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文学体裁(附解析)
推荐学习中考语文专题文学文体常识复习单元练习含解析
推荐学习中考语文-专题-文学文体常识复习单元练习(含解析)————————————————————————————————作者:————————————————————————————————日期:专题9 文学文体常识1. (2015·江苏徐州)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这些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B. 《水浒》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D.《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和《三国志》。
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2.(2015·山东滨州)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词。
其中,“卜算子”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咏梅”和“秋思”都是题目。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施耐庵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D.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人们称赞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代表作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汉江临眺》等。
3. (2015·云南)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用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2024届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专题 文学常识(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对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的内容是:1.识记基本篇目中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2.识记基本篇目中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3.识记常见文学体裁(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常识及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常识。
考生需要识记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所处的时代或国别,他们的风格流派和主要成就;中外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的评价);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和重要作品的体裁。
【中考真题练手】1.(2020·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二十弱冠、三十不惑、四十而立……百岁期颐。
B.“鳏、寡、孤、独”分别指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母、老而无女的人。
C.古时科举考试中,殿试之后,皇榜公布的一甲第一名为状元(鼎元),第二名为探花,第三名为榜眼,合称三甲鼎。
D.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常:仁、义、礼、智、信。
【答案】D【详解】A.有误,应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B.有误,“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的人;C.有误,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故选D。
2.(2022·湖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塑造了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
B.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
C.“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集序》;“颜筋柳骨”则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但一丰腴、一清瘦,各具特色。
D.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筝一小舟”“又用篆章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初中语文记叙文文体类知识必备(附带答案及详细解析)
记叙文文体类知识必备(建议背诵)一、散文1.散文(叙事散文)的六要素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散文按照所写内容通常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背影》一文:时间——推算为八年前,即1917年(事情发生在1917年,文章写作在1925年);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和“我”;起因——“我”去北京读书,父亲到车站送别;经过——父亲车站送别,展现深沉的父爱;结果——怀念父亲。
2.文章的线索3.写作手法(1)常用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5种: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抒情、议论、说明、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①描写②抒情①议论①叙述(顺序)(3)常见表现手法4.叙述人称及作用二、小说1.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三要素中占主要地位。
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格特征。
如《故乡》中善良麻木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自私冷漠的菲利普夫妇等。
(2)情节。
情节是小说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过程,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完整的故事是由生动的情节构成的。
(3)环境。
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与所处的时代、位置的各种关系,如《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
自然环境是环绕在人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
2.人物形象的塑造[详见“一、散文”“3.写作手法”“(2)表达方式”的“①描写”]。
中学文体知识考题解析
文体知识1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1) 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3)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4)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5) 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6)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7) 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
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
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
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
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
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
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
2021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文学体裁(含解析)
文学体裁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学四大分类1.诗歌(1)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2)诗歌的基本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按音律:古体诗(楚辞体、乐府诗等)、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
(4)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2.散文(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2)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见有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3)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
③语言凝练。
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
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知识1.以下对于文学常的法有的一是()A.歌种文学式,着重于抒怀言志。
从表达方式看,能够分叙事和抒怀。
B. 散文是一种描绘、表达感觉的文学式,它有“美文”“小品文”“漫笔”之称。
C.小以表达故事情中心,通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境的描绘来反应社会生活。
D.通矛盾矛盾睁开情、塑造人物,常常以矛盾矛盾作情展的主要索。
【答案】 C【分析】【剖析】本考学生文体知的掌握。
小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中心,通完好的故事情和境描绘来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而不是以表达故事情中心。
故答案C【点】小的三因素是:生的人物形象、完好的故事情和详细的境描绘。
三者中,人物是小的核心,小的主要任是塑造人物,写出明的人物形象来,而情是小的骨架,境是小的依靠。
2.以下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是()A.《西游》中平山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角大王,他原来是太上老君看守丹炉的童子,被音借去下界妖,来考唐僧取信心。
B.《水》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妒能,多方刁,要林冲献投名状。
C. 《朝花夕拾》中《父的病》回儿父延医治病的情形,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度、作、开方等各种表,揭露了些人巫医不分、弄虚作假、讹诈、草菅人命的。
D.《是怎成的》中由第二十五步兵和巴什基兵旅成的一支部受命渡第伯河,并在伊沙站邻近切断基到科斯的路,舍佩托夫卡共青的一个米什卡·列夫丘科夫在次渡河牲了,廖沙是四天此后才知道的。
【答案】 B【分析】【剖析】 B 表述,嫉妒能,多方刁,要林冲献投名状的是王。
故答案: B【点】名著知要,并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要熟知。
3.下边是歌《唱》中的部分。
横所填的内容与人物,法正确的一是()的敦盗御,a________的关公沙,黄的典,b________的曹操,c________的叫⋯⋯A. a 处应填脸谱( 2 ),此脸谱表示忠勇直爽、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切合关羽的形象。
B. b 处应填脸谱(1),此脸谱表示性情奸诈的人物,切合曹操的形象。
2023届专题微练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文学体裁常(含解析)
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文学体裁常(共15题)一、选择题(共15题)1.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就是一篇出色的新闻特写。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吕伟最后—跳夺冠的具体过程。
D.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间事件中的片段。
2.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部分杂志也积极刊登现代人写的古体诗了。
老王是个古典诗词迷前日写了一首七言律诗,通过了编辑审核,今天兴致高昂地去领稿费。
按照编辑部的标准,律诗的题目和作者名不算钱,内容按每个字 5 元付稿费。
请问老王能领到多少稿费A.280 元B.300 元C.140 元D.200 元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和《钱塘湖春行》的“行”都是指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
B.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属于祈使句,一般来说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语气,比如:“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用来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的句子属于感叹句,比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C.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
