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合集下载

复习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ppt

复习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ppt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5)空间领域:
住宅建筑群体外部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就是易于形成 与居民活动范围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 根据不同领域的使用性质,一般分为:(图8-12) 私有空间:住宅私有庭园、阳台或露台。 半私有空间:住宅入口单元周围的场地。 半公共空间: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和住宅之间的空间。 公共空间:小区级集中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 (掌握外部空间领域和层次划分示意图)
量的公共建筑。 3)街坊道路间距:200~300m,交叉口较多,儿童上学、
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图8-3)
2. 居住区分级
1)居住区分级: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2)概念: 居住区 (P301) 居住小区 (P301) 住宅组团 (P301)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见下表)
居住区
小区
户数(户) 10000~16000 3000~5000 人口(人) 30000~50000 10000~15000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4.居住小区规划理论新发展
淡化组团级结构,强化院落式的单元组合,突出地方特 色和环境特征。
居住区划分为若干个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再划分为若干 居住组团。生活服务设施的重点放在居住区一级。居住 区一住宅组团二级规划结构采用少。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三)住宅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
1.群体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要素
空间围合类型 空间尺度比例 空间构图手法 空间领域
2.平面空间组合方式
(掌握概念,特点,形式,适用住宅类型) 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院落式,混合式。

建筑技术概论-建筑外环境设计

建筑技术概论-建筑外环境设计

1.3、空间与环境
气泡: 1.3.1 、气泡:人体上下肢运动所形成的弧线பைடு நூலகம் 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 气泡。 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 气泡 领域: 1.3.2 、领域:指自然界中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 空间位置。 空间位置。 1.3.2.1 、人类的领域行为的作用 1).安全 2).相互刺激 3).自我认同 4).管辖范围
1.1.3 、特征 1)形成特征:受自然、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和制约。 )形成特征:受自然、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和制约。 2)功能特征:完善建筑功能,获取视觉景观之美。 )功能特征:完善建筑功能,获取视觉景观之美。 3)性格特征:营造建筑氛围。 )性格特征:营造建筑氛围。 4)文化特征:反映文化特质。 )文化特征:反映文化特质。 1.2 、 建筑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 构成建筑外部环境的要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基本由三类: 构成建筑外部环境的要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基本由三类: 参与构成环境底界面的要素成为基面要素,诸如广场、铺地、 参与构成环境底界面的要素成为基面要素,诸如广场、铺地、 基面要素 道路、植被绿化、水体等;参与构成围护面的要素成为围护面 道路、植被绿化、水体等;参与构成围护面的要素成为围护面 要素,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围墙、绿篱等竖向设施、构件等; 要素,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围墙、绿篱等竖向设施、构件等; 另有一些室外设施、公共艺术小品等设施小品要素。 另有一些室外设施、公共艺术小品等设施小品要素。为了便于 室外设施 设施小品要素 理解,我们对外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特点作简要介绍。 理解,我们对外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特点作简要介绍。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本讲内容:建筑外部环境概述; 本讲内容:建筑外部环境概述;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摘要】阐述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作为公共建筑空间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意义及其自身的特性。

研究如何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体现其特性并且使设计更加人性化,充分发挥起作用。

【关键词】城市室外空间环境;环境设计;概念;景观特性一、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概念分类及特性(1)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概念是城市公共建筑空间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建筑入口的一侧或两侧,建筑楼梯的转角处所围合成的开放性空间环境。

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中,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

由于依附于主体或主要建筑,公共建筑室外空间应与主体或主要建筑相协调,反映主体或主要建筑的设计要求和特点。

在这些空间中活动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活动的性质以必要性活动为主,伴随着其他活动,因此空间应体现出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2)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分类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按其使用性质划分为封闭性、半封闭性、开放性三大类。

我国各大城市公共建筑大部分砌筑围墙,因此公共建筑与城市用地是绝对分开的,属于封闭型,其性质很难确定是广场还是庭院,所以通称“城市公共建筑环境空间”;有些医院、体育馆建筑,布置一些环境空间或者花园,只有去看病的人或去看球赛的人才能使用,属于半封闭性;在欧洲各国,把公共建筑外部环境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在一起,作为城间的一部分向外开放,这属于开放性。

本文主要注重的方面是开放性的空间环境。

城市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按其所处地段可以分为:商业建筑外部的空间角落;文化类建筑外部的空间角落;比较庄重的政府、纪念性建筑外部的空间角落。

