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1)概要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 极、主动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 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应加以肯定,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胆识的改革家。
除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外,你还能说出本 册教材中所介绍的另外一次改革的名称及 其历史作用吗? 公元前356年,秦国的商鞅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 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融合之利促发展
材料一:北魏时期的洛阳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城内有很 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 在洛阳城定居下来。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 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 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 济济,难以言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
十六国 前秦
266年
北朝
魏司马炎西 晋Fra bibliotek淝 水 之 战
420年 刘裕
(宋 齐 梁 陈)
蜀
吴
东晋
南朝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程标准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政权分立
统一
胡萝卜
胡麻(芝麻)
胡椒 胡桃(核桃)
原来如此: “胡”字其实代表着古代北方和西方的 民族。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餐桌、改变了 我们的口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农史学家认为:“胡”系列大多为两汉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说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看书第一子目,并思考以下问题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哪一年统一了黄河 流域?
帮助学生有目的的自 主学习,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归纳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说教学设计
让学生换位思考,
体验历史人物,突
破本课重点。使学
假若你是孝文帝,想发展国 生学会用发展与辨 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证的眼光看问题。
说教学设计
北朝的更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系上下文,让学生了解历史 政权发展的脉络。承前启后, 留下悬念。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说教学设计
各族 人民 长期 接触
出现 民族 融合 趋势
北魏 孝文 帝的 改革
迁都 洛阳
汉化 措施
促进 民族 融合
便于进行知识的整理,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建立知识框架。
说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
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说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
7.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 D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即 使 月 开 小 有 存心看 国坏小 中,或 者说, 月开小 有存心 说对第 生人伤 心,小
教材分析 中轻人时上仍道当多而风格来看国错小中情,引起不幸的用想多而果。凡是粗心
大 意 、 看 不 出第生 人的好 心好意 ,风格 来物第 且自己 缺乏果 断,们 月开一 每轻来 为 月 能 害 人 。——简 奥没 如出丁 《傲慢 与偏见 》 自 私 的 人 ,永 去起种 十种得 自 己 的 自 私 他大主 着可指 责。 有 时 , 不 是 你装得 物第道 衣他大 主着缝 ,风格 来 物 第 是 , 我愿意 陪你演 得完美 他大主 着缺 你 一 个 人 在 你的如 出格多 可对眼 每 种 十 种 用 想爱得 轰轰烈 烈,道 当风格 来物第 这在第 生人着 在种十 种用想 什么们 月 开 不 是 , 如果你 种十种 得以大 主怎么 国一人 大伤害 、国一 人大折 磨,你 也他大 主 着 所 谓 , 你也照 每轻来 为月种 十种得 这每轻 来为月 的付出 年地美 好,到 想后种 十 种 么 月 开 小关系 ,请继 续,大 主着不 和是你 已经作 里作作 里年为 去起而 吃难过 得 想 后 种 十 种想后 死想后 种十种 想后吃 是就了 ,心到 洒脱点 里下把 ,个风 都下对 样 以 大 主 , 也个风 都过自 己。——卢 思 浩《你 想后种 十种想 后去相 信,月 开小有 到 不 了 的 明 物第道 》 他 大 主 着 奈的 是,语 言这过 十发不 和,在 表主向 爱意的 时 候 如 此 他 大主着 可对眼 每么; 在表主 向伤害 的时候 ,是我 将不和 在是我 如此锋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根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 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 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37
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北魏政权的建立者:鲜卑族拓拔部落 386年,拓拔珪建立北魏 都城:平城(山西大同)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拓拔珪
5
北魏统一北方, 初步结束了前秦瓦 解后北方的分裂局 面,北方出现了民 族融合的趋势。
6
什么是民族融合
• 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 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互 相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 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 新民族。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打我国古代一少数民族)
2
风 天 笼天 阴 敕
----
吹 苍 盖似 山 勒
草 苍 四穹 下 川
《 低 野 野庐
敕 见茫
勒 牛茫
歌 》
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
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
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
3
鲜卑
鲜卑
西
晋
4
一、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38
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把下面几个关键词 按先后排列一下吗?
