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火烧云》教学反思与评价【最新8篇】
![最新《火烧云》教学反思与评价【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e4b93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2.png)
最新《火烧云》教学反思与评价【最新8篇】《火烧云》教学反思篇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教学的重点要突出。
理清课文思路,确定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上目标不明、贪大求全,是语文教学的大忌。
一篇课文要学的东西很多,想在一堂课上全面理解课文并学习与课文有关的全部语文知识、言语技能和言语方法,是很不现实的。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段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教材的特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淡化了课文的第一、二段,而把第三段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的重点,并且采用中间切入的方法首先学习第二段。
即先引导学生读懂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多而快的内容,再读文章开头段和结尾段,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时的喜悦心情和火烧云下去时的惋惜心情,最后总结全文。
这样,就是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也是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民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除了注重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教学的重点要突出之外,还注意把握以下三点:1、进行形式多样的语文练习。
如扩展词语的练习,观察、想象能力的训练,朗读的训练等等,使学生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2、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
教学是要让学生上台阶,不要原地打转转。
许多语文课效果不高,原因在于教师不敢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如阅读的要求、读中感悟的要求以及各种练习的要求。
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学习要求,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内容的保障,是教师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
如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自然段,我提出这样的要求: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划出颜色的词,体会火烧云变化多。
在学习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内容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写云的形状用了什么方法?在进一步学习时,我又提出要求:这部分内容要怎样读?分析一下,在作者的想象中应该还有哪些形状出现。
这样的要求明确、具体,使学生读有要求、思有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板书设计做到:布局简洁、美观大方。
火烧云教学反思(16篇)
![火烧云教学反思(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83878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3.png)
火烧云教学反思( 16 篇)火烧云教学反思第一篇:《火烧云》教学反思《火烧云》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文章,作者经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象,让人读后有一种心旷神怡、意犹未尽的感觉,表达了作者看到火烧云的欢跃心境。
课文主要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快,层次多;第二层,写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极多。
第二层的结构十分明显,重点抓住“马”、“狗”、“狮子”三种的动物的形状描述说明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极块。
但作者的写作的侧重点有所不一样:写“马”主要写马的忠实“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待着有人骑到它背上”与马形状的动态变化;写“狗”主要写它的凶猛;写“狮子”主要写它的“镇静与威武”。
本文注意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
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向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采之艳。
文中还用了不少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恍恍忽惚”等,不仅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并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采、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
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红和“烧着”了整个天空后颜色之“变”:一会儿红通通,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一会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等,还有叫不出名的颜色;之后是写火烧云形状之“变”:一匹头南尾西跪着的马只两三秒钟便大起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找马的尾巴,马又变含糊了,了一条大狗,后面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大狗小狗都不见了。
又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采取不一样方式的读,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本事,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爱慕。
火烧云教学反思第二篇:《火烧云》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描述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被大部份版本的教材选用。
文章描述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
2024年部编版火烧云教学反思(精选9篇)
![2024年部编版火烧云教学反思(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b4f4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f.png)
2024年部编版火烧云教学反思(精选9篇)部编版火烧云教学反思篇1《火烧云》凭借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火烧云这个自然景象的奇特美丽。
课文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描写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重点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
因为第一课时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条理,所以第二课时目标就是把孩子们带到火烧云的美景中去,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美妙,在积累丰富语言的同时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发现美,感受美。
我预设要让孩子们在品读感受美的同时,背诵第一自然段霞光照射地面的情景,背诵第三自然段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部分;学习四、五、六自然段的写法续写天空火烧云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一部分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一是边读边发现火烧云给地面上的景物带来了那些变化,抓住有特点的语句感受地面上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二是引领孩子们进入情境,你就是文中的小男孩儿,你该怎样读,突出指导读出“笑盈盈”来,体会乐趣。
三是你就是作者萧红,看到此情此景,你又会怎样读。
在三读的基础上,选出读的投入的孩子来领读,激发读的兴致,比的欲望,为体会美景,进入情境做好铺垫。
第二个部分我设计了比赛读,抓住内容激趣读,听读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孩子们水到渠成很容易就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多的特点。
第三部分我预设是读透“马”这一自然段,让孩子们发现作者观察想象的顺序,先是出现了什么,再描绘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写怎样变化的,最后写消失了。
写“狗”和“狮子”的内容,学生自读就会发现,作者都是这样观察描写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天空中还会出现什么,是如何变化的,并写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这节课圆满的完成了预设,整节课孩子们都是兴致勃勃,读的有声有色,听的有滋有味。
我又给孩子们推荐萧红的《呼兰河传》,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一睹为快。
我想,语文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此吧,让孩子们从狭窄的课本中走向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部编版火烧云教学反思篇2《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傍晚天空中出现火烧云的情景,著名作家萧红用热情酣畅的笔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细细读来,不禁为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所动,为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语言所动,更为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形态变化之快所赞叹。
