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文学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1)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材料—贝利马丽斯名词解释:(3个)1、地下文学: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与当时公开出版物所体现的文化专制迥然不同的是,“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文学,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
“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初期,他们大多是革命热情甚高的“红卫兵”。
同时在书籍的交流中,俄苏的小说和诗歌占有最大的比重,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沉郁、凝重和忧伤传达着当时青年们内心的失落感,同时也孕育了他们最初的文学冲动。
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2、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
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
代表作品有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3、百花文学: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
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
“‘后先锋写作’:先锋派退潮之后的文学创新如何可能?”笔谈(一)——“后先锋”与当下
‘‘ ‘后先锋写作,:先锋派退潮之后 的文学创新如何可能?’’笔谈 (一)
张 颐武 姚 晓雷
主 持人语 :
“后 先 锋 写 作 ” 是 一个 很 有 趣 的 话 题 。说 其 有 趣 是 因为 , 参 与 这 一 笔 谈 的论 者 包 括 “60 后 ” “70后” 和 “80后 ”三代 人 。这 样 一种 三代 人 的经验 差异 决定 了他们 对 “先锋 ”/“后 先锋 ” 的看 法 ,虽在 总体 上 基 本 一致 ,但在 细 节 上却 大 异其 趣 。这 可 以说 是 真 正 意义 的争 鸣 。关 于 “先 锋”/“后 先锋”这 一概 念 ,其 自中国新 时期 文坛诞 生之 日起 就 一直众说纷 纭 、莫衷 一是 ,但有 一点 可 以肯定 ,那 就是这 一概 念 的提 出本身表 达 的是 对创 新 的不 懈追 求。 可 以说 ,正是 这 一追求 ,才使 得 文 学能常 变常新 。作 为潮 流 的 “先锋 派” 虽 已经退 潮 ,但 对 文学创 新 的追 求并 不会止 步。从这 个 角度看 ,针 对 “后 先锋 ”这 一议题 的讨 论不 会终 结 ,也不 可能有 定论 。我们 组织这 一期 关于 此一议 题 的笔谈 文章 ,只是 一个开 端 ,其 意在抛砖 引玉 ,期待此 一话 题 能引起 更 多人 的关注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先锋派(2)
直接效果之二:荒诞
碎片,不仅隔断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伦理关系, 也撕碎了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秩序,使人物的精 神无法融入社会群体之中。每个个体的人,只能 不断地退回到自我内心的角落,退回到常理之外 的生存境域中。正是这种极度尊重个体、割裂群 体常规的碎片化叙事,使小说迸发出一个又一个 荒诞绝伦的生存景象。
文本案例的讨论:【思路参考】
格非的《褐色鸟群》:小说中的人物没有文化身份,没有性格逻辑,也没
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作为一种符号的女人,棋仅仅是引导“我”穿梭于各 种不同时间场景中的一面镜子,整个叙事话语也正是在这个幽灵般的人物 碰撞中碎片般地打开。这里,一个个碎片式的场景既是“我”的某些隐秘 心迹的展示,又是“我”的各种幻觉的汇演,它们试图相互连贯,结果却 不断地自我否定,个人记忆的可靠性、历史自身的真实性由此而被彻底地 动摇。 余华的《世事如烟》:每一个人物也同样被抽掉了性格逻辑和文化身份, 留下的只是一个个数码代号,叙事就是在一个个碎片中不断地进行着宿命 式的游离。每一个碎片都极为精细,生动,逼真,饱含着作者灵性翻飞的 艺术气质,但是整个叙事却沉醉在漫无头绪的幻觉状,神秘,玄奥,不可 理喻,隐喻着人的命运的不可把握。 孙甘露《呼吸》:独白带着明显的呓语色彩,既不连贯,也不统一,但它 却使叙事话语在逃离叙事情节线性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深入到人物的精神 内部。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等作品,则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内心独白来进行碎片 式的叙事表达, 以瞬间的、漫游的、看似毫不经意的随想方式,凸现着 创作主体种种精妙的人生感悟和生存思索。
对于“真实”的怀疑
1、怀疑的意义 2、怀疑的致命之处 1、叙事成规的固定和瓦解是一个永恒的交 替。 2、终极意义的寻找
先锋的拷问:为什么活着?
