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望海潮-(1)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1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1](https://img.taocdn.com/s3/m/adee22d2bb68a98271fefaee.png)
背景介绍
据说,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 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途经钱 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 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诵读节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 /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 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 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 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 去/凤池/夸。
在《望海潮》一词中,柳永将精彩的笔墨放在了 对哪些景致的描绘上呢?这些景致有什么样的特 点?
景致:钱塘江潮,都市盛状,西湖美景。 特点:宏伟壮观,富庶繁荣,美丽祥和。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孙何 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 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 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 江之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片也运用了点染手法,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是染。其中的染,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 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也是运用了点染的手法呢?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 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背景资料
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 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 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 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 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 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 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 《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 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 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 宴。
柳永词二首——精选推荐
![柳永词二首——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79a0c51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1.png)
柳永词⼆⾸柳永词两⾸望海潮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万⼈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乘醉听箫⿎,吟赏烟霞。
异⽇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教学⽬标:⼀、知识与能⼒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了解作者。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法⼆、过程与⽅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律美;运⽤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感受词的魅⼒,感受宋初杭州物⾩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的。
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种,所以⼜称“长短句”、“诗余”、“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阕或⽚)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
官屯⽥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
为⼈放荡不羁,终⾝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通俗,⾳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凡有井⽔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柳永⼤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以⾃⼰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榜题名,⽽且幻想着有⼀番⼤作为。
谁知第⼀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笑,填词道:“富贵岂由⼈,时会⾼志须酬。
”等了5?年,第⼆次开科⼜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柳永这⾸牢骚歌不胫⽽⾛,传到了宫⾥,宋仁宗⼀听⼤为恼⽕,并记在⼼⾥。
望海潮 柳永注音
![望海潮 柳永注音](https://img.taocdn.com/s3/m/be7d29e0bceb19e8b9f6ba14.png)
望海潮柳永注音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柳永望海潮的注音!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拼音解读:【wàng hǎi cháo 】dōng nán xíng shèng ,sān wú dōu huì ,qián táng zì gǔ fán huá 。
yān liǔ huà qiáo ,fēng lián cuì mù ,cān chà shí wàn rén jiā。
yún shù rào dī shā 。
nù tāo juàn shuāng xuě ,tiān qiàn wú yá 。
shì liè zhū jī ,hù yíng luó qǐ ,jìng háo shē 。
zhòng hú dié yǎn qīng jiā 。
yǒu sān qiū guì zǐ ,shí lǐ hé huā 。
qiāng guǎn nòng qíng ,líng gē fàn yè ,xī xī diào sǒu lián wá 。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注释及点评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注释及点评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baffd71804d2b160b4ec0b3.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及点评望海潮[1]东南形胜,江吴都会[2],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3]。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4]。
天堑无涯[5]。
市列殊玑,户盈罗绮[6],竟豪奢。
重湖迭清嘉,有三秋桂子[7],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约叟莲娃[8]。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9]。
异日较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0]。
[ 注释 ][1]此词描写杭州的繁盛和西湖的佳丽。
《望海潮》:词调名,首见于柳永《乐章集》。
词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调名当是以钱塘作为观潮胜地取意。
[2]形胜:形势优越、交通便利、湖山优美的地方。
江吴:钱塘位置在钱墉江北岸,旧属吴国,隋、唐时为杭州治所,五代吴越建都于此,故云江吴都会。
一作“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3]参差:大约、将近。
一说形容楼房殿阁高下不齐。
[4]云树:高耸入云的大树。
堤:指钱塘江防潮汛的大堤。
霜雪:比喻浪花。
[5]天堑:天然的壕沟、险阻。
旧称长江为天堑,此处指钱塘江。
[6]珠玑:此处泛指珠宝等珍贵商品。
罗绮:泛指丝织品。
[7]重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故云“重湖”。
迭:重迭的山峰。
清嘉:秀丽。
三次:阴历九月。
桂子:荷花。
[8]羌管弄晴:晴日吹奏羌笛。
菱歌泛夜:采菱船上传出的歌声。
泛,浮起、飘荡。
莲娃:采莲的姑娘。
[9]高牙:高高的牙旗。
此处指州郡长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
吟赏烟霞:吟诗作词,赞赏水色山光。
[10]图将好景:把这美好的景色描绘出来。
风池:即凤凰池。
本是皇帝禁苑中池沼,后用作中书省代称。
此处泛指朝廷。
[ 古今点评 ]1.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
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
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
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
”中秋府会,楚楚婉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杨湜《古今词话》)2.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胜”云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柳永词两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fa5f9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c.png)
齐读课文
诵读提示: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阕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 “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 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 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 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富庶、美丽 安定、祥和
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上阕: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阕: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本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 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讨论: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
概》:“词有点,有染”,说 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 染”,本词就运用了“点染” 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问题思考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1、陈振孙在《直斋录解题》中评这首词“承平
气象,形容曲尽”。词人是采用了怎么样的手法, 使这首词达到了这种效果的?
