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品牌建设

合集下载

我国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

我国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
4 民办 高 校 公 共 关 系 营销 .
我国民办 高校 品牌的建设 , 应结 合教育市 场竞争状况找 出民办 高校 自身 的 优 势 、 劣势 、 遇 、 战 , 定 品牌 塑 造 的 方 向 。 针对 品牌 定 位 进 行 机 挑 确 规 划 、 广 , 立 品牌 独 特 的 知 名 度 、 牌 的美 誉 度 , 是 一 个 系 统 工 程 。 推 建 品 这 为此 , 民办高校必须认真研究有关 品牌理论和品牌竞争案例 , 借鉴成功 品 牌 的经 验 , 长避 短 , 合 高 校 实 际情 况 , 定 切 实 可 行 的 品牌 战 略 。 扬 结 制 1合理定位, . 质量 立 校 ( ) 场 研 究 , 位学 校 品牌 1市 定 16 9 9年 , 尔 ・ 阿 里斯 和杰 克 ・ 劳 特 首先 提 出 了 “ 位 ” 成 为 营销 特 定 词 战略 的 理 论构 架 中 的一 个 核 心 概 念 。 “ 位 是 对 未 来 的潜 在 顾 客 心 智 所 定 下 的功 夫 。也 就是 把 产 品 定 位 在 你 未 来 潜 在 顾 客 心 中 。 简 言 之 , 是 ” 就 学 校 将 自 己的教 学 、 理 、 研 、 务 等 特 性 、 质 和 声 誉 给 予 明 确 界 定 , 管 科 服 品 品牌 定 位 是 品牌 建 设 的起 源 。 成 功 的 定 位 能 使 学 校 建 立 起 品 牌 声 誉 , 培 育 品牌竞争力。 民办 高 校 更应 该 充 分 利 用 灵 活 高 效 办 学 的 机 制 优 势 , 化 学 校 专 业 优 结 构 , 加 专业 对 社 会 的 吸 引 力 , 增 翅造 不 同于 竞 争 对 手 的特 色专 业 。所 以 在 专 业 建 设 上 , 注 重 兼 顾 专 业 素 质 和人 文 素 质 两 方 面 的 教育 , 于 在专 应 助 业 领 域 内更 有创 造 力 。特 色 是 质 量 的 重 要 因 素 , 于 实 力 薄 弱 的 民办 高 对 校来 说 , 应 凸显 特 色 , 快 尽 早 地 将 消 费 者 的 潜 在 需 求 转 变 为 现 实 需 更 尽 求 , 展思路 , 拓 打造 品牌 学 科 , 高 质 量和 办 出特 色 , 办 高 校 在办 学 过 程 提 民 中 , 以发 展 核 心优 势 的学 科 为 突 破 口 , 动 高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提 升 , 应 带 赢 得教 育 市 场 。 2 校 企 合 作 共创 高校 品牌 . 通 过 校 企 双方 互 惠 互 利 、 作 共赢 的深 度 结 合 , 效地 提 高 了人 才 培 合 有 养 的质 量 。企业 作 为 加 入 市 场 竞 争 的 主 体 , 人 才 的要 求 更 有 发 言 权 。 对 民办 高 校 以培 养 实用 型 人 才 为 主 要 目标 , 正 满 足 了企 业 迫 切 需 要 提 高 这 员 工 素 质 的 需 求 。 民办 高 校 通 过 与 企 业 界 开 展 协 商 合 作 , 方 面 可 以将 一 最新 的 人 才需 求 及时 反 馈 回校 方 , 学 院可 以根 据 市 场 的 实 际需 要设 置 、 让 调剂 专 业 ; 者 , 合 作 将 企 业 文 化 、 业 人 才 要 求 等 因 素 融 人 到 学 校 再 校企 企 教 育 中 , 入 地 了解 社 会 经 济 的 需 求 , 业 发 展 需 要 , 利 于 创 造 一 个 良 深 企 有 好 的工 学 结合 教 育 的 环 境 , 仅 能 给 院校 指 明培 养 人 才 的方 向 , 不 同时 也 为 学 生 提 供 了理 论 和实 践 相 结 合 的 条 件 , 利 于 快 速 培 养 出适 虚 企 业 和 社 有 会 发 展 的 人才 , 帮 助 民 办 高 校 准 确 定 位 人 才 培 养 的 目标 、 量 规 格 , 它 质 而 且 对 改 善 民办 高 校 办 学 条 件 , 师 资 队伍 素 质 , 提高 形成 办 学 特 色 等 都 有 重 要 作 用 , 时也 使 民办 高 校 为 企 业 培 养 “ 身 订 做 “ 同 量 的人 才 成 为 可 能 , 根

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3 1 园 物 质 文 化 建 设 .校 校 园物 质 文 化 主 要 指 的 是 构 建 校 园 的 物 质 基 础 .如 校 园 环 境 、 图
体来说, 民办 高 校 品牌 至 少 包 括 三 个 方 面 的 内容 : 一是 品 牌 定 位 。即 书 资料 、 学 科 研 设 备 、 播 媒 体 及 文 化 设施 等 。旧校 园 物 质文 化 建 设 教 传 民 办 高校 应 有 追 求 卓 越 的 办 学 理 念 、 做 品 牌 高 校 的 品牌 意识 。 二 是 的 目的是 为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提供 基 础并 使 它成 为 精 神 文 化 的 载 体 。 苏 争 前 品牌 资本 。 品牌 资 本 主 要 包 括 优 质 的 教 育 、 秀 的人 力 资 源 和 具 有 相 联 著 名教 育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说 过 :我 们 的 教 育 应 当使 每 一堵 墙 都 说 优 “ 对优 势 和 比较 优 势 的学 科 . 是 打 造 品 牌 高 校 的 根 本 。 是 品 牌 形 象 。 话 。 民 办 高校 要 根 据 学 校 的传 统 和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断提 高物 质 基 础 它 三 ” 不 民 办 高 校 品 牌 形 象 是 民 办 高 校 内在 精 神 和 外 在 特 征 在 社 会 公 众 心 目 水 平 , 优 越 的 物 质 条 件 与 环 境 “ 冶 学 生 的 情 操 、 化 学 生 的 心 灵 、 以 陶 美 启 。 中 的 总体 形 象 , 领 导 水 平 、 职 工 整 体 素 质 、 源 素 质 、 学 设 施 、 是 教 生 教 教 激 发 学 生 的灵 感 、 迪 学 生 的 智 慧 ” 校 园 物 质 基 础 建设 既要 顺 势 凸显
要 】 园文化 建设是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 校 对民办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 意义。 面加强校 园物质文化、 全 制度 文化和

品牌建设工作报告

品牌建设工作报告

品牌建设工作报告品牌建设工作报告一、名牌大学概念我们习惯将有品牌效应的高等学府称为名牌大学,这里的“名牌”,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品牌”概念,其重要的科学含义之一是“品牌具有一定特殊品质,稳定性和一定标准,经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高校的品牌效应令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专家学者所向往,一流师生形成的黄金搭档自然可以制造出“优质产品”(学生),并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同。

