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_MPC连接梁壳单元实例
ANSYS各类型单元连接专题讲解(一)之连接总则
ANSYS各类型单元连接专题讲解(一)之连接总则一直以来,有不少同学咨询水哥关于ANSYS中杆单元、梁单元、壳单元、实体单元的连接问题。
之所以要用到各单元的连接,主要是由于我们在实际项目中,常常需要各种单元组合模拟,例如框架结构计算中的框架柱、框架梁采用梁单元模拟,楼板采用壳单元模拟,如此便会产生各类型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
为解决部分朋友们的疑问,水哥依自己的理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讲解下ANSYS中杆单元、梁单元、壳单元、实体单元的连接,其中若有不合理之处,还望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本系列讲解目录如下:1、单元连接总原则。
2、杆与梁、壳、体单元的连接。
3、梁单元与实体单元铰接。
4、2D梁单元与2D实体单元刚接。
5、3D梁单元与3D实体单元刚接。
6、壳单元与实体单元连接。
7、单元连接综合实例。
本篇推文为该系列文章的首篇,主要说下ANSYS中单元连接总的原则以及简单介绍两个概念。
一般来说,按“杆梁壳体”单元顺序,只要后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完全包含前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则只要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否则需要耦合自由度与约束方程。
例如:(1)杆与梁、壳、体单元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
(2)梁与壳有公共节点即可,也不需要约束写约束方程;壳梁自由度数目相同,自由度也相同,尽管壳的rotz是虚的自由度,也不妨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有点类同于梁与杆的关系。
(3)梁与体则要在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4)壳与体则也要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从上述也可见,ANSYS无非是通过三种方法来实现单元之间的连接:共用节点、耦合、约束方程。
这里简单介绍下耦合与约束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耦合所谓耦合,其实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约束方程,只不过为了区别于普通一般的约束方程,方便用户操作,特定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他具体指当我们需要迫使两个或多个自由度取得相同值(值未知)时,可以将这类自由耦合在一起。
ANSYS多点约束算法(MPC)实现接触模拟
多点约束(MPC)
...背景
MPC算法的优势:
Training Manual
Advanced Contact & Fasteners
• 容易使用:
– 接触向导和手动定义中都可设置MPC算法. – 不需要输入接触刚度.
– 求解中自动生成约束
– 考虑了形状效应,不需手动输入权值
• 对于基于表面的约束,支持力约束和位移约束.
• ANSYS会自动转换成不对称接触
• MPC 法在点-点接触中不适用
多点约束(MPC)
...背景
• MPC法可以绑定不同的单元类型,即使交界面的网格不兼容:
– 实体对实体 – 壳体对壳体 – 壳体对实体 – 梁对实体/壳体
Training Manual
Advanced Contact & Fasteners
多点约束(MPC)
...背景
MPC算法的优势:
Training Manual
Advanced Contact & Fasteners
• 很容易就能模拟壳体-实体、梁-实体、梁-壳体的组合效应:
– 支持网格的不兼容 – 梁、壳、实体单元上的节点不需要对准
多点约束(MPC)
B.实体对实体的多点绑定接触
• 使用实体对实体的多点绑定或无分离接触非常简单.
– 使用CONTA169-174创建面-面接触对 – 接触行为设为绑定 (KEYOPT(12) = 4, 5, 或 6) – 接触探测设为节点 (KEYOPT(4) = 1 或 2) – 接触算法设为 MPC (KEYOPT(2) = 2)
Training Manual
章节综述
• 该章包括以下几个主题: A. 背景
总结一下ANSYS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
论坛里常有人问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我自己也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绕,最近从ANSYS工程分析进阶实例上知道了ANSYS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原则。
感觉收收获不小,现把它上传与大家共享。
一般来说,按“杆梁壳体”单元顺序,只要后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完全包含前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则只要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否则需要耦合自由度与约事方程。
