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合集下载

招贴的特征

招贴的特征

创意新
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其新颖的构思、 短而生动的标题和广告语,具有个性的 表现形式,突出主题
招贴
POSTER
海报
宣传画
招贴的名称
招贴的分类
政治类
招贴历来被作为政府发布政令 或组织宣传全民性的政治活动的重 要媒介之一,它便于向民众进行大 规模的宣传与说教
文化类
文化性活动的总是通过各种媒体来 进行信息传播的,招贴是其主要媒介之 一,主要应用于各种展览会、音乐会、 戏剧电影、学术讲座、体育竞赛、节日 庆典等。
公益类
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 活动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关注社会,爱护 地球资源,远离各种危险,以此来唤起人们 的意识,起到促进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 性发展的作用。
商业类
招贴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中介物, 它成功扮演了一个“无声推销员”的 角色,把商品需要传达的信息有效地 传播出去。优秀的商业招贴和广告主 题鲜明、构思独特、目标明确,对产 品的宣传和销售起着明显的功效。
改革开、分类与功能
招贴的特征
对于我们学设计的人来说,提起广告。恐怕首先想 到的就是招贴。 招贴相比其它广告具有画面大、内容广 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远视效果强烈的特点。
画面大
画面有全开、对开、长三开 及特大画面(八张全开等)。
远视强
以突出的商标、标志。标题、图形. 对比强烈的色彩,或大面积空白、简练 的视觉流程.成为视觉焦点。
娱乐类
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 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地追求个性化的存在 空间,海报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和宣传的途 径,可以充分地展示幽默和智慧,极大程 度地彰显个性魅力。
传播信息
刺激需求
审美功能
招贴的功能
中国招贴的发展

中国各时期广告表现形式和内容分析

中国各时期广告表现形式和内容分析

中国各时期广告表现形式和内容分析中国现代各时期广告表现形式和内容分析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广告发展大约有以下几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政治宣传,1979年至1994年广告恢复发展期,1995年至今广告成熟期。

1949年至1978年政治宣传。

这段时间,中国实施计划经济,对广告业发展限制极大。

商业广告几乎没有。

绝大部分为政治性的宣传海报。

宣传画,也称招贴画、海报,是具有视觉艺术形式的广告性绘画。

它张贴于街头或公共场所,形象直观,引人注目,广而告之,既起到宣传作用,又起到装饰作用。

作为政治意图宣传工具的政治宣传画,是为特定政治目的服务的。

1949至1978年期间,宣传画这种特殊的大众媒介,以其惊人的发行数量充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传播共产党的政治意图,对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广告多为户外文字标语和平面宣传画。

“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1949年至1978年这段时期的宣传画,创作思维大多基于但是社会劳动与斗争的主旋律,主角多为“高大全”形象的劳动人民。

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民间绘画艺术及广为普及的水彩、水粉和版画创作,通过生动鲜艳,充满朝气的画面和大红字的标语反映主题。

在宣传画的内容上,几大部分是歌颂领袖和共产主义道路。

由于特殊年代思想意识的逐渐偏狭,对于领袖的感情也进入一种个人崇拜的时代。

伟人高大的形象是主体,红旗,祖国河山或亿万劳动人民的形象烘托着这一种磅礴的气势。

而在口号的选择上,更是把个人崇拜的感情发挥到了极致。

同时对于阶级敌人和思想路线的斗争激烈,也极尽渲染。

1979年至1994年广告恢复发展期。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和政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广告也开始恢复。

1979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元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告业每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

