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超限报警器报告
超温报告内容包括那些部分
![超温报告内容包括那些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c2bfd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0.png)
超温报告内容包括那些部分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超温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超温是指在某一系统或设备中,温度超过了设定值或者设计范围,从而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
超温不仅会损害设备性能,还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事故发生。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超温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应对。
2. 超温现象超温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传感器报警- 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设备外壳过热- 温度异常升高或波动- 部件发出焦糊味或冒烟3. 超温原因分析超温的发生可能有多种原因,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具体设备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超温原因:- 过高的工作负载- 设备设计不合理- 冷却系统失效- 环境温度过高- 部件老化或损坏- 操作错误引起的故障4. 超温影响超温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寿命缩短- 设备性能下降- 设备故障频发- 电力消耗增加- 设备安全性降低- 人员安全受威胁5. 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为了有效解决和预防超温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和措施:- 提高设备散热性能,优化散热系统设计-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负载范围内运行- 完善冷却系统,确保冷却系统可靠运行- 配备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及时监测温度变化- 配备火灾预警和报警系统,确保及时采取措施- 提供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加强人员操作规范6. 结论超温是一项严重的问题,对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采取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超温发生的概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高度重视超温问题,共同努力解决和预防超温,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
设计温度报警器实训报告
![设计温度报警器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8c71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b.png)
####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温度监测与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本实训旨在通过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使学生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编程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温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2. 掌握51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及接口技术。
3. 学会使用数码管、蜂鸣器等外围设备。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 三、实训内容本实训设计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实现以下功能:1. 实时测量环境温度。
2. 数码管显示当前温度值。
3. 可设置温度上下限报警值。
4. 当温度超过上下限报警值时,蜂鸣器发出警报。
#### 四、实训步骤1. 硬件选型与搭建(1)选择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型号为AT89C51。
(2)选择DS18B20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3)选用数码管(如LCD1602)用于显示温度值。
(4)选用蜂鸣器作为报警输出。
(5)连接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
2. 软件设计(1)编写程序,实现温度读取、显示、报警等功能。
(2)设置温度上下限报警值,可通过按键调整。
(3)编写中断程序,实现温度超限报警。
3. 系统调试与测试(1)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2)连接所有硬件,进行系统调试。
(3)检查温度读取、显示、报警等功能是否正常。
4. 系统优化与改进(1)优化程序,提高系统稳定性。
(2)改进报警方式,如增加语音提示、短信报警等。
(3)考虑增加温度曲线显示、历史数据记录等功能。
####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系统功能实现通过实训,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
系统能够实时测量环境温度,并在数码管上显示。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上下限报警值时,蜂鸣器发出警报。
2.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1)温度读取精度: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高,通过编程读取其输出数据,即可获得较为精确的温度值。
超温报警器课设报告
![超温报警器课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ec89b365ce05087632139c.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模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超温报警电路的模拟系统设计-----电源模块设计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 090401学号:姓名:评分:教师:2011 年 2 月 21 日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0-20 11 学年第 2 学期第 1 周- 1.5 周题目超温报警电路的模拟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任务和要求①检测温度范围为0ºC~100ºC,采用箔电阻、精密电阻及电位器组成测量电桥作为温度传感器;②可设定报警温度上限值0ºC~100 ºC;③当检测温度超过设定上限值时,发出蜂鸣器报警声,要求报警声喃喃间断发声,频率约1Hz;2. 组织安排:5人一组进度安排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选择方案,领仪器设备: 2天;2. 领元器件、制作、焊接:3天3.调试+验收: 2.5天4. 提交报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3~7周学生姓名:指导时间:第1~2周指导地点: E 楼 311 室任务下达20 11 年 2 月 21 日任务完成20 11 年 3 月 1 日考核方式 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指导教师系(部)主任摘要:为了防止日常生活中因温度的控制不合理而造成财产损失,因而设计了一个超温报警系统,实现温度超过一定值时自动警报,以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该系统通过由温度传感器pt100作为感知温度的器件,一外界的0度和100度作为温度检测的基准点来调节电路,并将采集到的外界温度转化为对应的电压,再经过后级电路的放大滤波等的处理,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较大的电压。
