”允执其中”,乃是适用于处理一切事物的基本法则,于是加以继承发展而创建了全面而系统的方法论中庸之道。

所谓”中”,它是一种体现处理事物正确性的基本原则,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适相符合,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故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

若从”庸”字的通常意义中引申出来的哲学意义而言,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

其二是作为运用解。

它体现了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性。

所谓”中庸”,就是正确而普遍的真理。

二、古希腊的”中道”观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中道”理论。

首先,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所谓”居间者”的观点。

他说:”在每一种连续而可分的事物里面,都能够多取、少取或取一均等的量,并且这样做可以是就该事物本身而言,也可以是就其相对于我们而言。

所谓相等,就是过多和不足之间的居间者,我的意思是指与两端距离均等的、对于一切人都相同的东西;所谓相对于我们的居间者,我是指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东西,--而这不只是一个,也不是对一切人都相同的。

”①这里所谓”就该事物本身而言”的”居间者”,就是机械地对事物进行对半折中;所谓”相对于我们的居间者”,就是”我”所需要的最适当的量。

浅议孔子、亚里士多德及马克思的人性理论

浅议孔子、亚里士多德及马克思的人性理论

浅议孔子、亚里士多德及马克思的人性理论孔子、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是中国和西方,古代与近代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的各方面,本文更多地关注于他们的人性理论。

由于他们的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等的不同也使他们各自的思想理论有所异同,下面我们就对这三家的人性理论进行简单地分析与比较。

标签:孔子;马克思;亚里士多德;人性理论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办私学,对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文明影响甚大。

孔子是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在理论上提出人性问题的,他有关人性方面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之中,但孔子直接讲人性的话语很少。

孔子之后的又一个世纪里,西方也出现了一位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的研究包括了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领域,是“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其有关人性的思想主要见于《尼各马可伦理学》。

在19世纪哲学处于由近代哲学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马克思展现了他哲学的天赋与造诣,他的“异化”理论在人性理论方面开创了先河,其异化理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都可以看到马克思的人性理论。

下面就对孔子、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的人性理论进行简要地概述与比较。

一、关于人性的理论在人性的问题上,孔子、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有些方面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人是未定型的,是可以通过教化来塑造完美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他们都强调现世的努力与改变,而不关注前生与来世。

他们的重点也都在個人身上,由小到大,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介于孔子和马克思之间,孔子强调的是道德对人的内在约束力,希望通过圣人和君子的模范作用和自身的道德约束,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从而成善、成圣。

而道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变成了灵魂,他把灵魂分成了理性与非理性,也不像孔子那样只关注人的精神层面,在亚氏那里人既有精神也有肉欲,理性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为其所控制,人既是灵魂的存在还是肉体的存在。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作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在科学和哲学领域都进行过诸多研究与阐述。

尽管随着化学和物理作为单独学科出现其所建立的对世界的概括性描述被科学家所提出的“新科学的世界图景”所取代。

但学界仍不乏有“不了解亚里士多德,就无法了解古代希腊人的智慧成果”;“整个今天的西方哲学都不过是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注释”等赞誉;其在实践哲学等哲学领域所建立起的著作也依旧被视为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至今为人所探讨援引,因此,从《尼各马可伦理学》入手,通过著作寻求其中的哲学意蕴,因而结合现状,引发实践哲学的新思考。

标签:实践性智慧;创制;德性实践哲学并不是哲学发展最初端的产物,而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首先需要提及的是:《尼各马可伦理学》虽然以“伦理学”命名,但其同亚里士多德的另一部著作《政治学》一样,都更接近于实践哲学的范畴。

同时,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诸多著作多为讲稿式,其中理论并不集中,因而《尼各马可伦理学》有“其为后期多组讲稿拼凑修改而成”这一说法,这也致使了书中观念有不相统一之处。

然而尽管全书不是一部能够规范统一的作品,但其关于实践哲学的主要论述,仍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体系的建立,有程碑式的贡献。

