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理想及理想与现实的转化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理想及理想与现实的转化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
”理想就好比暮色天空中闪烁的星星、黑夜里指路的灯塔。
它不像空想、幻想、梦想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那样的虚无飘渺,而是似春日里姹紫嫣红的花朵、天空中洁白的云朵,那样的美好。
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有着崇高的理想。
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理想更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美好的化身,许多人都渴望它的实现,但也不乏有一些人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对此我不得不对社会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感到遗憾,同时也对社会所存在的信仰危机感到担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教育和发展的重点!此外,国家的富强也需要科学理想的支撑。
放眼整个中国,我国现时代所进行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乃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新的继续,它的本质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因而,它一方面保持了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和承诺;另一方面,它又是对原有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的大胆突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发展。
这具体表现在:1、它不再困于简单理想化的社会主义概念范畴,而是以现实科学的态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前途。
2、它不再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自我封闭的观念和实践体系,单纯从某种国际政治斗争的层次上理解它的社会历史意义,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和胸襟完善社会主义的崭新实践。
3、它不再拘泥于已有的或既定的社会主义概念,而是大胆地依据现实实践经验,特别是我国近半个世纪的实际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发展社会主义实践。
在经济上突破单一的“计划经济”集中的模式,转向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现代社会化模式;政治上改变旧有的高度集中或带有浓厚权威主义色彩的体制,逐步推行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主义民主,用合理的法制规范代替官僚权威意志,以更充分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意志和普遍愿望。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重点最全最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一、对整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思想体系的评价①历史功绩a.初步探索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提供了思想基础b.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深刻批判,为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材料c.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天才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缺陷:a.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无法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正确道路b.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社会的依靠力量c.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张道德感化,所有的理想都是空想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⑴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基石——唯物史观的创立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上。
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①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有着自身规律性的进化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制度的更迭是生产力与现存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③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⑵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基石——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特殊性质,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②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③指出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三、《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主要内容:1.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3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然途径5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6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诬蔑,并揭露其实质和危害性2、宣言的意义:a.《共产党宣言》是国际革命的宣言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强大的思想武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c.《共产党宣言》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纪元,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开始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 “不可转移的、必要的”过渡形式。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 件。
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三个步骤
初级形式 工业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商业中: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20.5%
国家税收34.5%
企业公积金 30%
职工福利15%
定息制度
在分红问题上,国家对私股实行支付固定股息 制度,资本家按照合营时的私股份额每年领取 固定息率5%的“定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由农业基础 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
——毛泽东:《1944年8月致博古的信》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 的富强。”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案例
旧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在国民经济中,旧式农业和手工业占90%,现 代工业只占10%。
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和社会主义改 造的紧密 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 力与发展生产力、变 革 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 的有机统一。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复兴之路——中国新生》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 判》明确有一个过渡时期的问题和变革所有制 的方法。(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本章知识要点 1、过渡时期及其社会性质。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3、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原则方针和步骤。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依据步骤。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案
1.2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1.2.1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哲学 教育学 经济学 社会学 社会主义学 历史学 政治学 文化学 军事学 人类学 法学 我们应当全面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切忌断 章取义,片面和零碎地搬弄马克思的片言只语
4.乌托邦阶段的主要特点: (1)它们基本上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映,是近 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反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最初呐喊。 (2)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思 想、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人 文主义思想。 (3)它们在历史 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 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 (4)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张都较为粗疏,缺 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5)它们的理想社会都是建立在手工业和小农业生产基础 上的,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 (6)它们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而把资本主 义与封建制度及一切私有制度一起仅仅看成是一种罪恶的制度。
3.《太阳城》与《乌托邦》的比较: (1)共同之处 : 第一、私有制已被彻底废除,生产资料公有,社会组织 生产,共同劳动。 第二、取消商品交换和货币,共同享有劳动成果。 第三、法律严明,人人平等。 (2)《太阳城》比《乌托邦》进步之处: 第一、乌托邦以家庭为生产和分配的基本单位,由家长 指挥,是比较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太阳城则以生产小组为 生产的基层组织,由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人领导,完全突破 了血缘关系,这是一个进步。 第二、重视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第三、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第四、太阳城没有奴隶和仆人,乌托邦还采用奴隶劳动, 这是和共产主义原则不相容的。 第五、十分重视理想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陈有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由恩格斯于1877~1878年写成的著作《反杜林论》中的三章编写而成。
其重要性不逊于《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这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是恩格斯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形成机制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因及实现途径的经典文献;是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因的揭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书中恩格斯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 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是社会主义学说史上质的飞跃。