《消失的人类》 《运动》 《施洗的河》
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整理
1、17年小说1、历史题材: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革命战争史。
《红日》、《红旗谱》、《红岩》、《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
特点:(1)史诗风格;(2)纪实品格;(3)政治色彩。
2、现实题材: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的,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的,描写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工业题材的等。
如《“锻炼锻炼”》、《创业史》、《山乡巨变》等。
小说在这一阶段,也存在少量干预现实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表现民间人情人性的作品有: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建国后最先遭受批判的作品),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李威仑的《爱情》,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短篇。
一、干预生活冲破题材禁区的作品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刘绍棠的《田野落霞》、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准的《灰色的帐篷》、何又化(秦兆阳)的《沉默》、李国文的《改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和对青春的呼唤。
刘世吾与林震)等。
这些作品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如官僚主义、革命意志衰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逢迎领导、欺压群众、强迫命令等进行了揭露、鞭挞、针砭和讽刺,具有批判的锋芒和积极的意义。
(一)创作成就:1、一批有一定艺术价值,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作品出现,新的创作群体出现。
2、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以各种方式曲折艰难的影响和抵制着左倾的政治思潮和对文艺的干预。
(二)本阶段小说的艺术局限:1、文艺政治化2、题材单一化3、手法简单化4、人物形象扁平化5、作家非专业化2、批判运动1950年代重要的文学史事件: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对肖也牧及《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胡适的批判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5.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对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集中体现了1949年以后左翼文学内部在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解、文学规范的设置、文学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在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认识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与严重冲突。
从先锋派小说的语言看中国文化的转变
从先锋派小说的语言看中国文化的转变提要:先锋派小说,它由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出现的年轻作家所创造的。
在先锋派作家看来,当作家创作的目的抛却历史的重负,没有启蒙的目的,而是自己内心真实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其作品会很容易转向对叙事形式本身的迷恋。
在文本的形式中,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违背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或文学创作的法则。
他们发现,对作品形式的把玩远比作品内容的创作更能激发起自己的兴趣。
从这一派别的语言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转变。
关键词:先锋派小说;语言;文化先锋派小说,又叫新潮小说,它由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出现的年轻作家所创造的,代表人物马原、余华、刘恒、苏童、格非等。
自从1985年以来,中国文化也经历了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
“后现代主义引起了许多领域中的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它将我们的注意力导向那些发生在当代社会和文化中的转化或重大变形。
”①因此这批作家以写作话语和叙述技巧的独特性而闻名。
他们并没有否认自己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师霍伊在谈到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联时,曾指出:“以中国人的观点,后现代主义可能被看作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最近思潮,而从西方的观点看,中国则常常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来源。
”②在他们看来,当作家创作的目的抛却历史的重负,没有启蒙的目的,而是自己内心真实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其作品会很容易转向对叙事形式本身的迷恋。
在文本的形式中,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违背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或文学创作的法则。
他们发现,对作品形式的把玩远比作品内容的创作更能激发起自己的兴趣。
把故事讲好,在自己的文本创作中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呈现出了作家“积极自由”的状态。
另外也有一些人认为:他们是刻意的违反约定俗成的原则;片面的追求艺术形式上的技巧。
不管怎么说,我们仍能从作家的文本中窥探到人物内心的神秘地带,挖掘出作品内容的神蕴所在。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的动因是因为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
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
