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水稻抗逆、优质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 精品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文章来源:xx农业和渔业局发布时间: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2010年12月9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成为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园区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宝安、龙岗、光明和坪山四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建设园区,建设面积为万亩,其中3万亩为基本农田,从2011年到2020年逐步建成。
二、园区规划建设情况(一)目标总体目标是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吸引国内外先进生物育种企业入驻,通过在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畜禽等领域建立1-2个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充分合作,将产业化的新品种推向市场。
通过科研成果和专利有效转化,形成生物育种产业支撑体系,以技术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为依托,构建深圳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育种硅谷”。
(二)发展思路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生物育种资源,引进国际生物育种科研团队和龙头企业,引领该领域发展,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能力。
建设面向国际的种业技术创新四大平台,以规模化的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化推进发展,通过对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让,支撑及催化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服务。
(三)规划布局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基础和生物产业现状,空间上将在深圳市内建设核心区和示范区,在深圳市外设立辐射区。
1、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8500亩,是园区创新、研发、科技、服务和管理的高度聚合区域,通过构建生物育种产业创新平台,组建国际顶尖生物育种专业人才智库,探索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
在核心区,通过技术链、信息链、产业经营链和宏观管理链等动态链条及科技、品牌和服务对接的耦合机制,促使园区在结构、功能方面更趋合理和完善,使核心区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增长极和农业科技的辐射源。
基于分子设计的育种策略优化:理论与实践
基于分子设计的育种策略优化:理论与实践分子设计在育种领域的应用,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优化育种策略,提高作物遗传改良的效果。
本文将结合分子设计理论和实践案例,探讨基于分子设计的育种策略优化。
首先,分子设计作为一种基于遗传信息的策略,可以提供遗传背景、功能基因和表达调控信息等。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优化的育种策略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分析作物基因组,可以确定关键的功能基因,从而选择具有特定遗传背景和表达调控特征的品种进行交配。
其次,分子设计可以通过检测和分析遗传标记来辅助育种策略的优化。
遗传标记可以作为育种选择的重要依据,帮助筛选具有理想基因型和表型的个体。
例如,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者可以选择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从而加速育种进程,节约时间和资源。
此外,分子设计还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发新的遗传材料。
育种者可以利用已有的遗传资源和分子标记信息,通过跨亲本选择和背景选择,创建具有期望基因组和表型特征的新遗传材料。
这种分子设计的方法可以提高作物育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实践案例证明了基于分子设计的育种策略优化的有效性。
以水稻为例,诸多研究已经表明,通过分子设计策略可以提高产量、品质、抗病性和逆境适应性等重要性状。
例如,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者成功地开发了多个抗病性突变体和抗性基因,并将其引入商业品种中。
这些改进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性能和抗逆能力,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持续的经济效益。
除了水稻,其他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等也在分子设计策略的指导下获得了育种方面的突破。
通过利用分子设计技术,育种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物的遗传背景、代谢途径和表达网络,为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改良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尽管基于分子设计的育种策略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分子设计需要大量的遗传信息和基因组数据支持,例如全基因组测序等。
这些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其次,分子设计的效果受到多个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气候等。
创新创业大赛安全产品团队介绍
创新创业大赛安全产品团队介绍
xx稻—高光效基因育种及营销
团队简介:
创始人:吴xx核心技术及专利持有人,获挑战杯省一等奖,负责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财务总监:林xx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国二,省“天平杯”财会信息化竞赛三等奖
产品经理:杨xx校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国创立项
市场总监:金xx
获省挑战杯二等奖,以第五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文章一篇
行政经理:陈xx
省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积极参加实验室,可独立完成多项实验营销经理:林xx
获校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
营创意总监:陈xx积极参加活动,表现优异
营研发人员:许xx浙江省第十六届挑战杯省赛一等奖,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
技术指导:陈xx
副教授,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科研骨干,从事植物分子遗传、作物遗传育种等研究
技术指导:马xx
“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学部会议评审专家,一直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
团队宣言:
xx团队,着眼高光效技术,开创优质粳稻育种新思路,培育国人都吃得起的好大米!。
杂交水稻项目计划书
杂交水稻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大创新,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杂交水稻的推广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旨在通过杂交水稻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市场分析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大。
