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第七章汽车性能试验
汽车运用工程3—7章习题答案
![汽车运用工程3—7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95011376baf1ffd4fad0a.png)
一、 概念解释 1.侧偏力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离心力等的作用,车轮中心沿Y 轴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yF ,在地面上产生相应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Y F ,使得车轮发生侧偏现象,这个力Y F 称为侧偏力。
2.地面制动力制动力习惯上是指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b F 。
3.汽车制动性能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另外也包括在一定坡道能长时间停放的能力。
4. 滑动(移)率描述制动过程中轮胎滑移成份的多少,即%100⨯-=ww w u r u s ω滑动率s 的数值代表了车轮运动成份所占的比例,滑动率越大,滑动成份越多。
5. 同步附着系数 具有固定的β线与I 线的交点处的附着系数0ϕ,被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6.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与防止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本身的几何参数。
它们主要包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等。
7.回正力矩回正力矩是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胎绕Oz 轴方向恢复直线行驶的力矩。
8. 汽车最小离地间隙汽车最小离地间隙C 是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离。
9.制动距离制动距离S 是指汽车以给定的初速0a u ,从踩到制动踏板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
10.临界车速当车速为Ku cr 1-=时,∞→⎪⎭⎫δωr 的cr u 称为临界车速。
11、悬挂质量分配系数:二、 简答题1. 用图叙述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 当ϕF F xb ≤(ϕF为地面附着力)时,μF F xb =;②当ϕF F xb =max 时μF F xb =,且地面制动力xbF 达到最大值maxxb F ,即ϕF F xb =max ;③当ϕμF F >时,ϕF F xb =,随着μF 的增加,xb F 不再增加。
汽车动力性实验
![汽车动力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e7af9bee53a580216fcfea2.png)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指导书王革新金正兴编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系2007年10月·哈尔滨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性质目的:测量滑行距离,了解汽车滚动阻力,汽车最高车速及汽车加速能力,分析汽车动力性技术状况。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汽车动力性能的能力。
性质: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仪器设备、材料1.AM-2000非接触式车速仪一套2.丰田海狮客车一台3.耗材:温度计、汽油、打印纸等三、预习内容1.汽车弹性迟滞损失功产生的原因。
2.汽车运行阻力与驱动力平衡图。
3.最高车速的实验条件。
4.测量汽车加速能力的实验条件。
四、实验项目㈠、汽车滑行实验内容与步骤汽车滑行试验:试验时车辆先稳定在某一车速,换入空档滑行到停车,由记录数据S′、V′a 0′,按公式1计算a值代入公式2求得V a0=50km/h时汽车滑行距离。
分析汽车动力性技术水平对道路实验加速能力、V amax、制动效能测定的影响。
S=(-b+(b2+ac)1/2)/2a (式1)a=(V a0′2-bS′)/S′2(式2)S:V a0=50km/h时汽车滑行距离,m;a:计算系数,1/s2;b:常数(车重小于4吨,滑行距离小于600m,b=0.37),m/s2;c:常数(c=771.6),m2/s2。
1. 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健,以此复位主机。
2.步路、步长的选择,按目的或要求选择步距和步长。
3.准备试验:当汽车速度略大于预想初这时,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搞档进行滑行。
4.试验过程:当汽车速度降至预想初速度时,按开始键,计算机对汽车速度进行监视.如果测试过程中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按“切换”被改变局承内容。
5.打印阶段:当滑行给克按结束键,计算机自动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被打印I健或打印11键,打印结果。
㈡、汽车最高车速实验内容与步骤汽车达到最高车速后,测定其通过1km路段的时间,即可求得V amax。
1.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健l复位主机。
汽车试验学 第2版 第七章 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汽车试验学 第2版 第七章 汽车整车性能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7fb0f4a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6.png)
CO是燃料燃烧氧化不充分的产物,是汽油机排出的主要有害成分。柴油 机的CO排放量相对较少,约为汽油机的1/10~1/5。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 吸入后和血液内的血红蛋白迅速结合,妨碍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引起头晕、 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排放性试验——汽车排气污染物的 主要成分及危害
2.碳氢:氢火焰离子分析法 3.氮氧化物:化学发光分析法
一般了解
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 感兴趣了解
4.烟度 滤纸式烟度和不透光烟度(下页)
五、排气污染物的试验方法(操作与工况) 自阅了解
1.汽油车 怠速法、双怠速法和工况法
2.柴油车
稳态法(仅适用于台架试验)
非稳态法 包括自由加速法和加载减速法
8
排放性试验——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第四节 排放性试验
排放包括:排气、曲轴箱污染物、燃油蒸发污染物
一、排气污染物:CO、HC、NOx和碳烟等
二、污染物排放量的表示方法P182 主要区别在于“分母不同”
