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标签:心脏介入术;迷走神经反射;护理心脏介入术是通过外周血管穿刺途径将特质导管送至心脏相应的病灶部位直接治疗心脏疾患,对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和风心病等心脏疾患均有较好的效果,是当前国内外诊治心脏病必要的手段之一。

但该治疗手段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是少见却极度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而又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实施684例心脏介入治疗,其中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354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成型术216例,射频消融术114。

发生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19例,年龄23~84岁,平均(51.9±19.4)岁,其中女12例,男7例,穿刺路径均为股动脉,发生率2.7%(19/684)。

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均发生在拔除动脉鞘管及术后6小时内。

1.2临床症状: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时,患者表现出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意识淡漠、胸闷、心悸、恶心及呕吐等休克症状。

均出现不同程度血压及心率下降,心电监护显示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11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交界性逸搏2例。

2护理2.1心理护理: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的心理一般都非常紧张,因而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安抚与疏导非常重要。

如患者对手术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导致心率加快,会加重患者的缺血缺氧。

而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脏负荷增加时,可引起前列腺素或缓激肽等释放,这些物质刺激心、肺感受器,从而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迷走神经反射增强。

因此,应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饮食与活动、手术过程,对其进行必要的术前、术后指导,使患者身心平稳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

必要时也可使用镇静剂,以避免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尤其是在患者术中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探讨发布时间:2022-01-13T06:21:42.281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11期作者:徐晓丹[导读]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效果。

徐晓丹北大荒集团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8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60例采取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患者30例,比较每组患者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间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66.67%,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疾病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发生率为6.67%,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中,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观察;护理效果;探讨近年来心脏介入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一旦患病患者便会出现面色发白、大汗淋漓、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对患者预后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将护理干预手段,应用到患者治疗中可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60例资料,并回顾分析,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1.2.1术前护理在行手术治疗前,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除常规备皮外,还应做好抗生素以及碘过敏试验,术前对房间温度及湿度合理调整,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保障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3-4]。

心脏介入治疗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分析与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分析与护理

其发生机理 是疼 痛 通过 外 周感 受 器传 人 中机神 经 部位 ( 髓 质 ) 通 过 传 出神 经 使 血 管 扩 张 和 心 动 过 缓 , 压下 降 , 敛 临 , 血 导
床 症 状 的发 生 。 j 3 3 患 者 的 紧 张 、 惧 可 以使 体 内 儿 茶 酚胺 释 放 , 过 刺 激 . 恐 通 该 受 体 , 围 血管 收 缩 , 肌 收 缩 力 度 增 强 , 一 代 偿 机 制 矛 周 心 这 盾触发抑制反射 , 迷走神经张力升岛 , 使 导致 周 围 m管 扩 张 和
VVR 是 较 常见 且 后 果 严 重 的并 发 症 , 予足 够 重 视 和 积 极 处 理 , 行 严 密监 测和 相应 的 护 理 是 预 防 此 s 应 进
症 发 生 的 关键 。
【 键 词 1 心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入 术 血 管 迷 走 神 经 反射 并 发 症 护 理 关
P A 能有 效 治 疗 冠 心病 、 绞 痛 及 心 肌 梗 塞 , TC 心 降低 恶
12 拔 管 方 法 术 中 常 规 用 肝 索 50 0U, 后 常 规 用 肝 素 . 0 术 6 0 1 0 h维 持 1  ̄ 2 , 持 5 5h后 暂 停 ,0mi 0 ~ 0U/ 0 2 4 维 h . 3 n后 无并发症 , 心 电 、 压监 护下 , 1 利 多卡 因作 鞘管 周 围 在 血 予 局 部 浸 润麻 醉 l , 管 后 立 即手 法 压 迫 股 动脉 穿刺 点 近 心 端 , 1拔 ] 维 持 l ~ 2 n 止 血 后 2 5 0mi, 新 接 上 肝 素 维持 。 h重
i 3 临床 表 现 和 发 生 时 间 患 者 出现 脸 色 苍 白 、 晕 、 汗 . 头 大