当电压超过一定值时,蜂鸣器发出1HZ的警报声,并切断电源。
本文只对电源模块进行探究,该系统的其他模块有本组的其他成员来完成。
为了解决有些电路需要对称电压来供电但对称度又不高的缺点,因此本电源的设计就着重在提高对称电源供电精度和对称度的问题之上, 并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源的不对称性和精度等问题。
stm32f1温度报警系统实验报告
![stm32f1温度报警系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35c1c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4.png)
stm32f1温度报警系统实验报告STM32F1温度报警系统实验报告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实验内容2. 实验器材和方法2.1 实验器材2.2 实验方法3. 硬件设计3.1 硬件连接图3.2 温度传感器选型和连接方式4. 软件设计4.1 系统架构图4.2 主程序流程图4.3 温度采集和处理算法5. 实验结果与分析5.1 温度采集结果显示界面截图及解释5.2 温度报警功能测试结果与分析6. 讨论与改进方向6.1 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2 对实验系统的改进方向提出建议7. 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1 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STM32F1温度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报警。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内容。
1.1 背景温度监测与报警系统在工业生产、仓储物流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过热、产品损坏等问题的发生。
1.2 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STM32F1单片机设计一个温度报警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报警。
1.3 实验内容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设计硬件电路连接,包括STM32F1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 编写软件程序,实现温度采集和处理算法;- 测试系统功能,包括温度采集结果显示和报警功能。
2 实验器材和方法2.1 实验器材本实验使用的主要器材包括:- STM32F1开发板- 温度传感器模块- 电阻、电容、LED等元件- 面包板、杜邦线等连接线2.2 实验方法根据硬件连接图进行电路搭建,并将STM32F1开发板与计算机连接。
编写软件程序并烧录到STM32F1开发板上。
通过串口或LCD显示屏等方式,实时监测温度采集结果,并测试报警功能。
3 硬件设计3.1 硬件连接图(此处应插入硬件连接图)3.2 温度传感器选型和连接方式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采集模块。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1)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4b9f0c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8.png)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1)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设备和科技产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如果超出该范围,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设计一款温度报警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设计目的本设计旨在设计一个简单、可靠并且易于使用的温度报警器,以帮助监测设备的温度,并在温度超出设置范围时发出警报,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三、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监测设备的温度,并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触发警报。
具体步骤如下:1、硬件部分(1)主控芯片:本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易于编程等优点。
(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该传感器结构简单、精度较高、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3)蜂鸣器:使用蜂鸣器作为警报器,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触发蜂鸣器发出警报信号。
(4)显示模块:采用4位数码管来显示当前的温度值。
2、软件部分(1)温度检测:通过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并将温度值传入主控芯片。
(2)温度设置:设置警报温度范围,并保存在单片机内部EEPROM中。
(3)警报触发: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主控芯片触发蜂鸣器发出声音,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温度值和报警信息。
四、设计特点(1)使用方便:通过数码管直观显示当前温度值和警报信息,非常方便实用。
(2)稳定性高: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3)成本低廉:本设计采用成本较低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加上简单的硬件电路,成本非常低廉。
五、设计总结本设计旨在设计一款简单、可靠并且易于使用的温度报警器,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监测设备的温度,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设计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稳定性高、成本低廉,适合于各种场合的使用。
温度报警器国内外研究报告
![温度报警器国内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49e4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e.png)
温度报警器国内外研究报告简介温度报警器是一种可以监测环境温度并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警报的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温度报警器在国内外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温度报警器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应用领域。
近年国内温度报警器研究进展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温度报警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面。
传感器是温度报警器的核心组件,直接影响到报警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一些国内研究机构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温度传感器,以提高温度报警器的性能。
例如,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温度传感器,利用纳米材料的热导特性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检测和报警功能。