浅析广告招贴设计的时代性——以月份牌为例

浅析广告招贴设计的时代性——以月份牌为例
理 论 广 角
浅析广告招贴设计 的时代性
以 月份 牌 为例
杜 裴思
( 中国地质大学
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玲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艺术与传媒学 院
【 摘 要 】招贴广告 ,作为 中国流行商业 文化的一个典 型代表 ,它所反映的时代特色非常明显。不 同时期 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招 贴广告 的不 同存在形式 以及 内容 ,本文通过研究 中国明清及以前 、民国时期、解放后至 当代广告招贴的时代性特点 ,特别是 以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广告招贴
参考 文献 :
门杂咏 》 中有一段 记载医家广告 的文字 : “ 满墙贴报博声名 ,‘ 世代专 门’ 写得清 。 怂恿亲朋送匾额 , 封条也挂御 医生 。 ” ,可见 当时 的广告 招贴已经比较成熟 。 ( 二) 民国时期 的招贴广告 我国民国时期 的广告招 贴得 到了快速发展 , 其形式 、 题材 、 色彩 都有很 大的提高 , 对现代广告影响深远。西方彩 色石版 印刷技术在外 国资本侵入的同时也被带 到了中国, 照相制版 、 西洋绘 画等其他技术 的引入也丰富了招贴 广告 的形式 。 在新技 术的引进和中西文化 的交融 背景下 , 平 面广告 突破 了以文字为 主的形式 , 进入了一个 以图像 为主 的新 阶段 , 使 中国招贴广告 的形式有 了很大的发展 , 并且 产生 了这一 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 式—— 月份牌广告 。 在包括月份牌在 内的各 类招贴广告题材中 , 发展的最充分 、最典 型 , 也最能反 映时代特色 的 莫过于各类旗袍美女了。 ( 三 )解放以来 至当代 的招贴广告 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国家计划经济 的使行 ,使得社会上的商业 贸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 广告 已无用武之地 ,商业招贴 广告画也便销 声匿迹。 但是招贴广告并没有消失 , 并且完全转变社会 主义政 治宣传 广告 的一种主要形 式 , 这一段时期的招贴在艺术表现上带有强烈 的服 务功能和政治色彩 ,详尽 的分析每个 细节 , 精确 画出五大 明暗调子 , 对对 象加以忠实描写。 多 以群众喜 闻乐见 的艺术形式来表现 , 强 调深 入生活 ,到群众中去。 9 O 年代到现在 ,随着科技 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绘 图的应用 ,当 代的招贴广告更是融入各种时代 元素 , 内容迈 向更多的领域 , 比如文 化 、商 业 、艺术上等 ,呈 现百花齐放的发 展态势 。

浅论招贴的发展及其现状

浅论招贴的发展及其现状

浅论招贴的发展及其现状摘要: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最能体现出平面设计的形式特征。

它具有视觉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它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及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典型性。

本文从招贴自身出发,论述招贴的发展历程,分析当代招贴的现状,指出其所显现的问题,展望其未来,力图对其做出比较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招贴海报虚无主义技术主义享乐主义招贴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和精神生活,对于招贴设计的研究是广告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理解招贴广告的形式是深入理解广告形式的关键。

招贴设计的研究为招贴设计和招贴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国内外诸多专家从视觉和设计的层面对其进行研究,有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然而,我们在研究、设计招贴的同时,忽略了其所显现的问题。

一、招贴释义所谓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招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

在国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报。

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载体, 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 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

据传说我国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于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招贴张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招贴为海报。

依此而发展,以后凡是类似海报目的及其他有传递消息作用的张贴物都称之为“海报”。

但我们没有看到一本中文词典对“海报”一词进行专门解释。

招贴的英文名字为“poster”,意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Placard displayed in a public place)。

根据“poster”的词根结构及掌故来剖释招贴的词义,“poster”是从“post”转变而来,“post”词义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张贴于柱子上的告示。

在伦敦“国际教科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广告词典里,“poster”意指张贴于纸板、墙、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

二、招贴的历史沿革众所周知,设计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汇报人:2023-12-27•招贴广告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传统招贴广告的特征•中国现代招贴广告的特征目录•中国招贴广告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招贴广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招贴广告的未来展望01招贴广告的起源与演变起源背景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古代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商品,开始使用招贴广告作为传播手段。

表现形式古代招贴广告通常以手绘或木版印刷的方式制作,张贴在店门口或市集上,内容简单明了,突出商品特点。

代表案例如汉代的“酒旗”、唐代的“彩楼欢门”等,都是古代招贴广告的典型代表。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代招贴广告逐渐发展壮大。

发展背景表现形式代表案例近代招贴广告开始采用彩色印刷,设计更为精美,注重图文并茂和视觉冲击力。

如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和上海滩的“霓虹灯箱”等,都是近代招贴广告的经典之作。

03020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现代招贴广告逐渐向多元化、互动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演变背景现代招贴广告不仅注重视觉效果,还融入了互动元素和个性化定制,如二维码、AR技术等。

表现形式如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打卡地标”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大型户外广告牌”。

代表案例02中国传统招贴广告的特征传统招贴广告中常常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绘画、剪纸等,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元素利用传统文化元素传达广告寓意,如龙、凤、狮子等吉祥物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

寓意表达传统招贴广告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广告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

文化传承文化元素的融入1 2 3传统招贴广告运用丰富的绘画技巧,如工笔、写意、版画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绘画技巧传统招贴广告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色彩运用传统招贴广告在画面布局上讲究层次感与空间感,通过合理的构图与布局,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张力。

