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知识梳理)
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
![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07f2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a.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一、概述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景观类型、发展模式、环境影响等内容。
本文将系统整理旅游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旅游目的地。
二、景点分类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自然地貌。
在旅游地选择上,自然景观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2.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景观,如建筑物、遗址、历史古迹等。
人文景观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往往源于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指由人类的文化特点所塑造的景观,如民俗风情、传统艺术、饮食文化等。
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和探索者。
三、旅游地选择1.地理位置旅游地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出行成本和便利性。
通常情况下,距离游客所在地较近、交通网络发达的旅游目的地更具吸引力。
2.气候条件气候是影响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如沙滩度假需要温暖的气候,滑雪需要寒冷的气候。
3.景点质量景点质量包括景观的独特性、美观性、维护状况等。
游客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有高品质景点和服务的旅游目的地。
4.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指的是要以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为导向来进行旅游活动的规划与管理。
选择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有助于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四、旅游地发展模式1.集聚型旅游地集聚型旅游地是指集中了大量旅游业态和设施的地区,如度假村、主题公园等。
这种模式通过集中资源和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服务来吸引游客。
2.分散型旅游地分散型旅游地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多个独立旅游景点。
这种模式适合于自由行和探险旅游,有助于分散游客流量和保护自然环境。
3.路线型旅游地路线型旅游地是指沿途有多个旅游景点,游客可以通过线路游览多个景点。
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又促进了区域间的旅游经济合作。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9fe6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7.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一、旅游地理概论1. 旅游地理的定义旅游地理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的地理学分支。
它涉及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地域特征、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旅游地的开发利用及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方面。
2. 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区域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的地理环境适宜性评价、旅游地的开发利用与规划设计、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保护、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效应等内容。
3. 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二、旅游资源地理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湿地、海洋海岛、地质地貌、风光田园、自然保护区等。
不同的自然景观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对旅游的吸引力也有所不同。
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旅游的另一重要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民俗风情、宗教建筑、古镇古村、民族风情等。
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地理文化特征和旅游价值。
3. 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包括城市风貌、现代建筑、商业街区、特色街区、体育休闲场所、文化艺术园区等,这些资源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为旅游提供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4. 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貌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
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机制。
三、旅游地理环境1. 地貌地形地貌地形是旅游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旅游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2. 水文气候水文气候对旅游的影响非常显著,它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出行和活动,也关系到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呈现。
3. 土壤植被土壤植被是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景观的形成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f73325af45b307e87197a6.png)
旅游地理一、知识点1.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2.我国东部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3.我国有四大河,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均属太平洋流域,属于北冰洋流域的是额尔齐斯河。
3.全国著名的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4.风景如画的广西桂林山水是熔岩地貌5.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北部,这里有我国最典型的火山熔岩景观,有“火山博物馆”之称。
6.我国花岗岩地貌分布广泛,以黄山、华山最为著名。
7.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有泰山雄、华山险、衡山幽、嵩山俊、衡山秀的美称。
8.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为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9.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都有云海景观,最著名的是黄山云海,其次为衡山、庐山等。
10.我国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安阳。
11.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12.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古称井渠)、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
13.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承德避暑山庄。
14.戏剧里最具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要数被称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艺术。
15.中国四大明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其中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
16.中国著名的石雕有福建寿山石雕、浙江青田石雕、昌化鸡血石雕。
17.北京的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与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三绝”。
18.绿茶中著名的品种有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
19.1989年深圳“锦绣中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主题公园的历史。
20.美感的一般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艺术美具有的特点是主体性和形象性。
21.色彩美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对人的感官最富有刺激性。
22.可达性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cbd4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c.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旅游地理的核心是探究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旅游发展,并通过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推动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旅游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梳理: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旅游地理的基础,指的是旅游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水文、生态等方面的特征。
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决定了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和游客的旅行路线,气候影响游客的旅游活动选择,地貌和水文影响着景区的景观特色等等。
2.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理的核心内容,是指能吸引游客的、对旅游有利的各种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资源。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殊的现象资源。
自然景观包括山水风光、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现象资源包括特殊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如日食、极光等。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3.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旅游规模指的是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规模的变化趋势。
旅游市场则是指游客和旅行社等旅游供需双方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旅游地理密切相关,旅游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的变化趋势,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开发与规划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分支,指的是旅游地区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规划,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与规划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平衡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旅游密度和游客满意度等。