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学者在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方面进行研究。
他们通过改进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了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和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了温度报警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应用领域的拓展除了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国内的温度报警器研究还在不断拓展应用领域。
一方面,温度报警器在家庭安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一些安防公司推出了带有温度报警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注意火灾等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温度报警器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一些国内医院使用温度报警器来监测病房内的温度,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温度报警器还可以在实验室中用于监测实验物品的温度,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国外温度报警器研究进展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在国外,温度报警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线传输技术方面。
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温度报警器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远程通讯,提高温度报警器的灵活性和应用范围。
一些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在无线传输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
他们开发了基于Wi-Fi、蓝牙和LoRa等无线技术的温度报警器,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或监控中心。
这种无线传输技术为温度报警器的远程监控提供了便利,使其在工业自动化、冷链物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温度报警器的实训报告
![温度报警器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a1ab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a.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温度报警器的设计原理、电路搭建、程序编写和调试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温度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2. 掌握使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方法。
3. 学会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温度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
4. 提高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实训器材1. 单片机开发板(例如:51单片机开发板)2. DS18B20温度传感器3. 数码管显示模块4. 蜂鸣器报警模块5. 电源模块6. 导线、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7. Proteus仿真软件8. 编译器(例如:Keil uVision)三、实训内容1. 温度报警器电路设计2. DS18B20温度传感器驱动程序编写3. 单片机程序编写4. 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5. Proteus仿真验证四、实训步骤1. 电路设计根据温度报警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电路原理图。
电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单片机主控模块:负责温度采集、显示和报警控制。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负责测量环境温度。
数码管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当前温度。
蜂鸣器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2. DS18B20温度传感器驱动程序编写DS18B20是一款数字温度传感器,其驱动程序需要实现以下功能:初始化DS18B20传感器。
读取温度数据。
转换温度数据为摄氏度。
3. 单片机程序编写单片机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初始化单片机系统。
读取DS18B20温度传感器数据。
将温度数据显示在数码管上。
判断温度是否超出设定范围,如果超出则触发蜂鸣器报警。
4. 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搭建电路后,进行以下调试步骤: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使用示波器或万用表检测电路关键点的电压和波形。
编译程序并烧录到单片机。
运行程序,观察数码管显示和蜂鸣器报警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程序参数,解决故障。
5. Proteus仿真验证使用Proteus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和程序的正确性。
温度计报警器实训报告
![温度计报警器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5144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b.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温度计报警器,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 熟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 掌握单片机编程及外围电路设计方法;3.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4.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内容包括: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与连接;2. 单片机最小系统搭建;3. 温度采集与处理;4. 报警电路设计;5. 温度计报警器组装与调试。
三、实训步骤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与连接本次实训选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特点。
将DS18B20传感器连接到单片机的数据线上,确保连接可靠。
2. 单片机最小系统搭建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搭建最小系统。
连接电源、晶振、复位电路等,确保单片机正常运行。
3. 温度采集与处理编写程序,读取DS18B20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处理。
将温度值显示在数码管上,并实时更新。
4. 报警电路设计设计报警电路,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触发报警。
本次实训采用蜂鸣器作为报警器,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
5. 温度计报警器组装与调试将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报警电路等模块组装在一起,进行整体调试。
检查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报警器能够正常工作。
四、实训结果经过本次实训,成功制作了一款温度计报警器。