三、排气污染物的取样方法 认真阅读并拓展,需完成课程作业
四、排气污染物的检测原理(理化方法)
√ 1.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分析法(下页) 电容式传感器
排放性试验——汽车排气污染物的 主要成分及危害
4. 碳烟(微粒PM) 碳烟是燃料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固体颗粒物,主要是多孔性碳粒,有白色、
蓝色和黑色等不同颜色。由于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以及燃烧机理的不同,柴油机 的碳烟排放量比汽油机大得多,可达30~80倍。碳烟及其吸附物对人的呼吸系统 有刺激和毒害,同时黑色碳烟还会妨碍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破坏环境美观。
四、测量方法 直接法(油耗仪)与间接法(碳平衡法)
汽车性能实验报告
![汽车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84abd3360cba1aa811daf9.png)
实验一、汽车振动动态特性的测试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意义通过试验使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振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组成及获得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即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比较此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二、实验原理 1、频率响应法若给系统一系列不同频率单位幅值的简谐波输入,测出系统与之对应的输出,分别 绘出输出的幅值n y -ω曲线和ϕω-曲线即为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然后再利用第七章中将要介绍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便可得到测试系统的幅频特性()A ω和相频特性()ϕω,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 j ω为()()()j H j A eϕωωω-=2、脉冲响应法若给测试系统一单位脉冲()t δ输入,记录下系统的输出h (t ),然后对h (t )进行 富氏逆变换,便可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 j ω。
比较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不难发现,脉冲响应法比频率响应法更简单易行。
但需指出的是,在工程实际中,标准的单位脉冲是不存在的。
但给系统以作用时间小于1/10τ的冲击输入,即可近似地认为是单位脉冲输入。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试件、激振器、扫频信号发生器、力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电荷放大器、信号处理设备各一套。
四、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方案:取一典型汽车部件作为动态测试系统的试件,分别用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测试同一部件的动态特性。
比较此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进 行分析比较。
实验步骤:1、根据原理框图组成仪器系统并对其进行联机调试;2、给试件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测出其输出,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3、给试件一单位脉冲输入,测出其输出的变化曲线,然后对其进行富氏变换。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一、实验原始记录(包括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1、绘制原理图;2、记录实验曲线;3、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教案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02dd250e2524de5187e82.png)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教案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能实验实验二转向系与制动性能的诊断检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检测2.掌握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转向盘自由行程检测仪2.反力式滚筒制动实验台三、预习要求1.熟悉转向盘自由转动量检测仪的使用2.了解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的结构、工作原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测1)将转向盘自由行程检测仪的刻度和指针分别固定在转向盘轴管和转向盘边缘上2)使被检汽车的两转向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不动3)轻轻向左(或向右)转动转向盘至空行程一侧的极端位置(感到有阻力),调整指针指向刻度盘零度4)轻轻转动转向盘至另一侧空行程极端位置,指针所示刻度即为转向盘的自由行程5)记录所测数值2.制动试验台的检测方法1)将制动试验台的电源开关打开,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预热至规定时间2)如果指示装置为指针式仪表,检查指针应在零位,否则调零3)检查制动试验台滚筒上是否粘有泥、水、砂石等杂物,并进行清洁4)核实汽车轴重,不得超过制动试验台允许轴重5)检查汽车轮胎是否粘有泥、水、砂石等杂物,并进行清洁6)检查汽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否则应充气至规定气压7)升起制动试验台举升器8)汽车被测车轴在轴重计或轮重仪上检测完轴重后,应尽可能沿垂直于滚筒的方向驶入制动试验台,先前轴,后后轴,使车轮处于两滚筒之间9)汽车停稳后变速器置于空档位置,行车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处于完全放松状态10)降下举升器,指举升器平板与轮胎完成脱离为止11)启动电动机,使滚筒带动车轮转动,先测出车轮阻滞力12)用力踩下制动踏板,检测轴制动力13)读取并打印检测结果14)升起举升器,驶出已测车轴,驶入下一车轴,按上述方法检测轴重和制动力15)当与驻车制动器相关的车轴在制动试验台时,检测完行车制动性能后应重新起动电动机,在行车制动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力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检测驻车制动性能16)所有车轴的行车制动性能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完毕后,升起举升器,汽车驶出制动试验台17)切断制动试验台电源五、实验报告1.对所得转向盘自由行程量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可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运用工程章节知识整理
