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硬膜外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硬膜外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硬膜外穿刺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脑部疾病。
本文将介绍硬膜外穿刺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硬膜外穿刺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在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病人的病历,了解其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然后,与病人进行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最后,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消毒物品。
2. 麻醉进行硬膜外穿刺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麻醉。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麻药使其麻木。
有时也会采用全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硬膜外穿刺操作(1)定位:使用CT或者X射线等影像学技术,确定穿刺点位置。
通常选择腰椎区域进行穿刺。
(2)消毒:用消毒剂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感染。
(3)局麻:在穿刺点上进行局部麻醉,使其麻木。
(4)穿刺:医生使用穿刺针沿着硬膜外腔的中线进行穿刺,直到听到或感觉到腰骶隔的阻力,表示已经穿透了硬脑膜。
(5)放置导管:穿刺针穿过硬脑膜后,医生将导管通过穿刺针插入硬膜外腔。
(6)注入药物:通过导管,医生注入药物,用于治疗或者采集脑脊液进行检查。
(7)结束操作:完成操作后,医生逐步将导管拔出,并进行局部处理,如敷药等。
4. 观察和护理完成硬膜外穿刺操作后,病人需要进行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感染,保持穿刺点的清洁,避免剧烈活动等。
二、评分标准对于硬膜外穿刺操作的评分标准可以有多种衡量指标,下面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评分标准。
1. 操作时间:从开始穿刺到结束穿刺的时间,操作时间越短越好。
2. 穿刺成功率:成功穿刺且无并发症的比例,穿刺成功率越高越好。
3. 并发症发生率:穿刺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的比例,如脑脊液漏、感染等。
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越好。
4. 疼痛评分:病人在穿刺过程中或术后的疼痛评分,评分越低越好。
5. 麻醉效果评估:麻醉效果的评估,如麻醉成功率、麻醉时长等指标。
一、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外科手术治疗规范.
一、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外科手术治疗规范1.外科手术指征:①不管病人的GCS评分,成人急性硬膜外血肿>30毫升,需立刻开颅手术清除血肿;②血肿<30毫升,而且最大厚度<15毫米,中线移位<5毫米,GCS评分>8分,没有局灶损害症状的病人可以保守治疗,但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行CT动态观察血肿变化。
一旦出现临床意识改变、甚至瞳孔变化或CT血肿增大,都应该立刻行外科手术血肿清除。
2.手术方法:尽管目前没有充分随机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证据来支持某一种外科手术方法,但应该按照血肿部位取常规骨瓣开颅,完全清除血肿和彻底止血。
不应该采用钻孔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
通常情况下,应该颅骨应该同期还原固定,但对于巨大硬膜外血肿、中线依位明显、双侧瞳孔散大的病人,可以采用去除颅骨减压和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避免大面积脑梗塞造成的继发性颅高压和脑疝,行再次行去除颅骨减压手术。
二、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手术治疗规范1.外科手术指征:①不管病人的GCS评分,成人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10毫米,或中线移位>5毫米的病人,需要立刻采用手术清除血肿;②有条件单位,所有GCS评分< 9分的病人都应行颅内压监测;③对于最大厚度<10毫米,中线移位<5毫米、GCS评分< 9分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如果出现伤后进行性意识障碍,受伤到医院就诊时的GCS评分下降>2分,应该立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2. 手术方法:尽管目前没有充分随机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证据来支持某一种外科手术方法,但国内外主流观点应该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根据术中颅内压情况决定保留或去骨瓣减压,硬膜原位缝合或减张缝合。