找出句子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主干表达的意思和原句一样准确。
D.《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是美囯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它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
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反战意识。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中的“社”,是指绍兴的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A. 楚庄王B. 晋文公C. 吴王阖闾D. 越王勾践【答案】 D【解析】【分析】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
《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故答案为:D【点评】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初二语文常见文学体裁及其特点解析
初二语文常见文学体裁及其特点解析在初二语文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了解它们的特点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初二语文常见的文学体裁及其独特之处。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文学体裁。
它往往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诗歌的语言通常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能够通过生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鲜明的画面。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春风的灵巧和神奇。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押韵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而节奏的变化则能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有时急促,有时舒缓,仿佛是诗人内心情绪的起伏。
在初二语文课本中,我们会读到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它们虽然在形式和语言上有所不同,但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
散文,是一种形式自由、灵活多样的文学体裁。
它不像诗歌那样受到格律的限制,也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情节的完整性。
散文可以是抒情的,如朱自清的《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可以是叙事的,比如《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还可以是议论的,像培根的《谈读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
散文的语言优美、自然,贴近生活。
它可以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是其一大特点,即文章的内容看似松散,但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这个主题就是散文的“神”。
小说,是初二语文学习中较为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
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性格特点,读者能够通过作者的描写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故事情节是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
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的跌宕起伏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2024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文体体裁
2024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文体体裁第一节文体常识一记叙文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文体之一、它是用记叙、描写的方式记人叙事。
它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再现特定的现实生活,表达作者对其人其事的思想感情。
要素(一)记敘文的记叙文的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顺序(二)记叙文的常见的记叙文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中又可以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结构(三)记叙文的1.“总-分”式2.“分-总”式3.“总-分-总”式4.“分-分”式语言(四)记叙文的1.贴切、具体2.生动、形象3.富于情感表达方式(五)记叙文的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
二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能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叫说明文。
种类(一)说明文的1.实体事物说明文与抽象事理说明文2.平实性说明文与文艺性说明文顺序(二)说明文的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或远到近,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或从外到内,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四周再中间,或按东南西北方向,或先整体再局部。
3.逻辑顺序(1)并列式。
(2)层递式。
(3)连贯式。
方法(三)说明1.下定义2.作诠释3.分类别4.举例子5.作比较6.列数字7.打比方8.摹状貌(借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形和活动过程来说明事物特征)9.引用10.列图表语言(四)说明文的1.准确、严密2.平实、简洁3.通俗、生动三凡是提出主张、见解并加以阐述、论证或者表达对其中一事物的态度,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的文章都是议论文。
要素(一)议论文的议论文有三大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1.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看法、主张、态度。
它是议论文的核心。
把握文章的论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研究标题和论点的关系。
(2)要探索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规律。
论点一般都是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或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以肯定判断居多。
2.论据论据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的理由和依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初中语文文学体裁知识点解析2023
初中语文文学体裁知识点解析2023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风格和内容特点划分的不同类别。
了解文学体裁的知识对于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初中语文中常见的文学体裁进行一一解析。
一、散文散文是以平常语言书写的作品,它以自由灵活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散文可以具有抒情、叙事和议论等不同的风格。
在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景物、叙述故事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
二、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作品,它通过塑造人物、描写情节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种形式。
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人物的生活遭遇、情感冲突等来展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诗歌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诗歌常常采用押韵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加韵律优美。
在初中语文中,我们常常学习古诗和现代诗两种形式的诗歌。
四、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由对话、动作和舞台设置等元素构成,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剧作家的意图。
戏剧可以分为古代戏剧和现代戏剧两种形式,对于了解历史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寓言寓言是一种以虚构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角,通过寓意和警示来揭示现实问题,并给人以启示和教训的文学形式。
寓言常常具有明确的道德和哲理意义,适合用来培养孩子们的价值观和品德。
六、传记传记是对某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进行记述和传承的文学形式。
通过传记了解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成就,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杂文杂文是一种以思想性、观点性为主的散文作品,它常常通过议论、批判和分析等方式来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观点。
杂文通常具有针砭时弊、启发思考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童话童话是一种以奇幻、想象为主题的故事形式,它通常是为儿童而编写的。
童话中常常有仙子、巫师、王子和公主等形象,以及关于勇气、善良和友爱等价值观的教育。
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含解析(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体知识的掌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而不是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
故答案为C【点评】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三者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而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2.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A. 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答案】 D【解析】【分析】A.有误,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B.有误,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C.有误,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某展室的墙壁上贴有不同书体书写的“科学”一词,按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 ② ③ ④ ⑤A. ⑤③②④①B. ⑤②①④③C. ③⑤②④①D.③②⑤①④【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根据所学,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精品】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 木兰诗B. 木兰辞C. 琵琶行D. 敕勒歌【答案】 A【解析】【分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故答案为:A【点评】《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2.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楷书草书行书B. 行书楷书草书C. 行书草书楷书D. 草书行书楷书【答案】 B【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书法鉴赏。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平时相关的书法知识的积累,根据书法家的主要风格,擅长的字体,著名作品,分析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准确判断作答。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C.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马说》是借千里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 木兰诗B. 木兰辞C. 琵琶行D. 敕勒歌【答案】 A【解析】【分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故答案为:A【点评】《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故答案为:C【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3.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 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这句话分类标准混乱,戏剧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科学幻想剧等。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词,又称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