该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报。
具体结果如下:1. 温度传感器正常工作,能够准确采集温度数据;2. 单片机程序运行稳定,能够实时显示温度值;3. 报警电路设计合理,能够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触发报警。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和知识:1. 熟悉了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 掌握了单片机编程及外围电路设计方法;3. 学会了使用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4. 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1. 温度采集精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2. 报警电路的响应速度有待提高。
温度报警器设计
![温度报警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7007d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3.png)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温度报警器方案设计温度0~100±1℃可测,小于10℃或大于30℃报警(LED亮)①将被测温度(0~100℃)转换为电压值;②小于10℃或大于30℃声、光报警(LED亮);③可接受箔电阻组成测量电桥;二、设计过程:1.设计思路设计中首先利用基于热电偶效应的温度传感器LM35采集温度后,转变为相应的电压值,再经过运算放大器LM358,将待测电压值放大、输出,以便于检测、显示及限制。
显示电路是由A/D转换器及Led显示器构成的数字电路,限制电路是通过五个电压比较器和数字限制电路的组合来实现。
报警电路以555振荡电路及扬声器等器件为基础构成组成。
2.方案设计图1 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温度测量电路、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A/D转换电路、译码显示电路。
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2.1 对温度进行测量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将温度值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值输出。
2.2 温度限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作为放大器输入信号,经同相运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后分别输出给多路电压比较器。
将要限制的温度所对应的电压值作为基准电压VREF,用实际测量值vi和VREF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输出状态)输入数字限制电路,调整系统温度。
本题对温度的限定较多,需接受四个电压比较器,协作数字限制电路,实现由输出电平的变更来限制数模转换电路。
3.单元电路设计3.1温度传感器LM35是电压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 LM35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一个热电阻检测相应的温度。
LM35 无需外部校准或微调,可以供应±1/4℃的常用的室温精度。
•工作电压:直流4~30V;•精度:0.5℃精度(在+25℃时);•比例因数:线性+10.0mV/℃;•非线性值:±1/4℃;•运用温度范围:-55~+150℃额定范围。
引脚介绍:①正电源Vcc;②输出;③输出地/电源地。
传感器电路接受核心部件是 LM35,供电电压为直流15V 时,工作电流为120mA,功耗极低,在全温度范围工作时,电流变更很小。
温湿度超限报警器参数
![温湿度超限报警器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f714c55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6.png)
浅谈温湿度超限报警器参数
温湿度是动环监控项目中关键的监测指标,需使用对应的温湿度报警器才能监测,如果需要选购一款符合项目报警器,就得了解温湿度超限报警器参数,通过看产品参数,看看是否满足项目的标准。
一、温湿度超限报警器参数情况
1、温度监测范围及精度:采集范围-40℃~80℃;准确度:≤(25℃时)±0.3℃;分辨率:0.1℃;长期稳定性:0.1℃/年。
2、湿度监测范围及精度:采集范围0~100%RH;准确度:≤(25℃时)±2%RH;分辨率:0.1%RH;长期稳定性:0.5 %RH /年。
二、温湿度超限报警器的特点
1、数显型传感器,自带液晶显示屏幕,可事实展示出温度、湿度的信息。
2、支持485规约,可远距离传输数据,支持联网管理。
3、多个报警器可使用网线,进行级联,达到集中管理的效果。
4、监测面积范围大,单个传感器能精确采集10~20平方米的温湿度信息。
5、有1路DO接口,可连接报警输出设备。
6、独特风道设计,电路温升不影响传感器检测性能。
7、外接端口具有抗电磁干扰设计,可靠性高。
温湿度超限报警器参数范围大,可检测-40℃~80℃的温度、0~100%RH 的湿度,适用于基站、仓库、机房、变配电站等一类场所,如果您需要这类产品,可联系我们获取资料。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V1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V1](https://img.taocdn.com/s3/m/681006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d.png)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V1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需求分析温度报警器的主要功能是监测环境温度并在达到一定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它可以用于家庭、办公室、工厂等场所,保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在需求分析阶段中,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测量范围、精度、报警方式和响应速度。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决定设计一款测量范围为-10℃~60℃,精度为±1℃的温度报警器,报警方式为声光报警,响应速度小于2秒。
二、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温度报警器开发的核心。
我们采用了LM35温度传感器,主控芯片为STC89C52,驱动蜂鸣器和LED灯的模块使用了ULN2003板。
电路部分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报警输出。
信号采集模块中,LM35将温度转换为电压信号;信号处理模块中,STC89C52进行AD转换并根据阈值发出信号控制蜂鸣器和LED灯。
焊接完成后,将整个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实现温度报警器功能的必要条件。
我们采用Keil C51嵌入式开发环境,结合STC89C52单片机,编写了相应的程序。
主要包括AD 转换、阈值判断音响和灯光控制等功能。
程序编写完成后,通过下载到单片机内存并开机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测试与维护测试与维护是产品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测试中,我们测试了测量范围、精度、报警方式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确保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在维护方面,我们需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查电路和软件是否有损坏或错误,及时修理和更换。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温度报警器的设计报告。