三、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外科手术治疗规范1.外科手术指征:①对于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的病人,如果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药物无法控制高颅压,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应该立刻行外科手术治疗;②GCS评分6~8分、额颞顶叶挫裂伤体积>20毫升,中线移位>5毫米,伴或不伴基底池受压;应该立刻行外科手术治疗;③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灶占位>50毫升,应该立刻手术治疗;④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病人,通过脱水等药物治疗后ICP≥25mmHg,CPP≤65mmHg,应该行外科手术治疗;⑤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病人无意识改变和神经损害表现,药物能有效控制高颅压,CT未显示明显占位,可在严密观察意识和瞳孔等病情变化下,继续药物保守治疗。
硬脑膜外血肿
(5)患者躁动不安时应告知医生,必要时予约束带使用,床栏保护,约束带应松紧适宜,以能伸入一指未宜,注意观察约束处皮肤情况。
2、饮食指导
(1)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2)有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经止血后方可进食;呕吐时应暂禁食,待缓解后方可进食以免发生误吸。
(5)躁动的处理颅内压增高、呼吸道不畅、尿潴留、便秘及冷、热饥饿等不适均可引起病人躁动。应积极寻找并解除引起躁动的原因,避免盲目使用镇静剂或强制性约束,以免病人挣扎而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适当加以保护,以防意外伤害。
4、心理护理
主动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了解病人有无因头痛、呕吐等不适所致烦躁不安,焦虑等心里反应。告知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可听轻音乐缓解压力。
七、问题
1、枕骨大孔疝急救措施:
(1)、立即予20%甘露醇250ml,15-30分钟内滴完或呋塞米20ml静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
(2)、平卧位,开放气道,面罩给氧,必要气管插管行人工辅助呼吸。
(3)、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和肢体活动情况,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我们对疾病的专科及相关理论知识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天我们的教学查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生命体征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体温:伤后早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热,多系视丘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性并发症。脉搏、呼吸、血压:注意呼吸节律和深度、脉搏快慢和强弱以及血压和脉压变化。若伤后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提示颅内压升高,警惕脑疝的发生;枕骨大孔疝病人可突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硬膜外考试评分标准
麻醉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硬膜外考试评分标准
1、穿刺点的选择:根据手术要求选择穿刺点,凡穿刺点选择错误者扣20分。
2、穿刺:
a)穿刺过程用局麻药行阻力试验者扣10分;
b)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者扣10分;
c)穿破蛛网膜者扣30分;
d)穿刺或置管时出现神经反射者扣10分;
e)穿刺二次在成功者扣10分,三次成功者扣20
分,四次以上成功者扣30分。
3、并发症:
(1)凡出现全脊髓麻扣80分;
(2)凡出现局麻药中毒、导管折断者扣30分;
(3)凡出现神经损伤扣20分。
4、硬膜外注入负荷量后(20分钟内),血压低于基础值30%的扣10分,40%扣20分,以此类推。
5、切皮时患者感伤口疼痛者扣20分。
6、考试时段内使用升压药者扣10分。
7、考试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定义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
常见于青壮年,>60岁或<2岁的人群发生率很低,这与老年人硬膜和颅骨粘连紧密、婴幼儿脑膜血管细、颅骨脑膜血管沟尚未形成有关。
血肿以颞部最为常见,多为单发,多发性少见,临床上合并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亦有发生。
出血多为急性,有的甚至可在伤后3~24小时内发生脑疝。
病因硬膜外血肿多因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
出血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
出血主要来源于:①脑膜血管,是造成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原因,尤以脑膜中动、静脉最为常见。
脑膜中动、静脉位于颞部的同名骨沟中。
颞部骨质较薄,受外力打击后引起骨折,刺破血管引起出血。
如损伤位于动脉主干或较大分支,则出血凶猛,血肿迅速增大,短时间内可形成巨大血肿,导致脑疝。
如出血由静脉引起,则病情发展稍缓。
②静脉窦、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均位于同名骨沟中,如发生骑跨静脉窦的颅骨骨折,即可使其受损。