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的教学反思(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的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461a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d.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的教学反思(5篇)这节课充分让学生感知生动形象的火烧云。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出示了两幅比照挂图,让学生从图上查找到火烧云上来后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学生兴趣极浓,纷纷发言说出自己的发觉。
接着理解“从西边始终烧到东边”一句中的“烧”字,体会火烧云的动感和漂亮。
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感受到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颜色多,不断变化,给人美的享受。
学生前面学得自主、课文后面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学生感受到了火烧云的颜色、外形变化之后,我运用过渡语,利用图片,让学生观赏漂亮的火烧云画面,变化之多、场面之美。
如此漂亮让学生大开眼界。
这是一篇美文,观赏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习认真观看、生动描写的方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的写作思路想象天空中消失的其他动物、人物或植物。
并与前几篇课文做了比照,找到区分,让学生更能理清晰每篇课文的写作思路。
本节课我还注意培育了学生的总体评价力量,让学生说说“我的收获,他的精彩”引导学生注意公正、客观的进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教师的评价富有鼓舞性、启动性。
“火烧云的美令我们着迷,这只是大自然的一个角落。
让我们一起专心观看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心中的火烧云呢?学生说出了“神奇莫测”,马昕怡说“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些词语。
这节课使孩子进步。
但若能将朗读落到实处。
观赏文中语言文字的美,效果会更好!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2《火烧云》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再预备《火烧云》一课时,我原规划想放映一些火烧云的图片或录像,让学生充分观赏《火烧云》变化之美,很圆满的是没有找到很抱负的素材。
后来一想,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忱呢?于是,我提前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位同学课前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至第七片自然段,并依据文中内容加以联想画出一幅火烧云变化中的图形,以备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现。
其次天,学生们都带着自己的画兴高采烈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展现自己作品欢乐时刻的到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火烧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火烧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5ce67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5.png)
【导语】《⽕烧云》这篇课⽂是⼀篇写景⽂章,作者通过对⽕烧云颜⾊和形状的变化描写,向读者展⽰了⼀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展现了⼤⾃然的瑰丽景象,让⼈读后有⼀种⼼旷神怡、意犹未尽的感觉,表达了作者看到⽕烧云的喜悦⼼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烧云》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烧云》原⽂ 晚饭过后,⽕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孩⼦的脸红红的。
⼤⽩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的了,⿊母鸡变成紫檀⾊的了。
喂猪的⽼头⼉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猪变成⼩⾦猪了。
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来个乘凉的⼈对他说:“您⽼⼈家必定⾼寿,您⽼是⾦胡⼦了。
” 天上的云从西边⼀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
这地⽅的⽕烧云变化极多。
⼀会⼉红彤彤的,⼀会⼉⾦灿灿的,⼀会⼉半紫半黄,⼀会⼉半灰半百合⾊。
葡萄灰,梨黄,茄⼦紫,这些颜⾊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
⼀会⼉,天空出现⼀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也长了,⼀条马尾巴可不见了。
看的⼈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忽然⼜来了⼀条⼤狗。
那狗⼗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条⼩狗。
跑着跑着,⼩狗不知跑到哪⾥去了,⼤狗也不见了。
接着⼜来了⼀头⼤狮⼦,跟庙门前的⼤⽯头狮⼦⼀模⼀样,也是那么⼤,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转眼就变了。
要想再看到那头⼤狮⼦,怎么也看不到了。
⼀时恍恍惚惚的,天空⾥⼜像这个,⼜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必须低下头,揉⼀揉眼睛,沉静⼀会⼉再看。
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
⼀会⼉⼯夫,⽕烧云下去了。
【篇⼆】⼩学三年级语⽂《⽕烧云》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确良16个⽣字,学会其中的确良1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cc34d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e.png)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积累作文材料。
教具准备:大字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看听话说词语。
笑盈盈庙门恍恍惚惚揉眼睛霞光威武凶猛镇静2、看课件说说这些颜色的名称。
3、课文怎样分段?主要写了什么?二、新授(一)体会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在霞光的照耀下,地上的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把句子在文中划出来。
)2、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仔细:写了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喂猪的老头儿、小白猪等。
3、教师小结:这一段具体写了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过滤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有哪些变化呢?(二)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说说哪部分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哪部分是写火烧云的形状的?(课文第二至三自然段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四至六自然段是写火烧云形状的。
)2、指名读二、三自然段,划出文中表示火烧云颜色的词语和关联词语。
(1)课文中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关联词语具体介绍了火烧云的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美丽颜色。
(2)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体会天空的绚丽多彩。
(3)结合学过的关联词语“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说一段话。
(4)默读四、五、六自然段: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课文是什么怎样具体描述的?a、火烧云的形状首先是什么样的?文中是怎样写的?(指名学生说)b、总结学法,指导学生分组学习五、六自然段。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a397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f.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了解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语段,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接受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火烧云在变,课文讲什么和什么在变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读第3小节。
2、哪个词在变(一会儿)⑴引读并出示:(变化多而快)红彤彤半紫半黄葡萄灰金灿灿半灰半百合梨黄茄子紫⑵你是怎么理解“半”的(是左右,百分之五十的关系吗)⑶第三组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前边是物体,后面是物体特有的颜色。
) 你能再说几个吗⑷这么多的颜色都包括在里的词有──3、谁能美美地读第3小节:⑴指名读。
⑵评价后再读。
⑶齐读。
⑷师引背。
4、火烧云形状变化也有两个特点(快、多)自由说表变化快而多的词。
⑴师问生读第四小节:师问: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②是什么样子的③是怎样变化的⑵指名问答(读)第5小节。
⑶同桌问读第6小节。
5、共同讨论:⑴提了三个问题,答了三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这三小节的写法一样出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变化的)⑵这些同学善于找规律,背诵时就利用规律背诵。
6、指名读4、5、6小节,其余同学看投影片。
作者为什么不写了7、按刚才的规律口头叙述一段话:⑴师:这时天空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怎么变化的⑵指名口述。
