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必背教资

合集下载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一、教育心理学
1. 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
2. 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
3. 智力发展与学习能力培养
4. 学习与记忆的规律和策略
5.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辅导
6. 教育中的激励与评价
二、教育学
1. 教育的定义、目标和功能
2. 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流派
3.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4. 教育变革与教育政策
5.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6.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提升
三、教育法律法规
1. 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与评审规定
2. 基础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
3. 中小学教育管理规定与政策
4. 教育机构管理规定与政策
5. 学生权益与保障法律法规
6. 员工劳动关系法律法规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 教育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4. 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解释与推论
5. 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6. 教育科学研究应用与转化问题
五、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1. 课程开发与设计
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4. 教学评价与评估
5.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
6. 教学创新与教育改革
以上是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仅为参考资料,真实名字和引用已经被修改,如需详细了解,请查阅相关教育学习资料。

2021上教资笔试-简答口诀(小学科目二)

2021上教资笔试-简答口诀(小学科目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常考简答题及记忆口诀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全民化: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

(3)教育的民主化:追求所有的人都受到同等的教育。

(4)教育的多元化:否定了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强调教育不能千篇一律。

(5)教育技术现代化:强调教育要运用现代科技。

【记忆口诀:终身两民多现代】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记忆口诀:龟(规)速内,目段结】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需要;(3)人们的教育思想;(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记忆口诀:社会+人+理论】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记忆口诀:严(延)规范,塑(速)个性,要发展】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提速(素)个性创两全】6.简述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汇总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汇总

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
与能力》重点汇总
本文汇总了2023年中学教育教师资格证《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内容。

一、教学设计
考查候选人对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完善教学设计的要素和流程
- 掌握教材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 熟悉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
二、教学实施
考查候选人教学实施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合理运用
- 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情
- 具备独立教学能力,获得学生信赖和支持
三、教育评价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重
点包括:
- 掌握多元化评价方法和工具,科学评价学生研究成果
- 熟悉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理解评价目标和标准
- 具备优秀的教育评价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育教学知识
考查候选人对教育教学知识体系和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重点包括:
- 熟悉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科教学基本
规律
- 理解和运用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
- 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拥有综合素质
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能够在备战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顺利通过考试。

2023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训必背知识点

2023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训必背知识点

◎◎◎各题型时间403020%4040九大德育原则六大德育方法2、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4、后进生的教育2、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以语言传递为 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 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 主的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为 主的教学方法讲谈论读动口动眼演参动手两实一练欣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动情欣情••••一、拟定教学目标技巧单&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拟定教学目标技巧单&设计二、确定教学重难点技巧:单&设计三、设计导入环节技巧言语或行为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三、设计导入环节技巧单&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智能发展,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承上启下,调节学生情绪。

三、设计导入环节技巧单&设计教学设计考查规律•••语文学科•••••二、关于教学目标的拟定套路•••三、知识套用••••四、关于教学过程的拟定套路数学学科一、教学设计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学设计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学设计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学设计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科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音乐学科。

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一、什么是教育目的?请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说,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体力、智力、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二、什么是德育?请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思想教育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关于社会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关于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于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的教育。

三、请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这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首要因素。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再次,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奖励等手段,激发学习动机。

引导正确归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果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不是外部因素。

四、请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采取多种策略。

家长和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需要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例如,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好习惯。

还可以通过制定规矩和计划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等。

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真题汇总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真题汇总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真题汇总一、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教育环境。

2、简述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简述教育的内部关系(主要矛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教育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

4、简述教育的外部关系(主要矛盾)适应和超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矛盾关系的体现,也是教育外部需要解决的问题。

5、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1)经济功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2)政治功能:为政治服务;(3)文化功能:传承文化;(4)科技功能:推动科技发展;(5)人口功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简述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性潜能的开发;(3)教育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7、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4)倡导教育的国际化。

8、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其中,遗传是生物前提和物质前提,环境是外部条件,教育是有力手段,主观能动性是内在动力。

教资考试真题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A.孔子B.陶行知C.老子D.韩愈正确答案是:B.陶行知。

2、在教学计划中,以下哪个科目属于中学文科类课程?()A.物理B.化学C.历史D.地理正确答案是:C.历史。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A.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B.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C.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答案是:C.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2.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3. 教学原则:包括启发式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4.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

5. 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各种评价方法,如观察法、测试法、访谈法等。

6. 教育法律和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7. 教育伦理: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学生权利保护、教育公平等。

8. 教育技术:包括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

9. 课程与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的设计等。

10. 学生发展与辅导: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识别和干预、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1.简要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小学教育是学生入门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心智、道德、智力、体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心理学、教学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方面涉及到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的发展、学习记忆等。

教育学方面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教育方法等。

课程与教学涉及到课程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学生发展心理学包括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发展规律等。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的种类、方法、原则等。

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程设置还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包括日常评价、周期性评价和高考。

评价与考核应当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价与考核应当公平客观,注重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不应当只注重分数和排名。

以上是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的必背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教资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中学教资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这种差异体现在群体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个体之间。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⑴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⑴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5.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文化传统;④人口。