介入治疗相关的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处理

介入治疗相关的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及处理

• 造影后返回病房约1小时后,患者出现情 绪紧张,心慌、大汗,血压减低至 60/35mmHg,心率将至35次/分,指端湿 冷。 • 处理:给予地塞米松针10mg,静推; 5%葡萄糖250ml,快速静滴。 • 约半小时后患者心慌症状减轻,血压、 心率逐渐回复正常水平。
• 迷走神经反射较常见,发生 率3%~5%。 • 多为良性经过,但合并严重瓣 膜病及冠心病者可出现严重 后果。
• 空腔脏器的扩张刺激:术后多需制动 12 ~24 h,部分患者不习惯于床上排便,易 引起尿潴留;术后进食增加,可致胃肠道 突然剧烈扩张,压力感受器兴奋,反射 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迷走神经反 射的发生。
预防及处理方法
• 术前准备: • 术前患者多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 做好宣教工作,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 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设备情 况等,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及紧张情绪, 与医护人员配合; • 同时给予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床上排便 等。术前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典型表现
• • • • • • 血压迅速下降(<90/60 mm Hg) 心率进行性减慢(<50次/min) 面色苍白、出汗、皮肤湿冷 恶心及呕吐、呼吸减慢、躁动等 可伴有胸闷、气短, 严重可出现神志模糊、意识丧失等 。
发生原因
•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是诱发迷走神经反 射的重要原因。患者对治疗过程不了解 ,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可以使体内 儿茶酚胺释放,通过刺激β受体导致周围 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增强,刺激左室内 及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这一代偿机制 矛盾触发抑制反射,使迷走神经张力升 高,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导致周 围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
主要处理
• 首先排除低血糖反应和造影剂过敏反应 。 • 低血糖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胸闷、 头晕等,急查血糖可明确诊断。 • 造影剂过敏表现与低血糖反应相似,但 多有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心率 , 使心率减慢 , 心输 出量减少 , 造成短暂 的心脑缺 血而引 起 晕厥等症状 。心导 管术后拔 鞘 管发 生的血 管迷 走反 射 的
掌握一定 的压迫技 巧 , 不可 用蛮 力 , 以不渗 血 、 无血 肿 为度 。
如患者 耐 受 差 , 用 1 利 多 卡 因 局 麻 , 手 压 住 穿 刺 点 可 % 徒
遵 医嘱予 阿托 品 0 5—1m 及 多 巴胺 1 . g 0—2 g静脉 注射 , 0m 1~ i 2mn内可 重 复使 用 ; 予 多 巴胺 加 入 0 9 生 理 盐水 并 .%
2 1 心理护理 .
进行 心脏 介入 手术 的患 者 , 理都 非 常紧 心
张, 因而做 好患者和家属 的心理 工作非 常重要 。可 以向患者
2 预 防方 法
发现病情 变化 的先兆 , 如打 哈欠 、 率减慢 、 心 腹部不适 等。术 后 2h内每 1 3 n监测生命体征一 次 , 5— 0mi 严密 观察穿 刺点 有无渗血及血 肿 , 患肢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 肢体血循情况 。 3 3 急救措施 . 患 者一旦 出现心 率进 行性 减慢 ( 0— 0— 8 7 6 0—5 ) .mi, 0 7/ n 血压 降至 9/ 0mm H  ̄ 0 6 g以下 , 面色苍 白、 出 汗 、 心和呕吐 、 恶 视力模糊等血管 迷走反射 征象时 立即抢救 。
50m 或 5 0 l %葡萄糖水 50ml 0 中静脉滴 注 以维 持血压 ; 同时 以0 9 . %生理盐水或 5 %葡萄糖 盐水进行快速补液 , 直至患者 的血压和心率恢复 到正 常水平 , 身症 状减 轻 ; 全 继续 多 巴胺 10~ 0 g加入 09 0 2 0m . %生理 盐水 5 l 0 m 中用微 量注 射泵泵

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原因分析

股动脉血肿形成及绷带包扎过紧
股动脉血肿形成及绷带包扎过紧股动脉 血肿形成及拔管后绷带包扎过紧均可压迫股 动脉导致血管牵拉,引起迷走反射。
原因分析

精神过度紧张
由于病人的病变较为复杂,手术时间延长, 导致病人急噪、焦虑和精神高度紧张。精神过度 紧张、焦虑和恐惧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 中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心肌收缩 力加强,刺激左室及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反射 性增强迷走神经活动 。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胸闷、大汗淋漓; 血压降低(<90/60mmHg); 心动过缓( <50次/分); 恶心、呕吐、头晕、烦躁不安;