5.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旅游活动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旅游经济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转型等。
旅游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旅游经济的相关规律,指导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
6.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旅游活动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旅游地理知识概要
![旅游地理知识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44f79cd3c1c708a1284a4493.png)
3、旅游线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 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 方式和食宿条件 • 尽可能多的将不同性质的旅游 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 • 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 突出主题
4、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旅游 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 资源的评价) 资源的评价) • 旅游资源自身的游览价值、集群状况、 旅游资源自身的游览价值、集群状况、 地域组合条件等 • 客源市场距离(距经济发达地区远近) 距经济发达地区远近) • 交通通达度 • 旅游资源地的接待能力(食宿、车站 旅游资源地的接待能力(食宿、 等配套设施) 等配套设施) • 旅游资源地的环境承载力
5、旅游景区交通规划 •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 方便游览各个景点, 方便游览各个景点 通的便捷、经济、安全、 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 靠 •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 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加快旅游速度、 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 减轻旅游疲劳。 间、减轻旅游疲劳。
6、旅游景区服务设施的规划 •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 要与交通线连接, 便利快捷 •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 方便游客
旅游地理知识概要
1、旅游景区三要素 •景区吸引物 景区吸引物 •旅游者 旅游者 •景区服务业 景区服务业
2、为避免旅游安全事故的发 生,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 增强安全意识 • 消除不安全因素:排查安全隐患、完善 消除不安全因素:排查安全隐患、 保护设施、 保护设施、加强治安管理 • 控制不安全行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控制不安全行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安全警示标志、 加强巡逻、预防自然灾害、 加强巡逻、预防自然灾害、加强安全意 识教育 • 加强救援,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旅游者 加强救援, 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
地理旅游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理旅游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acda5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5.png)
地理旅游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表面,有陆地和海洋两种类型。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岩石组成的层。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和动物。
大气是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包层,它呼应着植被和动物的生存。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
土壤是植被的生长基础,它包含有机质和无机物质。
3.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和大气循环、地形和植被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可以区分出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4. 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和海洋。
地球上的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5. 地理位置地球的地理位置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
二、旅游知识点1. 旅游目的地选择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可以考虑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文化和历史。
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包括海滨度假、山区游览、文化古迹和城市观光等。
2. 旅游交通旅游交通包括陆路、水路和航空三种方式。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设施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可以提高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旅游环境旅游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在旅游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同时也要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4. 旅游安全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关注当地的安全警报和安全预警信息。
5. 旅游体验旅游体验包括景点观赏、户外活动、美食体验、购物娱乐和文化交流等。
通过不同的旅游体验可以感受当地的特色和魅力。
三、地理旅游知识的应用1. 地理旅游规划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考虑目的地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和活动内容,使旅游过程更加丰富和愉快。
旅游地理知识点
![旅游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5044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b.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旅游地理是指通过对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了解,来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提供旅游服务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等,以及这些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旅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河流和湖泊可提供水上活动的机会,海滩和森林可供休闲和户外活动使用。
了解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选择合适的目的地和活动。
2.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地理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
这些景观具有美丽和独特之处,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
了解自然景观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规划他们的旅行路线和活动。
3.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有历史、艺术、科学或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
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考古遗址、艺术品、传统技艺等。
了解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特征有助于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对当地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欣赏和保护。
4.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理还涉及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休闲设施和服务设施等。
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业者进行目的地开发和规划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5. 人口与文化:人口密度、人口构成、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因素也是旅游地理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了解目的地的人口特征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地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旅游业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实践对于旅游业者和旅游者都非常重要。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8db4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e.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旅游规划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 旅游地理的概念与特点:- 旅游地理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旅游地的地理特征以及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旅游地理的特点包括空间性、动态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2.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大类。
- 评价旅游资源时,要考虑其独特性、可访问性、可持续性和市场吸引力。
3. 旅游地理环境:- 旅游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
4. 旅游地理空间结构:- 旅游地理空间结构指的是旅游地的布局和分布。
- 包括旅游核心区、旅游边缘区和旅游过渡区等。
5. 旅游流:- 旅游流指的是旅游者在空间上的移动。
- 旅游流的形成受到距离、交通、成本和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
6.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地未来发展的系统设计。
- 开发旅游地时要考虑资源保护、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
7.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规划。
- GIS能够提供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旅游地理现象。
8. 旅游市场与旅游行为:-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服务的供求关系。
- 旅游行为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决策过程和旅游消费行为。
9. 旅游影响:- 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有影响。
- 正面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文化交流等;负面影响包括环境破坏、文化同质化等。
10. 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前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
这些知识点为旅游地理学的基础框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旅游活动的地理特性和发展趋势。
旅游地理学资料整理
