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乒乓变奏曲》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乒乓变奏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乒乓变奏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一首曲目,乐曲以我国传统的乒乓球为题材,通过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创意的节奏,展现了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这首乐曲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有一定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在乐曲的理解和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乒乓变奏曲》的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2.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对乐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奏《乒乓变奏曲》。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表现出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组成部分。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奏乐曲,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乒乓变奏曲》乐谱、音响设备、教学PPT。
2.学生准备:带好乐器,提前熟悉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乒乓变奏曲》的片段,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完整的乐谱,让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然后,教师逐段解析乐曲,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乐谱的要求,分组练习乐曲。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演奏乐曲,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乐曲进行改编,如改变节奏、增加音色等。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最佳改编方案。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上册第3课快乐的校园-《哦,十分钟》音乐教案王爽宇.1x
《哦,十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如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充分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欢迎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能用轻盈、舒展的声音歌唱,充分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666 lii 510431音准、切分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放《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1.师生互问好.发生练习①35 |1. 711 7 65 |61 321 1 11 |1 i 56 |534 321 | 1—11—IILa②66 6 I i i 5 I 6 T |5 —| 6 i|5— II二、新授课(-)导入:看课件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看一看屏幕里的同学们正在做什么?生:说屏幕里同学们做的事情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活动的情景。
师:那一提到下课十分钟,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生:高兴的、愉快的、快乐的师:屏幕上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做一下你们在课间做过的活动, 亲身感受一下当时高兴的心情。
生:跳绳、踢犍、做游戏师:在课间还有很多活动,如:……,(根据当时情况老师予以补充)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按大屏幕出现的节奏,来做一做这些活动。
(师出示图片伴有节奏型)设计的节奏是书中出现的节奏型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来做各种活动。
拍皮球:X X I X X I跳绳:X X X X I XX X X I投篮球:X 0 I X 0 I溜溜球:。
X X I 0 X X I1.生做,师订正.集体做2.完整做一遍(二)引入本课内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歌曲。
(出示大屏幕揭示课题)生读课题(三)唱谱.听录音范唱师:同学们先来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音乐情绪?生:情绪(欢快、活泼)师: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3课快乐的校园-《乒乓变奏曲》教案,肖睿
音乐欣赏课《乒乓变奏曲》学校:成都市草堂小学执教老师:肖睿年级:四年级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音社第七册三单元中的一首欣赏曲,这是反映学生们快乐有趣的课间、课余生活的音乐作品。
《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节奏欢快活泼,变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乐曲包括一个主题音乐和五个变奏,在欣赏该钢琴曲时,着重让学生听辨并了解音乐主题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基本养成了一定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但是第一次接触到“变奏”,需要老师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及发展,在欣赏活动中去体验和想象每次变奏所变现的不同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变奏曲式的认识,起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和创造力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初步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
2、在反复聆听中感受和体验乐曲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景。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趣和品质。
3、尝试用变化节奏的方法编创变奏曲。
四、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聆听中听辨并了解音乐主题的是如何变化的。
2、启发学生想象乐曲在每次变奏时所表现的情景,并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意图:通过本单元歌曲的复习演唱和节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到新课教学)1、复习歌曲《哦,十分钟!》。
2、节奏游戏:谈话:平时喜欢哪些运动?今天老师带来了体育用品,请同学上来玩一玩。
(分别出示篮球、健球)同学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弹乒乓球)出示三条节奏,全体读一读,那条节奏对应刚才我们做得体育活动?(请学生连线)(二)、新课教学:欣赏《乒乓变奏曲》(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哼唱、画图形谱、伴奏、创设情景、表演等方式感受、体验主题音乐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从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1、听主题旋律。
(I)、老师:请大家来听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播放主题旋律)音乐家就是用“以义XXX I”这个节奏创作的这首乐曲。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案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是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
