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故”“去”“汤”“遗”“若”“趋”等实词的词义及“引刀趋机”“嗟来之食”“盗泉之水”等典故2、理解故事的所包含的思想意义3、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对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知识、历史典故的理解教学设想一课时,在诵读的基础上,点拨关键词语,让学生复述,在此基础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至于表达技巧等相机略提即可。

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强不知为知,不懂装懂。

孔子又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作言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刚好,《列子》中有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

二、学习《两小儿辩日》(一)试读将读不准的字划出来。

(二)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并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三)学生齐读(四)学生复述故事通过学生的复述了解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及时作出校正。

(六)讨论1、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相反的看法呢?2、对两小儿的争论,孔子的态度怎样,可以看也孔子的什么品质?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学习《乐羊子妻》(一)试读(二)教师正音后范读(三)学生朗读(四)点拨重点词语(五)学生复述(六)讨论1、这个故事写了乐羊子的妻子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2、第一件事她用什么办法说服丈夫的?表现了乐羊子妻的什么品格?你同意乐羊子妻的做法吗?有没有“捐金于野”必要?3、第二件事,她又是用什么方法说服丈夫的?表现了她什么品格?4、我们从乐羊子妻的身上学到什么?四、现场表演《两小儿辨日》五、作业见练习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篇二1、过程活动化。

我们可以把学生课堂活动是否充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标尺。

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升华精神的活动,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推荐5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推荐5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推荐5篇]第一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x设计意图: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加强朗读、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三个单元目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紧紧把握、突破单元总目标:①理解作品内容,品味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②美文美读,学习文中的象征手法。

③仿写、积累背诵精美语段结合主题学习丛书中赵丽宏的文章《生命》,继续赏析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有感情的朗读、品析语言、仿写语言,落实能力训练,最后能背诵精彩优美的文段,学为己用,落实积累的目标。

学习目标:①理解作品内容,品味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②美文美读,学习文中的象征手法③仿写、积累背诵精美语段。

指导思想: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日月光华皆是诗,风云雨雪总关情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在“语文主题学习”的海洋中,含英咀华,且歌且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优美的、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全班展示朗读《日》《月》两短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一读一评,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三、汇报交流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肠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生词,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够理解短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信息。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

(3)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生词,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够理解短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信息。

(3)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理解与运用。

(2)短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大意。

2. 学习生词:(1)教师引导学生拼读生词,解释生词的含义。

(2)学生通过语境理解生词的意思,增强记忆。

3. 理解短文:(1)学生独立阅读短文,捕捉关键信息。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4. 拓展训练:(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短文,巩固生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作业:(1)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短文,进行阅读分享。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 作业评价:(1)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2)学生作业的创新性。

(3)学生作业的改正态度。

六、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真实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短文两篇》新课标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短文两篇》新课标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短文两篇》新课标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短文两篇》,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短文两篇》分别选自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袁宏道的《与朱元思书》。

这两篇文章风格各异,但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2.2 教学重点:重点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

2.3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苏轼和袁宏道两位作者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3.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4.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追求美好事物的作文。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5.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之处?5.3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培养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等,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

6.2 互动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理解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并表达短文中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2)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3)通过朗读、复述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短文内容:选取两篇适合学生水平的短文,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介绍、故事情节等。

2. 生词和短语:根据短文内容,挑选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生词和短语,并提供相应的图片或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语法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选取适当的语法点进行讲解和练习,如时态、语态、句型结构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或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短文,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讲解:讲解短文中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5. 语言实践: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2. 辅助材料:如图片、歌曲、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辅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短文两篇》教案(精选8篇)

《短文两篇》教案(精选8篇)

《短文两篇》教案《短文两篇》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短文两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短文两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常识;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学生自读《谈读书》主要内容。

(1)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读书益处:①读书要与经验互补;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③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

(在小组讨论之后,让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陈述讨论结果,老师作点拨补充)(2)自主、合作、探究①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

②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

)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看看马南邨是怎样理解的。

4、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5、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7、拓展训练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②“班门弄斧”辩③“滥竿充数”辩(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第11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准确翻译全文。

(2)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大自然给予了我们许多美好的景色。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了这些美景,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答谢中书书》,一起领略古人笔下的山水之美。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1.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他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后隐居句曲山,时人谓“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

2.文体知识“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 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3.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陶弘景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答谢中书书》一文正是如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

(1)字音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啼(yuán)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lín)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2)节奏山川 / 之美,古来 / 共谈。

高峰 / 入云,清流 / 见底。

两岸 / 石壁,五色 / 交辉。

青林 / 翠竹,四时 / 俱备。

晓雾 / 将歇,猿鸟 / 乱鸣;夕日 / 欲颓,沉鳞 / 竞跃。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陋室铭(刘禹锡)一、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篇短文的基本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短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

学生通过短文的学习,提高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短文主题与内容简介简要介绍两篇短文的主题和内容,引发学生对短文的兴趣。

2.2 短文词汇与句型学生学习和掌握短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并进行实际运用。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对短文主题产生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短文的理解和观点,并进行互动交流。

3.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展示,展示短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包括对短文的理解和词汇句型的掌握。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对彼此学习成果的看法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短文材料提供两篇短文的文本材料,包括文字和图片,以增加学生对短文的理解。

5.2 词汇卡片制作词汇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短文中的关键词汇。

5.3 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或视频,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短文中的情景,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6.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锻炼写作能力,深化对短文的理解。

6.3 文化探究学生调查与短文相关的文化背景,通过展示或报告,增加对文本的理解。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学生反馈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篇二一、在学习《夸父追日》的基础上,拓展训练激活思维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仅仅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仅仅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