![旅游地理学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9fcac089eb172ded63b7b9.png)
旅游地理学的名词解释:1.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旅游者:任何一个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在访问地停留24小时以上的人。
3.旅游行为:4.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5.旅游流:又称旅游客流。
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
由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地和客源地)和运输方式三要素构成。
6.特尔非法: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7.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
8.旅游地:一定地理空间商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9.旅游地生命周期:关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有众多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在80年代提出的。
他把旅游地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或复苏阶段。
10.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
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11.旅游商品: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服务(无形商品)的总和。
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等都称作旅游产品是不对的,不科学的。
应称其为旅游商品。
12.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就是为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
13.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有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旅游地理常考知识点
![旅游地理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ba88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0.png)
旅游地理常考知识点旅游地理是指学习和研究旅游地方的地理学科,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旅游地理中常考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1.地理位置:旅游目的地的纬度、经度、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等。
2.区域特征:旅游目的地所处的地理区域的特征,如大陆型、海洋型、内陆型、沿海型等。
二、地形和地貌1.地形: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的特征和影响。
2.地貌:包括丘陵、河流、湖泊、海岸线等地貌的特征和景观。
三、气候和环境1.气候:旅游目的地的气候类型、温度、降水等气候特征对旅游的影响。
2.环境: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保情况等对旅游的影响。
四、文化和历史1.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对旅游的吸引力。
2.历史: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传统、历史遗迹、历史事件等对旅游的重要性。
五、交通和基础设施1.交通:旅游地的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可达性等对旅游的便利程度影响。
2.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的酒店、餐饮、购物等基础设施对旅游的服务质量和体验影响。
六、旅游开发和产业1.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评价、开发模式、开发水平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2.旅游产业: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就业机会、旅游收入等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七、旅游规划和管理1.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的规划步骤、规划目标、规划实施等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
2.旅游管理: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机构、管理措施、管理效果等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地理的知识点是复杂而广泛的,实际考察的内容可能会涉及上述知识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而且不同地区的旅游地理知识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备考旅游地理的时候,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并且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进行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旅游地理的综合理解和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旅游地理问题,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旅游地理(知识梳理)
![旅游地理(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879309eff9aef8941e06ba.png)
[要点梳理及重点探究]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1.现代旅游(1)现代旅游的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既包括范围的扩大(如极地地区),也包括覆盖面的扩大(如乡村地区)。
每个地方都可能成为旅游地。
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二、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媒介。
旅游者一.旅游活动设计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A.精选观赏点位(1)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2)角度:(3)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B.把握观赏时机C.抓住景观特色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事例:寺庙与塔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②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E.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F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旅游业1、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主2、旅游对环境的影响:A、消极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②危害生物:包括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③破坏旅游背景资源:例如,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④破坏视觉效果: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①破坏传统社区文化: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f0147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0.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局部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2016年考试大纲〕1.旅游资源的内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但凡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开展水平〔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4.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首先是为了使之能纳入联合国教产文组织的监视之下,使之获得更为有效的保护,科学完整地为当代、更为子*后代保存这些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珍贵的历史遗存,保持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卫生,为全市乃至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立起着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其次世界遗产不仅对于一处地方或一个国家的一种光誉,也为当地旅游业和当地商品带来了时机,不少中国的名胜因被冠上世界遗产之名而吸引了四方八面而来的大量旅客及商机。
第二局部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根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2016年考试大纲〕4.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举例1:**风景名胜区〔1〕位置:**风景区位于我国**省南部。
〔2〕景观特征:**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自然景观的成因:**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出色代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的地质地貌景观。
**四绝〔1〕概况: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旅游地理重要知识点
![旅游地理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529702ff00bed5b9f31da7.png)
旅游地理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①旅游者——————旅游主体②旅游资源—————旅游客体③旅游业——————旅游媒介2、要成为一个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A社会条件:①政治局势的稳定②经济的发展③科技的进步④社会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服务B个人条件:①一定的经济条件(要有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可支配收入)②闲暇时间(要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③有旅游欲望和旅游动机3、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③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性4、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局势日趋稳定。
②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③(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④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5、旅游活动的作用:①满足人类需求②促进经济发展:A、增加外汇收入B、回笼货币,稳定市场C、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就业D、促进国民经济发展③扩大交流6、旅游资源的分类:①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是指:尚未被开发利用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
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等。
其中地貌景观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是指:人工创造的可以为劳动者提供知识、乐趣和享受的人类历史和文化结晶、民族风貌和特色等。
包括: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名城、革命纪念地等。
