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课件 (共33张PPT)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区的形成,掌握经济特区对我国社 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2.了解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知道 对外开放的格局 3.知道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体会机遇 与挑战并存。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概况: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 成为经 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特殊政策: 1实行特殊的 和经济管理体制2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 侨、港澳同胞进行 活动3并在 、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作用:对引进 、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 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对外开放格局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经济特区” (1) 年,开放了14个 。 (2) 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 为 。 (3)1988年增设 经济特区。 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 治区首府。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为我国参与 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 进入国际市场,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了 挑战
重庆
沿海开放城市
瑞 丽
昆 明河

经济特区
岳阳 九江 长沙 南昌 贵阳 温 厦门 州 福 南宁 汕头 深圳 州 东 珠海 广 湛 州 兴北 江 海
浦东
闽三角 珠三角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拉萨 郑州 合肥 太原 大连
石家庄
济南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环渤海 长三角
宽领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认知目标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⑤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训练目标①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广过程,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用历史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读图,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③引导学生以经济特区的业绩进行讨论,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②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③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重点、难点及教材内容分析1、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特点及相应对策: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和演示改革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国企是改革的攻坚战,开放是时代的潮流。

2、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

特点及相应对策:通过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教材内容分析:特点:本课共有三个框目,这三个框目是按改革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

但在教学中我认为按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内容格局来划分上课比较有益学生的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所讲的内容都是讲我国为了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是一个是从农村开始,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是从国有企业入手,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优秀课件)

对外开放
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形成
第四步 内地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第一步 经济特区
对内改革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 开放一样吗?为什么?
朝代 前提不同 目的不同 后果不同
近代
主权不完整下 被迫开放
适应列强对 华侵略
半殖民地化 程度加深
现代
主权完整主动 开放
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并获得了丰收,改善了生活。
(4)材料3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 部群众的什么情绪?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5)农民对“大包干”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得到了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当堂巩固
三、材料说明题 (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计划经济下,农民集中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 原因: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性,收入少。
(2)材料2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1978年,出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
(3)材料2中的协议书签定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温8故课而知伟新 大的历史转折复习回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 1978年12月18—22日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小型企业

改组 联合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 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上 海 浦 东 金 融 贸 易 区
• 一、基础训练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 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形式 是 。2、城市改革的时间是 ,重 点是 3、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有: 、 、 、 其中属于广东的 有 、 、 。4、我国形成 —— —— ——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二、达标测试1、建国以来中共 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或改革,其中哪些促进农业的发展? 2、阅读下段《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回答问题。一九 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 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请回答:(1)一九七九 年“春天”喻指什么?“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 什么?(2)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3)“神话般的崛 起座座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什么?(4)这个圈后来是 怎样扩大的?(5)对外开放的格局怎样?
土地改革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 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建国以来,农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土地公有制
村生产关系的 调整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 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 文字。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 也炸不死人。”
美国纽约 海尔集团 大厦
海尔集团(前身为青岛电冰箱厂)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 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
经济 特区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案

初级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及二次备课记录
课题第9课改革开放计划课时 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课型:新授课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五、板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对内——改革乡镇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1985年
城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经济开发区——内地
五、教学程序设计
十、教后反思。

八年级 历史 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

八年级 历史 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

面對小崗村自發改革的成功, 中央的態度如何?
隨後,在中央的指導下,農村逐步 實行以 _______________ 家庭聯產承包 為主的責 任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各 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承包土地, 自行耕種(單幹),各承包戶向集體 經濟組織簽定承包合同,自負盈虧。
1984年創業初期海爾冰箱廠原貌
2004年海爾入選世界100最具影響力品牌
1985年砸掉76台品質不合格冰箱 美國紐約海爾集團大廈
二十年來,海爾集團由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 2004年全球營業額1016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並在全世界獲得 越來越高的美譽度。 國有企業改革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
小崗村的改革及成就
“大包幹”帶頭人合影
這是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 紅手印的“包產到戶”契約
分田包產到戶 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 ________, 自負盈虧。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 如此後能幹,每戶保證完成每戶全年 上交(繳)的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 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作(坐) 牢殺頭也幹(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 把我們的孩子養活到18歲。”
購物票證 1953-1993
“大包幹,大包幹,直來直去不 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流傳於農村的順口溜
鳳陽縣農業生產三年三大步 1980年產糧 5.02億公斤 1981年產糧 6.70億公斤 1982年產糧 7.15億公斤
煙臺東溝村的變化
年份 1978 1982 1983
人均收入 78元 160元 400元
這是一部跨度達30年的驚心動魄的逃亡史。在當時 的深圳,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寶安只有三 件寶,蒼蠅、蚊子、沙井蠔。十屋九空逃香港,家 裡只剩老和小。”……廣東省委負責人……忐忑不 安匯報了逃港的情況後,鄧小平沉默了很長時間, 才就逃港問題說:“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逃港 ,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產生活搞好了, 才可以解決逃港問題。” ——林天宏《人民會用腳投票》 1. 根據材料指出當時“逃港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2.為解決這一問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採取了 什麼政策?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

