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整合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研究

合集下载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加强国有企业全面监督要求必须强化内部监督,本文在分析内部监督背景与意义基础上,从定期会商交流、日常监督协同、联合监督联动、问题线索联动、监督成果共享等方面,探索构建内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形成监督强大合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协同联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强调,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省属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风险事件和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反映出个别企业制度建设滞后,“重管理、轻监督”。

因此,探索实施内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构建内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有利于加强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从整体看,内部监督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立足扣紧责任链条,明确各监督部门监督责任,确定各监督工作的分工衔接与合作机制,旨在破除部门壁垒,构建协同联动格局,将有效提升监督工作科学化水平。

从横向看,构建工作机制压实职能部门的专业监督责任,发挥各监督部门作用,有利于补齐监督“短板”,牵住监督工作的“牛鼻子”,抓住监督工作的核心与要义,体现对监督工作本质与规律的精准把握。

从纵向看,内部监督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有利于覆盖监督盲区,实现监督纵向到底,加快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构建内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有利于健全完善内部监督体系促进监督工作闭环运行。

构建工作机制使监督贯穿于整个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注重发挥预防、校正、惩戒功能,延伸监督的链,深化监督的度,为监督工作循环推进、螺旋上升、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体制和机制保障。

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存在的缺陷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存在的缺陷及对策研究

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存在的缺陷及对策研究刘 敏(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目的是为了实现监督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覆盖。

但实际中,由于各监督资源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各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将有限的监督资源有效地整合,弱化了监督资源的监督力。

强化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反馈是构建完善国企大监督格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 监督 信息公开 反馈系统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1 国企监督管理的现状随着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竞争自由开放程度的加快,市场经济竞争中自身存在的缺陷逐步暴露,为了整合监督资源,实现监督合力,国有企业开始了监督大格局体系的探索,致力于构建以纪检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为主,法律监督、工会民主监督、财务监督以及必要司法行政监督密切配合的国企大监督体系。

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专业监督和综合监督相结合、群众监督和组织监督相结合,全面的监督体系覆盖到国有企业发展的各个层级,使监督力渗透到具体工作的每个环节,实现监督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覆盖。

2 目前国企大监督格局的缺陷这种监督体系,完成了从传统单一的监督格局向整合监督资源、构建监督合力的大监督格局的转变,对监督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仍存在以下缺陷:2.1监督资源孤立,弱化监督合力毋庸置疑,国企大监督体系下的各个监督资源从履职依据、职责定位、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各种监督资源虽然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也具有排他性,由于各监督资源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难以将有限的监督资源有效地整合,弱化了监督资源的监督力。

2.2缺乏信息反馈,难以优势互补建立监督体系的初衷在于各监督资源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通过信息共享,进行优势互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

现实中监督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各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反馈,监督优势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反而监督劣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是必要的,可以提高监督效率和力度。

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加强监督合力,提升监督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进一步建立监督机制,促进监督合力的充分发挥,确保国有企业合规运营。

结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作用,将为国有企业的规范发展和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整合资源、加强监督力量,将为国有企业监督工作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监督效果,推动国有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科技手段、监督机制、合力发挥。

1. 引言1.1 引言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分散、重复,监督合力不够充分,存在监督盲区和监督空白。

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显得尤为重要。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的必要性在于,通过统一管理和规划,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提高监督效率和质量。

整合后的监督力量更具综合性和专业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监督情况,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如何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呢?可以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监督工作的统一协调。

可以建立监督信息平台,集中收集和分析监督数据,提高监督效能。

还可以加强监督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发挥监督合力的重要性在于,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有效地防止腐败和失职行为的发生。

通过合力监督,可以更好地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监督的有效、全面和深入。

希望未来的监督工作能够更加科学、高效,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的必要性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的必要性在于提高监督效率和减少重复工作。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主体力量,其发展状况和经营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下面就对此进行探讨。

1.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重要承载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

加大国有企业监督的力度,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规范合法经营,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保护国有资产安全。

