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婴儿的认知发展
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
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二节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生于瑞士纳沙特尔,自幼聪慧过人,有科学神童之称。
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五百多篇論文及五十多本书的作者,“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心理学家”之一。
•1921年瑞士日內瓦卢梭教育科學研究學院主任請他擔任研究組組長,當時皮亞傑才25歲。
這是一所新興的師範學院,研究兒童發展、訓練教師。
皮亞傑在1922~1932的十年間,一面教學一面觀察紀錄孩童的言行舉動,並與孩童對話以了解他們的想法。
他认为人生而有理性,儿童就像小科学家。
這十年間,他結婚,生了三個小孩。
皮亞傑和妻子觀察他們的小孩。
皮亞傑為什麼會跑去研究小孩子如何想?他的本意並不是要像心理學家一樣研究小孩子,他最关心的問題是:认识是怎样发生和起源的以及认识是如何逐渐发展的?要怎麼研究呢?總不能去把古人找來研究吧?所以皮亞傑模仿生物學裡胚胎學的研究,從胚胎的形成過程來瞭解生物的演化。
皮亞傑想到研究小孩子,研究孩子知識的形成過程,從小孩子知識形成的過程來瞭解歷史上知識是怎麼發生的,所以皮亞傑把他自己這一套叫知識胚胎學。
皮亚杰和6岁的Van之间的交流P:为什么夜晚是黑的?V:因为我们要睡得更好,所以屋子里应该是黑的。
P:黑暗是从哪里来的?V:因为天空变得灰暗。
P:是什么使天空变得灰暗?V:云变黑了。
P:怎样变的?V:上帝使云变黑了。
皮亚杰以兒童為師,一生都致力于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研究,通过对孩子是如何犯错误的思维过程的长期探索,通过分析一个儿童对某问题的不正确回答,皮亚杰成功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一、发生认识论智慧(思维):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来自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婴儿认知的发展ppt课件
婴儿的认知发展
(0-3岁)
1
• 新生儿(0——1个月);乳儿(1个月——1周岁) •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它是个体生理发育最
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
•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 展。 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第三, 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
补充一: 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1
❖强直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
当新生儿躺着时,把 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 就会伸出与头转向一致 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 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 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 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 最好的姿势。这个反射 越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 失。
22
(二)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 习惯化——反复给婴儿呈现某种刺激物,使他们 对它越来越熟悉,直到对该刺激物的反应(如头 部或眼睛转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消失。
干,最后是脚的动作。
(2)近远原则:上肢动作为例,上臂先成熟,其 次是肘、手腕、手,手指动作最晚
(3)大小原则:即大肌肉到小肌肉,
5
6
三、婴儿主要的动作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是动作发展的重点.他的意义在于的意义:主动探索周围 事物;开始操作工具;多种感觉协调,为知觉奠定基础。通常在5、6月间出现。 (二)独立行走
婴儿的认知发展ppt课件
二 、婴儿感觉能力的发展
2、视觉
婴儿出生前便能感觉到光的存在了。 新生儿时期,婴儿视觉能力的发展水 平在各种感觉能力中是最低的。 在出生后的最初两个月里,新生儿的 视觉能力稳定地提高。 婴儿对色彩的感觉能力发展得很快。
二 、婴儿感觉能力的发展
3、温度觉
婴儿对冷热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出生才 一天的婴儿就能辨别冷和热。 新生儿对低于体温的刺激比对高于体温 的刺激更敏感(Humphrey,1978)。 人类对冷热的体会,含有很强的认知成 分,辨别冷热的能力并不是先天具有的, 而是从出生后通过自己的体验与他人的 教导学习而来的。
感知运动各分阶段
4-10个月 第三分阶段 有目的的动作初 步形成 (Discovering Procedures)
感知运动各分阶段
9-11个月 第四分阶段 目的与手段已经 分化 (Intentional Behavior)
感知运动各分阶段
11-12个月至1.5岁 第五分阶段 用尝试与错误解决问题 (Novelty and Exploration)
二 、婴儿感觉能力的发展
4、触觉
婴儿刚出生时触觉的敏感性就已经发展 得很好了。 婴儿早期触觉发展迅速。 3个月时增长了通过触觉探索获得环境信 息的倾向。 5个月时,婴儿的视觉和触觉参与口部探 索活动。
二 、婴儿感觉能力的发展
5、痛觉
新生儿是有痛觉的。 婴儿的痛觉不是一成不变的经验,而是 会随着行为状态改变的。 婴儿如果在警觉、饥饿、疲劳之类的状 态下,对痛觉的反应会比较强烈。
语言的发展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之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 无论是适应还是组织都是所有儿童和成人先天具有的生物机制。 所有行为和思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有机体以更好地方式适应外部环 境。 2、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顺应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以食物的消化过程作比喻) 儿童每当遇到新事物,往往倾向于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如 果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调整 原有格式或创立新格式去同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同化与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只有同化没有顺应…..只有顺应没有同化….. 同化占优势,自我中心主义,主观地弯曲现实。 顺应占优势,按事物外部特征来塑造自己动作,如模仿游戏。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皮亚杰的概念定义例子开始平衡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同化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刺激从而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适应新刺激顺应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解新刺激当婴幼儿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
认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综合概念。其含 义是: 认知(广义):就是人的认知活动,包括 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 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 产生各种策略、幻想等。 认知(狭义):就是思维和记忆。