1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产生1.1 政治背景:城邦制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城邦必然是影响人对于幸福等一切体会的重要因素,并且“城邦在本性上先于家庭和个人,因为整体必须优先于部分。

”即:人生要关注自身的“幸福”,就必然受制于他所生活的这个整体。

在这个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又在《政治学》中详述了公民在城邦中的价值判断和目的选择以及城邦除了体制概念外的精神归属性。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提到:“理学和政治学结合的实践哲学也就是‘人的本性的哲学’”在这一理论中,城邦中公民幸福、德性及行为为主要对象的反思的实践哲学意蕴出现。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中关于伦理的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中关于伦理的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 介绍亚里士多德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伦理学思想被后人认为是西方伦理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伦理学体系,是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系统阐述的道德哲学。

2. 重要概念的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要包括幸福、德性、中庸等重要概念。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德性是实现幸福的工具,中庸是追求幸福的方法。

3. 探讨亚里士多德和尼各马可伦理学对伦理的理解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对伦理的独特理解,主张人应该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状态,而不是简单地满足欲望。

他认为,幸福并不在于享乐,而在于实现个体天性和理性的最高境界。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对亚里士多德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理解是,这种道德哲学强调了人类内在的道德天性,提出了实现幸福的道德规范。

这对于当代社会,特别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追求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被表面的物质享受所迷惑。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深入探讨,我们理解到伦理学并非是一种理论的东西,而是需要贯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并体验到伦理学所追求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这篇文章是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一个简单介绍和深入探讨,并结合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让你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伦理学体系。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医学家,他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物理学、政治学等众多领域,其中尼各马可伦理学就是其伦理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系统阐述的道德哲学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概念包括幸福(eudaimonia)、德性(virtue)、中庸(the mean)等。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作者:李蔚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8期摘要中庸思想是中西思想史上所共有的珍贵遗产,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伟大历史人物,对中庸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由于二人又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看似相同的思想也有其不同的认知内涵。

本文旨在从其产生的背景内容异同等方面做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中庸中道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82-02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伦理思想家和教育家,最早提出中庸的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道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二者的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想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中庸思想的实质。

一、二者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一)相似的历史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这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是古希腊晚期,雅典经济衰退,两极分化和政治危机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他们二者生活的时代都处于社会动荡时期。

具体说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旧贵族没落,新势力兴起,周礼遭到严重破坏,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

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希腊古典时代末期,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危机时期,外部连年战争,各城邦内部矛盾激化,起义不断,城邦制度也由极盛而转向衰落。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处于一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在这种状况下,出于调和新旧矛盾的目的,中庸和中道思想便应运而生了。

(二)相似的文化渊源在中国的上古时代,人们以旗为号召,旗帜插在人们经常进行集体活动的中心,如果要挪动插旗的位置,还必须“候四方四隅之风,已占吉凶”,反映出“中”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浅谈中西方中庸之道

浅谈中西方中庸之道

浅谈中西方中庸之道在中国春秋末期,百家争鸣的年代,诞生了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中庸之道”是是由孔子提倡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同一时期,在遥远的西方,地中海东部的古希腊诞生了能与孔子相媲美的智者亚里斯多德,不知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他同样提出了“中庸”。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西方的中庸之道,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两个“中庸”的相似性及不同点,探求其中的缘由。

现在,有很多人无法认同孔子的“中庸之道”,觉得中国自明以后闭关锁国,到清末的落后挨打皆因为此。

这些人都将中庸之道与折中主义,平均主义,不彻底主义,庸碌主义,妥协主义混为一谈,认为中庸缺乏动力,其不偏不倚让人圆滑处世,不利于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然而孔子的中庸之道的主旨是“致中和”,即通过不偏不倚的方法处理万事万物,使人们达到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而“致中和”的前提是要求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恢复人固有的善的本性。