这首交响曲由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创作,是他的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交响曲,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但他们对交响乐的了解还相对较少,对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交响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海顿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通过学习这首交响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海顿的相关知识。
2.感受交响乐的特点,理解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作者海顿的相关知识以及交响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播放交响曲,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互动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欣赏,相互交流心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关于《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教学课件。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交响曲。
3.相关资料:准备关于海顿和交响乐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海顿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交响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乐段,让学生熟悉交响曲的结构。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的作用;2.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等;3.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音乐的类型和功能1.音乐的类型和特点介绍;2.音乐的作用和功能初步了解;3.听音乐鉴赏,学习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第二课:音乐的节奏感1.音乐的节奏感介绍;2.利用节奏打击乐器模拟不同的音乐节奏;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第三课:音乐的旋律感1.音乐的旋律感介绍;2.学习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方式表达旋律;3.听音乐,感知旋律的起伏和变化。
第四课:声音和乐器的区别1.声音和乐器的区别和联系;2.听音乐,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3.亲身体验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特点。
教学方法1.听音乐鉴赏: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表达方式。
2.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亲身体验:让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乐器演奏,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流程第一课:音乐的类型和功能1.导入:教师介绍音乐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教师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向学生展示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和风格。
3.活动: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音乐鉴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4.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给予学生一些作业,如写一段对音乐的个人理解。
第二课:音乐的节奏感1.导入: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一段简单的鼓点模拟,引导学生感受节奏。
2.学习:教师讲解节奏感的概念,并介绍常见的节奏符号。
3.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击打乐器的节奏练习,让学生模拟不同的音乐节奏。
4.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自己创造一段简单的节奏乐曲。
第三课:音乐的旋律感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唱一段简单的歌曲,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2.学习:教师讲解旋律感的概念,并通过唱歌和演奏乐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旋律。
3.活动:教师播放一段旋律曲目,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曲子的旋律起伏和变化。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
愕”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更强,不屑于学习普通的儿童歌曲,本课正好符合学生的特点,本课将在生动的讲故事环节将难懂的交响乐介绍给学生,在有趣的律动游戏中让学生会运用力度记号,本课时对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给与表现的的机会,本课将是学生喜欢上交响乐的开始。
2教学过程
2.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能简要说出音乐家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能认真听赏《惊愕》和《告别》,初步感受交响乐丰富的表现力,熟悉音乐主题,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能参与音乐活动,了解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音乐家海顿生平介绍,听赏《惊愕》和《告别》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学唱《惊愕》主旋律简谱。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大家来唱》教案
《大家来唱》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2、通过律动等方式体验三拍子音乐,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
3、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简单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体验表现三拍子歌曲晃动的感觉。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来给你们上音乐课,你们开心吗?老师非常开心,因为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觉到了快乐;看到你们的笑脸,老师感觉到了幸福。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幸福,开始我们这堂音乐课。
三、新课教学1、歌曲背景同学们,你们知道或听说过意大利威尼斯吗?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
它的风光非常美丽,歌曲也非常好听,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游览一下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吧!(课件播放)2、初听歌曲威尼斯水城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学习威尼斯歌曲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大家来唱》。
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安安静静地把这首歌曲听一遍,听完老师有问题要提问的哦!(聆听范唱)提问:①这首歌属于哪种演唱形式?(二声部合唱)②二声部合唱与齐唱效果有什么不同?(使得音乐更丰富,情感更饱满,加入低声部烘托了气氛。
)③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中速)情绪是怎样的?(欢快)3、复听歌曲《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
歌曲3/4拍,C大调,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
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学习2/4、3/4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
4、进行高声部学习①教师范唱高声部。
②教唱高声部歌曲。
四年级上-第三课秋色》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课题学唱两首秋天的歌曲主备人
小课题《秋色》授课人
节奏“×× - ×”,师再出示新学的切分节奏型进行对比练习。
5.集体用×××演唱一次大调式上下行音阶练习:
1 1 1 /
2 2 2 /
3 3 3 /
4 4 4 /
5 5 5 /
6 6 6......