⑶后面你还希望变成什么这哪里还像天空,分明就是──(动物园)。
三、引读最后一小节1、师引读2、火烧云下去了,人们是什么心情(惋惜、留恋)上来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又惊又喜)3、指名前后对读两句话。
4、自由读读。
四、总结全文1、教师小结完成板书:师:火烧云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
这一变就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大自然变得更神奇。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2、讨论作品的成功之处:想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做到哪几点(①观察有序、细致;②想象丰富。
《火烧云》教学设计反思
![《火烧云》教学设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5c7b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4.png)
《火烧云》教学设计反思本篇教学设计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中《火烧云》这一主题的教学内容展开的。
通过本篇教学设计,我将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想象能力。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情感。
3.引导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应的教学资料,包括火烧云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了解火烧云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火烧云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火烧云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引发学生兴趣。
2.观察:让学生观察真实的火烧云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丽。
3.创作:让学生用水彩或其他工具在画纸上绘制火烧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4.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火烧云的特点和形成原理,深化对火烧云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在观察和创作中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对火烧云概念的理解,导致在创作时受限于自己的认知。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在导入部分增加相关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火烧云的注意。
同时,在观察环节,我将配备更多真实的火烧云图片和视频,以便学生更好地感受火烧云的美丽和神奇。
在创作环节,我将采用分层指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让每位同学都能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
通过这次教学设计的反思,我认识到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da58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f.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节。
2、学会生字4个,词义6个,并积累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景物。
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景的方法。
难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文,了解大致内容,给文分段。
2、学习第一段,初步理解作者通过其他事物来写霞光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令人神往,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或日落时天边出现的红霞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自然景观吗?板题:火烧云二、听课文录音1、听录音,听准字音,并划出什么是火烧云(这一句话)2、交流: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理解“烧”3、齐读。
三、轻声读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并给文章分段?2、交流分段情况:时间顺序:一、(1—2):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
二、(3—6):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三、(7):火烧云下去时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这段主要描写什么?2、这段写没有直接写霞光?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写霞光?用“——”划出有关事物?用“—————”划出前后变化的词。
3、交流板书:霞光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老头儿——金胡子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4、齐读第1节读到这你有没有疑难?5、讨论:为什么要通过小孩、老头儿、狗、鸡等描写霞光不直接描写霞光?6、小组汇报结果:更准确、细致表达火烧云霞光的颜色,描写了火烧云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
这种衬托的方法我们值得学习下齐读体会。
7、齐读体会五、作业:1、字词抄3遍。
2、读熟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第2篇】火烧云目标:1、在对火烧云认识的基础上,使幼儿对自然界的变化有个初步的了解。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da53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0.png)
火烧云优秀教案及反思第一章: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火烧云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火烧云的观察方法和特点。
火烧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章:火烧云的形成原理2.1 火烧云的定义解释火烧云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形成的红色云层。
2.2 火烧云的形成过程讲解火烧云的形成过程,包括水蒸气的冷却、凝结和颜色变化。
2.3 火烧云的特点介绍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和高度等特点。
第三章:火烧云的观察方法3.1 观察火烧云的时间讲解火烧云出现的最佳时间,一般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分。
3.2 观察火烧云的位置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观察地点,远离城市中心和高层建筑。
3.3 观察火烧云的记录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记录火烧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过程。
第四章:火烧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4.1 火烧云与天气的关系讲解火烧云与天气变化的相关性,如预兆天气的变化。
4.2 火烧云的预警作用介绍火烧云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对天气变化的预警作用。
4.3 学生案例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火烧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第五章:火烧云的艺术创作5.1 火烧云的绘画创作教授学生如何绘制火烧云的图案和颜色。
5.2 火烧云的摄影技巧讲解摄影技巧,帮助学生拍摄出美丽的火烧云照片。
5.3 火烧云的文学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力,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火烧云的故事或诗歌。
第六章:教学实施与评价6.1 教学实施详细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包括导入、讲解、观察、创作和总结等环节。
说明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活动。
讨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分享。
6.2 学生评价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绘画作品、摄影作品和文学作品。
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和表达分享中的表现。
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反思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06296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2.png)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檀、喂、盈”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灿、秒”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 至 6 自然段。
3、能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方法。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能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 至 6 自然段。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种景象叫什么?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火烧云》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美丽景象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檀、喂、盈、彤、跪、庙、模(2)强调多音字“模”的读音,在“模样”中读“mú”,在“模范”中读“mó”。