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各个阶段: 0-4个月:无视觉或操作探索 4-8个月:探索部分的掩蔽物体 8-12个月:探索完全掩蔽的物体 12-18个月:探索眼前被替换的物体 18个月以上探索掩蔽着替换的物体
第五分阶段(1-1.5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 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但是,这时 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构 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 “尝试错误期”。
第二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特性:
知觉选择性 知觉理解性 知觉整体性
知觉永久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视觉偏好:婴儿对复杂的图形注视 时间更长 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1.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 握名称 3. 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顺序:圆形 - 正 方形 - 半圆形 - 长方形 - 三角形 - 八边形 - 五 边形-梯形-菱形
二、深度知觉的发展
定义:是对自身与物体间距的感知。 6个月的婴儿已具备深度知觉的能 力。
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
三、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是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感 知。
3岁幼儿辨别上下 4岁幼儿辨别前后 5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9岁的儿童掌握以外部物体为基准的左右 6-7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适宜刺激:能够引起感受器反应
的刺激。
视觉(视网膜)
外部感觉 听觉(耳蜗) 味觉(味蕾) 嗅觉(鼻上部粘膜) 触觉(皮肤)
Hale Waihona Puke 运动觉(肌肉、神经)内部感觉 平衡觉(前庭、半规管) 机体觉(内脏的神经细胞、皮 肤)
感觉轰炸: 指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 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 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幼儿知觉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概述
二、知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大小、方位、距离、 形状知觉 物体知觉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
顺序性、速度的知觉。
第二章.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ppt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 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的,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 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运动、 新异刺激
主观条件:兴趣、需要、知识经 验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孕20周可以进行胎教,对低音感受 力强
14-19岁时听力达到最好水平 环境中要避免噪音对儿童的污染
视觉
可见光对眼睛视网膜的刺激产生 视觉
眼睛是所有感觉器官中最活跃、 最重要、最主动的感觉器官
新生儿对视觉有“人脸偏好”反 映
颜色视觉存在个体差异如色盲 (红绿色盲和全色盲)
视知觉的功能
去习惯化:当儿童感知到出现一 个新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了 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 应,原有的习惯化就终止了。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和注意的 发展
感觉: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 中的反映
知觉:客观事物整体属性在人脑 中反映
婴幼儿感知觉:包括肤觉、前庭 觉、听觉、视觉 深度知觉等
肤觉
答:婴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尤 其当他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亲自 活动时,更是具有出色的表现。
婴儿具有一定的回忆能力 儿童语言的获得,对记忆的发展
很重要 自传体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
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婴儿具有一定延迟模仿能力
幼儿记忆的发展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都在发展, 但是更多以无意识记为主。
1、对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2、动用意志、排除干扰 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
合 培养间接兴趣
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处在 不断发展中
幼儿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思维)
第二章幼儿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第一部分感知觉一、选择题1.对身体平衡和运动的感觉叫()。
A.前庭觉B.触觉C.视觉2.儿童的听力一般要到()岁时才达到最好水平。
A.5—6岁B.10—12岁C.14—19岁3.70%-75%的信息是通过()得到的。
A.听觉B.触觉C.视觉4.()岁婴儿的视敏度才接近成人A.1岁B.2岁C.3岁5.()岁的儿童能正确命名常见的颜色。
A.5—7岁B.3—4岁C.4—5岁6.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来研究婴儿的形状知觉。
A.悬崖装置B.注视箱C.靶形图7.婴儿特别偏好下面()形状。
A.人脸B.宠物的脸C.长方形8.视觉悬崖的实验发现,()个月的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A.6 B.7 C.89.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与婴儿的()经验特别有关。
A.翻身B.爬行C.站立10.()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A.5 B.6 C.411.()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A. 4-5岁B. 5-6岁C.6-7岁12.多通道感知典型地表现在()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A.同一B.不同C.两个13.2个月与()个月是婴儿自我效能感发展的两个高峰。
A.10 B.9 C.814.()是指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A.感觉剥夺B.感觉轰炸C.感觉过多二、判断题1.嘴和手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工具。
2.婴幼儿的听力不如成人的敏锐。
3.新生儿怕热不怕冷。
4.女孩的肤觉比男孩敏感。
5.抓握是婴儿最初有方向的运动,是形成操作物体和发展成复杂动作的基础。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明嗅觉具有个别差异。
7.20周的胎儿就已经具备听觉能力。
8.8个月的胎儿对低音的感受能力比高音强。
10.幼儿年龄越小,视敏度越好。
11.儿童在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一般是先认识颜色,然后学会标志颜色的词语。
12.色盲具有性别差异,通常男孩的颜色视觉比女孩强。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感知觉是创造力的基础,通过感知不同的事物和情境,幼儿能够激 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03