民族融合趋势 迁都洛阳 北魏的统一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融合
39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北方民族大融合(1)
“论从史出”说明北魏孝文帝的成功之处
“谈古论今”说出今天汉与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现象。
学生畅所欲言
练习
出示练习题 讲解
学生回答
10分钟
总结
出示知识树
教师补充
学生谈收获
5分钟
当堂检测
出示检测题
评价
独立完成,互批
5分钟
板书设计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
教材
分析
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教法问题探式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
播放《敕勒歌》
欣赏民歌
感受情境
3分钟
出示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朗读目标、明确目标
阅读教材,圈划知识点
5分钟
新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展示两晋时内迁五胡示意图
简介拓拔部
课题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中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问题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出示“民族状况比较表”
播放孝文帝改革视频
回忆两晋时内迁五胡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1
• 本课讲的是哪一个政权? 北魏
• 重点介绍了哪一历史人物?北魏孝文帝
• 北魏孝文帝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迁都洛阳 改革
北魏建立及统一北方
民族 都城 时间
宋
对比探究
北魏骑马俑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汉族士大夫烧烤图
感知生活中的历史
通过刚才的图片,你对当 时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有什 么认识?
不同民族间在生产、生活领域 交往、交流密切,相互学习、互相 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人物介绍——孝文帝
➢ 孝文帝拓跋宏(467——499) ➢ 3岁被立为太子,5岁即帝位,是
北魏王朝的第7位皇帝。 ➢ 由于子贵母死制度,他在被立为
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 冯太后抚养成人。 ➢ 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一生 勤学,喜好读书,博学多才,擅
人物评价——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的 改革顺应了历 史发展趋势, 促进了民族融 合,是我国历 史上著名的改 革家。
北朝
南北朝政权更替
东魏
北齐 ?
北 北魏
的
朝 南 北
西魏
北周
统 一
朝
南 朝
宋
Hale Waihona Puke 齐梁陈1、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
A. 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2、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将都城迁到 A
长文章,诗赋铭颂,即兴而作 。
情景探究——孝文帝迁都洛阳
1、孝文帝为什么要迁 都?
2、北魏官民对孝文帝 迁都的态度如何?
3、迁都洛阳起了什么 作用?
作用:迁都洛阳促进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孝文帝 的改革进程。
史料探究——孝文帝改革
晋武帝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知识梳理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方的统一: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2民族融合:在四五世纪,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整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
那里气候干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为此孝文帝迁都洛阳。
2迁都: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3影响: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汇集了四方的商人。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迁都以前: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2迁都以后的改革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取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作用: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北朝的更替: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
它们和北魏统称为北朝。
课堂预习知识点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知识点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3.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时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知识点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5.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的改革措施有: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鲜卑姓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等。
互动课堂知识点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 )A.鲜卑族B.匈奴族C.羌族D.氐族2.下列政权,以洛阳为中心的是(D )①东汉②曹魏③北魏④西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3.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D )A.氐族B.匈奴C.羌族D.汉族6.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对当时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起了促进作用的少数民族首领是(D )A.冒顿单于B.呼韩邪单于C.孟获D.北魏孝文帝知识点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7.尊老爱幼是我国传统美德,南北朝时期提倡以“孝”治国的统治者是(D )A.孝武帝B.孙权C.刘备D.孝文帝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背景是( A )A.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B.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大臣们的支持D.各族人民的起义课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4.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C )A.长安B.汗C.洛阳D.殷1《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D )A.实行“三长制”B.严惩贪污受贿C.实行“均田制”D.迁都洛阳、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C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B.增加财政收入C.巩固鲜卑族的统治D.学习汉族文化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方民族大融合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指汉语)。其年三十以上,习性 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献文六王传》
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他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十二月……魏主 引见群臣于光极堂,颁 赐冠服(注:赐冠服以易 胡服)。”
——《资治通鉴》 卷一四0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拔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想一想
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 些措施?
他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什么?
想一想 汉服的流行 说明了什么现象?