2.国有企业存在着治理结构复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发生违规违纪、滥用职权等现象。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有助于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

3.国有企业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影响深远,监督国有企业合理开展经营活动,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可以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二、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主要内容1.健全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

在国有企业监督体系中,应当明确监督的目标和依据,建立科学的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监督的全面、深入、有效。

2.完善国有企业监督的权责界定。

明确国有企业监督的主体、客体和方式方法,确保监督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推进,实现监督的全覆盖和全过程。

3.加强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资产状况、项目实施、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明确内部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对国有企业内部运作的监督力度,防范内部不正之风,杜绝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5.建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动态监控机制。

通过建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动态监控机制,实现对国有企业资产状况、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基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的研究

基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的研究

基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的研究摘要: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监督工作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各监管职能部门及监督机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企业能够顺应经济更加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变化,满足各类监管的要求,得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监督,企业内部各监督力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先预防的功效,从而使企业规避相关风险,免遭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如何使企业各监督部门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形成高效的监督体制,是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搭建“大监督”工作体系,成为一个关键的探索方向,并且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如南京晨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搭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纪检监察、内部审计、风控法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监事会等各个监督部门及监督机构的职能,共享监督信息,减少监督成本,提高监督质效,构成监督合力,抵御各种风险隐患,保证企业健康运转[1]。

一、为什么要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一)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的需要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构建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因此,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国有企业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的具体表现。

同时,建立“大监督”工作体系,能够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履职意识,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的风险规避意识,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离不开监督,监督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监督工作更是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缺乏监督,企业就无法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和创新活动。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摘要:构建多位一体大监督体系是新形势下促进国有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有企业已建立起多元主体的监督机构,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实施监督。

但由于力量分散、理念陈旧等原因,实践中存在监督工作重复、监督手段单一、成果运用局限等情况,监督效能无法充分释放。

笔者认为,必须从思想认识、责任分工、协同机制、激励约束、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强化顶层设计。

关键词:大监督体系建设分工协同监督效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着力整合监督力量,提升监督效能,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意义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是指在实施党委全面监督、纪检机构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和业务部门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和单位日常监督、党员和职工民主监督“五位一体”监督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并充分发挥纪检、巡视巡察、审计、董事会、法律、内控等监督资源合力,聚焦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重要领域、重点问题,形成“多位”各负其责、“一体”协调运行、“整体”合力增强的监督工作体系。

构建大监督体系对国有企业夯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进依法治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构建大监督体系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有力抓手。

形成立体式、多维度的大监督监督体系,与推动落实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求高度契合。

一是有利于完善监督责任“链条”。

大监督体系致力于构建上下贯通的监督责任体系,为解决越往下监督力量越薄弱、压力和效应层层衰减,管党治党、管企治企上下冷热不均等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二是有利于补齐监督工作“短板”。

关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思考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有趣而又严肃的话题一一关于我们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大监督”机制,打造现代化监督体系的那些事儿。

咱们都知道,监督体系就像企业的“眼睛”,得时刻盯紧了,才能确保咱们的企业走得稳、走得远。

一、大监督,可不是“大眼瞪小眼”说到“大监督”.可别以为就是一群人瞪大眼睛、互相盯着看那么简单。

这可得靠咱们的智慧和团队协作。

就好比一群侦探,得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问题,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去分析问题,最后还得齐心协力去解决问题。

咱们国有企业就得这么干,把监督做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让每一个细节都无处遁形。

(一)大监督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大监督就像一位敏锐的侦探,时刻关注着每一个细节。

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不仅仅是表面的现象,更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

比如,我们在进行项目审计时,不仅要核对账目是否准确,更要关注资金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浪费和腐败现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监督到位,让问题无处遁形。

(二)大监督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在查处一起违纪案件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事实上,更要通过深入调查、分析证据,还原事情真相,找出违纪行为的真正动机和目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大监督要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大监督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协作。