例如:(1)杆与梁、壳、体单元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
ﻫ(2)梁与壳有公共节点怒可,也不需要约束写约束方程;壳梁自由度数目相同,自由度也相同,尽管壳的rotz是虚的自由度,也不妨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有点类同于梁与杆的关系。
(3)梁与体则要在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4)壳与体则也要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上面所述的不同单元之间的接连方法主要是用耦合自由度和约束方程来实现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小位移,下面介绍一种支持大位移算法的方法,MPC法。
MPC即Multipoint Constraint,多点约束方程,其原理与前面所说的方程的技术几乎一致,将不连续、自由度不协调的单元网格连接起来,不需要连接边界上的节点完全一一对应。
MPC能够连接的模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ﻫsolid 模型-solid模型ﻫshell模型-shell模型solid模型-shell 模型solid 模型-beam模型shell模型-beam模型ﻫ在ANSYS中,实现上述MPC技术有三种途径。
ﻫ(1)通过MPC184单元定义模型的刚性或者二力杆连接关系。
定义MPC184单元模型与定义杆的操作完全一致,而MPC单(2)利用约束元的作用可以是刚性杆(三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或者刚性梁(六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
ﻫ方程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Coupling/Ceqn>shell/solid Interface创建壳与实体模型之间的装配关系。
AnsysWorkbench工程实例之——梁单元静力学分析
AnsysWorkbench工程实例之——梁单元静力学分析本文可能是您能在网络上搜索到的关于Ansys Workbench梁单元介绍最详细全面的文章之一。
梁单元常用于简化长宽比超过10的梁与杆模型,比如建筑桁架、桥梁、螺栓、杠杆等。
Workbench中的梁单元有Beam188(默认)与Beam189两种,Beam188无中节点,Beam189有中节点。
在全局网格设置下,梁单元的中节点设置Element MIdside Nodes默认为dropped(无中节点),即默认使用Beam188单元,如果改为kept(有中节点),则将改变为Beam189单元。
类型单元形状中节点自由度形函数Beam188 3D梁无 6 线性Beam189 3D梁有 6 二次Beam188Beam1891 梁单元分析概要1.1 建模与模型导入线框模型可在DM中创建,也可导入stp/igs等模型。
以下分别介绍通过DM创建与通过CAD软件创建导入过程。
1.1.1 梁线体的创建方法1,简单的线体模型可以在DM中创建,一般在XY平面绘制草图或点,再通过Concept——Lines From Sketches、Lines From Points或3D Curve等创建。
区别在于Lines From Sketches是提取草图所有的线条,如果线条是相连接的,提取的结果为一个线几何体。
Lines From Points或3D Curve用于将草图的点(可以是草图线条的端点)连接成为线体,结合Add Frozen选项,可以创建多个线几何体。
操作3次后多个线条可以通过From New Part功能组合为一个几何体,组合后两条线共节点,相当于焊接在一起。
选中后右击方法2,通过CAD软件创建后导入。
如果读者使用的是creo建模,可在草图中创建点,退出草图后选择基准——曲线——通过点的曲线。
操作3次后输出时需要注意,可另存为stp或igs格式,在输出对话框中必须勾选基准曲线和点选项。
MPC在solid和shell单元连接处应用
《有限元程序设计》课程作业题目:MPC在solid和shell单元连接处应用2015年6月4日MPC在solid和shell单元连接处应用本人利用ANSYS15.0软件进行练习学习此方法。
一、建立模型模型包含一个薄圆柱桶和一个正方体底座。
圆柱桶的半径为2.5mm,高为5mm;正方体的边长为5mm。
建立模型如下。
二、划分单元在Element >Add/Edit/Delete里,创建四类单元类型,结果如下图,分别为实体单元SOLID95、壳单元SHELL63、实体连接单元TARGE170、壳体连接单元CONTA175。
CONTA175单元选项里,K2选择MPC算法,设置图如下。
在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里,设定单元的杨氏模量为2e11;泊松比为0.3;在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里,SHELL63单元的厚设为0.5。
通过Meshing>MeshTool里,分别对为实体座和薄圆柱划分网格,为了便于计算,单元边长设为1,结果如图所示。
三、处理连接部位选择实体座的接触界面,并设置面上单元属性为TARGE170类型;选择壳体的接触线,并设置单元属性为CONTA175类型。
然后选择以上单元,在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Contact Pair 中,创建一个接触对。
四、施加约束在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 Areas,给实体座底部(视图里最左边的面)施加位移约束,位移为0。
