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备考知识电阻

初三物理备考知识电阻

初三物理备考知识:电阻1.定义: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 无关)。

4.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初三物理备考知识:电池1.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

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

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3.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

(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方向(即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磁场方向。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

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4.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来判定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5.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达到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

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上常有应用。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总结、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

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Ω、Ω。

106Ω=103Ω=1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⑤瓷筒、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常见考法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电阻单位间的换算,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箱的读书方法。

误区提醒、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是导体的材料;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或分流;3、电阻箱可以间断的变化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连续变化。

【典型例题】例析:甲、乙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甲的长度是乙的3倍,甲、乙横截面积之比是2∶1。

若乙电阻是30Ω,那么甲电阻是多少?初中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二)一、电压电压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V、V、μV换算关系:1v=1000V 1V=1000V1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电压测量: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电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电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电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在九年级上册的电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电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按照九年级学习进度,整理电阻的相关知识点。

1. 电阻的定义与符号电阻是指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通常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欧姆是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基本单位。

2.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R = U / 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个公式表明,电阻和电流成反比关系,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3. 导体与绝缘体导体是指具有低电阻的物质,电流可以在其中自由流动。

金属是常见的导体材料,如铜、铝等。

绝缘体是指具有较高电阻的物质,电流很难在其中流动。

绝缘体常用于电路的绝缘层、绝缘材料等。

4. 电阻的计算当电阻和电流已知,可以使用欧姆定律的公式来计算电压。

例如,已知电阻为2欧姆,电流为3安培,则电压为6伏特。

公式为:U = R * I。

5.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而并联连接是指将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上,电流会分流通过各个电阻。

6. 串联电阻的计算当电路中存在串联电阻时,总的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例如,若电路中有三个串联电阻,分别为2欧姆、3欧姆和4欧姆,则总电阻为2 + 3 + 4 = 9欧姆。

7. 并联电阻的计算当电路中存在并联电阻时,总的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 / R = 1 / R1 + 1 / R2 + 1 / R3,其中R1、R2、R3表示各个并联电阻的阻值。

8. 欧姆定律在电阻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在电阻的计算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电路设计和维护中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9.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温度对电阻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的值会增大。

电阻知识点和公式总结

电阻知识点和公式总结

电阻知识点和公式总结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符号为R。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二、电阻的分类1. 固定电阻: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如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2. 可变电阻:电阻值可以通过外界的操作进行调节,如电位器、电阻箱等。

三、电阻的公式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ρ*l/A其中,R为电阻值,ρ为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A为导体的横截面积。

四、电阻率电阻率是一个材料的固有属性,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电阻率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也不同,一般用ρ表示,单位是Ω·m。

五、电阻的热效应电阻通电后会产生热效应,这个效应称为焦耳热。

焦耳热是由于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原子的震动增强而导致的。

六、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1. 串联电阻: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过。

2. 并联电阻:指多个电阻并联在一起,电流可以有多条路径可以流过。

七、电阻的测量电阻可以通过万用表进行测量,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八、电阻的使用电阻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可以用来限制电流、分压、降压等。

九、电阻的温度特性电阻的大小和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许多材料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温度系数来描述。

十、电阻的能量消耗电阻在通电时会消耗能量,这个能量就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电阻会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十一、电阻和功率电阻和功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I²R其中,P为功率,I为电流,R为电阻。

十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表示电阻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定律。

欧姆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以上就是关于电阻的知识点总结,通过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分类、公式、测量等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一、电阻的概念。

1. 定义。

-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用字母R表示。

-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2. 单位。

- 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 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kΩ = 1000Ω,1MΩ=1000000Ω。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 材料。

- 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例如,在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时,银、铜、铝等金属的电阻较小,而镍铬合金等的电阻较大。

2. 长度。

- 在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例如,同样粗细的铜导线,长导线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3. 横截面积。

- 在材料、长度和温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例如,长度相同的两根铜导线,粗的那根电阻小。

4. 温度。

- 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例如,灯泡中的灯丝(钨丝)在刚通电时温度较低,电阻较小,电流较大;随着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最后达到稳定状态。