我们要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推进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比如,在进行财务审计时,财务人员要发挥专业特长,对账目进行仔细核对;而纪检监察人员则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分析是否存在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事们,大监督是我们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员工的切身利益。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研究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研究

管理观察32作者简介:石长城(1981— ),男,汉族,山东菏泽人。

主要研究方向:纪检监察。

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大监督”体系,明确各种监督力量的职责和相互隶属关系,促使各监督主体职责和分工明确,有效协调配合和履职,有利于强化优化企业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构筑起全方位、无空白的监督保障,有力促进国有企业廉洁建设和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监督的现状随着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加强和企业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内监督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监督、业务监督、民主监督共同构成了目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体系包括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类型。

主要通过执行巡视巡察、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内谈话、严格执行干部考察考核、述责述廉、个人事项报告、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制度,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后自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公司法法定结构监督。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又分为外派监事会和内设监事会。

董事会主要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监督。

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围绕企业财务、重大决策、运营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规履职情况,以及企业内控体系及有效性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

内部监事会主要通过列席会议、开展调查研究、审议议案等方式行使监督职权。

业务监督。

依据《公司法》,国有企业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立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内部监督机构及岗位,包括审计、财务、法律、监察、人力资源及有关业务部门,发挥相应监督作用。

民主监督。

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一项保障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

二、国有企业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的后果一是横向沟通松散,纵向监督不力。

监督体系不系统,各监督主体隶属关系不明确,沟通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监督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监督合力。

关于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的思考

2024(1)总第1494期企业论坛关于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的思考艾尉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大监督”工作体系构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打造健全完善的“大监督”工作体系,可以实现对其各方面工作的全面约束和管理,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期助推“大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明确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

因此,国有企业应提升对监督的重视,在国资监管规定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大监督”体系,实现各方监督主体力量的充分协调,形成监督合力,这样才能完成对各方工作的全面有效监督,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对相关人员权力的有效约束,更好地避免贪腐等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推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一、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一)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在传统的国有企业监督模式下,各种监督资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上,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整合,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而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可以将各种监督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企业的监督工作。

具体来说,“大监督”工作体系可以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党内监督与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资源的有效衔接,同时实现法律监督、财务监督、社会监督等其他方面的监督资源整合,共同发挥作用,最终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格局,增强监督的协同性和有效性。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考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考

管理方略MODERNENTERPRISE CULTURE972019.2MEC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机构重组、业务拓展的过程中,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各类风险也随之提升,监督工作面临更大挑战,监督难度越来越大。

仅仅依靠党内专责机关的监督或者职能部门的监督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监督工作的需要,因此积极构建“大监督”的工作体系刻不容缓。

国有企业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在企业党委统一领导下,努力整合公司纪检、财务、审计、法律等内部监督力量,积极建立党委巡视巡察、纪委派驻等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厂务公开、廉政监督员等制度落实,把党内监督同职能部门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促进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成果有效利用,形成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大监督体系。

一、做好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做好监督工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为新时代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指明了方向。

要从严管党治党,加强监督是必然的要求。

近年来国有企业党风政风有明显好转,但仍然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对从严治党的要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甚至存在违规违纪、触碰红线的行为,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广大员工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国有企业监督工作任重道远。

(二)做好监督工作是督促领导干部规范用权的必要措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国有资源,是权力的集中群体,也是廉洁风险高危人群。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缺乏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

因此,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爱护,这也是各级党组织的责任。

好干部既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提醒教育,通过严明的制度执行来规范管理行为,营造依法合规用权的良好氛围,让领导干部习惯在受监督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三)做好监督工作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有效的监督可以促使权力规范运行,促使制度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这有利于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有利于组织的高效运作,提高企业治理效能。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引言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庞大、影响深远。

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发挥监督合力,需要整合各方监督资源,实现监督工作的协同和高效。

本文就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1. 加强政府监督力量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监管者和监督者,应加强自身的监督力量。

首先,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和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防止监管职责模糊和监管盲区。

其次,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提高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效能。

再次,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加强社会监督作用社会监督是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

