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管理》计算题考点,因素分析法步骤及公式

合集下载

二建《管理》公式常用常考的都在这里了

二建《管理》公式常用常考的都在这里了

小学劳动技术家乡旅游我推荐教案家乡旅游是一种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通过家乡旅游,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文化、历史和地理,增强了对家乡的归属感,并培养了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案推荐:课题:小学劳动技术家乡旅游一、教学目标:1. 通过家乡旅游,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文化、历史和地理。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

3. 培养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学生的家乡旅游地点介绍资料。

2. 教师提前参观家乡旅游地点并整理相关资料。

3. 录制或找到关于家乡旅游的一些视频资料。

4. 劳动技术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家乡旅游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家乡旅游的兴趣并提出“我为什么要参加家乡旅游?”的问题。

2. 探索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旅游地点进行调研:历史博物馆、风景名胜区、传统手工艺展示等。

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采访当地居民,了解该地点的历史、文化、特色等。

3. 分享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调研的结果,并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交流。

4. 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家乡旅游地点,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记录所见所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当地传统手工艺或其他劳动技术。

可以进行短暂的实践活动,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

5. 总结回到学校后,每个小组总结旅游体验,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或其他形式进行表达。

学生共同整理出一份家乡旅游的总结作品,并展示给全校师生。

6. 提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设计劳动技术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植物栽培等。

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活动。

7. 总结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讨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困难和解决办法,分享经验和心得。

8. 拓展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学生家乡旅游的活动,展示学生的成果和经验。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1.成本管理公式:
-单位产品成本=总成本/产量
-可变成本=边际收益率*产量
-固定成本=总成本-可变成本
2.运营管理公式:
-生产效率=生产总量/生产时间
-运营周期=原材料购买周期+生产周期+销售周期
-净运营资本=营运资本-非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周转率=营运资本/净运营资本
-工作效率=完工物料成本/工作单位数
3.供应链管理公式:
-供应商选择指标=供货总量*质量*价格*综合评分
-预测时效误差=(实际运输时效-预测运输时效)/预测运输时效*100% -客户服务水平=(正常交货数/要货数)*100%
4.资本预算公式:
-净现值=∑[现金流量/(1+折现率)^n]-初始投资
-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内现金流量净现值为0时的折现率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净现金流量
-投资回收期内现金流量净现值=∑年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n
5.人力资源管理公式:
-绩效评价=完成工作量/应完成工作量
-增长率=(终期人数-初始人数)/初始人数*100%
-流动率=离职人数/平均人数*100%
-员工满意度指数=(平均满意度得分/完美分值)*100%
6.项目管理公式:
-项目总时长=紧急时长+递延时长+等待时长
-进度偏差=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
-成本偏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项目风险值=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损失
以上是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的总结,这些公式能够帮助二建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数据计算、决策分析和绩效评价等方面提供指导。

在学习和运用公式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注意数据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公式汇总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公式汇总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公式汇总各费用构成要素计算方法公式一:人工费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日平均单价=平均月(奖金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注:主要适用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自主确定人工费,也是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编制计价定额确定定额人工单价或发布人工成本信息的参考依据。

公式二:材料费1.材料费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2.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量×工程设备单价)工程设备单价=(设备原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公式三:施工机具使用费1.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机械台班单价=台班折旧费+台班检修费+台班维护费+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台班人工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车船税费(1)折旧费计算公式为: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耐用总台班数耐用总台班数=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2)检修费计算公式为:台班检修费=一次检修费×检修次数耐用总台班数2.仪器仪表使用费仪器仪表使用费=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摊销费+维修费公式四: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计算基数×费率;注: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作为计算基数。

企业管理费费率:1.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算基础企业管理费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人工费占分部分项工程费比例(%)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企业管理费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每一工日机械使用费)×100%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企业管理费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100%公式五:利润利润=计算基数×费率;注: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与定额机械费之和作为计算基数。

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2054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2054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2054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第一篇: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2054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2054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是每个二级建造师的必考科目,掌握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

