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赖氏法-ALT
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原理】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α-丙酮酸 + L-谷氨酸 α-丙酮酸 + 2,4-二硝基苯肼 2,4-二硝基苯腙(红棕色,λ=505nm )利用比色分析原理将样品显色与丙酮酸标准品配制成的系列标准液比较,求出样品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活性。
【试剂】1.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称取KH 2PO 4 13.61g ,溶解于蒸馏水中,加水至1 000ml ,4℃保存。
2.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 称取Na 2HPO 414.22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 000ml ,4℃保存。
3.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4) 取420ml 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和80ml 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匀,即为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
加氯仿数滴,4℃保存。
4.基质缓冲液 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 ,α-酮戊二酸29.2mg ,先溶于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约50ml 中,用1mol/L NaOH 调pH 至7.4,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4~6℃保存,该溶液可稳定2w 。
每升底物缓冲液中可加入麝香草酚0.9g 或加氯仿防腐,4℃保存。
配成200mmol/L 丙氨酸与2.0mmol/Lα-酮戊二酸基质缓冲液。
5.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称取2,4-二硝基苯肼(AR )19.8mg ,溶于1.0mol/L 盐酸100ml ,置棕色玻璃瓶中,室温中保存,若冰箱保存可稳定2个月。
若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制。
6.0.4mol/L NaOH 溶液 称取NaOH 1.6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加蒸馏水至100ml ,置具塞塑料试剂瓶内,室温中可长期稳定。
7.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准确称取丙酮酸钠(AR )22.0mg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0.05mol/L 硫酸至刻度。
血清丙氨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肝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血清ALT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会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ALT活性。
4. 分析血清ALT活性与肝脏疾病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细胞内的酶,主要催化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
当肝脏受到损伤时,ALT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因此,血清ALT活性的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ALT活性。
在实验中,ALT催化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该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呈现棕色,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ALT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1. 血清样本:取适量血清样本,置于冰浴中保存。
2. 试剂:丙氨酸、α-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等。
3.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器、试管、试管架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加入2,4-二硝基苯肼和氢氧化钠,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ALT活性的测定:取血清样本,加入丙氨酸、α-酮戊二酸、磷酸盐缓冲液和2,4-二硝基苯肼,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
反应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终止反应,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LT的活性。
3. 结果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计算ALT的活性,分析ALT活性与肝脏疾病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的制作: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58x-0.0035,R²=0.998。
2. 血清ALT活性的测定:测定血清样本的ALT活性为540 U/L。
3. 结果分析:根据文献报道,ALT活性在正常范围内为0-40 U/L。
本实验中血清样本的ALT活性为540 U/L,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肝脏疾病。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
——刘安贵(201580082)
实验时间:2016.4.14
实验目的:1.了解ALT活力变化的意义