通过对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设计温度报警器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要求,综合运用硬件和软件知识完成相应的开发,以达到对客户需求的满足。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完整版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609f0669eae009581beca8.png)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报警器所属院(系)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地点2011年月日前言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是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课程之后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性课程。
它包括选择课程、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实践内容。
它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和增强我们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
这对于提高我们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
本课程设计任务要求是完成一个温度报警器的制作,并实现当温度高于30℃时发出双音报警,温度低于10℃时发出单音报警的功能要求。
本设计中充分展示了模拟电子技术的优点,利用放大电路、窗口比较器进行温度的判定,再结合数字电子技术的优点,充分利用单元电路的功能来实现报警,将模电、数电紧密结合,综合应用,不但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提高了动手能力,,对于以后的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试验、设计方法。
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指标。
第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
第三,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设计并制作电子产类品,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自信心及兴趣。
本课程设计以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掌握电路的设计装调及性能参数的调试方法。
本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
(2)通过查阅手册和参考文献资料,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温度报警器报告
![温度报警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91b3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e.png)
温度报警器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温度报警器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将介绍温度报警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然后,将对其功能、应用场景和优势进行详细说明。
最后,将讨论当前市场上常用的温度报警器产品,并对其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1. 引言温度报警器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并发出警报的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仓储管理、实验室等。
温度报警器的作用是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温度异常问题,从而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功能温度报警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 温度监测:温度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并将数据反馈给用户。
- 报警通知:当温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温度报警器会通过声音、光线或通信方式向用户发送报警通知。
- 数据记录:温度报警器通常具备数据记录功能,可以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温度数据,方便用户后续分析和处理。
- 远程监控:部分温度报警器支持远程监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查看温度数据,随时掌握环境温度变化情况。
3. 应用场景温度报警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 工业生产:在工厂和生产线上,温度报警器可以监测大型机器设备和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设备过热或过低温度引起的故障。
- 仓储管理:温度报警器可以应用于冷库、温控仓库等场所,确保储存的物品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避免因温度异常导致物品损坏。
- 实验室:在实验室中,温度报警器可以监测实验设备和药品储存的温度,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药品的质量。
- 医疗行业:在医院和实验室中,温度报警器可以用于监控冷藏药品、血液等的温度,确保医疗用品的质量和安全。
4. 优势温度报警器相比传统的温度监测方法有以下优势: - 实时监测:温度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及时发现温度异常情况,避免因温度问题引起的损失。
- 多种报警方式:温度报警器可以通过声音、光线或通信方式发出警报,多种报警方式可根据不同环境和需求进行设置。
温度报警器实训报告总结
![温度报警器实训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de09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1.png)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温度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家居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报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设备,能够实时检测环境温度,并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警报,从而确保生产安全、设备正常运行以及生活环境的舒适。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设计、制作和调试温度报警器,加深对单片机原理、传感器应用以及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与任务1. 实训目的:-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及数据采集方法。
- 学习电路设计、调试和测试方法。
- 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2. 实训任务:- 设计并制作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报警器。
- 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显示。
- 设置温度上下限报警功能。
- 对报警器进行调试和测试。
三、实训过程1. 硬件设计:- 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如AT89C51。
- 选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
- 设计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继电器等。
- 设计显示电路,如数码管或LCD显示屏。
2. 软件设计:- 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温度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 编写报警程序,实现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的报警功能。