社会监督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等方式进行。

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设立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公众举报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对于公众举报的问题,政府应及时调查处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3. 推动第三方监督参与除政府和社会监督外,第三方监督的参与也能够有效发挥监督合力。

第三方监督可以是独立的监管机构、专业的审计机构等,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审计、评估等方式,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政府应当鼓励和推动第三方监督的参与,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4.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于发挥监督合力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内部监察和审核制度,确保企业的运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同时,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追责、追究责任。

5. 加强国际监督合作国际监督合作对于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往往具有跨国经营的特点,需要面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督。

加强国际监督合作,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合作调查等方式,加大对跨国国有企业的监督力度,防止其违法违规行为对国际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

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的几点探讨摘要: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各种表现形式的监管失灵,国有企业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是必要的。

本文探讨了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发挥监督合力,以确保国有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监督合力、社会责任正文:一、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的必要性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然而,在现实中,国有企业在管理水平、效益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多方面地表现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结构、资产负债等方面。

这种情况下,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迫在眉睫。

二、如何在实践中发挥监督合力1.加强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在国有企业监督过程中,各级监管部门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国有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行为。

2.发挥股权监督作用国有企业由国家出资经营,国家作为股东,应该充分发挥股权作用,要求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确保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利益。

3.养成社会监督的习惯国有企业应该养成做好企业公益事业的习惯,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接受社会监督,改进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结论整合国有企业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是确保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各级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督力度,国有企业应该发挥股权监督作用,同时也应该加强与社会的交流,接受社会监督,共同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经营中,由于监管失灵和其他原因,国有企业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管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等。

因此,整合国有企业的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十分必要。

如何按照论文提出的建议应用到实践中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加强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各级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国有企业的随机检查力度,确保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职责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

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合力吕四港公司“大监督”体系实践与思考

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合力吕四港公司“大监督”体系实践与思考

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合力吕四港公司 “大监督”体系实践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09-27T08:06:55.79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5期作者:黄鑫[导读] 近年来,吕四港公司落实江苏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黄鑫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26246近年来,吕四港公司落实江苏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将纪检、风控、审计以及法务的工作职能整合进纪委办,充分发挥党建管理和企业治理两大优势,让党内监督和企业管理监督深度融合,发挥各类监督资源专业特长,构建科学有效的“大监督”体系,让各类监督力量形成互补,凝聚监督合力,以增强监督效率和提高监督实效。

一、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因(一)构建“大监督”体系是适应党要管党、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党和全国监督体系,特别是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合力。

十九届中纪委五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推动监督落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创新方式,共享资源,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

(二)构建“大监督”体系是落实中国大唐、大唐江苏决策部署的内在需要在中国大唐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邹磊董事长旗帜鲜明提出纪委作为政治机关,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有效抵御风险挑战,永葆中央企业政治本真本分本色。

在大唐江苏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展学平董事长提出要加强组织人事、风险管控、业绩考核、法律事务、纪检监察等部门协同监督,把管思想、管工作、管纪律统一起来,以监督保护干部政治安全。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的路径研究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的路径研究