画面布局绘画技巧的运用传统招贴广告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反映了当地的文化、风俗和习惯。

招贴的发展历史

招贴的发展历史

超现实主义对招贴设计的 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可将几 种毫不相干的物象组合在 一起,做强制的主观比喻, 或以荒诞的夸张等多种手 法,使之综合并出现于一个 超现实境地,从而传递出一 定的信息.如超现实主义招 贴设计师简· 得伦的《囚禁》 电影招贴中(图1)采用这种 风格创作的作品,其写实的 形象,夸张的手法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主要以毛主席的话为 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 放,使招贴的内容 有了重大变化。

同时,路牌广告也随 之出现。
20世纪末至今

广告的形式多多样。 广告多以人们的焦 点作为主题。如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等。 体现了广告的国际化。
超现实主义招

超现实主义招贴
鸦片战争至民国初期
鸦片战争后,
洋货开始进入 中国市场
随着西方文化的
不断演进,洋货 的进入。(如右 图)反映了中国 半封建半殖民地 时期的风貌。
成立至文革以前

建国以后,苏联的 苏联宣传画 宣传画在中国得到 了高度重视。苏联 的经验和模式成为 中国宣传画的榜样。
1956年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1957 年完成了第一个五 年计划。 计划经济的出现, 使商品经济逐渐消 失。
中国招贴历史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至鸦片战争时期以前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早 期招贴广告是直接一手绘 的形式书写在木板上宣传 的。其艺术效果质朴,简 单。 东汉时期,造纸技术的出 现让招贴有了改变。北宋 时期,活字印刷技术的出 现让招贴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出现了印刷招贴 (如右图)


明清时期,由于统治 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 策,使中国招贴的发 展速度缓慢 主要一手绘插图为主

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

一、填空。

1、北宋时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招贴印刷用铜版制成。

铜版四寸见方,上面雕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白兔杵捣药的插图,左右有人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2、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校——包豪斯。

3、招贴是广告中一种特殊的,也是一种最早的形式。

招贴是一种以传达信息为目的,以印刷媒介为主的,张贴为形式的广告。

也可以说招贴是广告中的一种特殊媒介形式。

4、招贴广告是指张贴在大木柱、或墙上、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

5、招贴分为文化招贴、公益招贴、商业招贴三大类。

6、文艺、教育、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戏剧、电影、展览、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等主题为文化招贴。

7、公益广告往往比较直观,这种招贴的主体常常可以是“和平与反战”,“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守法与纳税”、“戒烟与禁毒”等等这种必须鲜明地通过画面传达招贴的主题。

8、商业招贴是与企业的市场目标密切相关的,这类招贴由于在树立企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方向有着较大作用,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商家用做敲开客户大门的敲门砖。

9、新艺术运动的作品在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点,就是装饰性。

10、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而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表现了20世纪新的社会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精神”。

11、装饰艺术的设计,主要以现实的人物、内景或动物为题材。

装饰艺术倾向于简洁、轻巧。

造型略带变形,基本上是平面化的,细节处理变化丰富,而又是写实性的表现。

12、色彩内格纯净响亮、辉煌灿烂,造型大胆而单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波兰招贴。

13、瑞士招贴的内格突出表现为注重字体设计在招贴中信息传达作用,并将字体通过延伸、并列、组合、波动来表现。

14、德国的招贴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15、文字、图形、色彩构成招贴的三大要素。

第三讲 中国近代广告发展史

第三讲 中国近代广告发展史

敲木鱼卖糕饼。 •“小经纪者,以蒲盒就其家市之,上顶于头上,敲木鱼而货之”。
各行各业的音响工具及称呼
• 货郎敲小铜锣 –补锅敲大铜锣 –卖油敲油梆子 –布贩子摇拨浪鼓 –修脚匠打竹板、磨铜镜 –刀剪业敲打铁制成或铜质板 –剃头匠用镊叉

修脚所摇折叠凳“对君坐” 剃头担所持响器“唤头” 医家所摇铜铁圈“虎撑” 盲人所敲小铜鼓“报君知” 磨镜者所持铁片“惊闺”
第二章 文明起源期的广告传播活动
中外广告的传播活动
古代广告 国外: 古埃及,最早文字广告 公元前八到六世纪,古希腊雅典(叫卖广告) 中世纪欧洲(实物广告) 十五世纪(印刷广告)——1473年
国内:

“誓”、“令”、“制”、“诏书”(文字广告)
《韩非子· 难一》:“自相矛盾”(叫卖广告)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实物广告) 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招幌广告(店铺主人姓名+商品) 印刷广告(北宋济南刘家针铺 的雕版印刷广告)-世界最早
自然经济主导社会下的商业缓慢发展(p/17-18)i
新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第一次社会分工 农牧业分工 金石并用的早起文明时代 第二次分工 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第三次分工 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
商品经济意图“破茧”(p/18-19) 货币地租,市场 的出现
原始广告时期“重农抑商”与商业“破茧”的博弈(p/19-20)
谢谢 !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戊戌维新(1898年)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鸦片战争前后广告的特点 1.从广告形式上看,本阶段多为路牌广告和招贴广告;此外,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也开始由外商引入,成为一种 新的广告形式。这一时期的报纸杂志广告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包括商业行情、航运业务等。 路牌广告:又指墙体广告,多画在墙上,以文字为主。 清 墙体广告 “公平交易” (《姑苏繁华图》局部) 清 各类店铺墙体广告 上海南京路 (《1840-1940年上海百年掠影》) 清 墙体广告 (《1840-1940年上海百年掠影》)

招贴的概念

招贴的概念

招贴的概念招贴的概念一、引言招贴是指在公共场所或商业场所张贴的,以文字、图片、色彩等视觉元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广告宣传物。

它是一种重要的传统宣传方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二、历史渊源招贴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当时,人们用木板刻字画图,在街头巷尾张贴,以宣传商品或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招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三、分类1. 商业招贴:主要用于商业宣传和促销活动,如超市促销海报、餐厅菜单等。

2. 政治招贴:主要用于政治宣传和群众动员,如选举海报、红色革命海报等。

3. 文化招贴:主要用于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宣传,如音乐会海报、电影海报等。

4. 社会公益招贴:主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宣传,如环保海报、捐赠海报等。

四、设计要素1. 标题: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标题是招贴的核心,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2. 图片:图片是招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3. 色彩:色彩是招贴的灵魂,能够增强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4. 字体:字体是招贴的基础,能够传递信息和气息。

5. 布局:布局是招贴的组织形式,能够使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五、制作流程1. 策划:确定宣传目标、受众群体、内容和形式等。

2. 设计:根据策划方案进行设计,并确定标题、图片、色彩、字体和布局等要素。

3. 制作:将设计好的方案制作成实物,并进行印刷或复制等处理。

4. 张贴:将制作好的招贴张贴在公共场所或商业场所,以达到宣传效果。

六、现代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招贴已经成为一种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如今,在网络时代,招贴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海报,而是通过电子屏幕、手机APP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同时,招贴也成为了广告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结语招贴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宣传方式,通过文字、图片、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招贴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商业、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发挥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下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招贴设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招贴设计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将传统的设计理念与新媒体元素融合,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富有感染力的宣传作品,从而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传达信息。

首先,招贴设计将向数字化、多渠道的方向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平
板电脑等数字化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招贴设计也将
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手段和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比如利用社交媒体等新渠道进行广告推广。

其次,招贴设计将趋向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
极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款式、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招贴设计也将逐渐走向定制化、个性化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招贴设计将越来越注重体验和情感的表达。

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产品
本身的功能,更加关注产品能带来的情感和体验。

因此,在招贴设计中也要加强情感和体
验的表达,使消费者在看到广告时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更容易被吸引。

最后,招贴设计将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的表达。

在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的当下,越
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因此,在招贴设计中也要加强社会责任的表达,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认知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而更愿意购买企业的产品。

平面设计史--招贴发展趋势的认识

平面设计史--招贴发展趋势的认识

• 好的招贴设计要冲击力强,才能吸引观者的注意 力,主题鲜明,意义鲜明,简捷的海报招贴作品 才能适应大众需求,和社会市场的发展。 • 这样的作品才能达到商品或者所传达意义的宣传 的目的 • 我们的招贴设计还停留在最基本的传达功能上, 如何真正将民族文化与招贴设计结合运用,设计 出更多有内涵、有视觉冲击力的招贴,是每一个 设计师都该思量的问题。我们正走向一个崭新的 时代,招贴设计也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新 的设计语言、理念和风格。
谢谢观赏
招贴发展趋势的认识
பைடு நூலகம்
认识:
•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使各种新的广告 媒体、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制作技术以及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 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 设计家们打破各种常规,一方面注重招贴的信息传达功能,另一方 面更加注重招贴的新颖创意和独特风格,他们将招贴视为人与人、 人与物之间沟通媒介,并把情感融入到设计之中,使招贴拥有了更 为虏获人心的力量。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 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甲骨 文、剪纸、龙凤纹样、刺绣、国画、对联、 泥人面塑等,数不胜数,另外我国有各种各 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我们将 这些元素运用到招贴设计中,中国的招贴设 计一定在东西方视觉对话的局面中独树一帜 。