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本文为:201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讲解:2Z102054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助各位二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2Z102050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2Z102054 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一、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根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施工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账簿、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

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2.业务核算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

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统计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和业务核算资料,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现状的大量数据,按统计方法加以系统整理,表明其规律性。

可以计算当前的实际水平,确定变动速度,可以预测发展的趋势。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一)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1.比较法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短期速记高频考点(八)

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短期速记高频考点(八)

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短期速记高频考点(八)目录2Z101070 施工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1)考点3:施工成本分析方法 (3)考点3:施工成本分析方法 (3)1.因素分析法 (4)第一次代换量变=200*12*100=240000 (5)第二次代换人工消耗量=200*11*100=220000 (5)2Z103000 施工进度管理 (6)2Z103010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6)2Z103020 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和作用 (10)【2010-30】某土方工程,计划总工程量为4800m³,预算单价为580元/m³,计划6个月内均衡完成,开工后,实际单价为600元/m³,施工至第3个月底,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3000m³,若运用赢得值法分析,则至第3个月底的费用偏差为()万元。

A.-34.8 B.-6 C.6 D.34.8答案:B解析:CV=BCWP-ACWP=3000*580-3000*600=-60000元。

2Z101070 施工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高频考点解码: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分析的依据●因素分析法与差额计算法●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成本考核高频考点1: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

A.表格核算法的优点是覆盖面较大B.会计核算法不核算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债权债务C.表格核算法可用于工程项目施工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D.会计核算法不能用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核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本核算的方法。

选项A错误,表格法的特点是覆盖面小;选项B错误,会计核算法不仅核算工程项目施工的直接成本,而且还要核算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债券债务。

选项D错误,会计核算对施工单位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核算。

高频考点2:成本分析的依据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业务核算●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或正在发生的活动进行核算。

二建管理计算总结

二建管理计算总结

【含税工程造价的计算】例题:某工程土方工程直接工程费为300 万,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计算建安工程费,其中措施费为直接工程费的5% ,间接费费率为8% ,利润为 4% ,综合税率为 3.41% 。

计算建安工程造价?1.直接工程费: 300 万2.措施费: (1)*5%=15 万3.小计(直接费) :(1)+(2)=300 万+15万=315万4.间接费: (3)*8%=25.2 万5.利润: [(3)+(4)]*4%=(315+25.2)*4%=13.608万6.不含税工程造价: (3)+(4)+(5)=315+25.2+13.608=353.808万7.税金: (6)*3.41%=12.065 万8.含税工程造价: (6)+(7)=365.873 万【全费用综合单价的计算】例题:某混凝土工程,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直接费为 400 元/m3, 间接费费率为 13% ,利润率为 10% ,综合计税系数为 3.41% 。

该混凝土工程的全费用综合单价为多少元?1.直接费: 400 元2.间接费: (1)*13%=52 元3.利润: [(1)+(2)]*10%=45.2元4.税金: [(1)+(2)+(3)]*3.41%=16.96元5.全费用综合单价: (1)+(2)+(3)+(4)=514.16元【赢得值(挣值)法】赢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参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BCWS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

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1)费用偏差 CV=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 )-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2)进度偏差 SV=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 )-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3)费用绩效指标 CPI=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BCWP )/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4)进度绩效指标 SPI=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BCWP ) /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例题:某地下工程合同约定,计划 1 月份开挖土方量80000m3 ,2 月份开挖 160000m3 ,合同单价均为 85 元 /m3 ;计划 3 月份完成砼工程量500m3 ,4 月份完成 450m3 ,合同单价均为 600 元/m3 。

二建管理计算题汇总

二建管理计算题汇总

二建管理计算题汇总二建管理计算题是管理类二级建造师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涉及到工程项目管理、成本预算、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计算。

对于二建考生而言,掌握管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考试成绩,还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帮助广大二建考生更好地掌握管理计算题,本文对管理计算题进行了汇总和归纳,供大家参考。