(二)歌曲学唱
1.听听、找找、唱唱
●师播放音频,生找找音乐中出现了几处大切分节奏型。
(6 处)
●师再次播放音乐,生小声跟唱。
●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唱唱师介绍顿音(短促而又轻巧有弹性)。
顿音练习。
●播放伴奏,学生跟唱。
2.二声部练习
师生合作演唱,然后分小组练习。
3.听听唱唱
❖师弹琴,生进行音程练习。
❖师播放音频,学生用听唱法,随音乐唱歌。
其中B部分前8小节演唱合唱,后8小节随音乐哼唱一声部旋律。
❖师弹琴歌曲最后5小节第二声部,学生跟着琴声练习。
然后分两小组练习,第一小组唱最后5小节的一声部,第二小组演唱最后5小节二声部。
三、学习拓展
尝试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做一声部和二声部试验。
能完成之后,完整演唱歌曲。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大家来唱》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大家来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大家来唱》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富有童趣,易于学生学唱。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第二乐段节奏变化丰富,整首歌曲富有层次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快乐,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复杂的节奏和音高变化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演唱大家来唱》。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体会歌曲的童趣。
3.能够感受音乐的变化,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4.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变化和节奏变化。
2.歌曲的歌词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讲解法、分组练习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演唱大家来唱》的乐谱、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音频:歌曲《演唱大家来唱》的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主题。
同时,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的乐谱,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练习歌曲的两个乐段。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重点解决音高和节奏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整体演唱歌曲,检查学习效果。
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歌词的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培养音乐素养。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音乐家故事)《告别与惊愕》教案一. 教材分析《告别与惊愕》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出告别时的依依难舍和突然的惊愕情绪。
本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情感的表达和歌曲演绎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告别与惊愕》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情感,正确表达歌曲意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3.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音乐交流,共同提高音乐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告别与惊愕》的旋律、歌词和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告别与惊愕》,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组进行歌曲操练,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旋律和歌词。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他们正确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音乐表达情感。
学生相互欣赏,交流心得,巩固所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最新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最新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弦等- 能够识别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教学步骤1. 导入:用简单的旋律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2.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弦等3. 听一段简单的节奏,并要求学生模仿拍打节奏4. 听一段简单的旋律,并要求学生模仿唱出旋律5. 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节奏和旋律的差异6. 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对音乐的重要性第二课:乐器的分类和特点目标- 掌握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和外观特点- 能够分辨常见的乐器声音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猜猜是哪种乐器2. 介绍乐器的分类: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3. 分别介绍每类乐器的特点和常见的代表乐器4. 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分辨是属于哪类乐器5. 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声音猜猜是哪种乐器6. 总结,帮助学生理解乐器的分类和重要性第三课:音乐的情感表达目标- 认识音乐能够表达不同情感- 能够根据音乐的情感进行表演和创作- 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几段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描述感受和情感2. 介绍音乐能够表达不同情感的特点:快乐、悲伤、安静等3. 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快速舞动代表快乐等4.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表达情感5. 分享学生的创作,让其他学生猜猜表达的情感是什么6. 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以上是最新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第四、五乐章选段》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第四、五乐章选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第四、五乐章选段》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选取了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中的第四、五乐章进行学习。
这首交响曲是海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
通过学习这两个乐章,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交响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交响乐的概念和特点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感受其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如交响乐的定义、特点、组成等。
2.让学生欣赏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第四、五乐章,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通过对交响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
2.欣赏并分析《第四十五交响曲》第四、五乐章的音乐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2.欣赏法:让学生聆听《第四十五交响曲》第四、五乐章,感受音乐的魅力。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交响乐的音乐特点。
4.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第四、五乐章的音频、视频资料。
2.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交响乐乐器。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如交响乐的定义、特点、组成等。
让学生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播放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第四、五乐章的音频,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交响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乐器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乐的演奏过程。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演唱《大家来唱》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演唱《大家来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歌曲是3/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
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
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无比欢乐的心情之中。
【学情分析】1.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意大利的威尼斯,对这个城市很陌生,更不熟悉“水上生活”的场景,对感受歌曲情境有一定困难。
2.听辨模唱能力:经过音乐课有序听辨与模唱训练,学生对于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听辨、模唱能力有了一定基础,在教师的监听与指导下能够逐渐做到音准正确,并有意识关注声音的统一与和谐。
3.识读乐谱能力:四年级学生能够自主识读简谱谱例,能够边划指挥图示边演唱。
4.歌唱能力:学生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演唱过程中能够注意聆听,并有意识做到声音的统一。
但是,由于学生对气息的控制不够自如,有时会出现音准的偏差。
5.合唱意识:《大家来唱》是小学阶段第一首多以三度和声音程进行二声部旋律编配的歌曲,由于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演唱实践不多,在演唱二声部旋律歌曲时会遇到困难。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并用歌声进行表现,乐于与同学合作进行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学生自主识读乐谱为主要学唱方式,通过聆听模唱、对比听辨、自主视唱等过程,完成由旋律音程——乐句学唱——歌词填唱的全过程,从而唱会歌曲。
(2)通过情境感受、律动演唱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做到有表情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家来唱》,能够基本完成歌曲二声部的合唱,做到节奏、旋律准确,声部较为和谐。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筝独奏)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3.复听全曲,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
5.欣赏筝独奏《渔光曲》6.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7.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三、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 —— 《远航》1、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 ⋯⋯ 各种打击乐器等各自发挥 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编创一曲《远 航》的乐曲。
2、.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渔光曲古筝独奏课后反思《柳树姑娘》 课 型 新授 学习附点四分音符,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 长短。