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xx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材料—贝利马丽斯名词解释:(3个)1、地下文学: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与当时公开出版物所体现的文化专制迥然不同的是,“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文学,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
“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初期,他们大多是革命热情甚高的“红卫兵”。
同时在书籍的交流中,俄苏的小说和诗歌占有最大的比重,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沉郁、凝重和忧伤传达着当时青年们内心的失落感,同时也孕育了他们最初的文学冲动。
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2、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
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
代表作品有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3、百花文学: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
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
中国当代文学:先锋小说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学习和模仿了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内在思想却来自 于存在主义。小说写一群音乐学院学生的生活作品表现了在强大的音乐传统 (功能圈)面前,这群年轻人面临的选择困境。
中国当代文学史
先锋小说
第七章 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又称实验小说、新潮小说、后新潮小说等,是对八十年代以
来的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的总称。 中国先锋文学迄今都是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结果。
中国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引进与认识
五四时代将其和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混为一谈的阶段, 把它作为反封建文学的一种武器;
3、张洁
张洁(1937- ),祖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 中共党员。当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 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著有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 《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 太阳》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两次获 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
二、80年代中期的先锋小说
以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家族》、刘索拉的《你别无选 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残雪的《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 等为代表的新潮小说。
这批作家人称“中国现代派”。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反传统的精 神,开始冲击传统的价值观而不是一般地批判社会政治。
这个时代的先锋文学对现代主义精神的关注胜过了对文本的模仿。 这批作家将中国文学引入了新的创作领域,使中国文学出现了新的创作 境界。
1、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 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 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 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 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 社会融合在一起。
先锋派文学的存在主题
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深受西方各种现代派文学思潮影响的先锋派文学,其主题表现不再似传统文学一样注重于社会政治生活主题的表达,也不再似八十年代初中期的小说那样热衷于庞大的文化隐喻、历史主题、生命激情和崇高风格的追求,而是把笔触直接指向了世俗生存中的个人,他们凡庸、焦虑、充满苦恼的内心生活,他们的生活恐惧、生活诘问以及复杂幽深的潜意识世界――其主题已指向对自我和个体生存的思考。
相对传统文学来说,先锋派文学的主题之所以会有这样巨大的转折,是因为当时整个文化背景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八十年代后期,商业文化的发展使原有的启蒙主义文化环境不再那么纯净,个人生存问题已开始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对人生社会主题的探讨已逐渐处于疲惫的状态,而对“个性的高扬”的热情也慢慢衰退,文坛的沉寂迫使作家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第三,由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焦虑”情结所决定的一种“唯新论”逻辑正在促使当代中国的文化哲学思潮出现整体的转换,也就是说原有的宏大社会文化主题和启蒙主义价值体系正受到个体存在、“解构”、“生活政治”等观念的怀疑、诘问和挑战。
因此一批勇敢的先锋作家在此种复杂情境下开始对传统文学与文学观念进行反驳与解构,而且进行了新的探索,他们除了开始文学语言、文字、形式与结构等创新外,还在文学主题上进行了新的尝试,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个人存在与自我主题。
“现代派在思想方面的特征是对西方现袁可嘉在分析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特征时指出: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变革意识,特别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而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袁可嘉《略论西方现代文学》)。
因此,存在与死亡、悲观与虚无、孤独与迷惘也就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本主题。
如海明威表现的是“迷惘的一代”、波特莱尔的《恶之花》发出的是面对现实之恶而无可奈何的悲剧的哀鸣;艾略特的《荒原》展现的是世界末日中人全面异化的可怕景象……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影响的先锋派文学就必然受这种主题倾向的影响。