幼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定义与特点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和再现 ,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基础。
记忆的特点
记忆具有持久性、可塑性和选择性, 能够储存和提取信息,帮助个体适应 环境。
幼儿记忆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高级阶段
幼儿逐渐发展出更高级的感知 能力,如空间感知和时间感知 ,能够理解更复杂的物体和情
境。
感知觉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通过感知觉,幼儿能够获取外界信息,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 律,从而促进其认知发展。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幼儿通过观察和感知不同的事物,能够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 认知水平。
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但仍需要具体事 物的支持。
ABCD
前操作阶段(2-7岁)
开始使用符号进行表象思维,能够进行基本的想 象和模仿。
形式操作阶段(12岁以后)
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高 级认知活动。
思维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
思维是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思维的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逐渐 完善。
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是认知的高级 阶段。
特点
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解决性,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 内在本质。
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如抓、摸、听觉等。
具体操作阶段(7-11岁)
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第2章 第1节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章幼儿认知的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理学明确认知概念及其组成,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定义,掌握婴幼儿感知觉的种类及发展;幼儿记忆的发展;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教学重点:1、感知觉的概念,婴幼儿感知觉发展;2、婴幼儿的记忆发展3、幼儿的思维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1、多通道感与自我效能感2、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教学时间:8课时教学过程:儿童心理的发展,包含着认知、情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全部过程。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是认知、情感、社会化发展的最后成果。
本课程以0~6岁的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主体,重点阐明婴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化发展的内容,也会涉及个性有关因素的知识。
在心理学中,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和知识。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知识是认识过程的结果。
认知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
在实际心理活动中,人的认知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过程。
为了学习起来方便一些,我们有必要将认知分成:感觉、知觉(统称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具体过程来说明。
第一节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心理学上把单一的内外刺激,作用在人的感觉器官上而引起的心理反映,就叫感觉;把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称作为知觉。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无类是鸟类还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发展都遵循着同样的顺序:肤觉——前庭——嗅觉、味觉——听觉——礼觉。
一、婴幼儿的感知觉(一)肤觉肤觉是一组复合的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
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的感觉。
新生儿对身体接触,尤其是对手心、脚心的刺激十分敏感,其发展水平已经与成人接近。
新生儿的触觉很快就分化得很精细。
10~12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出舌唇与面颊、下颚等部位刺激的不同。
一个月的婴儿通过有节律的吸吮动儿能准确地辨别不同质地的奶头。
3个月的婴儿就能分辨出下肢与胸部刺激的不同。
温觉是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觉。
新生儿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
假如新生儿出生后不马上给他们穿上衣服,他们就会哭闹不安。
一般说来,新生儿怕冷不怕热。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PPT课件
一、视觉的发展
• (一)视觉的产生
• 1、20st初:医学上还普遍认为“婴儿刚生下来
时既盲又聋,而且要经过很多周以后才能注视物 体”。
• 2、1961年:范茨采用“视觉偏好” 法所做的
研究表明,婴儿并不是任凭环境支配而毫无能力, 他们一出世就有了某些视觉活动。
• 3、近年来:庞丽娟等人的研究发现,4-5个月
性概念
• 第二阶段(2-4个月):“被动地期望”阶段
• 第三阶段(4-8个月):“探索部分被遮盖的物
体”
24
• 第四阶段(8-12个月):儿童开始出现主动寻找 • 第五阶段(12-18个月):“客体位移后寻找” • 第六阶段(18个月以后):儿童看不到客体位移
也能建构客体
• 六、跨通道知觉
• 指将中枢神经将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联系起 来,进行加工处理。
34
•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 6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发展的关键期
•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
• (一)记忆保持时间延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 (二)内隐记忆逐渐丰富,外显记忆不断发展 • (三)情景记忆占优势,语义记忆逐渐发展 • (四)自传记忆更加清晰详细
35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策略
• 1、概念: • 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有意识可
• 按照知觉反映对象的不同,可把知觉可分为:形 状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
19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 (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 1、婴儿出生几天后,即出现视觉偏好。 • 2、婴儿对面孔的内部特征的关注中,对眼睛的注
视最多。
• (二)幼儿的形状知觉