各个类型的角落空间在城市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为市民提供各种景观类型的多种体验,丰富城市空间形象,突出建筑物与其周围主要环境空间特色。

半开放性空间开放性空间(3)城市公共建筑环境角落空间的景观特性根据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活力性、感觉性、适应性、接近性和管理性五种功能,针对这类角落空间的自身特点,我们总结出了五个方面的特性:安全性;可识别性;适合性;多功能性;补充性。

外部空间环境认知和设计

外部空间环境认知和设计

03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
地面设计
01
02
03
地面铺装
选择合适的地面铺装材料, 如石材、砖、混凝土等, 以增加空间的美观度和实 用性。
地面标高
通过调整地面的标高,创 造出层次感和立体感,同 时满足排水需求。
地面纹理
利用不同的纹理效果,增 强空间的视觉效果和触感 体验。
植物配置
植物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 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 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 灌木、花卉等。
人文性原则
总结词
人文性原则强调关注人的文化背景、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使空间环境更具人文关怀。
详细描述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感受的空间。 同时,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文化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提升空间的文化内
涵。
生态性原则
总结词
生态性原则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使空间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注重人性和生态,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外 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保护。
02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
总结词
功能性原则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核心,强调空间的使用价值和功能需求。
详细描述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空间的使用目的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布局,满足人们的 日常活动需求。同时,要注重空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理。
人文关怀的加强
人文关怀的加强
未来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文关 怀,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将更加关 注人的行为习惯、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通 过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出舒适、安全、温馨 的空间环境。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1. 外部空间的布局 D/H=2,成27°仰角,既能观察对象的优视整体,又能感觉到它的细部效果 ,具有反应良好的竖向空间关系观测区,因此27°作为最
佳垂直视角
第建二筑章 外部空间环平境设面计 布局就是对空间所要求的用途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 的领域,包括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 阿尔托的建筑因为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十分注意从内部建立秩序的方法,所以单元本身有居住性,也有发展可能,不管是后来扩建的
还是原建的,都可以适应内部功能的变更
面的高差等 加法创造的空间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三、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外部的—半外部的—内部的 加法创造的空间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30cm 、60cm、 90cm高:几乎没有封闭性,视觉上连续 (3)“十分之一理论” 阿尔托的建筑因为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十分注意从内部建立秩序的方法,所以单元本身有居住性,也有发展可能,不管是后来扩建的 还是原建的,都可以适应内部功能的变更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 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 把整个用地看做一栋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部分作为外部空间。
二、外部空间的要素
1. 尺度 (3)“十分之一理论”
•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 • 这个十分之一理论,实际上也不是完全适用,只要把内
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这样一个关系放在心上,作为外 部空间设计的参考。 (4)“外部模数理论” • 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m的模数 • 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 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 破其单调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方案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方案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中,外部环境设计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感,提升使用者的体验,同时还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本文将提出一种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方案,以期能够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并创造出美观、舒适、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外部环境。

一、概述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建筑的定位、功能、所在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因素。

在这个设计方案中,我们将从景观绿化、场地开放性、材料选择等方面出发,精心设计建筑的外部环境。

二、景观绿化景观绿化是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方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们将采用多种植物,包括树木、花草等来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环境。

我们将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选择具有四季鲜花或叶子的植物,以保证整个建筑站在不同季节都能给人以美丽的视觉享受。

同时我们还会考虑植物的高度分布,以营造出层次感和宜人的空间氛围。

三、场地开放性这个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方案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场地的开放性。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周围的空地,留出足够舒适的活动区域,为建筑用户提供足够的休憩与互动的空间。

我们将设置一些独特的座椅和供人们休憩的地方,同时还会考虑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户外家具的选择。

四、材料选择在材料选择方面,我们将注重材料的耐久性、环保性和美观性。

我们将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如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并且确保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此外,我们还会根据整体设计风格的要求来选择材料的颜色、纹理等,以使得建筑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五、光照设计光照设计对于一个建筑的外部环境同样至关重要。

我们将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在外部空间种植合适的树木和灌木来提供遮阳和通风效果。

另外,我们还会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以保证建筑的外部环境在夜间同样美观和安全。

六、水景设计水景设计是营造舒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考虑建筑周围是否适合设置水景,并合理设计水景的位置和形状。