卡夫卡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卡 间接地影 响 了莫 言 ? 当然 , 卡夫 卡 并 非 只是 通
过 马尔克 斯 间接 地 影 响 了莫 言 , 他也 直接 地 影 响 了 莫言 的创作 观 念 和 手 法 , 这 在 莫 言 日后 的 文字
中也 有所 记 载 。事 实 上 , 卡 夫 卡 对 中国 当代 作 家
义思潮 涌人 中国的直 接呼应 , 而 寻 根 文 学 则 是
们 每 个人 , 不 仅仅 是作 家 而 已。 ” [ 3 ] 卡夫 卡对 中 国文学 的影 响 , 主 要 发 生 在 当 代 ①, 准确地说是 1 9 7 9年 之 后 。在 此 之 前 , 中 国 读 者 对卡 夫卡 是 比较 陌生 的 。 以笔者所 看 到 的材 料来看 , 中 国最早 提及 卡 夫卡 名字 的是 沈雁 冰 , 他
而正是这种炼狱般的受难历程为人类穿越难以承受的黑暗境域提供了标识与卡夫卡一样鲁迅深切地感受到了存在的不真实感也就是荒谬感两者都遇到了言说的困难言说写作所面临的文化前提不尽相同但它们各自的言说方式对于既定语言系统的否定瓦解的意向却颇为一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r na l o f Ca pi t a l No r ma l Uni v e r s i t y
彩。 ” [ 1 ] ( p . 5 3 ) 作 为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的 最 重 要 的 作 家, 同时也是 对 当代 中 国文 学影 响最 大 的作家 , 哥
伦 比亚 的加 西亚 ・ 马 尔 克斯 对 莫 言 的 影 响 和启 示 自然是 不 容 忽 视 的。 “ 先 锋 派 文 学 是 西 方 现 代 主
位 给 卡夫 卡 。多年 来卡 夫卡 一直 成为 一些 作家 的 热 门话 题 , 他 被 视 为 是 现代 派 的第 一 个 大 师 。他 的作 品使 我们 了解 到西 方文 学 中对人 性 的认识 已 达到 怎样 的深 度 。不仅 上帝 死 了 , 自己也 死 了 , 不
先锋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先锋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多元化而丰富的领域,其中先锋派的出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先锋派文学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前卫性,引领着中国文学的潮流,对于传统文学的束缚进行了突破,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首先,先锋派文学在形式和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传统的文学作品往往以叙事为主,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是重点。
而先锋派文学则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形式的创新。
例如,席慕蓉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使用自由诗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韵律和格律的束缚,使诗歌更加自由和灵活。
另外,先锋派文学还注重对语言的探索和实验,通过运用新的词汇和短语,创造出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张力。
其次,先锋派文学在思想和主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考。
传统文学往往以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为基础,而先锋派文学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内心的探索。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以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通过对生死、人性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这种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人性的探索,使得先锋派文学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思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此外,先锋派文学还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传统文学往往以男性为中心,女性在其中往往是被动和被忽视的角色。
而先锋派文学则提出了对于性别和女性权益的关注。
例如,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以女性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揭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压抑和束缚。
这种对于传统文学的反思和批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最后,先锋派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国际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先锋派作家们通过对西方文学的研究和借鉴,将西方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引入到中国文学中。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在叙事结构和风格上受到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使作品更加奇幻和富有想象力。
这种对于西方文学的借鉴和融合,使得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有声音和影响力。
谈先锋派文学90年代后的
谈先锋派文学90年代后的“转型”汤红80年代中后期,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形式的实验,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
毋庸置疑,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从肇始之初的“先锋实验小说”到所谓的“返璞归真”,先锋派的作家们走出了一条饶有意味的文学创作之路。
马原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第一次把叙事置于故事之上,将几起没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拼贴在一起,突破了传统小说重点在于“写什么”的范式和困囿,转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衷,先锋文学由此徐徐拉开帷幕。
之后,一批作家紧随其后,充分发挥文本实验的技能和才华,在叙事的迷宫中自由穿行,他们的创作实绩使先锋派的作品成为文学界一道耀眼的风景。