完成这一飞跃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巨大理论功绩, 也是他们在哲学、政治经济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变革的结果。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这个重要论断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共三部分,分别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丰富的内容。
本书第一部分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8版)
主要的经济成分
主要的经济成分 主要的经济成分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主要的 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 国营经济、农民 和手工业者的个 体经济、私人资 本主义经济
中国社会的 阶级构成
工人阶级、农民 阶级和其他小资 产阶级、民族资 产阶级等基本的 阶级力量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1953年)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 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 期的理论在中国进一步 具体化,形成了中国化 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 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 行动指南。
视频
返回目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和历史经验
视频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
采取从低级 到高级的国 家资本主义 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 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 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 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 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 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1955年上海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店挂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马克思和列宁都曾经设想过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和平赎买。苏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采用的是没收的办法,要把资本家赶走,最终失 败了。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时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并取得了成功。造成 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偷漏税工商业户
上海偷漏税工商业户
1953-1956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上海大康药房资本家王康 年,借西药供应紧张, 抗美援朝战争又急需西 药之机,先后向65名干 部行贿,骗取国家大量 订货。他把过期失效的 药品卖给志愿军,而前 线急需的药品,则迟迟 不发货,造成许多伤员 死亡。 1953年2月上海 市人民法庭判处其死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 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 工业化的发展 建国初期民族资本的构成状况
20%
工业资本比重
0.1%
500人以上工厂比重
70%
10人以下工厂比重
80%
手工性质的工厂
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 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我们现在能够而且应该把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一方 面对不文明的资本家,……无情地加以惩治;另一方面对 文明的资本家,对那些肯接受并能实施“国家资本主义”, 能精明干练地组织真正以产品供应千百万人的大企业而对 无产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妥协或向他们实行赎买。” ——列宁:《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 (1918年)
一、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结论:新民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
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的过渡性质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及其理论依据 初步的设想: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 20年时间。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 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 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要点(第三版)(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本要点是由国家教委社科司在原政治思想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该课教学要点(试用本)基础上组织修订的。
这次修订时,认真总结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在内容上作了适当调整,现提供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主要是对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进行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传统模式到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时俱进和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理论品格,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拓宽视野,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学习采取读书、讨论、讲授和运用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以致用。
教学基本要求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些课题的核心,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助于青年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发展;历史进入20世纪,在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国发展到多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率先成功地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开始向现代体制过渡。
社会主义的发展,包含着理想、理论、运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紧密相联的内容。
分析十月革命让社会主义理想成为现实-模板
分析十月革命让社会主义理想成为现实1917年11月7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宣告了社会主义从此由理想变为现实,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
那么,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俄国呢?1.帝国主义基本特征已经具备1861年农奴制改革完成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到19世纪80年代,主要工业部门中,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占据了统治地位,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逐渐产生垄断。
农村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得到增长,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虽然迅速,但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沙皇仍拥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都被贵族地主把持着,农村中保留着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经济上,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相对落后,由于国内资金缺乏,俄国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占有很大比重,并操纵着俄国工业中的重要部门,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是独立的。
落后使得俄国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非常突出。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策源地。
3.无产阶级壮大及其成熟政党的建立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到19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由于俄国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而且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一些大中,特别是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这样,既便于发挥战斗力,又有利于增强组织性和团结性。
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促进了无产阶级成熟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它从根本上推翻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国的革命,也是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场革命由俄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领导的红军发起,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取得胜利。
这场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俄国的帝国主义统治,建立了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它使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变为现实,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带来了新的希望。
十月革命后,苏联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行共产主义政策,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共产主义的国家。
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它激发了世界各国的革命热潮,并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变成了全球政治力量,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新的对抗关系。
这也为冷战和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有感
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感摘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年,是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一部全面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主要内容,分析了恩格斯的这篇著作及其中的理论对今天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并指出了当代研究生学习借鉴该著作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正文: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都有其衍生的脉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思想都有其开放的体系,包括其对历史的批判继承和对未来的科学预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说明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
通过阅读这篇著作,我深刻地理解到,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朝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的。
