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教案(最全最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相似与全等
教学目标
- 了解相似与全等的基本概念
-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相似比的计算
-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全等条件
- 能够应用相似与全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 相似比的计算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4. 全等条件
5.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两个相似或全等的图形,引发学生对相似与全等的疑惑,并带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2. 概念讲解:介绍相似与全等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讲解相似三角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并通过练巩固学生的理解。
4. 相似比的计算:教授相似比的计算方法,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常见的注意事项。
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
6. 全等条件: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各种条件,并进行相关例题讲解。
7. 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相似与全等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情况。
8. 小结: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相似与全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 练:布置相应的练题,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教学评价与反思
1.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观察他们对相似与全等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在相似比计算和全等条件判定方面的掌握情况。
3. 分析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扩展阅读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材
- 相似与全等的相关练习册和习题集。
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人教课标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全册教课方案课题:柱、锥体的结构特色课型:新讲课教课目的:经过实物模型,察看大批的空间图形,认识柱体、锥体的结构特色,并能运用这些特色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教课重点:让学生感觉大批空间实物及模型,归纳出柱体、锥体的结构特色.教课难点:柱、锥的结构特色的归纳.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四周存在着各种各种的物体,它们拥有不一样的几何形状。
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叫做空间几何体。
下面请同学们察看课本图的物体,它们拥有什么样的几何结构特色?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照是什么?学生察看思虑,最后归类总结。
上图中的物体大概可分为两大类:(一)由若干个平面多变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
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极点。
(二)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关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多面体——柱、锥的结构特色。
二、解说新课:.棱柱的结构特色:请同学们依据方才的分类,再对照一以下图中()()()()中的几何体,并找寻它们的共同特征。
(师生共同议论,总结出棱柱的定义及其有关看法)()定义: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棱柱的有关看法:(出示右图模型,边比较模型边介绍)棱柱中,两个相互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极点叫做棱柱的极点。
()棱柱的分类:按底面的多边形的边数分,有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棱柱的表示用底面各极点的字母表示,如右图的六棱柱可表示为“棱柱ABCDEF A' B ' C ' D ' E ' F '”思虑: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能否是棱柱?解答:不是棱柱。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教案
最新⼈教版⾼中数学必修2-全册教案第⼀章空间⼏何体第⼀章课⽂⽬录1.空间⼏何体的结构1.空间⼏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知识结构:⼀、空间⼏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圆柱:以矩形的⼀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所围成的⼏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成的曲⾯叫做圆柱的侧⾯;⽆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2)锥棱锥:⼀般的有⼀个⾯是多边形,其余各⾯都是有⼀个公共顶点的三⾓形,由这些⾯所围成的⼏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叫做棱锥的底⾯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形⾯叫做棱锥的侧⾯;各侧⾯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是三⾓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圆锥:以直⾓三⾓形的⼀条直⾓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所围成的⼏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叫做圆锥的底⾯;斜边旋转形成的曲⾯叫做圆锥的侧⾯。
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3)台棱台:⽤⼀个平⾏于底⾯的平⾯去截棱锥,底⾯和截⾯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和截⾯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和上底⾯;棱台也有侧⾯、侧棱、顶点。
圆台:⽤⼀个平⾏于底⾯的平⾯去截圆锥,底⾯和截⾯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原圆锥的底⾯和截⾯分别叫做圆台的下底⾯和上底⾯;圆台也有侧⾯、母线、轴。
圆台和棱台统称为台体。
(4)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周形成的⼏何体叫做球体,简称为球;半圆的圆⼼叫做球的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5)组合体由柱、锥、台、球等⼏何体组成的复杂的⼏何体叫组合体。
⼏种常凸多⾯体间的关系⼀些特殊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和主要性质:名称棱柱直棱柱正棱柱有两个⾯互相平⾏,⽽其余每相邻两个⾯的交线都互相平⾏的多⾯体侧棱垂直于底⾯的棱柱底⾯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侧棱平⾏且相等平⾏且相等平⾏且相等侧⾯的形状平⾏四边形矩形全等的矩形对⾓⾯的形状平⾏四边形矩形矩形平⾏于底⾯的截⾯的形状与底⾯全等的多边形与底⾯全等的多边形与底⾯全等的正多边形名称棱锥正棱锥棱台正棱台图形定义有⼀个⾯是多底⾯是正多边⽤⼀个平⾏于由正棱锥截得边形,其余各⾯是有⼀个公共顶点的三⾓形的多⾯体形,且顶点在底⾯的射影是底⾯的射影是底⾯和截⾯之间的部分棱锥底⾯的平⾯去截棱锥,底⾯和截⾯之间的部分的棱台侧棱相交于⼀点但不⼀定相等延长线交于⼀点相等且延长线交于⼀点侧⾯的形状三⾓形全等的等腰三⾓形梯形全等的等腰梯形对⾓⾯的形状三⾓形等腰三⾓形梯形等腰梯形平⾏于底的截⾯形状与底⾯相似的多边形与底⾯相似的正多边形与底⾯相似的多边形与底⾯相似的正多边形其他性质⾼过底⾯中⼼;侧棱与底⾯、侧⾯与底⾯、相邻两侧⾯所成⾓都相等两底中⼼连线即⾼;侧棱与底⾯、侧⾯与底⾯、相邻两侧⾯所成⾓都相等⼏种特殊四棱柱的特殊性质:名称特殊性质平⾏六⾯体底⾯和侧⾯都是平⾏四边⾏;四条对⾓线交于⼀点,且被该点平分正⽅体棱长都相等,各⾯都是正⽅形四条对⾓线相等,交于⼀点,且被该点平分2.空间⼏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个⼏何体,画出的空间⼏何体的图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教案
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单元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实际问题或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研究该单元的内容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以及他们需要达到的目标。
3. 教学过程:详细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解、示范、练等环节。
教案提供了一系列教学步骤,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4.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出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和教师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注重重点、克服难点。