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 Lines,在壳体自由端面上,施加1e6 N的压力。
8.利用MPC技术对solid-shell单元进行连接实例:简支梁
利用MPC技术对solid-shell单元进行连接实例----------简支梁一、问题描述⨯表面上作用有大小为1MPa的压力,两端φ150圆柱面为支撑表面,梁的尺寸如下图所示,在梁的2000300分析其应力和变形情况。
由于梁的形状和载荷都对称于梁跨度中点处横截面,分析时可取梁长度的一半。
二、步骤分析1.选择单元类型通过Preprocessor>Element Typle>Add/Edit/Delete出现如图1-1左所示对话框,单击Add;弹出如图1-1右所示对话框,在左侧列表中选“Structural Solid”,在右侧列表中选”Brick 20node 95”,然后单击Apply按钮;再在左侧列表中选“Structural Shell”,在右侧列表中选”Elastic 4node 63”,然后单击Apply按钮;再在左侧列表中选“Contact”,在右侧列表中选”3D target 170”,然后单击Apply按钮;再在左侧列表中选“Contact”,在右侧列表中选”pt-to-surf175”,单击OK按钮。
返回到”Eiement type”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Type3TARGET170”,单击option按钮,弹出1-1右对话框,选择K5为”SLD/SLD”(SLD/SLD约束),单击OK按钮;在列表中选择”Type4CONTA175”单击option按钮,弹出1-2对话框,选择K2为” MPCalgorithm”(MPC算法),选择K12为”Bonded(always)”(接触面行为为绑定)单击OK按钮,单击”Element type”对话框的close按钮。
图1-1图1-22.定义实常数通过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弹出Real Constants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弹出如图2-1左所示对话框,选择Type2SHELL 163,单击OK按钮,弹出如图2-1右所示对话框,在TK(I)文本框中输入0.02,单击OK按钮,于是定义了实常数1。
Ansys梁单元和板壳单元仿真实验报告
梁单元和板单元Ansys 仿真报告一 已知条件如图所示是一个方台的模型,台面是边长为1m 的正方形,厚度是0.1m ,四个支柱是高度为0.6m ,横截面是边长为0.04m 的正方形,台面和支柱的材料参数都是206E GPa =,0.3μ=,现在台面上向下施加10MPa 的均布压强,支柱的下面的点施加所有自由度的约束。
二 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会使用梁单元和板壳单元,同时掌握不同类型单元如何在一起使用,要求用ANSYS 软件建立相应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离散模型,同时说明所采用的单元的种类。
三 实验过程概述(1) 定义文件名(2) 根据要求建立模型:通过关键点建模,建立四个梁结构和一个板壳结构(3) 设置单元类型及属性,设置材料属性(4) 离散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5) 施加位移约束(6) 施加载荷(7) 提交计算求解及后处理(8) 分析结果四 实验内容分析(1)了解如何使用梁单元和板壳单元。
对于板壳单元,要定义它的厚度。
对于梁单元要定义它的截面形状。
(2)了解不同类型单元在同一个模型中一同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单元在同一个模型中要注意网格划分问题,应该分开划分网格,而不能对整个模型进行划分,并且划分时要有侧重点,对于想要研究的部分网格划分要细致一点,而不重要的部分划分时可以粗略一点。
(3)在这样一个平台受力问题中出现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由图2看出,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方台与支柱接触处。
图 1 位移云图图 2 应力云图五实验小结和体会对于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要注意对复杂模型进行基本模型分解,并选用合适的单元类型进行简化。
对于约束载荷部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型的简化和等效处理。
另外在定义单元属性时要考虑全面,不要遗漏,例如对于梁单元需要设置截面参数等,对于板壳单元需要设置其厚度参数等;以及不同类型单元在同一个模型中一同使用时,需要注意设置不同的单元以及采用不同的离散方法,要采用合适的单元设置模式。
MPC法解决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
论坛里常有人问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我自己也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绕,最近从ANSYS工程分析进阶实例上知道了ANSYS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原则。
感觉收收获不小,现把它上传与大家共享。
一般来说,按“杆梁壳体”单元顺序,只要后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完全包含前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则只要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否则需要耦合自由度与约事方程。