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柳树姑娘》1. 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2. 聆听 CAI 课件范唱。
3. 讲解附点四分音符:4. 再听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5. 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 8 小节曲调。
6. 请自学后 8 小节。
7. 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8. 学唱第二声部。
(1)听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 “啦啦啦 ”表达什么情绪 ?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 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 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 (讲故事 )3. 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板书设计: 柳树姑娘附点四分音符课后反思课题学习目学习重点难点1. 说理导入2. 聆听范唱3. 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 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 学习曲调。
6. 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7. 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1. 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小夜曲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主题2》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小夜曲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主题2》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夜曲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主题2》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选自海顿的《小夜曲》第二乐章,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弦乐四重奏。
乐曲结构清晰,旋律优美,富有表现力,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喜欢音乐,乐于学习新的音乐知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弦乐四重奏这一形式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弦乐四重奏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知道弦乐四重奏的特点。
2.能够听辨弦乐四重奏中各个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的美妙。
3.学会《小夜曲第二乐章》主题2的旋律,培养音乐的鉴赏能力。
4.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的美妙。
2.教学难点:学会《小夜曲第二乐章》主题2的旋律,并能进行演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学习。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弦乐四重奏的图片、乐谱等。
2.乐器:准备弦乐四重奏的乐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
3.音响设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乐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弦乐四重奏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
简要介绍弦乐四重奏的特点,如音色、结构等。
2.呈现(5分钟)播放《小夜曲第二乐章》主题2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节奏等。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美版)
目标:
-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 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
-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安排:
第一课: 音乐的基本概念
- 介绍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 研究音符和音阶的基本知识
- 聆听各类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
第二课: 音乐的元素
- 研究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弦等基本元素
- 进行简单的节奏练和口琴演奏
第三课: 音乐的表现力
- 研究音乐的速度、音量、表情等表现手法
- 聆听不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差异
第四课: 音乐的欣赏
- 聆听和欣赏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
- 研究如何理解和解读音乐作品
第五课: 音乐的创作
- 研究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
-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和展示
教学方法:
- 结合听觉、视觉和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
-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乐欣赏和演示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
- 视频记录学生的音乐演奏和创作活动
- 学生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 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音乐知识的考核
师生互动:
- 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音乐作品
研究效果评估:
- 学生能正确区分不同音乐元素
- 学生能准确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 学生能欣赏和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备注: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能力,注重实践和体验,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告别与惊愕湘教版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发兴趣
听《惊愕交响曲》
同桌交流
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
学
环
节
1、聆听全曲
2、讨论音乐特点:通过乐曲的强弱对比体验音乐情绪。
3、哼唱主题
4、教师弹奏钢琴,请同学随着钢琴唱《惊愕交响曲》主题,并随着力度的变化,乐段的结尾突强,唱出惊愕的效果。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综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小夜曲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小夜曲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夜曲第二乐章(弦乐四重奏)》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部作品,让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和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材以弦乐四重奏的形式呈现,包含两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
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二乐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和声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对于弦乐四重奏这一形式,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弦乐四重奏的特点,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认识弦乐四重奏的乐器及音色。
2.能跟随音乐哼唱《小夜曲第二乐章》,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和声。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及乐器音色。
2.乐曲《小夜曲第二乐章》的旋律、节奏、和声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
2.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弦乐四重奏的魅力。
3.练习法: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哼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乐曲的特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乐曲分析、演奏家示范片段等。
2.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
3.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知识,包括乐器及音色,让学生对弦乐四重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播放《小夜曲第二乐章》的演奏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乐曲的美感。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段教授《小夜曲第二乐章》的旋律,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哼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学唱两首秋天的歌
一、教学目标:
1、从语言入手,感受、把握切分节奏的节拍重音,掌握切分节奏的读法。
2、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土风舞》和《红叶》,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能用歌声表达歌曲的不同情绪与美感。
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秋》的第三乐章,熟悉音乐主题。
4、跟随老师的歌声或琴声,用击拍的方式识读《我和你》的乐谱。
二、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2、学会二声部合唱《红叶》。
3、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
4、识读《我和你》乐谱。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新的节奏型“X X X”。
2、能用歌声表达不同情绪的歌曲。
3、熟记《秋》的音乐主题。
4、熟读《我和你》的乐谱。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课前准备:收集与秋天有关的素材如:树叶、果实、图片等。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叶》。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复习《秋天》引出学习《红叶》这首歌。
(三)新课教学。
1、听伴奏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3、朗读歌词,感受:“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体会美的意境。
4、跟琴轻轻哼唱歌曲。
5、说说自己演唱此曲后的感受。
6、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充分表现秋天美的意境。
7、分男女组进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之美。
8、第二声部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唱与不唱,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9、试一试演唱歌谱,充分感受歌曲旋律之美。
(四)拓展。
用优美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1、分组根据歌曲的情绪、内容创编动作。
2、汇报表演。
3、师生评价。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土风舞》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快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红叶》。
要求: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导入新课。
1、忆与秋天有关的歌曲内容。
2、出示歌谱《土风舞》。
(四)学唱新歌。
1、听一听。
初步聆听《土风舞》。
(感受歌曲的情绪)(1)它描写了秋天哪方面的内容?