要恢复人的善的本性,首先要努力做到“诚”,因为诚是“物之终始”,是沟通天道和人道的桥梁,因此“诚”是中庸的关键所在。

中庸的“诚”有三个维度:(1)连结天和人(“天命之谓性”),“诚”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规范,既重天又重人,体现了从“礼”到“仁”,从“天”到“人”的重要历史转折;(2)“诚”是贯通天、地、人的一种普遍规范,使天和人、地和人、人和人、人和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3)“诚”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诚既是道德本体,也是道德实践,既是个我自身的修养,也是人际关系充分协调的原则,更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的准则。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都对“中庸”作了深入分析,他说:“If we were right when in our Ethics we stated that Virtue is a Mean and that the happy life is life free and unhindered and according to virtue, then the best life must be the middle way, or the mean, between two extremes which it is open to those at either end to attain.”亚里士多德把“中庸”分成:怯懦和鲁莽之间的是勇敢,吝啬与奢侈之间的是大方,淡薄和贪婪之间的是志向,自卑与骄傲之间的是谦虚,沉默与吹嘘之间的是诚实,暴戾与滑稽之间的是幽默,争斗与阿谀之间的是友谊。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儒家思想和西方哲学之间有怎样的不同?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儒家思想和西方哲学之间有怎样的不同?

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儒家思想和西方哲学之间有怎样的不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家思想自孔子时代至今已经延续了2500多年,是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传统思想。

而西方哲学则是欧洲近代以来的重要思想体系,具有普世性和现代性。

那么,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儒家思想和西方哲学之间有怎样的差异呢?在此,本文将围绕儒家思想和西方哲学的内涵、文化特征、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以下3点探讨:一、内涵及思维方式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家庭、师生、长幼、君臣等社会关系,在人际交往中秉持和平、和谐的态度,注重人际间的情感和师德师风。

同时,儒家思想注重人性的教化和修养,通过自我完善和实践来达到阴阳平衡的境界。

与之不同,西方哲学更加注重理性和个人主义的发挥,推崇自由平等和人权的精神,追求私有财产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哲学源源不断地挑战传统权威和思维定势,探究普世的人类价值。

二、文化特征及普适性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本质特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

儒家思想在中外各种文化体系中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的内核,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共享繁荣的内生动力。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在思想深度和时代价值上有着明显的“普世性”和“世俗性”的特征。

其人文精神和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性格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拓展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文化多元性与开放包容性。

因此,西方哲学的“普世性”和文化多元性,是其走向复兴和影响当今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社会意义及文化使命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根本思想,其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亦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思想更是被视作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此,发扬儒家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西方哲学则以其自由开放的思维风格和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浅析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浅析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浅析【摘要】本文将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

在我们将探讨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以及这一研究背景。

在我们将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以及他对公正的理解,探讨亚里士多德公正观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并讨论其引起的争议。

在我们将总结亚里士多德公正观的价值,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通过本文,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公正的看法,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公正观、生平、理解、特点、现实意义、争议、价值、未来展望1. 引言1.1 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之一,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对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领域的贡献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世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人类思想史的影响深远,对后世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伦理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强调人类的幸福是最终目的,道德行为应当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他的伦理学理论奠定了后世伦理学的基础,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在政治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理想的政治体制和治理原则,对后世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政治是为了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幸福,提出了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等不同政体形式,为后世政治制度的演变提供了借鉴。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领域的贡献无可忽视,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持续至今,成为了人类思维史上的永恒之光。

1.2 研究背景亚里士多德公正观是哲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深刻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研究亚里士多德公正观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被誉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的奠基人。

在古希腊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与柏拉图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对于公正和正义的探讨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作为传统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分别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他们所提出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但由于二人又处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下,看似相同的思想也有其不同的认知内涵。

因此,对两者持一种比较学的视角,这是应有的态度。

本文旨在从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容及其异同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1. “中庸”是一种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孔子视中庸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践行中庸,使行为恰到好处,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

中庸,这一概念始见于《论语.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君子如能运用中庸的方法于仁德的实践中,就会获得一种至高的品德。