5. 教学评价:提供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使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教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教案是一份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辅助材料,通过使用教案,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讲义1:空间几何体一、教学要求:通过实物模型,观察大量的空间图形,认识柱体、锥体、台体、球体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结构特征.三、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导入:进入高中,在必修②的第一、二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一些空间几何图形,即学习立体几何,注意学习方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维辩证、度量计算.(二)、讲授新课:1. 教学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①、讨论:给一个长方体模型,经过上、下两个底面用刀垂直切,得到的几何体有哪些公共特征?把这些几何体用水平力推斜后,仍然有哪些公共特征?②、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柱. → 列举生活中的棱柱实例(三棱镜、方砖、六角螺帽).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对角面、对角线.③、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表示:棱柱ABCDE-A’B’C’D’E’④、讨论:埃及金字塔具有什么几何特征?⑤、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 → 讨论:棱锥如何分类及表示?⑥、讨论:棱柱、棱锥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有什么共同的性质?★棱柱: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棱锥: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2. 教学圆柱、圆锥的结构特征:① 讨论:圆柱、圆锥如何形成?②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结合图形认识:底面、轴、侧面、母线、高. → 表示方法③ 讨论:棱柱与圆柱、棱柱与棱锥的共同特征?→ 柱体、锥体.④ 观察书P2若干图形,找出相应几何体;三、巩固练习:1. 已知圆锥的轴截面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5cm,,面积为12cm,求圆锥的底面半径.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轴截面面积为24cm,求圆柱的母线长.3.正四棱锥的底面积为46cm,侧面等腰三角形面积为6cm,求正四棱锥侧棱.(四)、教学棱台与圆台的结构特征:① 讨论: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体和锥体,所得几何体有何特征?②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结合图形认识:上下底面、侧面、侧棱(母线)、顶点、高.讨论:棱台的分类及表示?圆台的表示?圆台可如何旋转而得?③ 讨论:棱台、圆台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 22★ 棱台:两底面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两底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相似多边形;侧面是梯形;侧棱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圆台:两底面是两个半径不同的圆;轴截面是等腰梯形;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母线长都相等.④ 讨论:棱、圆与柱、锥、台的组合得到6个几何体. 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有什么关系?(以台体的上底面变化为线索)2.教学球体的结构特征:①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球体.结合图形认识:球心、半径、直径.→ 球的表示.② 讨论:球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③ 讨论:球与圆柱、圆锥、圆台有何关系?(旋转体)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共性?(多面体)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① 讨论:矿泉水塑料瓶由哪些几何体构成?灯管呢?② 定义:由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组合的几何体叫简单组合体.4. 练习:圆锥底面半径为1cmcm,其中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内接正方体的棱长. (补充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五)、巩固练习:1. 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4∶3∶12,对角线长为26cm, 则长、宽、高分别为多少?2. 棱台的上、下底面积分别是25和81,高为4,求截得这棱台的原棱锥的高3. 若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叫正四面体,求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高.★例题: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圆锥,截得的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的比是1:4,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为3厘米,求此圆台的母线之长。
高中必修二数学全册教案
高中必修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节:直线和平面的方程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直线和平面的方程。
教学重点:直线和平面的一般方程、截距式方程、点斜式方程、交点坐标、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教学难点:平面的一般方程的推导。
教学过程:
1.引入直线和平面的方程。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和平面的一般方程。
2.介绍直线的方程。
讲解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和点斜式方程,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转换。
3.介绍平面的方程。
学习平面的一般方程和截距式方程,并讲解如何根据平面上的点和法向量来确定平面的方程。
4.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的知识。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注意要点。
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色粉笔、习题册。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练习直线和平面的方程,并思考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扩展阅读:了解不同方程的应用领域,并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
本文档包含了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以下是各个章节的概要:
第一章矩阵与行列式
- 第一节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 第二节行列式的性质与应用
- 第三节矩阵的概念与运算
- 第四节线性方程组的解与解集
第二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 第一节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 第二节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的应用
- 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第四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第一节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
- 第二节倍角、半角与合角公式
- 第三节解三角形
第四章概率与统计
- 第一节事件与概率
- 第二节条件概率与分组统计
- 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数量表达与独立性- 第四节随机事件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推理与证明
- 第一节数学归纳法
- 第二节常见数学问题的证明方法
- 第三节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第六章平面向量
- 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 第二节向量的线性运算与共线问题- 第三节三角形与平面向量
第七章立体几何
- 第一节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球面与球台
- 第三节圆锥曲线与锥体
第八章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恒等式
- 第一节三角恒等变换及其证明