同时,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消费者对优质、绿色、有机水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竞争情况: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杂交水稻品种,但品质和产量参差不齐。
本项目通过技术研发,力求在品质和产量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竞争优势。
三、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本项目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品种选育、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关键技术:品种选育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等。
技术优势:本项目团队具备丰富的杂交水稻育种经验和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可有效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四、组织结构本项目将成立由育种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和财务专家组成的项目组,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项目组下设育种实验室、市场部和财务部等部门,分别负责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财务管理等工作。
五、营销策略品牌建设:建立自主品牌,通过品牌营销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渠道拓展: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包括商超、电商平台等,提高产品覆盖面。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六、财务预算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XX元,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团队建设等方面。
具体预算如下:技术研发:XX元,占总投资的XX%;市场推广:XX元,占总投资的XX%;团队建设及其他:XX元,占总投资的XX%。
七、风险评估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产品市场份额较小。
对策: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基本情况一览表
4
第 2 页,共 7 页
人员规模 序号 单位 团队名称
首席科学家
骨干人才
团队建设目标 团队优势
(200字以内) 骨干人员 总 高级 人数 职称 固定 流动 固定 流动 1 2 3 4 5 6 7 8 9 5 油料所 油菜遗传改 良创新团队 10 26 17 20 5 王汉中 45 研究员/所长 遗传育种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粮棉作物重 大害虫监测 植保所 预警与控制 技术创新团 队 5 54 13 11 0 7 35 吴孔明 44 农业昆虫 研究员/所长 与害虫防 治 6 7 8 9 10 11 华 玮 31 37 32 44 56 57 28 29 33 32 75 52 45 47 48 43 38 38 38 35 42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院士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分子生物学 染色体工程/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理学 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害虫综合治理 虫害监测预警 棉花害虫防治 玉米害虫防治 玉米害虫防治 生防微生物 棉花害虫防治 棉花抗虫性 生防微生物 昆虫分子生物学 小麦害虫防治 李云昌 邹崇顺 刘贵华 张学昆 胡 琼 52 59 51 40 42 45 43 37 35 34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副研究员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种质资源 抗病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油菜遗传育种 油菜遗传育种 种质资源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 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为核心, 固定 汇集了油菜种质资源学、功能 基因组学、遗传育种与良种繁 固定 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员8名, 固定 共有具博士学位的12名,拥有 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试验条 固定 件,在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抗 固定 菌核病育种、品种资源等领域 具有极高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和 固定 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近五年内 固定 已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高 固定 水平科研论文100多篇,获得 固定 科研成果30多项。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固定 以郭予元院士为顾问,中坚队 固定 伍由5名研究员组成,人员结 构合理,具有长期合作的传统 固定 与经验,已初步形成了有紧密 固定 合作关系的科研队伍;依托植 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 固定 室等科研平台,现有仪器设备 固定 与设施完全满足拟开展科研工 作的需求;目前承担了一批国 固定 家和农业部重要科研项目,经 固定 费充足、任务饱满;所开展的 研究工作皆有长期的积累和基 固定 础,先后获国家多项科技成果 固定 奖励,在《科学》等国内外著 名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固定 通过研究棉铃虫、盲椿象、麦蚜和玉米 螟等我国粮棉作物重大害虫的灾变规 律,发展区域性监测预警与控制新技 术,提高我国农作物重大虫害的防控能 力,为我国粮棉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建成一支高水平,具有较强科研竞争 力的植物病虫害科研队伍,引领国内粮 棉作物重大虫害防治的科学研究。每年 培养博士研究生5-8名,硕士研究生1520名。 在未来5年内,发表研究论文150-200篇 (其中SCI源研究论文40-50篇),出版 专著5-8本,培育抗虫作物品种2-3个, 获国家科技奖励1-2项。 通过5年的建设,形成一支引领全国油 菜遗传改良发展方向、创新能力强、机 制灵活、学术观点新颖、人才队伍和学 科配置合理、在国内国际上有显著影响 力和话语权、上、中、下游研究相结合 的油菜遗传改良科技创新队伍,拥有油 菜种质资源鉴定、功能基因发掘、新品 种选育和推广多学科协同的科研技术平 台,能够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发掘 出油菜优异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建立 起现代高效油菜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 具突破性的系列新品种,发表高质量的 研究论文20-30篇,申请基因和技术专 利15项以上,选育出油菜新品种20-30 个,新品种年推广面积4000万亩左右。 申报或获得国家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3项,力争取得一项获国家一等奖励的 科研成果。 辅助人员 姓名 年龄 技术/ 技术/行政 职务 研究 方向 序号 姓名 年龄 技术/ 技术/行政 职务 研究 方向 固定/ 固定/ 流动 (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科研和学术 发展、平台建设等。300字以内)
“孔雀计划”:厚植人才沃土激活发展源头
【导语】深圳⼤把的时间都在做⼀件事——把⼈才聚合在⼀起,然后千⽅百计为其所⽤。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信息,欢迎阅读。
4⽉12⽇,中国深圳“双创”⼤赛第⼆届国际赛开幕,来⾃世界各地的⾼层次⼈才和项⽬在深圳⾓逐;4⽉14⽇⾄15⽇,第⼗六届中国国际⼈才交流⼤会在深圳召开。