2.掌握ALT活力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1.以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为底物,在ALT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
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可借此比色测定。
a-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相应的苯腙二干扰比色结果。
但是,后者在碱性溶液中的吸收光谱与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有所不同,在520nm比色时,a-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的光吸收远较丙酮酸二硝基苯腙为低。
在反应后,a-酮戊二酸减少而丙酮酸增多,使干扰减少。
故520nm处吸光度增加之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含量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关系。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试管
试剂:2mmol/L丙酮酸标准液,底物溶液,0.1mmol/L磷酸缓冲液(pH7.4),2,4-二硝基苯肼,0.4mol/LNaOH
实验步骤:标准曲线制作取大使管6支编号,按下表加试剂:
吸光度为纵坐标,各管相应的转氨酶单位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酶活性测定取2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
用520nm波长比色,以对照管调零,读取测定管吸光度。
由标准曲线查知ALT 酶活力单位。
实验注意事项:1.加入碱液后,要注意及时摇匀,以使酶变性失活,并使反应产物颜色均一
2.涉及试剂较多。
应注意量取过程中的准确性。
3,。
测量吸光度时,ALT活力测定和标准曲线绘制应使用同一台分光光度计。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方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方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一种重要的肝脏酶,也是一种常见的生化指标。
检测方法通常用于判断肝脏功能的健康程度和疾病的演变趋势。
下面,我们将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常规检测方法常规检测方法是指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LT水平。
具体步骤如下:1.患者空腹4~8小时。
2.采集3~5ml静脉血标本,禁止吸烟和饮酒。
3.将血样放于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处理,得到血清样本。
4.通过检测仪器检测血清ALT酶的含量。
二、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非常低的ALT水平,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测试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含有具有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器的电极。
2.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标本。
3.将血样与生物传感器电极接触并依据特定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析。
4.通过仪器获得ALT的浓度明确的结果。
三、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采用免疫学技术分析ALT特定抗体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特定的抗ALT抗体试剂。
2.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标本。
3.加入抗ALT抗体图谱,进行特异性反应,每个抗原对应一个抗体。
4.使用适当的试剂盒,对空白对照样品和样品进行ELISA测定。
5.通过光学振荡仪读取ALT特定抗体的含量并获得浓度明确的结果。
综上所述,以上列出的三种方法都是常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检测需求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总之,如果您的ALT测试结果不正常,医生会建议您进一步进行了解。
您可以向医生咨询,了解其他可能涉及的测试方法和预防方法。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1.实验原理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FCC)推荐的紫外连续监测法。
ALTL-丙氨酸+ -酮戊二酸丙酮LDH(乳酸脱氢酶)酸+ L-谷氨酸丙酮酸+ NADH + H+L-乳酸+ NAD++ H2O 上述偶联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与`样品中ALT的活力成正比,在340nm处NADH呈现特性吸收峰,而NAD+则没有。
因此,可在340nm监测吸光度的下降速率(-△A/min),计算出ALT的活性单位。
2. 标本: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
3. 标本存放:3天内的活性损失:2~8℃保存:<10%;15~25℃保存:<17%;标本稳定性:-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周。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欧泰克ALT测定试剂盒6.1.1 试剂组成Tris缓冲液pH 7.4 80mmol/LL-丙氨酸800mmol/LLDH(乳酸脱氢酶)≥1200U/La-酮戊二酸18mmol/LNADH 0.18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g/L)为防腐剂。
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罗氏公司提供的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7. 仪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8.2 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测定
