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等进行 鉴别。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 影像学表现的细微差别,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 析。
病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病例分享
学术交流
分享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过 程及治疗方法。
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分享经验和 心得,提高诊断水平。
经验总结
总结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容易出现的误诊情况以及鉴别诊断的 要点。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未来可能会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辅助医生进行更 准确的影像诊断。
多模态影像融合诊断
将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融合分析,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 要方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壁间血肿
胸痛症状较夹层轻,可有背痛或腹 痛,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穿通性溃疡
多表现为胸痛,症状与溃疡大小和 位置有关,可伴发高血压。
影像学特征异同点分析
1 2
主动脉夹层
CT可见真假两腔,真腔受压变形,假腔内血栓形 成;MRI可见主动脉内膜片及真假两腔信号。
壁间血肿
CT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增厚,无内膜片 及真假两腔;MRI可见主动脉壁高信号血肿影。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包括降低血压、控制心率、缓解疼痛等症状,以及预防夹层进一步扩展
和破裂等风险。
02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禁忌症等,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03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监测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指标,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和调

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PPT71页

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PPT71页
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 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的CTA表现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的CTA表现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的CTA表现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患者的增多,以及多排CT的临床广泛应用,经CTA检查出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也随着增多。

由于该病发病急,进展迅速,早期诊断能为患者争取时间控制疾病的发展。

近期我院遇到2例患者,临床症状及CTA表现典型,根据CTA表现,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492-02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2例,均为男性,年龄63-71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多年。

其中1例有长期心绞痛表现,未作正规治疗,后来病情突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心慌气短,胸闷,住院后,经查CTA确诊。

另1例为食道癌患者,经过多次放疗,某一天突然感觉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到医院经CT检查确诊。

方法均采用西门子多排CT机,按正规程序步骤作心血管CTA检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及重建。

2结果根据CTA表现,有学者根据溃疡的形态,分为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乳头状;(2)楔形;(3)手指状;(4)蘑菇状;(5)半圆形;(6)不规则形。

其直接征象以轴位像表现为佳,可见主动脉壁上广泛的粥样硬化和突出于主动脉腔外的龛影,且龛影基底部与主动脉腔相连,有的呈狭窄征表现,龛影形态各异。

CTA显示特征性弥漫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即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和钙化,并伴随溃疡样病变,即龛影。

有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壁内血肿,血肿范围可局限也可弥漫,同时可见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壁多发性钙化斑块、软斑块及狭窄,呈串珠样表现。

间接征象(1)主动脉壁内血肿(IMH)范围可局限也可广泛,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增厚或高密度区,有时血肿可巨大;(2)主动脉瘤样改变;(3)粥样硬化斑块,内膜钙化等[1]。

本组2例溃疡及血肿病变,部位均发生于降主动脉。

3讨论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是stanson[2]于1934年首先提出的。

1984年stanson等首先将PAU定义为是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并将其作为一种临床和病理上独立病变。

【微课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和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

【微课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和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

【微课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和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一、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是指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穿透内膜或内弹力板,侵及中膜,脱落后呈溃疡样改变。

通常位于外膜下,常伴有周围血肿的形成。

1. 影像学表现(1)造影显示为与主动脉同期显影的深大'龛影',如左图。

(2)CT图像则表现为主动脉管腔的囊袋样突出,具有与主动脉管腔相同强度的对比剂强化,如右图。

(3)病灶周围多合并局限性壁间血肿。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PAU的内膜和中膜均已破裂,仅剩外膜围绕着管腔呈突起样'龛影',可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下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PAU可位于升主动脉、降主动脉等多处。

左图显示,升主动脉处存在PAU(箭头所示),且患者同时伴有壁间血肿及胸腔积液。

右图显示,降主动脉起始部伴较大PAU。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2.鉴别诊断(1)主动脉夹层较大的囊袋状PAU轴位相常被误诊为AD。