此前,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哈诺沃教授领衔的⾹港中⽂⼤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医学研究院在深圳正式成⽴……当然,还包括深哈对⼝合作中以哈⼯⼤深圳研究⽣院为基础,深哈共建哈⼯⼤深圳校区。
⼀个区域的发展质量与速度有什么样的潜⼒?⼈才是重要指标。
为吸引⼈才,深圳早早实施“孔雀计划”等顶层设计,并抛出⼀系列配套“政策包”把各类优秀⼈才集聚到新时代城市发展建设中来。
越来越多的“孔雀⼈才”南飞深圳,城市创新⼒、活⼒竞相迸发。
深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国际竞争⼒⽇趋凸显。
A“孔雀计划”绚丽“开屏” 4⽉26⽇,中国农业科研的⼀项重⼤成果“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变异研究”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在这篇论⽂末尾“致谢”中提到,该研究获得深圳市“孔雀团队”资助。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研⼈员中,来⾃深圳的科研⼈员有10位。
深圳“IT+BT”融合创新的氛围,给了这群年轻的科研⼈员充分展⽰⾃⼰的机会。
⽽这篇论⽂的作者黎志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科学⼯程⾸席科学家),正是深圳市“孔雀计划”引进的“⽔稻抗逆、优质分⼦设计育种团队”领军⼈才。
“孔雀计划”是深圳于2010年推出的引进技术⼈才项⽬。
纳⼊“孔雀计划”的海外⾼层次⼈才可享受80万元⾄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落户、⼦⼥⼊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的待遇政策。
对于引进的世界⼀流团队,深圳给予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并在创业启动、项⽬研发、政策配套、成果转化等⽅⾯⽀持海外⾼层次⼈才创新创业。
近8年来,“孔雀计划”绚丽“开屏”。
深圳市⼈⼒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截⾄2017年,深圳共确认海外⾼层次⼈才2954名,累计发放奖励补贴⾦额9.16亿元。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农业部2010年3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取得的成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要求组建科研联合攻关队伍确定...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科院是全省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职能是:围绕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农业良种繁育及其配套先进种植、养殖技术研发,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福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和福建省委“四重三农”的要求,立足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以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为主线,重点实施了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人员业绩管理、区域引种圃建设、科技下乡“双百”行动和农村实用技术的远程培训等工作,着力提高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提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提高科技对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提升科技服务“三农”的实效,从而推动我省农业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着力科技创新,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我院共有16个研究机构:水稻、果树、茶叶、甘蔗、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作物、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农业生态、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农业生物资源、食用菌等14个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科技干部培训中心。
现有在职职工111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3人(正高级119人、副高级214人)、中级科技人员352人。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6人,省级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9人;共有博士(生)106人、硕士(生)363人。
谢华安研究员获第三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及省首届“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并于2007年光荣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波、程由铨、张艳璇研究员获得了“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荣誉称号。
正是在这些高水平专家的带领下,我院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名单(46支)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2017
市属
39
河南省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创新型科技团队
山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封丘县
40
河南省农业数学模型分析与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
河南科技学院
2017
省属
41
河南省免疫与模式动物创新型科技团队
新乡医学院
2017
省属
42
河南省环境污染与健康创新型科技团队
2009
省属
5
棉花育种与分子生物学
河南科技学院
2009
省属
6
乙型肝炎疫苗研制团队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0
高新区
7
能源环境新材料的设计与模拟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
2010
省属
8
动物病毒病防控
河南科技学院
2010
省属
9
新型疫苗创新型科技团队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1
高新区
10
高能对撞机物理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省属
11
水环境与污染控制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省属
12
动力电源与关键材料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省属
13
河南省精神疾病分子病理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
新乡医学院
2012
省属
14
河南省肿瘤发生和转移机制创新团队
新乡医学院
2012
省属
15
河南省道地药材保育及利用创新性科技团队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省属
16
河南省功能有机分子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创新型科技团队
水稻育种创新实施方案
水稻育种创新实施方案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育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需要不断进行育种创新。
本文将探讨水稻育种创新的实施方案,以期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遗传资源的收集和鉴定水稻的遗传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不同的品种、种质资源和野生近缘种。
收集和鉴定水稻的遗传资源对于育种创新至关重要。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遗传资源进行收集和鉴定,可以发现一些具有抗病性、耐盐碱性、高产性等优良性状的基因型,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