![汽车运用工程章节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5a54cf8bd63186bcebbcaf.png)
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1. 汽车使用性能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使用性能。
它是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性表征。
2. 指出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名称容量、使用方便性(操纵方便性、出车迅速性、乘客上下车和货物装卸方便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维修性、防公害性)、燃料经济性、速度性能、越野性、机动性、安全性(稳定性、制动性)、乘坐舒适性(平顺性、设备完备)。
3. 汽车使用条件及内容汽车使用条件主要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运行技术条件。
4. 举例说明气候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在寒冷地区,发动机起动困难,运行油耗增加,机件磨损量增大;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汽车发动机容易过热,工作效率低,燃料消耗增加;在气候干燥、风沙大的地区,汽车及其总成的运动副易因风沙侵入而加剧磨损……5. 汽车使用的道路条件道路条件是指由道路状况决定的,并影响汽车运用的因素。
6. 道路分哪些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7. 公路养护水平有哪些评定指标?公路养护水平的两个评定指标是“好路率”和“养护质量综合值”。
8. 说明公路养护水平与汽车油耗、维修费用和大修间隔里程的关系1)油耗bxaeQ-=s式中:sQ——定车速下汽车的百千米油耗,L/100km;x——路面分值;a,b——回归系数。
2)车辆维修费用xy ln1586.02265.0-=式中:y——每千米维修费用,元/km;x——道路养护综合值。
3)车辆大修里程xy6374.0909.29+=式中:y——汽车大修里程,410km;x——好路率(%)。
9. 什么是运输条件运输条件是指由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影响车辆运行的各种因素。
10.货运条件包括哪些内容?货物类别、货物运量、货运距离、装卸条件、运输类型、组织特点。
11.货运量在汽车运输中,完成或需要完成的货物运输数量称为货运量,通常以吨(t)为计量单位。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73b01e3f524ccbff121846d.png)
图,绘制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特性曲线。
3
4
5
6
图5-3 表5-1
六工况示意图 六工况参数表
运转状 态
(km/h)
行程 (m )
累计行 程
(m)
时间 (s)
加速 度
(m/s2)
25
50
25~40 150
40
250
40~50 175
50
250
50~25 200
50 200 450 625 875 1075
7.2
-
16.7
0.25
22.5
-
14.0
0.20
18.0
-
19.3 -0.36
变速器档 位
最高档 最高档 最高档 最高档 最高档 最高档
注:1)实验车在第六工况的终速度的偏差为±3km/h。 2)对于最高档的最小稳定车速大于25km/h的车,使用档位允许从最高档降 低一档进行,当车辆进行等速行驶路段和减速段时再换入最高档进行实验。
于20km/h时,为30km/h)开始,以10km/h的
整数倍均匀选取车速,直到最高车速的90%,
至少测定5个实验车速。同一车往返两次,测
量结果经重复性检验认可后,记入实验报告 工
况
中的表5-4重复性检验方法见附录二。
序
3)绘制等速燃料消耗量特性曲线
号
以实验车速为横坐标,燃料消耗量为纵坐 1
标,绘制等速燃料消耗量散点图。根据散点 2
汽车动力性实验
▪ 一、实验内容 ▪ 二、实验目的要求 ▪ 三、仪器设备 ▪ 四、准备工作 ▪ 五、实验步骤 ▪ 六、注意事项
一、实验内容
测定汽车最高车速和最低稳定车速
汽车动力性实验
![汽车动力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b3d150216fc700abb68fc0d.png)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指导书王革新金正兴编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系2007年10月·哈尔滨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和性质目的:测量滑行距离,了解汽车滚动阻力,汽车最高车速及汽车加速能力,分析汽车动力性技术状况。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汽车动力性能的能力。
性质: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仪器设备、材料1.AM-2000非接触式车速仪一套2.丰田海狮客车一台3.耗材:温度计、汽油、打印纸等三、预习内容1.汽车弹性迟滞损失功产生的原因。
2.汽车运行阻力与驱动力平衡图。
3.最高车速的实验条件。
4.测量汽车加速能力的实验条件。
四、实验项目㈠、汽车滑行实验内容与步骤汽车滑行试验:试验时车辆先稳定在某一车速,换入空档滑行到′,按公式1计算a值代入公式2求得停车,由记录数据S′、V′a0V a0=50km/h时汽车滑行距离。
分析汽车动力性技术水平对道路实验加速能力、V amax、制动效能测定的影响。
S=(-b+(b2+ac)1/2)/2a (式1)a=(V a0′2-bS′)/S′2(式2)S:V a0=50km/h时汽车滑行距离,m;a:计算系数,1/s2;b:常数(车重小于4吨,滑行距离小于600m,b=0.37),m/s2;c:常数(c=771.6),m2/s2。
1. 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健,以此复位主机。
2.步路、步长的选择,按目的或要求选择步距和步长。
3.准备试验:当汽车速度略大于预想初这时,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搞档进行滑行。
4.试验过程:当汽车速度降至预想初速度时,按开始键,计算机对汽车速度进行监视.如果测试过程中欲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情况可按“切换”被改变局承内容。
5.打印阶段:当滑行给克按结束键,计算机自动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被打印I健或打印11键,打印结果。
㈡、汽车最高车速实验内容与步骤汽车达到最高车速后,测定其通过1km路段的时间,即可求得V amax。
1.初始阶段:开机或按复位健l复位主机。
汽车试验学课件:汽车整车使用性能试验-