但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材料。

三、电阻的串并联。

1. 串联电阻。

- 特点。

-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 = R_1+R_2+·s+R_n。

- 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根据U = IR,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U_1:U_2=·s:U_n = R_1:R_2:·s:R_n。

- 实例。

- 节日小彩灯,一个小彩灯坏了,整串灯都不亮,这是因为小彩灯是串联的,串联电路中一处断路,整个电路就没有电流了。

2. 并联电阻。

- 特点。

-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_1)+(1)/(R_2)+·s+(1)/(R_n)。

- 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根据I = (U)/(R),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I_1:I_2=·s:I_n=(1)/(R_1):(1)/(R_2):·s:(1)/(R_n)。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知识点一: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00 KΩ=106Ω。

2.。

知识点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1)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2)不同种类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3)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知识点三:半导体和超导体(1)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2)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深刻理解电阻大小的影响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说明: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课后练习:基础训练: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为____,基本单位是_____,单位符号是____。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_________。

还受温度的影响,对大多数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答案】R,欧姆,Ω。

横截面积。

2.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_____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_____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答案】超导。

半导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荷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C.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其阻值大于导线A的原阻值。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总结 1、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

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kΩ、MΩ。

106Ω= 103kΩ= 1 M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⑤瓷筒5、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常见考法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电阻单位间的换算,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箱的读书方法。

误区提醒 1、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是导体的材料;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或分流;3、电阻箱可以间断的变化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连续变化。

【典型例题】例析:甲、乙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甲的长度是乙的3倍,甲、乙横截面积之比是2∶1。

若乙电阻是30Ω,那么甲电阻是多少?初中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二)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 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有关电阻的知识。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电阻的相关概念、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中电流流动时产生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当导体中的电流为1安培(A),并且在导体的两个端点上产生1伏特(V)的电压时,电阻的阻抗为1欧姆。

2.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

欧姆定律表明,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R = V / I。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导体的电阻。

3.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导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一般来说,金属导体的电阻较低,而非金属导体的电阻较高。

- 导体的长度: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就越大。

- 导体的截面积:导体的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

4.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电阻依次连接在一条线上,而并联连接是指将电阻并排连接。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总和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5. 电阻与功率关系电阻的存在会导致电路中产生热量,这是因为电阻会引起能量损耗。

功率(P)是指在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 = V * 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

根据功率和电阻的关系,可以得出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P = I^2 * R。

这个公式表明,当电阻增大时,功率也会增大,导致能量消耗更多。

6. 电阻的应用电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电炉:电炉利用导体的电阻产生热量,用于加热物体或烹饪食物。

- 电灯泡:电灯泡的发光效果是由电阻产生的热量使灯丝发光。

-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的电阻用于控制电流大小,保护其他电子元件。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学中的电阻相关知识点,包括电阻的定义、测量和影响因素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阻的相关概念。

一、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V与电流I的比值,即R=V/I。

这个比值反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所消耗的电能,电阻越大,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越强。

二、电阻的测量测量电阻的常用仪器是万用表,它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测量:串联法和并联法。

1. 串联法测量电阻串联法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依次串联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 并联法测量电阻并联法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连接在一起,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电流,根据电流的比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三、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导体材料的特性不同的导体材料对电流的阻碍程度不同,常见的导体材料如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等,它们的电阻大小不同。

2. 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会影响电阻的大小。

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 温度的变化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较大。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导体的电阻会增加;温度降低时,电阻会减小。

四、电阻的应用电阻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调节电流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2. 发热器电阻体本身会由于电流通过而产生热能,这种特性被广泛用于发热器的设计中。

3. 电路保护电阻可以用作保护元件,通过限制电流大小,起到保护电器设备的作用。

4. 电子元件电阻作为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电视、手机等。

总结:电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需要了解电阻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初三物理电阻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阻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阻知识点电阻知识点概述一、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二、电阻定律电阻定律表明,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A和材料的电阻率ρ有关,表达式为:R = ρ * (L / A)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公式为:V = I * 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四、串联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器是依次连接的,电流在各个电阻器中是相同的。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计算公式为:R总 = R1 + R2 + R3 + ... + Rn五、并联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器是并行连接的,电压在各个电阻器上是相同的。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计算公式为:1 / R总 = 1 / R1 + 1 / R2 + 1 / R3 + ... + 1 / Rn六、影响电阻的因素1. 材料的电阻率: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电阻率受温度影响。