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育种方法,它可以帮助育种工作者快速而准确地筛选出具有目标基因的材料,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实现对水稻的抗病性、耐逆性等性状进行精准选育,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
三、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它可以通过精准编辑水稻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实现对水稻性状的改良。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水稻的抗病性、耐逆性、品质等性状进行精准改良,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四、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生物技术手段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基因转化等技术,可以帮助育种工作者实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改良。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水稻的抗病性、耐逆性、品质等性状进行改良,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五、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育种进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加速水稻育种进程。
通过对大量的育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育种规律和规律,从而指导育种工作。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育种工作者进行水稻性状的预测和优化设计,加速育种进程。
总之,水稻育种创新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通过遗传资源的收集和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手段的利用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加速水稻育种进程,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2.12.17•【文号】教技函[2012]78号•【施行日期】2012.1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教技函[2012]78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经所在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专家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并经公示,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已经确定,现予公布(名单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2年度入选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资助经费一般为300万元。
“985工程”学校入选团队的资助经费由学校从“985工程”经费中安排;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入选团队资助经费由我部资助二分之一,所在高校匹配二分之一;地方高校入选团队资助经费由我部资助二分之一,高校主管部门匹配二分之一。
我部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拨付,各单位匹配经费应于2014年前拨付到位。
二、有关高等学校应按照我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有关规定,做好创新团队后续管理工作。
请于2013年3月前组织创新团队建设论证并报送研究计划,按时报送团队年度进展报告;有关高等学校要大力支持团队的工作,协助解决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团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附件: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教育部2012年12月17日附件。
水稻育种与抗逆性研究进展
水稻育种与抗逆性研究进展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成为了农业科学家们的主要目标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水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抗逆性挑战。
因此,水稻育种和抗逆性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水稻育种的历史与现状水稻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农作物之一,育种历史悠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等手段,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传统育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育种方法,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是近年来水稻育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分析水稻基因组中的特定标记位点,科学家们可以迅速鉴定出具有抗逆性的基因型,并进行选择育种。
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的效率。
三、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水稻抗逆性转基因技术是目前水稻育种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将具有抗逆性基因的外源DNA导入水稻基因组中,科学家们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
例如,转基因水稻中引入的耐盐基因可以使水稻在高盐环境下生长更好。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需要谨慎使用。
四、利用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水稻抗逆性随着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水稻抗逆性的机制。
通过分析水稻基因组中的关键基因和调控网络,科学家们可以揭示水稻抗逆性的分子机制。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抗逆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五、利用遗传多样性提高水稻抗逆性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是提高抗逆性的重要资源。
科学家们通过收集和保存不同地理种质的水稻,建立了庞大的水稻种质资源库。
这些种质资源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遗传背景,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六、利用组织培养和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水稻抗逆性组织培养和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技术。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快速繁殖和筛选具有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分子设计育种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分子设计育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 概述分子设计育种是一种结合了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的新颖育种方式。