本课包括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作用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自主学习法、师生讨论法、讲述法等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的了解,初步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通过对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掌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9课 改革开放 (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9课 改革开放 (共30张PPT)
经济特区
环渤海地区
浦东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海
长江三角洲 厦门厦漳泉三角洲
汕头
珠江三角洲 深圳
内 地
海南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改革前
深圳改革后
合作探究
中国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期的对外开放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1)前提不同:前者是被迫开放,后者是主动开放。
(2)性质不同:前者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政策,后者是中 国人民当家作主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重点:了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和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等经济
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的作用和影响

趣味导入
复习提问: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了什么伟大决策?有 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自主预习
1、改革开放的开端从哪开始,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为什么能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 收。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
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在城市实行改革后,生产大大得到发展的原因:实行改革后,政企分 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 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联系,这大大提高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 企业的活力。
第 9课
改革开放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国有企业的改革
2
3
学习目标
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 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认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对外开放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对对外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生动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为例,引发学生对对外开放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对外开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4.课堂讲授: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 课件 (共30张PPT)(共30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 课件 (共30张PPT)(共30张PPT)
9
改革开放
版块一、农村改革 版块二、城市改革
版块三、对外开放
版块一、农村改革
新闻老故事:一个农民的烦恼????
一个农民的烦恼
农民说: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 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 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 吃大锅饭,收入少 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 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 蟆
请大家帮帮忙:
农民说:男劳力上 工带扑克,女劳力 如何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呢 ? 农民没有生产 上工带纳鞋,头遍 积极性 哨子不买帐,二遍 哨子伸头望,三遍 哨子慢慢晃 农村人民公社
凤阳 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浦东开区地位: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1.设经济特区(1980)
2.沿海开放城市(1984)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 4.内地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 厦门 珠海 海南 深圳
厦漳泉三角区
汕 头
珠江三角洲
一.我国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 开放格局? 二.我国的对外开放过程有何特 点?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开 发区
厦门 珠海 海南 深圳
厦漳泉三角区
汕 头
珠江三角洲
浦西就是上海,浦东只是从外 滩遥遥远眺的一片农田菜地。
如今浦东新区吸引了78个国家 和地区的400多亿美元的外资。 汇丰、柯达、阿尔卡特等30多 家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移师浦 东。
今日浦东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
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

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斤 1981年产粮 6.70亿斤 1982年产粮 7.15亿斤
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
2、农村改革的尝试: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格局第46页议一议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所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所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扩大了经营者的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扩大了经营者的权力将劳动者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权力将劳动者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改原来的平均主义原则极大地起来一改原来的平均主义原则极大地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种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
• 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所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扩大了经营者的 权力,将劳动者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 起来,一改原来的平均主义原则,极大地 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 种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 要,因而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
第9课 改革开放
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革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开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放 开放的格局
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同一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 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 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 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 产积极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 (共2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改革开放 (共23张PPT)

工人: 吃大锅饭, 按劳分配,积极 性提高。 没有劳动积极性
美 国 纽 约 海 尔 大 厦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 厂,发展成为2009年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利润34.9亿 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
二、国门从这里打开:对外开放的实行
1、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2、过程: (1)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2)沿海城市: 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权:土地的使用权 (而没有所有权)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 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责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土地公有制
3、什么是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
7.15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设立经济特区(深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圳、珠海、汕头、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厦门,后增设海南)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当堂训练
1.实行对内改革,我国在农村是实行( A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个体经营私有制 ) B.经营经营责任制 D.商品化的市场经济
农村改革
土地改革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 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土地公有制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 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国以来,农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中国农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书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改革前的凤阳花鼓词
•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 子一住就逃荒,只见 凤阳女出嫁,不见新 娘进凤阳.
改革后的凤阳 花鼓词
•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 鼓点先敲响,三年垮 了三大步,如今飞出 金凤凰.
14
宽领域
厦 沿海经济开放区门、汕头、深圳、珠个沿海开放城市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 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 样吗?为什么?

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
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
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主动开放。
•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 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面对小岗村自发改革的成功, 中央的态度如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各 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承包土地, 自行耕种(单干),各承包户向集体 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自负盈亏。 同时,农户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由 集体统一解决,因而是农户分散经营 为主,集体统一经营为辅。使集体的 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 力城市评选提问
• 1979年国家先在深圳、珠海部分地区搞试点 。
• 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决定在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起窗口作用 。
• 1984年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中决定开放上海 、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5年中央决定将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
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
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
◇观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
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
识体系。

★教学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的作用和影响。

这两个知识点理论性较强,需大量借助于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去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教学方法
(1)提问引导法。

(2)材料归纳法。

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3)讲述法、讲解法。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渗透点
(1)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拥护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2)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益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
简易的含图片的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