“名牌”效应会给学校带来丰厚的效益,民办高校的领导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各个高校都不遗余力的在打造教育名牌。

二、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一)中国的民办高校缺乏品牌效应在世界上,有许多的民办、私立高校是人们所心仪向往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这些学校享誉世界,世界各地的学子都以进入这些大学为荣,这些名校从未担心生源问题。

这就是品牌效应所起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

而在我国国内,说出一个国家家喻户晓的民办高校的名字就有些困难了,更不用说国际知名的了。

在我国目前的阶段,民办高校的地位仍是逊于公办高校的。

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缺乏品牌效应,争取不到经费,申请不了大的科研项目,吸引不了高层次的人才,拿不出标志性的成果,关注的目光自然也就少了。

所以我国民办高校的第一大劣势就是缺少品牌效应,没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二)民办高校往往对品牌的理解出现偏差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既要加强竞争力也要注重品牌建设。

不少民办高校已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品牌的理解却出现偏差,认为加强了师资力量、拓宽了专业设置、解决了学生就业就是品牌。

由于政策的导向、现实的需求和生存的压力,当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实用化、市场化的现象,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建设。

其实,民办高校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确立一个科学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这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品牌塑造——吸引市场的“招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对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办、民办学校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论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途径

论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途径

教学质量和服务是大学管理的核 心。 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 , 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发展 的重要内涵。 大学市场化 , 实质上就是大学 走向市场。 大学也必须像企业一样 , 其经营管理之本必须立足于良好 管 理 者 、 师和 学 生倾 心关 注和 维 护 。 教 比照 市 场 营销 学 关于 品牌 的概 的教 学 质 量和 服 务 意识 。 此 , 因 民办 高校 将 更 加注 重 教 学质 量 的提 高
势。 层 次 上 , 反 却 有 可能 造 成 对 大学 文 化 建设 的漠视 。 相 大学 文化 是_ 个 21 强 化品 牌 意 识 , . 培育 一 以贯 之 的 办 学理 念 教 育 品牌 与 其 他 在 传 承 与创 新 中不 断调 整 着 存 在 方式 的 文 化 有机 体 ,与高 校 的组 织 商业 品牌不同, 高校品牌必须 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形成。 高校的文 形态紧密相关。 此外 , 高校 的经营管理也都 有自己的独特性 , 因此, 要 化积 淀 体 现 在 学校 的办 学 理 念 之 中 , 包括 教 育 观 念 、 学 制 度 、 它 大 管 注 意 区 分高 校 自有 的 文化 特 性 与大 学 文 化 的特 征 。根 据 高校 的特性 理模式、 校园文化等要素, 不仅存在于大学名称 、 建筑物、 教学设施和 通过特定 的方式构建高校的大学文化。 第三 , 重视公司文化与大学文 各种 物 质环 境 中 , 仅仅 是高 校 之体 , 且还 凝 结 在 全体 师生 员 工 的 化 的 融合 。 于 一 些 投 资 民办 高 校 的大 企 业 来说 , 身具 有成 熟 的企 这 而 对 本 文 化 认 同和 价 值 观念 之 中 , 是 高校 之 魂 , 高 校 赖 以生 存 的 支柱 和 业 文化 。 这 是 将企 业 文 化 的特 质 与 高校 文化 的 建 设有 机 结 合起 来 , 十分 是 精神推动力。 民办高校要培育 自己的教育品牌, 首先必须凝练卓越 的 必要的。 企业高效、 务实、 简单的文化与 民办 高校培养专业化、 实用化 办 学 理 念 , 过办 学 理 念 的渗 透 性 和 示 范 性 , 造 自己 的 品 牌特 色 , 人 才 的理 念 是一 致 的 。 通 打 拓展民办高校的品牌价值 , 使民办高校的品牌更具内涵和竞争力。 26运用品牌延展 策略 , . 拓展品牌建设空间 民办高校品牌除了

大力推进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品牌建设

大力推进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品牌建设
过 程 的凝练 、 功 经 验 的积 累 和 办 学 内功 的积 淀 。 成
新 作为教 育发 展 的强 大 动 力 。教 育 要发 展 , 本 靠 根 改革 。对 于 民办高 校 来 说 , 在激 烈 的教 育市 场 的竞 争 中发展 自己 , 须 贯 彻 落 实 《 要 》 这 一 要 求 , 必 纲 的
第二 , 品牌代表着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对 民 办高校品牌建设来说 , 所谓特色 , 就是人无我有 , 人
有我 优 , 优我 新 。一所 高校 的品牌 建设 , 人 既要 达到 这一标 准 的特 色要求 , 也要 具有 一定 的稳 定性 , 能够 经得起 时 间 的检验 , 能够被 社会 大众 认可 、 家长 和考
22 00年 ) ( 》 以下 简 称 《 要 》 指 出 : 把 改 革 创 纲 ) 要
办 高校 的情况 来说 , 同程 度 地存 在 着 办 学 时 间 比 不 较 短 , 育教 学底 子 较 薄 , 累 的经 验 还 比较 少 , 教 积 师 资力量 和教学 条件 也 都 需 要 进一 步 加 强 , 乏 时 间 缺
间和市场 的考 验 。 民办 高 校 品牌 的这 一 内涵 表 述 ,
揭示 了以下 四层含 义 :
种 良好社会信誉本身就是无形的资产 , 将会 给学校
带 来 良好 的社会效 应 。 民办 高校 教育 品牌 建设 肩负 着 社会 的责 任 , 须 要 以是 否 有 利 于 社会 的进 步 和 必 学生 的健康 成长 为前 提 , 能够 激 发 人们 正 确 的文 化
第1 4卷
第 3期
黄河科技大 学学报
J OURNAL OF HU ANGHE &T UNI S VERSTY I
21 0 2年 5月

