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1. 中国的封建社会与帝国的建立
-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 商周时期的诸侯国
- 秦统一中原,建立大一统帝国
-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秦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
- 刘邦的战国时期与汉朝的建立
- 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西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
- 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东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社会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4. 隋唐时期的政治社会
-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隋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 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
- 唐朝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5. 中国古代历史的启示
- 古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影响
- 古代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古代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变迁
- 古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规律
- 古代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你能够认真复习每个知识点,做好考试准备。
加油!。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繁盛一时的隋朝二、“贞观之治”1.隋的建立:时间为581年,建立者为隋文帝, 1、唐的建立:时间为618年,建立者:李渊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
2、唐太宗 政治:①合并州县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 2.统治的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的统治 经济:①发展生产②轻徭薄赋③戒奢从简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3、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3.大运河的开通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4、武则天,继续推行发展生产、选拔贤才的措施 ,南至余杭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作用: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三、“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 政治:①任用贤能②重视地方吏治 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经济:提倡节俭2、盛世经济的繁荣 手工业发达:丝织业发展,陶瓷业发展,最有名的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其中,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四、科举制的创立(创立于隋朝,废除于清朝末年)1、 隋朝时,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朝是科举制完善的重要时期。
最主要考试的科目有进士和明经两科。
唐太宗完善科举制的措施为:扩充国学规模唐玄宗完善科举制的措施为:以诗赋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措施为:创立殿试、武举3、科举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五、隋唐的民族关系(唐太宗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1、与吐蕃: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作用是: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与回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回纥后改名为回鹘。
[小初高学习]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学习要点资料
XX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七年级下期中复习资料(历史)XX、4、16班级: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一、知识回顾、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朝建立的意义:结束分裂对峙局面,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4、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
.结果:国家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增长,储积大量粮食和布匹,社会经济繁荣。
5、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大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0、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秦王)。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唐太宗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200多次,最著名的谏臣)3、贞观之治的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女皇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1).地位: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5、.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以历史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一门学问,叫史学或历史学。
也可以用“历史”一词代表。
历史学的本质其实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历史的过程和方法。
下面是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知识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地位)4、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意义)隋朝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7、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8、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历称“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9、我国历的女皇帝是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才。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任命姚崇为相)11、唐朝饮茶风俗流行,唐朝陶瓷业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1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13、唐都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
长安城内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秦朝的建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天下的封建国家。
秦国在战国时期迅速崛起,经过
秦始皇的努力,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二、秦朝的政治和军事改革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得秦朝得以迅速崛起。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推行
郡县制和推行统一法律制度。
同时,秦始皇还进行了雄才大略和权谋治国,使秦朝在政治
和军事上呈现出强大的力量。
三、秦朝的经济建设
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修建了万里长城和修建了连延数千里
的大运河。
这些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工程之一,极大地推动了秦朝的经
济发展。
四、秦朝的文化建设
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他统一了文字和度
量衡之后,使得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五、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去世后,由于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手段过于苛刻,引起了社会的大规模反抗。
最终,秦朝在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下,灭亡于战国时期。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下面将按照教材的顺序,详细介绍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从古人类到农耕时代本章主要介绍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内容包括人类的起源,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社会的出现等。
1. 人类的起源:介绍人类起源的理论,包括原始社会和古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介绍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狩猎采集、使用火等。
3. 农业的起源:介绍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农业社会的出现:介绍农业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包括农业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区别。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流行病本章主要介绍古代东方地区的流行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内容包括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抗击疫病的努力,以及疫病对社会的影响。
1. 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介绍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包括鼠疫、麻疹、天花等。
2. 抗击疫病的努力:介绍古代东方地区人们对疫病的抗击努力,包括采取的防疫措施和医疗手段。
3. 疫病对社会的影响:介绍疫病对古代东方社会的影响,包括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文明的摇篮-河流文明本章主要介绍亚洲河流流域的古代文明,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1. 两河流域文明:介绍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包括城市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制陶业等。