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
词牌名即由此而来。
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A. 沁园春B. 水调歌头C. 行香子D. 丑奴尔(采桑子)【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只要回忆曾经学过的类似句数、字数的词即可知道词牌名。
细读全词,根据字数和音韵可知,这首词的词牌是“行香子”,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行香子·述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
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
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等变体。
“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
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
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
2.“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书法作品《行路难(其一)》。
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评价得当的一项是()A. 字体为隶书,写得非常重大气,横画长而直画短,整体略微宽扁。
B. 字体为楷书,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
C. 字体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汪洋恣肆,狂乱中又不乏优美。
D. 字体为行书,运笔自如,气势贯通,潇洒有致。
【答案】 D【解析】【分析】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
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作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著有长篇小说《母亲》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 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岩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C. 《云南的歌会》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
这篇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歌唱场景。
D.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辨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了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答案】 D【解析】【分析】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其言行的一本书。
类似于语录体,并不是散文。
本项有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的一项是()A. 武松打虎——气概非凡B.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C. 杨志卖刀——忍痛割爱D. 鲁提辖去当和尚——半路出家【答案】 B【解析】【分析】B项,刘备和孔明是三国时期人物,属于《三国演义》人物,和《水浒传》无关。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文学体裁(附解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文学体裁一、要点梳理文学四大分类.诗歌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诗歌的基本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按音律: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2.散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见有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
③语言凝练。
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
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小说小说的概念及三个要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简称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方法有: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小说的分类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古代小说题材:①志怪小说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
②轶事小说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淡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的一种小说。
③传奇小说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其源出于六朝“志怪”,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
④话本小说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
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用于传授他人。
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
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⑤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
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做回目,揭示本回内容。
每回开头常有诗词。
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⑥谴责小说以揭露社会弊病,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
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⑦演义小说是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戏剧戏剧和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成,也常专指话剧。
在西方指话剧。
话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文学的内容我们在初中阶段所讲的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体指的就是剧本。
它分为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
①舞台提示。
这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及人物、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等多种作用。
②人物语言。
即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戏剧的种类①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②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③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④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戏剧和正剧。
戏剧的特点①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事件高度集中的原则;②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③剧本主要运用人物语言来塑造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化。
元杂剧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①散曲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小令是一只单调的曲,简短精炼,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连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
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
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叙夹议。
②杂剧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分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
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
科介是动作、表情。
结构上是“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古代文学体裁.赋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
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辞藻、对偶、押韵的文体。
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2.骈这种文体,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唐初仍沿袭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骈文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讲究平仄、用典和藻饰。
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古指以文言文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
唐代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冰城散体文为古文,后用为散文的专称。
.古代议论文体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属于此。
说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其内容大多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很讲究文采。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具有这些特点,还有韩愈的《马说》《师说》。
.记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但不多加以议论的散文题材。
它包括以下两类: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如《小石潭记》。
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轶闻逸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学考证、读书杂技等,五花八门。
《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属这种文体。
游记记述游览经历和地方风光的作品。
它可以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叙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
笔调清新,形象生动,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
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立体,如《五人墓碑即》。
传记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
作者一般是以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撰写,实录成分多,虚构成分少,被称为史传文学。
史传可分为如下几类: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
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
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的。
另一类是文学传记。
它通过如实地叙述人物的经历,刻画出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赠序古代送别时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
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生序》。