所以《中庸》称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里所谓“君子中庸”,不是说君子都做到中庸,而是说,君子都有朝中庸方向努力,尽可能做到中庸的意识。

这正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道德自律性的体现。

[1]在孔子看来,中庸既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掌握行为分寸与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一种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按中庸的方法原则去做,才能有恰到好处的善的效果。

他认为,所以不是优点,而且会造成危害,是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或办事)时,一旦过了头就反而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为对行为的错误导向。

比如,礼貌所要求的是恭敬谦让,但如果过了头,则会变成谄媚、“足恭”。

所以,后来朱熹在阐释孔子的这一思想时也说:“如君止于仁,若依违牵制,懦而无断,便是过,便不是仁。

”[2]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行为,就个人来讲尽管也是一种自愿行为,但这是在必须严格遵守宗法礼教背景下的“自愿”行为,即这种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都必须符合宗法等级制度的要求,符合国家政治伦理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丧失了本真的“自愿”行为。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德性观及启示

我们的时代有许多值得我们惊喜的进步,但所有的惊喜和进步都无法抵消我们精神上的萎靡。

难怪卢梭会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才逐渐发展出其他的能力,而“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天生的无限发展的能力正是我们不幸的根源”[1]。

因为在他看来,自我完善不是人性的完善,而是指人的进化能力的完善,人由这种能力所获得的一切,足以使人“堕入禽兽不如的状态”。

确实,世俗社会物质的进步并不必然促进美德的发展,人欲横流往往忽视了美德的培育和形成。

所以在今天,我们再次捧起这本对人类精神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养料的不朽之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以下简称伦理学),正是为了从中找回对德性力量的确信。

一、亚里士多德“中庸”德性观的内涵在古代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首先倡议“中庸”,他的德善,就是中庸取向的行为。

可以假定,中庸是他整个道德哲学的重点[2]。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中庸之道,而且这种中庸之道不仅限于伦理学,也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核心原则。

他总结希腊人的生活之道,认为无论在个人行为还是在城邦生活中,过与不及都不合乎理性,也不能培养善行,进而达到幸福。

“道德德性同感情与实践相关,而感情与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

例如,我们感受的恐惧、勇敢、欲望、怒气和怜悯,总之快乐与痛苦,都可能太多或太少,这两种情形都不好。

而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就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

这也就是德性的品质”[3]。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而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

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选定两个极端,“有一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就意味着恶,例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以及在行为方面,通奸、偷窃、谋杀。

这些以及类似的事情之所以受人谴责,是因为它们被视为自身即是恶的,而不是由于对它们的过度或不及。

所以它们永远不可能是正确,并永远是错误”[4]。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09级法理学专业姓名:杨秀芝学号:1200900096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斯多德的中道思想几乎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代。

它们在理性精神,思想方法等观点上显示出高度的一致。

但是,由于孔子和亚里斯多德处于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看似相通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在如何对待社会道德及个人意志自由等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知内涵。

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实践上最终走向了要求个人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必须有利于封建礼教伦理所要求的封建宗法统治秩序的维护和达致社会和谐的道路。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时间上走向了在尊重个人意志自由的基础上寻求社会公正的道路,为西方建立法制和民主制度社会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这两种伦理思想的不同发展方向,也对受此引导的东西方文化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字:亚里士多德;孔子;中道;中庸Abstract:Kong Zi's doctrine of the mean thought and Aristotle's middle course thought produce nearly in the same historical time. They in the rational spirit, viewpoints and so on thinking method demonstrate the high consistency. But, because Kong Zi and Aristotle are under the different history cultural context, looked that resembles doctrine of the mean which and middle course thought is interlinked how, to treat questions and so on social morals and individual freedom of will has the different cognition connotation. Kong Zi's doctrine of the mean thought moved toward finally in the practice has requested individual moral choice and the moral training must be advantageous the feudal clanlaw rule order maintenance which requested in the feudal ethics and rites ethics and attains the social harmonious path. Yalishiduode middle course thought moved toward in the time in has respected individual freedom of will in the foundation to seek the social equity the path, the position Westestablishment legal system and the democratic system society has provided the thick rationale. These two ethics thought differ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also to receives this guidance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e people's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thinking mode has the major impact.Key words: Yalishiduode; Kong Zi; Middle course; Doctrine of the mean绪论中庸和中道思想作为中国和希腊传统道德的重要精神两千多年间,深刻地影响和指导着东方和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从《中庸》文本看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异同