例如:(1)杆与梁、壳、体单元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
(2)梁与壳有公共节点怒可,也不需要约束写约束方程;壳梁自由度数目相同,自由度也相同,尽管壳的rotz是虚的自由度,也不妨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有点类同于梁与杆的关系。
(3)梁与体则要在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4)壳与体则也要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上面所述的不同单元之间的接连方法主要是用耦合自由度和约束方程来实现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小位移,下面介绍一种支持大位移算法的方法,MPC法。
MPC即Multipoint Constraint,多点约束方程,其原理与前面所说的方程的技术几乎一致,将不连续、自由度不协调的单元网格连接起来,不需要连接边界上的节点完全一一对应。
MPC能够连接的模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solid 模型-solid 模型shell模型-shell模型solid 模型-shell 模型solid 模型-beam 模型shell 模型-beam模型在 ANSYS中,实现上述MPC技术有三种途径。
(1)通过MPC184单元定义模型的刚性或者二力杆连接关系。
定义MPC184单元模型与定义杆的操作完全一致,而MPC单元的作用可以是刚性杆(三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或者刚性梁(六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
(2)利用约束方程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Coupling/Ceqn>shell/solid Interface 创建壳与实体模型之间的装配关系。
Ansys梁单元和板壳单元仿真实验报告
梁单元和板单元Ansys 仿真报告一 已知条件如图所示是一个方台的模型,台面是边长为1m 的正方形,厚度是0.1m ,四个支柱是高度为0.6m ,横截面是边长为0.04m 的正方形,台面和支柱的材料参数都是206E GPa =,0.3μ=,现在台面上向下施加10MPa 的均布压强,支柱的下面的点施加所有自由度的约束。
二 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会使用梁单元和板壳单元,同时掌握不同类型单元如何在一起使用,要求用ANSYS 软件建立相应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离散模型,同时说明所采用的单元的种类。
三 实验过程概述(1) 定义文件名(2) 根据要求建立模型:通过关键点建模,建立四个梁结构和一个板壳结构(3) 设置单元类型及属性,设置材料属性(4) 离散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5) 施加位移约束(6) 施加载荷(7) 提交计算求解及后处理(8) 分析结果四 实验内容分析(1)了解如何使用梁单元和板壳单元。
对于板壳单元,要定义它的厚度。
对于梁单元要定义它的截面形状。
(2)了解不同类型单元在同一个模型中一同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单元在同一个模型中要注意网格划分问题,应该分开划分网格,而不能对整个模型进行划分,并且划分时要有侧重点,对于想要研究的部分网格划分要细致一点,而不重要的部分划分时可以粗略一点。
(3)在这样一个平台受力问题中出现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由图2看出,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方台与支柱接触处。
图 1 位移云图图 2 应力云图五实验小结和体会对于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要注意对复杂模型进行基本模型分解,并选用合适的单元类型进行简化。
对于约束载荷部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型的简化和等效处理。
另外在定义单元属性时要考虑全面,不要遗漏,例如对于梁单元需要设置截面参数等,对于板壳单元需要设置其厚度参数等;以及不同类型单元在同一个模型中一同使用时,需要注意设置不同的单元以及采用不同的离散方法,要采用合适的单元设置模式。
[转载]ansys中实体单元与壳单元的连接处理方法
[转载]ansys中实体单元与壳单元的连接处理⽅法原⽂地址:ansys中实体单元与壳单元的连接处理⽅法作者:埃及⽂字2010为简化模型,在有些模型中采⽤壳和实体混合的单元类型,由于壳单元节点表⽰的是⼀个截⾯,因此除平动⾃由度外,⼀般具有转动⾃由度;⽽实体单元节点表⽰的是⼀个点,因此只有平动⾃由度。
因此在这些模型中,壳单元与实体单元过渡处的节点由于⾃由度的不同,不能单纯的进⾏节点耦合。
⽬前实体单元与壳单元连接常⽤的处理使⽤MPC⽅法(SHSD命令)定义两者之间的装配关系,这种⽅法⼀般可理解为绑定接触形式。
尽管采⽤了接触模块,采⽤MPC⽅法在⼩变形时不需要平衡迭代,在⼤变形中在每个平衡迭代中不断进⾏更新,⼜克服了传统约束⽅程只适⽤于⼩应变的限制。
该⽅法是处理节点⾃由度耦合较为理想的形式。