中国招贴广告的历史发展与前景展望

中国招贴广告的历史发展与前景展望

中国招贴广告的历史发展与前景展望(05 广告马爽)目录前言:正文:第一部分:导言一、何谓招贴广告二、招贴广告的特征及功能第二部分:起步——探索中国招贴广告的源与流一.汉朝的寻人招贴二. 唐朝时的招贴广告三.宋元时的招贴广告四. 明清时的招贴广告第三部分:进步——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早期形式与历史沿革一、西方招贴广告对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影响1、西方招贴广告的产生与发展2、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招贴进入中国二、我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开端与发展1、中国近代招贴广告的出现2、彩印招贴广告的出现和发展3、近代广告的成熟与艺术化4、老广告的创新与作用第四部分:跑步——中国招贴广告的现状与发展一、新中国初期至文革时期:1、受苏联等国招贴艺术的影响:2、宣传画——招贴为政治服务:二、改革开放时期至今:1、招贴广告现代设计手法:2、营销观的兴起第五部分:结语附录:前言摘要:招贴是一种张贴在公共场合,传递信息,以达到宣传目的的印刷广告形式,它是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

招贴广告在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变动:在鸦片战争之前,广告招贴这种广告形式在宋代以前已经出现,但是在宋代时被广泛运用。

中国最早期的招贴广告是指把文字和图画写到纸上,然后贴到城中繁华地段或城门口,以告示人们的广告形式。

这种广告形式主要为官府所用。

而近代招贴广告在中国的出现,是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中华帝国古老大门之后,西风东渐的结果。

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招贴在中国是舶来之物,中国近代招贴广告发展从上世纪初开始到上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这与当时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繁荣有着紧密联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充斥着香烟、化妆品、药品等行业的招贴广告,那时期出现于香烟广告中的美女月份牌尤为盛行。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前,招贴艺术一直是作为一直政治宣传手段而存在,因此,这一时期,宣传画大肆盛行,艺术形式单一、政治色彩浓厚。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洞开,中国的招贴广告在艺术上借鉴了美国、日本、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招贴艺术手法。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03
现代招贴广告
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 初:中国招贴广告的 起源
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 展促进了招贴广告的 兴起
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 张将招贴广告传入中 国
发展历程
20世纪初至1949年:民族工商业的发 展与招贴广告的繁荣
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为招贴广告提供了更多的 市场需求
广告公司和设计师的涌现促进了招 贴广告的发展
• 分析:该海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简洁明了的信息传达了手机品牌追求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同时突出了 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代表案例分析
案例二
某旅游景区宣传海报
设计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风景展示、旅游标识
主题
“美丽中国,畅游天下”
分析
该海报以中国传统美学和自然景观为表现主体,突出了旅 游景区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 旅游的乐趣。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招贴广告的设计、 制作和发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 括智能排版、智能图像处理、智能投 放等方面,提高广告的效果和效率。
03
5G技术
5G技术将为招贴广告提供更快速、更 稳定的网络传输,实现实时互动和数 据反馈,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和用户 参与度。
跨领域合作与融合
与新媒体合作
未来的招贴广告将更加注重与新媒体的合作,包括社交媒 体、移动应用、网络平台等,通过跨平台合作实现广告的 广泛传播和互动。

ABBiblioteka CD文化内涵
现代招贴广告通常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 社会意义,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趋 势。
创意独特
现代招贴广告注重创意和创新,强调以独 特的设计和表现形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代表案例分析
案例一
01

我国20世纪80年代招贴广告的艺术美

我国20世纪80年代招贴广告的艺术美

我国20世纪80年代招贴广告的艺术美作者:黄蜜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08期【摘要】改革开放初的80年代,我国招贴广告呈现出那个时期独特的艺术美特征。

本文主要从当时招贴广告与艺术美的关系入手,分析其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析这些招贴广告在秩序、韵律、真实和意蕴方面所呈现出的艺术审美价值。

【关键词】艺术美;招贴广告;艺术审美价值;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广告业在沉寂十余年后开始复苏。

随着商业广告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告商对广告创作的艺术性、艺术美也开始加以重视。

本文将结合中国早期设计艺术观念,着重从这一时期招贴广告与艺术美的关系入手,解析这一时期招贴广告的艺术特征及其蕴涵的艺术审美价值。

招贴广告与艺术美招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印刷广告,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是广告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而艺术美是指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