从《中庸》文本看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异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3期,2019年7月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0,No.3,Jul.2019李学伟.从《中庸》文本看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异同[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3):24-29.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9.03.005从《中庸》文本看儒家伦理与西方伦理之异同李学伟(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之上,主张人的伦理价值属性从根源上是由天道所赋予,天道本身的“中正”决定了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的合理性。

儒家伦理思想从来都不局限于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它更加强调推己及人的家国一体情怀,寓于其中“诚”的伦理精神保证了此道德行为过程的真实性。

反观西方伦理传统,道德属性的根据体现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之中;伦理价值的标准表达为一种平和与适度;实践行为的追求则落实在个人的幸福生活之当下;行为举动精神又贯穿着“自由意志”的希腊传统。

在如此语境下,儒家伦理和西方伦理呈现出一种差异与融合的理论形态。

关键词:中庸;伦理;天人合一;中正;适度;自由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79(2019)03-0024-06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between Confucian and western ethicsin ZhongyongLI Xuewei(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Hunan,China)Abstract:The Confucian ethical thought represented by the Zhongyong is based on the holistic view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which holds that the ethical value attribute of human is endowed by “the heaven”.The“justice”of“the heaven”itself also determines the rationality of human value pursuit and value standard.Confucian ethics is never confined to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happiness.It empha-sizes the feeling of putting oneself and one's family and country into one.The ethical spirit of“sincerity”in Confucian ethics guarantees the absence of delusion in this process of moral behavior.On the contrary,in the western tradition,the basis of moral attribute is embodied in the practice of the main body;the standard of ethical value is expressed as a kind of“peace and moderation”;the pursuit of practical action is implemented in the present happy life of the individual;and the spirit of action runs through the Greek tradition of“free will”.In this context,Confucian ethics and western ethics show a theoretical form of difference and blending.Key words:Zhongyong;ethics;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justice;moderation;freedom 收稿日期:2018-09-20;修回日期:2018-10-11作者简介:李学伟(1991—),男,河南焦作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西哲学研究。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代哲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思想。

他们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德性和道德方面也有一些异同。

本文将通过对孔子《中庸》和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比较,探讨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间的异同。

我们来看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的相似之处。

在孔子的《中庸》中,他强调了“中庸”这一概念,认为人应该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处理事物。

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概念,认为德行在于中庸,既不偏向过分,也不偏向不足。

可以看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道德观念上都非常重视中庸之道,认为人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来处理事物,不应该过分或不足。

我们来看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的不同之处。

在德性的理解上,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仁是一种内在的品德,是一种对他人的爱和尊重。

而亚里士多德则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德性”(virtue)的概念,认为德性是一种习得的品德,是通过实践和训练获得的。

可以看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德性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差异,孔子更强调内在的仁性,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的德性。

在道德实践上,孔子强调“修己以安人”,认为个人修养和身心健康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标,认为实践是德性的关键。

可以看出,孔子更强调个人修养和自身的道德实践,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通过实践来实现德性和幸福。