• 1、主要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儿童形状
幼儿园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学教案
幼儿园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学教案第一章:婴幼儿早期教育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小组讨论:探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4. 总结和反思:分享学习心得和思考。
作业:2. 收集有关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的信息。
第二章:婴幼儿认知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掌握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了解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内容:1. 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讲解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小组讨论:分享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4. 实践环节:进行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观察和评估。
作业:2. 设计一份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估表。
第三章:婴幼儿语言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掌握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了解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内容:1. 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2. 讲解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小组讨论:分享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和观察方法。
4. 实践环节:进行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观察和评估。
作业:2. 设计一份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评估表。
第四章:婴幼儿情感和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情感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过程。
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认知发展的理论观点 课件PPT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山问题”情景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警察抓小偷”:让儿童坐在一个四方形盘前面 (如下图所示),方盘被交叉的“十”字形隔板分为相同大小的四个部 分;将一个玩具警察放在四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然后将玩具小偷分 别放在四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部分,并问儿童:警察此时是否可以看见 小偷。对35名3岁半到5岁的儿童的实验表明,他们回答问题的正 确率达到了90%。其原因可能是“警察抓小偷”是儿童比较熟悉而具 体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儿童的思维并不是“自我中心”的。
(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大约在5—7岁之间开始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 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符号表征,但他们 的认知活动还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则在 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元成分是在对工作进行计划或决策时使用的执行性加工过程。它 分为九种:① 认识到需要解决什么任务;② 对完成任务所需的较 低序列成分进行选择;③ 对较低序列成分之间的各种联合的策略进 行选择;④ 对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的心理表征与组织形式进行选择; ⑤ 成分性资源的定位(各种成分的重要性不同,因而在解决问题时 要确定每个成分所占用的时间);⑥ 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监控;⑦ 理解反馈的意义;⑧ 判断如何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行动;⑨ 建立 在反馈基础上的行动。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 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显著发展特点是儿童的语言得到了飞速发展, 他们开始学习并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 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皮亚杰把这种通过符号进行学习的 能力称为符号功能(symbolic function)。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2章】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3. 社会经验 社会经验是指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在内的各种因素,指社会的相互作用和 社会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 4. 平衡 平衡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平衡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调节同化与顺应的关系, 使个体的认知不断发展。
(三)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 心理发展阶段的含义
皮亚杰提出“阶段”具有以下特征,它们是: (1) 连续性和阶段性 认知发展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 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心理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 结构性 认知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它决定着该阶段的主要认 知特征,并与其他认知发展阶段相区别。
(四)对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 重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2 强调关注儿童认知发展的最佳期 3 对儿童认知发展坚持动态观点
(五)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
在实验中,45 名大学生被分成三个组。 第一组,由7对学生组成,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即思维不匹配组); 第二组,由8对学生组成,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相同阶段(即思维匹配组); 第三组,由15名学生组成,他们接受标准的教学方法。 所有学生都在六个星期内学习同样的内容,即如何根据已知的化学溶液,按照要求混 合出两种目标液体。其中,第一组的学生和第二组的学生,其配对的两个人之间要对问 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实验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的收获最大, 即思维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他们在共同讨论的活动中,收获最大。