(3)指导书写“灿、秒”等生字,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精读课文,感受火烧云的特点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1)默读第 3 自然段,找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2)交流汇报: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和准确。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和快。
(5)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说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1)自由朗读第4 至6 自然段,思考: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2)交流汇报:马、狗、狮子(3)找出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27647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3.png)
一、教案主题:火烧云优秀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火烧云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难点:火烧云的成因及如何观察和描述火烧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火烧云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火烧云,学会描述火烧云。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火烧云的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火烧云的图片、视频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火烧云的经历、笔记本和笔。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时间和活动,以及作业和评估方式。
六、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火烧云的美丽和独特性。
2. 讲解火烧云的成因(10分钟):介绍火烧云的形成原理,如大气中的水汽、温度、湿度等因素。
3. 观察火烧云的特点(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火烧云,记录其颜色、形状、高度等特征。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火烧云对天气的影响,如晴转多云、雨前征兆等。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学生分享观察火烧云的心得,教师总结火烧云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七、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讲解火烧云的成因:10分钟3. 观察火烧云的特点:15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八、教学活动:1. 观察火烧云:学生分组观察火烧云,学会描述火烧云的颜色、形状、高度等特征。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火烧云对天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分享心得:学生分享观察火烧云的心得,提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
九、作业:1. 绘制火烧云的图片,标注其颜色、形状、高度等特征。
十、评估方式:1. 观察火烧云的图片和作文,评估学生对火烧云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火烧云》教学反思12篇火烧云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火烧云》教学反思12篇火烧云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903517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f.png)
《火烧云》教学反思12篇火烧云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火烧云》教学反思1《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写景物的文章,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作者准确地用词、生动逼真的把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极多和颜色、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本课在本组中是精读课文,而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作文材料。
这就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作文材料的。
全文分为三大段分来写,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天上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第二段(第2—6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第7自然段)讲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
本节课我带领学生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体会了作者描写这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象和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
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过程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内容的设计,我基本遵循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并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体现重难点,小学生的好奇心易被激发,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提出讨论的问题,并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寻找并归纳记字方法,分层方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这样,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建构知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此外,情境学习亦是一大特色。
《火烧云》教学反思2《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一)、初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44b03b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1.png)
火烧云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提高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火烧云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火烧云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火烧云的形成原因。
2.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PPT:制作火烧云的相关内容。
3. 环境保护宣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火烧云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
3.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火烧云的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火烧云的形成原因。
5.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关注火烧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发环境保护宣传材料。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板书设计:火烧云的特点、形成原因及环境保护。
9. 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10. 课后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火烧云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火烧云的形成原因。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火烧云及其他气象现象。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火烧云的形成过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822ec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板书课题)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1.指读课文。
(正音)2.按提纲交流:①什么是火烧云?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4-7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
(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霞光、颜色、形状)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
![火烧云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0e29b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1.png)
火烧云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学会观察和描述火烧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火烧云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火烧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观察和描述火烧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教学难点:(1)火烧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的理解;(2)观察和描述火烧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火烧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2)观察记录表;(3)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引导。
