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的重点和要点
沪教版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高一物理上册知识点物理是一门以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科学学科。
高一物理上册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在物质的构成中,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根据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不同,元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知识点二:力与力的平衡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力的合力可以通过矢量图形法或合力的数学计算来确定。
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如果它们的合力为零,则称为力的平衡。
知识点三: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做匀速或变速运动。
直线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位移表示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量,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加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知识点四:运动规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知识点五: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由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卫星绕地球公转等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知识点六: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作用力的作用下以往复性的方式振动。
简谐振动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等物理量可以通过振幅、质量和弹性系数等物理量来表示。
简谐振动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如钟摆的摆动、弹簧振子的振动等。
以上是沪教版高一物理上册的部分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和实践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物理素养。
高一物理沪科版知识点全部

高一物理沪科版知识点全部高一物理是学生接触学科知识的重要阶段,下面将对高一物理沪科版的全部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坚实的物理基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点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单位为牛顿(N)。
1.2 合力与分力合力是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总效果,分力是合力在物体上的分布效果。
1.3 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等。
1.4 平衡和力的合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
多个力的合成可以使用几何方法或向量法。
知识点二:力的测量2.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仪器,它利用力对弹簧的拉伸或压缩进行测量。
2.2 引力引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2.3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条件是物体在杠杆上的平衡条件,它与物体的力矩和力臂有关。
知识点三:质量和重量3.1 质量的概念和测量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测量单位为千克(kg)。
常用的质量测量方法有天平法和弹簧测力计法。
3.2 重量的概念和测量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重量的测量单位为牛顿(N)。
知识点四:动力学基本公式4.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的状态。
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力时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 = ma。
4.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知识点五:摩擦力5.1 摩擦力的概念和种类摩擦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高一物理上沪科版知识点

高一物理上沪科版知识点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原理。
在高一物理上沪科版的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是力和力的分解。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量。
在高一物理上沪科版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力的分解中,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者多个分力,根据力的性质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解。
例如,对于一个斜面上的物体,我们可以使用平行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来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条件。
第二个知识点是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在高一物理上沪科版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电流以及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例如,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在电路中,我们还学习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转化。
第三个知识点是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常见的光学现象。
在高一物理上沪科版中,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反射定律规定了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规律,折射定律则规定了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
通过学习这些定律,我们可以解释许多与光相关的现象,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第四个知识点是热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热量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上沪科版中,我们学习了热量和温度的概念,以及热力学循环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它们描述了热量和能量转化的规律。
通过学习热力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能量在物体之间的转化和传递。
第五个知识点是原子物理。
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和分子性质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上沪科版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我们学习了原子核的构成和稳定性,以及原子的能级和电子的排布规律。
通过学习原子物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综上所述,高一物理上沪科版的教材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上海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上海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上海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而在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中,学习物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本文将讨论上海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物理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是力和运动。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性质和效果,以及力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他们需要明白质量和重力的关系,以及运用力的原理解释运动的规律。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合成力的概念来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第二个知识点是能量和功。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产生运动的能力,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以及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功和功率,以及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第三个知识点是电学基础。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电荷和电流的运动。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电荷和电流的基本知识,包括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他们还需要学习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单位,以及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第四个知识点是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电与磁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他们需要了解电磁感应和发电原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感应电动势和磁通量的变化率。
第五个知识点是光学基础。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包括光线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
他们还需要了解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以及如何使用光的传播规律解决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
第六个知识点是核能与原子物理。
核能与原子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上海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核能的基本知识。
他们需要了解核反应和核能的转化,以及如何计算核反应的能量释放。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高一物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高中物理课程,它承载着初中物理知识的延续和深化。
在沪教版高一物理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需要学生掌握,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力、质量、加速度和力的作用等概念。
首先,力是物体运动或形状改变的原因。
它具有大小和方向。
其中,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它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所产生的。
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这对于解决力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很有帮助。
其次,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决定了物体的惯性。
质量越大,物体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质量的概念来解释物体的运动。
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
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呈反比。
这一概念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力的作用和力的图示。
力的作用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形式。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和弹力等。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通过作用力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力,例如重力和电磁力等。
理解力的图示对于解决力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章: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现象和热能转化的分支。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会学习到温度的概念、热量和热平衡等知识。
首先,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它描述的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状态。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并且理解温度的单位和转换。
其次,热量是物体间能量传递的方式。
它是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能量的过程。
学生需要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且了解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平衡的概念。
热平衡是指达到相同温度后,物体之间不再发生热量的传递。
学生需要理解热平衡的条件以及在热平衡状态下的热量传递情况。
最后,学生还将学习到内能和热容等概念。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总能量,它包括物体的热能和机械能。
热容是物体单位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沪科版高一必修一物理提纲