先锋派作家共同的叙事特点表现为元小说技法(即用叙述话语本身言说叙事本身),注意调整叙事话语和故事之间的距离,追求故事中历史生活形态的不稳定性等,但叙事话语的个人化特点,如叙述人角色的设置,故事人物的符号化,叙事圈套,叙事猜测等,又使他们的作品面目各异而显得摇曳多姿。
正是这种对文本形式及其结构叙事空间的探索,不仅为这些作家赢得先锋派的称号和评论界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先锋小说的出现为中国小说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
“先锋派文学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
”先锋文本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于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
”的确,先锋作家们是以一种反叛和激进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关于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
在抛开种种旧有的叙事成规的同时,先锋小说成为一种纯技术的操作,复杂性的叙事实验——零散片断拼贴后的空无一物,间离效果的营造等,给读者设置了繁难的阅读障碍。
然而,语言从它产生那天起就包孕了形式与意义的两层内涵,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语言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答案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2、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3、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4、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5、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文学革命:1、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3、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4、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
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新感觉派(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考研教育网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
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
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
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现当代文学史是研究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和变革的学科。
以下是对现当代文学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和对传统形式的反叛。
它注重意象的激发和表达,使用非线性叙事和流派混合的写作技巧,以及对语言和形式的实验。
2.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强调多元性、混杂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拒绝统一的真理主张,而是强调个体和语言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
3. 先锋派文学:先锋派文学是20世纪初期一种以创新和实验为特点的文学运动,通过与艺术、社会和政治传统的冲突来推动文学形式的变化。
先锋派文学注重揭示现实中的断裂和失衡,并通过突破传统的形式和结构来表达。
4. 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社会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以呈现社会现实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为特点。
社会现实主义文学通常强调社会不平等、阶级斗争和人民生活的困境,试图通过文学来唤起社会意识和改变社会。
5. 新叙事派:新叙事派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强调叙事的再创造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新叙事派试图突破传统的叙事约束,以非线性叙事、多重声音和碎片化的结构来呈现复杂的现实。
6. 拟真主义:拟真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试图以高度写实的方式来表达和呈现真实世界的细微和瞬间的变化。
拟真主义文学通常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行为的真实性和语言的精确性。
7. 后殖民文学:后殖民文学是由在殖民地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后殖民文学通常关注殖民主义带来的文化认同和身份的问题,探讨被殖民地经历的后果和反抗。
8. 边缘文学:边缘文学指的是在主流文学之外的一种较小众的文学流派。
边缘文学通常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和边缘文化的经历和生活,试图通过文学来展现被边缘化的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抗争。
9.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女性主义文学流派,它探索了女性身份和经验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缘起和背景
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缘起和背景引言:20世纪初,西方文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即先锋派文学思潮。
这一思潮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冲击,成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介绍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缘起和背景,以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缘起:1.1 艺术与现代性的融合先锋派文学思潮的出现与现代性的崛起密不可分。
在20世纪初,工业化、都市化和科技进步等现代化进程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
艺术家们开始对传统的艺术形式感到束缚,追求一种更为自由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这种对现代性的渴望促使了先锋派文学思潮的兴起。