本⽂分别采⽤混合单元与纯实体单元两种⽅式进⾏建模,分析,结果及命令流如下:采⽤混合单元进⾏分析时的应⼒分布云图(第三应⼒强度理论):单纯采⽤实体单元进⾏分析时应⼒分布云图(第三应⼒强度理论):采⽤混合单元分析的命令流如下:/CLEAR/FILNAME, EXAMPLE26/PREP7ET, 1, SOLID95ET, 2, SHELL63ET, 3, TARGE170KEYOPT, 3, 5, 1ET, 4, CONTA175KEYOPT, 4, 2, 2KEYOPT, 4, 12, 5R, 1, 0.02R, 2R, 3R, 4R, 5MP, EX, 1, 2E11MP, PRXY, 1, 0.3/VIEW, 1, 1, 1, 1BLOCK, -0.14, 0.14, -0.14, 0.14, 0,0.98VDELE, 1,,,0ADELE, 1, 2, 1, 1BLOCK, -0.15, 0.15, -0.15, 0.15, 0.98, 1K, 20, 0, 0, 0.98K, 21, 0, 0.1, 0.98K, 22, 0, 0.1, 1K, 23, 0, 0.075, 1K, 24, 0, 0.075, 1.3 K, 25, 0, 0, 1.3 LSEL, NONEL, 20, 21L, 21, 22L, 22, 23L, 23, 24L, 24, 25L, 25, 20LFILLT, 27, 28, 0.025 AL, ALL VROTAT, 11,,,,,,20, 25 ALLS VOVLAP, ALL AATT, 1, 1, 2 ESIZE, 0.02 MSHAPE, 0 MSHKEY, 1 AMESH, 3, 6, 1 VATT, 1, 1, 1 ESIZE, 0.0175 SMRTSIZE, 5 MSHAPE, 1 MSHKEY, 0 VMESH, ALLALLSASEL, S,,,47 NSLA, S, 1TYPE, 3REAL, 2ESURFALLSLSEL, S,,,5ESURF ALLS ASEL, S,,,47 NSLA, S, 1 TYPE, 3 REAL, 3 ESURF ALLS LSEL, S,,,6 NSLL, S, 1 TYPE, 4 REAL,3 ESURF ALLS ASEL, S,,,47 NSLA, S, 1 TYPE, 3 REAL, 4 ESURF ALLS LSEL, S,,,7 NSLL, S, 1 TYPE, 4 REAL, 4 ESURF ALLS ASEL, S,,,47 NSLA, S, 1 TYPE, 3 REAL, 5 ESURF ALLSREAL, 5ESURFALLSSHSD, 2, CREATE SHSD, 3, CREATESHSD, 4, CREATESHSD, 5, CREATEFINISH/SOLUASEL, S,,,21, 27, 6ASEL,A,,,15,33,18NSLA, S, 1D, ALL, ALLALLSNSEL, S, LOC, Z, 0D, ALL, UZALLSSFA, 4,2, PRES, -1E6*3/2.804 SFA, 8, 1, PRES, -1E6*3/2.804 SOLVEFINISH/POST1PLNSOL, S, EQV, 0, 1 FINISH。
各个单元之间的连接
MPC能够连接的模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solid 模型-solid 模型
shell模型-shell模型
solid 模型-shell 模型
solid 模型-beam 模型
shell 模型-beam模型
在ANSYS中,实现上述MPC技术有三种途径。
(1)通过MPC184单元定义模型的刚性或者二力杆连接关系。
定义MPC184单元模型与定义杆的操作完全一致,而MPC单元的作用可以是刚性杆(三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或者刚性梁(六个自由度的连接关系)。
(2)利用约束方程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Coupling/Ceqn>shell/solid Interface创建壳与实体模型之间的装配关系。
(3)利用ANSYS接触向导功能定义模型之间的装配关系。
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Contact Pair,弹出一序列的接触向导对话框,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在创建接触对前,单击Optional setting按钮弹出Contact properties对话框,将Basic选项卡中的Contact algorithm即接触算法设置为MPC algorithm。
或者,在定义完接触对后,再将接触算法修改为MPC algorithm,就相当于定义MPC多点约束关系进行多点约束算法。
ANSYS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
ANSYS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论坛里常有人问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我自己也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绕,最近从ANSYS 工程分析进阶实例上知道了ANSYS中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原则。
感觉收收获不小,现把它上传与大家共享。
一般来说,按“杆梁壳体”单元顺序,只要后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完全包含前一种单元的自由度,则只要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否则需要耦合自由度与约事方程。
例如:(1)杆与梁、壳、体单元有公共节点即可,不需要约束方程。