鉴别诊断时,可观察破口及管腔状况。

PAU的内膜和中膜随已破裂,但无内膜破口、无游离内膜片、无真假两腔,病变局限,病灶与主动脉管腔强化程度一致。

AD有近、远端破口及内移游离的内膜片,主动脉呈双腔结构(一般真腔小,假腔大),管腔强化程度不一致,病变范围较为广泛。

有时PAU可进展为AD。

下图为同一例患者的CT(左)及三维重建图像(右)。

此患者较易误诊为AD,箭头所示处极易误认为内膜片,实为主动脉壁。

右图显示,主动脉壁内膜和中膜已破裂,外膜向外突出形成'龛影'。

左图CT 箭头所指实际是三维图像上的'龛影'。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2)假性动脉瘤PAU可进展为假性动脉瘤,部分较大的PAU与假性动脉瘤较难鉴别。

鉴别时,可观察是否仍存在主动脉壁外膜结构及血栓包绕。

PAU 内、中膜破裂,但外膜完整,无大量血栓包绕;而假性动脉瘤的内、中、外膜均已破裂,血液被血栓及周围组织包绕形成较大的瘤腔,破口较小,但无正常动脉壁结构,如下图。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影像学诊断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鉴别诊断 3“胸痛三联征”之肺动脉栓塞
干动脉
段动脉
肺动脉栓塞
亚段动脉
影像学鉴别诊断 4“胸痛三联征”之冠状动脉硬化
谢 谢!
不良预后因素
壁内血肿溃疡样突起(ulcerlike projection )
可以发生在非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尤其位于升主动脉或 主动脉弓时,经常发展为剥离、主动脉瘤或破裂,直径越大 (超过10-20mm)、深度越深(5-10mm),越高危
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PAU)
• 发病机制: 粥样斑块溃疡穿透内膜/ 内弹力板,破入中膜
真性动脉瘤:由动脉壁的三层组织结构组成
•假性动脉瘤:动脉壁破裂后由血肿与周围包绕的
结缔组织构成
依据形态可分为囊状、梭状或混合型。
真 性 动 脉 瘤
真性动脉瘤
真 性 动 脉 瘤
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45岁男性,急性腹痛。恶心和呕吐。黄疸。肝功能明显紊乱。有酗酒史。
病变位于胰头及钩突,为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假性动脉 瘤。无强化的稍高密度影包绕着造影剂充填的瘤腔, 提示血栓形成。
• 病因: – 高血压 – 粥样硬化
多发性 PAU
主动脉 穿通性溃疡(PAU)与壁内 血肿引起溃疡样突起的区别
不稳定动脉瘤(UTA):
主动脉瘤指主动脉管腔呈瘤样扩张的病理性改变, 扩张的主动脉内径大于邻近正常管径的 1.5 倍以上, 病因大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创伤、先天性 等。 按病理与组织结构分为真性与动脉综合征 (acute aortic syndrome,AAS )
•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 •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概述动脉瘤是血管壁局部的膨胀或扩张,常见于动脉系统中,尤其是大血管。

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影像学诊断在动脉瘤的早期检测、定位和评估病情发展上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意义。

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诊断是动脉瘤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超声超声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动脉瘤的检测和定性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超声的优势在于可以实时观察,但缺点是其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较小的动脉瘤可能无法清晰显示。

CT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通过连续的断层扫描获取图像,可以观察动脉瘤的内部结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好的对比度,可以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细节特征。

此外,CT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动脉瘤的形态。

MRIMRI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来图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对于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势。

MRI可以观察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直接显示动脉瘤和周围血管的情况。

DSADSA是一种介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使用X线摄影来观察血管的情况。

DSA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分支。

它是诊断动脉瘤、评估其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需要进行穿刺和造影剂的使用,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风险。

影像学表现动脉瘤在影像学上有一些典型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形态变化:动脉瘤的形态通常呈膨胀性,可呈梭形、囊袋状或分叶状,大小不一。

2. 局部扩张:动脉瘤通常是血管壁的局部扩张,可以显示为血管直径的增大。

3. 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瘤内常有血流湍动、缓慢流动或形成血栓。

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hlj-无删减范文

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hlj-无删减范文

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hlj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的异常扩张,可发生在主动脉的任何部位。

主动脉瘤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如果出现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或背痛,可能是主动脉瘤破裂或扩大的迹象。

因此,主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

影像学检查方法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在胸部X线检查中,主动脉瘤通常呈现为胸部阴影的异常扩大。

