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精品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
我们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图形的拼接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不同图形的拼接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拼接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拼接规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些胶水、一些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
2. 讲解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的拼接实例,如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的拼接方法。
3. 实践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些小图形,要求学生通过拼接,组成一个新的图形。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分享: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形拼接圆形 + 圆形 = 正方形正方形 + 正方形 = 长方形长方形 + 长方形 = 正方形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剪刀剪出一些小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然后通过拼接,组成一个新的图形。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不同的图形。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形拼接实例,如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等,然后分享给大家。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 认识图形 (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描述图形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命名。
2. 图形的分类和描述。
3. 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4. 图形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形模型或图片、实践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实践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基本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三、图形的分类和描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图形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边数、角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描述和比较不同图形的特点。
四、图形的性质和特征(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形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如对称性、面积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如让学生用图形拼图、画图形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评估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其他图形,如建筑物、交通标志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图形创意设计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精品教学设计)

(3)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2.教学方法:
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各种图形的特征。
4.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组织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拼图游戏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6.课后延伸,巩固所学知识:
3.引入新课: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并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长方形:介绍长方形的特征,如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2)正方形:介绍正方形的特征,如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3)三角形:介绍三角形的特征,如有三条边、三个角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和命名。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特征进行分类、组合等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重点: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图形的特点,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圆形:介绍圆形的特征,如没有边界、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1教学目标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使学生感知“面来自于体”。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辨别这几种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感知“面来自于体”。
3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会辨认这五种图形。
4教学准备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活动平行四边形、纸张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认识图形一、由立体图形导出平面图形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城堡)谁住在城堡里面呢(出示王子公主,学生回答)你们想住在城堡里面吗(想)瞧,小精灵飞来了,他来帮大家实现愿望了,为大家搭建了一座城堡,你们喜欢吗(喜欢)其实这座城堡就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你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先齐说,然后根据回答情况指名说)注意咦,这是什么图形呢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图形呢(出示图片)你们看,我们的屋顶像这种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三棱柱。
这些图形都叫做立体图形。
但在图形城堡中,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平面图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二、新授(一)正方形1、出示正方体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四种立体图形,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叠卡片,这些图形都在美美的睡着觉,你们可不要随便乱动,打扰它们休息哦!请同学们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正方体,找到了吗2、动手操作这个正方体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个面是红色的)我们来把正方体这个红色的面给撕下来,注意要慢慢的撕,撕下来了吗3、引出正方形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正方形)回答得真准确!你们真了不起!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和老师一起叫醒正方形吧!(齐读正方形,出示动画)正方形醒了吗(醒了,它在摇身体呢!)4、找正方形,摸一摸你能在这一叠卡片中找出正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每条边都相等)5、认识各种正方形我们的正方形小朋友可调皮了,总喜欢滚来滚去,它还是正方形吗(是,只是转了几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正方形呢(出示图片,生说过年的时候,墙上贴的福字)6、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的物体呢(二)长方形1、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正方形,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你找对了吗动手操作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有一个面是红色的)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这一面撕下来,这又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长方形也在睡觉,我们来叫叫它吧!(齐读长方形,出示动画)它醒了吗(醒了,它在伸懒腰呢!)找长方形,摸一摸你能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长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形,它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面的边和左面的边不相等)4、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长方形的物体吗(三)圆1、由圆柱学习圆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呢(圆柱)请同学们找出圆柱。
2024年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精彩教案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1.21世纪,动车在我国越来越普及,坐在高速行驶动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 动车车厢B. 铁轨C. 迎面开来的动车D. 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2.下列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数据,其中合理的是()A. 心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5sB. 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C.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9℃D. 双脚站立对水平地面压强约为1.2×104Pa3.LED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A. 陶瓷B. 半导体C. 超导体D. 橡胶4.现代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氢的热值是1.4×108J/m3,在完全燃烧一样多的燃料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能量。
因为液态氢具有()A. 较小的密度B. 较低的沸点C. 较大的比热容D. 较高的热值5.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 远视眼,凸透镜B. 远视眼,凹透镜C. 近视眼,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6.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将突破3万千米,高铁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都标有安全线,人必须站到安全线以外区域候车,当有列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到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A. 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B. 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C. 流体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小D.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大小无关7.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 镜中花B. 水中桥C. 林中影D. 缸中鱼8.“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 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9.下列关于一年四季的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熔化B. 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10.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篇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五篇