2. 长江流域文明:介绍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包括鱼米之乡、良渚古城等。
3.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介绍两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包括农业技术的进步、城市的兴起等。
第四章走向帝国的古埃及本章主要介绍古埃及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内容包括法老的统治、建造金字塔的工程、埃及的宗教信仰等。
1. 法老的统治:介绍古埃及法老的统治方式和社会组织,包括统一王朝的出现、官僚制度的建立等。
2. 建造金字塔的工程:介绍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工程,包括金字塔的结构和建造过程。
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知识点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对于中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的知识点展开详细介绍,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红旗渠建设在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中,红旗渠建设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历史知识点。
红旗渠建设始于1958年,目的是为了改变干旱地区的水利状况,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力。
红旗渠长达1217公里,向海而下经过四个省区,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
学生们需要了解该工程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二、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重大的事件,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该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中,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被详细介绍了。
学生们需要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背景、意义以及当时的政治状况,从而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该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大过程之一,主要包括工商业、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在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中,三大改造的知识点被详细介绍,学生们需要了解三大改造的内容、背景、进行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非常重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该知识点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政治状况。
在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中,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理论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人教七年级下历史册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掌握各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和社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特点:繁荣却短命)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分裂,顺应统一。
3.灭亡:618年,隋朝灭亡。
原因:隋炀帝暴政。
(个人好大喜功、贪图享乐,奢侈无度)二、开通大运河:(605年,隋炀帝)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
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制(隋炀帝)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2、意义: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权力;③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得以参政;④推动教育的发展。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特点:繁荣且开放)(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1、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2、治国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考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3、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武则天1、地位: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治国措施: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创立殿试;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3、作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1、治国措施: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重用贤能(姚崇、宋璟)2、影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知识清单
第一课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夺取北周政权;589年灭陈统一全国人物: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文帝贡献:(相关材料:开皇之治)①建立隋朝;②结束分裂,统一全国;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货币度量衡;④使隋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安定,国力增强,史称“开皇之治”。
3.京杭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自身统治;时间:605年;人物:隋炀帝;两点一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中心洛阳;四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4.科举制:(相关材料:金榜题名)建立者:隋炀帝;背景:上层权贵垄断官吏选拔权力;标准:重门第→重才学;标志:进士科的创立;意义:①改善了选官制度;②推动了教育的发展;5.评价隋炀帝:(相关材料:皮日休诗句)正:隋炀帝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他修建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创立科举制,改善了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反:同时也是一个暴君,他大兴土木,好大喜功,连年征战,导致农民起义,隋朝灭亡。
第二课1.唐朝建立:时间:618年,太原起兵(晋阳);人物: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相关材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物:唐太宗李世民背景: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确立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措施:政治上,任用人才,虚心纳谏;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文化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民族关系上,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促进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派兵反击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被称为“天可汗”,加强民族交融;(相关材料:自古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名臣:谋略:房玄龄;决断:杜如晦;劝谏:魏征;3.武则天:(相关材料: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身份: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措施:政治上,继承唐太宗措施,打击旧贵族势力;经济上,继承唐太宗经济措施;文化上,创立殿试和武举;民族关系上,设立北庭都护府,加强民族交融。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通过研究历史事件,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下面是人教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一、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统一大业。
秦始皇使用中央集权的手段,强制实行施行法家的政治思想并实施一系列变革,这一时期被称为秦朝。
二、汉朝的兴起公元前206年,刘邦在楚地称王,开创了汉朝。
汉朝从西汉、东汉、新的三个时期,共持续了近400年之久。
三、中国历史上的女真族女真族是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贵族拥有世袭的统治地位。
早在10世纪时,女真族就开始与中国的辽朝和金朝进行政治和军事互动。
四、唐朝的开放和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享受盛世的朝代,被誉为“盛世”,是世界上最为繁华、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盛产艺术、哲学、文学成就。
五、明朝的崛起和超越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经历了较长的近300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发生了非常多的改革,这些改革也为中国向世界顶峰迈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六、清朝的兴起和变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它是由女真族后裔的兴起,至1644年时取代了明朝对中国进行统治。
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先后经历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统治者的时代。
以上就是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世界发展的脉搏,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从而更好地掌握未来。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历史的学习,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重要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文化发展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中 国古代文学艺 术形式丰富多
彩
四大发明:造纸 术、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对 世界文明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