词人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 浓墨重彩的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 景象,作品选取典型、最具有表现力的景 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 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 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 性,又非常具体形象。
第九页,共三十六页。
钱塘“好景”: 地理形势优越
东南形胜
历史悠久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居民区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 钱塘潮雄伟壮丽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下片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 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和十里荷花香。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 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
课件6:第4课 柳永词两首
![课件6:第4课 柳永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523888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2.png)
“都门帐饮”写情事,“无绪”直写离别的苦涩; 乘船的“留恋”,驾船的“催发”,从矛盾中窥见 情深。“执手相看”写情态,纯用白描手法写眷恋 之情,无奈之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渺烟 波、迷蒙暮霭映衬离人黯淡的离愁,是哀景写哀— —漂流无依的一叶行舟,行舟里的孤孑行人,行人 无比寂寥的内心。此情此景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 体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离 别的节令、时间、地点、天气:以寒秋、昏暮、急 雨烘托悲苦凄凉气氛,哀景写哀,这是一般理解, 联系下面的情节,景物描写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对长亭晚——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 骤雨初歇——必得离别,逼出“兰舟催发”; 寒蝉凄切——无语凝噎,反衬悲痛; 骤雨初歇——相看泪眼,反衬凄苦。
感受画面色调。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古人有 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 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寄托眷眷之情。另外, “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 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 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 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 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3.走近作者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 炙人口”。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余曲。 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 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 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 清小说有重大影响。
设疑激智
(1)词的上片是如何赞美杭州的?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 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 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 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 三吴地区的重要城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 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7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95b908eefdc8d376ee32eb.png)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 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 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 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 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
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 ,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 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 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 “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 ,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自称 :“奉旨填词。”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 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 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 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 、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 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译文
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 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 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 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 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 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 卿将相。
各
《望海潮》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
写
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当时 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
作
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
背
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 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先在
景
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
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
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Fra bibliotek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优秀课件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7d82d52b160b4e767fcfbf.png)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词
4、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 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婉约派
基本情况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 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重要的 代表人物。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 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又因他曾做过屯田员外郎(相当于现在 的国家粮食局里的工作),又称柳屯田。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 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 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如此胜地, 不去枉为人间 一遭也。”
谁把杭州曲子讴? 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草木无情物, 牵动长江万里愁!
词中清明上 河图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望海潮 》柳永 词两首P PT
5、风格比较 ➢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
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 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 恋情。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获奖课件
![《望海潮》柳永词两首ppt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f400cf4431b90d6d85c7c8.png)
问题思考
1、陈振孙在《直斋录解题》中评这首词“承 平气象,形容曲尽”。词人是采用了怎么样的 手法,使这首词达到了这种效果的?
词人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 重彩的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作 品选取典型、最具有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 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 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湖的描写,非常充分, 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
地理形势优越 东南形胜
历史悠久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居民区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潮雄伟壮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人民富有,社会财富丰盛,民众生活豪奢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下片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 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和十里 荷花香。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 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 开。
上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 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 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 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 卷起雪霜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边广 阔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 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豪华。
钱塘“好景”: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 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陈,一句一景,写景富 有层次感。
铺陈:
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 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 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
柳永《望海潮》赏析
![柳永《望海潮》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76382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7.png)
柳永《望海潮》赏析柳永《望海潮》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望海潮》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词作鉴赏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c2f2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0.png)
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高中高二下册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新《柳永词二首 望海潮》课件ppt1