相反,每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且是在不断地冲突和修正中形成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全书共三章,分别阐述了三种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等丰富的内容。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在本书的第三章中,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
在第一章中,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延生
问题思考 1.资本主义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工人运动与 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关系? 提示 (1)资本主义发展使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 露,阶级矛盾激化,为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本质提 供了社会条件。 (2)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借 鉴。 (3)三大工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无产阶级已经觉 醒,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 义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4)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和工人运动的失败,也从 反面证明了创立科学理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答案 (1)历史上:马克思曾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 领,即《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 此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有力地指导了国际工人运 动和第一国际的发展;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成 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现实中:在英国仍存在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现象,特 别是工人阶级非常怀念马克思,喜爱他那包含有消灭阶 级差别和贫富悬殊,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主张的巨 著《共产党宣言》。 (2)欧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蓝图永远 只是幻想,其实践的“新和谐公社”也注定要失败。因 此,欧文的思想及其实践在历史长河中,在国际工人运 动中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3)有。欧文的许多天才设想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 丰富的思想素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
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思考:你怎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 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 时了”这句话? 思路点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理论,一个博大 精深、严谨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它又是与时俱 进的理论,总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充实、发展和创 新。 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对于马克思主义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 恩格斯坚持以实事求是,依据社会实际重新验证理论、 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说,为后世提供 了榜样;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都能证明,只 有将普遍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世界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
世界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人类开始步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期。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世界的基本矛盾。
30年代后,法西斯主义势力和反法西斯主义进步力量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对抗的两极格局。
其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及其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第三次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主要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交织在一起。
进入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十分激烈,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
世界现代史可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下策第一、二章);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第三章);第三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下册第四章);第四单元,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册第五章);第五单元,现代科学和文化(下册第六章)。
第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本单元包括自一战后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39年二战爆发约20多年的世界历史内容。
以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3)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4)民族意识的蓬勃高涨。
第二阶段的基本特征:(1)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在全球的侵略;(3)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俄国十月革命→共产国际(第三国际)的建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埃及华夫脱运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两种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 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 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3、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职能 国体和政体
• •
法和不成功的做法,分析其原因,提出你们的建议 分组分工、按地区分组,每组10人以下 ppt、演讲提纲、10分钟内
“80后”说苦,“50后”笑了……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 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能 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 不起了……
生产方式
决 定
基本 制度
阶级 结构
政治 观点
法律 观点
道德 观点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 过程,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指社会 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
社会意识
按主体的不同
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
社会意识
按 意 识 水 平 高 低 的 不 同
社会意识形式
按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
上层建筑的 社会意识形式
决定
决定
生产 力
生产 经济 关系 基础
反作用 反作用
上层 建筑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改革的重要性
“美丽中国”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 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 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
202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一、绪论1、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旳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旳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旳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关键旳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关键旳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旳基础)。
2、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旳意义。
①、是时代发展旳需要。
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规定旳需要。
③、是执政党肩负引领社会思潮旳政治责任旳需要。
3、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是建设友好文化旳主线。
二、第一章1、理想旳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旳产物。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旳、有也许实现旳、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旳向往与追求,使人们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旳上旳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旳产物。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3、理想旳类型:①、从理想旳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②、从理想旳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③、从理想旳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④、从理想旳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4、信念旳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旳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旳认识基础上确立旳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旳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信奉旳含义:信奉是信念最集中、最高旳体现形式。
信奉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旳观念、荒唐旳理论旳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旳对旳认识为基础旳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旳坚信不疑、身体力行。
Eg:马克思主义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旳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旳作用:①、指导人生旳目旳。
②、提供人生旳前进动力。
③、提高人生旳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主要代表人物:
英国的托马斯·莫尔 意大利的乔·万尼·多米尼哥·康帕内拉 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
《乌托邦》《太阳城》
代表著作: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采用文学游记 这样一种虚幻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英国著名的政治 家和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莫尔的《乌托邦》 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奠基著作,在社 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托马斯闵采尔对未来社 会有哪些设想?