![汽车试验学课件:汽车整车使用性能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36cd97cc67ec102de3bd898e.png)
《汽车试验学》
11.2 汽車參數測量
11.2.4 汽車品質參數的測定試驗 試驗設備通常使用地中衡,也可以使用車輪負荷計,精度要求達到
0.5%。下麵介紹使用地中衡測量時的試驗方法: (1) 將地中衡調零,調好後將汽車以低速駛上地中衡,使汽車在要求
的位置時停穩,打開地中衡鎖止裝置,以防對地中衡刃口造成衝擊損 傷。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在臺面上不允許制動,以防對地中衡刃口造 成衝擊損傷。也不得用三角木楔頂車輪,以免產生附加力。 (2) 測量順序為前軸軸載品質、整車品質、後軸軸載品質。 (3) 測量完畢後,將汽車調頭,並從相反方向駛上地中衡,按試驗步 驟(2)的順序測量品質參數。
第14頁
《汽车试验学》
11.8 汽車通過性試驗
汽車通過性是指汽車通過各種道路,特別是壞路、無路地區及某些 地形(如垂直障礙物、凸嶺、水準壕溝、路溝、彈坑、涉水池等)的能 力。通過性是汽車主要使用性能之一,它不僅影響運輸任務的完成, 也影響其他性能的發揮。
汽車通過性主要取決於汽車幾何參數(接近角、離去角、離地間隙、 橫向通過半徑、縱向通過半徑、輪胎印跡面積、汽車最小轉彎半徑 和轉向通道寬度等),同時,汽車的其他性能、結構因素與使用因素 對通過性也有很大的影響。
第10頁
《汽车试验学》
11.4 汽車燃油經濟性試驗
11.4.1 概述 目前,各國測定汽車燃油經濟性的方法多種多樣,按試驗的各種因素的控制 程度進行分類,可分為四類:
(1) 不控制的道路試驗 對行駛道路、交通狀況、駕駛習慣及周圍環境等不做任何控制的道路試驗, 實際上這種試驗是將試驗車投放到試驗點(使用單位)的使用試驗。
汽車試驗學
《汽车试验学》
汽車整車使用性能試驗
《汽车试验学》
汽车性能试验简介
![汽车性能试验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cfbf1ab453610661fd9f45a.png)
试验目的
为了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考核,使其缺陷和薄弱环节得到充分 地暴露,以便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汽车的性能。
汽车试验按照其试验的目的分为: 1)新产品定型试验 2)品质检查试验 3)法规验证试验 4)科研性试验
基本内容
1)动力性试验 2)制动性能试验 3)平顺性试验 4)噪声试验 5)环境试验 6)燃油经济性试验 7)强度、耐久性试验 8)废弃排放试验
试验方法
3)整车行驶试验(道路试验) 主要考核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许多试验即可在台架上做, 又可以进行路试,各有特点,视需要而定。试验方法各国各公司都 有详细的试验规范。
汽车性能试验的评价方法
1)主观评价方法 靠驾驶人的主观感受来打分,为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一般多 设几个试验者。适合座椅舒适、视野、排挡杆手感、方向盘路感、 车型、颜色、油耗。 2)客观评价方法 尽可能采用测量方法,利用仪器、仪表做出客观评价。 3)主观+客观评价方法 主要用于开发性能试验中。
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
直接档全油门加速燃料消耗量试验
检验汽车在大负荷工作时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综合性试验
限定条件下的平均使用燃料消耗量试验
百公里油耗测定试验
被动安全性试验
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造成人体伤害的机理、人体对碰撞的忍 受能力,以制动伤害评价指标,在事故中最大可能地避免或减缓对 人员的伤害。
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属于汽车被动安全范畴,研究在事故中最 大可能地避免或减轻对车内乘员造成的伤害,以确保乘员生存空间、 缓和冲击、防止火灾等为目的。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
4)爬坡能力试验 分为爬陡坡能力和爬长坡能力。 评价指标: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处于最大总质量状态时,
变速器档挂最低档,在坚硬路面上所能克服的最大爬坡度(不允许 动力冲坡)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课件 第七章 汽车的使用性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课件 第七章 汽车的使用性](https://img.taocdn.com/s3/m/b578cbac7fd5360cbb1adbb2.png)
7.2.2 低温对汽车总成磨损的影响
润滑油粘度大,流动性差
发动机磨损 燃料雾化不良,液态进入汽缸
水蒸气的凝结,引起腐蚀磨损 润滑油粘度大,流动性差
轴与轴瓦磨损 润滑油被污染(曲轴箱)
轴瓦和轴的膨胀系数不同,配合间隙变小
传动系总成磨损(变速器、主减速器等)
零件材料低温下机械物理性能变化(橡胶、塑料制品)
7.3.1 海拔高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海拔增加,大气压力下降,空气密度减小,发动机 的进气量减小,发动机功率下降。
7.3.2 海拔高度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海拔增加,1)空气密度降低,混合气浓度加大,燃烧不充分 2)易产生气阻和渗漏 3)低挡行驶
燃油经济性下降
7.3.3 海拔高度对排放的影响
海拔增加,排放中CO,HC增加,NOx下降
第三阶段:形成防止配合表面直接接触的氧化膜,进入 氧化磨耗过程
2. 走合期主要措施 1. 减载 2. 限速 3. 选择优质燃、润料 4. 保持正确驾驶方法 5. 按规定对汽车进行技术维护作业
3. 走合期维护 走合前期维护 走合中期维护(500米左右) 走合后期维护
7.2.1 汽车起动困难 1. 发动机曲轴旋转阻力矩增大
3. 机油变质,零件磨损加剧 温度升高,机油抗氧化安定性变坏,且与水蒸气、灰尘混 合,易变质; 润滑油粘度下降,油性变差,加速机件磨 损
4. 供油系产生气阻 5. 制动效能下降
温度升高,制动液易气阻,轮胎易爆胎
7.4.2 提高在高温条件下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
1. 提高发动机冷却系的冷却强度
增加叶片数目,直径或叶片角度;提高风扇转速;通 风良好的发动机罩等
7.1.3 汽车走合期的合理使用及维护
1. 走合期规定 用行驶里程表示,取决于零件表面的加工精度、 装配质量、润滑油品质、运行条件和驾驶技术等。 一般为1000~1500km(40~60h)。
汽车运用工程 第7章 汽车平顺性
![汽车运用工程 第7章 汽车平顺性](https://img.taocdn.com/s3/m/2ffd40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2.png)
7.2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1. 悬架结构
1)弹性元件 减少悬架刚度,即增大静挠度,可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 为了防止路面对车轮的冲击而使悬架与车架相撞,要相 应地增加动挠度。 为了使悬架既有大的静挠度又不影响其他性能指标,可 采用可变刚度的非线性悬架。
7.2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1. 悬架结构 1)弹性元件
