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作揖礼36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介绍示范课件
以上三种礼节均属“吉事之拜”。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抱拳不是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的见面时招呼方式。抱拳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上下移动。
抱拳揖礼:(1) 抱拳合臂向前上下移动三次,表示求见抱拳不是
2.揖礼分类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礼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土揖(下揖)拱手前伸而稍向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体跪立,双手抱拳,左手在外,右拳在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
(4)特揖、旅揖、旁三揖(5)长揖
3.叉手礼叉手礼是古代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叉手示敬,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代《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四指,左手姆指在右手腕内,左手四指皆直,以右手大指向上。方为叉手法也。叉 手礼也演变成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置于左手拇指与其他四只之间的简单手法。一般用于年纪较大,手脚不便的人。
(5)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虽然恭敬,但有时表示倨傲。《史记》记载“郦生不拜,长揖”的故事。《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抱拳不是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的见面时招呼方式。抱拳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上下移动。
抱拳揖礼:(1) 抱拳合臂向前上下移动三次,表示求见抱拳不是
2.揖礼分类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礼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土揖(下揖)拱手前伸而稍向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体跪立,双手抱拳,左手在外,右拳在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
(4)特揖、旅揖、旁三揖(5)长揖
3.叉手礼叉手礼是古代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叉手示敬,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代《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四指,左手姆指在右手腕内,左手四指皆直,以右手大指向上。方为叉手法也。叉 手礼也演变成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置于左手拇指与其他四只之间的简单手法。一般用于年纪较大,手脚不便的人。
(5)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虽然恭敬,但有时表示倨傲。《史记》记载“郦生不拜,长揖”的故事。《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
文化常识礼仪之揖礼55页PPT
文化常识礼仪之揖礼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谢谢!
55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谢谢!
55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中国传统文化之作揖礼PPT课件
1
2
3
4
拱手礼
拱手礼又称作揖,是从中国3000年 前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 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 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 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 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 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 示真诚与尊敬。
5
6
7
中国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 ,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 为阴,尚右;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 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时, 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
8
9
10
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
11
12
13
时揖是拱手向前平神
14
15
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16
17
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 人行礼。此外,特揖是一个一个 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 旁三揖是对众人一 次作揖三下。
18
19
20
当代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 行礼时 ,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 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 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 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21
22
当对方拱手时,受礼者也应以同样 拱手表示友好。
23
24
25
万福:一种古代妇女相见行礼的方 式。此种行礼方式多口称“万福”, 故又称万福礼。姿势是双手交叠放 在小腹,目视下微屈膝。
26
27
28
武揖 左手掌,右手拳,左手抱住 右手,平身行礼,武揖为周朝军礼 ,后为武者专用。
29
30
31
当代,忌讳在正式场合或隆重场 合使用拱手礼。
32
33
珠海春节晚会·汉服汉礼展示电视台正式版 标清.flv
2
3
4
拱手礼
拱手礼又称作揖,是从中国3000年 前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 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 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 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 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 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 示真诚与尊敬。
5
6
7
中国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 ,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 为阴,尚右;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 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时, 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