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
背景
18世纪,资本主义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广场手 工业阶段,英法等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 产阶级同工场主的矛盾日益暴露。比较成熟 的资本主义相应地促进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更加成熟、更为系统。
第五,莫尔最早考虑到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 力劳动的差别。
我们也应当指出,在莫尔的思想体系中也 还有一些糟粕。如:保留奴隶劳动; 建立殖 民地;信奉宗教等。
然而,莫尔由于生活时代的限制,既不懂 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 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不懂 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方法、途径和依靠 力量。可见,他的学说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巴贝夫(1760--1797)著名的空想 社会主义者,法国大革命中杰出的平
等派革命家。
核心思想:实现全社会的真正平等。他把私 有制看成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主张彻 底废除私有制。
贡献:不但提出了社会改革方案,主张建立 平等共和国,而且还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手 段——暴力革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明确提出了人民专政的观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社会主义的发展
欧文试图通过实验,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 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对立,人人 平等的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新社会。1823 年他提出通过共产主义移民区来消除爱尔兰 贫困的办法,并于1824年在美国建立“新 和谐”共产主义移民区。试验失败后,欧文 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在工人运动中又进行了 三十年的活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主要阐述了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系统完整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
学的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传 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880年在巴黎出版单行 本时马克思写了导言,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 入门”,列宁称之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 主要论著有《日内瓦书信》、《寓言》 (1819)、《新基督教》(1825)、《论 实业制度》(1820—1821)、《实业家问 答》(1823—1824)等
•
圣西门(1760-1825)较早地看到了法国 大革命不仅是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阶级 斗争,而且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财产者 之间的阶级斗争。他还提出一切人都应当 劳动,初步觉察到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 基础,主张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当变成对物 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即表达了废 除国家的思想。他渴望建立一个人人都有 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有计 划地组织起来的新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即社会主义从空想 发展为科学决不是偶然的,而必须具备许 多条件。 从理论上说,最重要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 价值学说的发现——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发 展为科学的两大理论基石。
第一部分
• 第1—8段: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 证法产生的意义、历史必然性及其对 社会主义学说变革的重大意义
行政伦理学
行政伦理学二、正义(一)正义的内涵(二)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三)公共行政的正义观(一)正义的内涵伦理学上的正义是指合乎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道理、原则和准则。
正义是伦理学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人类道德最基本的构成因素。
正义的基本构成要素:正义原则和正义感。
正义与公平和公正的关系:正义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
正义在外在化和对象化的过程中,必然表现为行为及其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正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1.正义观的历史发展强力正义观功利正义观契约正义观自然正义观神学正义观天道正义观2.正义的作用正义是社会的“平衡器”;正义是人的行为的“校正器”;正义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三)公共行政的正义观正义是公共行政的主要伦理原则。
1.现代行政是公共那行政。
2.现代行政是责任行政。
3.现代行政是民主行政。
处理好目的正义与手段正义、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之间的关系。
三、公平(一)公平概念的规定及其社会作用(二)公平概念的历史内容(三)公共行政的公平观(一)公平概念的规定及其社会作用含义:伦理学中的公平是一种行为指令和评价标准,对个人、团体、政府起引导、规范作用,表现为人们对某种社会秩序的渴望。
公平是公共行政的主要伦理原则之一。
公平概念的规定:公平含有平衡的意思。
公平应包含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
公平还包含着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类生活幸福。
公平的社会作用(P41-42)(二)公平概念的历史内容1.西方历史上的公平观2.中国历史上的公平观(三)公共行政的公平观1.公平观的目标指向2.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1)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4)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政府追求效率的前提。