一、项目管理计算1、工期计算在项目管理中,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二建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如下计算:(1)合同工期 = 开工时间至施工完成时间(2)工期偏差 = 实际工期 - 合同工期(3)进度计算公式:完成进度 =(实际天数 / 合同天数)× 100%(4)剩余工作量计算公式:剩余工作量 = 总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2、项目成本计算在项目管理中,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建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如下计算:(1)建筑工程预算公式:建筑工程预算 = 总造价× 3%(2)工程量清单计算公式:一项工程量×单价=总价(3)建筑工程费用计算公式:建筑工程费用=万元1+万元2+…万元n二、质量管理计算1、质量控制计算在工程管理中,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质量控制计算涉及到着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建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如下计算:(1)合格率计算公式:合格率 = 合格数量 / 总数量×100%(2)不合格品率计算公式:不合格品率 = 不合格数量 / 总数量×100%(3)不合格品处理费用计算公式:不合格品处理费用 = 不合格品数量× 不合格品处理单价2、质量管理成本计算在质量管理中,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二建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如下计算:(1)质量投入比例计算公式:质量投入比例 = 质量投入费用 / 工程造价× 100%(2)整改费用计算公式:整改费用 = 整改面积× 整改单价(3)质量控制成本计算公式:质量控制成本 = 质量投入费用 + 整改费用三、安全管理计算1、安全成本计算在安全管理中,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2020二建考试《管理》计算题常用公式

2020二建考试《管理》计算题常用公式

二建管理计算题常用公式建筑工程安装费1.材料费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2.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耐用总台班数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大修次数/耐用总台班数3.税后造价税后造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02工程量清单计价03增值税1.一般计税方法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10%。

计算公式为:增值税销项税额=税前造价×10%。

2.简易计税法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3%。

计算公式为:增值税=税前造价×3%。

04机械定额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净工作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利用系数(计算)。

05工程量偏差对于任一招标工程量清单项目,如因工程量偏差和工程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量偏差超过15%,调整原则为:当工程量增加15%以上时,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当工程量减少15%以上时,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

①当Q1>1.15Q0时:S=1.15Q0+(Q1-1.15Q0)×P1②当Q1<0.85Q0时:S=Q1+P1式中S——调整后的某一分部分项工程费结算价;Q1——最终完成的工程量;Q0——招标工程量清单列出的工程量;P1——按照最终完成工程量重新调整后的综合单价;P0——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填报的综合单价。

06价格调整公式07预付款工程预付款起扣点:T——起扣点,即工程预付款开始扣回的累计完成工程金额;P——承包工程合同总额;M——工程预付款数额;N——主要材料,构件所占比重08赢得值法1.赢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参数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2.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费用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费用绩效(C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进度绩效(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欢迎收藏哦!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计算:7.85×6×1.51×9.75=693.43kg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计算:20×20×0.00617×6=14.808kg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50mm(边宽)×6m(长度)计算:50×50×6×0.00785=117.75(kg)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计算:50×5×6×0.00785=11.7.75(kg)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例:方通50mm×5mm厚×6m(长)计算:50×4×5×0.00785×6=47.1kg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例:角钢100mm×80mm×8厚×6m(长)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其他有色金属12.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67×长m例:黄铜管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67×6=4.446kg13.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796×长m例:紫铜管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796×6=4.655kg14.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长m×宽m×厚mm×2.96例:铝花板1m宽×3m长×2.5mm厚计算:1×3×2.5×2.96=22.2kg黄铜板:比重8.5紫铜板:比重8.9锌板:比重7.2铅板:比重11.37计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周长—C,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S=a2长方形:a、b—边长C=2(a+b);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r-h)(2rh-h2)1/2=παr2/360-b/2·[r2-(b/2)2]1/2=r(l-b)/2+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a2=h(2r-h)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因素分析法公式

因素分析法公式

因素分析法公式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将多个变量或能够测量的指标归纳为少数因素,以便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来检验和比较研究者对问题的理解情况。