- 设计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设置温度上下限。
3. 调试与测试:- 连接电路,进行硬件调试。
- 编译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 进行软件调试,确保温度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正常。
- 对报警器进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温度采集与显示:- 通过DS18B20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环境温度的实时采集。
- 数码管或LCD显示屏能够清晰显示当前温度值。
2. 温度上下限报警:- 设置温度上下限,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蜂鸣器发出警报。
- 报警器响应速度快,能够及时发出警报,确保生产安全。
3. 用户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设置温度上下限,方便快捷。
- 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五、实训体会与收获1.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实训,掌握了单片机、传感器和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超温报警器
![超温报警器](https://img.taocdn.com/s3/m/f72357233169a4517723a380.png)
专业技能实训报告设计课题:超温报警器专业班级: 09电气技术教育学生姓名:学号: 090805011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1年6月29日超温报警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当温度超过温度上限时,电路开始报警,同时有红色发光二极管亮;当温度下降到低于温度下限时,电路停止工作,报警解除同时二极管灭。
2.电路能记录报警次数,用发光二极管表示;即温度超过一次就亮一个灯,超过几次就亮几个灯。
3.当计到十次,不再计数,报警不解除。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超温报警器可用来监控温度,其工作原理为:当温度超过温度上限时,温控电路部分开始工作,引起报警电路开始报警,同时红色发光二极管亮;计数电路工作,记下超过温度的次数;当超过十次时,不再计数,同时报警不再解除,即使温度低于温度上限。
一般情况下,温度低于温度上限时,电路不工作。
当工作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相当于电烙铁远离热敏元件R5,R5阻值较大,IC1A 同相端电压较低,使V+<V—(同相端电压低于反相端电压)IC1A的①脚输出低电平,IC1B 的⑦脚亦为低电平,三极管VT1、VT2截止,继电器K1、K2的线圈无电流通过,它们的动接点不动作。
这时电源经K1-1接通绿色指示灯,绿色LED灯亮; IC1C为方波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R14、R14、C6、 R17、R18决定,IC1C的输出接K21-1,振荡器正常工作时黄色指示灯闪烁。
若将发热的电烙铁靠近热敏电阻R5,几秒钟后热敏电阻感受到较高的温度,其阻值突然下降,使VR5下降,VR6上升,则IC3的V+>V1(同相端电压大于反相端电压),IC1A 的①脚输出高电平,这电压一路输给VT1的基极,另一路经延时电路R8、C4输给IC1B的同相端,使IC1B的同相端电压大于反相端电压。
于是VT1、VT2的基极都得到高电平而导通,使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有电流通过,动接点动作,K1的动接点脱开K1-1而与K1-2接通,红色发光二极管得电发光。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ec79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a.png)
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温度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概述温度报警器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并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的装置。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可靠、低功耗的温度报警器。
二、设计原理温度报警器的核心部件是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微控制器则接收该电信号,并判断温度是否超过预设范围。
如果超过,微控制器将触发警报装置。
我们选择使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Arduino微控制器。
DS18B20是一种高精度、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Arduino 则是一款开源的、易于使用的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编程能力。
三、硬件设计1.温度传感器:选择DS18B20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微控制器连接。
2.微控制器:使用Arduino Uno,负责接收DS18B20的信号,并控制警报装置。
3.警报装置:包括一个LED灯和一个蜂鸣器。
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LED灯会闪烁,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
四、软件设计1.温度读取:使用DS18B20的驱动程序读取温度值。
2.温度判断:将读取的温度值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
如果超过范围,触发警报装置。
3.警报控制:通过Arduino的数字引脚控制LED灯和蜂鸣器的动作。
五、测试与验证我们对设计的温度报警器进行了测试和验证。
首先,我们设定了报警温度为30℃,将报警器放置在恒温箱中,逐渐升高温度。
当温度达到30℃时,报警器成功地发出了警报。
然后,我们对报警器的稳定性进行了长时间测试。
将报警器放置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观察其是否能稳定地工作并准确报警。
经过测试,我们的设计在各种环境下均能稳定运行,并准确报警。
六、优化与改进虽然我们的设计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可以进行一些优化和改进。
例如:1.使用更精确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精度为±0.5℃,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可以选择其他型号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检测超限声光报警
![温度检测超限声光报警](https://img.taocdn.com/s3/m/ad982b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8.png)
温度检测超限声光报警
温度检测超限声光报警是一种用于监测温度超过设定阈值的报
警系统。
它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器组成。
以下是温度检测超限声光报警的详细工作流程:
1. 安装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需要监测温度的位置,例如温度控制室、实验室、温室等。
传感器通常采用数字或模拟信
号输出,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
2. 设置温度阈值:在控制器上设置温度阈值,根据实际需求设
定温度上限和下限。
一旦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报警系统将
触发报警。
3. 监测温度:温度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
给控制器。
4. 判断温度是否超限:控制器会根据传感器传来的温度数据判
断当前温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
如果超过,系统将进入报警状态。