它不仅可以加快育种过程,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还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在分子设计育种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授予了“分子设计育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 研究内容(1)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分子设计育种是基于对植物基因组的深入研究,通过对作物基因的分析和编辑,可以实现对植物性状的精准调控。
研究者在对作物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对植物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性状的精准改良。
(2)分子设计育种的应用在水稻、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作物的育种中,分子设计育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精准编辑关键基因,研究者培育出了抗旱、抗病、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在实际生产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突破性贡献(1)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者可以直接对植物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植物性状的精准调控。
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作物育种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育种的成功率。
(2)遗传多样性的利用研究者在进行分子设计育种时,重视利用作物中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杂交和选择,培育出了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这为丰富我国作物品种资源、增加作物耐逆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4. 社会意义分子设计育种的成功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新品种的应用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5. 结语分子设计育种的引入和应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国在分子设计育种领域必将取得更多的成就,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经营管理 942022.9背景下,以天祝藏族自治县金强河水利工程为例,就集雨节水这一半干旱区农业水利化建设途径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集水节灌的意义1.1 拓宽了水利建设的领域以往农业用水只注重地下水、地表水,而通过集水节灌工程可以拓宽农业用水领域,地下水、地表水、天上水三水并抓,进而逐步形成“以少胜多、化整为零、遍地开花、兴水到户”的小型农田水利化建设思路。
1.2 突破了旱农发展模式集水节灌工程可以通过建立储存降水径流收集降水,以此来对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现象加以调节,改善局部农业生产环境,同时辅以地膜覆盖保水技术以及节水补充灌溉技术,从而对水资源加以高效利用,突破旱农发展模式,确保旱农能够高产稳产。
1.3 提供农业发展新思路集水节灌工程不仅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而且可以为我国北方缺水地区以及所有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2 集水节灌工程的建设途径 2.1 发挥政府调控职能集水节灌工程可以帮助农业生产由传统旱农向高效农业转变,从而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对集水节灌工程建设加强重视,充分发挥自身领导统筹作用,依照当地实际情况,在技术推广、组织管理、资金信贷、投资规划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扶持政策,并且要确保这些配套措施和扶持政策能够落实到位。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必须将集水节灌工程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花大力气、下大决心,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完善相关责任机制,确保集水节灌建设得以有序进行,真正打赢集水节灌工程建设这一仗。
2.2 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对于集水节灌工程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规划、布局当中,应尽量将农业基础建设发展规划与水利建设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遵循以下四条规划、布局原则。
一是要将集水节灌工程建设与小康建设、脱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优先扶持、帮助那些虽已脱贫但脱贫不牢固的农户,完成集水节灌工程建设;二是要做好集水节灌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如果试点工作建设成功,则可以试点为中心,逐步向周边扩散;三是要秉持以因条件制宜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建设质量与建设数量并重,严格质量标准,搞好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建设一处、成功一处、见效一处,同时要对周边居民加强引导,使周边居民对集水节灌工程保护好、利用好;四是在集水节灌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从集水条件较好、降水量较多的半湿润区着手,逐步向集水条件差、降水较小的半干旱区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集水节灌工程建设推进效果。
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使得水稻产量与品质提高
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使得水稻产量
与品质提高
图:水稻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更是跨越了一大步,如今,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水稻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大力合作探索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积极推动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均为复杂的数量性状。
迄今为止,人们不仅已经鉴定出水稻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或基因达数百之多,也发现数量众多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组成复杂的遗传调控网络,精细调控稻米食味和蒸煮品质。
研究团队将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日本晴和9311作为优良目标基因供体,对28个优良目标基因主动设计,涉及水稻产量、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生态适应性等;以食用品质较差的超高产品种“特青”作
为优良基因的受体,在经过8年的杂交、回交和聚合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定向选择获得了若干份优异的后代材料。
这些材料充分保留了特青的遗传背景及高产特性,而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口感和风味等均显著改良,所配组的杂交稻稻米品质也显著调高。
该研究结果将极大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时期农业科技创新要求 的新模式 ,是 整合创新资源 、 发挥整体优势 的有效途径 , 也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的
重要 手 段 【 。 】
13 创 新 人 才 团 队建 设 。推 动 农 业 科 技创 新 能 力提 .
