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
阿Q和堂吉诃德的狂人形象
阿Q和堂吉诃德的狂人形象阿Q是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1]里面的主人公,他以精神胜利法为人们所熟知。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长篇同名小说《堂吉诃德》[2]里面的主人公,他的疯癫荒唐被人们所嘲笑。
他们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创作动机下所产生的不同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两者虽时代背景、身份地位不同,个性特征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却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主要是对他们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文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一、堂吉诃德与阿Q形象的同中之异(一)同属于游荡者但根源各异《堂吉诃德》和《阿Q正传》这两部小说都是通过主人公的游走反映社会的一个侧面,从行动轨迹上来看、从身份的界定上来说都属于游荡者,但他们游荡的根源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阿Q是地道的中国式农民,有着纯粹的小农意识,自私、愚昧、无知。
他只求自身安稳,能自保,满足自己基本的生存。
但他无依无靠,无亲无故,只能住在土谷祠,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工作略长久时,他也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
所以他只是为了生存而游荡,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
未庄呆不下去就去城里,城里混不住了就回未庄,无牵无挂的游荡于适合他生存的土地上。
躯体的游荡只为填饱肚子,于人没有任何益处与危害。
堂吉诃德是一个西班牙的乡村绅士,有家有一定的资产还有佣人,生活虽不算奢华富裕,但有吃有穿,有人管家,有人伺候,也还称得上是个老爷。
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看他喜欢的书。
一个上了年纪的乡绅,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
或许,正因为上了年纪、碌碌无为,更深觉生活的无聊,更渴望激情与传奇,也更渴望冒险与刺激。
这样,骑士小说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平台。
[3]他沉迷于其中,似乎不在于小说“那晶莹剔透的文笔,曲折委婉的妙语”,而在于生活的无趣与对激情渴求的向往之心。
所以他找出一个祖上留下来的头盔,骑上一匹瘦马,带上一个随从,开始了骑士游侠流浪的生活。
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
幻想天堂里不同的笑与泪——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同名主人公,也是一个的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形象,而阿Q则是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勾勒出的一个幻想悲剧的人物形象,同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富有盛名。
这两个人物,一个出生在十七世纪的西班牙,一个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个是潦倒的乡绅,一个是社会最底层的贫民,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文化教养……然而,再多的不同都掩盖不了这两个人物之间某种致命的共同点:爱幻想。
只这一点,就不得不让历代批评家们将目光锁定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今天我又将开始这个老套的话题,表达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进行阐述:一、堂吉诃德和阿Q形象意义的比较首先,我觉得,不同的生活背景,注定了堂吉诃德和阿Q两个人物形象诞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堂吉诃德背负的是一种讽诫意义,而阿Q则带着一种揭露意义。
堂吉诃德诞生在骑士小说泛滥时期的西班牙,塞万提斯自己就在《堂吉诃德》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全部摧毁。
”虽然这部书后来的意义不仅于此,但我们还是可以明确得到一个信息:这部书是想塑造一个典型,通过这个典型来达到讽刺及摧毁的目的。
塞万提斯希望通过塑造这个被骑士小说毒害的乡绅的一系列疯狂可笑的举动来向人们展示骑士文学的可笑性,从而劝导人们放弃骑士文学,在书中,表面上看来是堂吉诃德的亲友劝他不要沉迷于骑士小说,实际上是作者借堂吉诃德来劝告广大的社会群众不要再沉迷于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这样一来,堂吉诃德这个人物身上就背负着一种劝讽的责任,塞万提斯希望读者在讽刺堂吉诃德的同时,能够得到一种劝告。
这种劝讽意义是集中在堂吉诃德一个人身上的,其他的人都是堂吉诃德疯狂表现的旁观者,由此看来,堂吉诃德与背景中的人物是处于一种对立位置的,他不属于戏弄他的那群人。
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之比较
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之比较学比较文学,觉得阿Q身上有不少堂吉诃德的影子。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
它讲的是拉曼却村的一个穷乡绅,因读了骑士小说入了迷,幻想恢复骑士时代的光荣传统,穿戴上祖先留下的破盔甲,手持长矛,骑上一匹可怜的瘦马出外行侠冒险的故事。
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
它讲的是农民阿Q的一些小故事,他用他的精神胜利法使自己总处于“优胜”地位,他的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被迫不准革命,最后落得个“大团圆”的结局。
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矛盾而复杂的形象。