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中庸之道、德性的习得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但在德性的理解、道德实践和道德目标上也有一些差异,孔子更强调内在的仁性、个人修养和天人合一的道德目标,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通过实践追求幸福。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同时也丰富了人类对德性和道德的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经验交流exchange experience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文/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丽 李欣燃【摘要】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中庸思想是亚里士多德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拟在深刻理解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庸思想在古希腊伦理、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及成效,有针对性地得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提升公民素养、加强宏观调控、扩大中产阶级队伍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启示古希腊的“中庸”思想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诗人潘季里特的《祈祷诗》,后来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都讨论过“中庸”思想,但他们推崇的“中庸”思想大多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亚里士多德则是“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将“中庸”思想推向了理论化和系统化。

一、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含义及特点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是一种“适度”“适中”“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一)“中庸”是人至高的德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如果完全不懂得节制就会变得放荡,不追求丝毫的快乐就会变得自私和麻木,没有底线对任何事情都不再畏惧就会变得鲁莽。

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并不总是保持一致的,往往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两种极端,只有“中间”才是使事物保持和谐稳定的最好状态。

(二)“中庸”是一种相对中道。

亚里士多德将中道分为绝对中道和相对中道。

“绝对中道”是纯数学意义上的概念,指任何一个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都要相等。

而“相对中道”则是一种“无过”“无不及”的适度状态。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是区别于绝对平均主义的相对中道,是一种适中的状态,需要随着具体情况而不断改变,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三)“中庸”思想区别于折衷主义。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

研究报告: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比较研究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与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探讨两种思想在哲学和伦理方面的异同,并深入探讨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以及先秦儒家经典《论语》、《大学》和《中庸》,对两种思想进行深入理解。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思想在关键概念、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等方面的异同,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最后,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因素,探讨两种思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研究发现3.1 中道观与中庸观的含义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认为,道德和伦理应该遵循中庸之道,即避免极端和过度,并追求适度和平衡。

他认为人类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幸福,而幸福是在理性和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实现的。

先秦儒家的中庸观也强调适度和平衡。

中庸被视为一种合乎道义和正确之道,同时也是人类自我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础。

儒家追求“大同”与“各异”的统一,主张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生。

3.2 价值观念与伦理原则亚里士多德强调个体的幸福是通过实践美德来实现的。

他将美德分为道德美德和智慧美德,认为美德是通过适当行动来培养并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将正义视为一种中庸状态,既不过度也不不足。

儒家注重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强调仁爱、孝顺、忠诚等伦理原则。

儒家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社会和谐与人类幸福。

中庸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强调遵循中庸之道来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3.3 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强调个体在追求幸福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美德和实践道德行为,个体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先秦儒家的中庸观注重个体与社会、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共生。

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人类幸福。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范文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范文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范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尼各马可伦理学》其实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毕竟它只是尼各马可根据父亲——亚里士多德的授课讲义整理而成的。

所以亚里士多德才是这本堪称西方伦理学开山之作的真正作者,而尼各马可只能算是编者。

亚里士多德其人履历惊人、师从名师、桃李满园,其中不乏当时雅典最有权势的人。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师傅。

他还是最伟大、最博学的科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写作涉及到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等多个方面,是西方哲学第一个广泛系统。

那这样的一个亚里士多德,讲义中的伦理学究竟是怎样的呢?很多评议不是说“这本书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等问题,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书中系统阐述的德性在于合乎理性的活动等观点,成为西方近现代伦理与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

”就是说“在书中,作者系统地阐述了善、道德德性、行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友爱、幸福等概念,其中不乏精辟的思想和精彩的论述。

”但我觉得,虽然思想精辟、论述精彩但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方式实在令人不喜,使人读之无味,理解起来也稍显困难。

可能是因为这是他授课讲义的缘故,很多思想不显于表,需要深入探讨和详细讲解。

这也是他所创的一种特殊文体——亚里士多德式论说文体。

然而,亚里士多德既非我们的讲师,又已逝去多年,却是不能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了。

再讲《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本身吧,其中的幸福观最令我有所感触。

首先亚里士多德就在这本书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人的善?这个问题在经过考察展开后变成了:什么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现实的德性活动”,并在第一卷和最后一卷都对其有所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文:
《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纯哲学性的书,甚至我之前对什么是哲学都没有清晰地概念——靠什么研究?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解决的价值在哪里……好多好多的问题,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边学边慢慢领会到一些。