X线检查可以提供主动脉瘤的大致位置和形态信息,但对于主动脉瘤的详细病程、血管解剖和病变范围的判断准确性有限。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简便、安全且经济的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方法。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主动脉壁的扩张情况和瘤体的大小、形态等信息。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主动脉内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如血栓形成和瘤内回心血流情况。

此外,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指导主动脉瘤的穿刺抽取和其他治疗操作。

3. CT扫描CT扫描是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CT扫描可以提供主动脉瘤的三维形态信息、瘤壁情况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同时,CT扫描还可以评估主动脉内腔的血栓形成和瘤内回心血流,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4. MRI检查MRI检查可提供清晰的主动脉瘤图像,不受钙化物和金属物质的干扰。

MRI对于评估主动脉壁的粘连情况、确定真假腔以及检测小的主动脉瘤较为敏感。

MRI检查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对患者的合作度要求较高。

影像学诊断评估指标1. 主动脉瘤大小主动脉瘤的大小是评估其分级和破裂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主动脉瘤的直径越大,其破裂的风险就越高。

根据主动脉瘤的直径,可以将其分为小于3厘米、3-5厘米和大于5厘米三个等级。

2. 主动脉瘤形态主动脉瘤的形态特征也是影像学诊断中需要评估的重要指标。

主动脉瘤的形态可以分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

不规则形的主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因为其壁厚度不均匀。

3. 主动脉瘤位置主动脉瘤的位置也对其破裂风险有一定的影响。

老年女性主动脉弓宽基底龛影--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老年女性主动脉弓宽基底龛影--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病史:患者,女,71岁,因"突发背部疼痛一天"入院。

高血压、心绞痛病史30余年。

如图1-2(依次为1-2动脉期图像)图1图2基础解剖影像:图3图4图5图6图3-6所示为正常中年人主动脉增强图像。

图3为主动脉弓水平,可见主动脉弓明显强化(黄色箭头),密度均匀,边界清晰。

图4为升主动脉水平,可见升主动脉(棕色箭头)和降主动脉(黄色箭头),升主动脉较降主动脉略宽,临近的肺动脉主干径线宽度不大于升主动脉,边界清晰,强化明显,密度均匀。

图5为腹主动脉分支肠系膜上动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白色箭头)发出于腹主动脉呈短线样,前方见弧形明显强化脾动脉。

图6为肾脏增强实质期腹主动脉分支肾动脉水平,可见左侧肾静脉和肾动脉强化血管并排走行,前方为肾静脉(白色箭头),后方平行为肾动脉,肾静脉略宽于肾动脉。

知识点: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可在神经体液调解下收缩或舒张改变管腔大小,从而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

管壁较厚,分为3层,即外膜、中膜和内膜。

外膜是动脉的外层结构,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上分布有神经纤维末梢和营养血管。

中膜是动脉管壁中间一层,由大量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纤维及弹性纤维组成(静脉含有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平滑肌纤维)。

内膜是动脉管壁内层结构,衬于结缔组织表面。

主动脉(白色箭头)是身体内最大的动脉,起于左心室,先右前方斜上行,达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后向左下弯曲形成主动脉弓,继续下行约第4胸椎高度移行为降主动脉,约第12胸椎椎体高度穿过膈形成腹主动脉,继续下行至第4腰椎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主动脉通过整个动脉系统将所有含氧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