2. 学生准备:(1)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观察火烧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探究:(1)分组讨论:火烧云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特点是什么?(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实践:(1)学生分组观察火烧云,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2)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分享火烧云的美丽和变化。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学生回家后,观察火烧云,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2)学生制作一个关于火烧云的手工作品,展示火烧云的美丽和特点。
2. 评价:(1)学生观察火烧云的认真程度和描述能力;(2)学生制作手工作品的创意和展示表达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火烧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观察和描述火烧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合作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火烧云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六、教学拓展1. 火烧云的种类:(1)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火烧云,如单层火烧云、多层火烧云等;(2)展示各类火烧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区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7c54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2.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简析:《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
从美学的角度看:全文结构完整统一,层次错落有序;内容丰富充实,更富于变化;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
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鉴美的能力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
学生有着不同的基础和认识特点,在阅读和观看中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以读促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从学生自己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上描写的词语,是最值得珍视的感受。
2、运用直观教具照片,增强了阅读兴趣,从看照片感受课文内容,理解词句,做到了现实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作用。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不断提高阅读效果,同时培养阅读能力。
3、实实在在地进行了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学习课文,观看照片,自己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描写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火烧云奇丽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能通过观察和想象仿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难点:1、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仿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录音朗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自学法、对话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天上的云是最常见不过的了,但是你们注意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和变化吗?有一种云叫做火烧云,就不是天天都能见到了。
火烧云语文教案反思(通用6篇)
![火烧云语文教案反思(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ef181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5.png)
火烧云语文教案反思(通用6篇)火烧云语文教案反思篇1今天我有幸听了贾老师和裴老师的语文教学示范课,收获很大!这对我在以后的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她们在课上思维敏捷,学生也非常活跃富有朝气。
另外,她们的课准备的很充分,所以我认为认真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贾老师的课,讲的是四年级火烧云这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火烧云美景图片,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对火烧云的感觉,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课,她的课上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齐读,开火车读,学生自己找出最喜欢的读出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后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火烧云还有没有其他的颜色?火烧云还会像什么?贾老师语言精练,语调非常有亲和力,普通话标准,基本功扎实,在她的课上,学生发言积极,表现很活跃。
裴老师讲的是一年级的认字,她这节课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口令清晰,总是能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及时提醒,她也总是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亲切的语调和微笑,提高了学生们的发言的积极性。
整节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玩”中学,同学们都学的开心快乐。
总之,她们的课值得我更深入地去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我会不断地听课学习,让自己快速成长。
火烧云语文教案反思篇2《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因此,了解课文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本文的学习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
抓住作者观察和想象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去学习重点段,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那些段落是作者的观察和想象,然后在分别找出作者观察和想象分别抓住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去描写的。
这样学生快速的就找到了,我自然的就引导了重点段的学习。
在说你还知道其他类似文中描写的颜色吗?你能向文中那样想象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吗?两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七嘴八舌的抢着表达。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236b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语激情,复习引入师:天空中的彩虹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位大魔术师带来的火烧云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
这节课我们跟着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那火烧云的瑰丽情景。
(板书:火烧云)1.什么叫“火烧云”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
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学生朗读这句话。
师:评价小结: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2.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什么是恍恍惚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烧”让学生想象景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为展现火烧云美丽的景色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感悟,积累运用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火烧云的人们会恍恍惚惚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的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1.学生自由朗读三~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板书:颜色、形状多快)3.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师:请你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都有哪些颜色?(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一样的___色。
”这句话描述一下?我们能不能把这些颜色进行归类?(三类)师: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师:真会用词。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ed0402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8.png)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