通过引入流水声和水面的反射,使得建筑的外部环境更加宜人和宁静。

东南大学建筑院外部空间环境教案

东南大学建筑院外部空间环境教案

夕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一、空间的概念和性质: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核心,深刻认知和把握空间的概念是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等,本质上都是对空间的丰富想象和创造。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表现出来。

空间是相对于实体而言,它于实体构成虚与实的相对关系。

她大至无限----浩瀚的宇宙,小至原子、粒子之间的微妙组合,我们所研究的内容仅限于与建筑相关联的外部环境空间。

老子道德经有言,延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这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空间观。

二、课程的研究内容从基础形态到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再到设计语言(点、线、面)生成的立体空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做研究。

研究限定空间的多种形式与构成语言的关系。

研究特定的外部空间带给人们的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三、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对形式和空间这些要素加深理解,把注意力放在基础训练上,使学生通过对经典建筑实例的分析,从中总结和发现构成规律,对形式和空间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使之成为设计者进行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语汇。

四、参考书目:•《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形态构成解析》清华大学田学哲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3月•《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Francis D • K • Ching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设计与视知觉》顾大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节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DESIGN” 源于拉丁文之“ DESIGNARE - DESING”(DESING)为“做记号”DE+SIGNARE我们所说的设计“DESING”被用在与艺术有关的事物。

•设计,是人类有意识、有计划、有目标的创造行为。

亦是利用工具及各种媒介将构想用具体的形象呈现出来。

•设计的领域分析其结果、形式、色彩、材料、空间;凡具有目的及使设计展示其特色、内涵的一切创造的结果都为设计。

建筑环境学-建筑外环境培训课件(ppt 55页)

建筑环境学-建筑外环境培训课件(ppt 55页)

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
太阳辐射和日气温变化
33
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 一般出现在凌晨4~5时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 (小时 ) 34
温度 (℃ )
4 1.0
1.5
5 2.0
2.5
6 3.0
4.0
ÄÜ ´µ Æð µØ Ãæ »Ò ³¾ ºÍ Ö½ ÕÅ £¬ Ê÷µÄ С Ö¦ Ò¡ ¶¯ ÓÐ Ò¶ µÄ С Ê÷¡Ò ° Ú £¬ ÄÚ Â½ µÄ Ë® Ãæ ÓРС ²¨
´ó Ê÷¦Ö Ò¡ ¶¯ £¬ ¾Ù É¡ À§ÄÑ
7 4.0 8 5.5 9 7.0 10 9.0
19
大气透明度 大气层消光系数
定义:I1/I0 = P = exp (-kL),P=1 最透明 变化范围: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
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
东京晴天的大 气透明度逐月值
20
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
2 4
3
3
5 6
4
21
第三节 室外气候
正常的温度梯度:地表热,高空冷
36
空气温度的局部效应
受地面反射率、夜间辐射、气流、遮阳等影响,离
建筑物越远,温度越低
37
空气温度的局部效应
霜洞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
面上的空气温度
38
有效天空温度
大气层吸收10%以上的太阳辐射和来自地面
的反射辐射,并向地面进行长波辐射(5~ 8m及13m以上)

居住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内容

居住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内容

居住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内容居住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其实就是在说,咱们住的房子周围那些“有点意思”的地方。

这些地方不是简单的停车场、花坛那么简单,而是能让你每天都心情愉快、神清气爽的那片“净土”。

大家常说,家是避风港,外部环境就是给你提供这个港湾的那片大海。

如果外部空间设计得不好,就算房子再漂亮,再有逼格,也没法让你住得开心。

想象一下,进出家门就踩到烂泥,或者家门口停满了车,空气一股车尾气,谁能受得了?外部空间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舒适性和便利性。

这可不是一个小事儿。

想象一下,如果你走在小区里,每一步都踩到碎石路面,脚底疼得不行,空气也浑浑噩噩的,你肯定心情也会跟着“沉淀”下去。

所以,地面材料的选择,像那种防滑又好看的铺装,真的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小区走道,得让大家走得舒服,还得考虑到下雨天能排水,不能每次下雨都像水浸一样,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真是让人抓狂。