1 农 业科 技创新 人才 团 队建 设的必 要性
升
几年来 , 吉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围绕 科 技 创 新人 才 团
要任务 目前 ,我 国农 业科研单位 普遍 存在 自主创 新能力不强 、 创新效益不显著 、 创新 资源优势发挥不 充 分 、 续 发 展 的潜 力 不 足 等 问题 , 原 因 在 于不 能 持 其 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创新资源 ,没有 发挥创新资源
省农科 院提供 了全省 7 %以上 的农业生 产技 术 , 0 年 新增社会效益 2 亿 ~ 0亿元 , 5 3 为吉林省粮食总产跃 上 20 k 5 亿 g台阶 、 农牧业快速发展 、 民增收作 出了 农
大科 研项 目带 来 的个 人 知识 和研 究 能 力 的有 限性 , 必
须采取 团队方式 , 发挥集体智 慧 , 借助科技创新平 台
才 能 完成 任 务 。
获得省部级 以上人 才荣誉称号 。全 院 自主创新能力 快速提升 , “ 在 十五” 期间全 国 1 7 7个农业科研机构 0 综合科研能力评估 中 , 吉林省农科 院有 6个科研机构 进 人 “ 强研 究 所 ” 百 。承 担 重 大 项 目的能 力 不 断增 强 ,
重大 贡献 。
收 稿 日期 :0 0 0 — 0 2 1— 4 1
作者简 介 : 吕风华 ( 9 2 ) 女 , 1 6 一 , 副研 究员 , 人事 劳资处 副处长 , 要研究方 向: 主 人才管 理 。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培育与建设探讨
责制定 团队发展 的长远目标 、 提供指导, 而且负责科技创
新团队的内部考核评估等运行管理。 从表2 可以看出, 0 1支 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均为高级职称, 中1 其 名为 中科 院院
士, 国家 级 专 家 有 1 , 级 专 家 3 , 人 省 人 享受 国 务 院 特 殊 津 贴有 8 , 选 国家 级 “ 人 入 百千万人 才工程 ” 的有 2 , 选 省 人 人 级“ 百千万人 才工 程 ” 人 ; 席 专家 的 年龄 基 本 集 中在 有9 首
围 等方面 出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 提 了 队培育的若干建议。 [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团队培育 农业
中图分类号: C 6 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3 07 21) 2 00— 10 — 60(01 0 — 10 5
近年来, 国家和省部委等相关部门越来越 重视科技创
的建设, 形成若干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高新技术研
究、 关键技术 攻关、 技术集 成与示范推广等紧密 型创 新研 究
群体的重要平台; 使该单位在相关学科领域产生一批冲击
国内外高水平的、 可持 续发展 的中坚 力量和突击 队。
目前, 基本上形成了以首席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研究 核心的动物传染病防控技术研 究、 功能性食品资源生物 技术与农产 品深加工、 闽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农业 生态过程与资源合理利用、 粮经作物育种技术创新与优 良 品种选育、 水稻分子设 计研究 、 ( 用菌生物学及产业 食 药)
对 相对 集 中的研 究 方 向和较 好 的研 究基 础, 并紧 密结合 相
和发展科技创新团队是其 “也是衔接首批重点学科建设成效, 增强原始创 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促进群体的合作 与交流, 发挥团队力量, 协同推进相关学科平台与学科团队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
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3.11.07
•【文号】教技函[2013]59号
•【施行日期】2013.11.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的
通知
(教技函[2013]59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教育(人事)司(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经有关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专家通讯评审和会议答辩评审,并经公示,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已经确定,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入选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资助经费自然科学领域30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150万元。
“985工程”高校所属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所在高校“985工程”建设经费支持,非“985工程”高校所属团队的资助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单位按照1:1比例共同支持。
二、有关高校应按照我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规定,做好创新团队后续管理工作,于2014年6
月前组织创新团队建设论证,并提交建议论证报告,资助期满及时组织结题验收。
三、有关高校要把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为团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附件: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
教育部
2013年11月7日附件。
水稻育种思路和方向