监督格局中的责任主体要制定其响应的工作要点及
计划,有效落实监 督 工 作 目 标。 ② 监 督 工 作 重 点 要
帮带的学习机制,完 善 梯 队 建 设。 ③ 树 立 监 督 人 员
责任心意识。摒弃畏难思想,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
结合全年企业中心 工 作 进 行 选 择,区 分 监 督 内 容 的
时汇报、及时沟通、及 时 总 结,更 好 地 将 监 督 成 果 与
2023 年 2 月,
“大监督”格局下,串联了企业内部的各类监督资源,
加强财会监督工作 的 意 见》,总 体 要 求 “坚 持 以 完 善
与落实党的领导和 党 内 监 督 深 度 协 同、将 专 项 监 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
将日常监督与企业 发 展 经 营 深 度 融 合、将 政 治 监 督
高质量推进监督工作。 ② 监督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
整改,防范化解风险,必要时可以追责问责。 ⑤ 审计
的要求,特别在面对多元化监督模块、多层次监督系
力,从两个维度充分 发 挥 其 专 业 独 立 性 和 权 威 监 督
统的情况 下,监 督 人 员 的 素 质 直 接 决 定 监 督 效 能。
性。 ⑥ 发挥纪检再 监 督 作 用,对 信 访 举 报 或 审 计 发
“大监督”格局下清 朗 政 治 生 态 的 重 要 环 节,但 党 风
廉政建设搞好并不能等同于“大监督”工作的全面铺
加严实、经营管理更加合规,也能够推进纪律作风更
排。在此片面的认 识 下,大 多 数 国 有 企 业 表 现 出 过
加严明、政治生态更加清朗。
分强调纪检监察部 门 作 用,对 其 他 部 门 的 协 同 监 督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研究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研究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研究作者:惠康康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11期摘要:国有企业的廉洁风险主要发生在“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

因此,国有企业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应抓主要矛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上,那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安全、稳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1一、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含义1.“关键少数”的定义。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主要是指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薪酬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业务外包、工程招标、项目管理中拥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

2.“关键岗位”的定义。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主要是指是指是指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薪酬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业务外包、工程招标、项目管理中具有执行权的管理人员。

二、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意义1.“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是适应当前反腐形势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盯“关键少数”,明确“关键少数”的重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一定要严明纪律要求、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作为国有企业,必须紧跟中央要求,针对“关键少数”和“關键岗位”,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取得积极成效。

2.“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集中了很大一部分决策权、管理权和执行权,经常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只有建立健全依纪合法、配置科学、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监督到位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挺纪在前,利用机制从源头上和过程中防范违纪违规问题发生,才能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研究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研究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研究摘要:国有企业的廉洁风险主要发生在“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

因此,国有企业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应抓主要矛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上,那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安全、稳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建设:D261 :A :1003-9082(2018)11-0-01一、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含义1.“关键少数”的定义。

国有企业“关键少数”主要是指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薪酬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业务外包、工程招标、项目管理中拥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

2.“关键岗位”的定义。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主要是指是指是指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薪酬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业务外包、工程招标、项目管理中具有执行权的管理人员。

二、国有企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意义1.“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是适应当前反腐形势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盯“关键少数”,明确“关键少数”的重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一定要严明纪律要求、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作为国有企业,必须紧跟中央要求,针对“关键少数”和“關键岗位”,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取得积极成效。

2.“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集中了很大一部分决策权、管理权和执行权,经常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只有建立健全依纪合法、配置科学、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监督到位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挺纪在前,利用机制从源头上和过程中防范违纪违规问题发生,才能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3.“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是国有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做好五位一体大监督 发挥整体力量

做好五位一体大监督 发挥整体力量

INTERPRETA TION区域治理做好五位一体大监督发挥整体力量浙江巨化装备工程集团 陈水根摘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是社会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国有企业必须结合管理实际,切实做好“五位一体”大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整体合力,为国企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五位一体”大监督体系构建的意义,并就如何发挥五位一体的整体合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五位一体;监督体系;监管合力中图分类号:D0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5-0058-0001在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管理,强化监督至关重要。

然而,在国有企业管理实践是,监管力量分散,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监督效能难以提升的问题明显存在,对国企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如何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整合监管合力,促进国企效益提升是国企监管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为此,国有企业必须转变监督观念,对监督资源加以整合,构建“五位一体”的大监督体系,保证国企公权运行在阳光下。

一、“五位一体”大监督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由于国企内部管理力量相对分散,监督力量明显不足,监管难度不断增加,管控能力明显削弱,单一的监督手段与监督方式难见成效,导致国企内部问题不断出现,因此,“五位一体”的大监督体系建设成为现实选择。

(一)“五位一体”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是国有企业落实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要保证国有企业的纯洁性,必须切实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将从严治党的目标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得到贯彻落实,保证国有企业的政治方向。