5. 触发声光报警:一旦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控制器将触发报警器,发出声音和光线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温度已超过正常范围。
6. 停止报警:当温度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时,控制器将停止触发
报警器,报警状态解除。
需要注意的是,温度检测超限声光报警系统的具体设置和功能
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而有所差异。
有些系统还可以通
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温度报警实验报告范文
![温度报警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730e7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c.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温度报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及数据采集技术。
3. 学会温度报警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温度报警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发出报警信号的电子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数据,通过信号处理和比较判断,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实验中使用的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反之,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增大。
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可以间接得到环境温度。
三、实验器材1. 温度报警器实验装置一套2. 热敏电阻传感器一个3. 信号放大电路模块一个4. 模数转换模块一个5. 主控电路模块一个6. 数码管显示器一个7. 蜂鸣器一个8. 电源模块一个9. 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热敏电阻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主控电路模块、数码管显示器、蜂鸣器和电源模块按照电路图连接。
2. 热敏电阻传感器调试:将热敏电阻传感器置于室温环境中,观察数码管显示的温度值是否稳定。
如不稳定,可适当调整电路参数,确保温度值准确。
3. 主控电路调试:设置报警阈值,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通过调整阈值,观察蜂鸣器是否正常报警。
4. 实验验证:将实验装置放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观察报警器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并发出报警信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报警器能够准确检测并发出报警信号。
2. 结果分析:(1)热敏电阻传感器性能稳定,能够准确采集环境温度数据。
(2)信号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模块能够将热敏电阻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3)主控电路能够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并在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报警信号。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实现了对环境温度的检测和报警功能。
温度报警器实习报告
![温度报警器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9d20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3.png)
实习报告:温度报警器设计与实现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在温度报警器中的应用,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工具,如仿真器、编程器等;了解并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学习并应用串口通信技术。
二、实习内容1. 温度报警器总体设计本次实习设计的温度报警器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比较电路、报警电路和串口通信电路组成。
其中,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报警控制;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环境温度;比较电路用于判断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报警电路则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报;串口通信电路用于将报警信息传输至电脑,以便实时监控。
2. 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型:本设计选用51系列单片机,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可编程性。
(2)温度传感器选型:本设计选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数字输出、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3)比较电路:采用LM339运放比较器实现温度阈值的设定和判断。
(4)报警电路:采用蜂鸣器作为报警器,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报。
(5)串口通信电路:采用MAX232芯片实现单片机与电脑的串口通信。
3. 软件设计本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单片机和硬件设备;(2)实时采集DS18B20传输的温度数据;(3)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4)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报警电路并传输报警信息至电脑;(5)通过串口通信电路接收电脑发送的设置命令,调整报警温度阈值。
三、实习过程1. 硬件调试:首先,对各个硬件模块进行焊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然后,利用仿真器对程序进行下载和调试,确保单片机与各个硬件模块的正常通信。
2. 软件调试:在硬件调试完成后,对软件程序进行调试。
通过不断修改和优化程序代码,确保温度报警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3. 系统测试:将温度报警器应用于实际环境,测试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报警性能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
目录
一、设计方案及思路.....................................
1.1设计目的任务...................................
1.2设计方案比较...................................
二、系统总体框图...................................
三、电路的组成及参数选择...................................
2.1直流稳压电源...................................
2.2滞回比较器...................................
2.3声光报警电路...................................
2.4复位电路...................................
2.5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四、实验步骤...........................................
5.1装调步骤与方法...................................