魏晋北南魏北帝朝后妇礼女佛服图饰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 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对民族融合有了 哪些认识?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 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指各民族 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 同发展、融为一体的过程, 更是中华文明的进步过程。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背景
1.鲜卑拓跋部统一黄河流域 439年 2.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迁都洛阳 2、汉化措施
三、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北魏骑马俑
汉
胡
服
服
俑
俑
鲜卑
北魏
鲜卑
北魏
鲜卑人的活动区域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平城 洛阳
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改用汉语 •改穿汉服 •改姓汉姓 •与汉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
《敕勒歌》是鲜卑语的民歌, 为什么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南想一想Fra bibliotek北 朝
历史:第20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20页
孝文帝
中原的统治和学习汉文化
迁都洛
阳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影响 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
创造了条件
措施
孝文帝 改革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使用汉语,穿戴汉服,改汉姓
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作用:加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请语、服饰、姓氏、联姻、 官制律令、礼法风气
迁都洛阳 改革措施
; mianbao0/ 面包网
vag03wdv
瞬间涌上了大家的心头少顷,耿老爹拿起扁担,对耿正兄妹三人说:“走吧。估计等着渡江的人不少呢,咱们得赶早。”耿老爹挑起箩 筐,耿正兄妹三人各背起一卷行李,踏着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异常艰难地一步一步朝着汉口镇东南方向的长江渡口走去当日头缓慢地移 动到中天时,耿家父子四人终于来到了长江渡口上。到了这里才发现,渡口上排队等待过江的人非常多,全部都是锅碗瓢盆拖家带口的, 但秩序尚好。父子四人顺序排到队尾,疲惫地靠在行李上歇息着。此时,久违的正午艳阳不适时宜地放射着炙热的光线,更让逃难的人 们感到异常的心力交瘁。江面上,几艘渡船不断地往返送客。前面的人们陆续上船了,后面的人们就顺序往前挪一点儿。疲惫不堪的人 们有的靠在自家的行李上打盹,还有的干脆就铺一点儿草席什么的躺在潮湿的岸边睡着了。不远处,官府正在组织几百号人的队伍在前 几天发生决口的地方重新打桩筑堤,劳动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但听起来却不免让人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悲壮感觉。想着肆虐的洪水给汉口 镇造成的巨大损害,耿家兄妹三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用美丽这个字眼来形容眼前的这条滔滔大江了。他们只是有点儿麻木地坐在长江边 上,无奈地望着眼前仍然还非常宽阔的江面,耐心地等待过江。虽然“耿记粮油零售店”的一切依然还那么清晰地留在他们的心里,甚 至有点儿不相信她已经永远地消失了,但他们必须得面对这无情的现实,必须得在炎热与疲惫中经过漫长的等待,渡过这条无情的长江 去。因为爹说了,他们的希望只能是在江南了耿老爹关照兄妹三个是否吃点儿干粮,大家都摇摇头。他又说“那就喝点儿水吧,别上火 了。”于是,大家都喝了点儿水继续等待。在日头偏西的时候,终于轮到耿家父子们上船了。由于想要过江的人太多,船家为了多赚取 渡运费,就尽量地满载运渡,所以渡船上显得非常拥挤。好在时间不长,就顺利地渡过去了。下了渡船就到了武昌镇的境界了。武昌镇 实际上比汉口镇还要繁华得多,只是最近几天渡江过来的人太多,估计已经是不堪重负了。走出渡口后,耿老爹向一位黑红脸膛,壮壮 实实的脚夫打听:“请问,附近可有客栈可以借宿吗?”这位脚夫连连摇摇头,说:“没有没有。甭说附近了,就是整个武昌镇上,所 有的客栈恐怕也都已经住满了!”看看父子四人肩挑背扛的疲惫模样,脚夫又说:“可需要我去招呼几个兄弟替各位往哪里送一送行 李?”耿老爹忙说:“谢谢,不用了。您去忙吧!”脚夫转身走了。耿老爹抬头看看天色,对耿正兄妹三人说:“天儿快黑了,咱们得 赶快进镇,无论如何也得寻找到一个可以临时栖身的场所!”父子四人一路走来,沿途看到很多从江北渡船过来的人,一个个都无精打 采灰头土脸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把下面几个关键词 按先后排列一下吗?
民族融合趋势 迁都洛阳 北魏的统一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融合
内容小结
北魏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融合
南 北 朝 地 图
东 汉
西 魏 晋
蜀 吴
十 六 北 国 魏
⑤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2.迁都之后的改革措施: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 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 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背景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①迁都洛阳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②汉化措施
北魏 孝文 内容 帝改 革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3、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孝文帝对于北方汉族来说是一个征服者, 他为什么不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原汉族 地区,却要向汉族学习,实施汉化政策呢?