标本的测定(改良赖氏法)
❖ 取适量基质缓冲液和待测血清,37℃水浴预温5min。 ❖ 取干净试管2支标明管号,按下表所示操作。
(对照管) 0.10 ---
基质缓冲液
0.50
❖ 混匀,放置5min,在505nm处以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
度。
❖ 以测定管A测-A对之值作为标本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查得相
反应总体积
样本体积 比色杯光径
2020/3/23
12
注意事项
1、尽管基质液中余下的a-酮戊二酸同样可生成红棕色苯腙硝醌化 合物而影响测定结果,但因其量不多,加之对505nm的吸光度 远不如丙酮酸生成的苯腙硝醌化合物强,尤其用标准曲线作测定 时,所用的酶活性单位通过卡门氏分光光度速率法矫正,摈弃了 赖氏法一些固有弊端,结果比其他比色法准确。
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细胞,引起ALT的升高。
2020/3/23
15
器材:分光光度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水浴箱、微量进样
器、移液管等。
待测标本:血清
2020/3/23
8
标准曲线的绘制(改良赖氏法)
❖ 取干净试管5支标明管号,按下表所示操作。
加入物(ml)
0
1
2
3
4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2.0mmol/L丙酮酸标准液
基质缓冲液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0.4mol/L NaOH溶液
完全。加入NaOH溶液的方法和速度要一致,不同的
方法及速度也会导致吸光度读数的差异。
5、底物中的α-酮戊二酸和2,4-二硝基苯肼均为呈色物
质,称量必须很准确,每批试剂的空白管吸光度上下
波动不应超过0.015,如超出次范围,应检查试剂及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检测目的规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实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标本采集(1)ALT测定可以采用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2)稳定性:在室温(20℃)可以保存48小时,在4℃冰箱可保存l周,在一25℃以下可保存1个月。
(3)建议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并及时分离血清。
3.测定方法(1)方法:速率法(2)原理:在ALT速率法测定中酶偶联反应式为L一丙氨酸+α一酮戊二酸 A L T 丙酮酸+L一谷氨酸丙酮酸+NADH+H+L D H L一乳酸+NAD++H20上述偶联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与标本中酶活性呈正比,在340nm波长处,NADH呈现特征性吸收峰,而NAD+则没有。
因此,可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下降速率( - △A/min),计算出ALT的活性单位。
4.试剂试剂成份实验深度RⅠa-酮戊二酸NADH乳酸脱氢酶(LDH)15mmol/l0.18mmol/l≥5000U/LRⅡTris缓冲液(PH7.3)L-丙氨酸100mmol/L 500mmol/L5.校准(1)校准物的准备与保存,严格按照购置说明执行。
(2)校准频率:①新仪器设备在开始使用时;②设备进行重要维护保养以及发生故障维修之后;③试剂盒在仪器上28天后;④试剂批号更改后;⑤更换试剂厂家后;⑥由室内质控结果决定;⑦定期校准,可由实验室根据检测系统(仪器与试剂)的情况自行决定校准周期。
6质量控制(1)质控品:质控品应选择稳定、瓶间差小、基质效应小的物质。
同时,因为是定量检测项目,所以应选择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质控品,这样有利于在不同的医学决定性水平上监测方法的性能。
(2)质控方法的选择:备选的质控规则如下:12s(一个质控结果超出i±2SD为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
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i±3SD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失控,存在随机误差)。
22s(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i±2SD,提示失控,存在系统误差)。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血清ALT活力的方法和原理。
2. 熟悉ALT在肝脏功能监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ALT是一种酶,分布在人体的细胞内,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正常情况下,ALT主要在肝脏中发挥作用。
当肝脏受到损伤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LT活力的升高。
因此,测定血清ALT活力是一种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方法。
本实验使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LT活力。
利用谷草-丙氨酸转移酶测定(AST)所产生的谷草酸,和血清ALT催化产生的丙酮酸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胺,其吸光度与丙酮酸的浓度成正比。
由此计算出血清ALT活力。
三、实验步骤1. 将标准品和待测血清样品准备好,室温恢复至20-25°C。
2. 取比色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以下试剂:2.5ml缓冲液pH7.5、0.25ml 10mmol/L 肌酸盐缓冲液、0.2ml5.5mmol/LNADH、0.2ml2mol/L丙酮酸、0.1ml3%的PEG,混匀。
3. 加入待测血清样品1ml,立即混匀。
4. 马上读测吸光度(Zero)。
5. 在37℃恒温箱中孵育10分钟。
6. 然后再读一次吸光度。
7. 加入ALT试剂,混匀,孵育60秒钟。
8. 反应结束后7分钟内,读取吸光度值,记录。
9. 将标准品同样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ALT活力的单位(L_0.9)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的所有仪器、试剂、杯器等都要事先清洗干净,确保无污染。