原因分析

疼痛刺激
局部麻醉过浅,操作粗暴,拔管不当等都 可引起疼痛,疼痛刺激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 脑,使胆碱能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强,引起脏器 及肌肉的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致血压急剧 下降,心率迅速减慢,最快甚至可在30 s内发 生。
预 防


重视心理护理,调整精神状态 术前加强交 流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找出产生紧张 、焦虑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充分 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术后注意患者隐 私部位的遮盖,尤其是女性,避免暴露过多 ,并加强巡视,以减轻紧张不安情绪。
预 防
拔管时,对心功能正常的病人,可给予0.9 %氯化钠注射液1 000 ml静滴,预防低血 压的发生并及时排出造影剂。 术前避免禁食禁饮过久,术后鼓励病人进食 及多饮水,以防发生低血糖和液体量不足而 造成的低血压情况。
处 理
3.药物治疗 立即放开输液速度,快速补液 ,若血压正常,以心率减慢为主,可给予阿 托品0.5~1mg静脉注射;若血压减低(收 缩压<80mmHg),可静脉持续泵入多巴 胺维持正常血压。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反射应该如何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反射应该如何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血管迷走反射应该如何护理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微创、低风险、小切口、X线下进行的手术,手术目的是治疗冠心病。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除血管狭窄,当血管狭窄的问题解决后,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但在心脏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并发症,其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并发症。

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较晚会危及到患者生命。

患者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措施也非常重要,那么具体该如何护理这类病人呢?一、心理护理因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加之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患者大多有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术前,对于疾病知识、介入治疗知识又知之甚少,又是在医院这一陌生环境中,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更甚,以至于其心率快、睡眠差,心肌缺血与缺氧程度加剧,使得前列腺素、缓激肽释放,心肺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诱发迷走反射。

对此,护理人员应于术前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目的、方法、优势、成功病例等,使其了解手术安全性、注意事项等,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指导其看电视、听音乐等,以舒缓情绪。

在导管室,热情接待患者,注意隐私保护,以减轻患者紧张、抵触心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与面色、表情,及时询问其感受,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二、拔管综合征护理术后患者动脉鞘管在留置了4~6h后需予以拔除,但若有局部麻醉效果不佳、压迫用力过大、拔管方法不对、缝合器缝合对股动脉血管造成牵拉等情况,会有明显疼痛不适,刺激到患者的下丘脑、皮层中枢,导致胆碱能自主神经张力增强,内脏、肌肉小血管呈现出强烈的反射性扩张,使得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减慢,甚至会产生神经源性休克。

对此,应在拔管前就拔管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向患者及家属做出说明,并准备好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品,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

确保光线充足、环境温度适宜,注意肢体遮盖、保暖。

在拔鞘时,动作轻柔、准确,在进行拔管时,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

疼痛明显者,可予以其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明确患者心率、血压正常,再行拔管。

心脏介入手术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观察护理论文

心脏介入手术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观察护理论文

心脏介入手术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突然,进展迅速,且易与冠心病自身的某些临床表现相似,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极易延误抢救时机。

因此,系统掌握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此不良反应是护理观察重点之一,2003年9月~2010年10月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300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3年9月~2010年10月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300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2~63岁,发生时间在术后0.5~6小时。

临床表现:本组10例发生于术后鞘管拔除后5~50分钟,1例发生于手术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冷汗、恶心、面色苍白、表情痛苦、血压急剧下降、心率突然减慢等表现。

发现上述症状或体征后,让患者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引起窒息,开放静脉通路,快速静脉注射阿托品1mg,2分钟内心率无明显变化再追加1mg,遵医嘱将多巴胺100mg加入5%葡萄糖40ml静脉泵入,按血压调整微量泵的速度,快速补充血容量,输706代血浆,吸氧,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和心律失常情况,并记录出入量。

给予对症处理。

治疗与转归:本组10例因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现及时,且抢救处理积极,症状均在5~30分钟内缓解,1~2小时后,血压、心率恢复正常。

所有症状消失,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此类并发症。

护理术前护理:①健康宣教:术前责任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方法及过程,通过挂图使患者了解心脏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特点。