沪科版高一必修一物理提纲在高一物理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力学了,示意图很多,需要背的公式也超级多,实在是让人感到头疼。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沪科版高一必修一物理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沪科版高一必修一物理提纲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3)摩擦力的大小: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高一物理沪教版知识点全部

高一物理沪教版知识点全部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涉及到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学习高一物理沪教版,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这些知识点,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一物理沪教版中的全部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中物理的开端。
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高一物理沪教版中,力学知识点包括力的概念、牛顿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重力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解释各种力的作用以及应用。
【第二章】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内容。
通过学习光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掌握光的色散现象。
【第三章】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等电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电学是必修的一部分。
它包括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电阻、电路等内容。
通过学习电学知识,我们能够了解电荷的性质,掌握电流的规律,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电器的使用和维修。
【第四章】磁学磁学是研究磁场、磁性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包括磁场与磁力、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内容。
通过学习磁学知识,我们可以了解磁场的性质,掌握磁力的作用规律,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应用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能量与能源能量与能源是一个涵盖面广的知识领域,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高一物理沪教版中,能量与能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功与机械能、能量转化与能量损耗等内容。
通过学习能量与能源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理解能量损耗的机理,掌握合理利用能源的方法。
【第六章】波动与振动波动与振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声波、光波等波动的现象。
物理必修一(沪科版)第1章 1.1

1.1 走近运动
目 标 定 位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会判断物体 在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情况。 2.理解质点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物 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核 心 提 示 重点: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掌握质点的物理意义。 2.理解和掌握位移的概念。 难点:1.正确判断一个物体
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和路
移。 4.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别。
是否可以看成质点。
程的不同。会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 2.理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位置 变化叫做机械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 运动 。 运动,简称_____
2.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 标准物体 作为参考,这个被选中的_________ 标准物体 叫参照物。 _________ 3.运动的相对性:描述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_______,
2.参考系选取的三原则: (1)任意: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 系。 (2)方便:参考系的选取应该遵循方便性原则和简单性原则,也 就是说,无论哪一个物体被选作参考系,应该使问题的研究更方 便、更简单,杜绝使问题复杂化的情况。
(3)实用: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特别提醒】(1)研究物体的运动之前一定要选定参考系 ,静
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考虑物体
大小 和_____, 形状 或者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_________ 完全相同 。 的_____
科学抽象 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想化客体。 3.理想模型:经过_________
三、位移与路程
运动轨迹 的长度。 1.路程:物体_________ 2.位移: 位置 的变化的物理量。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相对_____ 初位置 到_______ 末位置 的一条有向线段。 (2)定义:从_______ 长度 。 (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_____ A 指向__ B 。(A.初位置 (4)方向:由__ B.末位置)
高一物理沪教版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沪教版知识点梳理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掌握并理解物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对高一物理学习中的沪教版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学部分:1. 物理量与测量物理量的分类与测量方法,国际单位制。
2. 运动的描写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合成为合力,力的分解。
5. 弹力弹性力、弹簧伸长的规律与胡克定律。
6.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及其应用。
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测量,物体的热平衡与热传递。
2. 物质的凝固与熔化熔化与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熔化热与凝固热。
3. 物质的沸腾与凝结沸腾与凝结过程的温度变化,沸腾热与凝结热。
4. 热的传递热的传导、热的辐射与热的对流。
5. 长度、面积与体积的热膨胀杨氏模量,线膨胀系数,面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
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2. 光的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成像规律。
3. 透镜与光学仪器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四、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电场的概念与电场强度。
2. 电场与电势差均匀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能与电势差,电容器的电势差。
3. 电阻与电路电阻的概念与电阻定律,电路图的绘制与电路中电流的分布。
4. 恒定电流欧姆定律,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5.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电流产生的磁场,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
总结:通过对高一物理学习中的沪教版知识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为学习高一物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取得优异的成绩!。
沪教版物理高一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物理高一上册知识点本文将介绍沪教版物理高一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础内容。
以下是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第一单元: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 物理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能量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为什么物质和能量会有这些性质和现象?第二单元:力和运动1. 运动和静止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的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描述和应用。
第三单元: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和机械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功的单位;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守恒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第四单元: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
3. 匀速直线运动的应用:计算机坐标原理、机车追击问题等。
第五单元: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2.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和计算、瞬时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3. 曲线运动的应用:车辆转弯问题、补偿铁路问题等。
第六单元:力和加速度1. 扭力:力臂、扭力和摆动周期的关系。
2. 浮力:浸没物体的浮力、浮力大小的计算和浸没稳定条件。
3. 初中力学定律的改变:质量与重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关系。
第七单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火箭推进问题:火箭的推进原理和计算。
2. 飞行目标的炮击问题:求解炮弹的发射速度和发射角度。
第八单元:电学基本概念1. 电荷和电流:正负电荷的性质,电流的定义和计算。
2. 电阻和电压: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欧姆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上海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汇总