2. 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 温度:大多数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七、超导现象当某些材料的温度降至某一低温时,电阻会突然降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八、电阻的测量1. 伏安法:利用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

2. 惠斯通电桥:一种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

九、电阻的应用1. 限流:通过电阻限制电流的大小。

2. 分压:在分压电路中,电阻可以用来分配电压。

3. 电热:利用电阻发热的原理,如电热器、电炉等。

十、安全注意事项1. 在电路中使用合适的电阻值,避免过载。

2.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易受温度影响的电阻。

3. 在测量电阻时,确保电路断电,以防电击。

以上是初三物理课程中关于电阻的基本知识点概述。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阻器,并注意安全操作。

九年级求电阻知识点

九年级求电阻知识点

九年级求电阻知识点电阻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电流的流动产生了一定阻碍,影响着电路的性质和特性。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了解电阻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九年级求电阻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阻的定义及单位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因导体本身固有的性质而产生的阻力。

其单位是欧姆(Ω)。

当一个导体上的电压为1伏特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1安培时,我们称这个导体的电阻为1欧姆。

二、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导体材料的不同会影响电阻的大小。

常见的导体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是良导体,它具有低电阻的特点。

相反,非金属是绝缘体,它具有高电阻的特性。

对于相同长度和直径的导线,在相同条件下,金属导线的电阻要远远小于非金属导线。

三、电阻的计算公式1. 串联电阻当电路中的电阻按照直线连接,依次连接在一起时,我们称其为串联电阻。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电阻值之和。

举例:如果电路中有三个串联电阻,电阻分别为R1、R2、R3,那么总电阻R等于R1+R2+R3。

2. 并联电阻当电路中的电阻分支并联连接时,我们称其为并联电阻。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 = 1/R1 + 1/R2 + 1/R3其中R1、R2、R3为电路中各个并联电阻的电阻值。

四、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导体的长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就越大。

这是因为电流需要通过更长的距离,电阻也相应增加。

2. 导体的截面积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截面积越小,电阻就越大。

这是因为导体的截面积变小,电流所通过的有效传导区域减少,电阻也相应增加。

3. 导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金属导体通常具有低电阻,而非金属导体通常具有高电阻。

五、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1. 电阻与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当电压恒定时,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

2. 电阻与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和电压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

九年级物理电阻大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阻大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阻大全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电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电器、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阻。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的电阻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电阻的定义和单位: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对于一个给定的导体,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越大。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存在以下关系:I = V / R。

也就是说,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3. 串联电阻的计算:当电阻器依次连接在电路中,形成串联电路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相加。

例如,若有电阻R1、R2、R3串联在一起,总电阻(RT)为:RT = R1 + R2 + R3。

4. 并联电阻的计算:当电阻器平行地连接在电路中,形成并联电路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例如,若有电阻R1、R2、R3并联在一起,总电阻(RT)为:1 / RT = 1 / R1 + 1 / R2 + 1 / R3。

5. 电阻与电功率的关系:电阻与电功率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功率公式,电功率(P)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P = I²R。

也就是说,功率与电阻成正比,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当电阻增大时,电功率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功率增大。

6.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截面积有关。

一般来说,导体材料的电阻越大,长度越长,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这是因为电阻和导体的物理特性有关。

7.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导体的电阻也会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增大;而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8. 变阻器:变阻器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值的电路元件。

它由固定电阻和可调电阻组成。

通过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从而控制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九年级上册电阻基础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电阻基础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电阻基础知识点电阻是电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九年级上册电阻基础知识点包括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算、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电流在通过某些物质时遇到的阻碍。