1.2 文学观念的颠覆先锋派文学思潮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传统文学以情节为主导,注重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塑造。
而先锋派文学则更关注文本的形式和结构,打破了故事的连贯性,追求以语言和形式本身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先锋派文学的出现使得文学从传统的叙事形式中解放出来,从而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创作天地。
二、背景:2.1 欧洲战争与文化危机20世纪初,欧洲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大陆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和创伤。
战争的阴影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产生了动摇,文化危机也随之而来。
先锋派文学思潮的兴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了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反叛和抗争。
2.2 艺术家的集体行动先锋派文学思潮的背后,是一群艺术家的集体行动。
他们组织了各种文学派别和艺术团体,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
这种集体行动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共同质疑和对现代性的共同追求。
这种集体行动的力量使得先锋派文学思潮得以在文学界迅速传播和发展。
三、影响:3.1 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先锋派文学思潮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冲击。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模式和规范,突破了故事的叙述方式,使得文学的表达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先锋派文学的出现使得传统文学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2 艺术与现实的结合先锋派文学思潮注重艺术形式和结构的创新,但它并不脱离现实。
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缘起和背景
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缘起和背景1. 引言先锋派文学思潮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潮流,承载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缘起和背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思潮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先锋派思潮的定义先锋派文学思潮(Avant-garde literary movement)指的是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与传统文学观念和形式决裂的思潮。
它以创新、激进和突破传统为特点,试图颠覆传统文学的规范和约束,追求个体和自由的表达。
3. 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缘起3.1 社会变革的背景20世纪初的欧洲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被工业化的城市社会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这种社会变革为先锋派文学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3.2 文化冲击的刺激同时,20世纪初的欧洲受到了来自其他文化的深刻冲击。
在殖民时代的席卷下,欧洲开始接触到各种非西方文化,这使得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开始受到质疑。
这种文化冲击的刺激对于先锋派思潮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1 艺术观念的变革先锋派文学思潮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世纪初现代艺术观念的大力推动。
现代派艺术家的崛起,如毕加索、康定斯基等,引领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种现代艺术观念的改变也深刻影响了文学领域。
4.2 技术进步的影响20世纪初的技术进步,尤其是摄影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影的出现,对先锋派文学思潮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摄影术的出现使得写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挑战,而电影则为先锋派文学提供了新的叙事和表达方式。
5. 先锋派文学思潮的特点和风格5.1 批判传统和现实先锋派文学思潮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束缚,对旧秩序进行彻底的批判。
它挑战了现实的局限性,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法进行自由的创作。
5.2 语言和形式的创新先锋派文学思潮强调独特和原创的语言表达,以及形式上的创新。
它摒弃了传统文学中的规范和约束,拓展了文学创作的边界。
现代派与先锋派
●七、现代派小说(一)演变19 70年代末,《我是谁》《春之声》等作品出现现代主义的因素,着重于技巧的吸收,而缺乏现代派的真正内核“现代意识”。
1980年代中期,《你别无选择》被评论界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
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苍老的浮云》的出现,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因素。
●(二)特点1、现代主义不注重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
(1)现代青年的内心骚动和对外界权威的反抗,年轻人玩世不恭的举止和出言不逊的语言传达出对传统观念和既有秩序的轻蔑。
(2)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和对个人处境的绝望。
2、用变形、荒诞、象征。
《你别无选择》中的功能圈《山上的小屋》(三)现代派与先锋派现代派表现了对于小说气质更多的关注;先锋派有着更鲜明的文体(或小说范式)实验的指向。
因此,虽然残雪和马原几乎同时出现和同时引人注意,但只有马原被看成是先锋派作家。
●●●●八、先锋小说潮流(一)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
读者很难得到通常小说有关因果,本质的暗示和有关政治、道德、人性之类意义。
洪子诚:它们对于内容,意义的解构,对于性、死亡、暴力等主流的关注,归根结蒂,不能与中国现实语境、与对于文革的暴力和精神创作的记忆无涉。