(2)梁与壳有公共节点即可,也不需要约束写约束方程;壳梁自由度数目相同,自由度也相同,尽管壳的rotz是虚的自由度,也不妨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有点类同于梁与杆的关系。
(3)梁与体则要在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4)壳与体则也要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一般来说,beam与beam的连接方式默认为刚接,link与link的默认链接方式为铰接,link 与beam的默认连接方式为铰接。
那么实际情况中经常遇到beam与beam的铰接,如何处理???举例:有一长为100mm的矩形截面梁,截面为10X1mm,与一规格为20mmX7mmX10mm的实体连接,约束实体的端面,在梁端施加大小为3N的y方向的压力,梁与实体都为一材料,弹性模量为30Gpa,泊松比为0.3。
本例主要讲解梁与实体连接处如何利用耦合及约束方程进行处理。
命令流如下:FINI /CLE /FILNAME,BEAM_AND_SOLID_ELEMENTS_CONNECTION !定义工作文件名/TITLE,COUPLE_AND_CONSTRAINT_EQUATION !定义工作名/PREP7 ET,1,SOLID95 !定义实体单元类型为SOLID95 ET,2,BEAM4 !定义梁单元类型为BEAM4MP,EX,1,3E4 !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MP,PRXY,1,0.3 !定义泊松比R,1 !定义实体单元实常数R,2,10.0,10/12.0,1000/12.0,10.0,1.0 !定义梁单元实常数BLC4,,,20,7,10 !创建矩形块为实体模型WPOFFS,0,3.5 !将工作平面向Y方向移动3.5 WPROTA,0,90 !将工作平面绕X轴旋转90度VSBW,ALL !将实体沿工作平面剖开WPOFFS,0,5 !将工作平面向Y方向移动5 WPROTA,0,90 !将工作平面绕X轴旋转90度VSBW,ALL !将实体沿工作平面剖开WPCSYS,-1 !将工作平面设为与总体笛卡儿坐标一致K,100,20,3.5,5 !创建关键点K,101,120,3.5,5 !创建关键点L,100,101 !连接关键点生成梁的线实体LSEL,S,LOC,X,21,130 !选择梁线LATT,1,2,2 !指定梁的单元属性LESIZE,ALL,,,10 !指定梁上的单元份数LMESH,ALL !划分梁单元VSEL,ALL !选择所有实体V ATT,1,1,1 !设置实体的单元属性ESIZE,1 !指定实体单元尺寸MSHAPE,0,2D !设置实体单元为2D MSHKEY,1 !设置为映射网格划分方法VMESH,ALL !划分实体单元ALLS !全选FINI !退出前处理/SOLU !进入求解器ASEL,S,LOC,X,0 !选择实体的端面DA,ALL,ALL !约束实体端面ALLS !全选FK,101,FY,-3.0 !在梁端施加Y向压力CP,1,UX,1,21 !耦合节点1和节点21X方向自由度CP,2,UY,1,21 !耦合节点1和节点21Y方向自由度CP,3,UZ,1,21 !耦合节点1和节点21Z方向自由度CE,1,0,626,UX,1,2328,UX,-1,1,ROTY,-ABS(NZ(626)-NZ(2328)) !设置约束方程CE,2,0,67,UX,1,4283,UX,-1,1,ROTZ,-ABS(NY(67)-NY(4283)) !设置约束方程CE,3,0,67,UZ,1,4283,UZ,-1,1,ROTX,-ABS(NY(67)-NY(4283)) !设置约束方程ALLS !全选SOLVE !保存FINI !退出求解器/POST1 !进入通用后处理PLNSOL, U,Y, 0,1.0 !显示Y方向位移PLNSOL, S,EQV, 0,1.0 !显示等效应力ETABLE,ZL1,SMISC,1 !读取梁单元上I节点X方向的力ETABLE,ZL2,SMISC,7 !读取梁单元上J节点X方向的力ETABLE,MZ1,SMISC,6 !读取梁单元上I节点Z方向的力矩带格式的: 突出显示批注[微软系统1]: 1是转动的中心点!!!带格式的: 突出显示ETABLE,MZ2,SMISC,12 !读取梁单元上J节点Z方向的力矩PLETAB,ZL1 !显示梁单元X 方向的力PLETAB,MZ1 !显示梁单元Z方向力矩上面所述的不同单元之间的接连方法主要是用耦合自由度和约束方程来实现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小位移,下面介绍一种支持大位移算法的方法,MPC法。
ANSYS中壳与实体单元连接技术应用
ANSYS中壳与实体单元连接技术应用作者:马云飞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14期摘要:在ANSYS有限元分析中经常会同时使用实体单元与壳单元以满足对结构不同部位的分析要求,这就存在壳与实体单元连接时自由度不匹配的问题。
本文通过一个悬臂梁模型,采用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得到了相应结论并给出了几种连接方法的使用建议。