这就是逆向思维。

)3、拓展思维训练。

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 “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 ;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创设情景:(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能够这样思考……(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

我们还能够这样思考……二、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三、进入第二篇《共工怒触不周山》1、作品简介《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导语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

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极大的威信。

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教案一:短文阅读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短文,学会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文意,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

教学步骤:1. 准备材料:准备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确保文中有一些相关问题,以便进行后续活动。

2. 导入:通过一些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本篇短文话题的兴趣。

例如:“你知道太阳是如何产生光和热的吗?”或者“你喜欢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吗?”等等。

3. 阅读理解活动:让学生默读短文一遍,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可以是一些基础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可以将问题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4. 提取关键信息: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引导他们提取关键信息。

强调关键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文中获取这些信息。

5. 解释生词:如果短文中有一些生词学生不熟悉,可以对这些生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他们从这篇短文中学到的内容,包括关键信息和相关知识点。

7. 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与短文话题相关的题材,并进行写作练习,或者组织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短文中的某个观点展开讨论。

教案二:短文写作技巧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短文写作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段简短的短文,引导学生对短文结构和写作技巧产生兴趣。

2. 解读样例短文:给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短文,并解读其中的写作技巧。

可以从段落结构、过渡词语、逻辑展开等方面进行解读。

3. 创造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可以是某个人物的经历、某个事件的描述等等。

要求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相关情境,然后进行写作。

4. 指导写作: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逐步指导学生完成短文的写作。

可以先从构思开始,让学生列出相关要点;然后引导学生组织好段落结构;再注重过渡词语和逻辑展开等方面的训练。

5. 练习和修改:让学生将自己的短文写出来,然后进行修改和润色。

可以通过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6. 反馈和总结:给学生提供反馈,包括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篇短文的基本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短文的理解和分析。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对短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对短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短文,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短文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短文一:《xxx》学生能够理解短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短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背景。

2.2 短文二:《xxx》学生能够理解短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短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背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类似短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篇短文,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注释等资料,解决生词和难点问题。

3.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分享对短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4 分析与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对短文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短文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短文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短文的理解、分析和解读等。

4.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的教材,包括短文文本和相关知识点。

5.2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023最新-《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6篇】

2023最新-《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6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教学本文要先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请老师帮助解决。

疏通文意,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

在疏通文言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

)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解释词语。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明确:(我认为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英语短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

1.2 教学内容选取两篇主题相关、难度适中的英语短文。

分析短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特点等。

对短文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解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使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短文来提高理解能力。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短文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分发短文,让学生自主阅读。

第三步:讨论短文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四步:分析短文结构,讲解语言特点。

第五步:学生进行短文写作练习。

第三章:短文分析与解读3.1 短文分析分析短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解析短文中的关键信息和隐含意义。

分析短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如句子结构、词汇运用等。

3.2 短文解读对短文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短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与学生一起探讨短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第四章:短文讨论与交流4.1 短文讨论引导学生对短文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入理解和思考短文。

4.2 短文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五章:短文写作练习5.1 写作练习给出一个与短文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有深度的写作。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2 写作指导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等方面。

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写作。

第六章:教学评估与反思6.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估。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蝉》一、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蝉在每年7、8月份产卵,产下的卵在泥土里孵化3-5年,在土中完成幼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的幼虫在5-8月从土中钻出来,爬到灌木、杂草等地方,蜕皮、羽化为成虫,也就是成年的蝉。

实质上,蝉真正的寿命只有2-3个月,也就是一个夏天。

如此煎熬的成长过程,如此短暂的生命,它的生命又怎样体现出意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美文。

品味生命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请同学们将第11页注释1和第12页注释4,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

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者,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等。

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诗人。

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里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课时】2课时。

【课型】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一课时学习《行道树》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三、朗读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方法:《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

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⑴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⑴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⑴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⑴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⑴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⑴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⑴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精选6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精选6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精选6篇)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

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二、介绍课题、作者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

注意断句。

明确两个“书”的含义。

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

多记事陈情。

三、整体感知,欣赏美点1、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视频,帮助学生规范字音和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通用12篇)《短文两篇》篇1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③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1、图画展示,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的画画展示出来呢?并说说这样画的理由。

教师投影搜索到的行道树图画。

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呢?2、诵读感知①教师范读课文②学生自读发现,初步感知。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③ 你能说说朗读后的感受吗?二、合作探究,品味赏析1、合作感悟,品读明理:学习了课文,文中哪些语段让你感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2、自问自答,互动释疑:学生质疑交流,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

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②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

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③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⑤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3、品味语言: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优秀9篇】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优秀9篇】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优秀9篇】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9篇《短文两篇》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教学重点篇一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短文两篇(初中)教学目的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初中)教学目的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初中)教学目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短文;(2)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3)能够通过短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两篇初中水平的短文,内容可以涉及不同主题,如环境保护、友谊、学习方法等。

2.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两篇短文,学生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观点和态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相关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阅读第一篇短文: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释。

阅读结束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阅读第二篇短文:学生自主阅读第二篇短文,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释。

阅读结束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综合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篇短文进行综合讨论,比较和分析两篇短文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生表达和讨论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综合讨论,评估学生的表达和讨论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短文文本:选择适合初中水平的短文,可以是教材中的课文或者教师自编的短文。

2. 教学多媒体: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如PPT或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3.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问题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表达。

六、教学策略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意义的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短文两篇
主备人:白勇李敏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

抓住事物描写的语句,深入细致探究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事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