再说说绿化。

绿色的植物,哦,那可真是“救命稻草”。

我们常说“绿树成荫”,一到夏天,有了树荫,走在小区里就跟进了天然空调一样,凉爽舒适。

绿化还能净化空气,不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那样,空气污浊。

绿地不仅美观,还能让咱们的生活环境更宜居。

说实话,很多人可能并不完全了解,植物对咱们的心理健康有多大帮助。

那种看着绿树成林,花开花落的感觉,简直就是生活的调味品。

尤其是有些小区设计了一些小花园,刚好在你家楼下,偶尔在那坐上一会儿,聊聊天,晒晒太阳,感觉整个人都变得轻松多了。

空间的开敞性也是不能忽视的。

咱们可不想住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小区,哪怕房子再大,感觉也压得慌。

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能让人有种“开阔”的感觉,不至于让大家感到“喘不过气”。

尤其是小区的区域,要有宽敞的空地,不管是做绿化,还是给孩子们玩耍、老人们遛弯,都得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也可以设计些休闲的座椅、长廊之类的,便于居民聚集,聊聊天,或者静静地享受一份宁静。

说到休闲,这个问题就更有意思了。

现代社会大家都忙着工作,压力山大,家外的环境能不能让人放松一下,差别真大。

建筑的外部空间 大全

建筑的外部空间 大全

内部空间
内部功能分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室家具
建筑的外部空间
建筑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科,教学的目 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强 调广泛的交流和自主性,这种能力的培养光靠课 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室外空间应体现“第二课 堂”的意义,并且为师生提供休憩、学习、思考、 交流和互动的空间。 建筑系馆外部空间的舒适美观和整体的和谐 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想象力和灵感,寓 教于境,寄情于景,能很好的发挥建筑学学生的 想象空间。
建筑系馆外部环境
建筑系楼入口
建筑系楼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要求,使得建筑的本身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其入口空间的营造,应在注重整体校园的特色的基础上,力求简洁、充 分体现学科特色,如丰富的空间层次,增强空间变化等。 如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入口的“桥”元素,以下沉的入口广场空间衬托
入口
建筑系楼外部造型

建筑外部环境

建筑外部环境

建筑外部环境涉及内容宽泛,从宏观到微观涉及地球环境、地域环境、地方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其内涵涉及文化、社会、心理、行为、生态、美学等领域。

因此,深入地研究建筑外部环境的构成及其规律,有助于我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环境认知更具清晰性和条理性。

基地环境是建筑外部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环境构思时制约建筑生成的重要因紊。

本文针对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基地环境分析的特点对不同环境层面要紊进行分析,探讨基地环境要素的构成与设计表达,试图建构一个在建筑设计时可供分析操作的环境构思模式,以期对现代建筑创作有所裨益。

一基地环境构成体性特征的环境层面,主要指城市中特定建设项目周边、具有相对整体性的环境层面。

场地层面是指在场地内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层面。

每个环境层面环境要素涉及自然要素、人文要紊、技术要紊等。

不同环境层面的环境要素具有不同的意义。

自然环境要素是制约、影响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人文环境要素是决定建筑差异、形成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紊技术环境要紊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动力。

三个环境层面及其环境要紊共同构成基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建筑的生成是这三个环境层面及其环境要紊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对基地环境的思考,应全面考虑各环境层面及其环境要素。

澳大利亚议会大厦在分析基地环境时,总要考虑不同层面的环境要素,而各层面涉及的内容十分繁复。

如基地环境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周边地段环境以及基地的场地环境状况等。

为了有助于对基地环境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我们把基地所具有的环境特征归纳为三个层面,表现为城市环境层面、地段环境层面和场地环境层面的特征。