精品实用文档Boutique Practical Document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五篇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五篇教学设计是老师为顺利而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做一份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下边便是我梳理的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期待大伙儿喜爱。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1课程目标: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进一步了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全过程与方式:根据实践活动实际操作,塑造学员的想像力和想像力,提升学员的鉴别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地。
3、感情心态与价值观念:在了解四种图型的全过程中,可用自身得话基本归纳各种图形的实质特性;课堂教学关键:1、可用自身得话基本归纳各图型的实质特性;2、能运用学过专业知识拼摆图案设计。
学具提前准备:1、乐高积木各工作组一套;2、供伸缩用的方形、正方形纸条每个人一张;3、供学员拼图图片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工作组一张。
教学环节:一、构建场景,导进新课1、猜字谜(课堂):让小孩子把自己产生的谜面给大伙儿猜一猜,随后老师明确提出“今日因为我给大伙儿产生了一个谜面,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宝贝,木脑壳,说起他的本事可很大,造房、架桥每样行,孩子们喜爱他。
”(乐高积木)2、导进:大家喜爱玩积木吗?喜爱的小孩子请举手?可是今日这堂课大家并不是来玩积木,只是看乐高积木;如今请每一个小孩子选择你最爱的一块乐高积木。
选好的请举手?(设计意图:从学员较为喜爱的乐高积木引进,非常容易造成学员的兴趣爱好,使小朋友们能迅速的进到学习状态。
)二、社会实践活动,激起兴趣爱好1、基本认知(摸一摸、描一描)(1)主题活动:请你将手上乐高积木的面摸一摸,你可以将你摸的面用水粉颜料描在这里张薄纸上吗?我们要听歌来比一比,看哪一个小孩子描得快又准!(2)展现:你可以将你描的图型给大伙儿看一看吗?抽学员的著作帖在教室黑板上,随后问:“是否有和这种图型不一样的?”帖出不一样样子的(3)了解揭题:可以看这种图型全是大家孩子们描出来的,大家看的清晰吗?为了更好地让各位看得更清晰,教师把她们变大到显示屏上。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a、动手操作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b、汇报反馈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c、小结概念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人教版(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人教版 (1)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六节《认识图形(二)》。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能够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2. 能够辨别和命名这些基本几何图形;3. 能够描述和说出这些基本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能够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描述和说出这些基本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并能够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
3.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每组学生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绘制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并尝试描述和说出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4. 随堂练习(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认识图形(二)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特征:1. 圆形:边界为一个完整的圆,中心有一个点。
2.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 三角形:三条边相交于三个角。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范文五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范文五篇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范文五篇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下面就是本文库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欢。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8盒积木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1、出示一组图片(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你看它漂亮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想)我们来做回小小建筑师,造你一做你喜欢的房子。
2、将盒子里的积木搭成城堡、楼房或者其它的东西,注意要摆放的稳固一些,不要一碰就倒塌啊!3、展示作品并说说怎样才能把房子(城堡)搭的又漂亮又稳固啊(多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要竖着放、不要用球等。
学生可能说不出名称,只要那出积木就行。
)它们为什么能放的平稳呢(因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说的对级了。
它们都有平平的面就叫平面。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应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一边摸一边说长方体有6个平面,正方体也有6个平面,圆柱有两个平面,球没有平面。
《认识图形》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认识图形》教案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师, 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 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图形》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 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 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 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 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 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 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 在这座城堡里, 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 请小朋友们认一认, 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 除了立体图形家族, 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 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 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区分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2.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图形的特点。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这些图形。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2.能够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区分矩形与正方形的不同之处。
2.理解图形的特点并能简单描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板书、课本、教学软件等。
2.学生准备好课本、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展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图形,并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
2. 引入新概念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种图形的特点,比如圆形是没有边的,三角形有三条边等。
3. 操练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画出不同的图形,并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4. 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图形。
5. 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或家庭中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其中的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有了初步认识,能够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这些图形。
七、课后作业
1.练习画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2.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不同图形并写下特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入,为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一、学习目标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
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四、教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巩固应用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图形》人教版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孩子在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的特征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关注这部分孩子的需求,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图示,帮助他们理解图形的特征。
-在介绍圆柱时,关注其底面为圆形,侧面为曲面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如球体、长方体等,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2.教学难点
(1)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
(2)空间观念的建立:一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尚不成熟,难以理解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之间的转换;
(3)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拼组图形时,可能缺乏创新意识,局限于教材给出的例子。
举例:
-在讲解图形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在建立空间观念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折叠、展开图形,使其直观感受图形的转换;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用不同图形进行拼组,创造出独特的图案,从而突破创新能力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小组合作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图形》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的图形?”比如,我们的桌子是长方形的,玩具球是圆形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图形的奥秘。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 认识图形 (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学习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