疯癫,荒诞是其主要的特征。
同时他高尚,富有理想,有忘我的牺牲精神。
至于阿Q,20世纪80年代,学者林兴宅概括了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堂吉诃德和阿Q的相似处:一、精神胜利法阿Q和堂吉诃德在遇到挫折,失败时都有让自己精神上胜利的方法。
如:在《堂吉诃德》第十五章中有这么一段“……总之,这都怪我。
那些人不像我,没有受封骑士称号,我不该那起佩剑跟他们动手。
我想,正是因为我违背了骑士的规矩,战神才这么狠很地惩罚我……”他把自己被杨瓜斯人打败的原因归于神的惩罚,暗示自己的地位比那些人高他大战风车失利后对侍从桑丘说,要不是魔法师捣鬼,把巨人变成了风车,那巨人一定不是他的对手。
他在精神上是个胜利者,因此那一刻他可能是愉悦的。
阿Q 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我们所熟悉的。
他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集中刻画了阿Q的这一性格特征。
他对于自己的身世很是渺茫,与别人口角时却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他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连老婆也娶不上,却偏偏要虚妄地夸口“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表现出盲目的妄自尊大;他忌讳头上的癞疮疤,且颇为苦恼,可人们偏要拿他的癞疮疤寻开心时,他会说“你还不配”,于是就觉得自己头上的癞疮疤非同寻常,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了;当他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响头之后,站了一刻,心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表现出他的自欺欺人;后来人家打他,还要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阿Q被迫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这下他该自认失败了吧?并不,他想: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他在精神上又胜利了。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比较
一、活在虚拟、幻想中的人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的人都会对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留下深刻的印象。
阿Q的原形是封建旧社会放浪的社会底层人物,是旧社会中被压迫、剥削、孤立、闭塞的人群。
作品中,阿Q没有姓名、地位,甚至不配姓赵,而且常常遭人嘲弄,导致了阿Q在心理上战胜对方的“精神胜利法”,这么一来,未庄那些欺负他、瞧不起他的人都成了他的儿子或虫豸,于是阿Q就成了“人上之人”。
由于长期的自我蔑视,他对自己的猥锁早已麻木,以至于别人对他的嘲弄当作是对自己的欣赏,而这些又是他能生存下去的精神依托。
在辛亥革命时,阿Q因听了革命的“好处”,为了在未庄人面前耀武扬威,不知革命是什么的阿Q也要“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了。
”他狂热地投入其中,在思想上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行动上他又是人的丑陋性的大发作,只有这样,他才能给自己以精神的慰藉。
虽然形式上的胜利保驾他渡过无数次精神危机的难关,但长时间的精神上的压抑导致阿Q智光灵气的退缩,形成了病态的人格。
阿Q是深受封建社会的侵蚀与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愚昧无知、思想不觉悟,更突出的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
起初,阿Q “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直是“深恶痛绝”。
但是当现实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辛亥革命的浪潮又波及到未庄时,他的行动更是可笑和丑陋,只有这样,才能给予自己精神上的慰藉。
外表由精神胜利法支撑着,长时间的精神上的压抑导致阿Q睿智的退缩,形成了文学界中普遍认为的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同是沉迷于幻想,堂吉诃德仿佛陷入更深,再现实的东西,也会被他的幻想变得荒唐不堪。
他疯狂地崇拜骑士道,而自己行侠仗义的愿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于是只有在幻想中寻找希望。
在这一点上,阿Q与堂诃德在“魔法师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
可是到头来,他的邪法毕竟敌不过我这反剑的锋芒”。
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鲁迅认为,“真正的堂吉诃德”并非如中国的“江湖派和 流氓种子,”他是“十分老实”的。他心口如一,毫无伪饰, 往往把自己所思所行,和盘托出,使自己成了没有任何遮蔽 的靶标,因而处处受辱、被人愚弄。他不是那种“阴柔人 物”,所以总是吃亏。
二、维护个人的尊严,以至自我陶醉、忌讳缺点
阿Q的忌讳头上的疮疤,要有一个姓氏,想娶个老婆,以 及想为吴妈唱好儿句戏等等,也都说明他的自尊自负和自珍 自重,而所有这些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
二维护个人的尊严以至自我陶醉忌讳缺点阿q的忌讳头上的疮疤要有一个姓氏想娶个老婆以及想为吴妈唱好儿句戏等等也都说明他的自尊自负和自珍自重而所有这些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
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秦佳琪 陆协新
主讲:
一、思想和行为
阿Q和堂吉诃”的老实人,老实得简直有些 愚蠢,虽然有时不免有些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象 瘪三样。”他不谙人情世故,为人坦率正直,其喜怒哀乐之 情总是溢于言表,“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这 样,他总是未庄闲人嘲弄撩惹的对象、侮辱攻击的目标。
堂吉诃德常为自己屡遭失败的侠义而勇敢的事迹感到 骄傲,虽然“自称自赞适得其反”,但他还是忍不住要在 “没有旁人替我说话”的时候,“只好自己说说”,作一番 自我陶醉。
谢谢大家!