2. 实验操作应在干燥、无尘、无异味的净化房间内进行。
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常温。
4. 实验中的吸光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定,避免影响结果。
5. 测定前,必须保证血清样品无血浆外渗。
6. 测定期间谨慎操作,防止试剂泼溅,注意安全。
五、实验结果分析ALT活性测定值与肝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当ALT活性超过健康人参考范围时,说明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可能出现肝炎、脂肪肝等肝病状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1 检验目的规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试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
2 测定方法酶动力学法3 检测原理在ALT的催化下,丙氨酸的氨基转移到a-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及谷氨酸。
丙酮酸与NADH在LDH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乳酸和NAD+。
NADH在波长340nm有特异吸收峰,其氧化的速率与样品中ALT的活力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 下降的速率,即可计算出ALT活性。
ALTL-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 L-谷氨酸LDH丙酮酸+NADH+H+ L- L-乳酸 + NAD+4 样本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处理方法见生化标本采集程序。
稳定性:20~25℃稳定1天4~8℃稳定7天-20℃稳定1周5 仪器和试剂5.1 仪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XC800、AU5811全自动生化仪、迈瑞BS800M生化分析仪。
5.2 试剂:由武汉元景商贸公司提供原装贝克曼-库尔特试剂及迈瑞公司提供的生化试剂(详见试剂说明书),超过失效期的试剂不能使用。
5.3 校准物:Rodan混合校准品,符合WHO标准,贮存、准备严格遵照其说明书。
5.4 质控物:Rodan正常值及病理值质控品,符合WHO 标准,贮存、准备严格遵照说明书。
6 校准6.1 仪器校准:每年由该仪器维修工程师参照厂方的技术规范对仪器进行一次校准。
6.2 项目校准:试剂盒在仪器上放置稳定期后;试剂批号更换后;由质控结果随时决定。
7 操作步骤上机操作,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见相应生化仪操作程序。
8 参考范围≤41U/L9 患者结果可报告区间4~800U/L。
10 警告/危急值未规定。
11 性能指标11.1 线形上限:△A/min为0.40,800U/L。
11.2 精密度:批内、批间CV分别为7.3%、9.2%.11.3 准确度:不准确度≤15%.11.4 总胆红素达到180umol/L时不会有明显干扰;中、重度脂血明显干扰。
12 干扰因素及变异的潜在来源12.1 血清中含有酮酸能消耗NADH,使结果偏高;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增高时,在有氨存在的条件下,亦消耗NADH,使结果偏高。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朗伯-比尔定律: A=KLC 即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 溶液的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关 系 。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的 浓度越大或是厚度越大,则溶 液对光的吸收越强(光密度越 大),而透光度则越小。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同一有色溶液的两种不 同浓度的溶液时,可得出下列两式: 标准管:A标=KC标L 测定管:A测=KC测L 则
C测=A测/A标 ×C标
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 ALT
α- 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干扰)
实验操作
取试管4支,按下表加入试剂:
静置10分钟,在520nm 下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活力单位:1ml 血清于37℃ 条件下与底物作 用30min产生2.5μg丙酮酸为一个1ALT单位。
C测(ug/ml )=
A测- A测空 A标- A标空
×
C标(100ug/ml)
ALT活力单位/ml=
1ml血清产生的丙酮酸ug数(C测)
2.5ug
生理意义
ALT广泛存在于一般组织细胞中,肝细胞中此 酶含量最多。肝炎、中毒性肝细胞坏死等肝病时, 血清中此酶活性增加,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心 肌炎等亦有增高。故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得测定 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 (ALT)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ALT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 掌握比色法的原理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方法; 了解ALT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比色分析法是通过比较溶液
颜色深浅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时, 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线, 透过光的强度就减弱。 透光率:T= I/ Io 吸光度(A) : A=-lgT=-lg (I/ Io) 溶液的透光率越大,说明对光 的吸收越少;反之,透光率越 小,说明对光的吸收越多;T值 越小,A值越大。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赖氏法)