(2) 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从歌词、旋律入手)
(3)你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4)复听《土风舞》歌曲。
(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2、唱一唱。
(1)按节奏朗读歌词。
(2)播放课件感受歌词的咬字、吐字。
(3)跟琴轻轻哼唱(学生找出难点,教师重点教唱。
)(4)师生互换接唱。
(接唱清楚、准确,重点突出切分节奏)
3、玩一玩。
音乐游戏:《找一找》
(1)宣布游戏规则。
师小结:离玩具越近,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反过来,谁来说说看?
(2)曲中找:找找学过的音乐记号。
(3)照着唱:按谱中的音乐记号用热情、轻快、饱满的声音歌唱,从而表现欢乐的情绪。
4、敲一敲:由学生选择自制乐器进行伴奏,以欢乐的情绪边唱边击。
5、试一试:试着唱曲谱。
6、播放学谱课件,自己纠正自己唱得不够的地方。
7、比一比:和歌曲《红叶》比较不同之处。
(出示表格)
(五)编一编、评一评。
1、简单了解捷克概况。
(播放幻灯片)
2、简单了解什么是土风舞?(出示概念)
土风舞一词是由英文Flok Dance 翻译而来的,源自非洲,是一种富有乡土风味的舞蹈,旋律欢乐,节奏较欢快。
跳的时候,所有的人围成一圆圈,没有男女老幼之分,表现了人们庆祝劳动收获的愉快心情;流传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各个地方特色的舞蹈。
如:夏威夷草裙舞,法国小步舞曲。
3、了解并欣赏各国的土风舞。
(播放、影片、课件、图片)。
4、播放现场演唱课件,引导学生模仿创造。
5、实践:分组为歌曲编创土风舞并进行现场表演。
(1)学生按自己的选择自由组合,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创作。
(2)分组表演。
(3)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三、小结。
四、下课。
学生随音乐律动快乐出教室。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秋〉第三乐章。
2、识读乐谱《我和你》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初听乐曲,回答以下问题:
(1)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是什么?
(2)听完后,你能哼唱一段旋律吗?
(三)欣赏《秋》第三乐章
1、听听、唱唱
哼唱主题旋律,注意把握好节奏与音乐情绪。
唱的要有弹性,饱满有力,表现出猎人威风凛凛的形象。
2、听听、动动
当听到《秋》主题旋律出现时,学生即兴创编动作模仿猎人狩猎的形象。
3、听听、画画
全曲欣赏,每当主题出现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个标记或贴张卡片。
完成课后练习,思考乐曲的主题旋律一共出现多少次。
三、小结。
一、教学目标:
1、跟随老师的歌声或琴声,用击拍的方式识读《我和你》的乐谱。
二、教学内容:识读《我和你》乐谱。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我和你》的乐谱。
四、教学过程:
1、基本音级
音名:C D E F G A B
简谱: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2、高音:
3、中音
4、低音
5、打节拍:手指一上一下画一个“V”就是一拍。
6、音的长短:1--- 全音符四拍
1- 二分音符二拍
1 四分音符一拍
1 八分音符二分之一拍
1 十六分音符四分之一拍
五、小结。
教学反思:要指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嗓子,正确地运用嗓音来和谐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