主动了解患者的想法,倾听患者及家属的陈述,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患者了解医院的诊疗水平,开展该项技术的时间,介绍成功的病例。

并告知术中、术后的配合与准备,告知手术的必要性。

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介入护士与患者见面沟通,介绍麻醉方式,病人手术使用局部麻醉,出现不适可以随时向医生护士报告,减轻其恐惧、紧张心理,使患者在轻松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参考模板

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参考模板

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术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通过对8例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及处理方法。

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及时补液、输血、升压及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结论:及时观察、发现、及早处理是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的正确原则。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术;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近年来以心导管为基础的心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飞速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也日益上升[1],已占据心血管内科诊疗工作的50%以上。

但介入治疗所致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2]。

作者对8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状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自2011年1月至20011年5月本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ryinterventionaltherapy,PCI),有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97例患者中发生反射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状态8例,其中男5例,女3例。

年龄4268岁,平均52岁。

病人均有头晕,恶心,全身冷汗,心率迅速减慢,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低血压休克症状,但意识清晰。

1.1临床表现:血压下降低于正常范围,心率减慢(4055次/min),伴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等休克症状[3]。

5例意识清楚,3例意识一过性丧失。

1.2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时间:4例发生于拔出动脉鞘管20min内,3例发生于刚转回病房时,1例发生于术后1h内、砂袋压迫穿刺点止血的过程中。

1.3结果:8例患者均在心电监护、护士密切观察下发现,立即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吸氧,停用硝酸甘油,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注多巴胺1020mg,继而给予右旋醣酐40快速静滴,直至血压稳定,心率明显减慢者,立即给予阿托品12mg静注,对于足背动脉搏动不良者,调整砂袋重量。

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紧急处置及护理对策(全文)

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紧急处置及护理对策(全文)

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紧急处置及护理对策(全文)迷走神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混合脑神经,如果出现损伤,将会导致患者的身体中多个系统失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心脏介入手术中,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压迅速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汗、皮肤湿冷、呼吸减慢等症状。

以下是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和紧急处置及护理对策。

1.发生原因:1)精神紧张:患者对心血管介入手术存有恐惧、担忧、焦虑等,术后精神紧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血管迷走神经的过分兴奋。

2)局部疼痛刺激:由于患者对疼痛感的忍耐程度的差异,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患者鞘管拔出时疼痛刺激加重等因素,导致患者血管腔内压力急剧下降;局部疼痛刺激可使小血管反射性扩张,使患者血压急剧下降;心率严重变缓。

3)过度压迫和牵拉:主要发生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股动脉的反复穿刺过程中,导致血管受到严重的压迫和牵拉刺激;同时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绷带包扎过紧也是诱发过度压迫的主要原因。

4)血容量不足: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与患者的紧张情绪以及术前输液不足等有关。

5)空腔脏器受到强烈刺激:术前禁食时间长、术后进食不当等原因均可导致患者肠胃强烈收缩或扩张;术后尿潴留也可致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

2.紧急处置及护理对策:1)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面色、神志,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

2)吸氧,改善循环灌注不足引起的机体缺氧状态。

3)至少开通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4)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5)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呛咳和窒息。

6)做好病情的动态观察及记录。

8.在进行拔管护理前,护理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和所需物品,并确保医师和资深护士在场。

在拔除鞘管时,应避免粗暴操作,并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或紧张感。

对于疼痛敏感的患者,可以在拔管前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对于心率缓慢和血压偏低的患者,可以在拔管前给予多巴胺和阿托品。

心脏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和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和护理

的可能,避免误诊或漏诊。

21212 饮食护理 常规禁食,但发热时代谢增加,因此常易引起营养缺乏,应根据病情轻重、出血量的多少予以不同对待。

少量出血者可不必禁食,而给予少量清淡流质饮食。

对于大量出血者仍应禁食、输液,但也应注意适当营养支持;同时出血已造成容量不足,伴有发热时则会丢失更多的体液及电解质,因此护理人员对此应充分认识,并将患者所需液体及电解质在规定时间内输入。