授课对象:06级检验1-5班课时:2学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赖氏法)目标:1.掌握赖氏法测血清ALT的原理及注意事项2.掌握试剂的配制熟练地制作标准曲线3.规范地进行ALT测定4.了解血清ALT测定的临床意义实验用品:配制试剂用的各种器皿(烧杯、容量瓶、电炉、分析天平等)、37℃水浴箱、721型风光光度计、坐标纸等原理: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血ALT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及谷氨酸,在酶反应达到规定时间时,加入2.4-二硝基苯肼-盐酸溶液以终止反应。
生成的丙酮酸与入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入2.4二硝基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棕色。
根据显色之深浅,求得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
试剂:1. 0.1molPH7.4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AR)11.928g,磷酸二氢钾(KH2PO4AR)2.17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2. ALP基质液称取DL丙氨酸[CHCH(NH)COOH]1.79g,α-酮戊二酸[COOH (COCOOH)29.2mg于烧杯中,加入0.1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80mL,煮沸溶解后待冷,用摩尔NaOH溶液调节PH至7.4(约加入0.5ml),再用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00mL,混匀,加氯仿数滴,置冰箱保存数周。
3.1mmol/L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 2.4-二硝基苯肼[(NO)CHNHNH AR]19.8mg,用10mol/L HC110mL溶解,然后加蒸馏水至100mL,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4.0.4mol/L NaOH溶液。
5.2mmol/L丙酮酸标准液精确称取丙酮酸钠[CHCOCOONa AR]22.0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0.1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
此液应新鲜配制,不得久放。
操作:血清ALT测定步骤(赖氏法)加入物(mL)R B血清0.1 0.1ALP基质液0.5 —混匀,置37o C水浴30min2.4-二硝基苯肼0.5 0.5ALP基质液—0.5混匀,置37o C水浴20min0.4mol/L NaOH 5.0 5.0将上述两管混匀,10min后,用蒸馏水调零,λ=505nm比色读取各管吸光度值,用测定管A-对照管A,查标准曲线得ALT活力单位。
赖氏法-ALT
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原理】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α-丙酮酸 + L-谷氨酸 α-丙酮酸 + 2,4-二硝基苯肼 2,4-二硝基苯腙(红棕色,λ=505nm )利用比色分析原理将样品显色与丙酮酸标准品配制成的系列标准液比较,求出样品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活性。
【试剂】1.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称取KH 2PO 4 13.61g ,溶解于蒸馏水中,加水至1 000ml ,4℃保存。
2.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 称取Na 2HPO 414.22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 000ml ,4℃保存。
3.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4) 取420ml 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和80ml 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匀,即为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
加氯仿数滴,4℃保存。
4.基质缓冲液 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 ,α-酮戊二酸29.2mg ,先溶于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约50ml 中,用1mol/L NaOH 调pH 至7.4,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4~6℃保存,该溶液可稳定2w 。
每升底物缓冲液中可加入麝香草酚0.9g 或加氯仿防腐,4℃保存。
配成200mmol/L 丙氨酸与2.0mmol/Lα-酮戊二酸基质缓冲液。
5.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称取2,4-二硝基苯肼(AR )19.8mg ,溶于1.0mol/L 盐酸100ml ,置棕色玻璃瓶中,室温中保存,若冰箱保存可稳定2个月。
若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制。
6.0.4mol/L NaOH 溶液 称取NaOH 1.6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加蒸馏水至100ml ,置具塞塑料试剂瓶内,室温中可长期稳定。
7.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准确称取丙酮酸钠(AR )22.0mg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0.05mol/L 硫酸至刻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测定主要通过肝功能检查进行,其参考值范围为0~40U/L。
在测定前,患者需要空腹12小时,不过不同年龄及人群参考范围没有明显差异。
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值偏高时,通常提示肝脏受到损害。
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如不良饮食习惯、过度劳累、药物因素等。
如果同时伴随肝区不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情况,可能存在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测定原理是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