5.2出现故障及处理...................................
五、心得与体会..........................................
六、附录.................................................
一、设计方案及思路
1、设计目的任务
<1>设计目的
(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
(3)会运用protel工具设计电路原理图、画原件图、设计电路版图、画原件封装图;
(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
(5)学会pcb打印、曝光、腐蚀电路板、钻孔、焊接电路原件;(6)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
(7)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8)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
(9)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任务
(1)设计温度超限测量电路,当所测的温度超过40 度时,输出报警信号(蜂鸣器响);
(2)累计温度超限次数,并在两位数码管上显示;
(3)可以手动方式将数码管上的显示值清零;
(4)采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小规模集成芯片(74 系列、4000 系列)进行设计;
(5)设计电路所需的稳压电源。
(6)
2、设计方案比较
<1>方案1:
本方案中使用NTC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用CD4518芯片对温度超限次数进行计数,然后通过CD4511译码显示。
CD4518是一个同步加法计数器,在一个封装中含有两个可互换二/十进制计数器,一个芯片可以分别作为十位和个位的计数。
另外驱动电路采用8050 NPN三极管驱动。
方案2:
方案2与方案1不同的是,方案2中省去了CD4511和CD4518,直接采用CD4026芯片,该芯片包含了计数和译码的功能,而驱动电路直接采用电压跟随器,这样相比方案1来说,电路变得更加简单,直接用LM358就可以完成比较与驱动功能,这次课程设计也是基于方案2来实现的。
二、系统总体框图
图1 系统框图
三、电路的组成
2.1直流稳压电源
图2 稳压电源
稳定直流源设计的一般思路是让输入电压先通过电压变压器,再通过整流网络,然后经过滤波网络最后经过稳压网络。
方案2.以全波整流电路作为整流网络,以极性电容作为滤波网络,采用固定式三端集成稳压电路7805设计制作连续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
20V(幅值311V)50Hz市电经变压器220:12输出两组独立的12V交流,经桥堆整流、大电容滤波后分别经过集成稳压块LM7805C作用得到5V的直流输出。
稳压电源一般由变压器、整流器和稳压器三大部分组成
图3 7805
图4 直流电源系统方框图
电源变压器:将电网提供的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各种电路设备所需的交流电压。
2.2滞回比较器
绝大多数比较器中都设计带有滞回电路, 通常滞回电压为5mV到10mV。
内部滞回电路可以避免由于输入端的寄生反馈所造成的比较器输出振荡。
但是内部滞回电路虽然可以使比较器免于自激振荡, 却很容易被外部振幅较大的噪声淹没。
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外部滞回, 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图5滞回比较器
2.3声光报警电路
图6 声光报警
电压跟随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特点,可以极端一点去理解,当输入阻抗很高时,就相当于对前级电路开路;当输出阻抗很低时,对后级电路就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即输出电压不受后级电路阻抗影响。
一个对前级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特点,可以极端一点去理解,当输入阻抗很高时,就相当于对前级电路开路;当输出阻抗很低时,对后级电路就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即输出电压不受后级电路阻抗影响。
一个对前级电路相当于开路,输出电压又不受后级阻抗影响的电路当然具备隔离作用,即使前、后级电路之间互不影响,为应用高品质的电容提供了前提保证。
在这里,电压跟随器的作用正好达到应用,把报警电路置于电压跟随器后,可以切断蜂鸣器的反电动势对前级的干扰作用。
2.4复位电路
图7复位电路
只要在CLR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
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容加CLR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CLR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CLR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2.5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图8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CD4026是一款同时兼备十进制计数和七段译码两大功能的芯片,通常在CP脉冲的作用下为共阴极七段LED数码管显示提供输入信号。
在一些无需预置数的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节约了开发成本。
由于CD4026输出端信号具有规律可循,经合理反馈后获得进位脉冲信号和本位清零信号,即可实现数字钟计时功能。
CD4026同时具有显示译码功能,可将计数器的十进制计数转换为驱动数码管显示的七位显示码,省去了专门的显示译码器。
CD4026的输出abcdefg直接与LED数码管连接。
CD4026的CR为异步清零端,CR=1时立即使计数器清零。
图9 CD4026
显示部分由两个共阴八段数码管组成,
图10 数码管
四、实验步骤
1、装调的步骤
本次设计共分四个模块,有直流电源电路,比较器电路,声光报警电路以及译码计数译码显示。
我们先做了电源,经过安装调试后,接好了电源,用万用表测量从LM7805输出的电压值约为5V,这样直流电源就完成了,然后是比较器电路,选用的是LM358,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对热敏电阻进行加热,看到发光二极管亮,并且听到蜂鸣报警,显示计数,这样证明电路连线部分正确了!2、出现故障及处理
(1)在连接直流电源时,整流电桥的正负方向出现错误,导致电路接入220V 50Hz的电源时LM7805总是发烫,还有LM7805是2端口接地1端口接输入3端口接输出,最后更改LM705的正负方向后电路的输出才正常了。
(2)温度变化时,计数异常,于是在CD4026输入脉冲前面加了一个1UF的滤波电容,以及把滞回电路中的反馈电阻换成2M后,电路计数正常。
3.数据记录
六、心得和体会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是基于数模电的课程设计,是学习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次课程设计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将其熟练应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设计的过程中遇到过挫折和困难,当我们发现电路连接完却不能正常运行时大家都很沮丧,但我们又立刻振作起来,与别组同学进行了探讨。
课程设计时很累,但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
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
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深深体会到设计多路涉及的各个方面,比如抗干扰性,PCB布局,实用性,产品成本等,通过课程设计,增强了对模数电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比较方案,计算;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增强了实践能力。
由于所学知识和能力有限,设计的电路还有不完善之处,许多地方仍然需要改进,从而减小误差,增加其实用性。
七、附录
1、元器件清单
2.原理图
3.制作工艺
本设计的工艺采用感光板制作,PCB图和实物图如下所示:
图11 PCB布局
图12 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