21213 心理护理 患者出血时,常紧张、恐惧和悲观[5],如病程中出现发热更会加重心理障碍,因此应注意做好心理护理,进行有关宣教工作,告之体温异常是由出血引起的,随着出血的控制,体温多恢复正常,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1214 体温变化护理 体温不超过38.5℃可严密观察不作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9.0℃予物理降温减轻症状,并减少由于体温过高引起的其他不良后果,但应监测血压以防止热退时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而引起血压下降。

体温不升者应积极采取复温措施,控制室温在25~26℃,应给予患者持续保暖,可将患者置于有电热毯的床上或用热水袋热敷患者四肢,在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暴露。

还可通过恒温加热器,将液体和血制品加温至36℃,再输入患者体内[6]。

[参考文献][1] 曹剑凡,张亚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发热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2,9(4):336[2] 岳全平.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发热原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1,17(6):94-95[3] 黎沾良.现代危重病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57[4] 曾因明.危重病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3[5] 信雅峰.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5,2(9):32-33[6] 李文涛,何晓明,修英菊.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纠正低体温的措施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8-9[收稿日期] 2007-02-28 心脏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和护理胡冬玲(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545005)[关键词] 心脏介入疗法;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6-3883-02 近几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对心脏介入术后的疼痛、发热、尿潴留等并发症已有一定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症处理方法。

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方法收集我院行心脏介入治疗106例病例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5例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与患者紧张、恐惧的有5例,血容量不足的有3例,疼痛耐受性差的有6例,长时间憋尿、膀胱处于高度充盈状态1例。

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颜面潮红,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

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只有了解迷走反射及其相关因素,加强术前宣教、术中观察、拔鞘管时护理及术后护理,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达到预防和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目的。

标签:心脏介入手术;心血管;护理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与心脏介入性技术相关联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现象在各类心脏介入性手术中普遍存在,发生率并不低。

有学者认为心脏介入性手术中出现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现象机制是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作用于心房或心室壁上的受体导致的迷走神经反射[1]。

因此,对于心血管科护士来说,认识迷走神经反射并加以预防显得更加重要。

2012年12月~2013年9月我科共进行心脏介入治疗106例,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其中心脏介入治疗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5例。

现对我科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15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就临床护理对策作一介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38~72岁。

术中发生3例,术后8例,术后延迟发生4例。

观察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大汗淋漓、四肢湿冷、头晕、面色苍白、烦躁、脉搏微弱、血压下降(800ml),这种膀胱过度充盈和回缩,刺激膀胱压力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本组病例有1例。

3.1.5股动脉血肿形成及绷带包扎过紧股动脉血肿形成及绷带包扎过紧均可压迫股动脉导致血管牵拉,引起迷走反射;另外,出血过多引起血容量不足也可导致迷走神经反射。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摘要】心脏介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疾病的方法,但术后可能发生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情况。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针对该情况的抢救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

护理人员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患者病情,同时注意护理细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且全面的护理。

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学习,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处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和应对危急情况的能力。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抢救护理,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要点,护理注意事项,重要性。

1. 引言1.1 概述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指由于心脏介入手术时刺激颈动脉窦或其他血管敏感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心排血量减少等。

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及时有效地抢救和护理,才能有效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特殊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全面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康复。

针对心脏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情,抢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2. 正文2.1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因1.心血管疾病: 患者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等,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易引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介入诊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给予阿托品0.5~1mg静推。

3、补液扩充血容量,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间羟胺等),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为宜,对于紧张、伤口剧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4、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给予多巴胺或间羟胺静推。

5、术后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鼓励患者及时进食,同时快速补液,尽快补充血容量,加快造影剂排泄。

处理流程: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压急剧下降时→遵医嘱给药→快速补液扩充血容量→备齐抢救药品→压迫止血力度适宜→疼痛敏感者可酌情给药→拔管30min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安全护送患者→协助穿刺肢体制动→鼓励多饮水。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摘要】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引起心搏骤停等危急情况。

本文从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临床表现特点、护理措施、抢救措施和并发症预防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护理措施中,特别强调了对患者监测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抢救措施部分,强调了对心脏按压和除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结论中指出了抢救护理在这类情况下的重要性,只有做好预防和抢救工作,才能降低患者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护理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抢救护理、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抢救措施、并发症预防、重要性。

1. 引言1.1 概述心脏介入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血管迷走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调节心脏的节律和功能。

术后该神经受到刺激时,可能会导致心率骤减或心跳停止,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护理人员在面对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时,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抢救措施。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