基地环境层面由城市层面、地段层面和场地层面构成。

城市层面主要是指体现城市整体性特征的环境层面。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PPT课件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PPT课件
美国建筑师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中将环 境意象分成五种实质的重要类型:通道、边缘、地 域、节点、地上标志,这五种对空间的感觉,决定 了一个地方的自明性与方向性,当然也描述出环境 给与人的重要意象。
当环境能够被大多数人更清楚的描述时,空间混 乱或不明的状况便会降低,人们处在那个环境时存 在的感受便会提高,否则便会给予人们失落感的恐 惧,这是来自于动态的有机体想要在环境中确定方 向的需求。
公共广场空间
2020/2/24
5
1st
公共广场空间
公共广场空间
外部空间分类
半公共空间
半公共空间
2020/2/24
61st校园外部空源自分类校园外部空间分类(1)根据存在方式区分: 自然存在的空间形态,如山地、湖泊、林带、湿地等。 人工创造的空间形态,如广场、道路、运动场地、绿地、水体等。 (2)根据功能性质区分: 校园交通功能空间:校园入口、车行、步行道路等通行空间。 校园驻留功能空间:室外广场、观赏水面、运动场地、绿地等记录人们日常 活动的空间。 (3)根据在校园总体结构中的地位区分: 校园级—校园中心广场、自然公共绿地等具有公共活动性质的外部空间 组团级—学院之间的广场、绿地等从属于建筑实体的校园外部空间 建筑级—庭院、建筑出入口等由建筑单体围合而成的,建筑与外部空间之 间的过渡
2020/2/24
3
1st
外部空间定义
建筑理论家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说: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 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 ——建筑空间根据常识来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 板三要素所限定的。 ——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 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 限伸展的自然是有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 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建筑外部空间概念和解析

建筑外部空间概念和解析
房屋的围合布局,又使室外有了围合 性,出现公共的室外空间。
因此,从建筑与城市认识出发,我们 说:围合产生了空间。
空间的产生
围合产生了空间
地面的上升与下沉塑造了不 同领域感的空间,下沉的地面获 得了围合的空间效果,而抬高的 地面具有构筑物的标志作用。
空间的上升与下沉
建筑的产生使室内空间独立于室外 空间。室内外空间主要差别在于屋顶 这一水平向的空间维度,它产生于墙 体或柱体的竖向支撑。缺少围合的有 顶空间作为半室外空间,对室外空间 进行了限定,有强烈的空间领域感。
建筑内外空间
通过竖向元素(墙、柱等)的排列组 合 空间被划分成不同区域,空间依托 于界面形 成有限的领域空间,如柱子 周围的空间与靠墙面的两侧空间。
建筑的构成方法 柱子对空间的限定
空间能被作为认知的主体,则需要围合。 这是室外与室内空间相同的地方。围合度 低或缺少围合的空间容易作为背景(底)被 认知,建筑成为突出的主体,围合度高、 比例协调的围合空间则给人强烈的空间氛 围与空间主体性。
《城市意象》 Kevin Lynch 《存在.空间.建筑》 C·Norberg Schulz 《城市与广场》 P· Zucker 《城镇设计》 F· Gibberd 《图式语言》 Christopher Alexander
当时研究背景
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两个国家内外空间的对比: 日本:内外空间区别明显 意大利:内外空间相似——功能相似,形式相似。
街道和沿街道线性布 置的各种派生空间
a.步行街
b.滨水街道或线性广场
c.沿连续的街道空间局 部扩大而形成的带形空 间或广场
d.街道的渗透空间
e.街道交叉点的节点广 场

道路外部空间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道路外部空间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道路外部空间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摘要通过理论研究与大量的实例剖析, 探讨了道路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如何协调过渡的处理并总结了四种具体的处理手法: 1 多义性空间的一些天然特点2 使用共同的建筑形式语言; 3 运用具体的符号传递信息及其含义; 4 求新旧环境联系的纽带。

关键词:建筑空间外部环境形势语言建筑符号联系纽带Outer space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the road betweenABSTRACTT hrough in-dep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rough analy sis of practical cas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transition of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its exterior environment . Meanwhile, three specific artsummed up: 1) utilizing the common architectural language; 2) T he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signals to tr ansmit message and its connotation; 3) The searching of a bridge linking the new env ironment to message and its connotation.Key words: architectur al space; exterior environment ; formal language; architectural signal; connection link1建筑外部空间的概念空间本质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形成的。