江苏省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

江苏省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

随着 我 国高 等 教 育 市场 形 成 与发 展 , 民办 教 育 正 面 l 越 临着 ( )办 学理 念与 投 资理 念 不清 二 来 越 激 烈 的竞 争 。一 方 面 ,民 办高 校 面 临 着 与 公 办 院 校 的竞 争 , 江 苏省 很 多 民办高 职院 校基 本都 是 由个 人 或企 业 出资创 办 的 , 在 这场 竞 争里 , 民办 高 校 是 不 可 否认 的弱 势 ,实 力 、 资 源 、 品牌 或 由最初 的资金 投入再加 上学生 学费慢慢进 行滚动 发展 ,或 由大 的企 效应 等 无 一 不 在 下 风 。这 也使 得 民办 高 校 只 能 选 择 不 与 公办 院校 业或 财 团进 行资金 投入 ,再 或者 由院校筹集 银行贷 款等 。资金 的投入 正 面 竞 争 , 而 是 选 择 了 成 为 市 场 的 拾 遗 补 缺 者 。 与 此 同 时 , 又 面 都 是需要 回报 的,民办高 校学 费有 限 ,如 何产生 回报 ,这 使得很 多投 临 着 与 公办 院校 开 办 的 独 立 学 院 的竞 争 。这 场 竞 争 是 正 面竞 争 , 资 人 目光 短 浅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资 金 投 入 不 足 , 从 而 抑 制 民 办 高 校 的 发 但 由于 有 公 办高 校 的 强 大 实 力 财力 做 后 盾 ,这 场 竞 争 就 显得 不那 展 。 投 资 理 念 不 清 同 时 又 带 来 办 学 理 念 不 清 晰 ,不 知 道 办 学 是 为 什 么 么 公平 。 除此 之 外 , 民办 院校 还面 临着 与 函 授 教 育 、 电 视大 学 、 办 ,怎么 办,办什 么样 的学,在这 些方面都 缺乏思 考。 党 校 的 学 历教 育 、远 程 高 等 教 育等 的竞 争 。随 着 高 等 教 育 的 国 际 ( )市场竞 争激烈 三 化 ,越 来越 多 的 国外 高 校 或 通 过直 接 招 生 或 通 过 合 作 办 学 的 方式 我 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 技能型人才有很大 的市场 需求 。近几年 , 也 加入 了与 民办 高 校 的 竞 争 之 中 。纵 观 全 国 民办 高 校 , 在这 场 竞 我 国的高 职院校 ,尤其是 民办高校 纷纷建立 ,数量 众多 的高职 院校 在 争 中, 也 不 乏脱 颖 而 出者 ,如 西 安翻 译 学 院 ,北 京 城 市 学 院 等 , 生源 、就业 等方面的竞争 日趋 激烈。此外,江苏省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大 究其 原 因 , 品牌 的建 设是 非 常重 要 的 因素 。 省 ,省 内有 多所 著名高校 ,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 高校 品 牌 与民 办高 校 品牌 的定 义 海大 学等 等,这 些学校都有下设独立学院,这些独立学院背靠公办院校 目前 ,我 国对 高 等学校 的划分 依据 各 不相 同 ,本 文所 指 的 民办 这棵大树 ,在与 民办高校的竞争中,显然 占据 了明显 的优势 。 高校 是 指 民办普 通 高等 学校 ,包 括 民办 本科 学 校和 民办专 科 学校 。 ( 四)缺 乏优 秀的 中青 年骨干 教师 队伍 高 校 品 牌 由 品牌 衍 生 而 来 ,它 是指 高校 在 长 期 发 展 过 程 中 由 办 学 没有 好 的 品牌 、没 有好 的福 利待 遇 是吸 引不 来优 秀 的人 才 的 , 水 平 、 学科 建设 、教 学 质 量 、 科研 水 平 以及 社 会 评 价 等 在人 们 心 江 苏省很 多民办 院校 都凭借 江苏省 的富足 的教师 资源 ,采 用外聘 的方 中 形 成 的 印 象 、 知 名 度 , 即 以 学 校 的 声 誉 、 影 响 力 等 为 表 现 形 式 式 来吸 引优 秀教 师给学生 上课 ,而这些师 资并不属 于 民办 院校拥 有 , 的无 形 资产 ,它是 高校 综 合实 力 的集 中体 。 所 以在对 教师 的控 制、生涯 质量 的把握 以及 教师数 量的不 确定性 方面 般 而 言, 高校 品牌 从 高到低 可 以分 为三 个层 次 : 一是 学生 品 都 有所欠 缺。而 如果建设 和培养 自己的中青年骨干 教师 队伍这可 以避 牌 ,它 是指 高校通过 培养高 素质 的学 生来获 得社会 公众 的认 可 ;二 是 免 这 些 问题 , 但 民 办 院 校 却 总 是 很 难 求 得 优 秀 的 中 青 年 骨 干 教 师 。 学 科 品 牌 ,它 是 指 社 会 对 某 高 校 的某 专 业 或 学 科 的 学 生 素 质 的 认 可 上 ( ) 品牌意 识淡 漠 五 升 到 对 其 的信 任 , 因 此 形 成 了 该 高 校 该 专 业 或 学 科 的 品 牌 ; 三 是 学 校 总体 来 说 ,江 苏省 民办 高职 院校 的 品牌 意识 不 强 ,这 些 我们 从 品牌 ,是指 学 生品 牌 、学校 品 牌发 展到 一 定规 模后 ,社 会 公众 对 学 后 面 的调 查报 告 中也 可 以看 出 。当今社 会 是 品牌 的社 会 ,中 国也 越 生 、专 业或 学 科 的认可 上升 到 对该 学校 的信 任 。在 对 高校 品牌 定 义 来 越重 视 国家 品牌 ,频频 在海 外 投入 国家 品牌 广 告 。品牌 已经成 为 理解 的基础上 ,再来 理解 民办高校 品牌 就容 易的多 。本文认 为 民办 高 种极 其 难得 的无 形 资产 ,对 于 民办 高校 来说 ,同样 如此 。 以上这 校 品牌 应包括 外在 的表现 :如品牌 的知名度 、美誉度 、忠 诚度 、联 想 些 问 题 , 要 解 决 并 非 一 日之 事 , 但 可 以 从 基 础 做 好 , 这 个 基 础 就 力 、竞 争力 、形象力 和吸 引力等等 。内在 的要素则包 括 品牌 定位 的确 是 打造 强 势 的学 校 品牌 ,从 而 形成 品牌 力 量 ,产 生 品牌 效应 。 立 、品牌宣传 的运用 、品牌理 念的 明确等 。 四 、对 江 苏省 民 办高校 品牌 建设 的建 议

浅析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

浅析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
数 家 庭 的 首 选 。有 调 查 显 示 :全 国 六 成 以 上 的 家 庭 把 教 育
在 世 界 一 流 的 大 学 中 ,如 培 养 商 科 人 才 的 哈佛 大 学 ,培 养
医药 、化 工 诺 贝 尔 人 才 的 牛 津 大 学 等 都 是 民办 高 校 ,他 们
消 费 排 在 第 一 、二 位 ; 在 经 济 发 达 的 北 京 、上 海 、 江 苏 、 浙 江 等 地 ,更 有超 过 9 % 的 家 庭 希 望 子 女 接 受 大 学 以上 的 O
1 民 办 高校 的兴 起 .
我 国 民办 高 校 的 兴 起 是 在 邓 小 平 同 志 南 巡 讲 话 以 后 ,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人 们 对 高 层 次 、高 质 量 、多 样
化 的 教 育 服 务 表 现 出 较 高 的 需 求 ,投 资 教 育 成 为 城 镇 大 多
第 1 1卷 第 6期 20 0 9年 1 2月
安 顺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ANSHUN UNI VERS TY I
V o . 1 No 6 11 .
De .2 c 009
浅析 民办 高校 的 品牌 建 设
韩 淼
( 南京 师范大 学商 学院 ,江苏 南京 2 0 0 ) 1 0 0
起 步 不 久 ,多 数 学 校 的 品 牌 意 识 较 弱 ,多 为 随 波 逐 流 , 因
2 .民 办 高校 品牌 建设 的 困 惑
“ 随着 民 办 高 校 阵 容 的 不 断 扩 大 ,必 然 会 产 生 对 创 造 品 牌 和高 层 次 办 学 的 要 求 . 在 高 等 教 育 的 数 量 和 规 模 问题 已 初 步 解 决 的 情 况 下 ,质 量 和 结 构 性 的矛 盾 就 显得 尤 为 突 出 。