主动脉弓主要分支包括头臂干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等。

胸主动脉主要分支包括支气管分支动脉等。

腹主动脉主要分支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双侧肾动脉等。

影像诊断:如图1-2所示。

影像描述:主动脉弓与腹主动脉管壁厚度不均,可见低密度充盈缺损影,增强局部可见宽基底龛影向外突出,未突破外膜。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荟萃】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荟萃】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 断【荟萃】
contents
目录
•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概述 • 影像诊断技术 • 主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 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主动脉瘤
指主动脉壁的异常扩张,超过正 常管径的50%,可分为升主动脉 瘤、主动脉弓瘤和降主动脉瘤等 。
鉴别诊断
穿透性溃疡需要与主动脉夹层、动脉 粥样硬化等其他主动脉病变进行鉴别 ,主要依靠影像学特征进行鉴别。
穿透性溃疡的治疗方案评估
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穿透性溃疡的具体情况,选择药 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治疗 方案。
评估指标
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结果,包括溃疡愈合情况、主动脉狭 窄或扩张的情况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主动脉瘤
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 主动脉破裂、夹层分离等并发症。诊断标准主要依靠影像学 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穿透性溃疡
临床表现与主动脉粥样硬化相似,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 诊断标准同样依靠影像学检查,观察溃疡形成和血栓形成的 特征性表现。
在某些长期形成的主动脉瘤中,可以观察 到钙质在动脉壁上的沉积,这在X线平片或 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
主动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主动脉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X线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这 些检查可以无创或微创地提供详细的血管影像,帮助医生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与主动脉瘤进行鉴别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这 些疾病的影像表现与主动脉瘤有所不同,通过仔细分析影像特征可以进行区分。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和主动脉瘤的影像表现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和主动脉瘤的影像表现

真性动脉瘤
例2.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 假性动脉瘤
例3.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
主动脉夹层AD
谢谢
主动脉穿透性溃 疡、主动脉瘤( 真性、假性)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主动脉壁是由三层组成:
解剖
内膜:最内层,由一层内皮细胞 组成,并由内弹力层与中膜分开
中膜:最厚层,由平滑肌细胞和 弹力组织组成
外膜:最外层,包含结缔组织和 血管周围神经
名词解释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PAU) 定义: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高血压、 年龄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溃疡形成最主要的因素。
临床与病理
PAU 发病机制: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 弹力层并在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血肿多为局限性 或只延伸数厘米,不形成假。
(主动脉溃疡+局限壁内血肿=PAU)
临床与病理
➢ 临床表现: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大多偶然 发现,部分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 急性胸痛,放射至两肩胛中间区域,与急性 主动脉夹层表现类似。
PAU 病变相对局限 不形成假腔
常伴有IMH
AD 病变范围广泛 真腔受压明显(假腔大,真腔小), 可见钙化内膜向主动脉腔内移位 可伴有IMH
主动脉瘤
名词解释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 定义:各种病因导致的主动脉管腔扩张大于正常主动 脉的1.5倍以上。
主动脉直径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 胸主动脉直径>5cm =动脉瘤 腹主动脉直径>4cm =动脉瘤 与临近主动脉管径比较 >1/3
鉴别诊断
假性动脉瘤: ➢ 破口小 ➢ 瘤腔大
➢ 周围血栓包绕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共42页文档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共42页文档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2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 像诊断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主动脉壁间血肿与穿透性溃疡

主动脉壁间血肿与穿透性溃疡

分离层次
AD、 IMH、 PAU
AD
AD分型
Christoph A Nienaber,etl. Management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The Lancet.Vol 385.2015.
病因和病理生理
Christoph A Nienaber,etl. Management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The Lancet.Vol 385.2015.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鉴别诊断
PAU预后及治疗策略
病例3
AD、 IMH、 PAU
AAS is a clinical chameleon.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变色龙。
—— Christoph A Nienaber
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急,威胁生命的一组主动脉疾病,发病机 理不同,但可合并存在或相互演变。包括: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 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enatrating Aortic Ulcer,PAU) 动脉瘤破裂 创伤性主动脉离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鉴别诊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鉴别诊断
IMH预后及治疗策略
IMH
结论:壁间血肿累及升主动脉,持续性疼痛,血肿进展,建议早期腔内治疗。
术后
病例2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诊断
诊断: 急性腹主动脉壁间血肿
病例3
蔡某某,女,56岁,既往COPD、高血压 呼吸科住院期间突发胸痛半天。 胸部CT提示降主动脉局部瘤状扩张。

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穿透性溃疡的CTA表现

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穿透性溃疡的CTA表现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r a i s e t h e l e v e l o f i m a g i n g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e n e t r a t i n g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u l c e r . M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
医学杂志 2 0 1 5 年8 月第 3 7卷第 8