(二)小学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1 方位知觉 刚入学的小学生,一般能很好地辨别前与后、上与下等方位。而对于左与右,常需要 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如果只有“左”、“右”的抽象口令 , 而无具体东西 加以支持,则一年级学生常常发生错误。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演示文稿
4岁的汤姆和他的母亲一起玩拼图:
汤姆:这个我放不进去。 (试着将一块拼图放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母亲:哪一块可以放在这儿? (指着拼图)
汤姆:他的鞋子。
(寻找与小丑鞋子相似的一块,但是尝试错误) 母亲:好,哪一块看起来像这个形状?
(再一次指向拼图)
汤姆:棕色的那块。
(试一下,正好,然后试另一块,并看着他的母亲)
第13页,共47页。
最近发展区
ZPD的特性
接受帮助能表现的水平
工
工 作
作
的
的
ZPD
难
难
度
度
独立表现的水平
ZPD的动态本质
接受帮助能表现的水平
ZPD
独立表现的水平 接受帮助能表现的水平
ZPD
独立表现得水平
时间
第14页,共47页。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 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 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 围。
获得知识
认知
言 语
认识世界
控制、反映思维
第6页,共47页。
自我中心语言
关于自言自语
皮亚杰认为 “自言自语”是 儿童不能进行观 点采择的结果。
维果斯基认为 “自言自语”有 助于个体将共享 的知识变成个人 的知识,是复杂 认知能力的基础 。
第7页,共47页。
(二)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
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过程。
第38页,共47页。
3 .提供问题支架,让学生自主探索 A.请问各组内函数图像有何共同特征? B.第一组的函数中f(2)与f(-2)相等吗? f(3)与f(-3)呢? f(4)与f (-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第二章“婴儿认知发展”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婴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的发展特点与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儿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方面的发展特点。
2. 掌握针对婴儿各感官发展的训练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婴儿制定合适的早期教育计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儿感官发展的具体训练方法。
教学重点:婴儿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方面的发展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儿发展图谱、感官训练教具(如彩色球、摇铃、触感球等)。
2. 学具:婴儿早教手册、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儿成长视频,让学生了解婴儿在不同阶段的感官发展情况,引发学生兴趣。
细节:播放视频2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婴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发展。
2. 理论讲解:讲解婴儿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方面的发展特点。
细节:每个感官发展特点讲解5分钟,配合教材图片进行说明。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婴儿感官发展设计早教游戏。
细节:每组讨论15分钟,设计出至少两个早教游戏,并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以视觉训练为例,讲解如何为婴儿设计视觉发展游戏。
细节:讲解5分钟,展示游戏示例,引导学生思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发展设计相应游戏。
六、板书设计1. 婴儿感官发展特点视觉:对颜色、形状敏感听觉:对声音、音调敏感触觉:对触感、温度敏感味觉:对味道、口感敏感嗅觉:对气味敏感2. 感官训练方法视觉:彩色球、图片等听觉:摇铃、音乐等触觉:触感球、不同材质的物品等味觉:不同口味的食物等嗅觉:香味瓶、花香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或亲友的婴儿设计一份早期教育计划,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的训练游戏。
2. 作业要求:计划需包含至少5个游戏,每个游戏需说明针对的感官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婴儿感官发展的特点和训练方法,但实践操作中仍需加强。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2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第二章:婴儿期心理发展2.1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特点了解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对后期学习的影响2.2 婴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婴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婴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三章:幼儿期心理发展3.1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幼儿期的思维、语言和学习能力发展了解幼儿期的认知特点和对教育的启示3.2 幼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幼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幼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四章: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4.1 个性发展概述了解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4.2 社会性发展概述理解社会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5.1 心理健康概述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掌握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5.2 心理障碍概述理解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识别和处理心理障碍的方法第六章:感知与注意力发展6.1 感知觉概述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掌握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与教育意义6.2 视觉与听觉发展探讨视觉与听觉的发展过程分析视觉与听觉对幼儿认知的影响6.3 注意力的发展认识注意力及其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教育策略第七章:语言发展7.1 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理解语言发展的重要性7.2 语音、词汇与句子发展探讨语音、词汇与句子的发展过程分析语言发展对幼儿认知的影响7.3 语言教育与促进掌握语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如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第八章:认知发展8.1 思维发展理解思维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教育策略8.2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发展探讨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8.3 智力发展与评估掌握智力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智力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九章:情绪与情感发展9.