上海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汇总引言上海市高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考试成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一个“step by step thinking”的角度出发,对上海市必修一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力和运动1.力的基本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
2.力的计算:力的计算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4.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5.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作用力。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动能和势能: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力。
2.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三、压强和浮力1.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浮力的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物体体积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四、运动和力学的图像化表示1.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化表示: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力和质点运动的图像化表示:力是质点运动状态的原因,质点的运动状态可以用力的图像表示。
五、简单机械装置1.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包括杠杆臂、支点和力臂。
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
2.滑轮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斜面原理: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总结上海市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力和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压强和浮力、运动和力学的图像化表示、简单机械装置等方面对上海市必修一物理的知识点进行了汇总和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提高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沪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名称: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a=Δv/Δt3.单位:m/s^2(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
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 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
它们的速度都从0m/s 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
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
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样。
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Δv/t,其中的Δv是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A车的加速度。
显然,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
也就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
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注意: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
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
如竖直上抛运动。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
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
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5.加速度因参考系(参照物)选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
掌握物理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所在。
下面是对沪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学知识点总结1.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其中包括速度、加速度、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对质点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研究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
2. 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平衡状态的学科。
其中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等内容。
学习静力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受力情况以及如何保持物体平衡。
3. 动力学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与动力学相关的问题。
比如,车辆的碰撞问题、自由落体问题等。
了解动力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光学知识点总结1.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在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等现象。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理解光的反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镜子的成像原理。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了解光的折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游泳池底部的瓷砖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等现象。
三、电学知识点总结1. 静电学学习静电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
掌握静电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空气中的闪电现象。
2. 电路与电流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是学习电学的基础。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内容,我们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3. 磁学学习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磁场、磁力等基本概念。
理解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现象。
四、能量与功知识点总结1. 功和能量了解功和能量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沪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沪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在高一物理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一系列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将为我们打下牢固的物理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点吧!1. 物理量与单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而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和物体特征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对于每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单位来度量其大小。
常见的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速度等。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物理量的定义及其国际单位制的相关知识。
2.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运动规律的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在运动学中,我们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它由牛顿的三大定律构成。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保持不变;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对于任何作用力都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牛顿力学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领域。
4. 重力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它贯穿于宇宙中的每个角落。
牛顿通过研究苹果树下的落体运动,提出了普遍引力定律。
根据该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在地球表面上,我们将重力定义为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理解重力的概念对于解释行星运动、地球上物体的掉落等现象非常重要。
5. 力学能力学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或运动状态所具有的能力。
它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
在解决与能量相关的物理问题时,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动能定理、势能转换等重要概念。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科学素养,还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0沪科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辅导讲义-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的认识】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说明:(1)物体因为有质量,故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如果没有力,它将永远保持此状态;(2)因为有力,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质量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来标定,速度不变,物体运动状态不变;(4)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也可说成运动速度变化,即产生加速度.3.使用范围:宏观世界中低速运动的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才适用.4.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加之丰富的想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2)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是理想条件下物体所遵从的规律.在实验情况下,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与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等效的.(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还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命题方向】例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故A正确;B、虽然在地球上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也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错误;C、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速度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均无关,故C错误,D也错误.故选:A.例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则该质点因惯性仍可做曲线运动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故A正确;B、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与其它因数无关,故B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D、做曲线运动的质点,若将所有外力都撤去,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二.惯性与质量【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物理高一沪教版知识点

物理高一沪教版知识点高一物理是学生们初次接触到物理科学的一年,也是基础知识的阶段。
在沪教版的教材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理解物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沪教版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概述,帮助学生们对这些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运动。
在高一物理中,学生们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和变速两种类型。
匀速运动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而变速运动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相等。
此外,还有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区别。
一维运动是指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运动,而二维运动则是指物体在平面内移动的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的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也就是说,物体会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直到外力改变其状态。
这是我们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第一个描述。
三、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定律之一。
该定律给出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四、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
根据该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受到与其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力的作用,而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但方向相反”。
五、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指地球对落在其表面上的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在物理学中,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重力的定律,根据该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六、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形态而具有的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根据该定律,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即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沪科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大全