对民办高校品牌影响力的建设探讨

对民办高校品牌影响力的建设探讨

对民办高校品牌影响力的建设探讨关键词:品牌形象影响力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作为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因此,推进民办高校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而若想民办高校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仅需要民办高校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还需要提升民办高校的品牌影响力,利用品牌的影响力提升民办高校的知名度,从而才能够推进民办高校的良好发展。

因此,本文开展了对民办高校品牌影响力建设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品牌的内涵总体而言,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服务或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认知,而构建某个产品或服务品牌的意义在于促使消费者能够辨别自身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差别,并突出产品或服务的优势。

品牌可以说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而品牌并非能够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借助产品或服务展现出品牌的内涵、价值与个性。

就目前情况而言,品牌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举措,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能够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理解,促使消费者能够对品牌产生情感价值与文化内涵,从而促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能够优选品牌,从而帮助企业赚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品牌是产品、服务乃至整个企业的标识,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牌是需要不断构建、完善与维护的,经过日积月累才能够促使品牌深入人心。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现代高校发展过程中,高校品牌的建设无疑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我国的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对品牌形象的构建,在长久的发展经验中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构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促使高校品牌能够在家长及学生心中具备重要价值,加深家长及学生对品牌的理解程度,促使品牌的附加价值能够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品牌定位在品牌形象建设之前,必须要对品牌进行定位,从而才能够提升品牌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是确保品牌能够真正发挥其功能与价值的基础,因此,民办高校的品牌定位是尤为重要的。

浅析民办高校品牌建设中的形象识别系统

浅析民办高校品牌建设中的形象识别系统

校 面 临着 更 大的 生存挑 战 。 因此品牌 建 设是 民办 高校谋 求 自身发展 的 重要途 径 。 本 文从 从 民 办高校 的品 牌 建设入 手 , 提 出引 2 v C I S 系统 , 通 过 视 觉识 别 、 行 为识 别使 学校形 象达 到 形神 兼备 的境 界 理念 、 行为、 视 觉识 别这 三 者相 互协调 运作 , 学校 品牌 的形 象 才得 已塑 造和 传播 , 学 校品 牌 的个性 和 魅 力 才能 充分体 现 。
学 效果有 待提 高 。
二、 高校 品牌 建造 中 的企业 形象 识别 系统 ( C I S) 系统 构 成 1 . 民办 高校进 行品牌 建设 的意 义。 所谓 品牌通 常是 由精 神、 物质 、 行 为 者有机 融 合 的统 一整体 。它 以精 神 文 化为 核 心和 灵魂 , 以一定 物质 为载 体 , 以行 为 、 实践 为 通路 , 实行 三 者 的统 一整 合 , 这一切 构成 了完整 的 品牌 概念 。任何 品牌 都 是基 于上 述 _ 二者 的不 同 的结 合 而形 成 的客 观存 在物 。学 校 品牌 是指 ,一 所学 校在 创建 和 发展 过程 中逐 步 积淀 下来 的、 凝 结 在学 校名 称 中 、 体 现为学 校 产 品— — 教育 服务 的 质 量 与水 平 的社 会 } 人可 度与 美 誉度 。它 是教 育产 品质量 的 集 巾体 现 。学 生 和家长 一般 都是 通 过学 校教 育 及教 学质 量来 认 识 学校 的 。 此, 学 校 品牌是 一 种无 形资 产 , 也 是学 校 各 方 面综 合实 力 的一 种反 映 。 通常, 高校 品牌建 设可 以反 映存 一所 学校 的办 学规模 大 小 、师 资力量 高 低 、办学 条 件 的优 劣, 以及 文 化理 念 、 教 学 质量 、 科 研 水平 及 专 业设 置等 诸 多

民办幼儿园的品牌建设——以厦门市英才幼儿园为例

民办幼儿园的品牌建设——以厦门市英才幼儿园为例

( 优质的保 教质量 。优质 的保教质量是家长 四) 选择幼儿园的重要 因素之一 , 是家长和社会评价 幼儿 园的最终标准 , 是幼儿园办园特色的体现 , 也是民办幼 儿靠 的就是其 的保教质量得到家长一致好
收 稿 日期 :0 1 0 0 2 1 — 9— 5

自己本园的实际 , 纷纷倡导富有个性 的园本特色。英 才幼儿园充分利用其幼儿寄宿的特点 , 着重于幼儿身 心健康发展 , 加强情感 、 社会性的教育、 注重保育、 保健 等工作 , 建立了富有园所 特色 的寄宿制幼儿健康教育 课程体系, 这样 的办园特色使它在同行业中脱颖而 出。 ( 优 良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 , 三) 儿童 的发展是在环境互动 中实现的。优美的幼儿园教 育环境对幼儿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熏 陶感染作用 , 也 是建设优质社 区幼儿 园的基础 。英才幼儿 园镶嵌在 20 5 亩英才学校 内, 园舍建设新颖 , 色彩斑斓 , 美观实 用, 是幼儿成长的乐园, 为打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奠定
民办幼儿园品牌建设 的关键 。 关键词 : 门市英才幼儿 园; 厦 民办幼儿 园; 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 : 6 8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34 2 1 )20 0 -4 17 - X(0 1 1 -190 4
作者简 介: 吴荔红( 97一) 女 , 16 , 福建仙游人 , 教授 , 究方向为学前教 育。 研
— —
以厦 门市英才幼儿 园为例
吴 荔 红
(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福州 300 ) 507
摘 要: 品牌建设 已经成为 民办 幼儿 园获得 突破 、 以持 续发展 的必 由之路 。本文运 用个案研 究 法, 得 结合厦 门市英才 幼

试论民办高校品牌及其建设

试论民办高校品牌及其建设
起着 同样 重要的作用 。
样 , 同面对一个 越来越市场化 的教育需 求 。一个 共
良好 的 民办高校 品牌 , 疑会形成 民办高校 的核心竞 无
争力 。
二、 民办高校 品牌建设 的作用 品牌是市 场经济 的产物 , 也是一个 学校综合 实力
作为从企业 品牌 中引 申出来 的概念 , 高校 的品牌 可分为狭义 和广 义两种 。从狭义 的角度来 看 , 高校 品
高校 , 受办学 条件 的 限制 , 打 造 品牌更 应该 对 一般 要
点是品牌 内涵 的核心 , 社会评 价及消 费者认可是 品牌 内涵的外在显 示度 。一所 学校 的 品牌及 其影 响 力 的 大小 , 由师生素质 、 一流学科 、 办学特 色 、 科学管 理 、 通
有 各类 高 校 20 76所 , 中 民办 普 通 高 校 34所 。 其 3 j 从这些统计数 据可 以看 出 , 民办高 校在我 国整个 高等 教育体 系中所 占的 比例还不是很 大 , 如何在 整个 高等 教育体系 中更好 地生存 和发展 , 每一所 民办高校都 是
过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 硬件设备质量 、 财源、 历
届毕业 生的声 望和成就 、 学术声 望及大学 精神诸 因素 所决定 ”。 作为一支 最具 活力的高等教育力 量 , 民办 高等教 育给更多 的适 龄青年提供接受 高等教育 的机会 , 为 成
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也是中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动 力 。随着 高等教 育市场化 的发展 , 品牌 意识可为 树立
第1 2卷
第 3期
黄河科技 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HUANGHE S &T UNI VERST IY
21 00年 5月
Ma 01 y2 0