一、因素分析法简介:1. 定义: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FA)是一种可以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它可以解释变量的潜在关系,或分解复杂的变量模式,以便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目的:通过将多个变量或指标归纳为更少的因素的过程,因素分析法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量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研究。

二、因素分析法公式:1. 因素分析方程:因素分析方程可以表示为:$X = \Lambda F + E,其中,$(1)$X$ 是一个 $n$ x $p$ 维的数据矩阵,表示 $n$ 个被观测到的样本,每个样本有 $p$ 个变量;(2)$\Lambda$ 是一个 $p$ x $k$ 维的因式矩阵,$k$ 代表潜在因子数;(3)$F$ 是一个 $k$ x $n$ 维的因子矩阵,每行代表一个潜在因子的水平;(4)$E$ 是一个 $p$ x $n$ 维的误差项矩阵。

2. 因素分析公式:因素分析公式可以表示为:$F_{ij}=\sum_{i} c_{ik}\Lambda_{jk} + \sum_{k}d_{jk}e_{ik}$其中,$F_{ij}$ 表示样本 $i$ 对于第 $j$ 个潜在因子的响应情况;$\Lambda_{jk}$ 表示第 $j$ 个潜在因子的潜在贡献;$c_{ik}$表示样本$i$ 对于第 $k$ 个因素的响应情况;$e_{ik}$表示与第 $j$ 个因素无关的噪声项;而 $d_{jk}$ 则表示第 $k$ 个因素的方差。

三、因素分析法的优势:1. 提供原始数据的概括和抽象: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抽象以便节省大量时间,空间和精力。

2. 有助于发现潜在因素:利用因素分析法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潜在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用于研究相关问题。

2020年二建《管理》考点及计算题精华汇总

2020年二建《管理》考点及计算题精华汇总

二建《管理》考点及计算题精华汇总2020年二建《管理》60个重要数字考点汇总1、在紧急情况下为确保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在无法与发包人代表和总监理工程师及时取得联系时,项目经理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与工程有关的人身、财产和工程的安全,但应在48小时内向发包人代表和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书面报告。

2、承包人需要更换项目经理的,应提前14天书面通知发包人和监理人,并征得发包人书面同意。

3、承包人应在接到发包人更换项目经理(发包人认为不称职的)通知后14天内向发包人提出书面的改进报告。

发包人收到改进报告后仍要求更换的,承包人应在接到第二次更换通知的28天内进行更换。

4、项目经理因特殊情况授权其下属人员履行其某项工作职责的,该下属人员应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并应提前7天将上述人员的姓名和授权范围书面通知监理人,并征得发包人书面同意。

5、施工企业根据监理企业制定的旁站监理方案,在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前24小时,应当书面通知监理企业派驻工地的项目监理机构。

6、最低日工资单价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普工1.3倍;一般技工2倍;高级技工3倍。

7、当采用一般计税方法时,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9%。

当采用简易计税方法时,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3%。

8、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每一工日按8h计算。

9、监理人应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报告后7天内完成对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报表的审核并报送发包人,以确定当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监理人未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报表后的7天内完成审核的,承包人报送的工程量报告中的工程量视为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据此计算工程价款。

)10、招标工程以投标截止日前28天,非招标工程以合同签订前28天为基准日。

11、发包人在收到承包人报送的确认资料后5天内不予答复的视为认可,作为调整合同价格的依据。

12、承包人应当在签订合同后7天内,将暂估价合同副本报送发包人留存。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二级建造师管理和实务计算是二级建造师考试中的两个重要科目,其中管理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工程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实务计算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工程测量、工程资料处理、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材料与设备等方面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掌握。

下面我将对这两个科目的常见公式进行总结。

一、二级建造师管理公式总结:1.工程管理方面的公式:(1)总工期(T),计算公式为:T=施工进度控制天数+实际工期+备案修改工期+施工方案变更天数(2)标准进度(S),计算公式为:S=(工程总量/单位时间)×(1-损耗率)(3)工期压缩量(C),计算公式为:C=推进剂量-实际节约工期(4)制定工程进度表的方法:进度表的制定要考虑到设计、施工、审查、审批等各阶段的时间要求,并合理确定每个节点的工期。