Abstract: Solid and shell elements are often used simultaneously in ANSYS to meet the analysis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structure parts. An issue will rise in the connection that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shell element doesn't match that of solid element. A cantilever beam is used to demonstrate several connection methods available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mpared. In the end, some proposals about these methods are put forward.关键词: ANSYS;壳实体连接;MPCKey words: ANSYS;Shell-Solid Connection;MPC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110-020 引言ANSYS作为通用有限元程序在结构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实际分析中经常遇到实体单元与壳单元连接的问题,这是由于实体单元只有3个平动自由度,而壳单元有3个平动与3个转动自由度,当壳与实体共节点连接时,壳单元中转动自由度无法传递给实体单元,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甚至错误。
ANSYS 中 MPC 的应用3
ANSYS 中MPC 的应用(3)
ANSYS 一般2010-11-16 07:40:43 阅读1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5. MPC 约束用于SOLID-BEAM 和SHELL-BEAM
过程:
1) 将实体表面和/或壳体边界作为接触面,将梁节点作为目标的pilot 节点,不需要
添加目标面。
2) 设置接触单元选项:
KEYOPT(2) = 2 激活MPC 方法
KEYOPT(12) = 5 或6设置为绑定接触
KEYOPT(4) = 1力- 分布表面
KEYOPT(4) = 2刚性约束表面
3) 执行分析
示例1:实体结果与实体-梁连接结果的比较,下面右图中间分为实体和梁两段,用
MPC 连接到一起:
1. 刚性约束表面工况
2. 表面分布力工况
示例2:
示例3:实体结果与壳体-梁连接结果的比较,下面右图中间分为壳体和梁两段,用
MPC 连接到一起:
工况1:刚性约束面
工况2:表面分布力
6. 用MPC 连接FE 模型和加载点
过程:
1)1)将FE 表面和/或边界作为接触面,加载节点作为目标pilot 节点,不需要添加
目标面。
2)2)设置接触单元选项:
KEYOPT(2)=2 激活MPC 方法
KEYOPT(12)=5 or 6设置为绑定接触 KEYOPT(4)=1力–分布表面 KEYOPT(4)=2刚性约束表面
3) 执行分析
示例:
工况1:刚性约束表面
工况2:表面分布力
MPC 应用。
ANSYS_MPC连接梁壳单元实例
ANSYS MPC方法连接shell单元和beam单元详细教程2010-05-21 22:12:04 作者:zhz2004 来源:机械CADl论坛浏览次数:621 网友评论 0 条近日在论坛看到些用ansys的坛友问及beam单元和shell单元、beam单元和solid单元、shell单元和solid单元的连接问题。
其实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不只一种,耦合约束方程、绑定接触都是有效的方法。
其中耦合约束方程适用于小变形,而绑定接触即可用于小变形,也可用于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分析。
下面,我将本人所做的用MPC方法连接shell单元和b eam单元的详细步骤提供给大家,与各位共勉。
添加shell单元(略)添加beam单元(略)添加shell实常数添加shell实常数:shell厚度0.005添加beam截面:圆钢内经、外径及网格密度预览网格开始建模:转动工作平面工作平面z轴向上建立圆面继续:将面拉伸成体定义拉伸高度:0.5m删除体,留面显示面删除空圆柱的顶面和底面创建点:用于建立梁单元的第一个点。
两点之间创建(正中)。
复制点:用于建立梁单元的第二个点。
复制:Y方向0.5m连接两点,用于创建梁单元。
继续定义材料属性,有点晚^_^准备划分壳单元划分壳,映射方法准备划分梁单元划分梁单元选中要划分梁单元的线完成,定义mpc接触GUI: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ContactPair,进入接触向导,然后按照提示与帮助说明进行选择目标面接触面等操作[4]。
在创建接触对前,单击Optionalsetting按钮弹出Cotactproperties对话框,将Basic选项卡中的Contactalgorithm即接触算法设置为MPCalgorithm即可。
操作完成后,ANSYS自动定义目标单元与接触单元类型,并生成接触对。
定义主控点选择梁单元的下面一个关键点(当然也可以选择梁单元的最下一个node,相应选项要选pick existing node...)选择梁单元的下面一个关键点?继续下一个:施加集中力x方向10000n计算结果,位移云图显示梁截面的位移云图显示梁单元形状显示梁单元形状应力云图(整体)应力云图(梁壳连接处放大显示)全为壳单元的计算结果的位移云图全为壳单元的计算结果的应力云图这只是shell单元和beam单元连接的示例,beam和solid、shell和solid大同小异。
Ansys 耦合_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问题