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理论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定义与区别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9.2 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探讨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幼儿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能力的策略9.3 情绪教育与心理健康理解情绪教育的目标与方法探讨情绪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十章: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10.1 亲子关系概述理解亲子关系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10.2 家庭教育概述探讨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分析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0.3 家庭教育策略与案例分析掌握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以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第十一章:同伴关系与社交发展11.1 同伴关系的形成与特点理解同伴关系的定义和发展阶段掌握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1.2 社交技能的发展探讨社交技能的培养和重要性分析社交技能对幼儿适应环境的作用11.3 同伴冲突与解决策略认识同伴冲突的类型和原因掌握解决同伴冲突的有效方法第十二章: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12.1 道德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解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道德发展的心理过程12.2 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实践原则分析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12.3 道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掌握道德教育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道德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第十三章:游戏与学习13.1 游戏理论概述理解游戏的意义和功能掌握游戏发展的心理理论13.2 学习理论概述探讨学习的类型和过程分析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3.3 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认识游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掌握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第十四章: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与发展14.1 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与分类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常见类型和特点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原则和方法14.2 智力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症探讨智力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点和表现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策略和干预方法14.3 语言障碍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认识语言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和影响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方法第十五章: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5.1 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分析未来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5.2 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讨学前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实施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方法15.3 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素养与培养理解学前心理学家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探讨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培养和教育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意义;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选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认知(cognition): 认知(cognition): 广义上的认知和认识是同一概念, 广义上的认知和认识是同一概念,指的是人 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 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示事物 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 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 狭义的认知定义不一, 狭义的认知定义不一,一般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判断、思维等在内的一系列与认知 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
1、前言语阶段的言语知觉 (1)言语发展五阶段 妊娠中后期(5 妊娠中后期(5-8个月):这时的胎儿已有了初 步的听觉反应和原始的听觉记忆能力,能大致区 分出乐音、噪声和语音,并能表现出对母亲语音 的偏爱。 在妊娠期的未来几个月胎儿将逐渐熟悉父母的声 音.根据研究显示,父母说话的单调和节奏会使婴 根据研究显示, 儿心跳加快.这是婴儿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开端. 儿心跳加快.这是婴儿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开端.
发音游戏期(2 发音游戏期(2-3、4个月)这时的婴儿开始理解 言语活动中的某些交流信息,能和成人进行“ 言语活动中的某些交流信息,能和成人进行“互 相模仿”式的“发音游戏” 相模仿”式的“发音游戏”。 6周大的婴儿能够把头转向正在说话的母亲,这是 周大的婴儿能够把头转向正在说话的母亲, 他/她倾听和吸收的时刻,这是他/她得分清听到的 她倾听和吸收的时刻,这是他/ 所有声音,知道汤匙敲击的声音与咳嗽声不同. 所有声音,知道汤匙敲击的声音与咳嗽声不同.咳 嗽声与鸟叫声不同,在这个充满噪音的混乱世界中, 嗽声与鸟叫声不同,在这个充满噪音的混乱世界中, 婴儿一出生就能分辩说话的声音, 婴儿一出生就能分辩说话的声音,这种独特的沟通 能力使人类与其他动物截然不同. 能力使人类与其他动物截然不同. 实验表示,1个多月大的婴儿能够辨别实词和虚词. 实验表示,1个多月大的婴儿能够辨别实词和虚词.