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品牌建设探析

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品牌建设探析

第3期2022年5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3May.2022[收稿日期]2022-01-20[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特色创新类项目“‘双计划’背景下广东省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后的品牌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WTSCX129);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GXJK455);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核心竞争力视角下民办高校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01JY210302)。

[作者简介]姜检平(1986-),男,江西新余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学校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品牌建设探析姜检平(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800) [摘 要]本文以25所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数据的梳理表明: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较好的品牌知名度,但在当前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意识淡薄、力量薄弱、核心竞争力偏低、外部发展环境一般等诸多问题。

今后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强化品牌建设意识、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品牌建设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外部环境等措施,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进程。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品牌建设;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2)03-0021-07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2 03 004自1994年私立华联学院成为省内第一所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以来,至2021年6月底,广东省已有民办高校51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31 88%[1],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内现有普通民办本科高校25所,从地区分布来看,广州市15所,珠海市3所,东莞市、肇庆市各2所,中山市、佛山市、湛江市各1所;从所属类型来看,有民办普通本科高校18所,独立学院5所,职业技术大学2所。

民办普通高校品牌建设系统的构建研究

民办普通高校品牌建设系统的构建研究

、Leabharlann 图 1 二、 民办 普通高校品牌建设 的建 议 ( ) 一 以质量基础 建设 打造 民办普通 高校 品牌 1 . 正确认识素质教 育 , 树立 多元 化质量观 确立 因材施 教的多元质量观是 实施素质教育 的先 导和 核心 。现代市场经 济体制下的多元质 量观要求用一种开放 式 的 、灵 活 的教育 教学 体系 保护 和发 展学 生 的差异 和个
关键词 : 高等教 育; 办普通 高校 ; 民 品牌 建设 中 图 分 类 号 : 6 87 文 献 标 识 码 : G4. A 文 章 编 号 :0 5 9 3 2 l )5 0 4 — 2 l0 — 1X(0 10 — 0 4 0
校采取“ 宽进严 出” 的措施 , 好“ 口” , 把 出 关 以确保毕业 生的 质量 。为此 , 必须从管理 、 教师 、 生三方面着手 制定措施 , 学 进行全方位 多层 次的质量控制 。如 : 革新课程体 系 , 实行选
课制 ; 健全教 学考试 评估制 度 ; 鼓励教 学创新 ; 持教育科 坚 研; 组织评课 观摩等 。要转变 观念 , 深化 改革 , 活机制 , 搞 科 学规划 , 难而上 , 迎 勇于开拓 , 全方位多层次把好 质量关 。 3加强科研建设 , . 提高质量 和水 平 , 增强 品牌 实力 加强科研建设 是民办普通高校培养 人才 、适应竞争 的 需要 。创新 是 民办 普通 高校发展 战略 的重 要一 环 , 中包 其 括专业 学科 创新 、 学创 新 、 程创 新 、 养模 式创 新等 , 教 课 培 而这些创新都 必须 通过系统 的教学研究 才能实现 。面对 日 益激 烈的市 场竞 争 , 民办普 通高 校要 加强 战略 研究 , 利用 自己了解市 场 、 近企业 的 优势 , 贴 开展 一些 面 向生产第 一 线的应用 型 、 实用型技术 的研 发。 ( ) 二 以特 色建设 突出民办普通 高校 品牌 1 . 发展定位 , 明确 创办学理念特 色 在当前教育部进一 步规 范管理 民办普通 高校的办学行 为以及 民办普通高校 相互 之间 的激 烈竞争 形势下 , 民办普 通 高校要制 定并实施 科学 完善 的 、 合办学 定位 的发 展规 符 划 , 内涵式 发展的道路 , 走 提高 自身 的综合竞 争力 。应紧紧 抓住 民办普 通高校 的基本 特点 , 坚持 贯彻 “ 以质 量求生存 、 以特 色求发展 ” 的方 针 , 在学 生 教育 管理 、 人事 管理 、 政 行 管 理等 方面 形成 了“ 以人为 本 ”科 学发 展 的思 想和 方法 , 、 努力 建设 和谐校 园。 2 . 深化教学 改革 , 人才培养特色 创 民办普通 高校要创造人 才质量上的 比较优势 ,遵 循高 等 教育 教学规 律 , 总结教 育教 学改 革 实践经 验 , 据 自身 根 价值 取 向和现实条件 来合理 定位人 才培养 目标 与模 式 , 明 确人 才培养规 格和人 才培养 计划 , 根据 办学指 导思想 进一 步 明确专业定位 和服 务方 向定 位 , 出特 色 , 办 以得 到社会 、 家长 学生 的认 可 , 进 民办普 通高 校 的 内涵 建设 和可持 推 续发 展。

浅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品牌建设

浅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品牌建设
文章 编号 :0 909 (090 .5 .2 10 .5220 )5290
科 研 能 力及 教 学 条件 等 。 民办 高 等 学 校 一 旦 具 有 了打 造 自己 的 “ 品 牌 ” 识 , 然推 行 高质 量 的管 理 , 供 高质 量 的“ 务 ” — 丰硕 的科 意 必 提 服 — 研 成果、 高水 平 的师 资力 量 , 而 产 生 高 质 量 的 “ 品 ” — 具 有 创 新 从 产 —
使高校面向市场 、 向社会 、 向未来确定 自己的整体优势或特色 , 面 面 通 过优秀人才、 色学科 、 特 品牌 教 授 效 益 、 济 效 益 , 学 校 及 其 特 色 得 经 使
到 社 会 普 遍 的 认 同 。 学 的 品牌 是 一 所 大 学 社 会 地 位 的 反 映 , 一 所 大 是 大 学 在 创 建 发 展 过 程 中的 跨 越 时 间 和 空 间 的 社 会 认 可 程 度 。 品 牌 意
先 已具备的条件的地位 、 性质也发生变化, 这在客 观上加剧 了品牌建设的竞争程 度: 但从宏观上看, 这种竞争越充分就
越 有 利 于 民办 高 等 教 育 资 源 的 合 理配 置 。
品 牌 战 略 是 经 济学 研 究 的 范 围 , 常 是 指 企业 在 生 产 经 营过 程 中 通 为 占有 市场 、 得 一 定 的 市 场 份额 , 过 采 用先 进 的科 研 技术 、 高 质 赢 通 提 量 、 低 成本 、 告 宣 传 等 一系 列 方 法 与 手 段 , 其 生 产 的 产 品得 到 消 降 广 使 费 者 与 社 会 普 通 认 同 的长 期 效 用 的建 立 过 程 。高 校 的品 牌 战 略 就 是