了解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护理和抢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析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临床表现特点,介绍护理和抢救措施,并探讨并发症的预防。

我们将强调抢救护理的重要性,希望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术后并发症,常见于心脏介入术后。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手术刺激:心脏介入术过程中对心脏或其周围血管的搅动、刺激,以及导管插入、扩张等操作可能会引起心脏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2.药物因素:术中或术后使用的药物,如阿托品、氨酰心胺等,可能对心脏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引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优势 , 把 疾病 的 防控 知识 及 相关 知识 全 面 地传 授 给 他们 , 并鼓 2 . 2 2组 患 者健 康 教 育 效 果 比较 , 经秩和检验 , 实 验 组 显著 优 于 励 他 们 再对 身边 人 群做 好 宣 教 , 这 对 控制 疫 情有 重要 意 义 。 对 照组 , 差 异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 见表 2 ) 4 小 结

表2 2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 比较
例 %
本组 患者 是 来 自 8 所 学 校 的学 生 , 发 病 的特 点 是 距离 越 近 , 传染越快; 越是年轻、 体质强壮 , 传播越快 。 患者发病前大多有甲 型H I N 1 流感 接 触 史 , 迅速 相 互 传 染 , 有 聚 集 发病 现 象 。 年轻 强 壮 的人是 高危 人群 , 患 者 突然 发病 , 传 染 性强 , 人 感 染 后进 展 快 , 病 情 控 制 不及 时可 以发展 为 重症 , 甚 至死 亡 。但 只要 我们 及 时 、 规 范做 好 消 毒 隔离 、 认 真 细心 观 察 病 情 , 早 期识 别重 症 病 例 , 各
过 及 时 全 程 的 心 理 干预 , 紧张、 焦 虑 得 到 有 效 的缓 解 , 其 发生 率 护 士( 学术 版 ) , 2 0 1 2 , 1 : 1 1 9 .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肖葵 霞 于 美英。
摘要 i 目的 : 探 讨 冠心病介 入术后 血管迷走 神经反 射 的观 察与护理 。方法 : 通过 对 7 例发 生血管迷走 神 经反射 患者的观 察, 了解本 病发 生 的 相 关因素和预 防及 处理方 法。 结果: 全部 患者经过及 时补液 、 升 压及对症 处理后 生命 体征 恢复稳定 。 结论 : 及 时观察 、 发现、 及早 处理是 冠 心病介入 术后 并发血 管迷走神 经反射 护理 的正确原 则。 关键词: 冠心 病介入 术 ; 血 管迷走 神经反 射 ; 护理 中图分类 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2 4 — 0 1 6 6 — 0 2 近年来, 冠 心 病 的 介 入 治疗 在临 床 上 得 到 广 泛 的应 用 , 已 成 为 冠 心病 的 重 要诊 断方 法 和 主要 治 疗手 段 之 一 。但 其介 入 治 疗 后有时会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 且发生迅速 , 最快 可 在 l m i n 内发 生 , 如 不 及 时 抢救 , 后 果极 为严 重 。现将 冠心 病 介入 治 疗术 后 并 发血 管 迷走 神 经反 射 的 观察 与 护理 总 结 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1 . 1一 般 资 料 : 本组男 5 例, 女 2例 , 年龄 5 0 — 7 8 岁, 平均 6 8 岁。 术后 回病 房后 1 h内发 生 2例 , 拔 出鞘 管 3 0 m i n内发生 5 例。 其 临床 症 状 大部 分 表 现为 : 突然 出现 胸 闷 , 恶心 , 呕吐, 心率 迅 速减 房, 观 察患 者 面部 表 情及 血 压变 化 , 准确 、 迅 速 而 熟练 配 合抢 救 。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发生率和影响因素
发生率: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约为10%-20% 影响因素: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患者年龄、性别、体质、心理状态等 症状: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预防措施: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护理等
临床表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呼吸困难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监测结 果进行诊断
术中护理配合
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监测和观察
监测血压、 心率、呼 吸频率等 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 意识状态、 皮肤颜色、 四肢温度 等
监测心电 图、血氧 饱和度等 指标
观察患者 有无胸痛、 呼吸困难、 恶心呕吐 等不适症 状
未来研究方向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和 治疗方法研究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对心脏介 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机制研 究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与其他心 脏疾病关系的研究
护理实践与科研结合的意义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科研,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护理创新:科研可以促进护理创新,提高护理水平。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科研,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护理水平。 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科研可以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学科的地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诊断方法:心电图、血压监测、呼 吸监测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术前评估和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了 解患者病史、症状、 体征等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心理压力、 焦虑程度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3-03-21T16:32:19.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仕欣[导读] 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心脏病的技术。