国企的纪监、内审、内控、财务及董事会必须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监督体系“全覆盖”,形成监管合力,促进监管效果提升,这是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中得以全面落实的现实要求。

(二)“五位一体”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是国有企业解决现实问题的现实选择如今,国有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很多,效益问题、分配问题及内部管理问题等错综复杂,如何提升企业效益?如何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怎么解决内部监督弱化的问题?单凭某项监督职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国有企业大监督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大监督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大监督调研报告国有企业大监督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和运作情况,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向国有企业员工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监督机制的认知程度、对监督效果的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

2. 个别访谈:选择若干国有企业负责人和监督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个别访谈,询问其对监督机制的理解、运作情况的评价以及存在的挑战。

3. 现场观察:亲临国有企业,深入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观察监督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员工对监督机制的认知程度较低: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员工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够了解,对其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了解不深入。

2. 监督机构的运作存在问题:访谈调查中发现,监督机构在监管、监察和惩处方面的力度不够,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核查和处置速度较慢,影响了监督的效果。

3. 内外监督存在协同问题:现场观察中发现,国有企业存在内部监督力量不足,员工对行为规范的缺乏了解或不愿意主动报告问题;同时,外部监督机构的监察范围、方式和手段也亟需改进。

四、调研建议1. 提升员工对监督机制的认知水平:通过加强培训、推广国有企业监督政策和法规,提高员工对监督机制的认知度,增强其监督企业的意识和能力。

2. 加大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监督机构应提高监督工作的效能,加强对国有企业行为的监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能力,并加快处置过程,形成震慑力。

3. 加强内外监督的协同工作: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报告违规行为,同时外部监督机构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监督频次,采取更加灵活和有力的监察手段。

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国有企业监督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需加强,要及时修改和完善与国有企业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调研结论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和运作情况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通过提升员工的认知水平、加大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以及加强内外监督的协同工作来改进。

整合企业监督资源 构建大监督工作机制

整合企业监督资源 构建大监督工作机制
( 二) 监督 范 围既有 交叉重 复 。 又存在 监督 盲 区
企 业 各监 督 部 门各 自安 排 本 部 门 的监 督 计划 、
监督内容 、 监督重点 、 监督对象等 , 一方面 , 在运行过
程 中经常 出现 多头监 督 、 重复 检查 问题 , 被 监督 单位
经 常 反 映交 叉 检查 、 叠加 检 查名 目多 、 次数多 ; 另 一
市“ 十三 五” 规 划 的全 面实施 和 国资 国企改 革 的持 续
围绕 国有 企业 改革 发 展 和 国有 资 产监 管 的 中心
工作 和重点 内容 , 指导企 业 在党 委 的集 中领 导 下 , 加 强 监 事会 、 纪检 监 察 、 内部 审计 、 财务 、 法务 ( 合规 、 风
领导下 , 由监事会 主席牵头 , 监事会 、 纪检监察等 内
部 监 督 部 门共 同参 与 , 以定 期 会 议 或不 定 期 的 临时 会 议 形式 协 商年 度监 督计 划 、 沟 通监 督信 息 、 共 享监 督成果 、 审议 联合 检查 报 告 , 协调 解 决大 监督 工 作 中 发生 的重大 或 紧急事 项 。二 是建 立 联合 检查 工 作机 制 。各 监 督 部 门按 照 大监 督 工 作 计 划 , 开展 大监 督 项 目检 查 , 共 同参 与 , 协 调 配合 , 形 成 统 一 的 检 查 报 告 。三是 建 立监 督成 果共 享 机制 。各监 督 部 门按 照
亟 需 探 索整 合 市属 国有企 业 监 督 资源 , 构 建 大监 督
工 作 机制 。

和专业手段的整合也不够 , 没有从整体上系统配置 监督资源 , 监督效能有待提升。
二、 对 策建 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整合监督资源发挥监督合力研究
在现代企业制度新形势下,如何整合纪检、审计、监事、党政管理、内部控制、专业职能等各类监督资源,构建起新的监督机制,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以提高监督的效能,近年来一直是国资委和企业党政、纪委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