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_两个滑稽_荒唐的精神胜利者
堂吉诃德与阿Q之⽐较_两个滑稽_荒唐的精神胜利者社会⽂化研究堂吉诃德与阿Q之⽐较———两个滑稽、荒唐的精神胜利者张德超内容提要 西班⽛⽂学巨擘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中国现代⽂坛泰⽃鲁迅笔下的阿Q是世界⽂学⼈物画廊中两个不朽的典型形象,两个⼈物形象同中存异、异中有同。
虽阶级出⾝、社会地位、⽣存环境、教育程度、情感信念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的相似之处。
本⽂运⽤⽐较研究的⽅法,将⼆⼈的经历和结局及其悲剧原因作了分析。
关键词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鲁迅 阿Q 精神胜利法⽐较张德超,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223800 西班⽛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说《堂吉诃德》是举世闻名的杰作。
⼩说的同名主⼈公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说,竟像古代骑⼠那样⽤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作为⾃⼰的⼼上⼈,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侍从,3次周游全国,企图创建锄强扶弱的骑⼠伟业,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当作疯⼦遣送回家。
时隔300余年之久,在中国同样也出现了⼀部中国现代⼩说的奠基之作《阿Q正传》。
于是,在中国也诞⽣了⼀个我们⾃⼰的笑料———阿Q。
很快地,在国民的嘲笑声中,中国⽂化及其顽固⾃⼤的维护者们⽔到渠成地对堂吉诃德和阿Q执⾏了近乎⼀致的宣判:⼀个是执著的出击丑恶却⼜陷⼊“错误的打法”;⽽另外⼀个则是“农民式质朴”的⽼实⼈,但却浑⾝洋溢着“国民的劣根性”,因⽽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通过分析研究⽂本我们看到这样两个出⾝完全不同的⼈物典型,虽⾝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沐浴在不同的地域⽂化之中却有着惊⼈的相似、相通之处。
当然,堪称难兄难弟的堂吉诃德与阿Q同样也呈现出了各⾃的与众不同及不可替代性。
堂吉诃德与阿Q这样⼀对精神兄弟,⽣⾠和国籍均不相同,⼀个诞⽣在17世纪初期的西班⽛,⼀个诞⽣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时隔300余年,地跨欧亚。
⽆论是所处的社会环境、流露的感情特⾊,还是各⾃的经历、爱情意向乃⾄结局都不尽相同,他们⾝上的这些民族意识、民族特⾊的不同,造就了各⾃形象的特殊及不可替代性。
比较阿Q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比较阿Q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的异同作者: 林瑞琪鲁迅的《阿Q正传》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都是通过塑造一个荒唐、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某个具体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挖掘出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人的思想和人性的变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发人深省。
一、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的异同:当时的社会制度正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和变动,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封建思想的残余仍然深深地钳制着中国民众的思想;文化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的农民普遍都是目不识丁;小农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仍占主导;国力薄弱,中国处于被动受欺的位置,西欧列国以及美国对中国这头大肥羊虎视眈眈……阿Q正是活在这种状况下的中国,他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是街头上混日子、耍流氓的无业游民。
堂吉诃德生活在十七世纪初的西班牙,因读了中世纪的骑士小说入了迷。
在当时,西班牙正盛行骑士小说所描绘的骑士精神和生活模式被当时受到很多人的追崇,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时尚。
二、人物的名字的文化内涵:堂吉诃德原名叫吉哈诺,为了附和当时西班牙的骑士小说的风气,他给自己改名为堂吉诃德。
如今这个名字已变成一个具有特定文学意义的名词,成了脱离实际、热忱幻想、主观主义、迂腐顽固、落后于历史进程的同义语。
阿Q,这个名字没有姓氏,而且好记,大家都可以随口喊他的名字,而作者起这个名字有一定的用意的。
(1)暗示了阿Q是一个活着人重视、死了没有人在意的无名小卒,他的身份极其低下;(2)可以用来泛指很多当时社会上的一类人,范围很大但是又不明确;(3)虽有悖于以往的小说人物有明确的定位,但在作品中,我们还是可以瞥见阿Q生活的背景,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阿Q”如今成了与社会脱节、靠主观臆想和“精神胜利法”苟活人世的一类人的代名词。
三、在艺术特点上,作者塑造人物形象都是运用喜剧的手法写了带有悲剧性的人物,把人物置于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之中,采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人物荒唐、滑稽的行为,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性效果。
比较文学7讲·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 (二)悲剧性格 • 悲剧性成分在性格中占有了很大的比重。 二者身上具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成分。
• (三)悲剧性和喜剧性的融合 • 两个形象都具有正当合理的思想内核和 可笑可怜的主要性格特征。
三、形象类似性、美学性格构成 的相似性的成因
• (一)二位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状态 十分相似。
• •
• 2.在生活中都是弱者,却都希望成为强者, 甚至竟然达到妄自尊大的地步。也即都 有一种精神胜利法。 • 自诩为“模范骑士”,连法兰西十二武 士、世界九大豪杰的功绩都比不上他 “赫赫有名,而且空前绝后,当世无 双。” • 藐视王胡,鄙夷小D,比赵家的秀才还长的—— 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 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 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 的苦痛了。
• (三)都采取传记文学的名目来写作, 使自己的讽刺对象具有要给庄严的外观, 并反复强调它的真实性、可信性,因而 对书中人物和事件都作了某些“考证”。