8
9
10
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
11
12
13
时揖是拱手向前平神
14
15
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16
17
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 人行礼。此外,特揖是一个一个 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 旁三揖是对众人一 次作揖三下。
18
19
20
当代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 行礼时 ,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 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 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 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21
22
当对方拱手时,受礼者也应以同样 拱手表示友好。
23
24
25
万福:一种古代妇女相见行礼的方 式。此种行礼方式多口称“万福”, 故又称万福礼。姿势是双手交叠放 在小腹,目视下微屈膝。
26
27
28
武揖 左手掌,右手拳,左手抱住 右手,平身行礼,武揖为周朝军礼 ,后为武者专用。
29
30
31
当代,忌讳在正式场合或隆重场 合使用拱手礼。
32
33
珠海春节晚会·汉服汉礼展示电视台正式版 标清.flv
中国传统礼仪PPT课件
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事行拱动作适用范围礼义拱手礼胸前拱手后收前推日常礼仪恭敬接受礼曲臂抱手躬身常规礼仪一拜礼展臂拢手躬身30度初相见敬长两拜礼展臂拢手躬身45度两次常规大礼三拜礼高揖至额躬身90度三敬天地祖师国恭敬接受报行于长幼之间父慈子孝师道交手礼双手交叉胸前推出平代孔夫子还礼推让给予示鞠躬礼垂手躬身可深可浅通行礼仪谦恭接受礼行大礼前站姿诚意正心向后收呈拱手形
恭敬,接受,礼 让
恭敬,接受,报 答
父慈子孝,师道 生尊 推让,给予,示 之 谦恭,接受,礼 让 诚意正心
• 在胸前拢手,由前 向后收,呈拱手形。 向前推,不躬身。
• 视距离远近,可高, 不能低于胸。
• 日常相见礼,送别 礼。
• 在胸前抱手, 轻于抱拳。略 躬身或不躬身。
• 用于日常行礼, 敬长上,同学 朋友互敬。
• 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 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长辈可以 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 结婚时夫妻礼 仪。
• 最大的礼即“再拜叩首礼”。先踞坐 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 先行拜礼,行两个。拜礼的动作是, 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 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行第三个礼 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躬 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 至地面。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 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这三个礼仪 动作表示越来越敬。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 美称,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 的灿烂历史,“礼”是中国 文化的根本特征和标志,是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中国 传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 曾说过:“不学礼,无以 立”,可见礼在我国古代社 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人 民普遍遵从的道德准则。
古代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
THANK YOU
恭敬,接受,礼 让
恭敬,接受,报 答
父慈子孝,师道 生尊 推让,给予,示 之 谦恭,接受,礼 让 诚意正心
• 在胸前拢手,由前 向后收,呈拱手形。 向前推,不躬身。
• 视距离远近,可高, 不能低于胸。
• 日常相见礼,送别 礼。
• 在胸前抱手, 轻于抱拳。略 躬身或不躬身。
• 用于日常行礼, 敬长上,同学 朋友互敬。
• 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 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长辈可以 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 结婚时夫妻礼 仪。
• 最大的礼即“再拜叩首礼”。先踞坐 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 先行拜礼,行两个。拜礼的动作是, 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 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行第三个礼 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躬 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 至地面。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 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这三个礼仪 动作表示越来越敬。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 美称,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 的灿烂历史,“礼”是中国 文化的根本特征和标志,是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中国 传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 曾说过:“不学礼,无以 立”,可见礼在我国古代社 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人 民普遍遵从的道德准则。
古代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
THANK YOU
仪态礼仪手势鞠躬微笑PPT学习教案
之寒。因此,我建议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在起床
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来一个动人的微笑,念一声
“一”,这不仅可以练好微笑,也可以言,是通向
世界的护照,它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对自身价
值的肯定。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微笑服务,就能
与客户之间的建立友好感情,从而使竞争实力更
第21页/共54页
30度: 迎宾礼、问候礼 45度:告别礼、致谢礼 90度:深度致歉、答谢大礼
如果是深度敬礼,从角度上讲,是将上半身向前 倾斜90度,在鞠躬的同时,女士的双手保持基本重叠姿 态随身体前倾下滑至膝盖处(双手可随身体的前倾下滑 至膝盖的两侧),起身后仍保持基本站姿。
第22页/共54页
鞠躬礼
第10页/共54页
曲臂式-(里边 请进门时)
体侧向体前摆 动手臂高度在 胸以下
第11页/共54页
双臂横摆
-(大家请)
第12页/共54页
高位手势
直臂式 (请往前走)
手臂向外侧横向摆动,抬至 肩高。(指示物品所在)
第13页/共54页
低位手势
斜臂式(斜摆式)
手臂由上向下斜 伸摆动(适用请
坐)
尖、刀刃内向 正面朝上(正面面对对方)
展示物品时举至上不过眼部, 下不过胸部的区域