2.合同管理方面的公式:(1)建筑工程结算价格(S),计算公式为:S=A+B+C+D-E其中,A为施工图预算价,B为施工图预算价的调整额,C为设计变更金额,D为工程量的价差调整价款,E为已支付的款项。

(2)劳务工预算价格(SL),计算公式为:SL=DL+DL×(G+H)-DL×J其中,DL为直接计算出的劳务工费用,G为建筑工费分部工程执行费率,H为建筑安装工程执行费率,J为政府工程用人费差额比例。

(3)机械使用费预算价格(SJ),计算公式为:SJ=DJ+DJ×(G+H)-DJ×J其中,DJ为直接计算出的机械使用费用,G为机械作业费率,H为工程造价指数,J为政府工程机械使用费差额比例。

3.质量管理方面的公式:(1)初级质量管理者数目(NA),计算公式为:NA=N/M其中,N为质量工作量,M为质量管理者日工作量。

(2)工程质量控制指标(FI),计算公式为:FI=(工程质量问题损失额/合同价)×100%其中,工程质量问题损失额包括维修费用、补助费用等。

2020年二建管理第二章施工成本管理考点清单(1)

2020年二建管理第二章施工成本管理考点清单(1)

2020年二建管理第二章施工成本管理考点清单(1)【考点】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掌握】【考点】按造价形成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掌握】【考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方法【掌握】一、各费用构成要素计算方法1.人工费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2.材料费(1)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材料原价十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2)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量×工程设备单价)工程设备单价=(设备原价十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 【注】工程设备费无运输损耗费3.施工机具使用费(1)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机械台班单价=台班折旧费十台班大修费十台班经常修理费十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十台班人工费十台班燃料动力费十台班车船税费(2)仪器仪表使用费仪器仪表使用费=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摊销费+维修费①旧费计算公式(掌握)耐用总台班=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②修理费计算公式(掌握)4.企业管理费企业管理费=计算基数×企业管理费费率其中,企业管理费的计算基数根据造价管理机构的规定为:定额人工费(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

5.利润利润=计算基数×费率利润的计算基数根据造价管理机构的规定为:定额人工费(定额人工费与定额机械费之和),费率根据历年工程造价积累资料,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确定。

6.规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程定额人工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费率)7.税金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当采用一般计税方法时,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为9%。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

二建管理和实务计算公式总结1. 二建管理公式总结:1.1 施工组织设计建筑面积 = 建筑总面积×建筑面积系数单位工程工期 = ①施工总工期 / ②单位工程数量总工程量 = 每个单位工程的工程量×单位工程数量建筑设备投资额 = ①建筑设备成本×②建筑设备数量1.2 工程经济学投资回收期 = 投资金额 / 年净收益静态投资回收率 = 年净收益 / 投资金额× 100%动态投资回收率 = 现值净收益 / 投资金额× 100%现值净收益率 = (现值净收益 / 投资金额) × 100%现值系数 = 1 / (1 + 投资利率)的n次方1.3 工程造价直接费用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 + 奖励与罚款 + 其他费用间接费用 = 固定费用 + 浮动费用总造价 = 直接费用 + 间接费用单位工程造价 = 总造价 / 单位工程数量单位造价 = 总造价 / 总建筑面积2. 二建实务计算公式总结:2.1 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总工期 = 消耗时间 + 停摆时间 + 规定时间平均施工速度 = 总工程量 / 施工总工期总人工工时 = (工人数量×施工总工期×日工作时数) / 平均每人每天工作时数机械台班费用 = 机械使用费×机械利用率材料损耗率 = (实际用量 - 计划用量) / 计划用量× 100% 单位工程工程量 = 已完工程量 + 正在施工的工程量 + 未施工的工程量2.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图 = 施工图 + 施工方案图施工组织设计费用 = 施工组织设计图工程造价×施工组织设计图数量项目经理及其团队的人数 = 项目规模 / 150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费 = 总造价×安全管理费率2.3 工程经济学现金流量 = 净利润 + 折旧费用净利润 = 收入 - 成本 - 折旧费用资金回收期 = 投资额 / 净现金流量净现值 = 投资额 - 现金流量的现值投资额 = 初始投资 + 经营资本经营资本 = 采购成本 + 运营费用 - 预收账款 - 应付账款投资内部收益率 = 使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预计年均收益率 = 年收益 / 初始投资× 100%。