沪科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大全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探索着宇宙万物的本质规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关注。
作为高一学生,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将更为深入和广泛,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沪科版高一物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高一物理中,学生首先要学习力学的基本概念,如质量、力、加速度等。
同时,重点学习牛顿三定律,即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是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很有帮助。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
高一学生将学习温度、热量、热平衡、热传递等基本概念。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学会使用热力学公式计算问题。
热学的学习对于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律很有帮助。
三、电学电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等相关现象和规律。
高一学生将学习简单电路的构成和基本电路元件的原理,如电池、电阻和电容等。
此外,学生还将学会使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电学的学习对于理解电子产品的使用和维修很有帮助。
四、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现象和光传播规律的学科。
在高一光学的学习中,学生将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如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光的折射现象,如光的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等。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光的成像规律和光学仪器的原理,如凸透镜和眼镜等。
光学的学习对于理解光的特性和光学仪器的使用很有帮助。
五、声学声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声音的起源、传播和接收的学科。
在高一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如音速、频率和声强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如声音的反射和衍射等。
声学的学习对于理解声音的形成和传播很有帮助。
通过以上对沪科版高一物理知识点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物理时更好地把握重点和难点。
物理学是一门掌握基本原理和理论后进行实践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和思考。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沪教版物理必修一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部分,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物理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和概念,包括力、运动、能量、电学、光学和波动等。
在下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沪教版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门课程。
1、力和力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中,力的相关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和单位、力的分类、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摩擦力和重力等方面。
2、直线运动学直线运动学是指质点在直线方向上的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中,直线运动学的知识点包括: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规律、特殊运动方式等方面。
3、能量和能量转换物理学中的能量可以定义为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运动状态或状态的能力。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中,能量和能量转换的相关知识包括:能量的概念和单位、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及应用、功和功率的概念、外力做功等方面。
4、电学基础知识电学是物理学中一个大的分支,研究电和与之有关的现象和规律。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中,电学基础知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电荷和电场、电荷量和电感、电势差和电势能、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方面。
5、光学基础知识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和与之有关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中,光学基础知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光和光的本质、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等方面。
6、波动波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介质中的能量传递,形成波的过程。
沪教版物理必修一中,波动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概念、波的性质、波的传播和变形、声波和光波等方面。
总的来说,沪教版物理必修一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和概念。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物理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学习更高层次的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科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质:构成自然界的一切有形有质量的东西。
规律:科学实验或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或事实。
物理量:可用数量表示的物理实体。
单位:用来度量物理量的标准。
尺度:用来衡量物理现象大小的依据。
第二章运动学运动:物体相对于某一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
位移:物体从A点到B点的位移为B点位置减去A点位置得到的值。
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平均速度: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得到的值。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加速度: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不等。
等速圆周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角位移相等。
第三章力学力:是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作用。
质量:物体所固有的抵抗加速度改变的性质。
质量与重量: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而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产生的。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必须保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且反向。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状态直到外力改变这种状态。
摩擦力:由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弹力: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恢复原状的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第四章动量动量: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内部的作用力为零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碰撞后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第五章能量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而具有的做事能力。
动能:由于物体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势能:由于物体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系统内部的作用力为零时,机械能守恒。
功:力在物体上做的力的方向移到的位移的乘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单位是m/s。
v=s/t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g=9.8m/s²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 vt²= 2gs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1.速度公式:vt= v0—gt位移公式:h= v0t—gt²/2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t= v0/g,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3.上升的最大高度:s= v0²/2g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基本公式:s= v0t+at²/22.平均速度:vt= v0+at3.推论:(1)v= vt/2(2)S2—S1=S3—S2=S4—S3=……=△S=aT²(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S1:S2:S3:……:Sn=1:3:5:……:(2n—1)(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1:t2:t3:……:tn=1:(√2—1):(√3—√2):……:(√n—√n—1)(5)a=(Sm—Sn)/(m—n)T²(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6)vt²—v0²=2as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
可用图象法解题。
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3.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 并联:k= k1+k2第二节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
即:f=μN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
0≤F=f0≤fm5.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fm=μ0•N(μ≤μ0)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力的图示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3.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P58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计算1.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2.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
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F=√(F1²+F2²+2F1F2cosθ)tanθ= F2sinθ/(F1+ F2cosθ)当两分力垂直时,F= F1²+F2²,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4.1)|F1—F2|≤F≤|F1+F2|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
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最大:F=F1+F2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²=F1²+F2²分力的计算1.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2.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