• •
•
(三)构思上颇多相似之处。 屠格涅夫“下集里的堂吉诃德,是公爵和公 爵夫人的可爱的朋友,是他那作了省长的侍 从的英明的导师,他已经不是上集里,特别 是小说开始时我们所看到的那个堂吉诃德, 不是那个饱受打击的怪诞而又可笑的怪物 了。” 《阿Q正传》后五章要比前五章严肃的多。
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一、思想行为方面的共同性
• 1.质朴、直率。都是老实人。 • Eg:让被解救的强盗去向自己的贵妇人 请安。 • Eg:阿Q调戏女人,直接上来就是言语 先行,“我要和你困觉” • 阿Q也并不讳饰,傲然的说出他的经验来。 从此他们才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小脚色, 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只站在 洞外接东西。
• 3.都有一系列支撑自身荣誉和应付外界环 境的妙法:以假当真,将想象和幻觉当 成真实。 • 堂吉诃德妙法——把从骑士小说中看到 的一切想象为自己生活期间的真实世界。 • 阿Q的妙法——把自己的荣辱归因于赵家 的盛衰。觉得动过小尼姑的大拇指比平 常滑腻,仇恨赵太爷便将抢赵太爷家的 人当作白盔白甲的革命党人。
比较文学讲·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描述
二、美学本质的比较研究
• 二者都是悲剧性的喜剧性格和喜剧性的 悲剧性格。 • (一)喜剧性格 • 他们的全部活动中,行为方式的直接动 机和主观意愿都带有荒谬的性质和可笑 的特点。 • 精神胜利法是他们喜剧性格的重要内涵。
• •
2.喜剧性格中有着内在的悲剧因素。 在一系列荒谬可笑的思想行为深处,都 存在着一种不成熟的合理性的因素,在 它们还没有成熟为一种行为力量之前, 它们往往以歪曲了的形态附着在喜剧性 的思想行为之上,构成了他们作为喜剧 性格的一部分,而不易被人察觉。
• 2.在生活中都是弱者,却都希望成为强者, 甚至竟然达到妄自尊大的地步。也即都 有一种精神胜利法。 • 自诩为“模范骑士”,连法兰西十二武 士、世界九大豪杰的功绩都比不上他 “赫赫有名,而且空前绝后,当世无 双。” • 藐视王胡,鄙夷小D,比赵家的秀才还长 三子拿去了罢, 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 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 的苦痛了。
• 3.都有一系列支撑自身荣誉和应付外界环 境的妙法:以假当真,将想象和幻觉当 成真实。 • 堂吉诃德妙法——把从骑士小说中看到 的一切想象为自己生活期间的真实世界。 • 阿Q的妙法——把自己的荣辱归因于赵家 的盛衰。觉得动过小尼姑的大拇指比平 常滑腻,仇恨赵太爷便将抢赵太爷家的 人当作白盔白甲的革命党人。
• (三)都采取传记文学的名目来写作, 使自己的讽刺对象具有要给庄严的外观, 并反复强调它的真实性、可信性,因而 对书中人物和事件都作了某些“考证”。
• •
•
(三)构思上颇多相似之处。 屠格涅夫“下集里的堂吉诃德,是公爵和公 爵夫人的可爱的朋友,是他那作了省长的侍 从的英明的导师,他已经不是上集里,特别 是小说开始时我们所看到的那个堂吉诃德, 不是那个饱受打击的怪诞而又可笑的怪物 了。” 《阿Q正传》后五章要比前五章严肃的多。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分析比较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分析比较《阿Q 正传》与《堂吉诃德》这两部文学作品是属于不同时代,但人物形象极为相似的悲喜剧。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阿Q和堂吉诃德都具有质朴、直率的性格特点, 都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但实际上都是被欺凌的弱者, 却又以“精神胜利法”来对待自己的失败。
可以说阿Q 和堂吉诃德是悲剧性的喜剧性格与喜剧性的悲剧性格的和谐统一, 他们都具有正当合理的思想内核和“可笑可怜”的性格特征。
鲁迅和塞万提斯采用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作品的喜剧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品中所包涵的喜剧精神却能引起人们对整个民族、整个时代的深思。
一、文化背景的比较《阿Q正传》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文化,是鲁迅先生用于展示中国农民畸形性格的典型。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 鲁迅爱用悲喜剧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他们, 传达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精神的绝望感。
这也是那个社会状态和时代背景所赋予的思想内涵。
人类从整体而言, 心灵是非常脆弱的, 而处在中国翻天覆地变革历史潮流中的阿Q夹缝中挣扎的人生恰恰是麻木的悲剧的中国人的代表。
与阿Q的普遍文化意义不同,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化中异端的代表,“堂吉诃德式”行为方式在社会掀起风潮。
而堂吉诃德是专凭理想而勇往直前去做事, 他是个为了维护正义, 拯救世人, 甘愿牺牲性命的无畏勇士。
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 锄强扶弱, 把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尊敬妇女, 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等。
塞万提斯实际上把自己的爱憎与希望寄托在这个人物身上。
堂吉诃德的悲剧就在于此, 他的主观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鲁迅却是为人生而改造人生, 是唤起阿Q式的国民精神,给世人以警示启发。
塞万提斯当时的思想矛盾复杂, 他不满于现实的黑暗, 却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一方面嘲笑骑士制度, 一方面又寄希望于理想化的古代骑士精神, 所以他在塑造堂吉诃德时让其出尽洋相,但同时又表现了人物身上许多善良的高尚的东西, 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入作品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分析比较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分析比较《阿Q 正传》与《堂吉诃德》这两部文学作品是属于不同时代,但人物形象极为相似的悲喜剧。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阿Q和堂吉诃德都具有质朴、直率的性格特点, 都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但实际上都是被欺凌的弱者, 却又以“精神胜利法”来对待自己的失败。
可以说阿Q 和堂吉诃德是悲剧性的喜剧性格与喜剧性的悲剧性格的和谐统一, 他们都具有正当合理的思想内核和“可笑可怜”的性格特征。
鲁迅和塞万提斯采用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作品的喜剧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品中所包涵的喜剧精神却能引起人们对整个民族、整个时代的深思。