儒家思想:强 调仁义礼智信, 对中国古代社 会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琴棋书画:中国 古代文化艺术的 代表,体现了高 雅的审美情趣和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英国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 发动的推翻詹姆 斯二世的统治, 防止天主教复辟 的非暴力政变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美国13个殖民地 摆脱英国独立的 过程
法国大革命: 1789-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推 翻封建专制统治 的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废 除农奴制,为资 本主义发展开辟 道路
改革内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
制改革
起始时间:1978年
开放措施:设立经济特区,开 放沿海城市,吸引外资和技术
民族复兴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的历史性飞跃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影响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隋唐时期的历史和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
这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认识和了解。
以下是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一、先秦时期的历史1. 先秦时期的历史概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战国七雄逐鹿中原,孔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开始兴起,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国呈现出多国分立的局面,诸侯国之间互相争霸,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同时孔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种思想流派开始形成。
3. 重要人物和事件:在先秦时期,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比如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等著名的思想家,以及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庄公等著名的君主。
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齐桓公的改革、晋文公的用商人治国、楚庄王的游说百家等。
二、秦汉时期的历史1. 秦朝的兴起: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政权统一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六国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发动了一系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并且修筑了长城、修建了华清池等一系列的工程。
同时还推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加强了对封建诸侯的控制。
3. 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是秦朝的衰落后,由刘邦建立的封建王朝。
汉初,刘邦实行“暴秦之难”的政策,兴起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经历了一定的发展。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期中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七下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下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人们以狩猎、采集、渔猎为生;奴隶社会以奴隶制度为特征,奴隶主依靠剥削奴隶劳动而获得丰厚的利润;封建社会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体,农业经济是其主要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则是社会主义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社会形态。
2. 青铜器的制作与应用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种生产工具,使用青铜制作的器物称为青铜器。
青铜器的制作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选料、铸造、刻画、点燃。
青铜器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礼仪等活动,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劳动技术水平以及对神灵崇拜的情感。
3.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建都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历时约五百年。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为中心的世袭制,国家地位高于诸侯国。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冶铸业也十分发达。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侵扰外族不断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商朝最终灭亡。
4.《尚书》的意义《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尚书》记录了商、周两代君王以及贵族的言行和政绩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尚书》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料,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先秦诸侯国不断争霸,而各个诸侯国开始尝试各种政治制度上的改革,如鲁国的官职任用制度、齐国的郡县制度等。
这些政治改革的实施,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世纪史1. 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帝国之一,分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政治由贵族控制;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 期中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三、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时间:618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中复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中复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必备知识·基础练1.遣唐使:(1)含义: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派遣使节到中国,时称“遣唐使”。
(2)影响: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1)贡献:他东渡日本后,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评价:在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3.唐与新罗的关系:(1)政治交往: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4.玄奘西行:(1)贡献: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回国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大唐西域记》:根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记载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易错字】鉴真、玄奘、《大唐西域记》知识点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2021·黄冈期中)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侵略中国沿海地区D.学习唐朝书法艺术【解析】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2021·武汉江岸月考)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东渡扶桑的故事。
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剧中的“他”指的是 ( C )A.张骞B.玄奘C.鉴真D.班超【解析】由题干中的“六次东渡”可看出,这部电视剧是关于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故事。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一、公元纪年:1、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
在此之前称为公元前××年(如公元前509年,),公元前这三个字不能省略;在此之后称为公元××年(如公元1912年或1912年),公元两个字可以省略。
公元前表示年代的数字越大,表示的时间越早;公元前表示年代的数字越小,表示的时间越晚(如公元前50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晚期;公元前58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早期)2、中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时间是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
3.、一个世纪为100年,一个年代为10年。
一个世纪的头20年为该世纪的初期,后10年为末期。
1949年为20世纪40年代。
二、计算年代:1、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之差,如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年),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
2、跨元年的等于二者之和减去1,如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57年),他的年龄应该是6+57-1=62。
三、历史分期问题:1、中国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①古代史时间范围(远古---------1840年鸦片战争前)②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中国现代史时间范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在)2、中国历史社会形态的更替: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夏朝------公元前476春秋末期)、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战国-----1840年鸦片战争)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
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地点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非选择题部分)
• 5.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 •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正独爱之如一。 •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成公主, 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 1材料中所提到的先皇帝是谁?