它是电阻器材在单位电压下通过的电流与该电压的比值。

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作用是限制和控制电流的流动。

2. 电阻的计算电阻的计算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进行。

欧姆定律表达式为:U=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如果知道电压和电阻,可以计算电流;如果知道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电阻。

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当电阻器两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形成电流通过的路径时,会发生串联和并联的情况。

串联是指多个电阻器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器;并联是指多个电阻器并排连接在一起,电流分流通过每个电阻器。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可用公式计算:Rt = R1 + R2 + R3 + ...,其中Rt是总电阻,R1、R2、R3等为各个电阻的阻值。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可用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 ...,其中Rt是总电阻,R1、R2、R3等为各个电阻的阻值。

4. 电阻的颜色代码电阻上通常会印有彩色的环形条纹,这些条纹表示电阻的阻值。

电阻颜色代码是一种将阻值编码成条纹的方式。

电阻的颜色代码有4环和5环两种。

4环颜色代码表示阻值的前两位数字和后两位数字,中间还有一个表示乘以的倍数。

5环颜色代码表示阻值的前三位数字和后两位数字,中间还有一个表示乘以的倍数。

5. 变阻器变阻器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值的电阻器件。

通过调节滑动片的位置,可以改变电阻值,从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变阻器常用于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中。

它可以用来调节光亮度、音量、电流等参数,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电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电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电阻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它是电阻器中阻碍电子流动的因素。

电阻的大小可以衡量电流通过导体时所消耗的能量和电压的降低。

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它是电阻器中阻碍电子流动的因素。

电阻的大小可以衡量电流通过导体时所消耗的能量和电压的降低。

2. 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当导体中的电流为1安培,电压降为1伏特时,如果导体中有1欧姆的电阻,那么导体中的功率损耗将为1瓦特。

3. 电阻的计算电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

欧姆定律表明,电阻(R)等于电压(V)与电流(I)的比值,即R=V/I。

4.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到导体材料、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影响。

- 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而非金属如塑料则具有较高的电阻。

- 长度:导体的长度越长,电子流动的阻力越大,电阻也就越大。

- 横截面积: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子流动的通道越宽,电阻也就越小。

- 温度: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导体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阻增加。

5. 电阻的分类根据电阻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电阻分为固定电阻和变阻器。

- 固定电阻:固定电阻的电阻值不可变,适用于需要固定电阻值的电路。

- 变阻器:变阻器可以通过调节电阻值来控制电流或电压大小,适用于需要可调节电阻值的电路。

6.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在电路中,有时电阻会串联连接在一起,有时则会并联连接在一起。

- 串联电阻: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首先通过第一个电阻,然后通过第二个电阻,依次类推。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 并联电阻: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分为多条分支,每个电阻都有电流流过。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电阻值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7. 应用领域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电阻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电器、电动机等设备中,用于限制电流或者调节电压大小。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一、电阻的基本概念1.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作用。

简单来说,电阻就是阻碍电流通过的一种物质属性。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单位为欧姆(Ω)。

2.电阻的种类电阻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两种。

- 固定电阻:其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电阻器、电炉等。

- 可变电阻:其电阻值可以通过外部条件调节,例如电位器、温变电阻等。

3.电阻的作用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限制电流: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 分压作用: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可以将电压分成不同的部分,实现电压分压。

- 保护作用:电阻可以用于保护电路中其他元件,如灯泡电阻、熔丝等,当电流过大时可以通过电阻减小电流。

- 调节作用:可变电阻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起到调节功能。

二、电阻的物理特性1.电阻的材料导体的电阻值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值与温度相关。

通常依照导体电阻温度变化率的不同,可将导体分为正温度系数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电阻。

- 正温度系数电阻:它指的是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增加的导体,如铜、铝等。

- 负温度系数电阻:它指的是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的导体,如硅、锗、碳等。

2.电阻的长度、直径和物质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与导线的直径成反比。

同时,不同的导线材料的电阻也是不同的,铜导线的电阻小,而铁导线的电阻大。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和并联。