把整个用地看做一栋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部分作为外部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4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意义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与美化已成为当今建筑师严肃对待的重要课 题,它同功能、技术、经济等问题一样,已成为规划和建筑总体设计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体现环境设计的独立性和完整的设计思想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设计,摆脱了“工艺决定一切”设计思想的束缚,改变了听其自然、无 所作为的观念。它是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规划、总图运 输、建筑、工艺、环境、公用设备工程等各专业在自己的范围内, 积极、主动、充分地考虑环境问题,并通过相互配合、协调得到综 合性设计研究成果。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不再是工程建设后期的 “边角处理”或“修修补补”,更不是随意附加一些假山喷泉、花坛盆景、 花墙景门、亭阁游廊;而是在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蓝图上,就应该体现 美化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完整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 个统一、协调、优美的整体形象。
9.1.3 基地红线
基地红线是在规划部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工程项目建筑用地范 围,是基地与相邻的其他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分界线。当基地与城市道路接壤时,其相 邻处的建筑红线为城市道路红线。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要注意 以下五个方面:
1)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建筑物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埋地管线(除去与城市 管线相连接的部分)都应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如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对建筑物边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必须遵守。 2)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 如果建筑物前后都留有空地或道路且符合消防规范要求,也可以与相邻基 地的建筑毗邻建造。
(2) 具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功能 建筑空间及其外部环境,既要满足 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生产工艺 和设备固然是决定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但人的素质和精神力量更是不 容忽视的决定因素。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的。生产 企业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不能只见机器不见人,只有工艺,没有人情。
直线型空间和组合型空间等。一般来说,围合空间的建筑必须有两 幢(面)以上,如果只有一幢(面)建筑,封闭性就会消失,转化为空间包 围建筑了(图9-5)。
9.1.2 影响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因素
由上可知,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一般是由建筑物(或构筑物)围合而成的,它们 的外墙构成垂直界面,限定人们的视野范围,使人产生一种空间围合感,其 限定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在生 产活动中,生产效率的高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取决于 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对劳动者生理和心理 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㊀。良好的建筑和环境设计,为职工提供安全、 健康、舒适的作业环境,不仅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且易于 消除职工作业疲劳,振奋职工工作精神,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减少各类事 故的发生。一些从事高空、井下、高温等作业的企业,工作环境差,劳动 条件艰苦,所以,更应该多为职工着想,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该 注意建筑空间及其内外部环境的设计,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
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过去在生产企业设计中考虑甚少, 近些年来,生产企 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注意生产企业建筑的美学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强调生产企业基地的规划与环境质量,并着力于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美化 ,创造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工业景观。
由于公共设备工程师往往要参与确定重要工业构筑物位置和工业管道、 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的设计(详见本书第10章),而这些工程又是生产企业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元素,其与生产企业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决定 着整个厂区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的和谐程度。因此,公共设备工程师应该 具有一定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知识。
3) 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4) 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其上部的突出 物也应在规定的高度以下和范围内,不允许突出于城市道路建筑红 线。