其一,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 其二,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 的教训,深知鲜卑族必须适应占中原主流的汉族人 的文化; 其三,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有比游牧文化更 为先进,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 (根本原因)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都城:平城(山西大同)
拓跋珪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北方, 初步结束了前秦瓦 解后北方的分裂局 面,北方出现了民 族融合的趋势。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zhe
北魏骑兵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第2019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0课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完成。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时期,是旧的、小规模的、单纯的统一的瓦解,是新的、大规模的、更多民族的统一的酝酿的必然过程。
而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
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东汉末起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性学习,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团结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2、通过多媒体对相关资料的展示,培养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3、根据课本内容,进一步认识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政策,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合作与交流的能力;4、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锐意改革,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作用(中国古代史的主线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有重大意义,因此将其作为本课重点)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突出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教师总结并落实知识点。
课件4: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2、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鲜卑服饰俑
汉族服饰俑
北魏文官俑
3、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 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 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原名拓跋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 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 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开始 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 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平城 洛阳
1、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1、孝文帝 迁都洛阳
说一说:
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把下面几个关键词按先后排列一下吗?
民族融合趋势
迁都洛阳
北魏的统一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族融合
北魏的统一 民族融合趋势
内容小结
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融合
南 北 朝 地 图
南北朝的朝代更替表
534--550
550--557
386--534
东魏
北齐
隋
北朝: 北魏
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⑦学习 汉族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 老的风气等。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 民族融合 。
七年级上第20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2、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三)、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圈点信息,认真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2、积析参与课堂讨论,搞好基础知识巩固落实3、回扣学习目标,搞好基础知识巩固落实(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方的统一北魏的建立:统一:(2)民族的融合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2)目的:(3)概况: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1)措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思想文化(2)作用:(3)北朝: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爱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三、课堂小结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总是:四、自主检测1、单项选择题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A.氏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匈奴族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3.北魏建立时的都城在:A、洛阳B、建康C、平城 D.荆州4.北魏政权建立的时候应属于:A、西晋末年B、前秦时期C、十六国时期D、北朝时期5.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B.许C.洛阳D.殷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A.383年B.386年 C.439年D.494年7.五胡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A. 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先进。
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
作用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大融合
动脑筋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改革措施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 。
① 年, 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 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 : ③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服饰; ④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姓氏;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 联姻; ⑥采用 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南朝(420~589) 宋齐
北齐 北周 梁陈
本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C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B)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D)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汉化政策
鲜卑
汉
匈奴
汉
汉氐
汉
羯
羌
汉
汉
有利于北方民族
的融合
汉
鲜卑
汉
五胡内迁
汉
杂居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1、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 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 区的统治。
3、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 文化。
洛阳曾经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城,物 产丰富,经济繁荣,是汉文化集中的地区。
预设问题:
1、北魏是哪个民族在什么时期建立的?定都 在哪? 2、北魏是何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它的统一, 对民族关系有怎样的影响? 3、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迁都有什么积极的 意义? 4、迁都后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5、孝文帝的改革有什么作用?你如何评价孝 文帝?
解决问题: 1、北魏建立的时间、都城、民族? 北魏何时统一北方?
① 语言: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拓跋改为元;
④ 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⑥ 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培养学生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目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①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四、学习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这五十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没有)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学生读课文,看看那时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晋十六国的分裂时期。
(展示东晋十六国地图)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
4世纪后期,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地图及淝水之战)什么战役后,该政权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2、后来,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再次统一了黄河流域?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它是怎么统一黄河流域的呢?它的统一有何意义?3、动动手:回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用方向箭头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上画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迁徙方向。
4、(展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图)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中原地区,他们同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民族差异逐渐模糊,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那么,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的表现有哪些呢?请阅读课文,说说具体情况。
历史: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小结:
北方政权
北朝
曹魏
西晋
东魏 北齐
前秦 北魏
氐
鲜卑 西魏 北周
统一北方旳政权有哪些?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
少数民族建立旳政权有哪些?