水稻育种思路和方向一、品种改良1.改良目标: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增强抗逆性、提高适应性。
2.改良方法:选用优良品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3.重点方向: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
二、多样化育种1.多样化意义:提高水稻种植的抗风险能力,满足不同生态区和市场的需求。
2.多样化内容:培育不同熟期、不同株型、不同抗性、不同品质的水稻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三、分子育种1.分子育种意义:加速品种改良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2.分子育种内容:利用基因组学、分子标记等技术,发掘和利用有益基因,培育抗逆、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基因克隆、转基因等技术,结合全基因组选择技术。
四、抗旱、耐盐育种1.抗旱、耐盐意义:提高水稻在干旱和盐碱地的适应性,扩大种植范围。
2.抗旱、耐盐内容:发掘和利用抗旱、耐盐相关基因,培育抗旱、耐盐水稻新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基因克隆、转基因等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五、高附加值育种1.高附加值意义:提高水稻的经济价值,促进农民增收。
2.高附加值内容:培育具有特色品质、高营养价值、医用价值等的水稻新品种。
3.育种方法: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发掘和利用有益基因。
六、智能化育种1.智能化育种意义: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实现精准农业。
2.智能化育种内容: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水稻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管理,提高育种质量和效率。
3.育种方法:结合智能化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实现精准选育和种植管理。
分子育种团队创建方案
分子育种团队创建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创建高效分子育种团队的全面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队创新助力中国农业科研
--水稻优质、抗逆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
团队首席科学家黎志康(左三)
20XX年8月,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引进人才,黎志康带领他实验室的团队一起回国,成为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团队整体引进回国的杰出代表。
5年来,以黎志康博士为首席科学家,万建民、王健康、赵开军、徐建龙等农科院一、二级人才为骨干队伍的“水稻抗逆、优质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集中优势研究力量和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近年来国内外倍受关注的“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为生长点和切入点,重点攻克抗逆、优质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对水稻抗逆、优质等复杂性状进行深层次基因挖掘和种质创新,分离重要功能基因和进行品种分子设计,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团队还充分发挥骨干成员在知识结构上的互补性,以及研究方向相对集中的特点,开展水稻抗逆复杂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和植物分子育种新方法等研究。
提出的种质资源大规模回交导入结合DNA分子标记技术高效发掘优异隐蔽基因的分子育种策略,已成为国内外种质资源有利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的主导方法,居国际领先水平。
该团队依托于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拥有分子育种和分子设计的高效平台及全国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目前主持国家973、863、农业部948、转基因专项、支撑计划、行业科技及盖茨基金、国际挑战计划等国内外重大项目32项,年均合同经费达5034万元。
在北京昌平和海南南滨建有规模化试验场,为本团队研究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团队力争在3~5年内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创建水稻抗逆、优质的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研制选择导入系QTL和品种分子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克隆优质、抗逆基因,通过分子设计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大力促进我国水稻分子育种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将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一流团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水稻抗逆、优质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将继续发扬“严谨、勤奋、开放、创新”的团队精神,在复杂数量性状遗传机理剖析及分子设计改良上勇于创新,从而在育种实践中向“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