(2)人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学制本身的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6.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作用。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率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1. 教育的定义与功能- 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 教育目的-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3. 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

-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 循序渐进:按照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推进教学。

二、心理学基础1.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 学习策略: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 学习迁移:已学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2. 发展心理- 认知发展:个体认知能力的成长过程。

- 情感与人格发展:个体情感和性格的形成与变化。

3. 评价与测量-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行为表现的评价。

- 心理测量: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评估。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 教学内容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

- 教学媒体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

2. 教学实施- 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及时反馈和评价。

3. 教学反思- 教学经验总结: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总结。

- 问题诊断与解决:识别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 持续改进: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课程与教材1.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所要达成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目标。

-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和组织形式。

2. 教材分析与运用- 教材结构:分析教材的编排逻辑和体系结构。

- 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

- 教材活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

五、教育评价1. 评价类型-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评价。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简答题高频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简答题高频考点

简答题高频考点1、教学设计导入原则:目的性启发性关联性趣味性艺术性。

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O(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发展与进步。

(2)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4、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为什么说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是在受经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较系统、全面和深刻。

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些外部因素:教育自身的状况;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

22.影响学制建立的依据?(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在阶级社会,学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3)本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4)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时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5)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建立新学制时,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也不能忽视吸收其他国家学制改革的有益经验。

33.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全人发展”理念。

“全人发展”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大众化和个性化,即教育机会均等,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具体表现在:(1)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44.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初中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初中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初中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1. 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可太重要啦!就像建筑师对于大楼一样,教育塑造着学生的未来呀!想想看,如果没有教育,孩子们怎么能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2. 教学方法那可是多种多样的哟!就好比不同口味的糖果,总有一种适合学生。

比如启发式教学,不就像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嘛!
3.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这是必须要了解的呀!这不就跟种子发芽一样,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你看,在不同阶段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才能让他们健康长大呀,是不是?
4. 课程的设计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设计一份美味的食谱,得考虑营养均衡。

精心设计的课程才能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下去哟!
5. 学习动机多关键呀!这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没有它怎么跑得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让他们动力十足地向前冲呢!
6. 德育工作绝对不能忽视啊!这就如同给树苗修枝剪叶,让它能笔直地成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多么重要呀!
7. 班级管理可不容易呢!就像是管理一个小团队,得有方法有策略。

只有管理好班级,学生们才能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呀!
8. 教师的专业素养那是必备的呀!这就像战士要有精良的装备。

只有自身素养过硬,才能教好学生嘛!
9. 教育评价的作用也很大呀!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考点都是初中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超级重要的呀,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有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等。

2. 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等。

3. 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 注意的分类:包括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6. 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主义德育原则)等。

7. 疏导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等。

以上知识点是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重要内容,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在考试中,考生应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对于想要成为教师的朋友们来说,考取教师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涉及到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认真背诵和理解。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其中的必背内容。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永恒性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5、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筛选和整理文化、交流和融合文化、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感觉的特性感觉具有适应性、对比性、联觉性。

适应性指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比性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性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2、知觉的特性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理解性指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请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2.【例】请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二、教育的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3.【例】请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人鱼公主促政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基本途径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社会舆论4.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4.【例】请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两传选新促文化)(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5.【例】请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例】请简述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依据)(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的依据)(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理论依据)7.【例】教师劳动的特点?(复连长主动)(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8.【例】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心理能知道)(1)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9.【例】简述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微观专反)(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10.【例】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能力为重?(1)师德为先:(两爱两人)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能力为重:(理论实践、研究学生、实践反思)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11.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基本内容。

(职业修养教育学生)(1)职业理解与认识(2)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12.【例】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墓里多组戏精)(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3.【例】防止遗忘的方法?(法官及时,返回分配)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②合理分配时间。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⑤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14.【例】简述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15.【例】简述良好性格的培养?口诀:我的三观在集体,强化榜样因材施(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6.【例】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

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是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

(3)教材。

是教师与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18.【例】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内母猪过重,方去膘)(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3)评价内容综合化。

(4)评价标准分层化。

(5)评价方法多样化。

(6)评价主体多元化。

(7)关注发展过程。

19.简述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严规范,塑个性)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观点。

(1)知识观。

知识并不准确,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与差异性。

(3)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21.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口诀:心情学堂法(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22.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口诀:正强化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家长做个别评价(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23.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24.简述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25.简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贯彻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26.简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27.简述如何形成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8.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有客官叫李可)(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方法:(积善成公)(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29.简述后进生的教育?(恒心才发光)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④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30.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双基+全面发展)(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四)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舰长传教)(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易建联运用知识训练乡土教材)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3.简述启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小猪动手毒死农民)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34.教学方法的选用依据?(学生守时不务课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35.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优越性: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④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地发展。

(2)局限性: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36.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慕容芳气购泰语书)(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37.简述教学实施的环节?(备上作业来辅导,学生成绩差不了)(一)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38.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用言语和非言语惩罚心理)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做出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2)合理运用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