其中建筑景观是构成人文风景区的重要标志。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对于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阐释如下:7、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8、旅游资源的特性:①多样性②非凡性③可创造性④长存性(与其他资源相比最突出的特点)⑤自然景观的季节性、地域性⑥人文景观的可变异性、可移动性9、旅游资源的价值:10、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要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该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旅游地理知识点
![旅游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1fc0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a.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点:1. 旅游地理的定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对地理空间的影响的学科。
2. 旅游的类型:旅游可以分为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
3.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指吸引游客的特定地区或地点,它们通常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或娱乐设施。
4. 旅游流:旅游流是指游客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移动,它反映了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
5. 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进行系统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选址、旅游设施的布局、旅游产品的开发等。
6. 旅游环境影响:旅游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包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负面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当地文化的冲击等。
7. 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旨在满足当前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经济利益的平衡。
8. 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关系,包括游客的偏好、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及价格等因素。
9. 旅游政策:旅游政策是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措施,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
10.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地理信息和旅游数据的系统,用于分析旅游流、评估旅游资源和规划旅游发展。
11. 旅游发展模式:旅游发展模式包括集中型、分散型、生态型等,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地理布局和环境影响。
12. 旅游的季节性:许多旅游目的地存在季节性特征,即在某些时期游客数量较多,而在其他时期游客较少。
13.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不仅影响目的地的经济,还可能影响当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14. 旅游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旅游活动越来越国际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和市场都在相互影响。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0078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5.png)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如下:
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组合度高、文化
内涵丰富。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民俗文化、设施和服务等要素。
3.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五岳、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
这些
景观以奇峰、怪石、瀑布、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
4.中国著名的人文景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等。
这些景观以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主要特色。
5.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加强旅游
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旅游品质和效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活动的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旅游地理学也是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完整版)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583b1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d.png)
(完整版)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然界和⼈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吸引⼒,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并可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域风光、⽣物景观、天象与⽓象景观⼈⽂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活动3、运⽤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然环境的地域差异(2)历史、⽂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3)社会、经济、⽂化、科技发展⽔平(4)⼈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4、列举实例,⽐较⾃然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区别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性、可创造性⼆、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然⽂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我有,⼈有我优,⼈优我特”的⾼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强烈的吸引⼒。
①美学价值——⾃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吸引⼒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化价值——主要指⼈⽂景观⽽⾔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巨⼤的经济效益。
⽬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四、旅游景观欣赏(⼀)旅游景观欣赏的⽅法1.选择观赏位置①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②⾓度③动态:对于⼭⽔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路观赏两岸风景。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6c35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c.png)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是指通过旅游来了解和探索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地理环境: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
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有助于规划旅游线路和活动,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旅行。
2.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包括建筑物、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旅游者通常会选择拥有独特人文景观的目的地,如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名城、民族风情等。
3.自然资源:旅游地理研究还要关注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湖泊、海滩海岛、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前往探索和欣赏。
4.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地理研究中,旅游线路规划是一项重要任务。
旅游线路规划需要考虑目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交通状况等因素,使得旅游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目的地。
5.旅游流量和旅游影响:旅游地理还研究旅游流量和旅游影响。
旅游流量指的是旅游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情况,了解旅游流量可以有效地调控目的地的旅游活动。
旅游影响指的是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6.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地理研究中,对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也非常重视。
旅游开发需要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确保旅游能够为目的地带来可持续的发展。
7.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在旅游地理中,GIS可以用于地图制作、景点位置分析、线路优化等方面,提高旅游地理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8.旅游发展模式:旅游地理还研究了不同旅游发展模式。
例如,沿海旅游、山地旅游、农村旅游等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9.旅游地理教育和普及:旅游地理的知识不仅应该由专业人士研究和运用,也应该向大众普及和传播。
旅游地理 知识梳理