问题:如下图所示block单元和beam单元如何连接在一起?先看例子:FINI/CLE/FILNAME,BEAM_AND_SOLID_ELEMENTS_CONNECTION !定义工作文件名/TITLE,COUPLE_AND_CONSTRAINT_EQUATION !定义工作名/PREP7ET,1,SOLID95 !定义实体单元类型为SOLID95ET,2,BEAM4 !定义梁单元类型为BEAM4MP,EX,1,3E4 !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MP,PRXY,1,0.3 !定义泊松比R,1 !定义实体单元实常数R,2,10.0,10/12.0,1000/12.0,10.0,1.0 !定义梁单元实常数BLC4,,,20,7,10 !创建矩形块为实体模型WPOFFS,0,3.5 !将工作平面向Y方向移动3.5WPROTA,0,90 !将工作平面绕X轴旋转90度VSBW,ALL !将实体沿工作平面剖开WPOFFS,0,5 !将工作平面向Y方向移动5WPROTA,0,90 !将工作平面绕X轴旋转90度VSBW,ALL !将实体沿工作平面剖开WPCSYS,-1 !将工作平面设为与总体笛卡儿坐标一致K,100,20,3.5,5 !创建关键点K,101,120,3.5,5 !创建关键点L,100,101 !连接关键点生成梁的线实体LSEL,S,LOC,X,21,130 !选择梁线LATT,1,2,2 !指定梁的单元属性LESIZE,ALL,,,10 !指定梁上的单元份数LMESH,ALL !划分梁单元VSEL,ALL !选择所有实体VATT,1,1,1 !设置实体的单元属性ESIZE,1 !指定实体单元尺寸MSHAPE,0,2D !设置实体单元为2DMSHKEY,1 !设置为映射网格划分方法VMESH,ALL !划分实体单元ALLS !全选FINI !退出前处理/SOLU !进入求解器ASEL,S,LOC,X,0 !选择实体的端面DA,ALL,ALL !约束实体端面ALLS !全选FK,101,FY,-3.0 !在两端施加Y向压力CP,1,UX,1,21 !耦合节点1和节点21X方向自由度CP,2,UY,1,21 !耦合节点1和节点21Y方向自由度CP,3,UZ,1,21 !耦合节点1和节点21Z方向自由度CE,1,0,626,UX,1,2328,UX,-1,1,ROTY,-ABS(NZ(626)-NZ(2328)) !设置约束方程CE,2,0,67,UX,1,4283,UX,-1,1,ROTZ,-ABS(NY(67)-NY(4283)) !设置约束方程CE,3,0,67,UZ,1,4283,UZ,-1,1,ROTX,-ABS(NY(67)-NY(4283)) !设置约束方程ALLS !全选SOLVE !保存FINI !退出求解器/POST1 !进入通用后处理PLNSOL, U,Y, 0,1.0 !显示Y方向位移PLNSOL, S,EQV, 0,1.0 !显示等效应力ETABLE,ZL1,SMISC,1 !读取梁单元上I节点X方向的力ETABLE,ZL2,SMISC,7 !读取梁单元上J节点X方向的力ETABLE,MZ1,SMISC,6 !读取梁单元上I节点Z方向的力矩ETABLE,MZ2,SMISC,12 !读取梁单元上J节点Z方向的力矩PLETAB,ZL1 !显示梁单元X方向的力PLETAB,MZ1 !显示梁单元Z方向力矩ansys中联系自由度的方法(CE)——耦合和约束方程CE命令1 耦合当需要迫使两个或多个自由度取得相同(但未知)值,可以将这些自由度耦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SYS MPC方法连接shell单元和beam单元详细教程2010-05-21 22:12:04 作者:zhz2004 来源:机械CADl论坛浏览次数:621 网友评论0 条
近日在论坛看到些用ansys的坛友问及beam单元和shell单元、beam单元和solid单元、shel l单元和solid单元的连接问题。
其实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不只一种,耦合约束方程、绑定接触都是有效的方法。
其中耦合约束方程适用于小变形,而绑定接触即可用于小变形,也可用于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分析。
下面,我将本人所做的用MPC方法连接shell单元和beam单元的详细步骤提供给大家,与各位共勉。
添加shell单元(略)
添加beam单元(略)
添加shell实常数
添加shell实常数:shell厚度0.005
添加beam截面:圆钢
内经、外径及网格密度
预览网格
开始建模:转动工作平面
工作平面z轴向上
建立圆面
继续:
将面拉伸成体
定义拉伸高度:0.5m
删除体,留面
显示面
删除空圆柱的顶面和底面
创建点:用于建立梁单元的第一个点。
两点之间创建(正中)。
复制点:用于建立梁单元的第二个点。
复制:Y方向0.5m
连接两点,用于创建梁单元。
继续
定义材料属性,有点晚^_^
准备划分壳单元
划分壳,映射方法
准备划分梁单元
划分梁单元
选中要划分梁单元的线
完成,定义mpc接触
GUI: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ContactPair,进入接触向导,然后按照提示与帮助说明进行选择目标面接触面等操作[4]。
在创建接触对前,单击Optionalsetting按钮弹出Cotactproperties对话框,将Basic选项卡中的Contactalgorithm即接触算法设置为MPCalgorithm即可。
操作完成后,ANSYS自动定义目标单元与接触单元类型,并生成接触对。
定义主控点
选择梁单元的下面一个关键点(当然也可以选择梁单元的最下一个node,相应选项要选pick existing node...)
选择梁单元的下面一个关键点
?
继续下一个:
施加集中力x方向10000n
计算结果,位移云图
显示梁截面的位移云图
显示梁单元形状
显示梁单元形状
应力云图(整体)
应力云图(梁壳连接处放大显示)
全为壳单元的计算结果的位移云图
全为壳单元的计算结果的应力云图
这只是shell单元和beam单元连接的示例,beam和solid、shell和solid大同小异。
做出此例希望大家广开言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例中如有谬误,还请大家指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