- 串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简单加和。

- 并联: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小于各个电阻的最小值。

三、电阻的相关公式及运用1.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数量关系,它表明了在一定范围内,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公式为:U = I * R2.功率公式电阻上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I²R = U²/R = U×I3.串联电阻的计算串联电阻的电阻值等于各电阻的简单加和:R = R₁ + R₂ + R₃ + ...4.并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的电阻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 = 1/R₁ + 1/R₂ + 1/R₃ + ...四、电阻的应用1.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电阻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电流限制、电压分压、保护作用、调节作用等。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详解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一种表现。

了解电阻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阻的知识点。

1.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物质对于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欧姆(Ω)来表示。

2.电阻的计算: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来计算:R=V/I,其中R表示电阻的大小,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电阻的种类:常见的电阻有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固定电阻的阻值不可调节,而可变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电阻的颜色识别:固定电阻通常会在外部标记有色环或色条,通过识别颜色可以确定电阻的阻值。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字,通过组合可以确定电阻的阻值。

5.串联电阻:当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电流会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阻值之和。

6.并联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会分流通过每个电阻。

与串联电路不同,总电阻小于各个电阻的阻值之和,可以通过公式1/R=1/R1+1/R2+1/R3...计算出并联电阻的大小。

7.导体与绝缘体:导体是电流容易通过的物质,而绝缘体则是电流难以通过的物质。

导体通常具有低电阻,而绝缘体则具有高电阻。

8.对电阻的影响:电阻的大小受到温度、长度和截面积的影响。

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大。

9.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调节电阻的阻值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实现对电器的调节和控制。

10.电阻的损耗:电阻会导致电能的转化为热能,这被称为电阻的损耗。

电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电阻的存在而产生的热量需要有效散热,否则会导致电器损坏。

总结起来,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一种表现。

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了解电阻的不同种类以及对电阻的影响因素。

初步了解电阻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电阻的应用和电阻的损耗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电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电路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了解电阻的知识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中的电阻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一、电阻的定义和符号表示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它的单位是欧姆(Ω)。

通常用字母R表示,可以通过欧姆表进行测量。

二、电阻的计算公式1. 基本公式:电阻的大小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由欧姆定律表示:R = V/I,其中R是电阻,V是电压,I是电流。

2. 并联电阻公式:若电路中有多个并联的电阻,则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1/R总 = 1/R1 + 1/R2 + 1/R3 + ...,其中R1、R2、R3分别为各个并联电阻的阻值。

3. 串联电阻公式:若电路中有多个串联的电阻,则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总 = R1 + R2 + R3 + ...,其中R1、R2、R3分别为各个串联电阻的阻值。

三、电阻的性质1. 阻值与材料特性有关: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阻值,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而非金属的导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电阻。

2. 电阻与长度和截面积的关系: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积成反比。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 = ρL/A,其中R代表电阻,ρ代表电阻率,L代表长度,A代表截面积。

四、电阻与功率的关系1. 电阻通过的电流产生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I^2R,其中P代表功率,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2. 同样,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功率的计算公式:P = V^2/R,其中P代表功率,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五、电阻的应用1. 电阻的使用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如灯泡、电器等。

2. 可变电阻可以通过改变阻值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常见的应用包括音量调节器、电子调光器等。

3. 电阻还可以用来制造电热器、电炉等加热设备。

六、电阻的测量方法1. 欧姆表是测量电阻的常用工具,可以直接读取电阻的值。

电阻初中知识点总结

电阻初中知识点总结

电阻初中知识点总结一、电阻的定义和单位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材料中阻碍电流通过的属性。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的原子、离子受到电子的碰撞、摩擦,使得电流通过的阻力增大,这种阻碍电流通过的性质称为电阻。

2. 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1欧姆的电阻是指当电压为1伏特时,电流为1安培的电路中的电阻。

二、电阻的性质1. 电阻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积和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通常情况下,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成反比。

2. 电阻的温度系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电阻的温度系数。

一般来说,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增加而增大,而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增加而减小。