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导入课题1、齐读课题;2、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三、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习生字词。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哪个字难写,凶的部首是什么。
出示多音字。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请用“——”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4、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齐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给人一种动态变化之美。
5、文中的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夏天的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晚饭过后;乘凉)6、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第一自然?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小结:这段话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
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的?(“笑盈盈”)请你们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7、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烧云教案设计
《火烧云》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
重点写“上来”的部分。
先写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柔和明亮的霞光中,万物都改变了自已原有的颜色。
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连用多个“……了”的句子,不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美景,同时渲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
一个“烧”字极其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
“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以“着火”作喻,言其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因此在此段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感受火烧云颜色的多、美、变化快等特点。
在渲染了色彩之后,又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
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下去时则恍恍惚惚,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这部分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已生活中观云的实际,展开想象,感受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5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4、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顺序叙述的。
并懂得课文是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于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和
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很多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萧红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那奇特的火烧云景象。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件出示自学小检测,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自学小检测:
(1)查阅资料介绍火烧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火烧云的?
2.指名反馈。
3. 按照火烧云上来前——上来时——下去了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掌握学习方法。
1.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按顺序找出作者在描写霞光照在大地上的景象时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3. 交流、反馈:(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
4. 这些景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红的、红的、金的、紫檀色的、金)
5. 讨论:为什么在霞光的照射下,各种事物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
6. 指名反馈。
7.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小黑板出示合作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2—6自然段。
1. 自主合作学习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述火烧云的?
(2)火烧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2. 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3.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4. 反馈:
(1)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两方面描述了火烧云。
(2)火烧云颜色的特点是颜色多、变化快,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多。
从“极多、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3)模仿表示颜色的词说词语。
ABB式;水果名称+水果颜色;半()半()。
(4)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颜色特点。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5)指名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句子的练习。
(6)指导朗读描述火烧云颜色的语句。
(7)火烧云形态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化快。
“马、狗、狮子”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之多,“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8)读一读描述火烧云形态的语句,交流作者动静相结合描述火烧云形态的方法。
(9)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形态特征。
(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形态万千······)
(10)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11)指导朗读。
(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 自由读,思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2)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火烧云变化多而且快的特点的?
2. 小组合作交流、反馈。
3.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七).总结全文。
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火烧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抓住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断积累素材,老师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也会写出优秀的文章。
孩子们,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八).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仿照课文,把你观察到的云用一段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火烧云
五上来前上来时下去了千
彩霞光颜色、形状一会儿姿
缤(多、变化快)百
纷态
教学反思:
《《火烧云》》全文都围绕着火烧云的“变”来写的,作者淋漓尽致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瑰丽及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和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为了落实“六步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关注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
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人。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成功。
2.我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出发,从尊重学生
的学习需要和个体体验出发,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
开放的心理,学习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敢做,把课
堂还给学生。
3.逐步提升组织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培养团队精神。
在课堂上要求在组内
先组员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针对出现的错误
互帮互助,进行第二次学习,达到共享知识点、寻找问题突破点、巧搭
知识的衔接点。
因为我也只是“六步教学法”的探路者,所以对学生老是不放心,以至于课堂还有些“满”,留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