一、文化背景的比较《阿Q正传》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文化,是鲁迅先生用于展示中国农民畸形性格的典型。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 鲁迅爱用悲喜剧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他们, 传达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精神的绝望感。
这也是那个社会状态和时代背景所赋予的思想内涵。
人类从整体而言, 心灵是非常脆弱的, 而处在中国翻天覆地变革历史潮流中的阿Q夹缝中挣扎的人生恰恰是麻木的悲剧的中国人的代表。
与阿Q的普遍文化意义不同,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化中异端的代表,“堂吉诃德式”行为方式在社会掀起风潮。
而堂吉诃德是专凭理想而勇往直前去做事, 他是个为了维护正义, 拯救世人, 甘愿牺牲性命的无畏勇士。
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 锄强扶弱, 把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尊敬妇女, 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等。
塞万提斯实际上把自己的爱憎与希望寄托在这个人物身上。
堂吉诃德的悲剧就在于此, 他的主观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鲁迅却是为人生而改造人生, 是唤起阿Q式的国民精神,给世人以警示启发。
塞万提斯当时的思想矛盾复杂, 他不满于现实的黑暗, 却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一方面嘲笑骑士制度, 一方面又寄希望于理想化的古代骑士精神, 所以他在塑造堂吉诃德时让其出尽洋相,但同时又表现了人物身上许多善良的高尚的东西, 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入作品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堂吉诃德和阿Q的比较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
堂吉诃德和阿Q的比较阿Q和堂吉诃德都具有质朴、直率的性格特点。
鲁迅认为,“真正的吉诃德”并非如中国的“江湖派和流氓种子,”他是“十分老实”的。
他心口如一,毫无伪饰,往往把自己所思所行,和盘托出,使自己成了没有任何遮蔽的靶标,因而处处受辱、被人愚弄。
他不是那种“阴柔人物”,所以总是吃亏。
阿Q呢?这是一个具有“农民式质朴”的老实人,老实得简直有些愚蠢,虽然有时不免有些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象瘪三样。
”他不谙人情世故,为人坦率正直,其喜怒哀乐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
这样,他总是未庄闲人嘲弄撩惹的对象、侮辱攻击的目标。
他们在生活中是被欺侮的弱者,但却都希望成为强者,其愿望之迫切,有时竟达到妄自尊大的地步。
堂吉诃德自诩是“模范骑士”,阿Q藐视王胡、鄙夷小D;比赵家的秀才还长三辈,即便是对有钱有势的赵、钱二位太爷,阿Q也“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
然而现实使这种自我尊重和自我陶醉最终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备受凌辱、到处碰壁之余,他们又不得不求助于“精神上的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既是阿Q性格和气质的核心,也是堂吉诃德性格和气质的核心。
阿Q的“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乃至“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使自己“立刻转败为胜”等等,都是人们熟知的阿Q精神上获得胜利的法宝。
堂吉诃德的“精神胜利法”:他在遭到痛打,抚摩伤痕之际,还在“私自庆幸,觉得这种灾殃是游侠骑士分内应有的”;他的“惯技”是把自己的失败和不幸,同骑士小说里英雄们的遭遇加以类比,一比便不觉得特别不幸,又何况自己是骑士中的“第一”,而“‘第一’究竟是表示出人头地的词儿”,于是更加心安理得,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起来。
因此,他从不垂头丧气,而是继续沉浸于幸福的梦幻中,让精神上的欢愉再次滋润他那受难的心。
精神胜利法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失败的痛苦,但最终会将他们导入永久的迷误和虚妄的泥潭之中,沉浸在精神麻木状态而不能自拔。
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之比较
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之比较学比较文学,觉得阿Q身上有不少堂吉诃德的影子。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
它讲的是拉曼却村的一个穷乡绅,因读了骑士小说入了迷,幻想恢复骑士时代的光荣传统,穿戴上祖先留下的破盔甲,手持长矛,骑上一匹可怜的瘦马出外行侠冒险的故事。
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
它讲的是农民阿Q的一些小故事,他用他的精神胜利法使自己总处于“优胜”地位,他的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被迫不准革命,最后落得个“大团圆”的结局。
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矛盾而复杂的形象。
疯癫,荒诞是其主要的特征。
同时他高尚,富有理想,有忘我的牺牲精神。
至于阿Q,20世纪80年代,学者林兴宅概括了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堂吉诃德和阿Q的相似处:一、精神胜利法阿Q和堂吉诃德在遇到挫折,失败时都有让自己精神上胜利的方法。
如:在《堂吉诃德》第十五章中有这么一段“……总之,这都怪我。
那些人不像我,没有受封骑士称号,我不该那起佩剑跟他们动手。
我想,正是因为我违背了骑士的规矩,战神才这么狠很地惩罚我……”他把自己被杨瓜斯人打败的原因归于神的惩罚,暗示自己的地位比那些人高他大战风车失利后对侍从桑丘说,要不是魔法师捣鬼,把巨人变成了风车,那巨人一定不是他的对手。
他在精神上是个胜利者,因此那一刻他可能是愉悦的。
阿Q 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我们所熟悉的。
他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集中刻画了阿Q的这一性格特征。