此种出血凶猛,与静脉窦没有平滑肌层,破裂后与无收缩能力有关,而血肿范围的扩大则因出血使硬膜剥离,剥离的硬膜引致再出血。
③颅骨板障静脉,颅骨骨折常有板障静脉出血,但出血量有限,不易单独形成巨大血肿,是成为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主要来源。
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由于伴发的脑损伤较轻,伤后原发性昏迷时间较短,出现中间清醒期或中间好转期较多,伤后持续昏迷者少。
(2)颅内压增高症状:在继发性昏迷前常有躁动不安,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病人的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
(3)局部症状血肿位于运动区和其临近部位较多,故中枢性面瘫、轻偏瘫、运动性失语等常见,位于矢状窦旁血肿可出现下肢偏瘫,颅后窝硬膜外血肿可出现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诊断及辅助检查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
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病历考核标准: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一、病史询问要点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1)确切致伤时间;(2)致伤原因;(3)受伤部位;(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
二、体格检查要点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生命体征改变: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即可出现Cushing氏反应: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
硬膜外血肿
脑膜血管是造成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原因,尤以脑膜中动脉最 为常见。
出血来源: 脑膜中动脉 静脉窦 板障静脉压增高 随着血肿的体积增 大,病人常有进行性的严重头痛、
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
头颅CT:左侧颞硬膜外血肿 左侧颞骨骨折
CT
胸部 X片
右中肺挫裂伤
肝挫裂伤
胸腹部 彩超
化验
WBC:12.7×10^9/L 血清钠:133mmol/L 血清钾:3.2mmol/L
专科检查:意识浅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4mm,对光反应迟钝,GCS:8分,巴彬斯基征(+) 护理评估:自理能力评估0分;Braden评分12分;跌到危险因素125分
硬膜外血肿
临洮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目 录 CONTENTS
目
录
01 硬膜外血肿的概述 02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 03 硬膜外血肿的实验室检查 04 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流程 05 硬膜外血肿的康复锻炼
硬膜外血肿的概述
外伤性颅内血肿
血肿形成时间
特急性颅内血肿:伤后3h以内 急性颅内血肿:伤后3h—3天 亚急性颅内血肿:伤后3天—3周 慢性颅内血肿:伤后3周以内
抗感染、营养等治疗。 12-10 拔出气管切开套管。 目前 给予二级护理、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甲钴胺胶囊治疗,
康复锻练。
临床用药
尖吻蝮蛇血凝酶 (止血)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抗感染)
能全力(肠内营养)
防止脑水肿: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脑保护治疗:醒脑静、奥拉西 坦(营养脑神经)
氨溴索(祛痰)
神经外一科-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医师篇)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I62.006);2、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ICD-9-CM-3:01.31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病史多不明确,可有轻微外伤史;(2)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和神经症状:常于受伤后1-3个月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和肢体抽搐等;(3)精神智力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差、智力迟钝、精神失常等;(4)局灶性症状:由于血肿压迫导致轻偏瘫、失语、同向性偏盲、视乳头水肿等。
2、辅助检查:(1)头颅CT扫描:颅骨内板下可见新月形或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阴影,单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中线移位,侧脑室受压;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无明显中线移位,但有双侧侧脑室受压;(2)头颅MRI扫描:头颅CT不能明确者,选用头颅MRI。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首选钻孔引流,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果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应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 9-1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I62.006)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硬膜下、外、脑内血肿护理常规完整