3. 电阻的连接方式电阻可以按不同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

串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从一个电阻流过另一个电阻。

并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同时与电源正极和负极相连。

三、电阻的计算公式1.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R=ρ×(l/A)其中,R表示电阻的大小,单位为欧姆;ρ表示导体的电阻率,单位为Ω·m;l表示导体的长度,单位为米;A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2. 串联电阻的计算在串联电路中,多个电阻依次连接,电阻的总大小等于各个电阻的之和:R=R1+R2+R3+…3. 并联电阻的计算在并联电路中,多个电阻同时与电源正极和负极相连,电阻的总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1/R=1/R1+1/R2+1/R3+…四、电阻的应用1. 电阻的保护作用在电路中,电阻可以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其他元件不受过大的电流损坏。

例如,电阻可以用来限制LED的电流,以防止LED受到过大的电流损坏。

2. 电阻的调节作用在一些电路中,我们需要调节电流大小,这时可以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实现。

例如,可变电阻可以用来调节电路的亮度和声音大小。

3. 电阻的测量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电阻的大小。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电阻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本文将对电阻的基本知识、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与电路的关系进行总结。

# 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指导体中阻碍电流通过的性质。

在电路中,电阻以符号“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强弱,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 材料: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电阻率(ρ)也不同。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与材料的形状、尺寸无关。

2. 长度: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3. 横截面积: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成反比。

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4. 温度:对于大多数金属导体,温度升高,电阻也会随之增大。

# 电阻的计算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R = \rho \frac{L}{A} \]其中,R 是电阻值,ρ 是电阻率,L 是导体长度,A 是导体横截面积。

#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 串联: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值等于各个电阻值之和。

\[ R_{total} = R_1 + R_2 + ... + R_n \]2. 并联: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 \frac{1}{R_{total}} = \frac{1}{R_1} + \frac{1}{R_2} + ... + \frac{1}{R_n} \]#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定律表明,在一定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

\[ I = \frac{U}{R} \]这个公式可以变形为计算电压或电阻:\[ U = IR \]\[ R = \frac{U}{I} \]# 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电功率(P)是电流做功的速率,与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有关系。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 = UI \]根据欧姆定律,还可以写成:\[ P = I^2R \]\[ P = \frac{U^2}{R} \]# 电阻的测量电阻通常使用欧姆表进行测量。

物理电阻知识点初三

物理电阻知识点初三

物理电阻知识点初三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它与材料的性质、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

以下是初三物理关于电阻的知识点总结: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R = ρ(L/A) 来计算,其中ρ是材料的电阻率,L是导体的长度,A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3. 电阻率:电阻率是材料固有的属性,表示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导体的电阻值,单位是欧姆·米(Ω·m)。

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金属的电阻率较低,导电性能好;而绝缘体的电阻率很高,导电性能差。

- 长度: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 横截面积: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 温度:大多数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V = IR,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6. 串联电阻: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 R_total = R1 + R2 + ... + Rn。

7. 并联电阻: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即 1/R_total = 1/R1 + 1/R2 + ... + 1/Rn。

8. 超导现象:在极低温度下,某些材料的电阻会突然降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

9. 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中用于限制电流、分压、测量电压和电流等。

10. 安全用电:了解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安全使用电器,避免电路过载和短路。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的电阻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电路设计和故障排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总结
1、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

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Ω、Ω。

106Ω= 103Ω= 1 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
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
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⑤瓷筒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常见考法
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电阻单位间的换算,电阻大小的影
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箱的读书方法。

误区提醒
1、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是导体的材料;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或分流;
3、电阻箱可以间断的变化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连续变化。

【典型例题】
例析:
甲、乙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甲的长度是乙的3倍,甲、乙横截面积之比是2∶1。

若乙电阻是30Ω,那么甲电阻是多少?
初中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二)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①电路中有电(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V 、V 、μV
换算关系:1v=1000V1V=1000V 1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
电压表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
不能

量程
0.6A3A
3V 1V
每大格
0.2A1A
1V V
每小格
0.02A0.1A
0.1V 0.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
很大
相当于开路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Ω=1000Ω1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
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0Ω1A”字样,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0Ω或变阻范围为0~0Ω。

1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⑵电阻箱:
分类:
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