2、先天论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儿童在他们自己的语言学习中承担了 许多责任,认为心理结构是我们理解及产生语言能力的核 心。他的另一个理论是先天论的解释,即将语言看作是一 种生物基础,特别是人类的才能。 乔姆斯基的解释:儿童言语获得机制,句子组织的规则太 复杂,因而不能直接地交给儿童或认知未成熟的儿童。然 而,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语言获取装置(language 而,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语言获取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它是一种为了学会语言的以生物 device),它是一种为了学会语言的以生物 为基础的先天的模块,而这种语言仅仅需要通过环境中的 语言输入被引发。只要儿童们已经获得适量的词汇,语言 获取装置就允许儿童们将词联合成有语法的组合,以新奇 的词汇去理解所听到的句子的意思。
(二)前运算阶段(2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认知特征是以“自我中心” 儿童认知特征是以“自我中心”去认识和感知世 界的。 阶段1:象征性思考阶段(2 阶段1: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 儿童能用象征符号进行思维,其标志就是象征性 游戏的出现。 象征性思考阶段被称为前概念阶段,因为这时儿 童所运用的概念并不与一般成人运用的概念相符。 阶段2:直觉思维阶段(4 阶段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儿童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感受和知觉来思考。
一、婴儿认知的感觉运动阶段
(一)感觉运动阶段 在感觉运动阶段,婴儿能协调感觉输入与运动能 力,形成行为图式,以此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 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里,认知发展非常迅速, 分为六个子阶段: 阶段1: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到1 阶段1: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到1个月) 在此期间,婴儿在很大的程度上仅局限在练习先 天反射活动上,他们将新刺激同化到已有的反射 性图式,顺应新异刺激。 阶段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 阶段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 婴儿最早出现非反射图式是在出生后的1 婴儿最早出现非反射图式是在出生后的1-4个月。
三、婴儿的认知社会化发展
婴儿的认知社会化,是指婴儿在与他人的 接触中进行社会性认知的过程。 (一)对他人容貌的感知 1、面孔的感知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喜欢看人的脸,并 能长久地注视。出生后1个月与2 能长久地注视。出生后1个月与2个月的婴 儿对人脸的视觉探索活动却有很大的不同。
2、对特定面孔——声音的匹配 、对特定面孔——声音的匹配 研究表明,婴儿发现陌生成人特定的面孔和声音 关系的能力出现在2 关系的能力出现在2到4个月,然而对这些关系的 匹配和记忆出现得晚一些。 (二)对母亲的感知 1、对母亲发出信号的感知 2个月时,婴儿对母亲所发出的信号,不仅是被动 接受,而且会发出声音或微笑。当婴儿用声音或 微笑再向母亲发送信号时,若母亲能作出积极反 应,婴儿又会出现微笑。 2、早期面对面交流中婴儿注意和情感发展的变化
语言的发展
指东西是人类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指东西是人类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人类看到指着东 西的手指就知道会看到有趣的事物. 西的手指就知道会看到有趣的事物.因此他们只需看着所 指的方向,其他动物, 指的方向,其他动物,甚至是灵长类都无法了解人类指东西 的意义,它们会看着手指,而非手所指的东西, 的意义,它们会看着手指,而非手所指的东西,指东西也是人 类学习事物名称的一种方法, 类学习事物名称的一种方法,但光靠指东西就能让婴儿学 会新字吗? 会新字吗? 实验: 实验:Joint Visual Attention 婴儿如何如何语言:模仿起着重要作用.婴儿在快满周岁时, 婴儿如何如何语言:模仿起着重要作用.婴儿在快满周岁时, 已学会解读脸部表情和姿势,这都是为了维持沟通渠道. 已学会解读脸部表情和姿势,这都是为了维持沟通渠道.但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婴儿的主要学习动力来自模仿,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婴儿的主要学习动力来自模仿,这种 模仿需求是学习语言的关键, 模仿需求是学习语言的关键,他们在学习说话前就已开始 模仿周围语言的声音. 模仿周围语言的声音. 模仿: 模仿:Imitation 模仿和交流是沟通的基石,但沟通还涉及较微妙的层面, 模仿和交流是沟通的基石,但沟通还涉及较微妙的层面, 沟通: 沟通:The robot