- 第二节三角方程的解法与平面解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的章节概要,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教案(最全最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由六根火柴最多可搭成几个三角形?(空间:4个)2在我们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3、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
问题:请根据某种标准对以上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二)、研探新知空间几何体:多面体(面、棱、顶点):棱柱、棱锥、棱台;旋转体(轴):圆柱、圆锥、圆台、球。
1、棱柱的结构特征:(1)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思考: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2)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棱柱的概念):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3)棱柱的表示法及分类:(4)相关概念:底面(底)、侧面、侧棱、顶点。
2、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2)以类似的方法,根据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二教案
高中人教版数学必修二教案
第一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难点: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教学内容: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概念和判断方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练习:
1. 练习题: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解决相关题目。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教案课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直线和圆的定义及相关性质。
2. 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够根据给定条件求解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直线和圆的定义和性质。
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 根据给定条件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直线和圆的性质。
教学内容:1. 直线和圆的定义和性质。
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1.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圆的定义及性质,引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2.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确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二、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 分组讨论,利用直线和圆的性质,确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2. 学习直线和圆相交的情况、相切的情况和相离的情况,并学会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三、实际问题解决:1.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直线和圆的性质,解决问题。
2.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并汇总讨论结果。
四、小结讲解:1.总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2. 强化重点难点,梳理知识点。
五、练习与巩固: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对练习题进行检查,并及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六、作业布置:1. 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并提交。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教学资源:1. 课本、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2. 相关练习题、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
教学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互相交流。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答,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第一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1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与图像- 教学目标: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方法。
-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的定义、顶点、对称轴等基本性质,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 教学步骤:1. 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阐述其基本性质。
2. 对比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形态。
3. 指导学生根据给定的二次函数方程画出对应的图像。
-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形态,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练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1.2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应用。
- 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
- 教学步骤:1. 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讲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3. 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如求解实际问题等。
- 教学反思:通过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第二章:不等式2.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目标: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
- 教学内容:不等式的定义、性质、解法。
- 教学步骤:1. 引入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介绍解不等式的方法。
3. 给出具体的不等式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反思:通过引入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目标: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解法。
-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法。
- 教学步骤:1. 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3. 给出具体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第一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授课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二次函数及其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授课目标1. 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掌握其图像的性质;2.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因式分解、公式法和配方法等;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步骤1. 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一般式;2. 通过图像展示二次函数的性质,如顶点、对称轴、最值点等;3. 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首先介绍因式分解法,然后讲解公式法和配方法;4.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材- 教案PPT-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练题教学评估- 学生课堂表现- 练题的完成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的质量第二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授课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授课目标1. 理解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2. 掌握常见数列的求和公式;3. 