D 。 i : 1 0 . 1 3 6 2 1 / j . 1 0 0 1 — 5 9 4 9 . 2 0 1 5 . 0 8 . 0 6 9 7
・ 论
著 ・
主 动 脉 粥样 硬 化 性 穿透 性 溃疡 的 C T A 表 现
M A S i . P I N G X u e j u n . 1 . N i n g x i a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0 4 , C h i n a ; 2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马 思 , 平 学军
[ 摘 要] 目的 提高主动脉粥样硬化 穿透性溃疡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方 法 回顾性分 析 3 2例粥样硬化 穿透
性溃疡主动脉 C T A检查资料 , 分析总结病变 的分布特点 、 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 。结 果 3 2例患者 主动脉粥样 硬化
性溃疡位 于升 主动 脉的 1 例, 主动脉 弓的 2 4例 , 胸 主动 脉的 5例 , 腹主动脉 的 2例。其 中单发并灶 9例 , 多发 病灶

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hlj[1]

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hlj[1]

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hlj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hlj1.介绍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的扩张或膨胀,通常由于血管壁的结构异常或损伤导致。

主动脉瘤可分为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瘤两种类型。

影像学在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定量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影像学评估2.1 腹主动脉瘤2.1.1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腹主动脉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以评估瘤体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2.1.2 CT扫描CT扫描是腹主动脉瘤的确认和详细评估手段。

可以提供瘤体的精确测量、血管壁的特征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2.1.3 MRIMRI在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评估瘤体的解剖细节、壁厚和周围组织的病变。

2.2 胸主动脉瘤2.2.1 胸部X线片胸部X线片是胸主动脉瘤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

可以发现主动脉增宽、动脉弓变形以及钙化病变。

2.2.2 CT扫描CT扫描是胸主动脉瘤的确认和详细评估手段。

可以提供瘤体的精确测量、血管壁的特征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2.2.3 MRIMRI在胸主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评估瘤体的解剖细节、壁厚和周围组织的病变。

3.主动脉瘤的分期主动脉瘤的分期可以根据瘤体大小、瘤体形态以及瘤体与主动脉壁的关系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期方法包括Crawford分类和Stanford分类。

4.影像学评估的关键指标4.1 主动脉瘤最大横径主动脉瘤最大横径是评估瘤体大小和生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4.2 壁厚主动脉瘤壁厚的测量可以反映瘤体的稳定性和增生情况。

4.3 瘤体形态瘤体形态的评估可以帮助判断主动脉瘤的类型和危险程度。

4.4 瘤体与主动脉壁的关系瘤体与主动脉壁的关系可以预测主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和手术可行性。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腹主动脉瘤超声图像、CT扫描图像和MRI图像。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主动脉瘤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的扩张或膨胀,通常由于血管壁的结构异常或损伤导致。