5) 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不得朝向相邻地界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 挑檐,不得向相邻地界排泄雨水或废气。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 久性空地除外。
(2)建筑物的中庭位置 寒带地区中庭的设置是为了采光;而干燥带地区的 中庭可用于遮阳降温;热带地区的中庭则是为了加强通风,如图9-10c所 示。
(3)室外空间的利用 干燥带和热带室外空间的可利用程度较高,寒带及温 带地区则较低,后者可用“过渡空间”的方式将自然空间纳入人工控制范 围,如图9-10d所示。
一个空间的两面或三面都竖立着墙壁时(超过视线高H>1.5m),就会 有极强的围合感;如果四面都有墙,就会达到完全封闭。不过,即使是完 全封闭的空间,也会由于平面的不同布置方法而产生不同的封闭效果。
(3) 空间的水平宽度 研究指出,水平距离相距24m的建筑物围成的空 间称为亲密空间,在此空间中,可以辨清建筑的细部和人的面目。亲密 空间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137m,因为在这个距离内可以看清行人的动 作(图9-9)。
9.2.3 建筑与风向
建筑物的通风状况是建筑设计要考虑的重要指标。除了建筑物室内通过 门窗设计、合理组织穿堂风和自然通风等形成良好的通风外,整个基地 上的建筑物布置都应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气流,并且不要对周边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见第2章2.10)。从室内日照和通风等要求考虑,一般希望建 筑的朝向是朝南或朝南稍带偏角(根据地区纬度和主导风向作适当调整)。 图9-13所示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风玫瑰图,是根据气象资料总结的当地 常年及夏季的主导风向及其出现的频率。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一定功能的外部环境(积极空间),它由建筑与地 面(即垂直界面和底界面)两个要素构成。与建筑空间相比较,它是“没有屋 顶的建筑”。显然,外部空间与建筑之间是相互依存、互补互逆的关系,好 像模子与铸件一样。
外部空间具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 由空间包围建筑, 称为开敞的外部空 间; 其二, 由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有明确的形状和范围,称为封闭或半封闭 式的外部空间。实际上,由于建筑的围合程度不同,空间形状不同, 又会产 生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如中心开敞空间、
建筑获得的日照状况和有效的日照时间是评价建筑物光环境质量优劣 的基本指标。我国有关规范对各种建筑指定了设计标准,如住宅建筑 每套必须有一间居室获得日照,日照时间为在大寒日2h或冬至日1h连 续满窗日照。对于像托儿所、幼儿园、疗养院等卫生要求高的建筑, 设计标准高。
除了平面设计中考虑有关房间的朝向、开窗面积以及在形体上考虑避 免日照的遮挡外,在总平面布置时要注意基地方位、建筑物朝向以及 建筑物之间的日照间距。通常是以当地大寒或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角 α作为确定建筑物日照间距L的依据(图9-11)。
根据风玫瑰图,在设计中可以确定建筑物之间的高低错落关系,建筑物相 互位置的远近,自然风通过时的风向、风速对局部的影响等。有的建筑 物在总平面布置时要进行模拟计算,甚至做风洞试验。
9.3 生产场区总平面功能布局
在企业的性质和规模确定之后,其功能布局,对生产企业环境美学上产生 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工艺流程、人流关系、区划方式、建筑项目、建 筑的造型及其室内外空间的组织等。这里仅就工艺流程、人流关系和区 划方式做一概念性介绍。
(1) 视距与建筑物高度之比 人与周围建筑物的视距与墙高之比若构成 1∶1的比例 (或视角为45°), 则该空间将达到全封闭状态;若比例为2∶1, 则该空间处于半封闭状态;若比例为3∶1,则封闭感最小;若比例为4∶1,则 封闭感完全消失。实际上,当一建筑物高度超过人的视线圆锥体时,空间 围合感最强烈(图9-6)。
从环境组成的诸多因素的角度来讲,建筑物受基地环境的影响,是组成环境 的主要因素,也构成了建筑所在环境的主体形象和面貌特征;相应地,建筑物 的建造改变了基地原来的环境,如空间形状、道路走向、生态等。建筑设 计也可看成是总体环境设计的重点;另一方面,环境也反作用于建筑,建筑受 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建筑如果脱离了环境,对其本身也就无从评 价。由于建筑和其所在的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关系,所以必须强调建筑和环境设计的总体效果和连续性。因此,要充分考 虑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的关系。
(2) 平面布局 当建筑物形成围合空间时,视线外泄越少,围合感就越 强。减少视线外泄的办法是使围绕空间的各式建筑物尽量重叠,或利 用绿化、地形、建筑小品(图9-7)和其他屏障等阻挡视线。如果建筑 呈一直线排列或位置安排十分零散,使建筑物之间无法体现任何内在 关系时,那么这个外部空间就几乎毫无界限,当然也无围合感可言(图98)。
9.2 建筑与自然条件
9.2.1 不同气候地区的空间组织
地球上的气候区域可分为寒带、温带、干燥地带和热带,建筑的体型、朝向 以及空间的布置应密切结合其特定的气候区域。
(1) 建筑物的交通空间 在干燥带和热带,交通空间往往可起到降温隔热作用 ,因此常设置在建筑南侧或北侧或中部。在南方可以阻止强烈的阳光进入主 要空间;而在寒带及温带地区,则可获得宝贵的日照,如图9-10a所示。
建筑概论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新泉 主编
第九章 建筑外部的空间结构
1981年国际建筑学会第14届世界大会发表的《华沙宣言》明确指出:“建筑 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要人们“认识到人类-建筑-环 境三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对建筑及其外部空间设计的着眼点也由过去 的“功能论”扩大为“人·建筑·环境”,开始注重建筑与空间和环境之间的和谐, 赋予建筑空间以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
不同气候区域建筑的理想朝向有助于建筑获得所需日照或避免过度的 日照, 如图9-12b所示。
热带、干燥带围合或封闭起来的建筑实体及核心部分应置于建筑东西 向,前者应采取良好的遮阳设施以避免低角度的日照,后者的遮阳设施主 要用于防止夏季日照。在温带地区,建筑核心最好置于北侧,主要空间位 于南侧(能够获得足够的阳光)。寒带地区建筑应采用开放型的轮廓以最 大限度地接受阳光与热量,而核心部分应置于中心用以获取日照和蓄热, 如图9-12c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