答:先皇帝是唐太宗; 先皇帝是唐太宗;
• 2.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 系?唐朝与这个民族的友好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题
• 非选择题部分 • 第1--11课
1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识图题: 一、识图题: 1.该工程开凿于哪位皇帝时?在当时有何历史 该工程开凿于哪位皇帝时? 该工程开凿于哪位皇帝时 地位? 皇帝:隋炀帝;历史地位和作用: 地位? 皇帝:隋炀帝;历史地位和作用: 答:皇帝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它的是开 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 南至 余杭 2.该工程以 该工程以___为中心,北达__,南至__。 , 。 该工程以 为中心 3.通过淮水连接起来的是 通济渠 和_______。 通过淮水连接起来的是______和 邗沟 通过淮水连接起来的是 。 4.观察此图,请你写出隋炀帝巡游江南从洛阳 观察此图, 观察此图 南下余杭所经过的运河河段? 南下余杭所经过的运河河段? 通济渠、邗沟、 答:经过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答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答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重要的原因:水运粮食比起陆路运输, 重要的原因:水运粮食比起陆路运输,运输 6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吗?为什么?. 量大,速度快,费用低。 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吗? 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吗 为什么? 量大,速度快,费用低。 不是。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暴虐无道所导致的。 答:不是。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暴虐无道所导致的 7.“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说理由?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说理由? 同意。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 答:同意。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 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全面,评价也比较中肯。 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全面,评价也比较中肯。 8除了大运河之外,请你写出其他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除了大运河之外, 除了大运河之外 请你写出其他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长城、金字塔、都江堰 长城、金字塔、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特点:繁荣一时,二世而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史称“开皇之治”)2、隋朝的统一:(1)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隋初的统治的巩固:(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4、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1人民渴望统一;○2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2)主观条件:○1隋文帝励精图治;○2陈后主荒淫无道。
二、开通大运河(重点)1、开通者:隋炀帝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时间:605年开始4、大运河的规模:○1一中心两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2共分四段(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连接五大水系(从北到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5、地位:全长2000多公里,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意义(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7、评价隋朝大运河○1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消极影响(后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因此而亡国)8、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有利条件(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1隋朝时,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2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前期,经济发达,国家实力增强,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经济保障)○3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作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灭前江南人民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三、隋朝大运河1、以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相传;隋文帝为了看琼花修建大运河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合并州县。
4、任用贤才、善于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因为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房谋杜断“征”)(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2)长安城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3、金城公主入吐蕃吐番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靺鞨东北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
满族南诏西南唐玄宗封皮罗阁为“王”。
彝族白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遣唐使2、鉴真东渡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高超的建筑水平1、州桥设计者:隋朝春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后世称为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白居易《中吟》《新乐府》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书体书法家代表作颜体颜真卿《多宝塔碑》柳体柳宗元《玄秘塔碑》2、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五、艺术宝库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1、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4、北宋与辽的和战(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1、金的建立2、金灭辽和北宋3、南宋的建立4、岳飞抗金5、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政权建立民族建立/灭亡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 10世纪初(916-1125) 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1127 宋太祖匡胤东京(今)西夏党项 11世纪前期(1038-1227) 元昊兴庆(今)金女真 12世纪初期(1115-1234) 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 1127-1276宋高宗构临安(今)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湖熟、天下足”)(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到长江流域)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岛发展到东南沿海)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
2、海外贸易的发展(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3、货币制度的变化(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年都城:大都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1)漕运(2)海运3、繁华的大都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宣政院辖地地方:行中书省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行省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汉族外迁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回族的形成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叙事围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三、宋词宋词的代表人物:词人代表作品风格婉约派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慷慨激昂,气势豪迈。
辛弃疾4、元曲(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孟頫的画,人称“神品”6、书法宋四家:轼、黄庭坚、米芾、蔡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