6.2 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是主动脉瘤中的一种,发生在腹部主动脉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俞元临
2015.04.11
整理ppt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 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 体破裂为其主要危险。
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 动脉及腹主动脉。
整理ppt
主动脉瘤分型
1.真性动脉瘤:瘤壁由动脉内、中、外膜构成 2.假性动脉瘤: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 3.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血流冲击
➢ 瘤壁钙化常见,常见于粥样硬化性管腔迂曲、延 长基础上发生动脉瘤。
➢ 多见于老年,男>女。
整理ppt
动脉瘤大小
➢ 主动脉直径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 胸主动脉直径>5cm =动脉瘤 腹主动脉直径>4cm =动脉瘤
➢ 与临近主动脉管径比较 > 1/3
整理ppt
真性动脉瘤CT征象
➢ 主动脉病变部位管腔直径大于临近正常部位30% 即可诊断为动脉瘤
※溃疡延伸超出主动脉壁边缘,其顶端可见一血肿 帽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定义
➢ 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经破裂口进 入主动脉壁中层,造成内膜纵向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 主要病因: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 指没有内膜撕裂口的主动脉 夹层,也被称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可继续发展为主动 脉夹层或自行吸收。主要病因:主动脉粥样硬化,粥样 斑块上溃疡破裂形成IMH;主动脉管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形 成IMH
病进展的危险性很高。
整理ppt
PAU影像表现
➢ 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伴不同程度钙化
➢ 突出于主动脉腔龛影(单发或多发)“狭颈征” (主动脉壁上溃疡状突起,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 相连)
➢ 龛影多发生于降主动脉中远段(94%)
➢ 不同量的主动脉壁内血肿(IMH)
➢ 可破裂出血,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局限性夹层
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称为假性动脉
瘤。
整理ppt
➢ 与真性动脉瘤区别:没有真性动脉瘤具有 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 层结构。
➢ CT征象:动脉一侧可见瘤样扩张,瘤内造 影剂充盈,可见一破口与动脉相连续。部 分瘤外可见无强化血肿形成。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 穿透性溃疡(PAU):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 特征性病理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 弹力层并在动脉中层形成血肿,血肿往往是局限的或延 伸数厘米,不形成假腔。
整理ppt
影像学表现
➢ AD:两个对比剂充盈的腔,增强后假腔呈延迟强 化,真腔呈早期强化,真腔与无夹层的主动脉相 连续。
➢ IMH: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没有夹层 内膜片和内膜撕裂,主动脉真腔可发生变形或略 变细。现认为主动脉壁厚度≥5mm即可诊断。
➢ PAU:主动脉局限性节段扩张,局部溃疡,壁内 可见血肿,还可出现假性动脉瘤,夹层和破裂。
➢ 瘤囊内有对比剂充盈,或某段主动脉呈梭形扩张 ➢ 对比剂外溢主动脉或充入临近组织结构,为动脉
瘤外穿指征。
整理ppt
CT征象
➢ CT能够了解主动脉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瘤壁钙 化情况。
➢ CT能显示主动脉各部的横断解剖及其与周围组织 结构的关系
➢ CT可显示瘤的大小、形态和范围,可观察附壁血 栓及其范围,观察瘤壁结构及钙化;明确主动脉 瘤与头臂动脉关系;瘤体与周围的压迫情况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假性动脉瘤
Ø 定义: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 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 创伤所致。
Ø 原因: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
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
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血肿腔内
整理ppt
夹层动脉瘤
Stanford分型 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相当于Debakey I型和II型) B型:夹层累及胸腹主动脉(相当于Debakey III型)
整理ppt
De Backey I型 Stanford A型
II型
整理ppt
III型-乙 Stanford B型
肠系膜上静脉受累;腹腔干、左肾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发自假腔;右肾动脉发自真腔
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在分离腔中积血、膨出, 也可与动脉腔构成双腔结构
整理ppt
真性动脉瘤分型
1.囊状动脉瘤:一侧膨凸,有瘤体及瘤颈 2.梭形动脉瘤:周壁膨凸,有入口和出口 3.梭-囊状动脉瘤(混合型动脉瘤)
整理ppt
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
➢ 好发于腹主动脉(尤其肾动脉起源至髂部分叉之 间),其次为弓降主动脉。
整理ppt
整理ppt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
➢ 定义: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溃疡 穿透内弹力层并可在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血 肿往往比较局限,只是延伸数厘米,但不形成假 腔。(主动脉溃疡+局限/广泛壁内血肿=PAU)
整理ppt
➢ 好发部位:胸主动脉降段和腹主动脉 ➢ 病因:高龄,高血压 ➢ 临床表现:胸背疼痛 ➢ 若溃疡直径超过20mm或溃疡深度超过10mm时,疾
夹层动脉瘤
Ø 定义: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 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 创伤所致。
Ø 原因: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
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
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血肿腔内
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称为假性动脉
瘤。
整理ppt
➢ 可显示假腔内血栓及动脉壁的钙化(钙化钙化内 膜向内移位与主动脉外缘距离大于5mm时才有意 义,即可诊断为主动脉夹层。)
➢ 可显示主动脉分支与夹层的关系,了解头臂脉、 内脏动脉及下肢动脉的供血情况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夹层动脉瘤
Debackey分型 I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累及升、降或腹主动脉 II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仅累及升主动脉 III型:破口位于锁骨下动脉以远
主动脉夹层AD
Ø 定义: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经破裂口进入主动 脉壁中层,造成内膜纵向离,形成双腔主动脉。
Ø 主要病因: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整理ppt
主动脉夹层CT征象
➢ 主动脉为双腔,内膜片,一般真腔多受压狭窄、 变形,假腔则多扩张(鸟嘴征)
➢ 可见对比剂自真腔向假腔喷射的内膜破口;增强 后假腔呈延迟强化,真腔呈早期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