头部内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中医护理常规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是指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如钝击、穿透伤、爆炸或下坠的间接损害所造成的。
等。
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危、变化快。
按损伤程度分轻、中、重三型。
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属中医的“头部内伤”范畴。
【临床表现】1.较轻的病人可表现为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轻度头痛、头晕、呕吐。
2.稍重者可有较剧烈头痛、头晕、反复呕吐、精神淡漠、不愿说话甚至嗜睡。
3.重者昏迷或深昏迷,严重躁动或完全不动,频繁呕吐,频繁或持续癫痫发作或去大脑强直发作,表现出运动区及脑干的损害;如有偏瘫或截瘫,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提示脑疝形成;严重损伤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接近或已进入脑死亡。
4.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瘫痪、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
【护理】一、临证护理(一)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有无昏迷,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无中间清醒期,以及口、鼻、乳突部有无出血瘀斑、脑脊液漏,并注意有无合并其他脏腑、躯体损伤症状,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等。
2.病人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1)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等。
(2)意识进行性障碍:如昏迷逐渐加重,或原发性昏迷,清醒后不久又进入昏迷。
(3)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
(4)脉搏洪大而缓,微细欲绝,呼吸深慢或浅促,血压骤升或骤降。
(5)使用甘露醇脱水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尿量等变化。
(二)一般护理1.按神经外科疾病常规护理。
2.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室温宜22℃~25℃。
3.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等刺激。
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和脑肿胀,降低颅内压。
颅前窝骨折病人神志清醒时,采用半坐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患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硬膜外血肿
发病机制
加速伤、减速伤,巨大局部 暴力致颅骨骨折或变形 撕破动脉、静脉窦 或骨折的板障出血
血液积聚在颅骨 与硬脑膜之间
硬脑膜与颅骨分离, 进一步撕破其它小血管
血肿增加
出血来源:脑膜中
动脉、静脉窦、脑膜中
静脉、板障静脉、导血 管
常见部位:最多见
于额颞部、颞顶部
脑膜中动脉
临床表现(重点掌握)
外伤史:
5、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6、预后
预后较好,死亡率很低。
死亡原因:a、延误诊治,脑干发生不可逆损害 b、再出血 c、并发严重脑损伤或其它合并伤
小结
1、出 血 来 源:脑膜中动脉 2、典型临床表现:中间清醒期
3、典型 CT 表现:梭形高密度影 4、治 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Thanks
神经系统体征
1、少量血肿可无明显体征 2、若血肿量较大,则有:中枢性面瘫 偏瘫、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 3、脑疝形成 血肿继续扩大,则引起小脑幕切迹疝 患侧瞳孔改变,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 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去大脑
3.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摄片:可发现骨折线是否跨过脑膜中动 脉沟、横窦
硬膜外血肿
Epidural hematoma(EDH)
神经外科 邓伟
定义及分类 形成机制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硬膜外血肿
立即发生
原发性脑损伤 脑损伤 颅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继发性脑损伤
一定时间内
水肿
脑内血肿
定义
颅脑损伤后血液积聚在颅骨内板与分离的硬脑膜之间
急性(3日内) 分类 亚急性(3日后~3周内) 慢性(3裂伤
4、骨折线
神经外科手术记录规范化模板-硬膜外血肿
手人员:
麻醉方式:
麻醉人员:
手术经过:(包括病人体位、切口处理、病灶所见及手术步骤等)
记录要点:
1.手术入路:
如果行快速减压,记录快速加压位置的选择,快速减压的过程,生命体征有无改变;
体位(包括体位和头位),术野有无开放伤(有无异物;如何清创、消毒),头皮裂伤与手术切口的关系,手术切口(位置、形状、大小),皮瓣、肌瓣处理(软组织有无挫伤),皮瓣的翻开方向;颅骨有无骨折(情况描述);骨瓣的形成大小、边界和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例如额窦、蝶骨嵴、眶壁等);
4.其他:
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的估计、输血情况(有无自体血液回输);术后麻醉恢复情况。
记录医师:XXX
2.血肿清除:
血肿范围,是否超出骨窗;清除血肿过程,包括骨窗外血肿的清除;出血点的描述以及处理;血肿残留情况;硬脑膜有无破损(处理情况);(如有骨折缝,骨折缝的处理);
3.关颅过程:
术野止血情况,止血材料的使用;关颅时硬脑膜下张力情况;硬脑膜悬吊情况(间隔大小;脑膜中央有无悬吊至骨瓣);骨瓣还纳(有无缺损、固定或修补方法);肌瓣,皮瓣缝合及引流管放置情况;
硬膜外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5置管:将硬膜外导管轻柔放入硬膜外穿刺针中(5分),一般置入12-15cm后,轻轻往外拔出硬膜外针(3分),同时将硬膜外导管往内送(2分),最后置入深度为硬膜外腔3-5cm(3分)。接上注射器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后(3分)用无菌敷贴覆盖(2分)。置入血管或出现神经反射者扣10分;无敷贴覆盖扣;动作粗鲁扣1分;置管0.5cm以上失败后应连针一起拔出重新穿刺,只拔导管者扣18分。
4
穿刺
过程
65分
1.病人取侧卧位,其背部和床面垂直,头颈向前屈曲,屈髋抱膝,使腰椎后凸,椎间隙增宽,以利进针。无口述体位或体外错误的扣3分。
3
2.常规消毒2分,戴无菌手套1分,铺巾1分。
6
3.2%利多卡因(无核对利多卡因扣3分)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先打皮丘(2分)后垂直进针(2分),边进针边回抽边注射(3分)。
10
总分
100
得分:
硬膜外穿刺置管术考核
患者:住院号:被考核人:考核人:时间:
评分标准(细则要求)
满分
得分
扣分原因
术前准备
15分
1.术前核对1分、自我介绍1分、告知病情2分(无禁忌症)、知情同意1分
5
2.器械准备(注意有效期)1分,洗手1分、戴口罩1分
3
3.生命体征1分、评估1分,开放静脉通道1分
3
4.定位(两侧髂脊连线的脊棘线为L4椎体或者L3-4间隙)根据手术要求选择穿刺点。无定位或穿刺点选择错误者扣4分。
18
6置管出现神经反射者在穿刺完给予激素。
3
术中处理
10分
1.再次测量血压、脉搏。(1分)
2.给予试验剂量3ml(1分),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注意有无局麻药中毒有无全脊麻(1分).5分钟后测麻醉平面(4分)。(未测平面或无平面扣4分)
神经外科病历书写要求
神经外科病历书写要求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神经外科病历书写要求一、基本书写要求神经科病史按一般病历的内容与要求书写,但对病史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主要症状的性质必须明确无误,避免笼统,如患者诉述头痛,应仔细询问究系头胀、发木、重压感、箍紧感,还系真正的疼痛;又如头昏,究系“头重足轻”、“头昏眼花”,还是自身或外界旋转感的眩晕。
2.对主要症状有关的资料,不要遗漏或含混。
如昏倒,应询问当时有无意识丧失及其程度发作急缓、发作时体位、前后情况及伴随症状(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恶心、出汗等);又如抽搐发作,要弄清抽搐的部位、形式、持续时间,有无跌倒、受伤、小便失禁以及意识状况、发作频率等。
这些资料,患者本人往往不能完全提供,要问目睹者或了解者。
小儿、昏迷患者及有精神症状者,应由家属或陪伴人员提供可靠的病史资料。
3.必须详细了解起病时情况的轻重缓急,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整个病情的演变过程。
有的患者难以详细回答,尤其是有某些精神障碍的患者,因此往往须反复询问。
4.记录时,对主诉与现病史,宜尽量保留原来语气,甚至逐字逐句地按患者原话,加以摘录。
5.采取病史时,应注意观察一般状况,如:面容、睑裂、瞬眼、眼球运动、眼球凸出或凹陷,面部对称否、说话语气及音调、唾液吞咽、姿势、不自主动作等。
病史的价值还在于对体格检查起指导作用。
根据病史及初步观察,可以合理地安排检查计划,着重检查的内容,如运动、感觉、颅神经或大脑功能等。
例如病史提示脊髓圆锥病变,则应详查会阴“马鞍”部位,以确定有无骶部感觉缺失;怀疑脑部病变,应着重查失认症、失语、偏瘫等。
病史提示的这些部位,检查时要求特别注意。
如起立头晕,应查是否直立低血压;发作性肢体麻刺,黑朦、昏倒或提示癫病,可让患者过度换气3分钟,观察有无症状及体征出现,上楼无力者应观察其登楼情况;吞咽困难者可试给东西吃;过度疲劳尤其影响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可嘱患者作100次重复动作和作重症肌无力药物试验。
临床技能考试神经外科疾病病例分析
临床技能考试神经外科疾病病例分析
1.脑出血
试题编号:55(2015年)
快速记忆: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意识障碍、定位体征=脑出血
试题编号:57(2015年)
快速记忆:
突发头痛伴吐+脑膜刺激征阳性+CT 环形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
试题编号:46(2015年以前版本)
快速记忆:脑外伤+中间清醒期(昏迷-清醒-昏迷)+CT
梭形血肿=硬膜外血肿
2.脑血栓与脑梗死
快速记忆: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 TIA病史+偏瘫+病理征+CT 未见到病灶=脑梗死
试题编号:56(2015年)