他对于自己的身世很是渺茫,与别人口角时却会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他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连老婆也娶不上,却偏偏要虚妄地夸口“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表现出盲目的妄自尊大;他忌讳头上的癞疮疤,且颇为苦恼,可人们偏要拿他的癞疮疤寻开心时,他会说“你还不配”,于是就觉得自己头上的癞疮疤非同寻常,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了;当他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响头之后,站了一刻,心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表现出他的自欺欺人;后来人家打他,还要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阿Q被迫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这下他该自认失败了吧?并不,他想: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他在精神上又胜利了。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分析比较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分析比较《阿Q 正传》与《堂吉诃德》这两部文学作品是属于不同时代,但人物形象极为相似的悲喜剧。
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阿Q和堂吉诃德都具有质朴、直率的性格特点, 都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但实际上都是被欺凌的弱者, 却又以“精神胜利法”来对待自己的失败。
可以说阿Q 和堂吉诃德是悲剧性的喜剧性格与喜剧性的悲剧性格的和谐统一, 他们都具有正当合理的思想内核和“可笑可怜”的性格特征。
鲁迅和塞万提斯采用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作品的喜剧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品中所包涵的喜剧精神却能引起人们对整个民族、整个时代的深思。
一、文化背景的比较《阿Q正传》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文化,是鲁迅先生用于展示中国农民畸形性格的典型。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 鲁迅爱用悲喜剧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他们, 传达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精神的绝望感。
这也是那个社会状态和时代背景所赋予的思想内涵。
人类从整体而言, 心灵是非常脆弱的, 而处在中国翻天覆地变革历史潮流中的阿Q夹缝中挣扎的人生恰恰是麻木的悲剧的中国人的代表。
与阿Q的普遍文化意义不同,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化中异端的代表,“堂吉诃德式”行为方式在社会掀起风潮。
而堂吉诃德是专凭理想而勇往直前去做事, 他是个为了维护正义, 拯救世人, 甘愿牺牲性命的无畏勇士。
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 锄强扶弱, 把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尊敬妇女, 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等。
塞万提斯实际上把自己的爱憎与希望寄托在这个人物身上。
堂吉诃德的悲剧就在于此, 他的主观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鲁迅却是为人生而改造人生, 是唤起阿Q式的国民精神,给世人以警示启发。
塞万提斯当时的思想矛盾复杂, 他不满于现实的黑暗, 却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一方面嘲笑骑士制度, 一方面又寄希望于理想化的古代骑士精神, 所以他在塑造堂吉诃德时让其出尽洋相,但同时又表现了人物身上许多善良的高尚的东西, 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入作品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阿Q 与堂吉诃德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欢声笑语。
说到阿Q,我们马上联想到他的“先前阔”“儿子打老子”“造反”等不同凡响的举止。
而提到堂吉诃德,我们面前又会浮现另一幅滑稽画面:一个年老体弱的老头儿,带着头盔,提着长矛,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走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里,一本正经的宣扬已是陈旧的骑士道精神。
他们滑稽的造型,荒谬的理想可笑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但在他们喜剧性外壳下又蕴涵着深刻的内在的悲剧性。
其悲剧性就在于阿q和堂吉诃德同生于一个社会交替的时期,这样的一个转变的时间里,阿q和堂吉诃德都是跟不上时代的人。
他们身上透露出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年代是不一致的,阿q思想落后,愚昧无知,堂吉诃德为骑士小说毒害,思维精神已经偏离了他生活的正常轨道。
换一句话来说,他们就是一个“时代的错误”。
这悲剧性是必然的,是一个社会更替的结果。
阿Q和堂吉诃德虽有不同的外貌、理想情趣、教育程度等,但也有相似的地方:思想行为、性格特点。
以下就其相似点进行比较。
首先,他们性格都具有两重性。
这种性格,是典型的矛盾体,它自始至终表现在阿Q和堂吉诃德身上。
质朴愚味又狭隘无赖,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敏感又麻木健忘,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
这些,构成了具有两重性的阿Q。
阿Q是一个帮人打短工的农民,恋爱失败后,无人再要他帮忙,生活无着落,只好到静修庵偷萝卜。
当老尼姑发现他时,竟耍赖道:“这是你的?能叫得它答应么?”可见,质朴的阿Q又是一个无赖。
而人都需要自尊,希望自己成为强人,可阿Q在战胜不了别人时,就自轻自贱,并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
尽管不承认“人打畜牲”,却也承认了“人打虫豸”。
只要过了这一时刻,便什么也记不得,又飘飘然了。
阿Q不能恋爱,但赵太爷却能讨小。
故‘而使人感到不平。
但是在阿Q 思想深处,如“男女之大防”、“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女人是害人的东西”等等,都是符合封建中国的思想的影子。
最新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
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湖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评审表论文题目: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准考证号:姓名:专业:办学点:学生类型:(助学班/独立本段)2013 年 9 月 20 日湖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摘要:中国作家鲁迅的《阿Q正传》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两部著作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他们以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感人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中外读者的高度评价和热烈赞赏;其塑造的文学典型阿Q和堂吉诃德更是世界文学殿堂里不朽的形象,他们具有丰富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民族意识,虽阶级出身、社会地、生存环境、教育程度、情感信念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二人的经历和结局及其悲剧原因作了分析。