第16页/共54页
接取物品
目视对方 双手或右手 起身站立 主动走近对方 不抢取物品
第17页/共54页
第18页/共54页
四、感知练习
请座位相临的同学组成小组,自己设计场景或 对白,根据不同需要运用恰当的手势。
第9页/共54页
2、常用的引导手势 (“请”的手势)
中位手势
横摆式-(请)
手臂向外侧横向摆动,指尖指向指示的方 向。
中国古代礼仪 见面礼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
见 面 礼 历史1101
孙毅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1.揖 • 2.拜 • 3.拜手、再拜 • 4.顿首、稽首 • 5.世界各地的一些见面礼
2
揖
• 作揖,即中国人见面时的行礼形式,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 手有更卫生、优美、自主的优点。
•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 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举。到了姜太公 辅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12
• 双手合十礼: “双手合十”即“合十 礼”,又称“合掌礼”,属佛教礼节。在 世界范围如泰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信 奉佛教的国家与地区。我国的傣族聚居区 也通用合十礼。行礼的时候,两掌合拢于 胸前,十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齐 平,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神: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一 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 。
•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 羽本纪》
•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7
拜手
返回8
顿首、稽首
• 顿首: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 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 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拜望、拜别等。
•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 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 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 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 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 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 虽然恭敬,但有时则 又能表示倨傲,
见 面 礼 历史1101
孙毅
1
古人的见面礼仪
• 1.揖 • 2.拜 • 3.拜手、再拜 • 4.顿首、稽首 • 5.世界各地的一些见面礼
2
揖
• 作揖,即中国人见面时的行礼形式,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 手有更卫生、优美、自主的优点。
•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 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举。到了姜太公 辅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12
• 双手合十礼: “双手合十”即“合十 礼”,又称“合掌礼”,属佛教礼节。在 世界范围如泰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信 奉佛教的国家与地区。我国的傣族聚居区 也通用合十礼。行礼的时候,两掌合拢于 胸前,十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齐 平,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神: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一 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 。
•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 羽本纪》
•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7
拜手
返回8
顿首、稽首
• 顿首: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 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 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 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 拜望、拜别等。
•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 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 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 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 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 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 虽然恭敬,但有时则 又能表示倨傲,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2024/1/29
避免用筷子指着他人或在空中挥舞。
26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将骨头或鱼刺吐在地上或桌上。
用餐时不要过度劝酒或劝菜。
西餐注意事项
2024/1/29
27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餐具的摆放顺序和使用方 法。
不要将肘部放在桌子上或用手 直接接触食物。
用餐时不要大声说话或咀嚼时 发出声响。
敬语
谦辞
表示谦虚和自谦的词语,如鄙人、拙 见、寒舍等。
表达尊敬和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 、对不起、打扰了等。
2024/1/29
17
拜访与接待礼仪
01
预约与准时
提前预约拜访时间,并按时到达。
热情接待
主人应热情接待来客,主动问候并 让座倒茶。
03
2024/1/29
02
敲门与通报
到达拜访地点后,先敲门或按门铃 通报身份和来意。
12
家庭待客之道
热情周到
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提 前准备好茶点、饮料等招 待用品。
2024/1/29
礼貌待客
与客人交流时,注意使用 礼貌用语,尊重客人的习 俗和信仰。
尊重隐私
不随意进入客人房间或翻 看客人私人物品,保护客 人隐私。
13
家庭宴请礼仪
安排座位
根据客人的身份和年龄安排座位,遵 循以右为尊、以长为尊的原则。
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 手互握合于胸前。
见面或告辞时的礼节,双手叠放胸前,举 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
万福礼
告别礼
女性见面礼节,双手放右腰侧,左腿前置 ,右腿后屈,微蹲身。
国学礼仪之抱拳拱手作揖ppt课件
27
叩拜
28
跪拜
29
见面礼四则
❖ 第一,握手礼。伸出右手,与对方的手相 握,轻轻晃动,并且保持微笑,以示友好。 第二,名片礼。初次相识,要互呈名片, 双手递上,名片正面朝对方。
❖ 第三,拥抱礼。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 左臂偏下,互相拥抱。
❖ 第四,亲吻礼。遇到尊贵的女宾,男子可 以吻她的手指或手背.