3. 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图形。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用积木、纸张等材料,动手拼出不同的几何图形。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拼出的图形,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让学生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游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总结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区分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认识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认识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难点: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并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立体图形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球体等)3.平面图形卡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4.学生学具(如积木、水彩笔、白纸、剪刀等)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1猜谜语或讲故事:以学生喜欢的谜语或故事引入,如“四四方方一张纸,短边是它长边少,猜一猜我是谁?”引出正方形。
1.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认识图形》,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有趣的图形。
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2.1复习立体图形:A.展示立体图形模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B.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特征。
2.2感知平面图形:A.摸一摸:让学生摸一摸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感受它的形状和平滑度。
B.描一描:指导学生用水彩笔在白纸上描出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得到平面图形。
C.认一认:展示描好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2.3探索“面”与“体”的关系:A.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让学生理解“面”是从“体”上得到的。
B.强调“面”是平的,“体”是立体的。
3.巩固练习,深化理解3.1分类游戏:将平面图形卡片混在一起,让学生分组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3.2找一找:让学生在教室里或自己的物品中找出具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形状的物品。
3.3拼一拼:提供色卡纸和各种图形卡片,让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出有趣的图案或场景。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五篇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五篇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身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教学重点:1.能用自身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1.积木各小组一套;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各人一张;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身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明确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
”(积木)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
挑好的请举手?(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
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形。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3.1 认识图形(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3.1 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述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 学习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分类。
3. 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触摸实物,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图形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如书本、硬币、魔方等。
2. 讲授新课:a. 介绍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b. 通过示例,讲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c.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各种图形。
b. 设计图形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c.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
4. 总结与评价:a.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图形知识。
b.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 绘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 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七、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绘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 标注图形的名称、特征、周长和面积。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提高观察、分析、描述图形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五篇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五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认识图形》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1、积木各小组一套;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
”(积木)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
挑好的请举手?(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
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2.能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图案,认识并区分不同的图形。
3.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从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并标识出特定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1.认识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2.区分不同的图形,能够正确辨认图形的特征。
3.从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并标识出特定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三角形:介绍三角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观察学习三角形的形状特点。
–活动1: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加深对三角形形状的认识。
2.正方形和长方形: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分辨它们之间的异同。
–活动1: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加深对它们之间的区别的认识。
3.圆形:介绍圆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理解圆形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
–活动1:展示圆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圆形,加深对圆形形状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2.操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绘制和标识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教师出示多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各图形的名称。
2.呈现:展示三角形的实物和图形样式,引导学生讨论三角形的特征并给出命名法则。
3.练习: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三角形,并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检查。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三角形知识,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特征及命名方法。
2.新知: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3.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第三课时1.复习:检测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拼一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能发现他们的特点进行拼一拼,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摆图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认一认,说一说
问题:你能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吗?
第一排第一个三角形,第二个平行四边形,第三个长方形,第二排第一个正方形,第二个三角形。
二、探索新知
1.问题: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用两个这样的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2.问题: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分别用了几个三角形?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六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六边形。
用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三角形。
3.我会拼!
用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
用2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能拼成正方形。
用2个同样的正方形可拼成长方形。
用2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
4.用两个同样的图形拼一拼。
(1)用4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
(2)用6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正六边形。
(3)用4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巩固练习
1.用4个橙色的三角形和4个绿色的三角形拼一拼。
可以拼出一个较大的正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
问题: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可以拼出一个长方形或者梯形等。
2.试一试,想一想。
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可以斜着对角剪,
可以竖着在中间剪。
可以横着在中间剪。
可以斜着剪。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运用同样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或正方形)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形。
感谢大家与我一同学习,谢谢!
学习小提示: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什么道理?要知道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要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问题: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