自招贴广告诞生之日起,它便与艺术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招贴广告中蕴涵艺术美。

招贴广告是一种具有说服功能的传播载体,从广告活动的角度来看,招贴广告具有实用美的一面。

同时,从广告作品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角度来看,招贴广告又具有艺术美的一面。

招贴广告的诉求和创意需要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广告作品中蕴涵着艺术创作所运用的画面构成原则,以及艺术情感、艺术思想等方面对美的表现原则。

而消费者在接收广告信息、获得对广告产品认知和喜好的同时,也会对广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进行鉴赏。

其次,招贴广告设计本身就是对艺术美的创造。

招贴广告设计运用艺术设计的基本创作原则、艺术化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方式,结合美学、艺术与社会、经济、文化、市场等因素,服务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使之不但具有使用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

再次,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商业类的招贴广告,它属于商业美术的一种。

所有与商业有关的美术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商业美术。

商业美术是在商品销售中,美化、说明、宣传、保护商品,从而达到推销商品,为人们的生活需要服务的实用美术。

招贴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招贴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 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 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 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 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 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 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 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 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 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 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 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杜尚代表作品
招贴设计的艺术流派与艺术家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
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
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
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
,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
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
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
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
• 高庚创造了被称之为“景泰蓝主义”的新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用 单纯色彩配之以黑色线条的轮廓。他在1889年的《早上好,高庚先生 》这幅作品中运用了这种风格。高庚与他过去的印象主义决裂,他想 让他的作品通过色彩和构图既悦人眼目,又表达思想。
招贴设计的艺术流派与艺术家
• 保罗·高庚作品
招贴设计的艺术流派与艺术家
招贴设计的艺术流派与艺术家
• 文森特·梵高的作品
招贴设计的艺术流派与艺术家
• 法国画家保罗·高庚曾是一名证券经纪人,在他结识 了卡米尔·毕沙罗和保罗·塞尚以后,决定献身艺术 。在巴黎,高庚还与文森特·凡高结下了友谊。但是 对他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历是1887年的马提尼 岛之行。这次旅行使他发现了热带风光的绚丽色彩 ,欣赏了原始社会纯朴的生活。
从某种严格意义上来说印象派是根据光和色彩的逃逸效果对自然的客观记保罗塞尚paulc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论招贴设计的时代性表现

论招贴设计的时代性表现

包 装 工 程 第40卷 第14期收稿日期:2019-03-02作者简介:刘卓(1981—),男,山西人,晋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论招贴设计的时代性表现刘卓(晋中学院,晋中 030600)摘要:目的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招贴设计的多样化表现与设计方式。

方法 由招贴的基本概念入手,探索其作为一种中国流行商业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不同时代所展现出的不同形式与内容,随后以图形和文字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现代招贴语言的时代性表现为基准,分析当前时代所赋予招贴设计的简约、环保与民族等特质的要求与尝试,结合具体的应用方向和路径,就其中的细节部分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总结招贴设计在时代发展潮流影响下的具体走向,探索招贴设计的多元化趋势。

结论 从时代的视角审视招贴设计,不断转换设计思维,结合图形、文字、数字化等细节进行艺术的升华,可以赋予招贴设计更多的艺术创意和审美表达,以一种新、异、美的特质吸引受众的注意,更好地达到宣传目的。

关键词:招贴设计;时代性;多元化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19)14-0308-03 DOI :10.19554/ki.1001-3563.2019.14.054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of Poster DesignLIU Zhuo(Jinzhong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00, China)ABSTRACT: The work aims to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presentation and design methods of poster design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posters, different forms and contents of poster design in different times were explored when it was regarded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pop business culture, and then displayed modern poster design in graphics and text was used as a benchmark to analyze the requirements and attempts of poster design given by the times, including simple,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national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application direction and the path, the detail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oster desig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ra was summarize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diversification trend of poster design. Poster design is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imes. By constantly changing design thinking and sublimating the ar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graphics, characters, digitalization and other details, poster design can be endowed with more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and can attract audience's attention with the new, different and beautiful characteristics, and better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ublicity.KEY WORDS: poster design; modernity; diversification招贴一词最早是以一种户外广告的形式出现,是张贴在墙壁、木板等上面的印刷广告,是最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

中国的广告历史

中国的广告历史

中国的广告历史(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广告阶段中国古代广告萌芽于公元前l0世纪左右,距今3000多年。