试题编号:45(2015年以前版本)
知识点扩展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
➢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意识障碍、定位体征=脑出血
◆治疗:绝对卧床、规则降血压、降颅压维持水电平衡、
监测病情,手术治疗。
➢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 TIA病史+偏瘫+病理征+CT未见到病灶=脑梗死
◆治疗:超早期溶栓、抗凝、降纤、血液稀释、抗血小
板聚集、外科处理。
硬膜外血肿影像实验报告
硬膜外血肿影像实验报告
硬膜外血肿是指血液在硬膜外腔内聚集形成的疾病。
在临床上,常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和评估硬膜外血肿。
下面对硬膜外血肿影像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和回答。
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包括:压迫性改变(出现于硬膜外腔内),颅骨压迫与改变,蛛网膜受损,在MRI图像中可见高信号和低信号区域。
在CT扫描中,硬膜外血肿呈现为局部或弥漫性的高密度区域。
影像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患者基本信息
1. 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
2. 就诊目的、症状等相关信息。
第二部分:影像学检查方法
1. 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
2. 扫描层厚、扫描间隔等相关参数。
第三部分:影像学表现描述
1. 硬膜外血肿的位置、范围和大小。
2. 硬膜外血肿的形态特征,如半球形、卵圆形等。
3. 硬膜外血肿的密度或信号强度变化。
4. 周围组织器官结构受压或改变的情况。
第四部分:影像学诊断与评估
1. 根据影像学表现,初步诊断为硬膜外血肿。
2. 评估硬膜外血肿的严重程度和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3. 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五部分:结论
1. 确定硬膜外血肿的存在与程度。
2. 如果有其他疾病存在,需明确其他疾病与硬膜外血肿之间的关系。
在回答硬膜外血肿影像实验报告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报告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回答。
硬膜外血肿
一、头颅平片
影像表现:颅骨骨折线
作用:明确血肿部位, 计算血肿量
二、头颅CT
影像表现:内板与脑有双 凸镜形或平凸形高密度影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不难诊断。
鉴别: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
治疗
硬 膜 外 血 肿 患 者
幕上小于20mL、 幕下小于10mL、 无明显占位效应者
保 守 治 疗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
105医院
定义
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 血积聚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 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40%左右。
。
常见于青壮年,>60岁或 <2岁的人群发生率较低;血 肿以颞部最为常见,多为单 发,多发者少见。
急 性 硬 膜 外 血 肿
来源
脑膜中动脉、脑膜中静脉、
静脉窦、板障静脉、 脑膜前动脉和筛动脉。
原发伤严重
持续昏迷
醒一醒, 别吓我!
三 、 瞳 孔 变 化
早期,动 眼神经刺激
瞳孔缩小 反应迟钝
晚期,动 眼神经麻痹
瞳孔散大 反应消失
锥体束征
四 、 其 他 变 化
生命体征
Babinski征(+) Hoffmann征(+) 等
血压升高 心率减慢 体温升高
Babinski征
辅助检查
作用:明确骨折部位, 推测血肿部位及量
部位
颞区74.7%, 额顶11.9%, 枕顶5.9%
出血量
幕上大于20ml、 幕下大于10ml、 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
一 、 外 伤 史
直 接 暴 力
意识障碍的 出现时间
骨 折 线 走 行
血肿出现的部 位及血肿量
我被车撞 了,救命 啊!
神经外科病例分析题库
神经外科病例分析题库
编号:1
病例摘要:
男性,23岁,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XXX着地半小时,到急诊就诊患者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
体检:BP 139-80mmHg,P80次/分,一般情况可,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头颅平
时间:准备5分钟,口述回答10分钟。
评分要点:(总分20分)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1.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4分
二)诊断根据
1.有明确的外伤史1分
2.有典范的中央清醒期1分
3.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1分
4.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并脑疝1分
二、鉴别诊断(5分)
1.急性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5分
同有外伤史;血肿多出现于对冲部位;意识障碍持续加重;明确诊断靠CT
3、进一步搜检(4分)
1.头颅CT平扫4分
四、治疗原则(3分).