舒适-降低界限TCD与保持舒适有关。在此极限内,人体对 所暴露的振动环境主观感觉良好,并能顺利完成吃、读、写等 动作。
疲劳-工效降低界限TFD与保持工作效率有关。当驾驶人 承受振动在此极限内时,能保持正常地进行驾驶。
暴露极限通常作为人体可以承受振动量的上限。当人体 承受的振动强度在这个极限之内,将保持健康或安全。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多质量振动系统。
7.1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通常是根据人体对振动的 生理反应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来制订的,并用振 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等 作为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常用汽车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和均方根加速度评价汽 车平顺性。
7.1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7.2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2. 轮胎 轮胎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取决于轮胎的径向刚度、轮胎 的展平能力以及轮胎内摩擦所引起的阻尼作用。
为了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轮胎径向刚度应尽可能减小。
7.2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3. 悬挂质量
图7-4 双轴汽车简化的平面模型
7.2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3. 悬挂质量 总质量保持不变,即: M M1 M2 M3
质量位置不变,即: M1L1 M 2L2 0
转动惯性 I y
汽车性能试验
![汽车性能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c2830b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c.png)
制动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2. 试验内容
制动性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制动效能试验
测试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 离和制动时间,以评价汽车的制 动效能
(2)制动抗热衰退性能试验
测试汽车在连续制动或高温环境 下制动时的效能,以评价汽车的 抗热衰退性能
动力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3. 评价指标
动力性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 (1)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 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是评价汽车动力性的重要指标 (2)加速性能 通过测试汽车的加速时间来评价汽车的加速性能 (3)爬坡性能 通过测试汽车在不同坡道上的行驶能力来评价汽车的爬坡性能
经济性
经济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1. 概述
汽车经济性是指汽车 在使用过程中消耗最 少的燃料或能量,以 完成运输任务的效率 。它主要取决于发动 机的燃油消耗率、传 动系的传动效率以及 汽车的行驶阻力等因 素
(2)滑行阻力 滑行阻力是评价汽车滚动阻力的指标,也是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滑行阻力越 小,汽车的滚动阻力越小,燃油经济性越好
制动性
制动性 此 处 添 加 您 的 标 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1. 概述
汽车制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迅 速减速或停车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制动 器的制动力、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等因素
汽车工程第7章 汽车试验工程
![汽车工程第7章 汽车试验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ac75c2c8d376eeaeaa31dd.png)
7.1.3 制动性能试验
汽车制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可 用制动效能和制动效能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常进行制动距离 试验、制动效能试验(测定制动踏板力和制动减速度关系曲 线)、热衰退和恢复试验、浸水后制动效能衰退和恢复试验 等。
7.1.4 操纵稳定性试验
第7章 汽车试验工程
7.1 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7.1.1 动力性能试验
动力性能试验对常用的三个动力性能指标,即汽车的最 高车速、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进行实际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 所谓最高车速,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汽车所能达到的 最高稳定车速。
加速试验一般包括起步到给定车速(加速过程后期变速 器升档至最高档位或次高档位)以及从给定初速加速到给定 车速两项试验内容。
图7-3 军用汽车在进行爬坡试验
图7-4 奥迪乘用车雪地爬坡试验(仰视)
图7-5 奥迪乘用车雪地爬坡试验(俯视)
Hale Waihona Puke 爬长坡试验主要用来检查汽车能否通过坡度为7%~10%、 长10km以上的连续长坡,试验中不仅要记录爬坡过程中的换 档次数、各档位使用时间和爬坡总时间,还要观察发动机冷 却系统有无过热,供油系统有无气阻或渗漏等现象。
图7-16 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安全座椅
欧洲强制性执行标准ECE R44/03的定义是:能够固定 到机动车辆上,带有ISOFIX接口、LATCH接口的安全带组 件或柔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 在汽车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 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
图7-13a 跨上垂直障碍
图7-13 德国奔驰军用越野车 乌姆尼克越过垂直障碍的测试照片
汽车的性能实验报告(3篇)