30
握手的姿势: 1、 标准的握手姿势:(适用于正式社交 场合) 距离、体态:一步左右,站姿规范,上身微前倾。 伸手:伸出右臂,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相握:稍用力 握对方手掌,力度适中。 表情:面带微笑,注视对方。 时间:持续1—3秒。
2、 轻握(男女之间的握手姿势) 男女之间握手,为体 现对女士的尊重,握手时应注意:
a、 由女士先伸手,男士可以先致意,待女士伸出手后, 自己再伸手;
b、 男士应握女士的手指部位(或手掌三分之一处);
c、 握手时间要短,力度要轻 。
31
生活中握手常见的错误
❖ a、 主动与女士握手; ❖ b、 紧紧握住女士的手掌,力度过大,且边
说边摇; ❖ c、 久握不放,时间过长,令对方尴尬。 ❖ 强调:握手时一定要注意注视对方,这样才
24
25
万福
揖礼
26
叩拜
叩拜,亦名跪拜。《荀子》:“平衡曰拜。”杨倞注:“ 谓馨折(即磬折,弯曲如磬,磬是呈直角形的玉石佩具)头 与腰,如衡(秤)之平。”拜就是:下跪时,低下头,与腰 平;同时,双手着地。这本来是以前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 可以施之于父母、长者、贵人等等。 区别: 叩拜属于宾客礼节,儒家中庸,谦和;一般平辈间的深厚情 谊;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 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 跪拜在以前就是对长辈,对位高权重者的最高礼节;下辈/ 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礼仪。现在 一般都在逢年过节,晚辈对长辈的最高礼拜。
叩拜
28
跪拜
29
见面礼四则
❖ 第一,握手礼。伸出右手,与对方的手相 握,轻轻晃动,并且保持微笑,以示友好。 第二,名片礼。初次相识,要互呈名片, 双手递上,名片正面朝对方。
❖ 第三,拥抱礼。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偏上, 左臂偏下,互相拥抱。
❖ 第四,亲吻礼。遇到尊贵的女宾,男子可 以吻她的手指或手背.
30
握手的姿势: 1、 标准的握手姿势:(适用于正式社交 场合) 距离、体态:一步左右,站姿规范,上身微前倾。 伸手:伸出右臂,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相握:稍用力 握对方手掌,力度适中。 表情:面带微笑,注视对方。 时间:持续1—3秒。
2、 轻握(男女之间的握手姿势) 男女之间握手,为体 现对女士的尊重,握手时应注意:
a、 由女士先伸手,男士可以先致意,待女士伸出手后, 自己再伸手;
b、 男士应握女士的手指部位(或手掌三分之一处);
c、 握手时间要短,力度要轻 。
31
生活中握手常见的错误
❖ a、 主动与女士握手; ❖ b、 紧紧握住女士的手掌,力度过大,且边
说边摇; ❖ c、 久握不放,时间过长,令对方尴尬。 ❖ 强调:握手时一定要注意注视对方,这样才
24
25
万福
揖礼
26
叩拜
叩拜,亦名跪拜。《荀子》:“平衡曰拜。”杨倞注:“ 谓馨折(即磬折,弯曲如磬,磬是呈直角形的玉石佩具)头 与腰,如衡(秤)之平。”拜就是:下跪时,低下头,与腰 平;同时,双手着地。这本来是以前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 可以施之于父母、长者、贵人等等。 区别: 叩拜属于宾客礼节,儒家中庸,谦和;一般平辈间的深厚情 谊;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 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 跪拜在以前就是对长辈,对位高权重者的最高礼节;下辈/ 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礼仪。现在 一般都在逢年过节,晚辈对长辈的最高礼拜。
鞠躬手势礼仪 ppt课件
2021/3/30
22
目光礼仪
2021/3/30
23
运用目光的原则:
1、时间原则 2、角度原则 3、位置原则 4、方式原则
2021/3/30
24
1、时间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往往十分重要。在交 谈中,听的一方通常应多注视说的一方。
(1)表示友好。若对对方表示友好,则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占 全部相处时间的约1/3左右。
12
塔尖式手势
自信的表现
身体后仰, 则显得高傲
2021/3/30
13
“V”字型手势
伸出食指和中指,掌心向外,其 语义主要表示胜利(英文 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掌心 向内,在西欧表示侮辱、下贱之 意。这种手势还时常表示“二” 这个数字。
一般是指胜利,如果掌心向内, 则是贬低人,侮辱人。
在希腊,即使掌心向外,如手臂 伸直,也是对人不恭。
(2)表示重视。若对对方表示关注,比如听报告、请教问题 时,则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占全部相处时间的约2/3左右。
(3)表示轻视。若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相处全部时间的1/3, 往往意味着对其瞧不起,或没有兴趣。
(4)表示敌意。若注视对方的时间超过了全部相处时间的2/3 以上,往往表示可能对对方抱有敌意,或是为了寻衅滋事。
2021/3/30
27
注视双眼
注视眼至胸的部分
亲密凝视
眼神运用范围
2021/3/30
பைடு நூலகம்
注视额头
公务凝视
注视眼至唇的部分
社交凝视
28
2021/3/30
6
手势礼仪
2021/3/30
7
鼓掌
有赞许,鼓励,祝贺,欢迎之意。
文化常识礼仪之揖礼ppt课件
9
1、天揖
• 1、天揖(上揖:揖礼 手位于高者,标准揖 礼):正式礼仪场合, 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 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 礼。
• 身体肃立,双手抱圆,
左手在上,手心向内,
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
10
2、 时揖
• 2、 时揖(中揖:揖礼手 位于平者,又叫:拱手, 推手,抱拳):同辈日 常见面,辞别礼,汉服 或便装均可。
5
6
7
周揖礼
• 盛行于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 • 周揖礼行礼手态: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
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背交叉或平 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 拱手为礼。此礼节文官武将或君臣均可使 用,多用于文官。女子揖礼有所不同,双 手叠抱于左腰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 欠身约20度。
•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 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 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有 “九拜”。
13
• 一、稽首(qǐ
shǒu),是指行礼
时,施礼者屈膝跪地,
左手按右手,拱手、于稽首(qǐ shǒu) 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
间,手在膝前,头在
手后。这是九拜中最
手四指并拢自然覆裹右拳上,左
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此礼左掌
12
“九拜”
•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 敬意的跪拜礼。《周礼·春官·太祝》:“辨九 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 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 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这是不 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 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2