张仕欣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CCU 550002) 【摘要】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近几年来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因及处理方法。

结果:19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积极干预治疗措施后均恢复正常。

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预防措施。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迷走神经反射病因分析临床护理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49-03 近年来,心脏介入手术作为心脏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

在介入治疗术中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VVR)是一种少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迷走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及血管内皮系统。

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强,引起内脏及肌肉内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心率缓慢(低于60次/min),头晕或神志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愈后。

我通过10多年的介入术后临床护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总结出一套临床护理的对策,进而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1 临床背景资料 1.1 基本资料筛选近年来我科室开展的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脉支架植入术(PCI)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射频消融术(RF)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等各种心脏介入治疗病例,其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9例。

针对这些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进行分析,男患者8例,女患者11例,年龄40~75岁。

术中发生10例,术后8例,术后延迟发生1例。

1.2 观察指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是否有胸闷、大汗淋漓、四肢湿冷、头晕、面色苍白、烦躁、恶心、呕吐和甚至休克等一系列临床反应和表现。

当心率<60次/分、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超过20mmHg(1mmHg=0.133KPa),伴或不伴上述症状者,均可以认为发生了迷走神经反射(VVR)。

对上述19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进行病因分类汇总,具体详见表1:2 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因分析诱发迷走神经反射主要由疼痛和精神紧张引起的,还取决于个体差异、穿刺部位情况差异及局部麻醉程度差异等因素。

疼痛阈值较低者、精神紧张者、穿刺部位肿胀明显的或伴有血肿者、局部浸润麻醉不够充分者、输液量不足及缓慢心率者均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

2.1 精神紧张由于患者术前对介入术缺乏了解,对介入室环境感到陌生,致使对手术有恐惧感,存在焦虑情绪。

特别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出现心理反应。

患者术前焦虑状态还与年龄、文化程度及病程有关。

以年龄在40~60岁、文化程度低、患病5~10年者的焦虑程度最高。

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睡眠差、心率快,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前列腺素或缓激肽释放,这些物质刺激心肺感受器,从而导致迷走神经反射。

但大多数患者随手术成功而消失。

2.2 拔管综合症迷走神经反射一般发生在术中、术后拔管或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术后保留鞘管时。

手术过程中导管尖端刺激动脉内膜或心室腔,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兴奋,窦性心动过缓,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

拔鞘管时局部麻醉不佳引起明显疼痛,患者难以忍耐。

拔管时术者操作不熟练、动作过猛或按压过重,使血管腔内压力突然下降,按压止血时超过了患者的忍耐力。

术后患者排尿,尤其是女性患者在坐便器时有可能造成制动肢体弯曲,使动脉留置鞘管触及动脉,容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

右室右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时,量大或速度过快时刺激下壁心肌,通过迷走神经将冲动传入血管运动中枢抑制了交感神经,激活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导致心动过缓和血管扩张。

2.3 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容量不足可引起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血管加压素,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引发迷走神经反射。

患者由于术前紧张,食欲下降,担心增加心脏负荷,术前、术后补液不足,且术中出汗较多,加上造影剂致高渗性利尿,使血容量相对不足,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导致迷走神经反射。

2.4 药物使用不当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常用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止剂或极化液,如果这些药物浓度偏高或滴速过快,则会扩张血管导致外周阻力减少,血管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也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造成低血压,引发迷走神经反射。

2.5 尿潴留由于造影剂具有高渗性利尿作用,术后要求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都使尿量增加。

术后患者需卧床时间长,并限制术侧肢体活动,进而要求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患者不适应床上排尿而造成尿潴留,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刺激压力感受器兴奋,引发迷走神经反射。