![旅游地理 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e431fcaef8941ea76e05e2.png)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3、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多样性内涵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点①内容上的多样性;②空间上的地域性;③季节上的变化性;④美学上的观赏性;⑤吸引力的定向性;⑥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山东)、黄山(安徽)、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武夷山(福建)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经济价值态度:对历史负责,对当代人负责,对未来负责(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①了解景观特点;②精选观赏点位(位置、角度、距离);③把握观赏时机;④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原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旅游资源本身评价①旅游资源的特色;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经济价值;③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集群状况(2)旅游资源环境评价①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容量状况;②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状况);③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①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②客源市场条件:旅游者类型、旅游资源与客源地距离、旅游资源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所在地接待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交通能力③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开发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条件(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影响①前提条件、基础:吸引物(独特性)②主体:旅游者(有时间、金钱、文化素质、旅游动机)③景区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①突出景观特色;②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③维护生态平衡;④最佳综合效益、整体性原则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①景区形象(景区特色)②功能分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③空间布局:交通线(便捷、经济、安全、可靠);服务设施(与交通线相连、景区附近、集聚或分散)☆旅游点的确定及旅游路线的合理选择☆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旅游安全防范措施①增强安全意识;②消除不安全因素;③控制不安全行为;④加强救援,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4)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1)经济积极①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发展国内旅游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②带动相关行业发展(调节区域经济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③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消极①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②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2)社会和文化积极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促进文化交流;③可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④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消极①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②对旅游区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3)发挥积极作用,减少负面影响①使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与旅游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②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争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积极①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②推动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消极①对动植物的影响;②对水体的污染;③对大气的污染;④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⑤对旅游景观的破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①增强旅游区规划、建设的环境意识;②加强旅游环境监测;③加大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力度;④运用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管理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梳理及重点探究]
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既包括范围的扩大(如极地地区),也包括覆盖面的扩大(如乡村地区)。
每个地方都可能成为旅游地。
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二、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媒介。
旅游者
一.旅游活动设计
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A.精选观赏点位
(1)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2)角度:
(3)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
B.把握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色
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事例:寺庙与塔
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②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
E.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F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旅游业
1、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主
2、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A、消极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
②危害生物:包括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③破坏旅游背景资源:例如,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④破坏视觉效果: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①破坏传统社区文化: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②破坏文物古迹: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都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③造成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
④对旅游地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和破坏
B、积极影响
(1)旅游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2)旅游推动了对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
C、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法律法规建设
工程管理措施
旅游项目评价
旅游环保教育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
源的内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旅游资源无论是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2)空间上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3)时间上的变化性: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4)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
(5)吸引力的定向性:就某项旅游资源而言,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大,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则很小。
(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旅游资源若合理开发利用,一般可长期反复利用。
反之,若利用不当则易遭破坏,且难以恢复。
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四.我国的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种类
(2)我国的世界遗产
一、组成要素 二、景区开发
开发条件——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一)、资源地开发条件评价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本身的游览价值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基本内容
客源市场条件(经济距离)
环境背景:(旅游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环境质量状况、社会经济环境)
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开发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地
区接待能力))
1、旅游资源本身价值的评价角度
旅游资源的数量、价值;
旅游资源数量和集中程度(集群状况);
各种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和匹配情况;
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品味;
旅游资源的功能与用途;
2、环境背景(环境容量)
①合理推算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推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②常用表示方法:游客流量(原因: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
③分类: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
3、影响客源市场的因素
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才有可能成为客源地
其次,旅游者的类型;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距离;游资源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接待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交通运输能力也会产生影响
客源市场是变化的。
交通条件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旅游服务的规范以及不同区域间的联合都可以影响客源市场。
三、景区规划
1.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它使得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①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等。
②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是分析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类型;
三是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安排旅游活动;
四是计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的安排。
(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①景区规划的基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②景区规划的导向:以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③景区规划的指导:旅游审美原理
④景区规划的意义:提升景区的品位,扩大景区的规模,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
(4)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①、要强调保护现行的开发原则
②、要突出景观的特点合格性原则
③、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④、要维护生态平衡
⑤、要运用整体性原则,让景区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5)规划设计的内容
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游活动特点分析
开发潜力分析
景区规划的内容游赏系统规划
服务系统规划
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旅游活动组织规划
保护系统规划
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四、著名旅游景区
1、中国的世界遗产
2、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