关键字:精神胜利法堂吉诃德阿Q 形象分析对比目录标题《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前言:关于阿Q和堂吉诃德的比较,在80年代就有学者采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想结合的方法,对阿Q和堂吉诃德德思想行为、美学品格方面的相似点进行了比较,并结合两位作家的世界观、美学思想与创作方法,探讨了导致这些相似点的深层成因。
但中国与西班牙分别属于东方和欧洲两个不同的文化圈,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阿Q和堂吉诃德放在一起加以研究,而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比较应从求其同出发,进而辩异,并深究其成因。
只有通过寻根究源,得到两者的全貌,才能达到异质文化之间文化的互证、互补、互识。
在这里,我们根据阿Q和堂吉诃德的生活经历和结局进行对比和分析。
1、《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背景分析《堂吉诃德》小说全名《奇情异想的身世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其实小说,竟像古代其实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扎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评审表论文题目: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准考证号:姓名:专业:办学点:学生类型:(助学班/独立本段)2013 年9 月20 日湖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摘要:中国作家鲁迅的《阿Q正传》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两部著作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他们以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感人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中外读者的高度评价和热烈赞赏;其塑造的文学典型阿Q和堂吉诃德更是世界文学殿堂里不朽的形象,他们具有丰富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民族意识,虽阶级出身、社会地、生存环境、教育程度、情感信念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将二人的经历和结局及其悲剧原因作了分析。
关键字:精神胜利法堂吉诃德阿Q 形象分析对比目录标题《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对比》前言:关于阿Q和堂吉诃德的比较,在80年代就有学者采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想结合的方法,对阿Q和堂吉诃德德思想行为、美学品格方面的相似点进行了比较,并结合两位作家的世界观、美学思想与创作方法,探讨了导致这些相似点的深层成因。
但中国与西班牙分别属于东方和欧洲两个不同的文化圈,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阿Q和堂吉诃德放在一起加以研究,而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比较应从求其同出发,进而辩异,并深究其成因。
只有通过寻根究源,得到两者的全貌,才能达到异质文化之间文化的互证、互补、互识。
在这里,我们根据阿Q和堂吉诃德的生活经历和结局进行对比和分析。
1、《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背景分析《堂吉诃德》小说全名《奇情异想的身世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其实小说,竟像古代其实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扎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
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做疯子遣送回家。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
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败,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
小说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诃德和既求实胆小又聪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连个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朴实无华的生真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德台阶。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评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时是这样说:“到了地球的尽头问人们:‘你们可明白了你们在地球上的生活?’那时,人们便可以默默地把《堂吉诃德》递过去,说:‘这就是我给生活做的总结。
你们难道能因为这个而责备我吗?’”堂吉诃德作为西方文学的的一个人物形象,同时他又是塞万提斯笔下一位骑士的代表。
塞万提斯所处的当时封建统治者欲用骑士精神鼓动贵族,并大力提倡骑士文学。
而当时的统治者需要用骑士文学宣扬忠君护教维护统治,并抵制人文主义文学。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骑士文学风靡一时。
塞万提斯憎恶骑士文学,所以试图创作一部以“骑士”为主人公的作品,达到讽刺骑士文学的目的,塞万提斯为了反对骑士小说,模仿骑士小说写作《堂吉诃德》。
将骑士道的有害性放大给人看,让读者在笑声中与骑士小说告别。
塞万提斯在小说前言说:“我的愿望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
堂吉诃德的真人真事,已经使骑士小说立脚不住,注定要一扫而空了。
”很显然作为西班牙绝后的一部骑士小说塞万提斯的作品是成功的,在他笔下所塑造的堂吉诃德成功的为他所用,尖锐的指向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社会的黑暗。
而处在同样社会黑暗的鲁迅也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直指矛盾。
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以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作为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中心人物-----阿Q,就与堂吉诃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末庄流浪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姓名都被人遗忘了,悲惨的地位使他倍受凌辱,而他却自轻自贱,用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实际上的失败和呗奴役的地位。