(二)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与传统小说竭力创造与现实世界对应的真实幻象相反,马原明白指出他的小说就是一种编造,“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是经常在小说中出现的句子。
(三)在文体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他们关注的是故事的形式,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
在讲故事时,只是平面化地触及感官印象,而强制性地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事世界的联系。
贡献: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对于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挖掘。
先锋派文学
先锋派文学
先锋派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流派,也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
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形式的束缚,强调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追求创新和实验。
在文学形式上,先锋派文学常常采用夸张、变形、碎片化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对主流文学规范的挑战和颠覆。
先锋派文学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剧变和冲突密切相关。
在20世纪初,社会工
业化带来了空前的变革,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文学形式已无法完全表达人们内心的焦虑、挣扎和矛盾。
因此,先锋派文学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更直接、更真实的表达方式的需求。
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许多,例如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俄国诗人普希金、
意大利作家卡夫卡等。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绝望,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抗,同时也展现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探索。
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20世纪后半叶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当代,先锋派文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人
们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先锋派文学所体现的大胆和创新精神,对于当代文学家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只有不断地追求真实,挑战权威,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总的来说,先锋派文学是文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创新运动,它影响了整个20世
纪的文学发展,并为后来的文学探索开拓了新的道路。
无论是在作品多样性还是在审美观念上,先锋派文学都让人们重新审视了文学创作的可能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先锋派文学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编语:距离“先锋文学”应运而生的年代,转瞬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就如一个孩童的成长,“先锋文学”也已经步入了青年,开拓了新的文学时代与体裁,然而其代表作却寥寥无几。
1985年前后的“八五新潮”,文学界出现了马原、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先锋小说,陈东东、王寅、欧阳江河等人的先锋诗歌群体,音乐界出现了瞿小松、陈其刚、谭盾等人的先锋音乐,电影界则有陈凯歌、滕文骥、何平等人的探索电影。
几乎每隔数周,一种新的风潮、新的宣言便会发表。
风潮迭起的年代,“先锋文学”应运而生,三十年过去,它长成了什么模样?它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年轻人?11月27日,以“通向世界性与现代性之路”为主题的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
刊发了文学批评家李敬泽在论坛上的发言。
下文是文学评论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论坛上的发言。
我将新一代作家作品作为检视先锋文学影响的镜子。
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到先锋文学当年的文学观、文学趣味如何被扭曲,如何被继承。
换言之,如果我们把先锋文学视作文学之钟,那么,从年轻一代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听到它的回响,自然,也可以看到它的困窘。
回响之一是,先锋文学建构了八十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青年读者的文学趣味,尤其是七零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甚至语感。
先锋文学三十年,正是七零一代作家从孩童成长为中年,由文学少年成长为新一代作家的三十年。
如果有兴趣去读七零一代作家的读书随笔和小说讲稿会发现,他们阅读和喜爱的作家作品百分之八十与先锋作家们喜欢的作家作品相同或相近,而另百分之二十,则非常有可能是当年那代先锋作家。
一个作家的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文学趣味如何建立?无外乎是阅读和模仿。
一方面喜欢他们所喜欢的,一方面渴望写出他们那样的作品,——先锋文学对七零一代作家的影响是渗透式的,年轻一代的成长得益于对文学偶像的学习。
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代作家的文学趣味逐渐形成。
这是新的、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价值观完全迥异的文学观。
尤其是新一代对纯文学这一概念的认领。
“纯文学”与先锋派紧密相关,它看重语言,叙述方式,讲究语法和句法,致力于语言的探索,致力于摆脱政治话语而回到文学本身。
七零以后出生的作家们对“纯文学”是全盘接受并深入内心。
这是硬币光泽的一面,而另一面的反映则是年轻作家不由觉地划走,他们笔下历史背景的逐渐模糊,他们沉迷日常生活,看重个人生活和个人成长而不愿去触及“社会题材”。
换言之,先锋文学之后,有关宏大的、社会的、政治的思考成为新一代作家所刻意躲蔽的。
如果说“纯文学”观念是先锋文学在七零作家一代那里的重要回响,那么另一个回响则是关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认识。