具体来说,ALT催化丙氨酸的氨基转移到α-酮戊二酸上,生成丙酮酸和NADH,然后NADH在LDH的催化下生成NAD+。
在上述偶联反应中,NADPH的氧化速率与样本中酶活性呈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检测NADPH的氧化速率来确定ALT的活性。
总的来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对于评估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检测到肝脏功能受损,建议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方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方法1. 简介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重要但又有点复杂的东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LT。
听起来很高大上对吧?其实它就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助手,帮忙处理氨基酸和能量。
它主要在肝脏里工作,所以如果它的水平不正常,可能就意味着我们的肝脏在“发脾气”。
你知道的,肝脏可是个“好汉”,平时默默无闻,但一出问题可就不得了了!那我们到底要怎么测定ALT呢?别急,接下来我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2. 测定方法概述2.1 准备工作首先,进行ALT测定之前,我们得准备好一切工具。
你可别小看这点,仪器、试剂都得准备齐全。
一般来说,你需要一个生化分析仪、血清样本、以及一些化学试剂。
这些东西可不便宜,所以我们得好好珍惜它们,别搞得一团糟哦!然后,还要记得提前告知病人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空腹来抽血,毕竟谁也不想一边吃着早饭,一边来检测身体状况吧?2.2 样本采集说到采集样本,这可是一门艺术!我们通常从病人的手臂静脉抽取血液,像是在给他们献上“能量”似的。
抽血的时候,护士小姐姐要是笑容满面,病人肯定会感觉轻松不少。
样本采集完毕后,要及时放入试管,别让它在外面“冻”着,毕竟,ALT可不喜欢低温。
接下来,就可以送去实验室啦!3. 测定过程3.1 反应原理在实验室里,我们要用到一种化学反应来测定ALT。
这种反应可谓是“连环反应”,ALT会把氨基酸和草酰乙酸结合起来,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就像做菜一样,把不同的材料混合,最后得到美味的成果。
这个反应的速度,直接和ALT的浓度成正比,简单说就是——ALT越多,反应越快,结果就越明显。
3.2 数据分析反应结束后,生化分析仪会自动读取结果,别小看这个过程,可是“高科技”的体现呢!结果会以单位每升(U/L)来表示,数值越高,表示肝脏的“工作压力”越大。
这时候,医生就会根据这些数据,给出专业的建议。
比如,如果ALT高得离谱,可能就要查查肝脏有没有“生病”。
实验4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实验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血清酶活性测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临床意义二实验原理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在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及谷氨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COOH COOH| |COOH C=O COOH H –C–NH2| | ALT | |HC-CH3 +CH2 C=O + CH2| | | |NH2CH2NH2CH2|| |COOH COOH丙氨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谷氨酸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红棕色。
于波长505nm 处读取吸光度值,计算酶活性。
三试剂与主要器材(1)0.1mol磷酸盐缓冲液(PH7.4):将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420ml,0.1mol/L磷酸二氢钾80ml,混匀,即为PH7.4、0.1mol磷酸盐缓冲液,加氯仿数滴,4℃保存。
(2)ALT基质液:称DL-丙氨酸1.79g,α-酮戊二酸29.2mg,加磷酸盐缓冲液(PH7.4)约50ml煮沸溶解后,待冷,用1mol/LnaOH调整PH7.4(约加0.5ml),缓冲液加到100ml,加氯仿数滴, 4℃保存。
该溶液可稳定2周。
(3)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2,4-二硝基苯肼19.8mg,溶于10mol/L 盐酸10ml中,完全溶解后蒸馏水至100ml,置棕色瓶中,室温保存,若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置。
(4)2μmol/L丙酮酸标准溶液:精称纯丙酮酸钠22.0mg于100ml容量瓶内,加磷酸盐缓冲液(PH7.4)至刻度。
此液应新鲜配制,不能存放。
(5)0.4mol/LnaOH溶液:将16gNaOH溶液于蒸馏水中,加蒸馏水至1000ml,置塑料瓶内,可长期使用。
四实验方法(1)标准曲线的制作。
0 1 2 3 4丙酮酸标准液(ml) 0 0.05 0.10 0.15 0.20基质液(ml) 0.5 0.45 0.40 0.35 0.30磷酸盐缓冲液(ml) 0.1 0.1 0.1 0.1 0.1相当于酶活性单位(卡门单位) 0 28 57 97 150各管加入2,4–二硝基苯肼0﹒5 ml,混匀,37℃水浴20 min后加入0﹒4 mol/L NaOH 5﹒0 ml,混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原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原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一种参与氨基酸代谢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肌肉和肾脏等组织中。
检测AST活性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诊断肝病、心肌梗死等疾病,以下是AST检测的原理。
AST检测通常采用血清测定方法。
检测过程中,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