二建计算题管理

二建计算题管理

二建计算题管理
费用构成要素的计算方法 (一)人工费(略)
1.材料费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 (三)施工机具使用费
1.施工机械使用费二建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
额)×(1+预测期销售增长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
特点:计算简便,容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

适用范围: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资金用量较小的项目。

二建案例一个计算大题是20分如果一个大题有几个小问的话,分数就均分。

二建管理公式必背

二建管理公式必背

二建管理公式必背1、风险等级的确定风险等级的确定=(概率+损失)/22、台班单价(1)折旧费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耐用总台班数耐用总台班数=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2)大修理费: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大修次数/耐用台班总数【例题】某施工机械预算价格为8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年平均工作200个台班,一次大修理费为16万元,每两年大修一次,则该台机械台班大修理费为( C )元。

A.268B.288C.320D.264【答案】C【解析】大修理费计算公式如下: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大修次数)/耐用总台班数=(16万×4次)/(10×200)=320元。

【考点来源】第二章第一节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3、不宜计量的措施项目计算方法:(1)安全文明施工费=计算基数×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2)夜间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夜间施工增加费费率(3)二次搬运费=计算基数×二次搬运费费率(4)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费率(5)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计算基数×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费率【例题】关于措施项目费的计算,错误的是( A )。

A.二次搬运费=计算基数×一次搬运费费率(%)B.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冬雨期施工增加费费率(%)C.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计算基数×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费率(%)D.夜间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夜间施工增加费费率(%)【答案】A【解析】A项错误,二次搬运费=计算基数×二次搬运费费率(%)【考点来源】第二章第一节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4、机械定额的计算(1)机械利用系数=工作班净工作时间/机械工作班时间(2)施工机械时间定额=1/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3)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台班)=1/台班产量(4)单位产品人工时间定额(工日)=小组成员总人数/台班产量(5)机械产量定额=1/机械时间定额【例题】某施工机械的时间定额是0.391台班/100立方米,与之配合的工人小组有5人,则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为( C )立方米/台班。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计算公式(完整)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计算公式(完整)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程序:绿色工料计价法-蓝色综合计价法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的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基数)序号费用项目计算方法1直接工程费按预算表2措施费按规定标准计算3小计(直接费)1+24间接费3*相应费率5利润(3+4)*相应利润费率6合计(不含税造价)3+4+57含税造价6*(1+相应税率)序号费用项目计算方法1直接工程费按预算表2其中人工费+机械费按预算表3措施费按规定标准计算4其中人工费+机械费接规定标准计算5小计1+36人工费和机械费小计2+47间接费6*相应费率8利润6*相应利润率9合计5+7+810含税造价9*(1+相应税率)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数)当C>C0时采用序号费用项目计算方法1直接工程费按预算表2其中人工费按预算表3措施费按规定标准计算4其中人工费接规定标准计算5小计1+36人工费小计2+47间接费6*相应费率8利润6*相应利润率9合计5+7+810含税造价9*(1+相应税率)序号费用项目计算方法1分项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2间接费1*相应费率3利润(1+2)*相应利润率4合计1+2+35含税造价4*(1+相应税率)C=材料费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比例C0=本地区原费用定额测算所选典型工程材料费占三项合计比例综合单价法计价(人工费和机械费为基数)当C <C0时采用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人工费为基数)当直接工程费仅为人工费序号费用项目计算方法1分项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2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人工费+机械费3间接费2*相应费率4利润2*相应利润率5合计1+3+46含税造价5*(1+相应税率)序号费用项目计算方法1分项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2其中人工费人工费3间接费2*相应费率4利润2*相应利润率5合计1+3+46含税造价5*(1+相应税率)工程量清单报价的主要三种形式: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全费用综合单价法工料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综合单价法=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全费用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项目费+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投标总价(总造价)=∑单项工程报价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投标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其它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费+税金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损耗率=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当费用偏差(CV)为负值时,表示项目运行超出预算;当费用偏差(CV)为正值时,表示项目运行节支,实际费用没有超出预算。