![汽车的性能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9de4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全面评估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操控性能和经济性能。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汽车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内容1. 动力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发动机功率测试、加速性能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测功机、电子测速仪等,对实验车辆进行动力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b. 连接测功机,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发动机功率测试,记录发动机功率输出;d. 进行加速性能测试,记录车辆从起步到一定速度的加速时间和距离;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动力性能。
2. 制动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制动距离测试、制动减速度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制动力测试台、惯性测试系统等,对实验车辆进行制动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制动系统至正常工作温度;b. 将车辆驶入制动测试路段,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制动距离测试,记录车辆从一定速度制动到停止的距离;d. 进行制动减速度测试,记录车辆从一定速度制动到停止的减速度;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制动性能。
3. 操控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转向性能测试、侧倾稳定性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转向角仪、侧倾仪等,对实验车辆进行操控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转向系统至正常工作温度;b. 将车辆驶入测试路段,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转向性能测试,记录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转向角;d. 进行侧倾稳定性测试,记录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侧倾角度;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操控性能。
4. 经济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油耗测试、二氧化碳排放测试(2)实验方法: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如油耗计、尾气分析仪等,对实验车辆进行经济性能测试。
(3)实验步骤:a. 预热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b. 将车辆驶入测试路段,调整车辆至标准测试状态;c. 进行油耗测试,记录车辆在特定工况下的油耗;d. 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测试,记录车辆在特定工况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 对比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车辆的经济性能。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ppt课件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a4a3dd4693daef5ef73d39.png)
前轮轮侧滑量超过标准规定的原因和轮胎异常磨损能作出判断。
三、仪器设备
侧滑试验台 1台
实验车
1辆
四、准备工作
以RIPOMETER侧滑试验台为例。
1.做好试验台周围场地的清洁工作,排除杂物,以免带到试验台上。
2.接通电源,对试验台进行“零位”检查;在左右移动滑动板,检查仪表显示
是否灵活。
3.实验车轮胎应干燥、清洁,胎面无嵌石、铁片或扎钉等异物;轮胎气压应符
术条件作出分析;检查并分析实验车轮胎的异常磨损和轮辋变形;测量后桥
(非转向桥)几何位置及与前轴的平行度,检查车轮的前束和外倾,对故障原
因作出诊断;用前束尺或钢卷尺作前束值的简易测量。
二、实验目的要求
了解车轮定位仪的测试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前轮定位参数的测量方
法。初步掌握运用车轮定位仪对车辆的前后轴平行度进行检查的方法。
合规定值。
五、实验步骤
1.松开试验台限位装置,接通电源。
2.实验车以低速(小于4km/h),直线通过试验台。
3.读取并记录实验数据。
4.如侧滑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则调整前轮前束后再试验。
5.实验结束后,切断试验台电源,试验台重新限位。
汽车性能实验报告格式
![汽车性能实验报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d3aced23c1ec5da50e270b0.png)
实验九汽车加速性能实验一、实验内容测定汽车加速的时间、距离值,并绘制原地起步加速和直接档加速的V a-t曲线和V a-S曲线。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测量汽车加速性能的原理及实验方法,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条件1.实验车辆(1)试验车车辆技术状态(如轮胎气压、胎面花纹高度、制动、转向性能及发动机工作状态等)及车用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牌号、规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新车须经过2500km磨合行驶。
(2)车辆加载质量,除有特殊规定外,轿车为规定乘员数的一半(取整数),城市客车为总质量的65%,其它车辆为额定满载。
乘员质量按每员65kg计算。
载荷按试验技术条件要求放置在车厢内,固定牢靠,试验时不得晃动和颠离,不得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大小。
(3)试验车必须清洁,试验时关闭车窗和驾驶室通风口,只允许开动驱动车辆所必须的设备,由恒温控制的空气流必须处于正常调整状态。
2.试验道路试验必须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的直线路段上进行,道路长度、宽度应满足试验需求,纵向坡度<0.1%。
如图1。
3.气象条件试验应在无雨无雾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气温为0~40℃,相对湿度<95%,风速<3m/s。
4.仪器精度仪器的精度不低于0.5%。
试验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使用前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符合精度要求。