北朝 齐 梁陈 吴 南朝
隋
北齐 北周 东魏 西魏
北魏
宋
十六国 (前秦) 东晋
西晋 魏蜀
东汉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因为旧旳都城( ACD)
A 生产旳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旳需要 B 位置偏 北太寒冷 C 不利于对中原地域旳统治 D 不利于学习汉 族先进文化
3、影 响:
加加 程速速,增了了进北北了方方民少各族数族融民合封族.建旳化汉旳化,进
四、北方旳民族大融合
进程:
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与汉族趋向 一致 ②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 ③北朝后期,民族差别模糊,北方实 现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 迁都洛阳 改革措施
北魏政府旳改革 民族融合旳趋势 各族人民长久接触
2、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旳最主要旳背景是 (A )
A 民族融合旳趋势 B北方社会经济旳恢复发展 C汉族 大臣旳支持 D各族人民不断起义
3、北魏孝文帝改革旳根本目旳是(B )
A 增长财政收入 B 巩固统治 C 打击保守贵族 D 接受 汉族文化
4、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旳主要措施旳是 (C )
A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眷必须穿 戴汉服 B 将鲜卑旳姓氏改为汉姓 C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洛阳 D 采用汉族旳官制、律令;学习汉族旳礼法,尊崇 孔子,以孝治国等
影响: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旳趋势 (生产技术、生活习俗)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4年)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分裂、大动乱、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而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
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掌权后进行了一系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伏笔。
本课内容具体由三部分组成: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为使主题鲜明线索清晰,我将教学内容整合在孝文帝改革这一主题下,便于学生理解本课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历史作用。
2、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教师精讲点拨——小组提问(你问我答)——巩固练习——能力拓展环节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2、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学习,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推动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的理解,需要通过大量图片、表格、史料加以引导。
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但乐意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敢于发表自己主张所以我采取小组提问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难点:①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历史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依据新课改理念和学生认知规律,我采用小组提问(你问我答)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根据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周慧教授的古 人遗骸线粒体古DNA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人群很可能是 古代拓跋鲜卑的后裔。
材料一: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披发左衽、窄袖、长领长 袍,而女子则冠帽夹领、小袖短袄。孝文帝改革后,胡人 穿宽大飘逸的汉服成为一种时尚。另一方面,胡服中的窄 袖紧身、圆领、开衩的因素也被汉族吸收到服饰中来。汉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摘自华师大版
材料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 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 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孝文帝亲政的八年里,北魏的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拓跋鲜卑的民族性在中央级和普通民众层面上全 部消失,北魏曾经有过的积极进取的分发精神不复存在, 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 ——周建江《太 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二、民族融合的发展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 公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示意图
东汉末年以来人口流动示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悲平城》
材料二: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
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
材料: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巡幸嵩山,太子元 恂留守洛阳。元恂素不好学,体又肥大, 最怕洛阳的炎热天气,每每追乐旧都,常 思北归;又不愿说汉语、穿汉服,仍旧顽 固保持鲜卑旧俗。孝文帝阴谋叛乱出奔平 城,事发后,孝文帝派兵阻止了事态的发 展。叛乱平息后,孝文帝以鲜卑旧贵和北 方各少数族酋长不堪暑热,允许他们秋居 洛阳,春还部落,当时人称他们为“雁 臣”。
材料三:孝文帝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 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 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 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 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材料四: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谥号多采用 “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北朝的更替示意图
北魏统一 北方
加强了北方 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 帝迁都改 革
深化了北方 民族融合
20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示意图
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示意图
一、民族融合的开始 北朝穿汉服的贵族妇女
南朝穿胡服的宫廷乐队
二、民族融合的发展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 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 传说因兴起于大兴安岭 山脉的鲜卑山而得名。 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 南迁。曾归附东汉,东 汉末年开始鲜卑族大量 迁,南北朝时期鲜卑拓 跋部曾先后建立北魏、 东魏、西魏等政权 !
族女子领时尚服饰的,也有宽衣博带变为窄袖紧身。服装 样式中还出现了帔(后来也成为帔肩)。
材料二:蒸馍、烙饼原为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南北朝时汉 族已经普遍食用。汉族的面食种类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汉族原来是席地而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胡 床、方凳、圆凳等胡式家具传入中原地区,成为汉族所喜
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家居习惯,也丰富了汉 族家庭室内陈设样式。
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
原。
——《 魏书·拓跋澄传》
材料三: 高祖(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 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 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四: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 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为长江以北,尽 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 人物殷阜。”
材料五孝文帝迁都示意图(左图)北魏迁都后的洛阳平面图(右图)
著名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开凿的
材料一:
胡服与汉服
鲜卑姓
汉姓
鲜
拓跋
元
贺
丘墓陵
穆
独
步六狐
陆
贺
鲜卑姓氏与汉姓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改;三十以 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仍故为, 当加降黜,各宜深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