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方法;4.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列和数学归纳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2.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3. 引入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并讲解其应用方法;4.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列和数学归纳法求解;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材- 教案PPT- 数列和数学归纳法的练题教学评估- 学生课堂表现- 练题的完成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的质量...(继续编写剩余章节的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第一章直线与函数1.1 直线的方程1.1.1 直线的斜率- 定义直线的斜率- 计算直线的斜率的公式- 利用斜率求直线上两点的坐标1.1.2 斜率的性质- 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垂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11.2 一次函数1.2.1 一次函数的概念- 定义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1.2.2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的零点和函数值1.3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3.1 函数的定义- 定义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1.3.2 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周期性第二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的概念2.1.1 二次函数的定义- 定义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特征2.1.2 二次函数的图像- 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2.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2.1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 利用平移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2.2.2 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的最值与对称轴的关系- 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2.3 一元二次方程2.3.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定义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2.3.2 二次方程的解法-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数据统计与概率3.1 统计的基本概念3.1.1 总体与样本- 定义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总体与样本的区别和联系3.1.2 统计量- 定义统计量- 常用的统计量3.2 统计图3.2.1 条形图与折线图- 绘制条形图和折线图的步骤- 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3.2.2 饼图与频数分布直方图- 绘制饼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利用饼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3.3 概率与概率统计3.3.1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概率的概念- 概率的性质和运算法则3.3.2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定义随机变量- 描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这份文档包含了《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的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案模板(优秀7篇)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案模板(优秀7篇)一、教材分析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
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
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
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
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重难点分析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不仅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从变量的观点学习了函数的定义,详细学习了几种最简单的函数,已经对函数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为学习函数的现代定义奠定了基础。
2.缺点:虽然初中就讲过功能,但是很肤浅。
这节课主要从两个集合的对应关系来描述函数的概念。
它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要求学生有很高的抽象、分析和概括能力,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四、目标分析1.理解函数的概念,可以通过函数的定义来判断函数,可以找到一些基本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和概括,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和归纳能力,逻辑思维和建模能力。
3.通过探究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素质。
五、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函数与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以及不等式。
第一单元《函数与方程》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各种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函数的变化规律和应用能力。
第二单元《平面几何》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方程、圆和椭圆等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以及圆和椭圆的性质和方程。
第三单元《立体几何》主要介绍了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空间向量、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立体图形的判定和计算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立体图形的判定和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概率与统计》主要介绍了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事件与概率、频率与概率的比较、统计图表与数据分析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掌握事件与概率的计算和统计图表的分析。
第五单元《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主要介绍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常见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以及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第六单元《不等式》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常见不等式的性质和求解方法,以及不等式组的性质和求解方法。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求解方法,掌握不等式组的性质和求解方法。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的主要内容。
这些教案通过系统化、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按照这些教案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案(最新8篇)
高中必修二数学教案(最新8篇)高中数学必修2优秀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在上一节认识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本节来学习空间几何体的表示形式,以进一步提高对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认识。
主要内容是: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比较准确地画出几何图形,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一个前提。
因此,本节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教学中应当给以充分的重视。
画三视图是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三视图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视图”是将物体按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射时所得到的投影图。