放置于离心管中,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清晰的血清液。
然后将血清液样本与特定的底物反应,该底物为天然丙酮酸盐,当AST存在时,则可加速底物反应,导致丙酮酸的分解产生谷氨酸和草
酰乙酸,同时放出一定量的NADH。
在此阶段,AST活性的测定需要NADH检测,以便测量它的光学密度。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NADH在340nm的吸收值,该值可以反映出AST的活性水平。
AST的测定结果用单位每升(U/L)来表示,其活
性值与样本血浆中AST的浓度成正比。
AST检测的正常值通常为10-40U/L,超出该范围可能表明肝细胞损伤、心肌损伤或肌肉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
然而,仅凭单一的AST值很难
作出诊断,因为许多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AST的水平,如摄入药物或
饮酒等。
综上所述,AST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血清中AST的活性水平来诊断临床问题。
虽然AST值不一定反映单一的疾病,但它仍然是评估肝肾和心脏等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本试剂以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方法为基础,所采用的反应原理与反应式如下。
⑴样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丙氨酸的氨基转换至α-氧代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
⑵丙酮酸被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还原为L-乳酸的同时还原型辅酶I(NADH+ H+)被氧化为辅酶I(NAD+),而使波长340nm处的吸光度值下降。
通过对波长340nm处吸光度值的下降速率进行监测,即可测得样本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
(3)样本中内源性丙酮酸的干扰,可由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在测定的延迟时间内快速、完全地消除,不会对测定产生干扰。
ALT
L-丙氨酸 + -酮戊二酸丙酮酸 + L-谷
LDH(乳酸脱氢酶)
氨酸
丙酮酸+ NADH + H+L-乳酸 + NAD+ + H2O
3 标本
3.1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3.2 类型:血清。
3.3. 标本存放:3天内的活性损失:2~8℃保存:<10%;15~
25℃保存:<17%;标本稳定性:-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周。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T试剂盒(沪
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
4.1.1 试剂组成
试剂1 L丙氨酸 600mmol/L 乳酸脱氢酶>1820U/L
(R1):
NADH 0.26mmol/
L
Tris缓冲液 80mmol/L
试剂2(R2):Tris缓冲
液
80mmol/L α氧代戊二
酸
36mmol/L
EDTA 5.0mmol/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和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及眼睛。
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请勿吞服。
4.2 校准品: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ALT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
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6.4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7 质量控制
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8 计算方法
以ALT复合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以U/L报告。
9 参考值范围
男性:≤40U/L(≤0.67μkat/L)女性:≤31U/L(≤0.52μkat/L)
我室的参考值:7-50U/L
10 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转氨酶(GOT)。
它们是氨基转移酶类的典型代表。
氨基转移酶催化氨基从氨基酸转移给 -酮酸的反应。
ALT是肝脏的特异性酶,仅在肝胆疾病时显著升高。
而AST水平的升高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以及肝组织损害等都有关。
因此同时进行ALT和AST的检测,可
用于鉴别肝损伤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
AST/ALT比率用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比率<1预示中度的肝损伤;比率>1和严重肝病有关,常见慢性肝病。
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增多:(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水等。
(2)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瘀血、脑血出等。
(3)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菸奎宁、水扬酸制剂及酒精,铅泵、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11 操作性能
11.1 线性范围:试剂(盒)线性范围应覆盖[5~500]U/L。
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
b) [5~50]U/L 范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3.0U/L;[51~500] U/L 范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10%。
11.2 精密度:(1)重复性:变异系数(CV%)≤5%;(2)批间差:相对极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