后因向赵太爷的女仆“求爱”,赵秀才打出门外。
为讨“生计”,被迫进城入伙偷盗。
辛亥革命波及末庄时,他从县城返回,虽一向反对“造反”,但见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对此惊恐万状,于是也不免对革命“神往”起来,正当声称“造反”,并沉浸于幼稚而糊涂的幻想之中时,摇身一变为“革命党”的假洋鬼子扬起“哭丧棒”,不许他革命,赵家遭抢后,无辜的阿Q又突然被“革命党”抓进县大牢处决了。
中国文化及其顽固自大的维护者们水到渠成地对堂吉诃德和阿Q执行了近乎一致的宣判:一个是执著的出击丑恶却又陷入“错误的打法”;而另外一个则是“农民式质朴”的老实人,但却浑身洋溢着“国民的劣根性”,因而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堂吉诃德与阿Q这样一对精神兄弟,生辰和国籍均不相同,一个诞生在17世纪初期的西班牙,一个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时隔300余年,地跨欧亚。
无论是所处的社会环境、流露的感情特色,还是各自的经历、爱情意向乃至结局都不尽相同他们身上的这些民族意识、民族特色的不同,造就了各自形象的特殊及不可替代性。
尽管如此,其相通的共性依然无法掩盖。
堂吉诃德与阿Q均耽于幻想,脱离实际,生活在自我缔造的幻想世界里不能自拔,使得主、客观严重分离,最终走上失败的共同命运。
这两个大唱“精神胜利”凯歌的“英雄”表面上都显得十分滑稽、可笑实际上却是典型的悲剧性人物,令人同情,发人深省。
黑格尔曾经说过:“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头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
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2、《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的对比2.1名字的由来: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真正名字在小说中有所提及,原名应为“哈罗那”,另一处叫“吉哈诺,那么他又如何唤作“堂吉诃德”的呢?在小说中他以骑士自居,自称为“堂吉诃德。
台。
拉。
曼却”,他觉得这样可以标明自己的籍贯,而且以地名为姓可以为本乡争光。
阿Q 有一回,阿Q似乎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
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地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赵太爷是他本家,可第二天阿Q被赵太爷差地保来“请”了去,赵太爷暴跳如雷地给阿Q一个嘴巴,问他怎么会姓赵,哪里配姓赵,从此连姓什么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而文中也未可知道阿Q到底姓什么,名字也不可考,在《阿Q正传<序>》里,作者说听别人叫阿Q为阿Quei,因找不到字与之对应,所以就简略为阿Q了。
堂吉诃德尚且有自我命名的权利,而阿Q的名字既不是自己的命名,就连自己姓什么的权利都被限制了,两个人的差异便由此分化而来2.2、有“识”与无“识”堂吉诃德乃西班牙一个偏远乡村拉・曼却的村野老儒,年约50,体格强健,一个穷困潦倒的下级贵族,这位绅士,“一年到头闲的时候居多,闲来无事就埋头看骑士小说,看得爱不释手,津津有味,……他好奇心切,而且入迷很深,竟变卖了几亩田去买书看,把能弄到手的骑士小说全搬回家。
”这样一个“十足的书呆子”发了狂,立志要当骑士,去行侠猎奇,把书里那些游侠骑士的行事一一照办。
堂吉诃德是一位有教养的骑士他能读会写,知识丰富,涉猎广泛,好发长篇大论。
具有高于时代、超于常人的社会理想,企图通过自己的刀剑,消灭一切不平和暴行,建立他所理想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世风淳朴、人人平等的“太古盛世”。
于是,身为知识分子一员的堂吉诃德肩负使命,以“九死而不悔”的政治抱负,“以天下为己任”,竭力拼杀,赴汤蹈火,可歌可泣。
再来看生活在中国的清末至辛亥革命时期的阿Q又是何种“行状”呢?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一个赤贫者。
“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又瘦又乏,拖着一条黄辫子,头皮上亮着块癞疮疤,满身虱子。
阿Q的社会地位低下,地地道道的农村无产者;他无家无室,孑然一身,被统治者剥夺的一无所有,连姓名、籍贯都很渺茫,寄居在土谷祠里;靠打短工维持生计,“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他的财产,除了一顶破毡帽,一付旱烟袋和几件最起码的破衣衫外,便一无所有。
阿Q不识字,无文化,谈吐木讷,他所拥有的“学问”也不过是从条凳、葱丝烧鱼、打麻将和女人走路的姿态等方面区分城乡的差别。
他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能活着,没有理想和目标,当然最终也“投机”革命,可结果却落了个杀头的罪名,从而葬身于革命,做了革命的牺牲品。
他的不觉悟以及农民阶级所固有的狭隘、自私性较之堂吉诃德的崇高理想怎能不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呢?2.3人生目标堂吉诃德——英武的骑士书中有段描写:“他已经失去了理性,天下的疯子没有像他那样想入非非的,他要去做游侠骑士,披上盔甲,拿起兵器,骑马漫游世界,到各处去冒险。
猎奇冒险,把那些游侠骑士的行事一一照办,他要消灭一切暴行,承当种种风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垂千古。
他觉得一方面可以扬名,为国家效劳是美事,也是非做不可的事。
一次堂吉诃德在命名好自己的名字之后,又将自己的马命名为”驽軐难得”。
他认为骑士没有意中人就好比树没有叶子和果子,躯壳没有灵魂。
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把腌猪肉的一个农家女阿尔东沙。
罗任索作为自己的意中人,并且将他的名字改为杜尔西内娅。
台尔。
托波索,他觉得这个名字就像他为自己以及自己一切东西取的名字一样,悦耳、别致,因为它带些公主贵人的意味,很有意思,他会为他的杜尔西内娅小姐立下赫赫有名的骑士功绩,而且认为是空前绝后、当世无双的,他要一如既往地干下去。
这便是堂吉诃德的人生目标。
阿Q——闲置的游民他似乎整天就游荡在大街上或者小酒馆间,没有堂吉诃德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即使是在后来他差点去参加革命,也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他的出发点就是想要升官发财、报复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为了一显自己的风光。
而最终却以在与他人的口角中得胜中陶醉,沾沾自喜,心满意足。
如:与小D的打斗,欺负小尼姑等,他颇有一种得胜的愉悦心情。
与堂吉诃德相比,他纯粹是为自己而活的狭隘心态。
堂吉诃德和阿Q两人都处在社会历史的过度阶段,这一革命“契机”客观上引发两人的革命行动———堂吉诃德的行侠“复古”以及阿Q的“造反”。
堂吉诃德是怀有建立骑士道这样崇高的理想而到处行侠的,他认为“天叫我生在这个铁的时代,是要我恢复金子的时代,一般人所谓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