• 三是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 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 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 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 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 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 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 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 睛一亮--壮士也。
1、天揖
• 1、天揖(上揖:揖礼 手位于高者,标准揖 礼):正式礼仪场合, 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 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 礼。
• 身体肃立,双手抱圆,
左手在上,手心向内,
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
10
2、 时揖
• 2、 时揖(中揖:揖礼手 位于平者,又叫:拱手, 推手,抱拳):同辈日 常见面,辞别礼,汉服 或便装均可。
5
6
7
周揖礼
• 盛行于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 • 周揖礼行礼手态: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
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背交叉或平 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 拱手为礼。此礼节文官武将或君臣均可使 用,多用于文官。女子揖礼有所不同,双 手叠抱于左腰前,右手在上,手心向内, 欠身约20度。
•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 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 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有 “九拜”。
13
• 一、稽首(qǐ
shǒu),是指行礼
时,施礼者屈膝跪地,
左手按右手,拱手、于稽首(qǐ shǒu) 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
间,手在膝前,头在
手后。这是九拜中最
手四指并拢自然覆裹右拳上,左
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此礼左掌
12
“九拜”
•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 敬意的跪拜礼。《周礼·春官·太祝》:“辨九 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 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 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这是不 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 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2
• 三是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 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 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 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 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 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 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 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 睛一亮--壮士也。
仪态礼仪-手势、鞠躬、微笑PPT文档56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仪态礼仪-手势、鞠躬、微笑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仪态礼仪-手势、鞠躬、微笑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当代礼仪: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礼仪在中国成为一种 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 礼、智、信为中心的机制观念,也包 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叁 礼仪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周人认为国祚绵长,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 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神鬼的祭祀。《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 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郑玄 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 ,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明 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礼为五类。
出花园
(1)“出花园”时间 “出花园”在哪一天“出”,这是有讲究的。在潮州这边,一般会在前一
年年底先去“问老爷”,然后根据时辰八字制定一个日期来“出花园”,还会 写明一些祭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揭阳地区一般是七月初七。当然,也 要提前求神问卜,适宜者才能出花园。 (2)沐浴
这一天,最重要的是使用花草沐浴。这点在潮汕各地是一样的。至 于花草的种类,具体各地有所不同。饶平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 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种;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红花 (石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03 宾礼
一、诸侯定期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四方诸侯在规定朝觐之年分别于春、 夏、秋、冬亲来朝觐,《周礼·大宗伯》贾公彦疏:
二、诸侯不定期朝觐周天子的礼仪。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 诸侯不服从天子之命,天子须要讨伐,所在方向的诸侯临时会合朝觐天子, 协同征伐。这种礼叫作“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十二年中天子不巡守, 则六服之内诸侯都来朝觐,天子筑坛发表训话。这种礼叫作“同”。
人生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之作揖礼共36页
中国传统文化之作揖礼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