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分
编号:2
病历分析例题——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
病例摘要]男性,23岁,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XXX着地半小时,到急诊就诊
患者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
二)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外伤史
2.有典范的中央清醒期
3.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
4.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并脑疝
二、辨别诊断(5分)
1.急性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同有外伤史;血肿多出现于对冲部位;认识障碍延续减轻;明白诊断靠CT
三、进一步检查(4分)头颅CT平扫
4、治疗原则(3分)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手术治疗指征:
①对非手术治疗后意识进行性恶化;
②颅内压进行性升高;
③CT扫描显示脑挫裂伤后继发性脑干损伤(脑疝)形成,中线结构明显移位,或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者;
④颅内血肿,CT扫描显示幕上血肿量大于30ml,颞区血肿量大于20ml,后颅窝血肿大于10ml,出现明显意识恶化,局灶性脑受压症状明显;
二、术前准备
术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①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②根据CT扫描制定正确的、合理的手术入路;
③根据病情及时与麻醉师联系,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三、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指征:
①原发性脑干损伤;
②弥漫性轴索损伤;
③脑挫裂伤中无脑疝形成;
④挫裂伤面积小,继发性脑水肿不明显,中线结构无移位,脑室受压不明显;
2、对术后持续意识障碍的病人估计24小时内不能恢复意识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应用敏感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
疗效判定
1、脑挫裂伤治愈标准:
①神志清楚,症状基本消失,无颅高压征;②无神经功能缺乏征象,能恢复正常生活和从事工作。
好转标准:
①神志清楚,语言或智能较差;②尚存在某些神经损害如偏瘫、失语或某些精神症状;③生活能基本自理或部分自理。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
二、xx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
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即可出现Cushing氏反应:
不典型者:
因出血速度快,血肿量大,造成急性脑干移位,扭曲,致使对侧的大脑脚嵌压在小脑幕切迹缘上,而引起同侧肢体瘫痪,和对侧瞳孔散大的相反体征,使血肿的定位诊断发生困难。1)血肿对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2)血肿同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3)血肿对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应立即借助辅助检查定位确诊。
急性硬膜外血肿眼底多为轻度水肿,表现为静脉增粗,扭曲和搏动消失,视乳头充血,边界欠清晰,生理凹陷变浅或消失。部分病例眼底也可正常。眼底重度水肿及/或出血者较罕见。
(3)瞳孔大小的检查,双侧是否等大等圆以及对光反应情况;
(4)对头颅的检查应注意有无开放性伤口,伤口范围、深度及有无异物残留,颅骨有无凹陷,眼、耳、鼻及口腔有无出血和脑脊液样液体溢出;
(5)对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特别注意有无合并伤的存在
(6)神经反射的检查确定生理反射消失与否,病理反射是否出现,有无锥体束征;神经系统废损体征:
2、脑干损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治愈标准同脑挫裂伤。
好转标准:
①神志清醒,存在智力障碍;②遗留有某些脑损害征象;
③生活不能自理。
3、颅内血肿
治愈标准:
①治疗后血肿消失;②脑受压症状解除,颅高压症基本消失;③可遗留有颅骨缺损;④可恢复工作。
好转标准:
①血肿消失,有轻度头痛;②肢体功能可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智力障碍;③生活可自理,尚有一定工作能力或失去劳动能力。
轻型13-15分、
中型9-12分、
重型3-8分(其中3-5分为特重型)。
3、根据解剖部位分类
(1)头皮损伤头皮擦伤、头皮挫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2)颅骨骨折颅盖骨骨折(线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颅底骨折(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
(3)颅内血肿
根据解剖部位分类
①硬膜外血肿;
五、诊断