光线自物体的前面向后投影所得的投影图称为“正视图”,自左向右投影所得的投影图称为“侧视图”,自上向下投影所得的投影图称为“俯视图”。
用这三种视图即可刻画空间物体的几何结构,这种图称之为“三视图”。
教科书从复习初中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的三视图出发,要求学生自己画出球、长方体的三视图;接着,通过“思考”提出了“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学习任务。
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高中阶段的新任务,这是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需要,应当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
三视图的教学,主要应当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来完成。
因此,教科书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作图来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三视图的作法,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对于简单几何体的组合体,在作三视图之前应当提醒学生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教材中的“探究”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后,再把自己的作品带到课堂上来展示交流。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三视图的教学,主要应当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来完成。
另外,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向学生多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析它们是平行投影下的图形还是中心投影下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 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难点解析第一章课文目录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台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5、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所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知识结构: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柱棱柱:一般的,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为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2)锥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面是三角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3)台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棱台也有侧面、侧棱、顶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可下载打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空间几何1.1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1.2 平面几何图形的度量关系1.3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1.4 空间几何图形的度量关系二、教学目标1. 掌握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并运用相关的几何图形。
2. 理解并掌握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 学会运用几何图形的度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度量关系的运用。
教学重点: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的联系与区别,几何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几何模型、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空间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提问:如何计算这些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2. 例题讲解讲解例1:求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讲解例2:求一个正四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1: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求一个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5. 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的空间几何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及图形2. 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的联系与区别3. 几何图形的度量关系及计算公式4. 例题解答步骤5. 练习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计算一个正四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计算一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计算一个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2. 答案长方体表面积:2ab + 2bc + 2ac,体积:abc正四面体表面积:√3a²,体积:(a³/12)√2圆柱表面积:2πrh + 2πr²,体积:πr²h圆锥表面积:πrl + πr²,体积:(1/3)πr²h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精品)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简介本教案为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的教学指南,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升解题能力。
教案内容精选,结构合理,既满足教学要求,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案特点- 精心编写:本教案由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团队编写,确保教学内容准确、完整。
- 知识覆盖广:教案覆盖了数学必修二全册的各个章节,包括函数、导数、不等式、平面向量等内容。
- 强调实践操作:教案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与应用。
- 突出重点难点:教案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关键知识。
- 互动性强:教案设计了多种互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教案结构本教案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到什么。
2. 教学准备:列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教学素材和工具。
3.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示意图和实例演示。
4. 教学评价:提供一些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5.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总结与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
使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本教案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 学生可以通过认真研究本教案的内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练题提高解题能力。
- 家长可以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进步,与学生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结语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希望学生和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本教案,共同努力,取得良好的学业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由六根火柴最多可搭成几个三角形?(空间:4个)2在我们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3、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
问题:请根据某种标准对以上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二)、研探新知空间几何体:多面体(面、棱、顶点):棱柱、棱锥、棱台;旋转体(轴):圆柱、圆锥、圆台、球。