苏格拉底哲学首先提出“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的任务,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又提出“成为你自己”的目标,即成为最高贵、最优秀和最卓越的自己——最“善”的自己。

这本书就是从各个方面解答如何才是最“善”。

不得不佩服亚里士多德缜密的推理思想,什么是“善”?没有任何摇摆或猜测,人的善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他说,并且是最杰出、最完善的德性。

什么是“德性”?又经过一卷的推理,得出“德性”是一种品质,一种中庸的品质。

那,最后的问题就归于——什么是中庸?
在中国的传统大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中,也有“中庸之道”,难道中西方伟大的先哲们的思想是一样的吗?那么后来中西方的思想差异怎么会如此明显呢?可以肯定,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之中庸”的与中国的中庸思想是有共通之处的,不然任谁也不会翻译成这两个字而且一直沿用下来。

但是,我发现其中也有明显的差异。

1、背景的差异导致原则不同
儒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不仅是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还包含了人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而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君主就是“天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僭越的秩序。

这也成为了中庸之道中的“中正”——思不出其位。

除了君臣与父子的关系,中庸之“五达道”还有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而亚里士多德处在的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并没有那么强的君臣观念,因此他也没有根据等级来区分“中庸”的表现。

在具有中庸品质的能力与表现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2、“双向”与“单向”
儒学中庸之道概括起来就是要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

但是并没有过分约束、过分忠恕、过分仁慈的概念,该如何评价我们更不得而知。

因此,儒学之中庸解释起来虽然是“不偏不颇”,但这种“中庸”实际是单向的,只相对于放纵与过分索取,而不管呆板与过分压制。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之中庸”则反复强调(应该说是本身含义就是)寻求“适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良好的品质应该在最中央。

他又举了好多例子来说明,比如勇敢的两端是怯懦与鲁莽,自制的两端是放纵与麻木不仁,慷慨的两端是挥霍与吝啬,大方的两端是粗俗与小气,自重的两端是自夸与自卑,温和的两端是暴躁与木讷,机灵的两端是圆滑与呆板……
写到这里,我猛然发现,这些过负(或者说过于不足)的一端所用的词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国人的劣根性是那么的吻合——怯懦、麻木不仁、自卑、木讷……这又验证了儒学中庸之“单向”性,它“控制”了中国之主流近三千年!
其实这第二点差异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制度所导致的,中国的封建君主就是需要这样
的思想来“驯化”被统治者。

找出了这两个差异,于是我可以说,这是由于社会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两种“中庸”。

那么,回过头来寻找这两种“中庸”的共通点吧。

比如,它们都很强调“自制”。

《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

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

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如何达到中庸的时候,也不断地鼓励人们努力将自己拉离错误。

他说我们自身通常被自然本性所驱使而倾心于那些容易犯错误的方向,我们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将自己拉回到相反的方向。

在所有事情上,我们最要警惕那些最能招致快乐的事情,因为在快乐面前我们不是公正无邪的判官,我们需要不断警惕自己,坚持理性的判别,才能少犯错误。

在分别论述具体德性时,他将节制称为快乐的中庸,而放纵是在快乐上的过度,是该受谴责的。

有节制的人欲求应该欲求之物,且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而这恰恰就是理性的命令。

再者,它们都注重实践。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即知行合一。

《中庸》第二十五章有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

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

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

“成为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更是亚里士多德之哲学的目标所在,这种“自我实现”不是闭门“修身”能达到的,研究的再透彻,再明白,不去实践也是没用的。

必须通过生命与之碰撞、交融,才可能成为具有中庸之德的人,成为最高尚的自己。

知识指导行动,这也应该是我们学习哲学要有的态度。

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也明白,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哲学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阶级的歧视,比如男女的不平等……这也是必须将哲学结合于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问题,才能跟随时代不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