根据病人的受伤史、体格检查以及CT或MRI扫描资料,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不难做出。
六、临床类型
1、根据损伤的性质分类颅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颅脑损伤两大类。闭合性颅脑损伤多见于平时的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情况;开放性颅脑损伤多见于战时枪弹伤、锐器伤、钝器伤等。
2、根据GCS评分分类
②硬膜下血肿;
③脑内血肿;
④多发性血肿;
⑤颅后窝血肿;
⑥xx颅内血肿。
根据血肿在伤后的形成时间分:
①特急性颅内血肿在伤后3小时内形成;
②急性颅内血肿伤后3小时至3日内形成;
③亚急性颅内血肿在伤后3日至3xx形成;
④慢性颅内血肿在伤后3xx以上形成
(4)脑损伤
脑损伤从程度上分为:
①脑震荡;
②脑挫裂伤;
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废损体征。仅在伴有脑挫裂伤或因血肿形成压迫功能区时才出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神经体征更较少,小脑体征偶尔可见。
当颅内压增高的程度超过其代偿能力时,位于天幕上的硬膜外血肿即可表现颞叶钩回疝的症状.其典型表现:1)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2)生命体征紊乱。3)患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4)对侧偏瘫,常呈硬瘫,肌张力增加,病理反射阳性。
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
③弥漫性轴索损伤;
④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
治疗计划
一、治疗原则
对颅脑复合伤的病人未出现脑疝而出现明显休克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休克原因。
处理步骤:
①扩容抗休克治疗;
②明确有无腹腔、胸腔损伤,导致失血性休克;
③对明显肢体肿胀、畸形或假关节形成者,会同骨科处理;④在处理复合伤同时,严密观察颅内病情变化,如出现脑疝者及时手术处理。
①头部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②控制体温,降低脑代谢率。条件允许时,施行亚冬眠疗法,体温维持在32-34℃,维持3-10天。
③合理应用脱水药物:
常用20%甘露醇,速尿,人体白蛋白等。对小儿、老人慎用甘露醇④激素类药物应用:
伤后可选用大计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以改善细胞膜功能,有效地控制脑水肿。
出院医嘱
1、随访3-6个月。
2、对伤后(术后)遗留有颅骨缺损或外伤性脑积水者确定再次手术时间。
3、对遗留有偏瘫、失语等脑功能受损者,门诊给予康复治疗方案。
(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
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⑤颅内血肿,CT扫描示除颞区外,大脑凸面血肿量小于30ml,无明显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小于5mm,环池和侧裂池大于4mm),颞区血肿量小于20ml,后颅窝血肿小于10ml,无明显意识进行性恶化者,⑥对非功能区,位于上矢状窦中后,无明显颅高压征,以及凹陷性骨折凹陷深度小于1cm者;
⑦颅底骨折者。
治疗方法:
⑤对颅盖骨折凹陷大于1cm或虽小于1cm但位于重要功能区;
⑥颅前窝骨折后导致视力障碍者,经CT扫描后证实视神经管骨折致视神经管狭窄有骨折片或血肿压迫视神经时。
术后处理
(一)一般处理
术后处理同非手术治疗。
(二)并发症处理
1、术后意识无好转或一度好转后再恶化。CT扫描示术后再出血者应及时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并应仔细寻找出血源。
慢性硬膜外血肿则以青年男性多见,可能是因为硬脑膜在颅骨上的附着没有妇女,儿童及老人紧密,易于剥离之故。好发部位与急性硬膜外血肿相反,即位于额,顶,枕等处为多,而颞部较少,究其原因:
颞部出血多系动脉性(脑膜中动脉),发展迅猛易致脑疝。
慢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
头疼,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病人可以较长时间处于慢性颅内高压状态,如果不认真检查,往往误诊为脑外伤综合症,直到因颅内高压引起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意识障碍,偏瘫,瞳孔异常或眼部体征时,始引起重视。
病历考核标准:
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有无偏瘫、截瘫及单瘫情况出现,特别是出现截瘫的状态应注意有无脊柱损伤存在
三、特殊检查
头颅CT扫描及头颅MRI扫描对颅脑损伤的病人的入院评估、治疗方案的确定有指导意义。
能确定颅脑损伤的性质、范围。对怀疑有复合伤存在的情况下加做相应部位的扫描也是必要的
四、门诊资料分析
对入院的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病人门诊资料的分析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原始资料。门诊资料结合CT或MRI扫描资料可将病人分三类。第一类为必须急诊手术治疗的病人,第二类为暂时可不施行手术治疗但必须在严密监护下行非手术治疗,第三类为不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