精神和实 践能力 的高级专 门人才, 并得到国 内和国际的普遍认可。 并 且 随着 这 种 “ 品牌 ” 建 立 , 质 量 反 过 来 会 加 强 品 牌 效 应 , 而 形 成 的 其 从

民办高校品牌构建探析

民办高校品牌构建探析
教 研 室 , 东广 州 5 06 广 16 3
益 自 某个 权威 的命令 , 也不 是集体的决定 , 而是一个 时期 内群体的意识 和 行为 , 就是人们通 常所讲 的团队意识或集体主义。管理者要善 也
于通过群体凝聚力来强化 、 引导和改变学员的行为。

N o. 8
T ME D C T 0 I E U A 1 N
A-R l t u ̄s
系, 即同学之 间、 上下级之 间 、 亲朋之间 、 家庭成员之间 、 个人与组 织之 间的关 系以及 团体与 团体 之间的关系 。在学员 群体 中发生 的一些事故 或矛盾 , 回过头来看 , 很多是 因为与周 围学员之间 的 人际关系调整缺失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明确的指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 , 实生活 中, 和人之 间的关系调整 , 人 则直接关 系到管理效能 。 传统 的军校学员队一般设 置“ 队长 ” 教导员” 和“ 等管理人员 , 管理教育的资源相对于整个学员群体来说还是显得“ 捉襟 见肘 ” , 每 当该 资源被 占用 时 , 其它需要解决 的问题只能进入 等待行列 , 管理资源和解决 问题 的时效性的矛盾较 为突出。所 以 , 必须加强 学员人 际关系 的调整 , 良好 的人际关系形成 系统 的管理层次 , 用 使 管理效能得到提高 。 军 校学 员不仅要在 理论 学习 上要 提高 , 更重要 的是其行 为 能力 的管理 和控制更是学 习的重 中之重 , 直接影响到其将来的能 否承担起管理教育 其部属的重任 。加 强和协调学员群体 中的人 际关 系 , 良好的行为管理来 营造健康 的学 习氛围。只有这样 , 用 才能形成互相学 习 、 相监 督的 良性循环状 态 , 互 提升 军校学员 的 行 为管 理效 能。 33 运用群体凝 聚力正确增强学员 的团 队意识 , - 以团队精神来影 响学员的行为 群体凝 聚力是指学员在 与群体 的舆论和行 为相悖 时产生 的 种 心理压力 , 这种压力 使得 学员 自觉 或不 自觉 地服从 集体利

云南民办高职建设品牌院校的途径探析

云南民办高职建设品牌院校的途径探析
几 个 方 面 的工 作 。 1 . 坚持 文 化 导 向 . 建设 校 园 文化 品 牌 。 校 园 文 化 是 全 校 师 生 在 日常 教 学 中 、在 学 习 与 实 践 中
品或 是一种 服务 ,每一个 品牌代 表着 一个与其 他产 品或服 务所不 同的 内容 。从 这个角度来说 , 所谓 的民办高职院校 品 牌, 应 该是具有知 名度 、 美誉度 与忠诚度 , 且竞 争力 、 文化力 、 形象力 、 创造力与 吸引力 完美统一 的高校品牌 。 对于 民办高职 院校来 说 , 其在创建 品牌 时 . 必 须基 于学
培养, 这是高 职院校与普 通高校 的不 同之处 , 是 民办高职 院 校 竞争 的 比较优 势 , 同时也是民办高职 院校创建 品牌 院校的 基础 。其次是要抓好教学与招生工作 。 以诚 信为本 . 担负起教 育 的社会责任 , 并 以此为基础强化品牌创建意识 。最后 , 是在 教师资 源的引进与培养上下工夫 , 以具有竞争 力的薪酬 吸引 更 多优 秀教师的加盟 。 加强 “ 双师 型” 老师队伍建设 , 以更 好地 教学水平与 良好 口碑为品牌院校建设 提供强大的动力 。
牌的缺失 。 已 经 成 为 云 南 省 民 办 高 职 院 校 发 展 无 法 避 开 的 焦
实践 动手 能力 的应用 型人才 的高职 院校 ,很 好地满 足 了现 代企 业生产 、 服务 与管理等 多个领 域的人 才需求 。 是 企业 与 学校 合作科研 的主要对象 。与全 国高职院校一样 . 近年来 云 南省 民办高 职院校也得 到 了很 大发展 ,不仅 初步得 到了社 会 的认 同 , 招生形势 逐步转好 , 而且在 “ 桥 头堡 ” 战略实 施 的 背景下 , 得到 了政府 的大力支持 。在 欣喜 民办 高职院校迅速

民办高职院校品牌形象建设探索

民办高职院校品牌形象建设探索
关键词 : 品牌 民办高职 院校 市场竞争
人们 一般认 为 品牌( B R A N D ) 就 是 一种识 别标 志 ,

共识。企 业希 望通过 品牌 对企 业或产 品加 以区别 , 通 过 品牌 形成 品牌追 随 , 进 而扩展 市场 , 逐 渐形成 一定 程度 的市场 忠诚度与 市场信任 度 , 由此使 自身 在与对 手的竞争 中拥有后盾和基 础, 进 而可 以利用 品牌资本
牌 在历 史发展 进程 中就逐 渐形成 了“ 品牌 资产” 的概
念,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无形资产” 概念 。

民办高职 院校 作为市场经 济的特殊 产物 , 有别于 般 意义 上 的公 司企 业 , 其 目标 定 位是 “ 生 产” 高 素 质、 职 业性 、 技 能型人才这 一特 殊“ 产 品” , 而不是产 出 单一 的某一 件产 品或某 一服务 。所 以其 品牌是 由精 神、 行为 、 物质 三个特 殊层面构 成 的。精 神层 面是指
历经2 0 余 年发展 的中国民办高等教 育, 现 已成为 我国社会主义教 育事业 的重 要组成部分。 自《 教 育部
关于鼓励 和 引导 民间资金进 入教 育领域 促进 民办教
育健康发 展 的实施 意见》 与《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改革和
发 展规 划纲要 ( 2 0 1 o _ - 2 O 2 0 年) 》 颁布 以来 , 民办高 等 院校 已呈现 出 由量 向质 的发展 转变 。各 种 民间资本 投 资 的学历教 育 与非学历教 育 学校 及培 训机 构如 雨 后春笋般 出现 , 甚至洋 学校也 挤进 了国内教 育 市场 , 市场竞争环境发 生 了巨大变化 , 民办高校 之 间的竞争 愈 加激烈 已成事 实。 目前 , 中国 民办高校 的质量 参差 不齐 , 无论 从 自