用GPS测试仪测量加速性实验数据,用DSA-2A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处理。
图1汽车实验道路图DAS-2A显示的设置图2DSA-2A数据采集器的遥控器图PC接口遥控开关输入输出口天线图3GPS测试仪电源接口电源开关四、实验原理1.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能实验是指从Ⅰ档起步(即起步档),按汽车最佳的换档时间逐次换至最高档,使节流阀开至最大,全力加速到80%Vmax的加速过程。
或用原地起步加速某一车速(50mile/h)或某一距离(S=400m或0.25mile)所需的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汽车使用性能试验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建立与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0 世纪初至40 年代,汽车工业采用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及流水生产线。这时产品 的寿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表现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必须通过试验研究加以解决。 为了适应汽车生产的需要,各厂家对汽车材料、工艺、可靠性、寿命、磨损以 及诸性能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这期间的试验技术除借 用其他行业比较成熟的方法外,还逐渐形成汽车行业本身的试验方法,并研制 了汽车专用的试验设备,如转鼓试验台、疲劳试验台等。目前这些设备除了结 构和控制方面有所改进以外,其基本原理沿用至今。此时,汽车道路试验也得 到了充分重视,成为汽车设计所必须依赖的一个方面,并出现了早期的汽车试 验场。早期的汽车试验规模小、范围窄、试验设备比较简单,除个别厂家有试 验场外,主要试验工作是在试验台架和一般道路上进行的。尽管如此,这一阶 段形成的试验方法等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3)汽车加速性能测定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应按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3-2009)进行。 ①全油门起步加速性能试验 车辆由静止状态全油门加速到100km/h(如果最高车速的90%达不到100km/h,应取最 高车速的90%向下圆整到5的整数倍的车速作为试验终了车速)。 车辆由静止状态全油门加速通过400m的距离。 记录以上项目的行驶时间。 ②全油门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车辆由60km/h全油门加速到100km/h(如果最高车速的90%达不到100km/h,应取最高 车速的90%向下圆整到5的整数倍的车速作为试验终了车速),记录行驶时间。对于手 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及手自一体变速器的车辆应按照各自的变速器操作程序进行。 试验应往返进行,每个方向至少进行3次。若一次试验发生问题,则该往返试验均应 重做。
2. 汽车动力性的试验
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一般采用道路试验和室内台架试验两种。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1.试验条件 (1)试验汽车的装载质量为厂定的最大装载质量,且装载物均匀分布,固定牢靠, 不因潮湿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 (2)轮胎气压应符合该试验车技术条件的规定,误差不超过±10 kPa。 (3)试验车使用的燃料、润滑油(脂)、制动液的牌号和规格均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 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同一次试验必须使用同一批燃料和润滑油。 (4)试验必须在无雨无雾的天气中,相对湿度小于95%,气温0~40℃,风速不大于 3m/s。 (5)试验道路应是清洁、干燥、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铺成的平直路面,长2~3km, 宽不小于8m,纵向坡度在0. 1%以内。 (6)试验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查,符合精度要求。
2. 2汽车动力性的室内台架试验
1.室内台架试验原理 汽车动力性的室内台架试验是在底盘测功机 上完成。在底盘测功机上检测汽车动力性时, 驱动车轮放置在滚筒表面驱动滚轮旋转,测 功机以滚筒表面模拟路面,加载装置通过给 滚筒加载,模拟各种阻力;测量装置可以测 出驱动车轮上的输出功率或驱动力。 底盘测功机的转毂轴端装有液力或电子测功 器,测功器能产生一定阻力矩,以调节转毂 转速,控制汽车驱动轮的转速(见图7-2)。
1.3 汽车的一般试验条件
7.接车检查 (1)记录试验样车的生产厂名、牌号、型号、发动机号、底盘号、各 主要总成号和出厂日期等。 (2)检查车辆装备完整性及装配调整情况,使之符合该车装配调整技 术条件及GB 7258的有关规定。 (3)行驶检查,行驶里程不大于100 km。 8.车辆磨合 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车辆进行磨合,除另有规定外,磨合规范按该车 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9.预热行驶 试验前,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使汽车发动机、传动系及其他部 分预热到规定的温度状态。
1.3 汽车的一般试验条件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4-90)规定了汽车道路试验方法 中通用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车辆的准备工作。 1.装载质量 (1)无特殊规定时装载质量均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或使试验车处于厂 定最大总质量状态。 (2)装载质量应均匀分布,装载物应固定牢靠,试验过程中不得晃动 和颠离;不应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以保证装载质量 的大小、分布不变。 (3)乘员平均质量按表7-1计算,可用相同质量的重物代替。
1.3 汽车的一般试验条件