二建管理计算题公式

二建管理计算题公式

二建管理计算题公式
二建管理计算题的公式有很多,具体使用哪个公式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建管理计算题公式:
1. 人工成本计算公式:
人工成本= 人工数量×人工单价
2.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 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3. 设备租赁成本计算公式:
设备租赁成本= 租赁费用×租赁时间
4. 机械台班数计算公式:
机械台班数= 总工作量/ 单台机械工作量
5. 工期计算公式:
工期= 总工作量/ 每天工作量
6. 产值计算公式:
产值= 完成工作量×单位工程造价
7. 利润计算公式:
利润= 产值-成本
8. 报价计算公式:
报价= 成本+ 利润
这些公式只是二建管理计算题中常见的一部分,具体题目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确定使
用哪个公式。

因素分解法步骤及公式

因素分解法步骤及公式

因素分解法步骤及公式
因素分解法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的方法,它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分析对象,利用比较分析法将分析对象与选择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差异数,并确定分析对象的影响因素。

接着要确定分析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并依次代入各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

具体来说,因素分解法的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N0=A0×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分析对象为N1-N0的差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各项计划指标、实际指标及替代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计划指标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实际指标N1=A1×B1×C1—(4) 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数额按下式计算:由于A因素变动的影响=(2)-(1)=N2-N0 由于B因素变动的影响=(3)-(2)=N3-N2 由于C因素变动的影响=(4)-(3)=N1-N3 将上述三个项目相加,即为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它与分析对象应相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常考10大公式解析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常考10大公式解析

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常考10大公式解析《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以三控三管一协调为主要脉络,内容以记忆性知识点为主,但也涉及到相关的计算题。

学霸君从施工管理计算题角度出发,整理了施工管理必考10大公式,对施工管理过线至关重要,一起来涨分!公式一:材料费的计算1.材料费【掌握】注解: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保管费2.工程设备费【了解】【例题】某施工企业采购一批材料,出厂价3000元/吨,运杂费是材料采购价的5%,运输中材料的损耗率为1%,保管费率为2%,则该批材料的单价应为( )元/吨。

A.3245.13B.3244.50C.3240.00D.3150.00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为2015年二建管理真题。

(3000+3000×5%)×(1+1%)×(1+2%)=3245.13(元/吨)公式二:施工机具使用费相关计算机械台班单价=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理费+台班经常修理费+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台班人工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车船税费1.折旧费计算公式为:2.大修理费计算公式为:注:施工企业可以参考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台班单价,自主确定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报价,如租赁施工机械,公式为:【例题】某施工机械预算价格为1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年平均工作225个台班,残值率为4%,则该机械台班折旧费为多少元?答案解析: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耐用总台班数=100×10000×(1-4%)/(10×225)=426.67元公式三:企业管理费费率1.以分部分项工程费为计算基础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注:上述公式适用于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自主确定管理费,是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编制计价定额确定企业管理费的参考依据。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确定计价定额中企业管理费时,应以定额人工费或(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费)作为计算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管理》计算题考点:因素分析法
项目成本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分析的内容很多,那么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除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基本的分析方法之外,还有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成本项目的分析方法和专项成本的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在进行分析时,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对象,计算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已确定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