四、民主(一)民主的含义(二)民主观念的伦理内涵(三)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一)民主的含义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充分接纳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充分注重公民的自主治理,并通过公共行政体系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设置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为公民对公共事物的参与和自治提供充分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希特勒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
30
3.第二次世界大战
• 妄图征服全世界的 德、意、日法西斯 结成轴心国,发动 了1939 — 1945年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31
由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的二战 • 1931年“9.18事变”,日本在中国燃起第一 场战火; •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侵占捷克斯洛伐 克的苏台德区。
16
战争推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及时投入实用
飞
机
油 田
汽 车
17
三、战争引起革命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爆发,使资本主义 的发展相对落后的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 统治链条中的矛盾 焦点和最薄弱的环 节。
18
1.社会主义苏联崛起
• 列宁不失时机领导发动了 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 俄国。随后,击溃了英、 法、日、美等帝国主义列 强纠集的14国武装干涉, 平息了被推翻的地主资产 阶级白匪发动的武装叛乱。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 共和国联盟成立。
27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
• 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自发作用不能保 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而国 家有必要采取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政策, 这样就可以使资本主义解决“失业”, 仍是“理想的社会”。 • 他维持了传统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颂扬, 也为垄断资本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 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28
罗斯福“新政”
•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 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以 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的 形式稳定了自己的政治统治。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 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 兴起,欧美的垄断资本主义 有了很大发展。
君主立宪制
3
科学技术的新飞跃
• 1870年到1914年,欧美各国的科学技术 发生了新的飞跃,为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 阶段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5
内燃机的发明
• 19世纪60年代发明,80年代经德国人改进后被 广泛使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可 能。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 本茨设计的汽车成 功行使,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 飞成功。这推动了石油钢铁工业的发展。
6
化学工业出现科学技术的新 飞跃
• 也是科学技术的一大成就。用化学方法进行原 料加工,还合成物质。
19
社会主义苏联崛起
•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和苏共领导苏联人民在资 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在国内阶级斗争和党内 路线斗争异常尖锐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于1928 至1937年,先后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 集体化,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和政治制 度,提前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优先发 展重工业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工 业总产值从战前居欧洲第四、世界第五位,跃 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
42
一、社会主义在俄国首先胜利的 社会历史条件 • 沙俄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后,资本主义有 了很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发展壮大。最大工 厂的规模已超过德国。垄断组织迅速产生发展。 20世纪初,也挤进了帝国主义行列。 但仍然是一个落后贫穷和半野蛮的国家。 经济上存在农奴制残余,农业为主;工业技术 较原始;政治上沙皇专制制度统治。
43
成为世界各种矛盾交汇点
• • • • • • • • 20世纪初沙俄存在着各种矛盾: 全体人民同沙皇专政制度的矛盾 国内广大贫苦农民与地主、富农的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国内的民族矛盾 封建地主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 沙俄与被其奴役的民族之间的矛盾 俄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等等。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 为现实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动乱与社会主义的胜利进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俄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动乱与社会 主义的胜利进军
• • • •
一、资本主义大发展 二、帝国主义导致战争 三、战争引起革命 四、社会主义的胜利进军
2
一、资本主义大发展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历时4年零3个月,有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 战争,人员死亡达1850万,其中1000万为非战 斗人员,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 损失1516亿美元。 • 世界大战本身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和世 界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战的 客观进程以及各国政府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而采 取的种种应急措施,又极大地影响了交战国国 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 资本主义已处于工业时代的顶峰,工业化带来 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同时使资本主义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对外扩张的实力,带来了彼此疯 狂争霸全球的角逐。