![新《柳永词二首 望海潮》课件ppt1](https://img.taocdn.com/s3/m/494ab33deefdc8d376ee327d.png)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整体感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西湖的自然景观之美
•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 是清丽可嘉; • 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 古丽句。 • “三秋” 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 不散; • “十里” 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 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湖里湖边民众悠闲自在的生活风貌。
• “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动听 的采菱曲在夜间唱起, • 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 的孩童喧闹嬉戏。” • 安居乐业 (桃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湖里湖边民众悠闲自在的生活风貌。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 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 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 扬,在月夜下荡漾。 • “弄” 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 快之情陡增;“泛” 说明人们是在湖 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 荡漾开来,轻松愉悦之貌全出。
• 形胜
都会
繁华
•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 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 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 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主旨)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钱塘(杭州)地处东南一带,地理形势优 越,景色优美,又是三吴都会,自古以来 就十分繁华。 形胜,都会,繁华。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a269289b227916888586d736.png)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1)宋·柳永东南形胜⑵,三吴都会⑶,钱塘自古繁华⑷。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⑸。
云树绕堤沙⑹,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⑺。
市列珠玑⑻,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⑼。
有三秋桂子⑽,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⑾,菱歌泛夜⑿,嬉嬉钓叟莲娃⒀。
千骑拥高牙⒁。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⒂,归去凤池夸⒃。
注释:⑴望海潮:词牌名。
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⑵东南形胜:杭州在北宋为两浙路治所,当东南要冲。
⑶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⑷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⑸参差(cēn cī):高下不齐貌。
⑹云树:形容树木茂密如云。
⑺天堑(qiàn):天然壕沟,多指长江。
此处指钱塘江。
⑻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⑼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意为大山上之小山。
⑽三秋: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⑾羌(qiāng)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⑿泛夜:“夜泛”的倒文。
泛,漂游。
⒀嬉嬉:和乐貌。
莲娃:采莲女。
⒁高牙:高矗之军旗,高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
牙:军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⒂异日:改日。
图将:画出。
⒃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此处指朝廷。
赏析: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雨霖铃①宋·柳永寒蝉凄切②,对长亭晚③,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兰舟催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⑦,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e48bae63d4d8d15abf234e69.png)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了解作者。
3.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2。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道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的常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
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二、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
解说: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柳永词两首》之《望海潮》
![《柳永词两首》之《望海潮》](https://img.taocdn.com/s3/m/8a7db08c8bd63186bdebbc07.png)
龙源期刊网
《柳永词两首》之《望海潮》
作者:许辉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7年第12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5-0057-03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音律美、情趣美、意境美。
2.反复吟咏,让学生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情导读、以诵读贯穿。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温婉秀丽的西湖胜景、晴空排浪的钱塘大潮、馥郁芬芳的三秋桂子、摇曳多姿的十里荷花,美丽的景致、迷人的画面、繁华的都市、祥和的生活,在柳永的《望海潮》中一一展现。
江南自古令人魂牵梦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望海潮》,一起领略情歌王子柳永别样的才华,欣赏人间天堂杭州迷人的美景。
二、感知
先找一位同学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字音与节奏。
(教师点拨)
学生齐读课文。
三、导读
请同学们盘点自己的知识库存,回想自己学过的关于杭州西湖的古典诗歌。
【明确】。
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
![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69e1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6e.png)
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望海潮》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望海潮》北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⑴行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⑵三吴—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东部一带。
这里古代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都曾经属于吴国。
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
⑷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⑸风帘—挡风的帘子。
幕—帐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的陈设。
⑹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形容房屋的外形)。
⑺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⑻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这句说;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⑼天堑(欠qiàn)—险要的江河。
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涯(牙yá)—边际。
⑽玑(机jī)—珠子。
这句说: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⑾绮(起qǐ)—彩色的丝绸。
这句说—大户人家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⑿竞豪奢—比赛豪华,赌阔气。
⒀重(虫chóng)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
叠巘(演yǎn)—层层叠叠的山峰。
⒁三秋—阴历九月。
桂子—桂花⒂。
羌(枪qiāng)管—笛子。
相传笛子是羌(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地出产的。
弄—吹奏。
这句说景色晴和的时候处处演奏着音乐。
⒃泛—漂浮。
这句说: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⒄。
嬉嬉—游玩得很快乐的样子。
钓叟—钓鱼的老翁。
莲娃—采莲的姑娘。
⒅千骑(计jì)—大批的马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 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 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自古杭州皆繁荣,那么作者是从哪 些角度来展现它的美丽和繁华的呢?
•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 《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 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卷一)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 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并且柳词可分 俚、雅两派。
婉约与豪放词的区别
• 一、题材:“樽前”“花间”与“塞 外”“江天”
• 二、形式:削足适履与革新突破
• 三、表现手法:“回环吞吐”与“冲口而 出”
武汉58同城招聘 麂澔鵥
四、合作探究赏析
• 炼字:《望海潮》中哪些字、词用得好, 好在哪里?
• Eg.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
五 作业
• 1、用散文句描述你所喜欢的词句 • 2、试着以诗词形式描写自己熟悉的胜地胜
景 (可为现代诗歌) • 3、背诵这首词,并预习《雨霖铃》
描写角度 • 地理位置 • 历史传统 • 自然景观 • 市井面貌 • 百姓生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老师 的描述充分调动你们的想象, 看看,老师描述的是怎样的一 幅图景?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 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 的繁华
• (二)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 的生活景象
三 整体感知,反复诵读
1 听朗读录音,进一步感受这首词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2 自由诵读,讨论交流怎样更加准确的读出该词的情 感基调,并推选一名同学起来示范朗读
3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 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 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 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 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 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 恳切。
《望海潮(柳永)》
西பைடு நூலகம்美景
钱塘江大潮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 年), 字耆卿,汉族,崇 安(今福建 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 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 铃》。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 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 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 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 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 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