2.6 股动脉受压股动脉血肿形成及绷带包扎过紧均可压迫股动脉导致血管牵拉,引发迷走神经反射。

2.7 其他病因年龄偏大,原有窦房结功能低下或者传导功能障碍患者也容易引发迷走神经反射。

3 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的临床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一般护理术前除常规备皮,做好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手术前晚要保持病房安静,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确保患者有良好的睡眠。

3.1.2 心理干预重视心理干预,调整精神状态。

患者术前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心理,主管护士要找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

在术前应给患者耐心、恰当的讲解,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承受能力,着重做好个性化心理护理与指导(见图1)。

同时请做过此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必要时术前遵医嘱给予艾司唑仑1~2mg口服或地西泮肌注。

3.1.3 掌控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前晚除保证良好的睡眠外,还应掌握好禁食、禁饮时间,避免血容量不足、低血糖而引起迷走神经反射,特别是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

成批手术接台时应按顺序安排禁食、禁饮时间。

3.1.4 指导床上排尿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以预防患者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出现尿潴留,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3.2 术中护理3.2.1 严密观察、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术中患者病情变化快,随时会出现各种应急情况。

备好各种急救药物及器械:如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硝酸甘油、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导管、除颤监护仪、临时起搏器、IABP 装置、吸氧和吸痰装置等,并确保设备和仪器性能处于完好状态。

护士要协助、配合医生观察各种监测数据,严密监测心率、呼吸及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术者并及时处理。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补液要充足,避免血容量不足引起迷走神经反射。

股动脉穿刺过程中及成功后要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及其他并发症。

3.2.2 心理干预介入手术室护士应热情地接待患者,主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和设施,使之尽快适应,减少紧张和恐惧感。

术中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分散其注意力,指导患者与医生配合。

如在右冠状动脉造影时指导患者先憋气,然后咳嗽,可增强冠状动脉显影效果,预防胸闷不适、低血压现象发生。

3.2.3 拔除动脉鞘管的护理由于介入治疗后动脉鞘管拔除,局部按压过度诱发疼痛,导致血管牵张反射,容易引发迷走神经反射。

拔管前应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深呼吸,嘱患者排空膀胱,向患者耐心解释,解除其恐惧及精神紧张情绪。

建立静脉通路,加强局部麻醉,可沿股动脉外侧缘的深筋膜、周围组织作浸润麻醉,避免产生压迫时的疼痛感。

常规备好抢救车和阿托品、多巴胺、参附等提升心率、血压的药物。

拔管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

拔管时避免动作过猛或压迫过重引起疼痛,减少迷走反射的发生。

对于术中行临时起搏保护的患者,应先拔除动脉鞘,观察数分钟无明显异常后再拔出临时起搏电极和静脉鞘。

压迫止血时应以食指和中指压迫动脉穿刺点,其按压力度以能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避免过度用力或压迫面积过大,引起疼痛或受压迫的术侧肢体血液回流减少,导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拔管后30分钟内,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注意患者面色及表情,询问有无恶心及头晕等不适。

一旦出现低血压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治。

3.3 术后护理3.3.1 严密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所有术后患者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有无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温度(见图2)。

术后常规1h内每30分钟观察记录1次,以后3h内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如有异常则术后3h内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1次,同时注意术前、术后生命体征的对比观察。

如果术后患者HR<60次/分,BP<90/60mmHg,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呕吐、大汗、心率进行性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应立即通知医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3.3.2 心理护理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护士应详细了解手术情况,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应多巡视、多关心、多照顾患者,耐心听取患者倾诉,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使用心电监护仪时,认真讲解使用监护仪的目的和意义。

3.3.3 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指导经股动脉手术者术后卧床24h,术侧肢体制动12h,伤口处予1kg砂袋压迫6h;经股静脉手术者术后卧床12h,术侧肢体制动6h;经桡动脉或肱动脉手术者穿刺部位局部加压包扎4h~6h,术侧肢体制动10h~12h,伸直可平移;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卧床24h,术侧肩部制动72h,伤口予1kg砂袋压迫24h;卧床根据病情及患者需要采取平卧位、侧卧位或半卧位。

其他介入术后患者应根据术中肝素用量或出凝血时间决定卧床时间及体位。

由于术后穿刺部位需用砂袋压迫时间长,术侧肢体制动,患者会出现腹胀、腰酸等不适,护士可协助患者按摩腰背部,也可以在背部垫一软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使患者感到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