新一代作家通常在访问中会刻意强调他们看重“怎么写”。
尽管在写作手法上也未见有何重大突破,但这一认识却深植于心。
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
当然,“写什么”在他们那里则变得没那么重要。
与此同时,他们中很少有人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更很少有作家认为文学写作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不过,七零一代作家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对写作的理解也非一成不变。
大约2010年前后,又一批新的七零后作家出现,比如阿乙和曹寇。
在媒体的讨论和介绍中,他们被认为是先锋的、深具先锋文学精神的新一代,尽管这种评价不乏出版推广的因素,但得到读者和公共媒体的广泛认同也值得关注。
为什么其它七零后作家并不被认为是先锋的,而只有他们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
在现实面前,这两位作家与以往七零后作家的不同在于,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不认同、不屈服、不妥协。
他们并不是一笔一划去描摩现实。
在他们的笔下,现实与文本呈现了某种奇特的关系,——文本为现实提供了某种镜像,它是现实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直接的。
他们关注当下生活,也有非虚构作品。
在当代中国,“非虚构”突然出现缘于写作者强烈“回到现场”的写作愿望,但那种流行的“非虚构”与阿乙、曹寇的“非虚构”有明显差异:前者显然追求一种对现实的介入,其中有强
烈某种济世情怀;后者的写作则是,不济世,不启蒙,他们追求的是极简、深刻、零度写作,注重事物逻辑,呈现出来的文本则有一种荒诞感。
阿乙和曹寇对文学的理解使我想到余华当年在《虚伪的作品》中所说:“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
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
”
当然,让人想到“先锋”二字的也不仅仅是以上两位,在弋舟、廖一梅、李浩等人的作品里,也能感受到他们与八十年代及先锋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
也许年轻一代作家并非人人都愿意承认自己受益于先锋文学,但是,读者却往往从他们的文本中感受到先锋派在某一瞬间的复活。
与现实的对抗与紧张关系、疏离感是先锋文本的重要特征,——如何理解虚构与真实/现实的关系是先锋文学遗留下来的至为宝贵的文学财富,也是一代作家在形式探索外壳之下所做出的最核心文学贡献。
余华、格非、苏童在年轻时代完成了向惯例和写作成规的挑战,从而也为自己开出了一条新路。
但是,今天的新一代作家只是偶有几位意识到如何理解文学与现实这一问题的重要,大部分作家面对现实的态度是缓和的、亲密无间且不带反思意味的,这也意味着先锋文学的重要财富并未在更多年轻人那里得到回响,年轻一代也谈不上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创新之路,这是纪念先锋文学时我深感遗憾的。
以上谈的是先锋文学的回响。
但这样的回响也与先锋文学的困窘相伴。
这种困窘首先在于,脱离历史语境后,它注定要被不断地误解和误读。
比如,前文提到的纯文学这一概念。
今天,“纯文学”在新一代年轻人那里被认为是远离政治的,是去政治化的。
但是,在最初,先锋文学的纯文学概念并非如此,它有它的面向,有它的所指,正如吴亮先生所说,先锋文学的出现有它的时间和空间。
而且,当年的他们在文本中提到“个人”,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个人”也有重大差别。
当年,纯文学的说法既有文学层面的追求,也有自身的思想内涵,它甚至影响了当年人们对个人与社会责任的重新认知。
换言之,当年先锋文学的“去政治化”姿态也是政治行为的一部分。
——今天,如果我们只将先锋文学理解为纯粹的文学形式的探索,那是我们理解问题的偏颇而不是事实本身。
不过,此刻,在这样的场合,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讲授者,我要坦率指出先锋文学阅读史上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
当我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讲述先锋文学时发现,90后一代虽然愿意了解这一文学事件,但在阅读当年的先锋文本时表现出极大的不情愿。
先锋文本与当下学子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膜。
相对而言,他们更乐意去阅读《平凡的世界》,因为那里的生活和情感更容易让人产生亲近与认同。
这是先锋文学在文学阅读史上遇到的尴尬。
我们当然不能一厢情愿地把这一困窘全部推到年轻人阅读趣味的保守,先锋作品在更年轻一代读者那里被冷落的事实显然也说明:先锋派作品并不完美,这些作品走出文学史课本很有可能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所以,今天的我们看到,先锋文学只是作为一种潮流一种观念被认识,我们只能对作家们如数家珍。
那么,我想说的是,站在三十年后返观,在先锋文学正盛的三四年间,先锋文学提供的是一种文学观和写作观,而可能并未产生经典代表作。
恐怕那批先锋作家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如何使先锋的形式不流于“空转”,如何将一种先锋的形式与所表现的现实生活进行完美结合是困扰先锋作家至今的写作难题。
三十年来,余华、格非、苏童一直在努力克服这一难题。
我想,正是他们持续不断地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才有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河岸》《黄雀记》,《江南三部曲》。
他们在
八十年代以后以更为完善的作品与更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这些作品不需要依赖历史语境、不需教科书的解读便可独立存在。
正是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使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文学史需要不断地回想先锋文学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使今天和未来的读者不能忘记和忽略这三位优秀作家“其来有自”。
今年夏天,我曾经在《先锋派得奖了,新一代作家应该崛起》一文中提到,衡量一代作家的贡献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他们是否推动过中国文学的发展。
今天,无论看到了怎样的困窘,我都坚持认为,先锋派文学对中国文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一代的作家和批评家,我和我们以后的许多青年人都是这个“推动”的受益者。
首先出现的是叙述语言,然后引出思维方式。
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引用过李陀所说。
这段话我一直印象深刻。
我以为,如果没有先锋文学的极端的形式探索和语言实验,就没有先锋一代作家的成长。
但这句话今天想来也可能有沦为“美丽修辞”的危险——三十年后,我们新一代的具有变革意义的思维方式真的被那种叙述语言“引出”了吗?站在今天返观,我是不安的,因为我的答案远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