品牌建设与民办高校创新发展的关系初探

品牌建设与民办高校创新发展的关系初探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多 年来 , 民办 高 等 教 育 已成 为 国 家 高 等 教 育体 系 中一 支 不 可 或 缺 的力 量 , 在 数 量 和规 模 上 有 了很 大 的发 展 。从 总体 上看 , 在市 场 的作 用 和政 府 的宏 观 调控 下 。 民办 高 等教 育 在形 成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 多元 化 办 学格 局 中 , 正 日益 显示 出 积极 的作 用 , 缓解 了政 府 包揽 办 学财 政 不堪 重 负 的压 力 , 满 足 了广 大 青年 求 学 的 愿 望 , 提
富高 等院 校 的品 牌 内涵 .而且 可 以为 当前 的教 育 革新 创
建一 种新 的 视角 。
目前家庭 对教育 投资越来 越重 视 。人 们追 求好 的学校 品牌 , 造 成 了教 育市场 名校 强 势越 强 。 弱 势越 弱 的 “ 马 太效
没有 太 多资 金 投入 民办 高 校 。尽管 在2 0 0 3 年 颁发 的《 民办 教 育促 进 法 》 中提 到 “ 各 级政 府 要 积极 扶 持 ” , 也 有 一 些地

_

_




j j ¨
i i 蠹
i 誊
j 2 【 4 年 劁 第 6 3 瑚) 丈 放贯 封 凹 圆 峻国蛰 凹哟

品牌 建 设 与 民办 高 校 创 新 发 展 的 关 系初 探
尹章 俊 娄 自强
( 青 岛工学 院 商学 院 , 山东 青岛 2 6 6 3 0 0 ) 摘 要 : 教 育体制 改革不 断深化 , 市场在 教育领域 资源配 置中的地位和 作 用 日益凸显 。在 高等教 育 大众化 背景 下, 学校 品牌 建设 备受各种 层次和 不同类型 高校 的关 注,尤其是随 着高等教 育生源 市场 竞争的加剧 ,民 办高校 品牌建设 显得愈发 迫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

来 的, 凝结在学校 名称 中, 体现为学校产 品—— 教育服务
的质量与水平在社会各 界中的知名度和美誉 度。 民办高 校 品牌社会 知名 度越 高 , 其社会 声誉就越 好 , 社 会地位就 越高, 此即为 民办高校 的品牌 效应。品牌对于 大学 来说 , 就是一 笔无形 的资产 , 是教育 产品质量的集 中体现 , 也 是
对外锰
【 经贸教育】
2 0 1 3 年 第1 1 期・ 总 第 2 3 3 期
民办高 校 品牌建设 的对策研 究
许 彩 霞
( 辽 宁对外 经贸学院 , 辽宁 大连 1 1 6 0 5 2 )
[ 摘
要] 目前民办高校 已经成为我 国高等教 育不 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公 办高校相 比 , 民办高校
新形势下 , 为 了在高等教育 市场 中争取资 源 , 激发 活
力, 加快发展 , 民办高等院校应通过实施 品牌 战略 以提高 自身竞 争力。


民办高校 品牌建设的 内涵
所谓 民办高校 品牌是指将 品牌理论运用在 民办高校 管理实践中 , 民办 高校在 创建 和发 展过 程 中逐 步积 淀下
誉满全球 , 永 立名 校之林 。而 在我 国, 民办 教 育起 步 较
我 国民办高校是伴随着改革 开放 和社 会经济 的不断 发展 , 人们对高质 量 、 高层 次 、 多样化 的教 育服务 出现 较 高需求的背景下兴起 的。民办 高校在我 国作为一 种利用
非 国家财政性经费创 办 的新兴 教育 产业模 式 , 与公 办高
号: L MJ Xl 3 0 O 3。
1 3 0
2 0 1 3 年 第1 1 期・ 总 第 2 3 3 期

民办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

民办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
园文化 、 教 学质量 、 课 程设 置和 教学 方法上 树立 自己 特有 的品牌 形象 。
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 品或劳务 , 并
使之 同竞 争对 手 的产 品和 劳务 区别 开来 。民办高 职
学院在创建品牌时 , 必须结合 自身优势 , 也就是要有 自己的特 色 。所谓 特 色 , 人 们 给 出了通俗 性地 解 释 :
竞争 中长久发展 。
[ 关键词 ] 办高职 院校 ; 品牌建设 ; 教育品牌
[ 中 图分 类 号 ]G 7 1 9 . 2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8 5 3 9 . ( 2 0 1 3 )0 1 — 0 0 2 7 . 0 2
民办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面向基 层、 面向生产 、 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 岗位的实 用型 、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 目的。新世纪以 来,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 截至2 0 0 9 年, 全国
力。