一、监督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原因透析
一是难以监督的问题。

有的企业管辖范围太大,监督都门力不从心,企业领导的主要精力是致力于企业发展,所以监督更多地表现为“三多三少”:日常性政策方针学习宣传教育和口上强调的多,具体检查的少;制定原则规定多,量化标准少;事后过问多,事前监督少。

二是不愿监督的问题。

有的领导与下级关系密切,思想上不太重视监督;有的领导只信任能力,而忽视品行;有的领导自身行为不检点,认识有偏差;有的同级监督打不开情面,怕影响团结;有的班子成员之间“志同道合”、自律意识不强,信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世哲学;而有的部门认为监督工作是纪检部门的事,缺乏合力监督的意识,等等。

三是不敢监督的问题。

很多下级不敢监督上级,怕“穿小鞋”,怕“掉帽子”,怕“丢饭碗”,怕“妨碍决策”,怕“得罪人”,这“五怕”使各级监督甚至职代会的监督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四是监督信息不对称问题。

目前国企各监督主体职责、权限虽然比较明确,但由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信息不对称,监督者所掌握的信息极其有限;各监督主体在职权范围掌握信息的宽度和深度各有不同,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监督信息,因此严重制约了监督效果。

五是监督资源分散的问题。

国有企业虽然设有党委、董事会、纪检、监察、工会、审计、外部董事等多个具有监督职能的机构,但是“老三会”、“新三会”、“一揽子会”的现象,机构长期不健全或兼职虚设的现象普遍存在。

企业内部的纪检、审计、职代会等由于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配备、经费开支、福利待遇等都受制于领导人员,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职工群众由于平时对企业重大决策参与和了解不深,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知之甚少等原因,对领导人员实行的民主监督乏力。

二、整合国企监督资源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探讨
一是构建“大监督”思想观念。

企业领导人员中的党员也应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自觉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越健全,自我约束力越大,自我管理越严格,企业的自主权就越大,法人地位
就越明确,从而企业参与竞争、求得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就越强。

由此看来,须要转变“小监督”思想,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强化全民监督意识,着力克服监督工作中“不敢、不愿、不想”监督的种种不良心态,增强监督客体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增强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职责的主动性,增强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监督的自信心,确立合力监督的“大监督”意识。

二是构建“大监督”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关系重大,构建涉及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的合理合法的“大监督”控制制度刻不容缓。

应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新《公司法》等法规为依据,建立包括财务管理、工程合同审批、干部人事、员工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若干制度,涉及到钱财物的要尽量全覆盖。

三是构建“大监督”工作机制。

要探索国有企业领导人出资制度。

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领导人要在公司中出资一定比例,同时承担起受托者、出资者的责任,将他们的责权利有机联系在一起。

要合理配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人员。

要进一步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

要深化企业领导人绩效考核和激励。

根据不同层次领导职能作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考核指标,实施差异化、民主性、公开化考核。

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期、届中、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使用挂钩,实施股权、期权激励。

这样才能使国企改革成为事实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四是严格把握企业内部的监督重点。

作为产权监督的重点,就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

抓好产权监督,要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建立国有出资人利益制度,逐步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产权代表报告制、财务总监委派制,认真落实企业年度审计、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

要加强对决策、经营管理、财务资金和用人的监督。

严格按照中央八条规定,主要监督领导和企业廉洁自律建设。

五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监督作用。

要创新监督手段,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推进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监督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采集数据,实时快速获得信息,使监督方式更好地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统一,实现在线监管、违规警示、超前防范。

六是借力必要的外部综合监督力量。

为保证监督的公证性、合法性,有时还应当考虑借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力量,审查国有企业经营守法性,财务费用真实性等。

依靠投资项目评估机构等组织,为
国有企业重大决策提供决策信息咨询等服务,减少风险、避免重大失误。

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应本着“谁监督、谁出资”的原则,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