1、棱柱的结构特征:(1)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思考: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2)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棱柱的概念):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3)棱柱的表示法及分类:(4)相关概念:底面(底)、侧面、侧棱、顶点。
2、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2)以类似的方法,根据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棱台:且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
3、圆柱的结构特征:(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如何得到圆柱?(2)根据圆柱的概念、相关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4、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如何得到圆锥、圆台、球?(2)以类似的方法,根据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
5、柱体、锥体、台体的概念及关系:探究:棱柱、棱锥、棱台都是多面体,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者的关系如何?当底面发生变化时,它们能否互相转化?圆柱、圆锥、圆台呢?6、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1)简单组合体的构成:由简单几何体拼接或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2)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
(3)列举身边物体,说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排难解惑,发展思维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反例说明)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四)巩固深化练习:课本P7 练习1、2;课本P8 习题1.1 第1、2、3、4、5题(五)归纳整理: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六)课后思考题:课本P8 习题1.1 B组第1、2、3题教学反思:1.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5、思考:如图分别是两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请说出它们对应几何体的名称。
(1)(2)6、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课本P15 练习1、2;P20习题1.2 [A组] 2。
(四)归纳整理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五)布置作业课本P20习题1.2 [A组] 1。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复习三视图的概念及画法:(1)三视图是利用物体的三个正投影来表现空间几何体的方法,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2)画三视图时,几何体的侧视图和正视图高度一样,俯视图与正视图长度一样,侧视图与俯视图宽度一样,即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边,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边。
2、典例剖析(1)画出上、下底面都是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的三视图。
(2)画出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三社图。
三视图如下:3、课堂练习:课本P15 练习3、4。
4、作业: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1)(2)教学反思:1.2.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星期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2)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类比,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空间想象力与直观感受,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作用,感受几何作图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三、学法指导:通过作图感受图形直观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投影展示几何体(长方体)的图片,设疑:怎样画物体的直观图?(二)研探新知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
(1)画轴:︒='''∠︒=∠45,90Y O X XOY ;(2)画平行线:平行于x 轴的线段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为原来的一半;(3)成图:连结对应线段,擦去辅助线。
练习反馈:画正方形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拓展:画空间正方体的直观图。
例2、用斜二测画法画长、宽、高分别是4cm 、3cm 、2cm 的长方体ABCD-A’B’C’D’的直观图。
(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例3、如图,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
探究:(1)如图是一个奖杯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几何结构特征,并画出它的直观图。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识几何体的结构,它们知有哪些特点?二者有何关系?5.巩固练习:课本P19练习1,2,3,4,5。
补充:根据斜二测画法,画出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
(三)归纳整理:学生回顾斜二测画法的关键与步骤。
(四)作业:课本P20 练习第4题;习题1.2 [A组] 第4题。
教学反思: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星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柱、锥、台体的研究,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的求法。
(2)能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和台体的表面积,并且熟悉台体与柱体和锥体之间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过程,感知几何体的形状。
(2)通过对照比较,理顺柱体、锥体、台体三者之间的面积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几何体面积的求解过程,对自己空间思维能力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的计算;难点:锥体、台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学法指导: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通过剖析实物几何体感受几何体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它们的展开图有什么关系?结论: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展开图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1、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探究: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是什么?如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把多面体展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求面积的方法,求其表面积。
例1、已知棱长为a ,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S —ABC ,求它的表面积。
分析: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的面积2432321a a a S =⋅=∆, 所给几何体为正四面体,其四个面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故其表面积为234a S S ==∆。
2、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探究: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如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那么圆柱的底面面积为2r π,侧面面积为2rl π,因此,其表面积为2222()S r rl r r l πππ=+=+。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那么它的表面积为2()S r rl r r l πππ=+=+。
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环,如果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 ',r ,母线长为l ,那么它的表面积为22()S r r r l rl π''=+++。
例2、如图,一个圆台形花盆盆口直径为20,盆底直径为15,底部渗水圆孔直径为15,盆壁长15。
为了美化花盆的外观,需要涂油漆。
已知每平方米用100毫升油漆,涂100个这样的花盆需要多少油漆?分析:只需求出每一个花盆外壁的表面积,就可求出油漆的用量,而花盆外壁的表面积等于花盆的侧面面积加上底面面积,再减去底面圆孔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