普遍规律 , 形成 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 为学校的品 牌 建立 最基 本 的保 障。 简单的说 民办高校的品牌应是知名度 、 美誉度 、 忠诚度 、 形象力 、 竞争力、 文化力 、 创造力和吸引力 的
完 美统 一 。
二 、民办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借鉴高等学 院很
独 立设 置 民办 高职 院校 1 2 1 5 所 ,招 生数 3 l 3 万人 , 在 校 生9 6 5 万人 , 占全 国高 校总 数 7 0 %左 右 。而 民办 高
民办高职院校首先应重点发展应用型 、技术型 的人才 ,并把办学 目 标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紧 密结合 ,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是学校定位的关 键, 也是品牌形成的基础。 其次在招生或教学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同类产品(服务)相互区别的识别系统。 引起消费者愉悦的情感体验;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稳定知觉; 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体验的产品名称。
4
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 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消 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 务相区别。” 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外部标记、品牌识别、品牌联想、 品牌形象等内容构成。一般说来,国际公认的品牌具有以下六层 含义:一是利益,给购买消费者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利益;二 是个性,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品牌应传 达出差异化的个性;三是属性,要表达出产品或服务的特定的属 性;四是价值,应该体现出品牌主体的某些价值观;五是文化, 品牌应附加及象征一定的文化;六是使用者,它应该体现购买或 使用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那一种消费者。
22
简明综合资产负债表(截至 简明综合资产负债表 截至2006年5月31日,单位:千人民币 截至 年 月 日 单位:千人民币)
来源:新东方招股书 英文
2002年 年
2003年 年
2004年 年
2005年 年
2006年 年
2006(换算成美元 换算成美元) 换算成美元
教育培训及服务
235,800
344,382
33
二、民办学校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民办学校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191,007 41,613 163,470
273,690 50,716 207,767
320,895 82,121 303,084
40,018 10,241 37,797
总体运营成本及支出
178,977
322,583
396,090
532,173
706,100
88,056
运营利润 净利润
59,482 60,649
21
最近3个财年新东方财务状况 来源 来源:新东方招股书 英文] 最近 个财年新东方财务状况 [来源 新东方招股书 英文 单位: 单位:RMB 2004年 年 净营收 4.418亿 运营成本及支出 3.96亿 运营利润4570万 净利润 5238万 2005年 2006年 年 年 6.433亿 7.703亿 9610万(美元) 5.32亿 7.06亿 8800万(美元) 1.11亿 6415万 800万(美元) 1.419亿 4938万 615万(美元)
办学特色
差异化的教育质量(学生素质) 差异化的教育质量形成方式(教育模式)
17
学校文化
精神气质 行为方式 生存状态 通过学校观念、制度、行为、环境体现并受到 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
18
公众口碑
社会大众潜移默化形成的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综 合印象。
19
3。学校品牌的市场价值 。
新东方的案例 学校品牌价值的估算 学校品牌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5
产品(products)是一种可利用的物品或服务的功能 利益,品牌(brand)则是一系列包括产品功能利益和 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的复合体。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名 字,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设计或是这些的综 合意义。只有当品牌获得可持续的差异优势时,才 构成一个特定产品的价值。所谓“差异优势”其核 心要义就是相对于其竞争者来说,顾客更喜欢该品 牌的理由。所谓“可持续”则意味着一种不容易被 竞争者所模仿的优势特征。市场中每一个强势品牌 就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可持续的差异优势,也正是这 种优势不可逆转地导致了市场中的高额利润和良好 的市场运行情况即市场份额。
9
知名度
铭记 在心该品牌
10
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方法
内涵或形象与众不同 提供特征标识 公共关系 广告
11
美誉度
优异 卓越 几乎没有 负面评价 主要是正面评价,负面 评价很少或可以忽视 较多的正面评价或较强的 正面评价,负面评价仍然不可忽视
正、反两种评价力量相当
12
提高品牌美誉度的方法
24,686 19,363
45,719 52,389
111,097 141,974
64,159 49,385
8,001 6,159
23
新东方企业概况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我们有非常广泛的教学计 划、服务和产品,目前集团以外语培训和基础教育为核心,拥有 短期培训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 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等 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研发、图书杂志音像出 版、出国留学服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教育软件研发等于一 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我们通过我们的品牌“新东方” 提供教学服务,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公布的报告显示," 新东方"是中国英语教学市场中最好的品牌。我们相信“新东方” 在中国私立教育领域中处于领导地位,因为我们获得了需要来自 中国出版业和媒体的荣誉,包括来自南方都市报的“2005年最 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和《中国财富》评选的“2004年中国 十大私立教育机构”。
25
媒体报道
新浪科技讯 美国东部时间9月7日(北京时间9月8日)消息, 新东方本周四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首日, 新东方的开盘价为22美元,在常规交易中最高股价为 23.20美元,最低股价为20.60美元,股票交易量为 633.15万股,报收于20.88美元。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 新东方上涨0.22美元,报收21.10美元,涨幅为1.05%。 在上市交易之前的首次公开招股(IPO)中,新东方共发售 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 相当于公司总股份的21%,融 资1.125亿美元。新东方的IPO发行价为每股15美元,按 照这一价格计算,新东方的市值为5.29亿美元。新东方 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相当于四股普通股。(摩尔)
24
新东方《招股说明书》 新东方《招股说明书》
从1993创办至今,我们已经有累积300万的学 生参与培训,截止2006年5月31日,本年度已 经有872000名学生参与培训,其中大约 497000名学生参加了我们的语言培训项目, 375000名学生参加了我们的考试培训课程。 截止2006年5月31日,我们拥有25所学校, 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 师分布在24个城市,同时我们还拥有网络虚拟 社区,大约有200万注册用户。
27
新东方模式具借鉴意义
新京报:外界对于新东方上市,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新东 方上市是个特例,其模式不具复制性。因为它做的是民办教育中 的非学历教育,而且它做的是托福、雅思考试等高端市场,容易 看到业绩。你怎么看? 俞:如果从内容来说,当然不能复制。因为再办一个新东方 一样的培训学校,花的代价要比我们大得多。但从我们把民办教 育引入规范的管理机制,引进国际资本来把民办教育做大做强来 看,又是值得借鉴的。我们的目的就是提高质量的教育。教育行 业有些现象,比如有的学校收费很便宜,但也少有人去,也有学 校收费高达十万、二十万,学生还络绎不绝。这表明关键在提高 教育的质量。至于收费高的问题,我们也摸索一些好的模式,采 用大班、小班。让学生花少一些的钱也能享受我们的高品质教育。
20
新东方的案例
股票代码: 业务: 股票代码:EDU 业务:教育 上市时间: 上市时间:美国时间9月7日 上市地点: 上市地点:美国纽交所 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 发行价: 开盘价: 发行价:15美元 开盘价:22美元 融资:1.125亿美元 融资:1.125亿美元 公司注册地: 公司注册地:开曼群岛 CEO: 员工人数: CEO:俞敏洪 员工人数:4047人 持股结构: 持股结构:俞敏洪拥有公司31.18%股权,其它管理人员约占16%股权,整个 管理层共持有47.15%的股权;机构投资者老虎环球基金占新东方股份的 14.91%,还有约15%的股份分给Capital River Group、Peak Idea International和Forthright Training三个投资方。(来源:新东方招股书) 网址: 网址: 承销商:承销商为瑞士信贷、高盛和Piper Jaffray 承销商: 财年: 财年:从每年的6月1日起算至第二年的5月31日 财报: 财报:在截至2006年5月31日的财年,该公司营收为9600万美元,净利润为 1300万美元。
28
新东方“不可复制” 新东方“不可复制” ?
《21世纪》:新东方的成功上市对于其他民办学校有何借鉴意义? 吴华:新东方是个特例,他做的是非学历教育中的培训。正 因为做的是非学历教育,它的成长发展,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 羡慕,但非议并不多。当然,持续多年的出国热也是一个重要因 素。 在大众的观念当中,培训赚钱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换成学历 教育,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校长变成亿万身家了,大家就会质 疑或者反对他。 因为学历教育是公益性的,政府给了税收等各方面优惠,作 为学历教育投资者赚钱似乎就不合理了,会有人怀疑你是不是拿 了国有的财产。
430,398
606,812
721,497
89,976
书籍销售及其他
2,659
2,887
11,411
36,458
48,762
6,081
总净营收
238,459
347,269
441,809
643,270
770,259
96,057
营收成本 销售及市场 行政
102,530 9,575 66,872
145,339 20,667 156,577
26
俞敏洪创业13年 俞敏洪创业 年:从教书匠到华尔街新宠
9月7日晚22:29时,当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持人现场 采访俞敏洪时,镜头前的他稍显羞涩。 这一天,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 方”)通过首次公开招股(IPO)融资1.125亿美元,共发 售了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3000万股普通股),相当 于公司总股份的21%左右。IPO发行价为每股15美元, 超过此前预期的11美元到13美元的价格区间。 随后,新东方顺利申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代码为“EDU”。任新东方董事局主席和CEO的 俞敏洪,IPO后拥有公司31.18%的股权(4400万股), 一夜之间身价飙至2.42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