3.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 试验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的牌号和规格,应符合该车 技术条件或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除可靠性行驶试验、耐久性道路试验 及使用试验外,同一次试验的各项性能测定必须使用同一批燃料、润滑 油(脂)和制动液。 4.气象 a. 试验时应是无雨无雾天气。 b. 相对湿度小于95%。 c. 气温 0~40℃。 d. 风速不大于3m/s。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2)最高车速的测量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应按照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4-2012)进行,在符合 试验条件的道路上,选择中间200 m为测量路段,并用标杆做好标志,测量路段两端 为试验加速区间。选择合适的加速区间,使汽车在驶入测量路段前能够达到最高的稳 定车速。试验汽车在加速区间以最佳的加速状态行驶,在到达测量路段前保持变速器 (及分动器)在汽车设计最高车速的相应挡位,节气门全开,使汽车以最高稳定车速 通过测量路段,以秒表或光电测时仪记录通过时间(也可以用五轮仪直接测出汽车车 速)。根据试验道路条件,依次从试验道路的两个方向进行试验或在单方向连续重复 进行行驶试验,记录试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4)汽车爬坡试验 汽车爬坡试验应该按照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2539-2018)进行。试验坡道的 坡度应与试验车的最大爬坡度相接近。坡道长度不小于20m ,坡前应有不少于8m 的 平直路段。 ①汽车挡位置于最低挡,如有副变速器也置于最低挡,自动挡汽车置于D挡(或按制 造商要求),全驱车使用全轮驱动。 ②将汽车停于接近坡道区域的平直路段上。 ③起步后将油门全开,在测试路段采集汽车的车速及发动机转速变化数据,爬坡中 车速不断升高或趋于稳定通过测试路段,则爬坡成功并记录平均车速。 ④爬坡过程中监视各仪表(如水温、机油压力)的工作情况;爬至坡顶后,停车检 查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发生,并做详细记录。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⑤第一次爬坡失败时,分析爬坡失败的原因。如果爬坡过程中发动机转速未达到最 大扭矩点,可放宽车辆前端距坡道区域的距离,使车辆进入测试路段前发动机转速提 升至最大扭矩点,进行第二次爬坡,但总共不允许超过两次,第二次爬坡要在记录报 告中应特别说明。 ⑥越野车起步后,将油门全开进行爬坡;当汽车处于测试路段时,靠自身制动系统 停住,变速器放入空挡,发动机熄火2min,再起步爬坡,记录发动机转速。 ⑦牵引车做爬坡试验时,应在制造商规定的牵引条件和坡道上进行。 如坡度不合适(过大或过小)可用增减装载质量或使用变速器较高一挡(如II 挡) 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折算为在汽车厂定最大总质量下,变速器使用最低挡时的最 大爬坡度。
1.3 汽车的一般试验条件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4-90)规定了汽车道路试验方法 中通用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车辆的准备工作。 1.装载质量 (1)无特殊规定时装载质量均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或使试验车处于厂 定最大总质量状态。 (2)装载质量应均匀分布,装载物应固定牢靠,试验过程中不得晃动 和颠离;不应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其质量。以保证装载质量 的大小、分布不变。 2.轮胎气压 试验过程中,轮胎冷充气压力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误差不超过 10kPa。
1.1汽车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汽车试验一般根据以下某个目的来展开的。 (1) 关于汽车基础理论研究。 (2) 汽车新产品定型。 (3)汽车零、部件定型。 (4)对于法规的适应性验证。 (5)检验汽车制造质量。 (6)调查实际使用情况等。
1.2 汽车试验的分类
汽车试验可按试验目的、试验对象、试验场所进行分类。 按试验目的可分为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研究性试验和整车 性能试验。 按试验对象可分为整车性能试验、总成试验和零部件试验。 按试验场所分为实验室台架试验、室外道路场地试验、专用试验场试验。
图7-1 五轮仪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3.试验内容 (1)滑行试验 汽车滑行试验主要是测定汽车的滑行距离,同时可通过滑行试验来测定汽车行驶时 的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应按照汽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12536-2017)来 进行。 ①在足够长的试验路面两端设立标志物作为滑行区段。 ②试验车辆在进入滑行区段前应停止加速,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③试验车辆即将驶入滑行区段前,对于配置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将手动变速器挡位 置于空挡并松开离合器踏板;对于配置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将挡位置于N挡,试验车 辆开始滑行。
2.1 汽车动力性的道路试验
④试验车辆进入滑行区域时车速应稍大于50 km/h。 ⑤滑行过程中,试验车辆应沿直线行驶。 ⑥记录试验车辆从(50±0.3)km/h滑行到完全停止的的滑行距离及滑行初速度。 ⑦用GB/T 12536-2017附录A的数据校正方法得出试验辆从50 km/h滑行到完全停止的 滑行距离。 ⑧试验至少往返各进行三次,往返的路径应尽量重合,同方向的滑行距离的差异应 不超过5%。得出往返双方向的滑行距离的各自算术平均值S1(往)和S2(返)。 ⑨试验车辆的滑行距离的最终试验结果为往返方向S1(往)和S2(返)的算术平均 值。
1.1汽车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产量大、品种多、产品使用条件复杂,对产品的性能、寿命等方面要求高是汽车工业 的特点。影响汽车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汽车产品质量不好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 的,不仅能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直接涉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汽车工业特别 重视试验工作。汽车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是与试验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试验研究工作 已成为生产竞争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新产品设计还是老产品生产,不论在设计制造上 考虑的如何周密,都必须经过试验来检验。通过试验检验其设计思想是否正确、设计 意图能否实现、产品设计是否适合使用要求。另外,由于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汽车 工业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又极为广泛,许多理论问题研究得不够充分,不少问题还无法 根据现有的理论做出可以信赖的预测。这也是汽车工业特别重视试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