根据《周记》记载,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济生活中,凡是进行交易都‚告子士‛。

在商周时代,交易要以铭文形式铭刻于青铜器之上,这种铭文可以称为最早的广告萌芽。

随着战国时期商业的繁荣,中国早期的商业活动者开始采用广告形式来传播交换信息,出现了广告的最初形式。

1.声响广告这是利用击打响声来传递独特销售信息的广告形式。

这种广告实质是以人员推广为基础,把广告销售与人员推销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商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声响代表不同广告信息内容,以叫喊为主的声音推销形式和以金属、实物撞击的声响宣传,构成了声响广告。

2.文物广告这是古代社会在进行商品交换时经常采用的广告形式,其具体表现是在出售的物品上插上大家都认可的标记,主要是‚草标‛,以明示该物品待售。

作为出卖物品的物主,根据待售物品的特性,而采用不同的出售标志。

3.幌子广告幌子广告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

是指以幌子来传递出售物品信息,从而使古代广告传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广告传播色彩。

幌子是指特意制作的一种旗帜,当时称‚望子‛在周代幌子作为一种广告形式既在民间被采用,又在官方管理活动中运用。

4.烽火广告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许多会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许多广告萌芽,这在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

这些广告形式,为以后广告的发展,起到了渊源和促进作用。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广告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广告的大发展,是从宋朝开始的。

宋朝‚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和科学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

宋代广告主要有以下形式:1.灯笼广告灯笼作为一种标志,常常悬挂于官府、宅第、酒肆、烟华之地以及特定场合,逐渐形成灯笼广告,这可谓是霓虹灯广告的初级形式。

在灯笼上一般都标明主家名称、姓氏。

灯笼在当时又称‚杈子‛或‚桅子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



商品经济的活跃使中国封建社会里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那种“重农 抑商”的经济政策遭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商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 活上特殊身份的限制政策没有了,工商业者也成为了国家之本。随着 百姓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绘画艺术由显宦贵族转向平民阶层,店 铺里张贴字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工商业的发展和店铺里张挂招贴画 的盛行,为宣传各种内容的商品提供了宽松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 得服务于民间地方社会的招贴广告活跃起来。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影响了 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使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事情知之甚微,导 致封闭落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在这种故步自封的状态下, 中国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它国家,使中国招贴广告的发展速 度缓慢,整体水平停滞不前。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解放 战争开始,国内政局不稳,国 民党政府无暇顾及恢复生产, 民族工业凋零不堪,处于奄奄 一息、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于 受到战事影响,商品类的招贴 广告发展速度大大减慢。而解 放区的政治宣传画起到了动员 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 重要历史作用。 图 12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文化革命”以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文化革命”




西方彩色石版印刷技术在外国资 本侵入的同时也被带到了中国,照相 制版、西洋绘画等其他技术的引入也 丰富了招贴广告的形式。在新技术的 引进和中西文化的交融背景下,平面 广告突破了以文字为主的形式,进入 了一个以图像为主的新阶段,使中国 招贴广告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 且产生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表现 形式——月份牌广告(图9)。


第二节 中国招贴广告的发展
中国招贴广告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从春秋战国时期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 第二个发展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至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前。 第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第三章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中国招贴广告体现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 价值观、信念、理想、目标、道德、习惯、风格、精神、艺术和社会制 度。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 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 规律,因而中国古今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中国 的招贴广告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追求“真”、“美”、 “善” 的审美特点(图1、图2、图3),表露出我国人民“善始善终” 的处世哲学,体现着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文情怀,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形态 哲学观念的体现。




图 17 图 18 图 19




六、“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 行改革开放政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我国的广告事业进入了大 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大量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商品招贴广告,反映 出我国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发展。宣传画的表现范围也日益扩大,选 题涉及到国家在新时期的政治生活、经济政策、文化建设、环境治理、 计划生育等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展,使招贴广告也不断 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 数码喷绘、扫描仪、数 码相机等。尤其是计算 机的出现,它为视觉艺 术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为视觉艺术设计带 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 达方式,开辟了设计传 达的新领域(图20)。 图 20




思想的解放,艺术 生产力的解放,党对文 艺政策的落实,艺术教 育事业的繁荣,科技水 平的提高,不仅使招贴 广告的内容和形式有了 重大的变化,也使招贴 广告的艺术语言日渐丰 富多彩,艺术表现力有 了很大提高(图21、图 22、图23、图24)。 图 22 图 21




图 23 图 24




同时,路牌广 告(图25)成为了 户外广告的中流砥 柱,其整体规模及 制作水平都超过了 以往。 图 25




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整体稳定,国内的 政治环境稳定以及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增进,东西方的文化互 相促进,互相学习,招贴广告也成为了打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 限制的共识意念的艺术载体。在公益招贴中,人们宣传的主要内 容多为当今社会的焦点,如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生命与健康等 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体现了招贴广告的国际化。

此篇论文作为本人在中国招贴广 告的时代特征方面的一些探索、 告的时代特征方面的一些探索、感想 和体会,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和体会,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 家学者予以指正。谢谢! 家学者予以指正。谢谢!