(三)对人的行为动作的感知 新生婴儿对人的行为动作的感知,最为突 出的表现是模仿和共鸣动作。 1、模仿(imitation) 、模仿(imitation) 模仿是婴儿对人的行为动作进行感知后作 出的一种反应。 2、共鸣动作(co-action) 、共鸣动作(co-action) 共鸣动作也称为早期模仿,主要局限于吐 舌头的模仿。
阶段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 阶段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 开始积极地作用于客体,并试图创造出新 的问题解决办法,或再现有趣的结果。 阶段6:心理表征阶段(18-24个月) 阶段6:心理表征阶段(18-24个月) 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心理表征能力——即 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心理表征能力——即 形成对不在眼前的物体和过去事件的内部 印象。其结果,儿童能通过抽象方法而不 是试错法来解决问题。
二、婴儿的思维和记忆发展
(一)胎儿的思维和记忆 1、胎儿的思维和记忆 2、胎儿的记忆 胎儿记忆发展水平:胎儿记忆发展稍后于 感觉发展。 音乐胎教对婴儿记忆的影响:音乐胎教也 是一种记忆训练过程。 胎龄6 胎龄6个月后,胎儿开始记忆听觉信息及情 感信息。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研究方法
(二)婴儿的思维和记忆 1、分类能力的发展:0-3岁婴儿对图形和对物体进行辨 、分类能力的发展:0 识 对图形的辨识:研究发现,3 对图形的辨识: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可能已有对图 形进行认知和辨识的能力。 对物体的区分:乳儿期的婴儿对物体的区分诉诸感性,即 基于相似的整体外观或物体的明显部分;到了学步期,婴 儿对物体的区分就开始变成概念性的,即基于共同的功能 和行为。 2、推理能力的发展 婴儿时常用相似性推理和类比性推理 3、记忆能力的发展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婴儿的记忆带有很大的内隐性
3、相互作用论 近年来,语言发展的新理论强调内部爱好 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代替了由斯 纳和乔姆斯基的争论而产生的划分,强调 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一个语言天赋的儿 童,会观察并参与到与他人的社会交流中, 儿童建立了一个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与其 社会意义联系在一起交流体系
(二)婴儿前言语的发展 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 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 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 前言语阶段:一般把从婴儿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 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义前的这一时期(0 12个月) 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义前的这一时期(0-12个月) 划为前言语阶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言语的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 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 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咿呀 学语” 学语”、非语言性声音与姿态交流等现象,统称 为“前语言现象”或“前言语行为”。 前语言现象” 前言语行为”
新生儿期(0 新生儿期(0-1个月)这时的婴儿能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 表现出对语音特别是对母亲语音的明显偏爱。 婴儿一出世便准备好进行沟通,刚开始最好的方式是哭泣. 婴儿一出世便准备好进行沟通,刚开始最好的方式是哭泣. 因为哭会立即引来回应.哭泣是表达难过的自然信号. 因为哭会立即引来回应.哭泣是表达难过的自然信号.此时 的婴儿还无法发出其他的声音.因为他们嘴巴小,舍头大, 的婴儿还无法发出其他的声音.因为他们嘴巴小,舍头大,而 且喉头仍在喉咙上方以免窒息. 且喉头仍在喉咙上方以免窒息. 母亲予以回应, 母亲予以回应,婴儿藉此得知自己发出的声音可以进行沟 通.当她发出声音,会有人听到.听到母亲的声音后立刻平静 当她发出声音,会有人听到. 下来. 下来. 研究显示,婴儿从一开始就比较喜欢人类的声音, 研究显示,婴儿从一开始就比较喜欢人类的声音,胜过任何 其他的声音,他们对语言的熟悉程度让惊讶. 其他的声音,他们对语言的熟悉程度让惊讶. 实验显示,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习语言的特性, 实验显示,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习语言的特性,出生后偏 好结结母语的节奏胜过他们不熟悉的语言. 好结结母语的节奏胜过他们不熟悉的语言. 实验: 实验:Native Language P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