11
二、帝国主义导致战争
• 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 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终于酿成以德、奥为首的一方结成同盟国,以 英、法为首的另一方结成协约国,两大对立的 帝国主义集团彼此宣战,爆发了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
2.帝国主义矛盾深化和发展
• 没有受到战争与革命直接冲击的美国,取代英 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战败投降、 割地赔款的德国伺机待起,图谋向战胜国英法 美雪耻复仇。日本与英美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 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趋激化。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1929—1933年经济 危机。
• 由于科技发展异常快,也由于垄断的形成,许 多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借助于各种形式的垄断 组织,在国家的帮助下,采用最新科技成果, 以飞跃的方式赶上和超过老牌的帝国主义。20 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巨 大变化,然而它们占有的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 有的力量对比划分的。
10
对外扩张实力增强
38
四、社会主义胜利进军 • 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包括拥有当时世 界1/4人口的中国,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 后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从一国 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资本主义统治的世 界被打开了更大的缺口。
39
社会主义的胜利进军
• 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土面 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1/4以上,人口约占世 界总人口的1/3,工业 产值约占世界的2/5, 国民收入约占世界的 1/3。
34
英、法、美妥协、退让的结果
• 二战使法国本土沦陷,英国本土被狂轰滥炸, 美国在珍珠港遭偷袭,英法美在欧、亚、非三 大洲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几乎丧失殆尽。
法国沦陷
中途岛海战
35
被迫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由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和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三种力量组成。 • 法国败降后,美国通过《租借法》,并于1941年3月 同英国一起制定"ABC-l计划",英、美两国结成了事 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社会主义苏联的加盟,世界 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进一步扩大。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等20多个国家正式加人反法 西斯战争,1942年1月1日,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 言》。
7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在19世纪下半期,资产阶级利用最新科学技术 成就来发展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世界工业的产量,在1850—70的20年里 增长了一倍,而在1870—1900的30年里,增长 了2.2倍。重工业增长特别迅速。美英德等先进 国家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8
垄断的形成
21
30年代大危机
• 1929—l933年,资本主义 世界爆发了一场历史上最 深刻、破坏性最大的经济 危机。危机于1929年10月 肇源于美国,迅速波及到 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 又很快殃及严重依赖世界 市场的英国,接着蔓延到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
22
30年代大危机
德国的失业工人
•美国失业者在百老汇 前排长队等待救济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 夫妇
13
一战参战大国的目的
• 德国想从英、法夺取殖民地,从俄国夺取 乌克兰、波兰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并摧 毁英国的海上霸权。 • 奥匈帝国企图吞并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 区建立霸权,削弱沙俄。
1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战参战大国的目的
• 俄国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夺取加里西 亚,建立“大斯拉夫帝国”。 • 英国企图击溃德国,夺取其殖民地以及土耳其的美 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 • 法国企图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抑制德国的欧 陆霸权,夺取德国盛产煤铁的萨尔区。 • 意大利要瓜分北非沿岸的突尼斯、的黎波里和昔兰 尼加,占领的里雅斯特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建 立霸权。 • 日本则想夺取德国在东方的殖民地,奴役中国及亚 洲各国人民。
4
电力的应用
• 是当时最新技术成就的代表。 •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造 了第一台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 工人格拉姆制造了第一台发动机。 • 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输电的 方法。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 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电力 的使用开始普及。人类进入了以电力为主要能 源的时代。
32
全面战争
• 1939年,意大利侵吞阿尔巴尼亚,德国进攻波 兰,英、法等国对德宣战;直到1941年苏德战 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各主要大国才完全卷了 进去,打成了一场真正的全球大战。
苏德之战
德军入侵波兰
33
前期对法西斯的妥协
• 英、法、美等所谓“民主国家”出于反苏、反 共、镇压各国人民革命的目的,对德、意、日 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罪行一味地妥协、退让、绥 靖、姑息养奸,图谋把战争的祸水引向苏联, 结果它们的如意算盘落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 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