图 4



招贴广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 的发展而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手段的革新,无不对招 贴广告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招 贴广告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内容,招贴广告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层 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反过来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所以它 的内容都是受着社会政治因素的制约。千百年来,招贴广告在各个 时代发展过程当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章 中国招贴广告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招贴广告的产生
中国的招贴广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 载,战国末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编成《吕氏春秋》这本书后,悬该书 于城门,并张贴告示:如有人能将此书增加或删减一个字,就赏赐给 他千金。由此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招贴这种广告形 式。 招贴广告从它产生的雏形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 史。尽管招贴广告的这种形式和内容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招贴” 这个词却出现很晚,是近代才有的,此前并不叫做招贴。古往今来,
1936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严 重破坏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使我 国经济状况急转直下。40年代末,工商广告 几乎无从谈起,广告文化也如霜打衰草。与 此同时,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革命文艺 运动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招贴广告呈现出全 新的风貌,出现了大量油印的或木刻的小型 宣传画,采用漫画和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或画于布上巡回张挂,或画于墙头、壁面 (图11、图12)。 图 11


第一章 招贴广告的功能
招贴广告具有招徕受众的注意力、传达特定的信息、便于张 贴的特性,最初多以文字告示的形式出现,属于临时性广告,多非固 定的门市招徕装饰。它包括非经济类招贴广告与经济类招贴广告。 其主要功能是: 一、信息传播功能 二、指导消费和促进销售的功能 三、鼓励竞争和改善经营的功能 四、审美功能

图 9



伴随着清朝的解体,民 族资产阶级的新兴和工商业 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 广告事业的发展。20世纪初 期,是旧中国广告业的鼎盛 时期,这一时期的招贴广告 在设计、发行和印数上的增 长是惊人的,其艺术水平显 著提高,并且发展出路牌广 告(图10)。 图 10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 国 招 贴 广 告 的 时 代 特 征




前 言 第一章 招贴广告的功能 第二章 中国招贴广告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中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结 论




前 言
中国招贴广告是一种民族文化,它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和 传统道德精神,体现着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始终遵循着中国传 统文化的风格。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 主义的原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 国招贴广告在各个历史阶段与社会因素的必然联系,总结出中 国招贴广告的时代特征。
建国以后,由于中国是共产主 义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全面 向苏联学习的路线,包括政治、经 济、文化、科技、教育、文学、艺 术等,所以在苏联受到高度重视的 宣传画(图13)在中国变得普及起 来,苏联的经验和模式成为中国宣 传画的榜样,并且带有深刻的时代 烙印。 图 13 苏 联 宣 传 画








图 1 图 2 图 3




中国古代艺术强调天人合一、 美善合一、情景合一、文质兼 顾、形神兼顾的艺术美的思想, 体现着中庸、平安与和谐的精 神。在招贴广告作品中体现着 追求自然的情趣美,将文学艺 术中更深层次的美——意境的 表现融入到作品中,显示出更 深的内涵和更幽远的意境(图 4),这是中国招贴广告在世界 招贴广告中的显著特点。




结 论
中国招贴广告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特点,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以及内在的精神 追求、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但是,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又决定 了招贴广告的存在形式和内容,招贴广告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 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反过来必然为经济基础服务,所 以它的形式由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决定,它的内容受着社会政治因 素的制约。中国招贴广告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具有鲜明 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图 15
图 14



1956年我国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 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的新时期。随着计划经 济的实施,商品广告逐 渐消

五、“文化革命”时期 文化革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 政治的路线,指导着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种重要活动,经济工作和生 产活动处于了次要地位。极左的“四人帮”大肆鼓吹样板戏的“三突出” 等创作原则,使招贴广告的创作呈现出极端化的特点。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歪曲。出于政治的 需要,作品的政治性说教取代了审美价值。因此,招贴的宣传内容变成绝 对突出政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图17),只能宣传毛主席(图18)的 语录、工农兵的“高大全”形象(图19) 、政治口号、八个革命样板戏。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成为了这一时期所有宣传画的主题,把招贴广告引 向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